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 十三 讲 国际金融组织.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 十三 讲 国际金融组织."—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 十三 讲 国际金融组织

2 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职能  确立成员国在汇率政策、货币兑换等方面的行为准则,并实施监督。
 向发生国际收支困难的成员国提供必要的资金融通,维持汇率稳定。  为成员国提供进行国际货币合作与协商的组织与途径。

3 (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结构 理事会 十国集团 二十四国集团 发展委员会 临时委员会 总 裁 执行董事会 货币与汇兑事务部
十国集团 二十四国集团 发展委员会 临时委员会 总 裁 执行董事会 货币与汇兑事务部 驻各地区分布和代表处 各地区行政部 特别提款权部 研究部 法律部 财务部 统计部 出版部 基金司库

4 (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份额 ★ IMF的是指成员国参加IMF时向其认缴的一定数额的款项。成员国在IMF中的一切权力与期认缴的份额成正比。

5 IMF份额的主要国家分布 (1999年7月31日)

6 (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资金融通 份 额(quota) 借 款 黄 金 资金来源 IMF资金营运中的收入 信托基金

7 (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业务活动 1、监管 业 2、SDR 务 临时安排 活 扩展贷款 动 补充储备贷款 应急的信贷界限 补偿融资贷款
3、金融援助 4、技术援助 临时安排 扩展贷款 补充储备贷款 应急的信贷界限 补偿融资贷款 紧急援助

8  IMF贷款类型 储备部分贷款 普通贷款 信用部分贷款 进出口波动补偿贷款 贷款类型 缓冲库存贷款 石油贷款 延伸贷款 信托基金贷款
专门贷款 普通贷款 进出口波动补偿贷款 缓冲库存贷款 石油贷款 延伸贷款 信托基金贷款 结构性贷款 紧急贷款机制

9 二、世界银行集团 (World Bank Group)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国际开发协会 国际金融公司 世界银行集团

10 (一)、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 1、性质 赢利性组织,不以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标 2、组织结构 理事会与执行董事会 3、资金来源
a. 会员国缴纳的股金 b. 国际金融市场上融通的资金 c. 出让银行债权 4、贷款活动 严格的贷款条件

11 二、国际开发协会(IDA) 1、性质 世界银行的附属机构 2、组织结构 理事会与执行董事会 3、资金来源 a. 会员国认缴的股本
b. 工业发达国家的补充资金 c. 世界银行从营业收入中拨出的款项 d. 协会本身的营业收入 4、贷款活动 只提供给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

12 (三)、国际金融公司 1、性质 独立的经营实体,世界银行的附属机构 2、组织结构 理事会与执行董事会 3、资金来源 a. 会员国认缴的股本
b. 世界银行及某些国家政府的贷款 4、贷款活动 提供给发展中国家私人企业

13 四、其他附属机构 多边投资保险机构(MIGA) 投资结算纠纷国际中心(ICSID)

14 三、国际清算银行(BIS) 组织结构 股东大会 董事会 职能与业务 1. 中央银行的银行 2. 向各国中央银行提供货币合作

15 四、区域货币合作与欧洲货币一体化 (一)、区域货币合作层次 区域货币合作协定 区域货币同盟 区域货币 合作层次 通货区 单一货币区

16 (二)、区域货币一体化理论 生产要素流动 经济开放 经济多元化 金融一体化 最优货币区理论 通胀率相似 区域货币 一体化理论
一个市场一种货币思想 GG—LL模型 (货币一体化成本收益分析)

17  GG—LL图 加入货币区的收益与成本 GG LL 货币区参加国与货币区经济一体化程度 e

18 最适度通货区理论 生产要素的高度流动 经济的高度开放 低程度产品的多样化 国际金融高度一体化 政策一体化

19 生产要素的高度流动 罗伯特•蒙代尔最先提出最适度通货区理论。提出用生产要素的高度流动性作为最适度通货区的标准 理论要点
国际收支失衡是由于需求转移。如果A国生产A产品,B国生产B产品,现在需求由B产品转移到A产品,则A国贸易顺差、B国逆差。因此,A国通货膨胀。 通过浮动汇率可以实现对需求转移的改变,从而维持国际收支平衡。 但如果A、B是同一通货区,将无法通过汇率的浮动来校正,只能通过资源的自由流动来实现。

20 缺陷 生产要素的流动可能会导致,富者愈富,贫者愈贫。 资本的流动性很强,但人力资源的流动性不强。 人力资源的流动性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语言、文化、社会保障,以及其他社会因素。 对欧元区经济的考察这是基本立足点。

21 经济的高度开放性 罗纳德•麦金农1963年提出用经济高度开放作为最适度通货区的标准。 理论要点
经济开放性是指可贸易商品在社会总产品中的比重,比重越高,经济越开放。 经济高度开放的小国难以采用浮动汇率的两条理由 汇率稍有波动,就会引起物价的剧烈波动。 汇率波动对居民收入影响巨大。

22 缺陷 以世界各国的物价普遍稳定为前提,事实上世界各国物价并不稳定。
主要着眼点是小国,而且考虑的是主要是贸易伙伴为一个大国。如果是多个大国,经济开放性指标将失去意义。 着眼点为贸易帐户,忽略了资本移动对汇率制度的影响。

23 低程度的产品多样化 彼得•凯南1969年提出以低程度多元化作为最适度通货区的标准。 理论要点
产品多样化具有稳定性,不太收汇率的影响,可以采取固定汇率 产品非多元化应该采用采用灵活独立的通货区。

24 国际金融一体化 詹姆斯•伊格拉姆1969年指出,为了决定通货区的最优规模,有必要考虑经济社会的金融特征,认为应该用金融一体化作为最适度通货区的标准。 理论要点 国际收支不平衡与资金流动有关,尤其同缺乏长期证券的自由交易有关 如果金融一体化不充分,大多外国人都会买卖短期外国证券,因为可以通过外汇市场的套期交易来保值。 如果金融市场高度一体化,国际收支失衡可以通过利率的较小变动而引起的长期资本流动来平衡,从而汇率的变动可以避免

25 政策一体化 爱德华•托尔等1970年提出,一个具有不太完善的内部调节机制的成功通货区,最重要的或许在于各成员国对通货膨胀与失业增长的看法,以及达成它们之间交替的一致性。 欧元区国家的政策协调是欧元与美元的重要区别。

26 (三)、欧洲货币一体化 1. 欧洲货币一体化的沿革  第一阶段(1960—1971):跛行货币区
 第二阶段(1972—1978):联合浮动  第三阶段(1979—1998):欧洲货币体系  第四阶段(1999—):欧洲单一货币

27 2. 欧洲货币体系  欧洲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 (1) 创立欧洲货币单位 ◆ 其币值由成员国货币加权平均算出;
◆ 是确定成员国货币汇率的重要依据; (2) 建立稳定汇率机制 成员国之间汇率固定,对外实行联合浮动 (3) 建立欧洲货币基金

28 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内容 (1) 通胀率不能高于欧共体3个最低国家平均水平的1.5%;
(1) 通胀率不能高于欧共体3个最低国家平均水平的1.5%; (2) 政府长期债券利率不能高于欧共体3个通胀率最低国家平均水平的2%; (3) 财政赤字不能超过GDP的3%; (4) 政府债务不能超过GDP的60%; (5) 货币汇率必须保持在欧洲货币体系规定的幅度内,并且至少有两年未发生过贬值。 (6) 其中央银行的法规法则必须同欧洲中央银行的法规法则相兼容。

29 3. 欧洲单一货币—欧元的启动与发展 欧元实施时间表

30  欧元启动的经济影响 ◆ 对欧洲宏观经济的影响 ◆ 对欧洲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 ◆ 对国际货币体系的影响


Download ppt "第 十三 讲 国际金融组织."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