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中小學教師網路素養與認知」網站─網路使用的合理性與安全性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中小學教師網路素養與認知」網站─網路使用的合理性與安全性"—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中小學教師網路素養與認知」網站─網路使用的合理性與安全性
周 倩  國立交通大學教育研究所

2 大 綱 網路倫理與素養 2. 網路使用的安全性 2.1 個人防護 2.2 通訊安全 2.3 訊息互動安全 2.4人際互動:網路交友
大 綱 網路倫理與素養 2. 網路使用的安全性 2.1 個人防護 2.2 通訊安全 2.3 訊息互動安全 2.4人際互動:網路交友 3. 網路使用的合理/不合理性 3.1 網路沈迷之預防 3.2 網咖現象與網路遊戲 4. 結語

3 1. 網路倫理與素養(1/3) 倫理: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之道,懂得對錯,以及知道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網路倫理:人與資訊之間的關係,藉由倫理道德的是非善惡觀念,建立網路行為的標準與規範,提供使用者取用網路資訊的依據

4 1. 網路倫理與素養(2/3) 素養:一個人讀、寫的能力;個人為了達到自我設定的目標,與外界做合理的溝通與互動,以適應社會生活,所需具備的基本能力 網路素養:包含瞭解網路、判別資訊、檢索資訊、組合知識、網路公民社交、網路倫理、網路使用安全

5 2. 網路使用的安全(1/1) 2.1 網路使用之個人安全防護 2.2 網路通訊安全(駭客與病毒) 2.3 訊息互動安全: 網路禮節
網路違法或有害資訊 網路謠言 網路色情 2.4 人際互動安全:網路交友

6 2.1 網路資訊安全─個人防護(1/1) 電腦傷害 預防方式 姿勢不良(如重複施緊傷害) 缺乏休息(如眼睛疲勞) 電腦輻射
環境傷害(如課桌椅、燈光) 預防方式

7 2.2 網路資訊安全─通訊安全(1/1) 駭客 病毒 電腦病毒趴趴走 網路如虎口、行人當心走

8 2.3 網路資訊安全─網路禮節(1/4) 網路世界中的規範,讓使用者能夠進行理性的互動。
因為網路中的匿名溝通,使得現實生活中的權力和地位差異常被忽視,個人自我控制和社會約束力變得較難維持。 例如校園bbs為學生提供了一個發言的管道,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見與想法,但若言論流於情緒性的攻擊和謾罵,一方面會對教師的教學情緒造成很大的影響,另一方面甚至會觸犯誹謗或公然侮辱等罪。

9 2.3 網路資訊安全─網路禮節(2/4) 網路言論及措辭宜謹慎 不散播謠言 注意頻寬問題 尊重他人隱私權 尊重著作權 勿從事非法行為
尊重他人網路行為 分享、傳承經驗 遵守各網站規範 對於網路上的爭吵行為應有所節制

10 2.3網路資訊安全─網路禮節(3/4) 如何教導網路禮節? 對語氣不佳之信件寫回信 全班制定網路禮儀公約 美國國家電腦應用中心的網站
國家圖書館的網站 台灣學術網路簡介網路禮節

11 2.3網路資訊安全─網路禮節(4/4) 網路禮節小測驗 http://eteacher.edu.tw/
教學素材網路禮節測驗線上版或doc檔 解答與說明 教學指引 教材說明 學習單

12 2.3 網路資訊安全─有害資訊(1/1) 網路上違法及有害資訊: 國家安全之妨害(教人製造炸彈、生產違禁毒品、恐怖活動等)
未成年人之保護(暴力、色情等) 人性尊嚴之維護(煽動種族仇恨及歧視等) 經濟安全(詐欺、信用卡盜用之指示等) 資訊安全(惡意之駭客行為等) 隱私權之保護(未經授權之個人資料傳遞等) 個人名譽之保護(誹謗、不法之廣告等) 智慧財產權之保障(未經授權散佈他人著作,如電腦軟體或音樂等)

13 2.3 網路資訊安全─網路謠言(1/4) 網路上流傳的資訊眾多,大部分為有用的資訊,但其中亦不乏網路謠言。網路謠言輕則引起不必要的誤會,重則影響網友生命,而散布謠言者甚至會觸犯法網。 除了網路謠言製造者可能會觸法之外,協助傳佈者也會有犯罪的疑慮。

14 2.3 網路資訊安全─網路謠言(2/4) 網路謠言之類別 個人恩怨 醫療糾紛 破壞商譽 健康訊息 圖片 新奇的人事物 其他

15 2.3網路資訊安全─網路謠言(3/4) 網路謠言之例 婦產科醫生草菅人命 喝奶茶喝到癱瘓 肥皂消除青春痘
大將購買日本A片版權,供學生自由下載 請幫我轉寄,轉寄一封, 單位將會捐出金額...

16 2.3 網路資訊安全─網路謠言(4/4) 如何教導分辨網路謠言? 堅實的科學素養 質疑的態度、求證的精神
例如「肥皂洗臉可治青春痘」,可設計成一個科學假設與求證的學習活動,其中可請教化學老師、皮膚科醫生等 「不製造、不輕信、不轉寄、多查證」原則

17 2.3 網路資訊安全─網路色情(1/2) 網路色情之型態 自行架設網站,並張貼具有色情或猥褻性質之圖片及文字。
利用網際網路以電子郵件或其他方式,傳送具有色情或猥褻性質之圖片或文字。 將具有色情或猥褻的資訊儲存在自己的電腦中,並開放電腦的權限讓他人抓取該資訊。 自行架設的網站中並不提供具有色情或猥褻的圖片或文字,但進入該網站的使用者可以將色情或猥褻的資訊上傳至該網站中,提供給其他使用者下載。

18 2.3網路資訊安全─網路色情(2/2) 網路色情之防範方法 大多採取內容過濾、分級軟體或建立分級標準的方法。
網路過濾或封鎖軟體雖不能完全防堵青少年接觸不當資訊,但還是能有效地協助父母監控子女上網安全。 教師與家長參與和關心子女上網的方式和內容,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以下網站可得到更進一步過濾或封鎖軟體的資訊: 教育部網路法律知識宣導網 國家圖書館資訊之旅 小蕃薯網路內容分級服務

19 2.4 網路交友安全(1/5) 網路交友之形式與現況 具匿名或化名的特性。 透過bbs、聊天室聊天,成為現代學生交友的重要管道。
大多學生贊同網路交友,一些在現實生活中見過網友。 熱潮從大學生延伸至國小高年級學生。

20 2.4 網路交友安全(2/5) 網路交友之優點與隱憂 擴大交友圈、容易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
可不經由外在相貌、身材等外界評價之下,為他人所接受。 沈迷於網路交友、聊天。 被網友誘騙、逃家、性侵害案件層出不窮。

21 2.4 網路交友安全(3/5) 安全的網路交友守則 小心謹慎的登錄個人資料 不輕易透露個人資料 慎選聊天室與網站 避免單獨的邀約
邀約時保護自己 遵守網路基本禮節

22 2.4 網路交友安全(4/5) 網路戀情 網路一夜情 網路色情交易(網路援交)
我國法律絕對禁止性交易,即使年滿十八歲,只要從事性交易即違法。 法源基礎:社會秩序維護法第80條、兒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條例第29條、刑法第227條。 網路一夜情若不牽涉到性交易或對象屬未成年者,是不觸法的,但是仍有風險。

23 2.4 網路交友安全(5/5) 情境劇 娜娜的網友 阿駿的網友

24 3. 網路使用的合理/不合理性(1/1) 3.1 網路沈迷之預防 3.2 網咖現象與網路遊戲
一般人使用網路、上網咖、玩電玩等,皆為正當、合理且健康地使用網路(decent或appropriate use)。 但是部分青少年會因為過度使用網路,而產生一些不當或失控的身心狀態與行為,因而進入了所謂「不合理使用」的範疇。 區分標準在於網路使用是否會減損其身心健康與生活智能。

25 3.1 網路沈迷的預防(1/5) Addiction 5%~10% Abuse Use

26 3.1 網路沈迷的預防(2/5) 網路沈迷或成癮(Internet overuse or addiction)主要是因為過度使用網路,引發心理上的依賴所產生的結果。 表現出來的行為包括:不能控制自己使用網路的時間,且上網時間要一次比一次久才能獲得滿足;當網路離線時就會變得焦躁不安、易怒、沮喪;會向家人隱瞞上網程度的事實、生活作息受到影響等。

27 3.1 網路沈迷的預防(3/5) 判定標準: 你是否一心一意想著網路上的一切(包括剛剛上網發生的事情;接下來在網路上又會有什麼事發生)?
你是否會覺得上網的時間需要一次比一次久,才能滿足上網的需求? 你是否無法控制自己上網的時間,上了網就是停不下來? 當你離線或不能上網時,你是否會覺得不安、易怒、沮喪或是暴躁? 你在網路上的時間常較原來預估的久。 你是否曾因為上網而使得重要的人際關係、課業或工作陷入困境? 你是否曾對家人或醫生隱瞞自己對網路涉入的程度? 你是否利用網路來逃避問題或平復煩躁不安的情緒?

28 3.1 網路沈迷的預防(4/5) 網路沈迷之後果 網路沈迷解決之道 找出網路沈迷之原因 多元人際關係、紓解壓力方法、釐清生活目標
睡眠、課業、經濟、健康、親子關係 網路沈迷解決之道 找出網路沈迷之原因 多元人際關係、紓解壓力方法、釐清生活目標 規劃多元的休閒活動、學習自我時間管理 身心科門診(節制,非禁絕)

29 3.1 網路沈迷的預防(5/5) 網路沈迷測驗 情境劇 搶救小展大作戰

30 3.2 網咖現象與網路遊戲(1/7) 網咖的正面形象: 帶動ISP與軟硬體設備業 便捷的資訊社會 休閒場所 全民數位學習

31 3.2 網咖現象與網路遊戲(2/7) 網咖的負面議題: 中輟生聚集 賭博、恐嚇勒索、偷竊 性犯罪與援助交際 網咖症候群與身心問題 7

32 3.2 網咖現象與網路遊戲(3/7) 優良網咖十大標準 不得提供賭博行為 禁止色情軟體及網站使用 不得銷售有害青少年之違禁品
嚴禁未滿十八歲青少年進入網咖 拒絕青少年上課時間入店 店內裝潢窗明几淨 嚴禁店內使用檳榔、香煙,保持空氣新鮮 店內之噪音管理需合乎噪音管制標準 具完整逃生設備、具消防安檢合格證書 加入協尋失蹤兒童行列

33 3.2 網咖現象與網路遊戲(4/7) 網路遊戲相關課題 想像力、手眼協調能力之培養 宣洩情緒、娛樂消遣 培養社會化 網路沈迷 暴力情節
性別刻板印象 衍生之法律問題

34 3.2 網咖現象與網路遊戲(5/7) 師長應注意: 行為層面:瞭解青少年大多是在什麼場所、什麼時間玩連線遊戲,以什麼樣的心態或動機玩連線遊戲,是否因此而對日常生活的其他事物喪失了興趣。 情感層面:常常玩連線遊戲是否對青少年產生了情緒上的影響(暴力、沮喪)。

35 3.2 網咖現象與網路遊戲(6/7) 師長亦應注意: 健康層面:觀察青少年是否有精神萎靡、恍惚的情形,是否因為玩遊戲而飲食不正常、睡眠失調、視力減退,和發育不正常的情形。 自我形象:玩連線遊戲是否會對青少年的一些人格特質有正負面的影響。

36 3.2 網咖現象與網路遊戲(7/7) 網咖與網路遊戲相關教材 國中─下課後網咖見(ppt情境劇) 國中─誤觸法網的阿豪(ppt情境劇)
國小─小杰的快樂暑假(flash動畫劇)

37 4. 結語(1/3) 網路已逐漸深入青少年的生活各層面。 網路有正面意義,但也帶來負面影響,是個whole package deal。
如何將網路的優點發揚至最大,把缺點或負面影響減到最小?

38 4. 結語(2/3) 面對資訊時代,教師需要: 開放的心胸─對青少年的網路活動不預設立場。
積極的態度─願意了解青少年的網路世界、參與青少年網路文化的成長。 學習新的科技與技術─多使用網路。 陪孩子在網路的世界裡一起長大。

39 4. 結語(3/3) 「中小學教師網路素養與認知」網站 或稱「教師 e 起來」網站 eteacher.edu.tw 長期徵稿,敬請指教


Download ppt "「中小學教師網路素養與認知」網站─網路使用的合理性與安全性"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