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大學——博大的學問 细品粗解《大学》.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大學——博大的學問 细品粗解《大学》."—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大學——博大的學問 细品粗解《大学》

2 季羡林老人谈国学 ( :43:18) 老愚 标签:杂谈  昨天下午,去301医院看望季羡林先生。老 人精神健旺,妙语连珠。在谈及国学普及时,他说了一番 意见。 一、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延续至今,汉字起了巨大的作用。 读古文必须读繁体字,中国文化的信息都在那里面; 二、汉字简化及拼音化是歧途,祖先用了几千年都没感到 不方便,为何到我们手里就抛弃了?追求效率不是简化字 的理由。越南文字拼音化之后,头戴帽子,脚穿鞋子,很 滑稽。季先生着重谈到当年简化汉字时,把“皇后”的后 与“以后”的“后”弄成一个字所带来的遗憾; 二、古文今译是毁灭中华文化的方式,必须读原文,加注 释即可; 三、“振兴国学,必须从娃娃抓起。”老人特别指出,给 成人讲的国学与给娃娃讲的应该不同,得用心思编教材。

3 儒家经典小释 儒家文化在封建时代居于主导地位。最高统治者 不但从中寻找治国平天下的方针大计,而且对臣民 思想的规范、伦理道德的确立、民风民俗的导向, 无一不依从儒家经典。 武帝 儒术独尊 儒学成与政治权力结合的至高无 上的封建正统学说. 经书以其内容和功能从不同角度、层次为封建 宗法社会服务。 以历史经验为鉴而资治,多取《尚书》《春秋》 三传 制典修仪多取三礼 道德教化多取《论语》、《孟子》、《孝经》 哲学构思多取《周易》、《大学》、《中庸》

4 儒家经典小释 《十三经》作为儒家文化的经典,是了解和研究中国封建社会的 重要依据。其形成于南宋,包括:《诗经》《尚书》《周礼》 《仪礼》《礼记》《周易》《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论语》《尔雅》《孝经》《孟子》。 南宋朱熹以《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与《论语》、 《孟子》并列,形成了今天人们所熟知的《四书》,并为官方 所认可。

5 (儒家經典最初 “六經” ,“樂( 樂經)”戰國末 亡 佚)
  漢朝:五經。漢朝時,以《易》、《詩》、《書》、 《禮》、《春秋》為“五經”,立於學官。   唐朝:九經  唐朝時,《春秋》分為“三傳”,即 《左傳》、《公羊傳》、《谷梁傳》;《禮經》分為“三 禮”,即《周禮》、《儀禮》、《禮記》。這六部書再加上 《易》、《書》、《詩》,並稱為“九經”,也立於學官, 用於開科取士。   晚唐:十二經。唐文宗開成年間,在國子學刻石,內容 除了“九經”之外,還加上了《論語》、《爾雅》、《孝 經》。   五代:十一經(收入《孟子》)   五代十國時後蜀國主孟昶刻“十一經”,收入《孟子》, 而排除《孝經》、《爾雅》。   南宋:十三經正式形成 十三經是指在南宋形成的十三 部儒家經典。分別是《詩經》、《尚書》、《周禮》、《儀 禮》、《禮記》、《周易》、《左傳》、《公羊傳》、《谷 梁傳》、《論語》、《爾雅》、《孝經》、《孟子》。

6 《十三經》的內容極為寬博,《周易》是占卜之書,其外層神秘, 而內蘊的哲理至深至弘。
《尚書》是上古歷史檔彙編,主要內容為君王的文告和君臣談話記錄。 《詩經》是西周初至春秋中期的詩歌集,內分“風”、“雅”、“頌” 三部分,“風”為土風歌謠,“雅”為西周王畿的正聲雅樂。“頌” 為上層社會宗廟祭祀的舞曲歌辭。 《周禮》主要彙集周王室官制和戰國時期各國制度。《儀禮》主要記 載春秋戰國時代的禮制。《禮記》是秦漢以前有關各種禮儀的論著彙 編。 《春秋》三傳是圍繞《春秋》經形成的著作,《左傳》重在史事的 陳述,《公羊傳》、《谷梁傳》重在論議。 《論語》是孔子及其門徒的言行錄。《孝經》為論述封建孝道的專著。 《孟子》專載孟子的言論、思想和行跡。《爾雅》訓解詞義,詮釋名 物,經學家多據以解經。 儒家文化在封建時代居於主導地位,《十三 經》作為儒家文化的經典,其地位之尊崇,影響之深廣,是其他任何 典籍所無法比擬的。 儒家經典施於社會的影響無時不在,無處不在。瞭解和研究中國封建 社會的方方面面,不能不閱讀《十三經》。

7 <<三礼>>简介
唐朝時,《禮經》分為“三禮”,即《周禮》、《儀 禮》、《禮記》。 《禮記》與《儀禮》、《周禮》合稱“三禮”,對中 國文化產生過深遠的影響,各個時代的人都從中尋找 思想資源。 《周禮》主要彙集周王室官制和戰國時期各國制度。 《儀禮》主要記載春秋戰國時代的禮制。 《禮記》是秦漢以前有關各種禮儀的論著彙編。

8 相傳禮為周公旦所定,東周時“禮崩樂壞”,孔子重新進 行了整理以教育學生,到漢代禮便成為“六經”之一(禮經)。
  禮,是維護古代道德規範的重要工具. 禮,儒家学说中核心部分. 《禮記.曲礼》開宗明義:“道德仁義,非禮不成。 教訓正俗,非禮不備。紛爭辯訟,非禮不決。君臣、 上下、父子、兄弟,非禮不定。宦學事師,非禮不 親。班朝治軍,涖官行法,非禮威嚴不行。禱祠祭 祀,供給鬼神,非禮不成不莊。”可見禮的作用很大, 達到了無孔不入的程度,而實際上哪個朝代也沒有把禮的 條文都做到。 范文澜:周文化是一种尊礼文化 孔子:克己复礼为仁

9 《礼记》简介 中国古代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维护古代道德 规范的工具;宋代后理学家讲伦理、政治、哲学的 基本纲领
先秦以来儒家学者对礼解释、说明和补充发挥 的读书笔记,故叫“记”。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 的礼制、礼意,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 答,记述修身作人的准则。涉及到政治、 法律、 道德、哲学、历史、祭祀、文艺、日常生活、历法、 地理等诸多方面。   《大學》为中国儒家经典《礼记》中的一篇。约 为秦汉之际儒家作品,一说为曾参所作。宋代程颢、 程颐将其从《礼记》中抽出,朱熹将其与《论语》、 《孟子》、《中庸》合编为四书。

10 《禮記》是戰國至秦漢年間儒家學者解 釋說明經書《儀禮》的文章選集,是一 部儒家思想的資料彙編。《禮記》的作 者不止一人,寫作時間也有先有後,其 中多數篇章可能是孔子的七十二名關門 弟子及其學生們的作品,還兼收先秦的 其他典籍。

11 漢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稱為“經”,弟子對“經” 的解說是“傳”或“記”,《禮記》因此得名,即 對“禮”的解釋。到西漢前期《禮記》共有一百三十一 篇。
《禮記》一書的編定是西漢禮學家戴德和 他的侄子戴聖。相傳戴德選編其中八十五篇,稱為 《大戴禮記》;戴聖選編其中四十九篇,稱為《小戴禮記》。 東漢後期大戴本不流行,以小戴本專稱《禮記》而且和《周 禮》、《儀禮》合稱“三禮”,鄭玄作了注,於是地位上升 為經。書中還有廣泛論說禮意、闡釋制度、宣揚儒家理想的 內容。

12 《禮記》由多人撰寫,采自多種古籍遺說,內容極為龐 雜,編排也較零亂,後人採用歸類方法進行研究。東漢鄭 玄將49篇分為通論、制度、祭祀、喪服、吉事等八類。
近代梁啟超則分為五類:一通論禮儀和學術,有《禮 運》、《經解》、《樂記》、《學記》、《大學》、《中 庸》、《儒行》、《坊記》、《表記》、《緇衣》等篇。 二解釋《儀禮》17篇,有《冠義》、《昏義》、《鄉飲酒 義》、《射義》、《燕義》、《聘義》、《喪服四制》等 篇。三記孔子言行或孔門弟子及時人雜事,有《孔子閒 居》、《孔子燕居》、《檀弓》、《曾子問》等。四記古 代制度禮節,並加考辨,有《王制》、《曲禮》、《玉 藻》、《明堂位》、《月令》、《禮器》、《郊特牲》、 《祭統》、《祭法》、《大傳》、《喪大記》、《喪服大 記》、《奔喪》、《問喪》、《文王世子》、《內則》、 《少儀》等篇。五為《曲禮》、《少儀》、《儒行》等篇 的格言、名句。

13 《大学》之简介 《大學》者,大人之學也。所謂的大人,乃 人格高尚,達到了充實而光輝的理想地步的 道德上的巨人。
朱熹的《大學章句》說:“大學者,大人之學也。”《大戴 禮記·保傅》說:束發而就大學,學大藝焉,履大節焉。 “《白虎通義》”辟雍“說:”十五成童志明,入大學,學經術。 “這”大藝“、”大節“、”經術“,主要是指以尊尊、親親為核心 的治人之術,也就是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

14 《大学》之简介 心靈的一部 寶典 “ 内圣外王 ” 之道
《大学》之简介 心靈的一部 寶典 “ 内圣外王 ” 之道 《大学》是《礼记》的一篇,旨在说明“大学 之道”,即大学教育的目的、内容、步骤、方 法及指导方针,是儒家教育的纲领性论著、中 国古代论述修身治国的佳作。 《大学》着重阐述个人道德修养与社会治乱的 关系,以“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为修养目标。又提出实现天下大治的八个步骤, 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 国、平天下。其中修身最为根本,前四个是其 方法和途径,后三个是其必然结果。

15 心靈的一部 寶典 “ 内圣外王 ” 之道 《大學》是《禮記》中的一篇。在宋代朱熹編纂集注的四 書五經中,位列第一。
心靈的一部 寶典 “ 内圣外王 ” 之道 《大學》是《禮記》中的一篇。在宋代朱熹編纂集注的四 書五經中,位列第一。 曾任清華大學校長(1931-1948)的梅貽琦先生,對 《大學》頗有深究,認為當代大學的實質,不在於高樓大 廈,而在於有大師,在於培養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的 通識人才。

16 心靈的一部 寶典 “ 内圣外王 ” 之道 至於《大學》的作者,程顥、程頤認為是“孔氏之遺言 也”。
心靈的一部 寶典 “ 内圣外王 ” 之道 至於《大學》的作者,程顥、程頤認為是“孔氏之遺言 也”。 朱熹把《大學》重新編排整理,分為“經”一章, “傳”十章。認為,“經一章蓋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其 傳十章,則曾子之意而門人記之也。”就是說,“經”是孔 子的話,曾子記錄下來;“傳”是曾子解釋“經”的話,由 曾子的學生記錄下來。 而"傳"的部分又分為兩部分:"前四章總論綱領旨趣"," 後六章細論條目工夫。" 為了方便,亦有姑且分《大學》原本為十章:綱領第一、 六證第二、八目第三、誠意第四、明德第五、知止第六、正 心第七、修身第八、齊家第九、治國第十。

17 在宋儒以前,《大學》在儒家思想學術中的地位並不是 很突出的,由於它論述了儒家為學治世的基本原理、原則、 方針、步驟和方法等,所以中唐以後,出於反對佛老、樹立 儒家正統學術地位的需要而逐漸受到儒家學者的重視。二程 (程頤 程顥)說:"《大學》,孔氏之遺書,而初學入德之門 也。於今可見古人為學次第者,獨賴此篇之存,而《論》、 《孟》次之。學者必由是而學焉,則庶乎其不差矣。" 朱熹則說:"《大學》之書,大學教人之法也。"《大學》所 教,是"窮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 又說,《大學》是"為學綱目","修身治人底規模","外有以 極其規模之大,而內有以盡其節目之詳者也。"這就像蓋房子, 讀《大學》等於是搭好房子的"間架",以便將來"卻以他書填 補去"。還說:"先通《大學》,立定綱領,其他經皆雜說在 裏許。通得《大學》了,去看他經,方見得此是格物致知事, 此是正心誠意事,此是修身事,此是齊家、治國、平天下事。 "

18 朱熹把《大學》分為"經"與"傳"兩大部分。認為第一章" 經"的部分是"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後十章是"傳"的部 分,是"曾子之意而門人記之"。而"傳"的部分又分為兩部分:"前 四章總論綱領旨趣","後六章細論條目工夫。" 考《大學》全書的文字結構,我們歸納為兩大部分: (1)"綱領":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理想目標。 (2)"條目":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修為過程。 這兩大部分的關係是“明明德”(自明)與“修身”相對應,“格物”、“致 知”、“誠意”、“正心”四者,都是“修身”份內的事,不能視同綱目旨趣。 “親民”(包括“親親”與“親民”)與“齊家”、“治國”相對應;“止於至善”與 “平天下”相對應,這樣,教育的綱領與教育的具體過程和措施都有機地 統一在一起了。 "明明德"(自明)<-----"修身" "修身"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四者,) "親民"(包括"親親"與"親民")<-"齊家"、"治國” "止於至善”<---"平天下"

19 文章串讲: 《大学》之讲解 【原文】 (第一章)
【原文】 (第一章)   大學之道(1),在明明德(2),在親民(3),在止於 至善。知止(4)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 後能慮;慮而後能得(5)。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 則近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 先齊其家(6); 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7);欲修其身者, 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 (8);致知在格物(9)。 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 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 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 治;國治而後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10),壹是皆以 修身為本(11)。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12)。其所厚者薄, 而其所薄者厚(13),未之有也(14)!  (經)

20 【注釋】     (1)大學之道:大學的宗旨。“大學”一詞在古代有兩種含義: 一是“博 學”的意思;二是相對於小學而言的“大人之學”。古人八歲 入小學,學習 “灑掃應對進退、禮樂射禦書數”等文化基礎知識和禮節; 十五歲入大學,學習倫理、政治、哲學等“窮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學 問。所以,後一種含義 其實也和前一種含義有相通的地方,同樣有“博 學”的意思。“道“的本義是道路,引申為規律、原則等,在中國古代 哲學、政治學裏,也指宇宙萬物的本原、個體,一定的政治觀或思想體 系等,在不同的上下文環境裏有不同的 意思。 (2)明明德:前一個 “明”作動詞,有使動的意味,即“使彰明”, 也就是發揚、弘揚的意 思。後一個“明”作形容詞,明德也就是光明正大的品德。 (3)親民: 根據後面的“傳”文,“親”應為“新”,即革新、棄舊 圖新。親民, 也就是新民,使人棄舊圖新、去惡從善。(4)知止:知道目標所在。 (5)得:收穫。 (6)齊其家: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或家族,使家 庭或家 族和和美美,蒸蒸日上,興旺發達。 (7)修其身:修養自身的品性。 (8)致其知:使自己獲得知識。 (9) 格物:認識、研究萬事萬物。。 (10)庶人:指平民百姓。 (11)壹是:都是。本:根本。 (12)末: 相對於本 而言,指枝末、枝節。 (13)厚者薄:該重視的不重視。薄者 厚:不該重視的卻加以重視。 (14)未之有也:即未有之也。沒有這樣 的道理(事情、做 法等)。

21 儒家自孔子開始,就十分重視修身,並把它作為教育八 目之一。儒家的“修身”標準,主要是忠恕之道和三綱五常, 實質上是脫離社會實踐的唯心主義修身方法。
他們認為修身的過程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 身是本,齊家、治國、平天下是末。由此通過“反省內求” 的方法,使個人的行為同封建道德相吻合,為其封建統治和 政權的鞏固培養人才。 道家的修身要求做到順應自然; 墨子則要求做到“志功合”興利除害、平天下。

22 三綱八目的追求 這裏所展示的,是儒學三綱八目的追求。 所謂三綱, 是指明德、新民、止於至善。
文本解读 三綱八目的追求  這裏所展示的,是儒學三綱八目的追求。 所謂三綱, 是指明德、新民、止於至善。 它既是《大學》的 綱領旨趣,也是儒學“垂世立教” 的目標所在。 所謂八目,是指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它既是為達到“三綱” 而設計的條目工夫,也是儒學為我們所展示的人 生進修階 梯。縱覽四書五經,我們發現,儒家的全部學說實際上都是 循著 這三綱八目而展開的。所以,抓住這三綱八目你就等 於抓住了 一把打開儒學大門的鑰匙。循著這進修階梯一步 一個腳印,你就會登堂入室,領略懦學經典的奧義。

23 三綱八目的追求 就這裏的階梯本身而言,實際上包括“內修”和“外治”兩 大方面:
三綱八目的追求  就這裏的階梯本身而言,實際上包括“內修”和“外治”兩 大方面: 前面四級“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是“內修”;後面 三綱“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外治”。 而其中間的“修身”一 環,則是連結“内修”和“外治” 兩方面的樞紐,它與前面的 “內修”項目連在一起,是 “獨善其身”;它與後面的“外治”項 目連在一起,是 “兼善天下”。 “修身”--“格物、致知,誠意、正心”--- “獨善其身”;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兼善天下”。 兩千多年來,一代又一代中國知識份子“窮則獨善其身,達 則兼善天下”(《孟子·盡心下》),把生 命的歷程鋪設在 這一階梯之上。所以,它實質上已不僅僅是一系列學說性質 的進修步驟,而是具有濃厚實踐色彩的人生追求階梯了。它 鑄造了一代又一代中國知識份子的人格心理.

24 三綱八目的追求  時至今日,仍 然在我們身上發揮著潛移默化的作用。不管 你是否意識明確,不 管你積極還是消極,“格、致、誠、 正,修、齊、治、平”的觀念 總是或隱或顯地在影響看你 的思想,左右著你的行動,使你最終發現,自己的人生歷 程也不過是在這儒學的進修階梯上或近或遠 地展開。事實 上,作為中國知識份子,又有幾人是真正出道入佛 的野鶴 閑雲、隱逸高士呢?說到底,依然是十人九儒,如此而已。

25 文章串讲: 【原文】 (第二章) 《康誥》(1)曰:“克明德。”(2)《大甲》(3)曰: “顧諟天之明命。”(4)《帝 典》(5)曰:“克明峻 德。”(6)皆自明也。(7)                                       (傳1) 【注釋】     (1)康浩:《尚書·周書》中的一篇。《尚書》是上古歷史文獻和追 述古代事蹟的一些文章的彙編,是”五經”之一,稱為“書經”。全書 分為《虞書》、 《夏書》、《商書》、《周書》四部分。(2)克:能夠。 (3)大甲:即《太 甲》,《尚書·商書》中的一篇。(4)顧:思念。諟: 此。明命:光明的稟性。 (5)帝典:即《堯典》,《尚書·虞書》中的一 篇。(6)克明峻德: 《堯典》原句為“克明俊德”。俊:與“峻”相通, 意為大、崇高等。(7) 皆:都,指前面所引的幾句話。

26 文本解读: 弘揚光明的品德  這是“傳”的第一章,對“經”當中“大學之道,在明明德”一句進行引 證發揮,說明弘揚人性中光明正大的品德是從夏、 商、周三皇五帝時代就 開始強調了的,有書為證,而不是我們今天別出心裁,標新立異的產物。 《三字經》說:“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 性乃 遷。”也就是說,人的本性生來都是善良的,只不過因為後天 的環境影響 和教育才導致了不同的變化,從中生出許多惡的品質。 因此,儒家的先賢們強調後天環境和教育的作用,在作為“四書 五 經”之首的《大學》一篇裏開宗明義,提出“大學”的宗旨就 在於弘揚人 性中光明正大的品德,使人達到最完善的境界。 以我們今天的眼光來看,“在明明德”就是加強道德的自我完 善,發 掘、弘揚自己本性中的善根,而摒棄邪惡的誘惑。從這個意義上說,無論 是西方基督教的“懺悔”,東方佛教的“修行”,還 是列夫·托爾斯秦式 的“道德自我完善”,*式的“狠鬥私字一閃念”,乃至於我們今天所宣 導的“五講四美三熱愛”、“培養四 有新人”等等,都是“在明明德”, 以弘揚人性中光明正大的品德 為目的。  

27 做人的問題 《論語》儒家經典著作,許多篇章談到做人的問題,這對當代人具 有借鑒意義。
  1做人要正直磊落。孔子認為:“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 免。”(《雍也》)在孔子看來,一個人要正直,只有正直才能光 明磊落。然而我們的生活中不正直的人也能生存,但那只是靠僥倖 而避免了災禍。按事物發展的邏輯推理,這種靠僥倖避免災禍的人 遲早要跌跟鬥。 2做人要重視“仁德”。這是孔子在做人問題上強調最多的問題之 一。仁德是做人的根本,是處於第一位的。 孔子說:“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 餘力,則以學文。”(《學而》) 又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八佾》) 這說明只有在仁德的基礎上做學問、學禮樂才有意義。 孔子還認為,只有仁德的人才能無私地對待別人,才能得到人們的 稱頌。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裏仁》)“齊景公 有馬千駟,死之日,民無德而稱焉。伯夷、叔齊餓死於首陽之下, 民到於今稱之。”(《季氏》)充分說明仁德的價值和力量。

28 怎樣才能算仁?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 天下歸仁焉。”(《顏淵》)只有克制自己,讓言行符合禮就是仁 德了。一旦做到言行符合禮,天下的人就會贊許你為仁人了。可見 “仁”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後天“修身”、“克己”的結果。當 然孔子還提出仁德的外在標準,這就是“剛、毅、木、訥近仁。” (《子路》)即剛強、果斷、質樸、語言謙虛的人接近於仁德。同 時他還提出實踐仁德的五項標準,即:“恭、寬、信、敏、惠” (《陽貨》)。即恭謹、寬厚、信實、勤敏、慈惠。他說,對人恭 謹就不會招致侮辱,待人寬厚就會得到大家擁護,交往信實別人就 會信任,做事勤敏就會取得成功,給人慈惠就能夠很好使喚民眾。 孔子說能實行這五種美德者,就可算是仁了。 論語·學而篇第一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子曰:“君子欲訥于言而敏於行。”  子曰:“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孔子完全達到仁是極不容易的。孔子教人追求仁德的方法: “博學于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顏淵》)即廣泛 地學習文化典籍,用禮約束自己的行為,這樣就可以不背離正道了。 同時也要重視向仁德的人學習,用仁德的人來幫助培養仁德。而仁 德的人應該是自己站得住,也使別人站得住,自己希望達到也幫助 別人達到,凡事能推己及人的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 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雍也》)

29 文章串讲: 【原文】 (第三章)    湯之,《盤銘》(1)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2)《康誥》曰:“作新民。”(3)《詩》曰:“周雖舊邦,其命維新。”(4)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 (傳2) 【注釋】     (1)湯:即成湯,商朝的開國君主。盤銘:刻在器皿上用來警戒自己的箴言 。這裏的器皿是指商湯的洗澡盆。(2)苟 :如果。新:這裏的本義是指 洗澡除去身體上的污垢,使身體煥然一新,引申義則是指行精神上的棄舊圖新。 (3)作:振作,激勵。新民:即“經”裏面說的“親民”,實應為“新民”。意思是使新、民新,也就是使人棄舊圖新,去惡從善。(4)“《詩曰》”句:這裏的《詩》指《詩經.大雅.文王》。周,周朝。舊邦,舊國。其命,指周朝所稟受的天命。維:語助詞,無意義。(5)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所以品德高尚的人無處不追求完善。是故,所以。君子,有時候指貴族,有時指品德高尚的人,根據上下文不同的語言環境而有不同的意思。

30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 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論語·學而篇第一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 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論語·公冶長篇第五   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朽也; 于予與何誅?”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 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

31 文本解读: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如果說“在明明德”還是相對靜態地要求弘揚人性中光明正大的品德的話,那麼,“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就是從動態的 角度來強調不斷革新,加強思想革命化的問題了。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被刻在商湯王的洗澡盆上,本來 是說洗澡的問題:假如今天把一身的污垢洗乾淨了,以後便要天天把污垢洗乾淨,這樣一天一天地下去,每人都要堅持。 引申出來,精神上的洗禮,品德上的修煉,思想上的改造又何嘗不是這 樣呢?這使人想到基督教的每日懺悔,使人聯想到女作家楊絳把她那本寫“幹校”生活的書起名為“洗澡”。 精神上的洗澡就是 《莊子·知北遊》所說的“澡雪而精神”,《禮記·儒行》所說的 “澡身而浴德”,說到底,也就是*所一再強調的”加強思想 革命化”。 話說回來,“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無論如何展示的是一 種革新的姿態,驅動人們棄舊圖新。所以,你不僅可以像商湯王 一樣把它刻在洗澡盆上,而且也可以把它刻在床頭、案頭,使它成為你的座右銘。  

32 文章串讲: 【原文】 (第四章)    《詩》雲:“邦畿千里,惟民所止。”(1)《詩》雲:“緡蠻黃鳥,止 於丘隅(2)。”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鳥乎!” 《詩》雲:“穆穆文王,於緝熙敬止(3)!”為人君,止於仁;為 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于慈;與國人交,止 於信。 《詩》雲:“瞻彼淇澳,綠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終不可(諠)(4)兮!”如切 如磋者,道學也(5);如琢如磨者,自修也;瑟兮(亻閑)兮者,恂栗也(6); 赫兮喧兮者,威儀也;有斐君子,終不可(訁宣)兮者,道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 《詩》雲:“於戲!前王不忘(7)。”君子賢其賢而親其親,小人 樂其樂而利其利,此以沒世不忘也。                                      (傳3)

33 3做人要重視修養的全面發展。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學而》)即:我每天都要再三反省自己:幫助別人 辦事是否盡心竭力了呢?與朋友交往是否講信用了?老 師傳授的學業是否溫習了呢?強調從自身出發修養品德 的重要性。在此基礎上,孔子強調做人還要重視全面發 展。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于仁,遊於藝。” (《述而》)即:志向在於道,根據在於德,憑籍在於 仁,活動在於六藝(禮、樂、射、禦、書、數),只有 這樣才能真正地做人。那麼孔子為什麼強調做人要全面 發展呢?這裏體現了孔子對人的社會性的認識,以及個 人修養的相互制約作用,他說:“舉于詩,立于禮,成 於樂。”(《泰伯》)即:詩歌可以振奮人的精神,禮 節可以堅定人的情操,音樂可以促進人們事業的成功。 所以,對於個人修養來說,全面發展顯得極為重要。

34 論語·學而篇第一 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 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 “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     子貢曰:“《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 告諸往而知來者。”

35 【注釋】     (1)邦畿千里,惟民所止:引自〈詩經·商頌·玄鳥》。邦畿(ji),都城及 其周圍的地區。止,有至、到、停止、居住、棲息等多種含義,隨上下文而有所區別。在這句裏是居住的意思。(2)緡蠻黃鳥,止於丘隅:引自〈詩 經·小雅·綿蠻〉。緡蠻,即綿蠻,鳥叫聲。隅,角落。止,棲息。(3) “穆穆”句:引自《詩經·大雅·文王》。穆穆,儀錶美好端莊的樣子。於 (wu),嘆詞。緝,繼續。熙,光明。止,語助詞,無意義。(4)《詩》雲: 這幾句詩引自《詩經·衛風·淇澳》。淇,指淇水,在今河南北部。澳(yu) 水邊。斐,文采。瑟兮(亻閑)(xian)兮,莊重而胸襟開闊的樣子。赫兮喧兮,顯 耀盛大的樣子。(訁宣),《詩經》原文作“(訁爰)”,遺忘。(5)道:說、言的意思。 (6)恂栗,恐懼,戒懼。(7)於戲!前王不忘:引自《詩經·周頌·烈文》。於戲(wuhu):嘆詞。前王:指周文王、周武王。(8)此以:因此。沒世:去世。

36 文本解读: 找准自己的位置  这一段发挥“在止于至善”的经义。首先在于“知其所止”, 即知道你应该停在什么地方,其次才谈得上“止于至善”的问题。 俗语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鸟儿尚且知道找一个 栖息的林子,人怎么可以不知道自己应该落脚的地方呢?所以, “邦畿千里,惟民所止。”大都市及其郊区古来就是人们向往而聚 居的地方。 但这还只是身体的“知其所止”,不是经义的所在。经义的所 在是精神的“知其所止”,也就是“在止于至善”。要达到这“至善”的境界,不同的人,不同的身分有不同的 努力方向,而殊途同归,最后要实现的,就是通过“如切如磋,如 琢如磨”的研修而达到“盛德至善,民之不能忘也!”成为流芳百 世的具有完善人格的人。 这当然是一种理想主义的英雄主义的教育:渴望不朽,崇尚 伟大,追求完善。 对于一般读者,尤其是当今读者来说,这种要求似乎过于理想化,过于远距离了。倒是回过头来说到“知其所止”,对于我们 来说,仍具有较深的启发意义。 “知其所止”,也就是知道自己应该“止”的地方,找准自己 的位置,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天地悠悠,过客匆匆,多 少人随波逐流,终其一生而不知其所止,尤其是当今时代,生活的诱惑太多,可供的机会太多,更给人们带来了选择的困惑。

37 比如说,在过去的时代,“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书 人心态平衡,或许还“知其所止”,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可是,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后,所谓“下海”的机会与诱惑重重地叩击着人 们的心扉,读书人被推到了生活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所止何处?使不少人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精神的流浪儿无家可归。 以至于出现了教授卖大饼之类的畸形社会现象。 其实,《大学》本身说得好:“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 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不同的身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所止”,关键在于寻找最适合自身条件,最能扬长避短的位置和角色——“知其所止”。这才是最 最重要的。这样一来,教授当然也就不会去卖大饼了!

38 文章串讲: 【原文】 (第五章) 子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1)無 情者不得盡其辭(2)。大畏民志(3)。此謂知本。
文章串讲: 【原文】 (第五章)  子曰:“聽訟,吾猶人也,必也使無訟乎!”(1)無 情者不得盡其辭(2)。大畏民志(3)。此謂知本。 (傳4) 【注释】 (1)“子曰”句:引自《论语·颜渊》。听讼,听诉讼,即审案子。 犹人, 与别人一样。 (2)无情者不得尽其辞:使隐瞒真实情况的人不能够花言巧 语。 (3)民志:民心,人心。

39 文本解读: 凡事抓住根本   这一段以孔子谈诉讼的话来阐发“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的 道理,强调凡事都要抓住根本。审案的根本目的是使案子不再 发生,这正如“但愿世间人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的道理一 样。   审案和卖药都只是手段,或 者说是“末”,使人心理畏服 不再犯案和增强体质不再生病才是目的,或者说才是“本”。   说到底,是一个教化与治理的问题,教化是本,治理是末。 正是由此出发,我们才能够理解《大学》强调以修身为本,齐 家、治国、平天下都只是末的道理。   本末的关系如此,终始的因果也一样。从哲学命题的角度 来 看,本末是本质论,终始是发展观,千古哲学的两大范畴在 《大学》这篇儒学的入门读物中以轻轻巧巧的八个字对仗而出: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再以八个字加以干净利落的解决: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真是语言极度简洁而蕴含无比深刻, 显出“经”的本色。 

40 文章串讲: 【原文】 (第六章)  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2)。蓋 人 心之靈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於理有未窮(5),故其 知 有不盡也。是以《大學》始教,必始(使)學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 因其 已知之理而益窮之(4),以求至乎其極。至於用力之久,而一旦 豁然 貫通焉,則眾物之表裏精粗無不到,而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 明矣。此謂 物格,此謂知之至也。 (传5)(此章为朱熹补传) 【注释】   ①这一章的原文只有“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两句。朱熹认为,”此 谓知本”一句是上一章的衍文,”此谓知之至也”一句前面又缺了一段文字。 所以,朱熹根据上下文关系补充了一段文字,这里所选的,就是朱熹补充的文字。 ②即,接近,接触。穷:穷究,彻底研究。③未穷,未穷尽,未彻底。④益,更 加。

41 “格物致知”:《現代漢語詞典》解釋為:窮究事物的原 理法則而總結為理性知識。“格物致知”一詞出自《大學》。 格,至也。物,猶事也。致,推極也,知,猶識也。格物 致知是儒家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哲學概念。
北宋朱熹認為,“致知在格物者,言欲盡吾之知,在即 物而窮其理也。”這是朱子對“格物致知”最概括、精確的表 述。推極吾之知識,欲其所知無不盡也。窮至事物之理, 欲其極處無不到也。 對於朱熹的的解釋,我們的理解是,格物就是即物窮 理,凡事都要弄個明白,探個究竟;致知,即做個真正的 明白人,為人行事決不湖塗。

42  格物致知——通过对万事万物的认识、研究而获得知识, 而不是从书本到书本地获得知识。这种认识论很具有实践 的色彩,打破了一般对儒学死啃书本的误解。   “格物致知”在宋以后成了中国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范 畴,到清朝末年,“格致”(即“格物致知”的省称)又 成了对声光化电等 自然科学部门的统称。鲁迅在《呐喊自 序》里说:“在这学堂里,我才知道在这世上,还有所谓 格致,算学,地理,绘图和体操。”   这说明“格物致知”的深刻影响。   事实上,时至今日,当我们说到知识的获取时,仍离 不开 “格物致知”这一条途径。因为,它不是说的“秀才 不出门,全知 天下事。”而是说的“‘你要知道梨子的滋 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实践论》语)   简言之,“格物致知”把我们引向万事万物,引向实 践,引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和“实践是认识 的唯一源泉。” 文本解读: 获得知识的途径 

43 文章串讲: 【原文】 (第七章) 所謂誠其意者(1),毋(2)自欺也。如惡惡臭(3),如好好色(4), 此之謂自謙(5)。故君子必慎其獨也(6)!   小人閒居(7)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後厭然(8),掩(9) 其不善, 而著(10)其善。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謂 誠於中(11),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   曾子曰:“十目所視,十手所指,其嚴乎!”富潤屋(12),德潤 身(13),心寬體胖(14)。故君子必誠其意。 (傳6) 【注釋】    ①(1)其意:使意念真誠。(2)毋:不要。(3)惡(wu)惡(e)臭 (xiu): 厭惡腐臭的氣味。臭,氣味,較現代單指臭(chou)味的含義寬泛。 (4)好(hao)好 (hao)色:喜愛美麗的女子。好(hao)色,美女。(5) 謙(qian):通“慊”,心安 理得的樣子。(6)慎其獨:在獨自一人時也謹慎 不苟。 (7)閒居:即獨處。(8)厭然: 躲躲閃閃的樣子。(9)掩:遮 掩,掩蓋。(10)著:顯示。(11)中:指內心。下麵的 “外”指外表。(12)潤屋:裝飾房屋。(13)潤身,修養自身。(14)心寬體胖 (pan):心 胸寬廣,身體舒泰安康,胖,大,舒但。

44 論語·為政篇第二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兒,小車 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45 文本解读: 不要自欺欺人   要做到真誠,最重要,也是最考驗人的一課便是“慎其獨” 在一個人 獨處的時候也謹慎,簡而言之,就是人前人後一個樣。人前真誠,人後 也真誠,一切都發自肺腑,發自內心,發自我全部的感官,就像手腳長 在我自己身上一樣自然自如,一樣真實無欺,而不是誰外加於我的“思 想改造”,外加於我的清規戒律。   這是從正面來說。   從反面來說,“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自欺欺人,掩耳盜鈴, 總有東窗事發的一天。   說到這裏,在市場經濟時代,金錢誘惑滾滾而來,政府反腐倡廉, “慎其獨”是不是也應該作為公務員們必修的一課呢?   須知,金玉滿堂,並不能保得你心情舒暢,身體安康,倒是那瘋破 道人的《好了歌》唱得好:“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所 以,比裝修房屋(富潤屋)更重要的還是裝修你自己 (德潤身),修養 身心,做到心寬體胖。而要做到這一切,還得要 回到那起始的一點去— —君子必誠其意。 真誠做人,立身之本。

46 贈友 辛介夫 仁義為懷可立人 親賢會友貴交心 修身有術先誠意 處世無奇但率真

47 文章串讲: 【原文】 (第八章)  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1),則不得其正; 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 則不得其正。   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此謂 修身在正其心。 (傳7) 【注釋】   ①身:程頤認為應為“心”。忿懥(zhì):憤怒。

48 論語·泰伯篇第八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 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論語·顏淵篇第十二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 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論語·顏淵篇第十二  司馬牛問君子。子曰:“君子不憂不懼。”     曰:“不憂不懼,斯謂之君子已乎?”子曰: “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

49 文本解读: 修身先正心  正心是誠意之後的進修階梯。   誠意是意念真誠,不自欺欺人。但是,僅僅有誠意還不行。因為, 誠意可能被喜怒哀樂懼等情感支配役使,使你成為感情的奴隸而失去控 制。   所以,在“誠其意”之後,還必須要“正其心”,也就是要以端正 的心思(理智)來駕馭感情,進行調節,以保持中正平和的心態,集中 精神修養品性。   這裏需要注意的是,埋與情,正心和誠意不是絕對對立,互不相容 的。朱嘉說:喜怒哀樂懼等都是人心所不可缺少的,但是,一旦我們不 能自察,任其左右自己的行動,便會使心思失去端正。所以,正心不是 要完全摒棄喜怒哀樂俱等情欲,不是絕對禁欲,而只是說要讓理智來克 制、駕馭情欲,使心思不被情欲所左右,從而做到情理和諧地修身養性。   也就是說,修身在正其心不外乎是要心思端正,不要三心二意,不 要為情所牽,“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 (這凡句後來成了成語和名言,用來生動地描繪那種心神不屬,思想不 集中的狀態,是教書先生在課堂上批評學生的常用語言。)   這樣來理解,修身在正其心也就沒有什麼神秘感了罷。

50 文章串讲: 【原文】 (第九章)  所謂齊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親愛而辟焉①,之其所 賤惡 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②而辟焉, 之其所敖惰③ 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者,天 下鮮矣!故諺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惡,莫知其苗之碩 ④。”此謂身不修不可以齊其家。 (傳8) 【注釋】   ①之:即“於”,對於。辟:偏頗,偏向。②哀矜:同情,憐憫。 ③敖,驕做。惰:怠慢。④碩:大,肥壯。

51 關於君子人格的塑造 《論語》許多篇幅談及君子,一個廣義概念,重在強 調一種人格的追求,教人做一個不同于平凡的人。為 實現這一目的,《論語》提出了君子的言行標準及道 德修養要求。   1 “君子不器”。孔子認為作為君子必須具備多 種才能,不能只像器具一樣,而應“義以為質,禮以 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衛靈公》)也就 是說,君子應以道義作為做人的根本,按禮儀來實行, 用謙遜來表達它,用忠誠來完成它,否則就談不上君 子。

52 2君子要重視自我修養。孔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 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 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 沛必於是。”(《裏仁》)在孔子看來,作為君子就必須重視仁德 修養,不論在任何條件下,都不能離開仁德。同時曾子認為,君子 重視仁德修養還必須注意三個方面的規範:一是“動容貌,斯遠暴 慢矣”;二是“正顏色,斯近信矣”;三是,“出辭氣,斯遠鄙倍 矣”(《泰伯》)。也就是說,君子要嚴肅自己的容貌,端正自己 的臉色,注意自己的言辭。只有這樣才能使人對你尊敬,信任,溫 和。同時,孔子還認為“君子泰而不驕”(《子路》);“君子矜 而不爭,群而不黨”(《衛靈公》);“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亡 不已知也。”“君子疾得世而名不稱焉。”“君子求諸己,小人求 諸人。”(《衛靈公》)即作為君子應心境安寧而不傲慢,態度莊 重而不與人爭吵,能合群而不結黨營私;君子要重視提高自己,在 有生之年對社會多做貢獻。只有這樣才能稱得上君子的修養。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53 3君子要處處嚴格要求自己。孔子認為,君子除了自 我修養,還要重視用“戒、畏、思”幾項標準嚴格要 求自己。孔子曰:
君子有三戒 君子有三畏 君子有九思 (《季氏》)這些思想從不同角度提出了對君子的要 求,概括起來有三點:一是要隨時注意戒除個人的欲 念;二是處事中要有敬畏之心,防止肆無忌憚;三是 認真處理,隨時嚴格要求自己。

54 論語·季氏篇第十六  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 益矣。友便辟,友善柔,有便佞,損矣。”     孔子曰:“益者三樂,損者三樂。樂節禮樂,樂道人 之善,樂多賢友,益矣。樂驕樂,樂佚遊,樂宴樂,損 矣。”     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 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 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 既衰,戒之在得。”

55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 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 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 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 義。” 孔子曰:“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吾見其人矣。 吾聞其語矣。隱居以求其志,行義以達其道。吾聞其語 矣,未見其人也。”  子謂子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 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56  4君子要重義避利,追求道義。孔子認為,君子和小人 之間的差別還在於具有不同的生活態度和不同的人生追 求。他認為,“君子喻于義,小人喻於利。”(《裏 仁》)“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 (《衛靈公》)“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 人懷惠。”(《裏仁》)也就是說,作為君子只有重視 道義,追求道義,才能與小人區別,才能真正體現君子 的精神。同時,孔子還認為,君子必須言行一致,表裏 如一,即所謂:“君子欲訥于言,而敏於行。”(《裏 仁》)“先行其言而後從之。”(《為政》) 5君子不党。孔子認為,君子之見的交往應該做到“周而 不比”;《論語·為政》: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二 不周。同時還要“和而不同”;《論語·子路》:“君子 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不是簡單的相加,而是一 種和諧的共生關係;子曰:“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 黨。”

57 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 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論語·為政篇第二  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 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論語·述而篇第七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論語·子罕篇第九 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論語·鄉黨篇第十  食不語,寢不言。雖疏食菜羹,瓜祭,必齊如也。席不正,不坐。

58 論語·子路篇第十三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子貢問曰:“鄉人皆好之,何如?”子曰:“未可也。”“鄉人 皆惡之,何如? ”     子曰:“未可也。不如鄉人之善者好之,其不善者惡之。”        子曰:“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     子曰:“剛、毅、木、訥近仁。” 論語·憲問篇第十四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 懼。”子貢曰:“夫子自道也。”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 德報德。”

59 文本解读: 齊家先修身  修養自身的關鍵是克服感情上的偏私:正己,然後 正人。   儒學的進修階梯由年向外展開,這裏是中間過渡的一環。在此之前 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都在個體自身進行,在此之後的齊家、治國、 平天下開始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從家庭走向社會,從獨善其身轉向 兼善天下。當然,其程式仍然是由內逐步外推:首先是與自身密切相關 的家庭和家族,然後才依次是國家、天下。   正因為首先是與自身密切相關的家(家庭和家族),所以才有一個 首當其衝的克服感情偏私的問題。   中國人常說:“家和萬事興。”   美國人說,“家是父親的王國,母親的世界,兒童的樂園。”   德國人說:“人無國王、庶民之分,只要家有和平,便是最幸 福 的人。”   法國人說得更好:“對於亞當而言,天堂是他的家;然而對於亞當 的後裔而言,家是他們的天堂。”(伏爾泰語)   家是永恆的話題。   但是,如果你不排除偏私之見,修身正己以正人,你就不能管理好 這個你所擁有的天堂和樂園,就會像有人所告誡的那樣:“壞家庭無法 養育我們純潔的靈魂,倒有可能成為我們自掘的墓場。”   天堂不就變成地獄了嗎? 

60 文章串讲: 【原文】 (第十章)  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故君子不出 家而成教于國:孝者,所以事君也;悌(1)者,所以事長也;慈(2)者, 所以使眾也。   《康誥》曰:“如保赤子。”(3)心誠求之,雖不中(4),不遠矣。 未有學養子而後嫁者也!   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一人貪戾,一國作亂。 其機(5)如此。此謂一言僨事,一人定國。   堯舜(7)帥(8)天下以仁,而民從之;桀紂(9)帥天下以暴,而民從之。 其所令反其所好,而民不從。是故君子有諸(10)己而後求諸人,無諸己 而後非諸人。所藏乎身不恕(11),而能喻(12)諸人者,未之有也。故治 國在齊其家。   《詩》雲:“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於歸,宜其家人。”(13) 宜其家人,而後可以教國人。《詩》雲:“宜兄宜弟”(14)宜兄宜弟, 而後可以教國人。《詩》雲:“其儀不忒,正是四國。”(15)其為父子 兄弟足法,而後民法之也。此謂治國在齊其家。 (傳9) 

61 論語·顏淵篇第十二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 己,而由人乎哉?” 論語·陽貨篇第十七  子張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齋 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 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知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孔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 知人也。” 論語·衛靈公篇第十五 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論語·裏仁篇第四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 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惡乎成名?君子無終食之 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子貢問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 之賢者,友其士之仁者。” 論語·學而篇第一  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 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62 國風 周南 桃夭 書名:詩經    作者:不詳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於歸,宜其室 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於歸,宜其家 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於歸,宜其家 人。

63 【注釋】   (1)悌(ti):指弟弟應該絕對服從哥哥。②慈:指父母愛子女。 ③如保赤子:《尚書·周書·康誥》原文作“若保赤子。”這是周成王告 誡康叔的話,意思是保護平民百姓如母親養護嬰孩一樣。赤子,嬰孩。 (4)中 (zhong),達到目標。⑤機:本指弩箭上的發動機關,引申指 關鍵。③僨(fen):敗,壞。堯舜:傳說中父系氏族社會後期部落聯盟 的兩位 領袖,即堯帝和舜帝,歷來被認為是聖君的代表。(8)帥:同 “率”,率領,統帥。③桀(jie):夏代最後一位君主。紂:即殷紂王, 商代最後一位君 主。二人歷來被認為是暴君的代表。(10)諸:“之於” 的合音。(11)恕:即恕道。孔子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意思 是說,自己不想做的,也不要讓別人去做,這種推己及人,將心比己的 品德就是儒學所宣導的恕道。(12)喻:使別人明白。(13)“桃之夭 夭……”:引自《詩經·周南;桃夭》。 夭夭(yao),鮮嫩,美麗。蓁蓁 (zhen),茂盛的樣子。之子,這個(之)女子(子)於歸,指女子出 嫁。(14)“宜兄宜弟”:引自《詩經·小雅·蓼 蕭》。(15)“其儀不 忒……:”引自《詩經·曹風·鳲鳩》。儀,儀錶,儀容。忒(te),差錯。

64 文本解读: 治國先齊家  國家,國家,僅從語詞關係來看,國和家的關係就是如此血 肉相連, 密不可分;尤其是在以家族為中心的宗法制社會時代,家是一個小小的 王國,家長就是它的國王;國是一個大大的家,國王就是它的家長。因 此,無論是國王還是家(族)長都有生殺予奪的至高權力;因此,有君 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規範貫穿國與家;也正因為如此,我們才能理 解,“治國必先齊其家”。   不過,進入現代社會,情況已發生了極大變化:一方面,國已不允 許實行家長制,另一方面,家已大大地民主化。”不僅君君、臣臣、父 父、子子的規範已成為過去,就是孝、悌觀念也日漸式微,喪失了“君 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國”的基本條件。而且,“其家不可教而能救人者” 的現象也不是“無之”,而是不難見到了,比如說,一個優秀教師教不 好自己的子女,一些當政官員的公子以身試法等等。這類事情屢見不鮮, 很是令人深思。   從另一方面來看,《大學》的這一章反復強調以身作則,要求“君 子有諸己而後求諸人,無諸己而後非諸人”,指出“其所令反 其所好, 而民不從”,“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諸人者,未之有也。… 這些思想 卻並不因為社會時代的變遷而失去光彩。它既是對“欲治其國者”的告 誡,值得推薦給當政為官的人作為座右銘;也是對儒學“恕道”原則的 闡發,可廣泛應用於生活的各個方面,作為我們立身處世,待人接物的 有益參照。

65 文章串讲: 【原文】 (第十一章)  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上老老(1)而民興孝;上長長(2)而民興 弟;上恤孤(3)而民不倍(4)。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5)。所惡 于上毋以使下;所惡于下毋以事上;所惡于前毋以先後;所惡于後毋以 從前;所惡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惡于左毋以交於右。此之謂絜矩之道。   《詩》雲:“樂只君子,民之父母(6)。”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 惡惡之。此之謂民之父母。《詩》雲:“節彼南山,維石岩岩。赫赫師 尹,民具爾瞻。”(7)有國者不可以不慎。辟,則為天下僇矣(8)。 《詩》雲:“殷之未喪師,克配上帝。儀監于殷,峻命不易(9)。”道 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10)有人,有 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德者,本也;財者,末也。外本 內末,爭民施奪(11)。是故財聚則民散,財散則民聚。是故言悖(12) 而出者,亦悖而入。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66  《康誥》曰:“惟命不于常。”道善則得之,不善則 失之矣。《楚書》曰:“楚國無以為寶,惟善以為寶 (13)”舅犯曰,“亡人無以為寶,仁親以為寶 (14)。”《秦誓》(15)曰:“若有一個臣,斷斷 (16)兮,無他技,其心休休(17)焉,其如有容 (18)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彥聖(19),其 心好之,不啻(20)若自其口出,實能容之。以能保我 子孫黎民,尚亦有利哉!人之有技,媢疾(21)以惡之。 人之彥聖,而違(22)之俾(23)不通,實不能容。以 不能保我子孫黎民、亦曰殆哉!”唯仁人放流之(24), 迸諸四夷(25),不與同中國(26)。此謂唯仁人為能 愛人,能惡人。見賢而不能舉,舉而不能先,命也 (27)。見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遠,過也。好人之 所惡,惡人之所好,是謂拂(28)人之性,災必逮夫身 (29)。

67 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驕泰(30)以失之。 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為之者疾,用之者 舒,則財恒足矣。仁者以財發身(31),不仁者以身發 財。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義者也,未有好義其事不終者 也,未有府庫(32)財非其財者也。孟獻子(33)曰: “畜馬乘(34)不察(35)於雞豚,伐冰之家(36) 不畜牛羊,百乘之家(37)不畜聚斂之臣(38)。與其 有聚斂之臣,寧有盜臣。”此謂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 利也。長(39)國家而務財用者,必自小人矣。彼為善 之,小人之使為國家,災害並至。雖有善者,亦無如之 何(40)矣!此謂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也。 (傳10)

68 論語·為政篇第二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論語·述而篇第七 子曰:“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 也。”      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 有恥且格。” 論語·八佾篇第三   定公問:“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對曰:“君使臣以禮, 臣事君以忠。” 論語·裏仁篇第四  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子曰:“德不孤,必有鄰。” 論語·衛靈公篇第十五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 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69 論語·顏淵篇第十二 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 “去兵。”
 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 “去兵。”     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 “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70 論語·堯曰篇第二十 子張問於孔子曰:“何如斯可以從政矣?”     子曰:“尊五美,屏四惡,斯可以從政矣。”     子張曰:“何謂五美?”     子曰:“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 威而不猛。”     子張曰:“何謂惠而不費?”     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乎?擇可勞而 勞之,又誰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貪?君子無眾寡,無小大, 無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驕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視,儼然 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子張曰:“何謂四惡?”     子曰:“不教而殺謂之虐。不戒視成謂之暴。慢令致期謂之 賊。猶之與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     孔子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 知言,無以知人也。”

71 【注釋】   (1)老老:尊敬老人。前一個“老”字作動詞,意思是把老人當作者人看待。(2)長長:尊重 長輩。前一個“長”字作動詞,意思是把長輩當作長輩看待。(3)恤:體恤,周濟。孤,孤兒,古 時候專指幼年喪失父親的人。(4)倍:通“背”,背棄。⑤絜(xie)矩之道:儒家倫理思想之一, 指一言一行要有示範作用。絜,量度。矩,畫直角或方形用的尺子,引申為法度,規則。(6)樂只 君子,民之父母,引自《詩經·小雅·南山有台》。樂(le),快樂,喜悅。只,語助詞,(7)“節彼 南山……”:引自《詩經·小雅·節南山》。節,高大。岩岩,險峻的樣子。師尹,太師尹氏,太師是周 代的三公之一。爾,你。瞻,瞻仰,仰望。(8)僇(lu):通“戮”,殺戮。(9)“殷之未喪 師……”:引自《詩經,大雅·文王》。師,民眾。配,符合。儀,宜。監,鑒戒。,峻,大。不易, 指不容易保有。(10)此:乃,才。(11)爭民施奪:爭民,與民爭利。施奪,施行劫奪。(12)悖: 逆。(13)“《楚書》”句:《楚書》,楚昭王時史書。楚昭王派王孫圉(yu)出使晉國。晉國趙簡 子問楚國珍寶美玉現在怎麼樣了。王孫圉答道:楚國從來沒有把美玉當作珍寶,只是把善人如觀射父 (人名)這樣的大臣看作珍寶。事見《國語·楚語》。漢代劉向的《新序》中也有類似的記載。(14) “舅犯”句:舅犯,晉文公重耳的舅舅狐偃,字子犯。亡人,流亡的人,指重耳。晉僖公四年十二月, 晉獻公因受驪姬的讒言,逼迫太子申生自縊而死。重耳避難逃亡在外在狄國時,晉獻公逝世。秦穆公 派人勸重耳歸國掌政。重耳將此事告子犯,子犯以為不可,對重耳說了這幾句話。事見《禮記·檀弓 下》。(15)《秦誓》:《尚書·周書》中的一篇。(16)斷斷:真誠的樣子。 (17)休休:寬宏大 量。(18)有容:能夠容人。 (19)彥聖:指德才兼備。彥,美。聖,明。(20)不啻(chi):不 但。(21)媢(mao)疾:妒嫉。(22)違,阻抑。(23)俾:使。(24)放流:流放。(25)迸, 即“屏”,驅逐。四夷,四方之夷。夷指古代東方的部族。(26)中國,全國中心地區。與現代意義 的“中國”一同意義不一樣。(27)命:東漢鄭玄認為應該是“慢”字之誤。慢即輕慢。(28)拂: 逆,違背。(29)逮:及、到。夫(fu):助詞。(30)驕泰:驕橫放縱。(31)發身:修身。發, 發達,發起,(32)府庫:國家收藏財物的地方。(33)孟獻子:魯國大夫,姓仲孫名蔑。(34)畜, 養。乘(Sheng):指用四匹馬拉的車。畜馬乘是士人初作大夫官的待遇。(35)察,關注。(36) 伐冰之家:指喪祭時能用冰保存遺體的人家。是卿大夫類大官的待遇。(37)百乘之家,擁有一百輛 車的人家,指有封地的諸侯王。(39)聚斂之臣:搜刮錢財的家臣。聚,聚集。斂,徵收。④長 (zhang)國家:成為國家之長,指君王。(40)無如之何:沒有辦法。

72 文本解读: 平天下先治國   這是《大學》的最後一章,具有結尾的性質。全章在闡釋“平天下在 治其國”的主題下,具體展開了如下幾方面的內容,一、君子有絜矩之 道。二、民心的重要:得眾則得國,失眾則失國。三、德行的重要:德 本財末。四、用人的問題:唯仁人為能愛人,能惡人。五、利與義的問 題:國不以利為利,以義為利。   所謂絜矩之道,是與前一章所強調的“恕道”一脈相承的。如果說, “恕道”重點強調的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將心比己方面,那麼, “絜矩之道”則是重在強調以身作則的示範作用方面。如孔子對季康子 說:“當政者的德行好比是風,老百姓的德行好比是草,只要風吹草上, 草必然隨風倒伏。”(《論語·顏淵》)世道人心,上行下效。關鍵是 看你說什麼,提倡什麼,做什麼。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領袖的力量更 是不可估量的。所以,當政治國的人必須要有“絜矩之道”。   關於民心的重要性,已經是古往今來都勿庸置疑的了。水能載舟, 也能覆舟。不過,道理雖然是勿庸置疑的,但縱現歷史,卻往往是當局 者迷,旁觀者清。所以,才會有王朝的更迭,江山的改姓,當政者“為 天下僇”。  

73 德行是儒學反復記述、強調的中心問題之一。把德與 財對舉起來進行比較,提出“德本財末”的思想,儘管從 儒學的全部治國方略來看,也有“先富後教”(《論語·子 路》)、“有恆產者有恒心”(《孟子·滕文公上》)等強 調經濟基礎的思想,但總的說來,重精神而輕物質,崇德 而抑財的傾向仍是非常突出的。   正因為“德本財末”,因為德行對於治國平天下有第 一位的重要作用,所以就牽涉到一個用人的問題。而在用 人的問題上,同樣是品德第一,才能第二。對於這一點, 《大學》不厭其煩地引述了《尚書·秦誓》裏的一大段話, 說明一個人即使沒有什麼才能,但只要心胸寬廣能容人, “宰相肚裏能撐船”,便可以重用。相反,即使你非常有 才能,但如果你嫉賢妒能,容不得人,也是危害無窮,不 能任用的。所以,“唯仁人為能愛人,能惡人。”當政治 國的人必須要有識別人才的本領。  

74  與“德本財末 ”密切相關的另一對範疇便是“利”與“義”的問題。   為了闡迷“利”與“義”的關係問題,《大學》提出了“生財有 大道”的看法,即生產的人多,消費的人少;生產的人勤奮,消費的 人節省。這是一段很富於經濟學色彩的論述,淺顯易懂而勿庸置疑。 值得我們注意的倒是下面的兩句話:“仁者以財發身,不仁者以身發 財,”“以財發身”的人把財產看作身外之物,所以能仗義疏財以修 養自身的德行。就像著名的列夫·托爾斯泰那樣,解散農奴,實行自身 禁欲,以實現良心與道德的自我完善,“以身發財”的人愛財如命, 奉行“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的原則,不惜以生命為代價去斂錢發財。 或貪贓枉法,鋌而走險,或貪婪吝嗇如巴爾扎克筆下的葛朗台,果戈 理筆下的潑留希金等。都是“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 (《紅樓夢·好了歌》)所以,還是“以財發身”,超脫一點好。   總起來說,這一章收束《大學》全篇,內容豐富,包含了儒學的 不少重要思想。我們將會看到,這些思想在《中庸》、《論語》、 《孟子》等儒家經典中還有反復的論述和展開

75 《大学》之思想价值 《大学》一书以简练而内涵丰富的语言涵盖 了早期儒家人学思想的精神内涵,揭示了儒家 理想人格修为的一般过程。 “三纲领”引导人们注重修为目标;“八条 目”指示人们修为应该怎样做。“八条目”的 内容是一个由内到外、相互关联、不能任意颠 倒的统一的整体,是一个穷尽内圣外王之道的 思想理论体系。它以“格物”为起点,以“平 天下”作为其奋斗目标。 尽管《大学》中使用的这些范畴都带有浓 厚的伦理色彩,但在具体的道德修养和社会道 德实践中却发挥了积极有效的作用,对调适人 们的心态、稳定社会关系、保持思想上的连贯 性都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

76

77

78

79

80 《大學》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徵 (一)教育論與政治論的統一 強調教育與政治的統一,教育直接為政治服務是儒家教育的傳統,也是 《大學》的基本精神。
在《大學》中,教育過程與政治過程是一個統一的過程,人的培養和完 善過程,是一個社會政治倫理從內化到外化的人的社會化過程,而社會 的政治又是一個教育和改造所有人的過程,教化的過程。 從“三綱領”來看,教育的最高目的即是政治的目的,是完成政治的目 的,為政治服務。“明明德”的目的就是為了要“親民”,即教化、改造人 民;而“親民”的目的就是為了要淑世濟民,就是要“止於至善”,建立美 好的理想社會。而政治目的的實現,就是天下所有的人,每一個人的教 育和培養:“明明德”。一旦每個人“明”了其“明德”,則是理想社會自然實 現之時,不再需要其他過程來完成。“三綱領”的宗旨即是道德修養與政 治施為合諧統一以達到盡善盡美的境界,這也是儒家“修己治人”之道的 概括,是儒家內聖外王人生哲學的具體化。

81 從"八條目"來看,政治過程的具體措施與教育 過程的具體施為,更是具體地緊密相連:"古之欲 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 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 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 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 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 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這一 段回還往復的文字,並不是簡單的玩文字遊戲, 也不是單純強調其過程和步驟,而是從教育和政 治兩個不同的出發點,論述了作為一個統一過程 的教育與政治的關係。

82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是從社會的理想和政治的要求出 發,論述政治對教育的依賴和指導的關係,這就是朱熹解 釋的“明明德於天下者。使天下之人皆有以明其明德也。”
而“致知在格物”,則是從教育論出發,論述了教育對 於政治的基礎作用。 一個"先"一個"而後",將教育過程和政治過程的每一個步 驟具體地聯繫起來,互為因果,互為手段和目的,互為存 在的條件。這種嚴密的思維邏輯,深刻地表達了儒家社會 政治文化一體的基本精神,表達了教育必須為社會政治服 務,社會政治必須依靠教育的基本思想和精神原則。這種 教育方針指導了中國整個封建社會時代的正統教育,對社 會的發展和教育的發展,都是有著不可否定的積極作用的。 因為沒有脫離社會政治過程的教育,教育必須為政治服務, 將教育過程與政治過程統一起來,正是對教育提出了具體 嚴格的要求,又保證了教育的發展,這正是從根本上重視 教育的。在這種思想指導下,歷代王朝都以"建國君民,教 學為先"為教條,把教育放在國家政治的首要地位。

83 (二)倫理道德教育的實質 倫理道德教育的精神貫串在《大學》教育綱領的始終。在《大學》的體系 裏,道德對人的生活及價值具有本源的意義。《大學》說:"是故君子先慎乎德, 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德者本也。"因此,倫理 道德既是政治的核心,又是教育的根本。從教育過程來說,倫理道德教育既是 教育的起點,又是教育的歸宿;既是教育的依據,又是教育的內容和途徑;既 是教育的過程,又是教育的目的。整個《大學》以倫理道德教育為核心,構成 了一個自生自成、自我說明的封閉體系。 "三綱領"的起點是"明明德",而這個所要明的"明德",就是《康誥》的"克 明德",《太甲》的"顧諟天之明命",《帝典》的"克明峻德",都是指的"天之 所以予我,而我之所以為德者也。"也就是說,這所要明的"明德",是先天完善 和自足的。它的實質則是儒家思想的性善論的推衍,是農業文化的重人本色的 歸納,這個"德",既是內在的,又是超越的,它是自然農業的生產關係的總合, 但它又能依靠人的本能、依靠天賦之德本身的力量加以發揚光大,從而實現人 的完善和價值。因此,教育的內容、方法、目的等,都能在那本來的"德"中找 到根據。"親民"則是"明明德"的自然外化,是使人明"明德"的過程。朱熹解釋 說:"人之洗濯其心以去惡,如沐浴其身以去垢。"誠能一日有以滌其舊染之汙 而自新,則當因其已新者而日日新之。"因此,這並不是一個強迫的外力過程, 而是一個使人內在的先天道德覺醒的過程,是一個德治仁政的教化過程。教育 的最高目的是"止於至善",而這所謂"至善"的社會也是一個和美的理想的人倫 社會,是"事理當然之極"(朱熹"章句"):"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 子止於孝,為人父止于于慈,與國人交止於信"。這"仁"、"敬","孝'、"慈、" 信"並不是對不同人的片面要求,而是對整個社會的所有人的統一要求。因為, 比如一個人,他可以是臣下的君主,但又是父親的兒子、兒子的父親,別國君 主的朋友等。因此,這都是社會的準則,而這都是"德"的規定,是"有以盡夫天 理之極而無一毫人欲之私",以溝通天人的根據,因此,教育的起點和終點、過 程和內容、目的和方法都統一到了倫理道德上。教育的完成就是倫理道德的完 成,也是政治過程的完成。

84 "八條目"的起點是"格物",而所格之"物",正如歷代儒家學者所強 調、不少近世學者所指出的那樣,其主要內容並不是生產、生活實踐中 的任何問題、事物、事情,而是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等人與 人之間的關係,是倫常道德。而"知至"的"知"是"知止"、"知本",並不 是一般的知識,而是對人與人的關係的理性認識。格物致知的目的,是 便於"誠意"、"正心",培養道德情感。而"修身"的核心也是一個倫常之 "身",其主要標準是"好而知其惡,惡而知其美"。"齊家"、"治國"、" 平天下",都是以"修身"為"本"的"末",是修身的自然結果和外化。"齊 家"的主要內容是"孝"、"弟"、"慈",這又正是"治國"的根本:"其家不 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於國。孝者,所以事君也; 弟者,所以事長也;慈者,所以使眾也。"而"國治"的主要內容又是"興 仁"、"興讓"。這樣,家國一體、天下一家,治國如齊其家。"平天下" 就是"明明德於天下",就是"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上 恤孤,而民不倍。"最高的目標統一於"止於至善"的理想人倫社會,實 則整個過程又完成于倫常道德的建立。 《大學》所貫徹的這種倫理道德教育的精神,正是儒家教育的優良傳統, 它現實地反映了以家庭為核心,以血緣關係為紐帶而維繫起來的宗法制 自然農業文化的要求,在整個封建社會中,一直指導著教育的實施。

85 (三)修己治人的教育過程論 《大學》所提山的"三綱領"、"八條目"的教育程式,充分體現了儒家學術講論的根本 宗旨:"修己治人"之道。這正是儒家學者批判佛老的核心武器。在儒家的思想體系中," 修己"與"治人"也是一個完整、統一的過程,可以說是教育過程與政治過程相統一的精神 在具體的人的培養過程中的體現。"修己"是教育自己,"治人"是教育他人。"修己治人" 的過程是一個教育過程,也是一個政治過程,"修己"是"本",治人是"末","治人"是"修 己"過程的自然外化,是一個推己及人的過程,而對於所治之人來說,又是一個"修己"的 過程。這就是"修己治人"之道的核心。 由"三綱領"所論的教育的三個不同層次的目的來看,"明明德"當然是修己,是教育自 己,而"親民"則是治理他人,是"治人"。"親民"即"新民",使民"新",亦即使民明"明德 ",這即是朱熹所解釋的:"新者,革其舊也。言既明其明德,又當推以及人,使之亦有 以去其舊染之汙也。"因此,"治人"對於所治之人來說,又是一個"明明德"的過程,政治 過程又是一個推己及人的教育過程。再進一步,"明明德","親民"都是為了淑世濟民、 開物成務,治理天下,建成美好的理想社會。在"八條目"的程式設計中也貫徹著修己治 人的精神。"修身"即是修己,"格物"、"致知"、"誠意"、"正心"都是"修身"份內的事," 齊家"、"治國"、"平天下"即是治人。自古治國始齊其家,"齊家"、"治國'、"平天下"都 是修身的自然外化。"孝"即能"事君","弟"即能"事長","慈"則能"使眾",治國平天下 的本領都是與自己的道德修養一脈相通的。這也可說是中國政治倫理一體化的社會結構 的必然要求,因此,《大學》特別強調"八條目"中"修身"為本,是"八條目"的核心,身 修自然家齊、國治、天下平,所謂"一家仁,一國興仁;一家讓,一國興讓;一人貧戾, 一國作亂。"因此《大學》要求"自天子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在教育過程中, 使個人、家庭、國家政治達到了高度的統一。 不僅如此,《大學》還提出了以推己及人為核心的為學修行的基本方法--"絮矩之道 ":"所惡于上,毋以使下;所惡于下,毋以事上;所惡于前,毋以先後,所惡于後,毋 以從前;所惡于右,毋以交于左;所惡于左,毋以交於右"。即是說,治國治民,都 應該根據"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原則推己及人而行事。

86 (四)肯定主體價值的自我教育觀 《大學》所闡述的教育範疇,基本屬於自我教育的範疇。三大綱領的起點是"明 德",這個"明德"是從思孟學派的性善論推衍出來的。朱熹解釋說:"明德者, 人之所得乎天,而虛靈不昧,以其眾理而應萬事者也。但為氣稟所拘,人欲所 蔽,則有時而昏,然其本體之明,則有未嘗息者。故學者當因其所發而遂明之, 以複其初也。"由此看來,"明德"即是人天生即具的完美本性。這種"明德",不 僅具有人的一切美好品德的根底,而且有使人的所有美好品德發展完善和充分 實現的本能。大學教育,就是要使人天生即具的"明德",依靠人的自覺的主觀 力量,即這個自天而來的"明德"本身而發揚光大。這就要在心性中下存養的工 夫,這就是一個從自己開始的自修的過程,自己教育自己的過程。《大學》正 是由此而提出了一個從自己做起,以自我反省、自我教育為基礎的、推己及人 以至於治國平天下的教育綱領的。 從"八條目"來看,格物致知是八條目的起點和基礎。雖然朱熹說過,"格物"即 是"即物而窮其理之義",而朱熹之後,王陽明則認為格物乃是"去其心之不正, 以全其本體之正。"即主體的建立和肯定才是第一位的。清代朴學家阮元也說: "格物與止至善、知止、止於仁敬等事,皆是一義,非有二解也"。 近人楊向奎先生也同意這一說法,並認為"如果也把《大學》的原文分為經傳, "則原文中"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 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應當是格物章的注解。 ②從《大學》通篇的本意和重視人的主觀能動作用的思想傾向來看,阮元解釋 和楊向奎先生的說法是有道理的。"格物"("知止"、建立自我目標,肯定自我價 值)而後有"定",從"定"到"靜"、到"安"、到"慮","慮而後能得",這"慮"而" 得"便是"知至"了。這說的正是以存心養性為起點的自我教育,深為後世理學家 所推崇。

87 "慎獨"的方法是發揮主體能動作用以自己教育自己的根本方法。它 要求一個人在沒有周圍的人監督的情況下,能以道德規範約束自己的思 想和行為,使自己的言行"不逾矩",不違反道德行為準則,是自覺進行 思想轉化和行為控制的活動。《大學》把"慎獨"作為培養道德情感和道 德意志,即"誠意"和"正心"的根本方法,即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 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又說:"小人 閒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厭然,(與"掩"同義)其不善,而著 其善。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 君子必慎其獨也"。這"慎獨"的核心就是時刻要求自己、警惕自己,使自 己隨時處在主體的自覺狀態中,從而肯定自己的價值,這也就是自修。 所以《大學》說:"如切如磋者,道學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這種 以自我反省為中心的自我教育,在教育過程中的確是不可缺少的。所以 朱熹解釋說:"欲自修者,知為善以去惡,則當實用其力,而禁止其自 欺。使其惡惡,則如惡惡臭,好善則如好好色,皆務決去而必得之,以 自快足於己,不可徒苟且以殉外而為人也。"心有不存則無以檢其身, 是以君子必察乎此,而敬以直之,然而此心常存而身無不修也。"總之, 教育是一個自教自得、自我振作精神,發揮主觀能動性以自我修持,自 我實現的過程。

88 (五)教育認識論 《大學》從"格物"的實際教育著手,到理想境界的"天下平"的實現的過 程,前後連接的八個環節裏,實際存在著教育認識過程的三個階段: 1.認識階段。《大學》認為,人的社會化過程是從認識開始的。事物 本身存在著事理,即道理,社會現存的一切都有其"所以然"之理。人的 社會化過程就是要使人與整個人類的環境和諧並進、與社會一體化的過 程。因此,對社會的認同是第一步。這就是"格物"以"致知"。朱熹"取 程子之意"所補寫的格物致知章是思盂學派的"精義"。這就是由'格物" 而"致知"的過程。而這個"知之至"有兩層意思。 一是"知本",即知道教育的著手處。"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 則近道("大學之道")矣"。而這"本"與"末",在"三綱領"中則是指"明 德為本,新民為末";"大畏明志,此謂知本"。(朱熹解釋說:"蓋我之 明德既明,自然有以畏服民之心志")。在"八條目"中,則是指:"自天 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 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二是"知止",即瞭解教育的最高目標並予以認同:"止於至善",即君仁、 臣敬、子孝、父慈、友信。這也是學習的先決條件:"知止而後有定, 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朱熹認為,"知 之則志有定向","心不妄動","處事精詳","得其所止",也就是說, 從理智上認識教育過程的最高目標,具有心理導向的作用,是達到目標 的心理保證。這就是"知止為始,能得為終"。

89 顯然,"知本"和"知止"講的都是認識問題。雖然,從思孟學 派的思想傾向和"八條目"的關係來看,"物"和"知"並不是指 生產勞動所接觸的一般事物或自然之物及其所知,而是指社 會政治和倫理方面的行為,這是"物"、"知"觀的狹隘性。但 是,從道德、政治修養的角度來說,君臣、父子、夫婦、兄 弟、朋友等關係,當然也是應該"格",應該"知"的。並且, 提出這一命題,不管怎樣解釋"物"和"知",它總是從物到知 的,是符合道德和政治修養的某些客觀規律的。修養是一種 自我教育過程,當然必須依靠人們的主觀努力,亦即自身發 展著的各種內部條件。只有首先通過"格物","致知",懂得 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應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從而 提高道德認識,進而調動主觀能動性,形成自我教育的信念。 這種把教育過程首先建立在"物格"、"知致"基礎上的思想, 就是把"知"作為知行過程的開端,要求人們從掌握和熟悉現 存的社會規範入手,進而完成其社會化的過程。這種觀點是 有其積極的實踐意義的。

90 2.情感階段。"誠意"和"正心"講的都是道德情感的培養問題。情感是在對事 物有了一定的認識之後產生的,是對事物的態度和意向。《大學》把"誠意"正 心"放在"格物"致知"的自然邏輯過程之後,作為道德教育過程的第二階段,表 明作者已經自覺地認識到情感過程在教育過程中的必然和必需。《大學》把"誠 意"作不自欺欺人解,把"正心"解釋為勿為雜念動情。即"正其心者,身有所忿, 則不得其正;有所恐懼,則不得其正;有所好樂,則不得其正;有所憂患,則 不得其正。"一句話,要求人們在認識的基礎上,以理智統帥情感,以培養積極 的道德情感。 這一命題也包含著某些符合教育和修養的客觀規律的合理因素。人們在道德認 識的基礎上,運用道德概念、道德信念進行道德評價,進而不因忿 、恐懼、 好樂和憂患等情緒產生偏頗,從而形成"如惡惡臭,如好好色","能愛人、能惡 人"的愛恨分明的道德情感,這對道德修養有著重要的作用。因為道德認識只有 經過內化為道德情感之後,才會變為道德意志和自覺的道德品質。過去有些學 者把"誠意""正心"理解為"去人欲",那是禁欲主義理學家製造的迷霧所致。聯 繫上下文來看,《大學》並不主張"去人欲",而是要"防情偏"。《大學》認為, 人的情感都是有偏頗的,要使人的情感成為合乎道德要求的情感,就不要從個 人的好惡來進行道德評價,而要從社會的道德要求出發,理智地衡量自己和衡 量別人。這實際上就是人的社會化的過程,同時也就是人的理智的完成。 3.力行階段。《大學》把身體力行,躬身踐履作為人的教育過程的完成階段。 因為在儒家學者看來,修身的目的是為了實現"德治",是為了理想社會的實現。 "齊家"、"治國"、"平天下"都貫穿著力行的原則,它們是認識的目的和歸宿。 《大學》篇關於教育過程的認識論,強調"知"、"情"、"意""行"的統一,把社會 的政治過程和要求與人的社會化過程,人的教育過程聯繫起來,既注意了社會 化要求,也基本符合受教育者"知"、"情"、"意"、"行"的思想內部矛盾發展轉化 的過程,是有極高的認識價值和理論意義的。

91 總之,《大學》所提出的教育理論體系,已經呈現出一種 自覺的理論形態,其顯著標誌即是在《大學》的體系中, 目的、程式、內容、方法都是有機地相統一的。綱領中的 “明明德”,即是條目中包括“格物”、“致知”、“誠意”、“正 心”在內的“修身”;“親民”,按二程的解釋,包括“親親”和 “親人”兩種意義,即是“齊家”與“治國”、“止於至善”即是 “平天下”。而且每一步驟都有具體的方法說明。“綱領”與 “條目”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不僅如此,“綱領”和“條目” 的每一步又都互為內容、步驟、目的和方法,每一步又都 能作為出發點而解釋整個過程,每一步都既是起點,又是 歸宿,這是其統一性的核心,從而又使《大學》的體系完 整。

92 《禮記大學篇伍嚴兩 家解說》 本文寫成於1965年3月。《禮記大學篇伍嚴兩 家解 說》主要內容為伍庸伯的講學記錄和嚴立三的著作, 由梁漱溟與他人合作編輯,於 1988年12月由巴蜀書 社出版。本文即為此書序言,表達了著者關於儒家養 工夫的見解。 此書於1991年收入《梁漱溟全集》第 四卷。現據《全集》文本將此文收入本卷,並據 巴 蜀書社文本校正個別錯誤。)

93 血親社會下的“慈孝”與集團社會下的“禮忠”
—— 中日民族倫理根基差異之比較  “慈孝”與“禮忠”分別奠定了中日民族各自的倫 理根基。“慈孝”的倫理精神內核主要是“仁愛”, 而“禮忠”主要是“義理”。“慈孝”的道德情感表 達特徵主要是“推己及人”、擴散性、輻射性,而 “禮忠”主要為“內外差異”、集中性、排外性。 “慈孝”社會下人倫關係模式主要是“縱橫式關係 網”,而“禮忠”社會下主要為“縱式關係鏈”。 “慈孝”下的道德評價標準主要是看是否“仁”,而 “禮忠”下主要看是否“忠”。“慈孝”下的中華民 族側重追求“和諧”,而“禮忠”下的日本民族側重 追求“超越”

94

95


Download ppt "大學——博大的學問 细品粗解《大学》."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