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对外汉语复合词认知研究.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对外汉语复合词认知研究."—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对外汉语复合词认知研究

2 词汇结构冯丽萍(2002) 实验一 词汇结构对整词加工的影响
被试:8名欧美学生、中级 材料 任务:词汇判断

3 结果 频率效应显著; 结构类型无差异;

4 词汇结构冯丽萍(2002) 实验二 词汇结构对整词加工的影响
被试:8名欧美学生、中级 材料 任务:词汇判断

5 结果 联合:整词频率显著、首语素显著、尾语素不显著; 偏正:整词频率显著、首语素不显著、尾语素显著;

6 讨论 语素和整词的表征同时存在并在词汇加工中起作用; 复合词加工的双通道模式; 词素位置与词素功能共同起作用决定词素的激活模式。

7 词汇结构冯丽萍(2002) 实验三 短SOA条件下词汇结构对整词加工的影响
被试:8名欧美学生、中级 材料 设计:2*2:结构类型和目标词类型 任务:启动 SOA=56ms

8 结果 联合:整词频率显著、首语素显著、尾语素不显著; 偏正:整词频率显著、首语素不显著、尾语素显著;

9 词汇结构冯丽萍(2002) 实验六 词根在词缀词加工中的作用
词汇结构冯丽萍(2002) 实验六 词根在词缀词加工中的作用

10 词汇结构冯丽萍(2002) 实验七

11 讨论 高频词整词通路,低频词中语素信息参与词汇加工; 留学生的心理词典中词缀和词缀词的表征较弱;
对词缀词的构词方式不敏感,没有形成词缀意识。

12 词汇结构冯丽萍(2002)

13 结果 词缀的表征弱于词根表征; (1)词缀词的启动不显著; (2)复合词有启动;

14 综合讨论 具有一定的词汇结构和语素意识; 存在形音义的不同层次的表征; 词缀词的加工出现困难;
学习方式和教学内容对其词汇结构的影响较大,母语背景的影响很小。

15

16

17

18 留学生复合词认知中的语素意识 徐晓羽,2004 实验一 留学生语素意识是否存在 实验设计: 实验一采用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
实验一 留学生语素意识是否存在 实验设计: 实验一采用两因素混合实验设计。 年级:有两个水平:二年级和三年级。 结构类型:有三个水平:偏正结构、联合结构和述宾结构。 实验材料: 选取了35个完全不透明的双音节词(词义与参与构词的语素的语素义无关),这些词均为实词。 其中包括15个偏正结构、15个动宾结构和10个联合结构。 词语熟悉、语素不熟悉 实验任务: 纸笔测试 实验对象: 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院二、三年级的汉字文化圈留学生各10名。

19 不同结构平均直接表达的语素数(单位:个)
偏正 联合 述宾 二年级 10.2 9.1 7.1 三年级 8.9 7.9 用SPSS软件对二年级和三年级各结构的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 偏正、联合、述宾三种结构之间差异十分显著(F(2,36)=6.910,P<.01)。 年级之间差异不显著(F(1,18)=.016,P=.900)。 结构与年级之间没有交互作用(F(2,36)=.264,P=.769)。

20 留学生理解新词的策略 策略1:利用参与构词的两个语素的语素义,来直推整词的意思。例如(前为实验用词,冒号后为留学生的解释): 鸡眼:鸡的眼睛 骨血:骨头和血 归真:回到真实 活宝:生活中宝贵的 打千:打一千次 画眉:画眉毛 策略2:利用参与构词的两个语素的语素义,来直推后再引申整词的意思。因此,但是他们的解释与两个语素的语素义还是有联系的。例如: 虎口:危险的地方 吹台:刮风的地方 鸡眼:见识狭窄 江湖:男人的世界 画眉:美人 千张:很多 骨血:一定需要的 见背:监视 高下:差异很大 虎口:害怕 黄龙:灵物 吹台:风向观测所 入骨:痛苦 吃香:吸烟 高下:上司和职员 这个策略是在策略1的基础之上引申出来的。因为有的留学生常常先解释两个语素,然后再引申出一个意思。例如: 江湖:江、湖;自然 江湖:江和湖;指世上 冷门:门很冷;进入很难 黄龙:黄色的龙;王 青云:青云;远大的抱负 青云:青云;清廉 打千:能打一千个人;力气强 黄龙:黄色的龙;吉祥、地位高 黑马:黑色的马;不吉利 骨血:骨和血;基础

21 策略3:有的时候留学生直接表达了一个语素的意思,而且解释与另一个语素的意思有联系。例如:
取灯:取火 品月:商品的生产日期 入骨:埋骨头 叫座:叫人家坐下 信石:信任很坚固 策略4:利用复合词的一个语素来推测这个词的意思,例如: 爪牙:牙齿 底细:很仔细的 吹台:台 策略5:是在策略4的基础上引申出的。也就是说,留学生虽然没有直接表达出语素的意思,但是他们的解释与其中一个语素的语素义有联系。例如: 二黄:皇帝 吃香:菜味儿 叫座:坐下 见背:后边有帮助的人 枝节:定纪念日 百色:有各种各样的能力 策略6:有一些解释我们看不出与语素有任何关系。我们猜测不出留学生是如何得出这样的解释的,我们将这些无法归类的都叫做其他类。例如: 信石:无用 落草:不能期待的事 吹台:流行//出洋相//催促 拔白:成坏人//办错了事 取灯:受别人的帮助 画眉:表示“开始” 见背:援助人 风波:鸡皮 画眉:总结 吹台:哑巴 策略7:另外还有一些词语,留学生没有给出任何解释。我们估计,留学生之所以没有解释,是因为他们认为用以上的一些策略进行解释都不合适。而他们又没有其他办法,所以只能空出。我们姑且也算这是一种策略。

22 不同结构中使用各策略的数量(单位:个) 三年级 二年级 偏正 联合 述宾 策略1 50 36 23 43 34 20 策略2 12 9 6 7 4 策略3 5 8 10 策略4 18 14 24 策略5 2 3 1 策略6 策略7 13 11 对各年级各结构使用策略的情况进行了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策略之间的差异非常显著(F(6,108)=19.428,P〈0.1),结构之间的差异不显著。策略与结构之间有交互作用(F(12,216)=4.223,P〈0.1)。年级之间差异不显著。结构在策略4(F(2,36)=3.13,P=.056)以及“未作答”上不显著。

23 日韩留学生理解新词的其他相关因素 字形对留学生有干扰
汉字结构非常复杂,有很多汉字字形相似,对留学生来说,非常容易混淆。甚至对深受汉字影响的汉字文化圈的留学生来说,也很容易识别错。在实验中,一部分留学生正是因为看错了字形或者使用构字成分替代整字,所以做出了错误的解释。例如(划线处为实验用字,冒号后为留学生的解释): 风波:皮 鸡眼:鸟 青云:晴 心腹:恢复 枝节:技术 底细:低 有的时候,留学生虽然直接用参与构词语素的语素义来理解新词,但由于很多语素本身具有多个义项,所以影响了留学生对新词的理解。例如(括号内,第一个是常用的义项,后面的是留学生解释时使用的义项): 红货:受欢迎的货 (红:像鲜血或石榴花的颜色/象征顺利、成功或受人重视) 冷门:冷漠 冷门:不受欢迎的专业 (冷:温度低/不热情;不温和/不受欢迎的;没人过问的) 挂单:做名单 挂单:单独 (单:一个/单独/单子) 青云:青年人 (青:蓝色或绿色/指青年)

24 结构的影响 在留学生的解释中,我们还发现,留学生常常改变实验用词的结构类型(前为实验用词,冒号后为留学生的解释): 偏正——联合 木鱼:木头和鱼 偏正——主谓 冷门:门很冷 百色:色多 活宝:作为宝物进行活动 述宾——偏正 画眉:画的眉 吹台:刮风的地方 吃香:好吃的香气 落草:落下的草 述宾——状中 见背:在背后看 述宾——动补 落草:落到草上 联合——偏正 骨血:骨头里的血 高下:高的下面

25 实验结论: (1)日韩留学生具有初步的语素意识,使用参与构词的语素的语素义来推知词义是他们理解一个新词的最重要的策略。 (2)日韩留学生在理解新词词义时对各个结构不是均衡的。他们对偏正结构更倾向于使用语素义来理解新词词义。 (3)除了通过语素义来直接获知词义外,日韩留学生也会使用一些其他的策略,比如引申等。 (4)日韩留学生在理解新词时还受到字形、字音等因素的影响。

26 实验二 实验设计: 实验二采用了4因素混合实验。 年级:一年级和二年级; 母语背景:汉字文化圈与非汉字文化圈; 真假词:真词和假词;
结构:偏正结构和联合结构。 实验材料: 偏正结构、联合结构各40个。 偏正结构、联合结构又分别包括假词20个和真词20个,这些词全部都是两音节的。 真词全部选自《汉语水平词汇等级大纲》,是留学生没有学过的不熟悉词。假词是汉语中没有的,但是符合汉语构词规则的类似词的语素结合体。例如“兵人”、“品饮”。 我们匹配了参与构成偏正结构词的语素的构词能力与参与构成联合结构词的语素的构词能力。(根据《汉语水平词汇等级大纲》);匹配了参与构成真词的语素的构词能力与参与构成假词的语素的构词能力。(根据《汉语水平词汇等级大纲》)。

27 40个留学生的熟悉词作为填充词(实验材料参见附录3)。
实验任务: 把以上的80个真词、40个假词随机排序后,打印在一张纸上,要求留学生对每个词进行判断,然后把他们认为是词的词圈出来。 实验对象: 北京语言大学进修学院一年级的两个班留学生以及二年级两个班的留学生。一年级中有汉字文化圈(韩、朝、日、越南)留学生16人,非汉字文化圈留学生16人。二年级有汉字文化圈留学生19人,非汉字文化圈留学生13人。

28 各年级各母语背景各结构的真词与假词判断为词的平均数(单位:个)
一年级 定中 联合 汉字文化圈 真词认为是词 8.94 11.94 假词认为是词 6.50 4.94 非汉字文化圈 5.00 6.88 3.69 4.13 二年级 12.05 14.89 10.37 8.89 6.08 9.77 7.69 6.77

29 用SPSS软件对表10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
母语不同的汉字文化圈与非汉字文化圈留学生之间的差异十分显著(F(1,76)=91.879,P<.01); 一年级和二年级之间的差异十分显著(F(1,76)=45.389,P<.01); 真假词之间的差异十分显著(F(1,76)=18.243,P<.01); 偏正、联合结构在总体上不显著(F=(1,76)=1.665,P<.05),但是结构与真假词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F=(1,76)=6.275,P<.05)。 检验真假词在结构上的简单效应,发现真假词在联合结构上差异显著(F(1,78)=22.55,P<.01),而在偏正结构上差异不显著(F(1,78)=1.20,P=.276); 母语与真假词之间的交互作用显著(F(1,76)=10.930,P<.01)。 真假词在汉字文化圈中不显著(F(1,78)=5.12,P<.01),在非汉字文化圈中显著(F(1,78)=31.34,P<.01)

30 1,结构对留学生语素的认知有影响。留学生区分偏正结构真词和假词的能力要比区分联合结构真词和假词的能力弱。
2,汉字文化圈留学生与非汉字文化圈留学生在判断不同结构真假词上有差异。汉字文化圈留学生不容易区别真假词,而非汉字文化圈留学生能更好地区别真假词。 3,不同年级在判断不同结构真假词上也有差异。

31 实验三 留学生语素组词实验 以上的实验都着重于考察留学生对不熟悉词的理解方面。我们知道,理解和生成在语言学习中是相反的两方面。能够正确地理解,未必代表能够正确地使用,即能够正确地生成。实验三我们将从留学生生成的汉语合成词的角度来发现他们对汉语规则掌握的情况。 实验设计: 实验三采用三因素混合设计。 因素一是语素能否单用(即是否为成词语素),分为两个水平:单用和不单用。因素二是构词能力,分为两个水平:构词能力强与构词能力弱。因素三是母语背景,分为两个水平:汉字文化圈和非汉字文化圈。 实验材料: 每一个水平有5个语素,其中两个名词性的,两个动词性的和一个形容词性的,一共20个语素。我们匹配了他们的笔画数、构词数量以及构成的词的结构。 构词能力强 构词能力弱 不单用 备 民 习 语 简 息 校 休 丽 宾 单用 身 爱 办 客 难 河 冰 挂 吃 冷

32 随机排列这20个实验用字,以书面形式发给被试。要求他们给这些实验用字组词。最少三个词。鼓励留学生尽量多地组词。要求留学生在25分钟内完成。
实验任务: 随机排列这20个实验用字,以书面形式发给被试。要求他们给这些实验用字组词。最少三个词。鼓励留学生尽量多地组词。要求留学生在25分钟内完成。 实验被试: 北京语言大学进修学院二年级两个班的留学生。其中汉字文化圈留学生12人,非汉字文化圈留学生12人。 实验结果: 留学生构词的类别 母语背景 偏误词 词组 总数 汉字文化圈 94 84 604 782 非汉字文化圈 72 100 480 652

33 方差检验结果显示: 构词能力强的语素与构词能力弱的语素之间的差异十分显著(F(1,118)=62.875,P〈.01); 单用语素与不单用语素之间的差异十分显著(F(1,118)=15.740,P〈.01); 汉字文化圈与非汉字文化圈留学生之间的差异也显著(F(1,118)=10.441,P〈.01)。 结构之间的差异非常显著(F(1,1431)= ,P〈.01)

34 错误分析 与字形有关的错误 与实验一反映出的情况相同,留学生出现的偏误词有一部分是因为汉字问题而产生的。举例如下:
A.没备 (设) 民裕 (俗) 庞爱 (宠) B.意息 (思) 息想 (思) C.谷语 (俗) D. a.简值 (直) 宾马 (兵) 官宾 (兵) 壮宾 (兵) 当宾 (兵) b.哈尔宾 (滨) 建身 (健) 冰其淋 (淇) 吃包 (饱) 息妇 (媳) 宾官 (馆) c.河况 (何) 吃慢头 (馒) 算挂 (卦) E.校规 客厅 具备 民族 练习

35 与语音有关的错误 有些留学生在构词时,还常常因为语音的相同或相近而产生偏误词。我们也举例如下: A.难到 (道) 滑丽 (华) 休理 (修) 工民 (公) 备动 (被) 简弱 (减) 办工 (公) B.难面 (免) 连爱 (恋) 前挂(牵挂) C.名身 (声)

36 其他偏误词类型 *颠倒语素:偏误词的语素与目标词的语素位置前后颠倒了。 备具:具备 俗习:习俗 校院:院校 宾(兵)士:士兵 心身:身心 体身:身体 流河:河流 冷寒:寒冷 凉冰:冰凉 语词:词语 同词语素替代:偏误词中错用的语素和目标词的对应语素是另一个词中的语素。 习质:习性 (性质) 简绍:简介 (介绍) 凉冷:冰冷 (冰凉) 中语:中文 (语文) 复合语素替代单纯语素:偏误词中包含了另外一个合成词,这个合成词和目标词语素意义相同或相近。 旅游客:游客 母国语:母语 单纯语素替代复合语素:偏误词使用了一个单纯语素替代目标词中的复合语素。 朝语:朝鲜语 民画:民俗画 挂卡:挂号卡 休间:休息时间 *以上4条参见邢红兵(2003) *准后缀及缀化构词成分:偏误词中带有准后缀或缀化构词成分。(*参见宋刚 2003) 校员 难感 冷化 备品 宾长

37 实验结论: 1.留学生已经初步可以利用学过的语素按照一定的构词规则构词。在组词过程中他们受到字形和字音等因素的干扰。 2.留学生的母语背景对他们构词有影响。汉字文化圈与非汉字文化圈留学生之间差异显著。 3.语素本身构词能力的强弱、能否单用也影响着留学生的构词情况。留学生对不同性质的语素构词的情况正体现了语素本身的性质。留学生对构词能力强的语素构出的词多于对构词能力弱的语素构出的词;对能够单用语素构出的词也多于对不能单用的语素构出的词。 4.留学生利用语素构成的词中,偏正结构比例最大。其次是联合结构与述宾结构。各结构之间的差异显著。

38 参 考 文 献 陈 瑶(2000). 近年来现代汉语复合词结构研究述评. 暨南学报,第5期. 丁国盛(1998). 中文逆序词的识别—兼论复合词识别中的词素加工与整词加工.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冯丽萍(2002). 词汇结构在中外汉语学习者合成词加工中的作用.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郭胜春(2003). 汉语语素义在留学生词义获得中作用的实验研究. 北京语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郝美玲(2003). 汉语儿童语素意识的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黄月圆(1995). 复合词研究. 国外语言学,第2期. 江 新(1998). 词汇习得研究及其在教学上的意义. 语言教学与研究,第3期. 刘叔新(1985). 汉语复合词内部形式的特点与类别. 中国语文,第3期. 刘叔新(1990). 复合词结构词汇属性——兼论语法学、词汇学同构词法的关系.中国语文,第4期. 刘颂浩(2001). 关于在语境中猜测词义的调查. 汉语学习,第1期. 吕文华(2000). 建立语素教学的构想. 第六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 沈 阳(1997). 现代汉语复合词的动态类型. 语言教学与研究,第2期 . 宋 刚(2001). 汉语名词习得中的中介语词缀研究. 北京语言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 万汝璠(1990). 语素教学的地位与教材的编写. 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学会第三词学术讨论会论文选,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39 王春茂(1997). 通达表征的结构:词素和整词的关系. 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王春茂、彭聃龄(1999). 合成词加工中的词频、词素频率、及语义透明度. 心理学报,31(3). 王春茂、彭聃龄(2000). 重复启动作业中词的语义透明度的作用.心理学报,Vol.32(2). 王绍新(1987). 谈汉语复合词内部的语义构成. 语言教学与研究,第3期. 王树斋(1993). 汉语复合词词素义和词义的关系. 汉语学习,第2期. 王文斌(2001). 汉语并列式合成词的词汇通达. 心理学报,第2期. 王又民(1991). 汉语常用词汇分析及词汇教学. 第二届青年科研报告会论文选,北京语言学院教务处 邢红兵(2003). 留学生偏误合成词的统计分析. 世界汉语教学,第4期. 徐彩华、宋凤宁、张必隐、李镗(2000). 汉语儿童复合词构词意识的发展和阅读理解. 心理学报,Vol.32增刊. 徐彩华、李镗(2001). 语义透明度影响儿童词汇学习的实验研究. 语言文字应用,第1期. 许 敏(2003). 《汉语水平词汇等级大纲》双音节结构中语素组合方式、构词能力统计研究. 北京语言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尹斌庸(1984). 汉语语素的定量研究. 中国语文,第5期. 苑春法、黄昌宁(1998). 基于语素数据库的汉语语素及构词研究. 世界汉语教学,第2期. 苑春法(2000). 汉语构词研究. 语言文字应用,第1期. 张必隐、石卫东(1994). 词素结构对中文双字词认知的影响. 中文认知研究第七届国际研讨会论文. 张 凯(1997). 汉语构词基本字的统计分析. 语言教学与研究,第1期. 周 荐(1994). 词语的意义和结构. 天津古籍出版社. 周 荐(1995). 汉语词汇研究史纲. 语文出版社. 周晓林、鲁学明、舒华(2000). 亚词汇水平加工的本质:形旁的语音激活. 心理学报, Vol. 32(1),20-24.

40 最新文献 朱湘燕、周健,留学生阅读中复合词词义猜测研究,语言文字应用,2007(04)
朱湘燕、周健,留学生阅读中复合词词义猜测研究,语言文字应用,2007(04)   宋春阳, 语素猜词的语言理解策略及其价值,修辞学习 , 2007(02) 丁国盛、 彭聃龄. 汉语逆序词识别中整词与词素的关系, 当代语言学 , 2006(01) 田晓梅、王纯、李童、孟祥芝、 周晓林. 汉语双字词的心理词典存储—来自发展性阅读障碍个案的证据,心理发展与教育 , 2006,(02) 马玉汴. 放射状词汇教学法与留学生中文心理词典的建构,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 2004(05) 胡雅宁. 二语习得中“心理词典”的建构及策略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 2007(03)


Download ppt "对外汉语复合词认知研究."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