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目标要求 ☆感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目标要求 ☆感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目标要求 ☆感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
☆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及其途径,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的使命感。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认识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立志报效祖国。

2 考试内容 1、感受身边的变化,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实行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国家、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知道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精神文明建设、祖国统一大业、国家地位等方面的变化及取得的巨大成就。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 2、知道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及我国现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理解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造福于人民的必要性,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发扬艰苦创业精神,立志奉献社会。

3 3、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理解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增强建设社会主义祖国的使命感。
●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目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4、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成就,知道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感受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成就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教兴国战略及其现实意义。 ●实现科技创新,提高自身创新能力。 5、知道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等状况,了解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的政策,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及我国面临的严峻人口形势。 ●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我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我国环境形势的总特点。 ●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点及我国面临的严峻的资源形势。合理利用资源。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4 7、懂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尊重不同的文化和习俗。
●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养成平等尊重地对待其他民族与文化的态度。 8、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要靠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维护民族团结,实现祖国统一。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和根本任务。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参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9、了解当今世界发展趋势,知道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作用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全球观念,维护世界和平。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 ●我国在世界中的地位、作用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0、知道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体会理想的实现必须经过艰苦奋斗,立志为将来报效祖国、奉献社会努力学习。 ●我们的最高理想和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

5 认清基本国情

6 温家宝总理在08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把它作为推进改革、谋划发展的根本依据,是我们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前提。据此回答1-2题。 
1.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我们就要认识到           (   )  ①我国生产力总体水平比较低,地区发展不平衡 ②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和民族文化素质不高 ③社会主义制度不完善,体制不健全 ④我国综合国力已跻身世界前列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③④  2.下列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错误的是                       (   )  A.就社会性质而言,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   B.就发展程度而言,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基本的国情   D.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将很快跨越初级阶段

7 2008年6月25日,农民日报报道:在国家财政收入高速增长的同时,社会上却依然凸现了“上学难,看病难,住房难”以及职工工资收入增长缓慢等弊端。据此回答3-4题。 
3.上述材料说明,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  A.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B.人民与敌人之间的阶级矛盾  C.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之间的矛盾         D.看病、上学、住房的矛盾  4.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途径是                                 (   )  A.保护生态环境                     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B.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       D.提倡艰苦奋斗,尽量降低群众的生活需求

8 2008年5月3日,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五年中国经济发展“成绩单”:中国经济总量在世界的位次已由原来的第六位跃居第四位,人均国民总收入步入了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据此回答5-6题。 
5.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集中到一点,就是                (   )  A.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坚持了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C.中国人民发扬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D.毫不动摇地坚持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6.对于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 ②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的集中体现 ③关系着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 ④其核心内容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9 2008年9月23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庆祝大会将要隆重举行。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50年来,政治制度实现了历史性变革;经济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文化和社会建设实现了历史性进步。据此回答7-8题。 
7.下列对“民族区域自治”的认识正确的是                    (   )  A.它是我国的基本民族政策  B.它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C.有少数民族的地区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高度自治权  8.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优越性,表现在     (   )  ①妥善的解决了国家统一和民族自治的关系 ②维护了国家统一,维护了祖国的安全 ③使少数民族脱离了党中央的领导 ④促进了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0 9、材料一:科技是企业竞争力的根本来源。我国的发明专利只有日本和美国的30%,韩国的1/4。与此相对应的是全国15岁以上的人口中,文盲、半文盲有1.8亿,是世界上文盲最多的国家,大专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不到4%。  材料二:长期以来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一种“低工资、高福利”由政府和企业“包”社会福利制度。但是,进入90年代中期以来,社会保障体制进入改革阶段,广大农村居民得不到社会保障,消费需求明显不足。此外,我国信用制度不完善导致许多重复贷款现象发生,危害国家经济安全。法律援助制度不健全,导致弱势群体得不到法律帮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⑴两段材料分别反映了什么问题?  ⑵上述材料说明我们现阶段处于什么样的历史阶段?  ⑶要解决上述材料中的问题,你觉得我们国家根本上应该怎么做?

11 10、迎接两岸关系的春天  材料一:2008年6月6日,华夏经纬网消息:两岸包机直航将于7月上旬正式开通,初定与台湾开通包机直航的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广州、厦门四地,届时预计上海至台湾每周4个班次,并分别由大陆和台湾的相关航空公司“对飞”。  材料二:2008年6月3日,海协会会长陈云林在海峡两岸关系协会第二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2008年对两岸同胞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年份,两岸关系已进入“暖春”阶段。但是民进党短期内不会放弃“台独”主张,今后一段时间还会成为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支阻碍力量;美国也会采取各种手段,努力促使台海两岸继续维持不统不独、分裂分治的局面。  ⑴材料一反映了大陆在什么方面加强与台湾的合作交流?我们还可以从哪些方面加强与台湾的合作交流?  ⑵要实现两岸关系的光明前景,最有效的方式是什么?  ⑶联系两则材料,说说要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目前存在哪些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⑷你打算为祖国的完全统一做点什么?

12 .⑴交通运输(民航)方面。  还可以在探亲、三通、农产品、贸易、旅游、教育、建筑、就业等方面加强合作与交流。  ⑵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⑶有利条件:中国日益强大,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反分裂国家法的制定为实现国家统一提供了坚实的法律基础;交流频繁,良性互动层出不穷;中央政府对台政策的正确与英明等。  不利因素:“台独分子”的分裂活动和外国势力的干涉等。  ⑷青少年应该认真学习,积极宣传“一国两制”的方针与“一个中国”的原则。积极履行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坚决同破坏国家统一的行为作斗争。

13 11、从数字变化看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2008年5月20日,新疆日报报道: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来,新疆的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国民经济以年均增长10.3%的速度向前发展,到2007年全区生产总值达3494亿元,比1978年增长16.4倍,人均生产总值16860元,以当年平均汇率折算,达到2217美元,首次突破2000美元大关。  目前,全区共有少数民族干部34.8万人,占全区干部总数的52%。全区5个自治州、6个自治县、43个民族乡的州长、县长、乡长全部由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干部担任;99个县(市、区)长中,有81个是少数民族干部。  某校看了上述新闻材料后,为了使学生能充分认识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决定让每班出一期黑板报。具体内容如下:A:新闻材料感悟、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简介;B:加强民族团结工作。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每个华夏儿女的义务,作为中学生的你准备以什么实际行动去维护民族团结?  ⑴请你写出黑板报中A项任务的具体内容。  ⑵请你就B项任务中的如何加强我国民族团结工作提供几个金点子。  ⑶请以中学生如何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作为本次黑板报的结尾。

14 .⑴新闻感悟: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重要内容,有力的促进了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②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我国当前所有问题的关键。③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④新中国的民族政策是正确的,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我们的民族政策也是最成功的。  内涵: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少数民族管理自己内部事务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  ⑵金点子: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决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必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必须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支持、援助。  ⑶维护民族团结,既是国家的事,也是我们应尽的义务和责任。青少年要自觉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和义务,就要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与各民族青少年进行友好交流等。

15 了解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

16 【命题预测  把握方向】  本课内容涉及国家的基本国策和发展战略,又涉及人民生活,在各省市的中考试题中均有涉及,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持续热点。考察时,可从国家的大政方针、重要会议等,考察对国策和战略的认识:必要性(原因、作用、意义)、内涵、举措等。如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纪念活动、十七大报告中提到的科学发展观、中央经济工作会的又好又快、节能减排、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每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及其主题等。也可从具体的事例出发来考查:对外开放对我们生活的影响、部分地区男女性别失衡、“限塑令”等,考察我们对这些具体现象的认识、给我们的启示等。

17 关注社会 链接热点 1.2008年5月,在刚刚结束的WTO对华第二次贸易政策审议中,中国赢得了WTO成员的普遍赞赏和高度评价。智利代表指出:“感谢中国,使我们大家的生活都变得更美好。” 加入世贸组织不仅使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也使其他成员从中受益,为世界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这表明( )  ①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②中国已跻身发达国家行列  ③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  ④只有中国才能为世界经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2008年6月,我国自主研发的超百万亿次超级计算机曙光5000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亮相。它拥有每秒230万亿次的双精度浮点运算能力,不仅刷新国内高性能计算机的纪录,也位于世界通用超级计算机领域前列,使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能制造和应用超百万亿次商用高性能计算机的国家。这表明()  A.我国的科技水平已赶上甚至超过了发达国家  B.我国生产、应用高性能计算机的能力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C.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在科技方面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D.科技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

18 3、2008年5月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这些都对发展我国教育事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你认为我们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就要( )  ①把发展教育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②加大教育投入 ③坚决贯彻科教兴国战略 ④积极进行教育创新,积极进行教育体制改革  A.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节油、节电今年将成为中央和国家机关节能减排工作的重点。2008年6月20日,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和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事务管理局计划使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车全年油耗降低20%,办公区用电减少5%。据此回答4~5题。  4.这一要求( )  ①有利于节约能源 ②有利于减少环境的污染 ③有利于减少公用经费支出④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5.下列规定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①外出办公包括出差,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②倡导干部职工尽量使用私家车 ③室内空调温度设置夏季不低于26摄氏度,冬季不高于20摄氏度 ④办公室白天要充分利用自然光照明  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

19 6、奥运会期间出现降雨的概率为37%,平均3天就会出现一次降雨过程。如何充分利用雨季带来的大量雨水资源,在保证奥运期间场馆和景观用水的同时,实现环保节水?国家体育场“鸟巢”的应用世界级水处理技术将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鸟巢”背后有一个规模庞大的世界级雨洪综合利用系统,系统的雨水收集面积达22公顷,年回收利用总量约6.7万立方米。由经净化处理后的“雨水”可用于场馆绿化、赛场用水和汽车清洗等,可确保“鸟巢”70%的用水来自于回用水,其中23%则由雨洪综合利用工程提供。“鸟巢”雨洪综合利用工程的核心净化技术应用了美国GE公司的纳滤膜技术,凝聚了当前全球水处理科技领域的最高成就,彰显北京奥运‘绿色’与‘科技’理念的完美结合。  (1)“鸟巢”的雨洪综合利用系统地应用体现了国家的哪些基本国策与发展策略? (2)这为我们的经济社会建设提供了哪些有益的启示?

20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21 重点分析 1.灿烂的中华文化是本课的重点之一,也是本课的难点。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文化、时时有文化。我们要学会在站在一定高度理解灿烂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像血液一样流淌在我们每一个细胞之中,影响我们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同学们可能觉得中华文化比较抽象,难于理解和把握。在学习中,我们可以结合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相关内容来认识中华文化,如会徽、吉祥物、火炬、一二级标志以及奥林匹克文化节等。  同时,能够体会传统文化对我们的影响。传统节日成为法定假日,各种“申遗”,各种文化互访等都是中华文明、文华的表现。我们学习中华文化,在实际生活中就是尊重、传播我们的民族文化。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本课的重点。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民族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要知道民族精神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内容,认识民族精神的不断丰富和发展。  结合所学知识,联系当前的抗震救灾、抗洪救灾、神舟七号发射等时事热点,体会民族精神的伟大作用。抗震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都是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在今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还要继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青少年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和我们的学习、生活和社会需要紧密结合起来。

22 例1、(2008。山西省)对右图漫画《敲门》理解正确的说法是 
①法定节假日的调整合乎国情、顺乎民意  ②有利于增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③有利于弘扬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  ④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主要考查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视。同时,也合乎当前国情,体现与时俱进,有利于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例2:(2008。陕西省)“守护传统是必要的,但不能死守传统。只有放宽视野,包容整个人类的文化传统,才能更好地守卫我们自己的文化。”这告诉我们(    )  A.文化具有多样性,要积极学习一切外来文化  B.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应该固守中华传统文化  C.守护传统文华的同时,还应以平等、宽容的态度对待外来文化  D.只要学好其他民族的文化,就一定能守卫好我们的文化  参考答案:  C  本题考查对待中华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态度。其他选项说法均错误。

23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汶川发生强烈地震。灾情惨重,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灾区人民和救援人员发扬不怕困难,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作风,全力抢救生命,奋起抗震救灾。 
来自全国各地的20多万志愿者活跃在灾区的各个岗位,全国人民也积极捐款捐物,奉献爱心。  (1)上述行为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哪些传统美德?请写出两方面。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当前践行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24 (1)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团结互助精神;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等。 
(2)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源泉和强大精神动力。民族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灵魂和精神支持。


Download ppt "目标要求 ☆感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