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香港百富勤的倒闭与现金流量不足.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香港百富勤的倒闭与现金流量不足."—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香港百富勤的倒闭与现金流量不足

2 在香港证券史上, 百富勤是港人推崇的白手起家、勇于进取的典范。
1988年,被誉花旗“三剑客”中的杜辉廉和和梁伯韬携手创立百富勤公司,起始资本仅为3亿港元,两人各占35%的股权。梁伯韬的企业财务专长配合杜辉廉的证券买卖经验,使百富勤劳企业在港投资银行业务领域发展相当活跃。 1989年9月,百富勤用3亿港元资金以杠杆收购方式成功收购当时市值14亿港元的广生行,1990年2月再收购上市公司前泰顺国际,改名为百富勤投资,买壳上市,市值一度逾25亿港元,总资产达240亿港元,在东南亚和欧美拥有28家分支机构。

3 作为投资银行, 百富勤率先涉足国内企业在香港上市业务,1992年安排海虹集团、中国海外、中旅香港在港上市,创下认购倍数和冻结资金的记录。1997年,百富勤安排百富勤北京控股在港上市,创1275亿美元筹资记录。作为香港第一大华资券商,百富勤有着辉煌的历史。 然而,由于现金流量不足,百富勤于1998年1月12日宣布清盘,正式结束了不到10年的创业生涯。1月13日,法院委任普华会计师事务所作为百富勤公司的清盘人负责接管该公司。

4 投资风险过高是根本原因,但导致百富勤倒闭的直接导火线是其资产流动性的不足,即现金流量不足。
按香港证监会有关交易规定,百富勤必须于1月9日交足6000万美元的交易保证金。百富勤曾经计划向瑞士苏黎士保险集团出让24.1%的股份以换取2亿美元现金,该项计划于1月9日宣告破产,加上往来银行对其中止放贷,使得以上注资事项失败。 1月10日,香港证监会取消百富勤交易会籍。之后两天,百富勤四处奔波寻找买家未果,终于宣告清盘。

5 当1997年东南亚金融风波来临时,百富勤便开始节节失利。1993年以后,随着东南亚国家债市的迅速扩展,百富勤在东南亚国家的债券业务量扩张近85倍。
1997年6月,百富勤出售超过20亿港元的资产套现改善企业财务状况,并选准已接受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援助方案的印尼作炒底炒作新兴市场 .

6 但自1997年底两家国际信贷评级机构把印尼降级后,印尼盾兑美元汇率从1:5000狂泻至1:11000,百富勤持有的大量印尼债券即变成“垃圾”。
同时,百富勤向一家印尼出租车集团放出的2亿多美元企业债券包销贷款也无法收回。以上两项投资给百富勤造成约406亿美元的损失,相当于近1/2的股东资金。 此外,1997年香港股市动荡也使百富勤内在损失惨重。百富勤上市的20多只认股证,所需用作对冲的正股数目约为30多亿港元,港股的大跌使持货量较多的百富勤在7月至10月间的损失至少为2亿美元。

7 思考题 1、百富勤的破产给我们以哪些启示? 2、由百富勤破产案说明现金流量管理的重要性与管理方法。


Download ppt "香港百富勤的倒闭与现金流量不足."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