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 E-mail likd@scnu.edu.cn 资讯科技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 李克东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 教育部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 E-mail likd@scnu.edu.cn.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 E-mail likd@scnu.edu.cn 资讯科技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 李克东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 教育部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 E-mail likd@scnu.edu.cn."—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 E-mail likd@scnu.edu.cn
资讯科技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 李克东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 教育部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

2 一、资讯时代的学习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学习和交流打破了过去的时空界限,为人类能力的提高和发挥作用带来了新的空间”

3 资讯科技扩展人类学习的空间 学习资源形态的扩展; 学习资源的全球共享; 实体学校与虚拟学校的并存; 教学过程模式的更新; 现代远程教育兴起。

4 基础设施(CERNET\城域网\校园网)
资讯时代的学习空间 学习者 学习者 学习空间 资源库 平台 平台 基础设施(CERNET\城域网\校园网)

5 资讯化环境下的学习空间 情境探究 空间 个性化 学习空间 协商讨论 空间 教学资源

6 传统的学习方式 S 知识 技能 教师+课本 传授/答疑 S 发问 S

7 资讯化环境下的学习 S 知识 技能 平台+资源+教师 S 讨论/合作 收集/利用/发现/展示 S

8 资讯时代的学习方式 资源共享,利用资源学习 情境探究、发现式的学习 通讯协商,合作式的学习 工具运用,问题解决学习

9 二、中国中小学普及资讯科技教育的 重要措施
“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教育部部长 陈至立 1、在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 2、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 3、强调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4、信息技术教育资源的开发建设; 5、开展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实验区和现代教 育技术实验学校工作。

10 在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 阶段目标: 2001年年底前,全国普通高级中学和大中城市的初级中学都要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
2003年年底前,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初级中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 2005年前,所有的初级中学以及城市和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并争取尽早在全国90%以上的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

11 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 目标 ——用五至十年时间,使全国90%左右的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能够上网,使中小学师生能共享网上教育资源,提高所有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

12 三、把资讯科技与课程整合 培养学生学会学习
学习者必须学会的基本本领 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生存 资讯时代的学生必须具备的资讯素养 资讯科技运用能力 ——实践能力的培养 资讯内容分析、选择和理解能力 ——科学分析思维能力的培养 资讯的利用能力 ——在资讯社会中生存能力的培养

13 1、资讯科技与课程整合的基本任务 优化学 ——为学生提供开放性的自主学习环境 ——培养学生学会学习。 优化教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应用信息技术 ——探索构建信息化环境下的“主导—主体”教学 模式。

14 2、把资讯科技作为认知工具 (1)学习资源获取工具 利用搜索引擎(如:雅虎中国 /搜狐 /网易) 利用网站(政府网站、专业网站、主题网站)
利用教学资源库 (2)信息交流讨论工具 利用网络平台进行通讯、交流,培养资讯应用能力,提高学生思考和表达、交流能力。 利用网络通讯技术,组织各类协商、讨论活动,培养合作精神。

15 (3)情境探究学习工具 利用生动的社会、文化、自然情境是学生认识自然、认识社会。 利用引起思考的问题情境,激发、培养学生的观察、发现、思考的能力。 利用虚拟实验环境,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现象观察,读取数据,科学分析,培养科学的探索精神。

16 (4)知识组织构建工具 文字处理工具; 几何画板、作图、作曲、制表工具; 信息集成工具(如PowerPoint); 各种形式的自我评测工具; 建立网页和专题网站工具。 (5)自我评测反馈工具 设计一些随机出现的,不同等级的测试题目,监测学生的学习水平。

17 应用资讯科技 培养学生学会学习 学会利用资源,自主探究学习; 学会利用创设的情境和虚拟的环境、进行发现学习;
学会借助网络通讯,进行协商讨论学习 学习会利用工具,进行问题解决学习。

18 4、应用资讯科技, 构建“主导—主体”教学模式
(1)转变教学过程基本要素的关系 转变教师角色——由教材的讲解者,传授者, 转变为学习指导者、活动组织者。 转变学生地位——由被动接受者,转变为学习 活动的主体,参与者、探究者,意义建构者。 转变教材作用——事由作为学习对象,转变为 学习者获得知识与技能,发展认知的学习资源。 转变媒体功能——由知识展示工具转变为学习认知工具

19 (2)设计“主导—主体”模式的教学策略 创设问题情境,指导观察、思考 提供学习资源,指导自主学习 操作实践探索,进行发现、探究学习。
组织协商讨论、分组合作学习 运用语言和文字进行表述 意义建构,形成知识结构 应用工具平台,开展创作实践 学习者的自我评价反馈

20 (3)、 探索新的教学进程结构 教师主导——网络支撑——主体参与 A.基于课堂的情境—探究教学模式 创设 情境 思考 讨论 实践 探索 意义
建构 自我 评价 资源共享 发表 意见 上网操作 创作作品 评价材料 教师主导——网络支撑——主体参与

21 角色扮演、竞争、辩论、设计、问题解决、评价
B.基于校园网内资源利用的主题探索型学习 调查 主题/目标 讨论评价作品 网络环境 资源共享 展示作品(报告) 网站 资源 素材 资源 课件 资源 小组1 小组2 小组3 小组4 角色扮演、竞争、辩论、设计、问题解决、评价

22 C.基于INTERNE的远程协商学习 网页评比 环绕主题,收集资料, 制作网页,互相观看, 发表意见,总结体会, 网页3 网页1 成员3
成员1 网页2 成员2: 环绕主题,收集资料, 制作网页,互相观看, 发表意见,总结体会,

23 专题网站 D.基于专题网站开发的探索创新学习 结构化知识展示 扩展性学习资源 网上协商讨论 网上自我评价
把教材内容相关文本、图形、动态资料结构化处理 结构化知识展示 扩展性学习素材/相关资源网站的链接/学习工具(字典、辞典、仿真实验等) 专题网站 扩展性学习资源 网上协商讨论 答疑和指导/远程讨论区域 网上自我评价 思考性问题/形成性练习/总结性考查

24 5、资讯科技与学科教学整合案例 案例1:语文“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 ——识字教学、阅读理解、作文训练、电脑应用
案例2:学科“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 ——学科教学改革、创新精神培养、实践能力训练、 信息技术应用 案例3:几何画板应用实验 ——数学实验室 案例4:综合学习(研究性学习) ——发现问题、确定主题、调查研究、协商合作、 问题解决、展示成果、评价分析

25 谢谢!


Download ppt "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 E-mail likd@scnu.edu.cn 资讯科技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 李克东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 教育部全国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 E-mail likd@scnu.edu.cn."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