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基于标准的考试命题设计 郑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赵 丽 霞 2014年07月.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基于标准的考试命题设计 郑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赵 丽 霞 2014年07月."—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基于标准的考试命题设计 郑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赵 丽 霞 2014年07月

2 主要内容 一、郑州市考试命题情况介绍 二、分享:“中国地理高考的道路” 三、命题设计的依据和方法

3 命题质量 试题质量 试卷质量 命题质量的核心要素 试题命制的依据 排版 材料和设问 制图 试题的科学性、规范性等 印刷 评分细则的制定 ……

4 一、郑州市考试命题介绍 1.基本要求 ◇不错——试题科学、严谨、无歧义。 ◇不超——试题深度、广度不超出课标、考纲。 ◇不重——不“拿来主义”,经典题“平中见奇”,创新题“角度新颖”。 依据课标,关注四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基本活动经验); 突出主干,全面覆盖; 关注特色,凸显能力; 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兼顾差异,难度适中。

5 2.地理学科命题指导思想和命题特点 (1)指导思想: 以课程标准为依据,考查地理核心能力(读图能力),考查地理方法(认识地图的方法、认识地理位置的方法、认识和分析地形、气候的方法、区位分析的方法……)和地理思维,考查学科主干知识。 高二下期、高三质量预测按照高考考试说明规定范围和能力要求命题。

6 (2)地理试题的突出特点:注重核心能力、地理思维和地理方法考查。
地理学科最核心的能力:认识地图 用方法论驾驭教学、驾驭命题 如:地理位置的方法论 认识地理位置的方法论 描述地理位置的方法论 分析(评价)地理位置的方法论

7 认识地形和气候的方法论 地形:地形类型是否齐全,哪个比重大;地势的倾斜度,起伏状况,海拔和相对高差。 小区域地形特征:起伏状况,倾斜状况,依据海拔和相对高度判断地形类型,地形的空间排列。 气候:气候类型构成,排列状况,依据气温和降水的数据做冷热干湿的判断。

8 图2 读某半球示意图(图2),回答5~8题。 5.该图显示区域为 A.东半球 B.西半球 C.南半球 D.北半球 6.图中大圆表示
A.本初子午线 B.20°W经线 C.赤道 D.160°E经线 7.代表北美洲的数字是 A.① B.② C.③ D.④ 8.甲地是 A.乌拉尔山脉 B.大高加索山脉 C.苏伊士运河 D.巴拿马运河 图2

9 29.(10分)读澳大利亚矿产和工业中心分布图(图12),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的两个钢铁工业中心,任选其中一个,找出附近的矿产资源。(6分) (2)归纳澳大利亚钢铁工业分布的特点。(4分)

10 A.纬度位置 B.地形 C.冬季风 D.夏季风 13.由北京年降水量判断,北京位于我国的
读北京年降水量极值图(图4),回答11~14题。 图4 11.该图反映出北京降水的 A.季节变化大 B.季节变化小 C.年际变化大 D.年际变化小 12.产生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地形 C.冬季风 D.夏季风 13.由北京年降水量判断,北京位于我国的 A.湿润地区 B.半湿润地区 C.半干旱地区 D.干旱地区 14.由图可知,北京易发生的自然灾害是 A.寒潮 B.地震 C.旱涝 D.台风

11 2013年10月17~20日,中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展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长春的一汽集团、上海大众、西安的长安集团、广州的广汽丰田、成都的沃尔沃集团等中国汽车企业踊跃参加,纷纷展出自己的新产品。读我国铁路干线及部分汽车工业基地分布示意图(图7),回答21~23题。 图7

12 21.上海大众集团位于我国的 A.辽中南工业基地 B.京津唐工业基地 C.沪宁杭工业基地 D.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22.广汽丰田的新产品汽车运往会场选择的最佳铁路线是 A.京哈线 B.京广线 C.京沪线 D.京包线 23.长安集团所在省级行政区域的简称是 A.豫 B.晋 C.陕 D.冀

13 每冶炼一吨钢需要的煤、铁矿石(单位:吨)
图9为世界某钢铁企业100年来厂址发生的三次重大变化,图中甲、乙、丙、丁为该钢铁企业100年中可能选择的厂址。读图9和表1,回答22~24题。 22.阶段Ⅰ该钢铁企业的厂址应选择在 A.甲 B.乙 C.丙 D.丁 23.阶段Ⅱ该钢铁企业的厂址选择在乙地,最主要原因是 A.冶金技术的改进 B.市场需求的变化 C.煤炭资源的枯竭 D.交通运输的发展 24.阶段Ⅲ对该钢铁企业厂址选择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A.原料 B.燃料 C.科技 D.市场 图9 年份 每冶炼一吨钢需要的煤、铁矿石(单位:吨) 铁矿石 1880~1930 4 2 1930~1960 1.8 1960~现在 0.75 1.3 表1 试卷

14 时间 速度 3.郑州市命题和试卷检查要求 ◇试题检查和审核表 ◇双向细目标 ◇试题编码表

15 二、分享:“中国地理高考的道路” 探寻命题轨迹 了解命题趋势 把握命题方向

16 三、命题设计的依据和方法 1.目前命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超出课标要求。(无意超标,主观性强)
(2)就教材考教材,尤其是考查教材中作为案例的内容。 (3)限定不够,难以得出所要的结论。 (4)材料与设问、答题之间无必然联系。材料和题目无关,可有可无,增加阅读量。 (5)题目设计的学科基础不成立,或出现科学性错误。 (6)题目设计不规范。

17 (7)都是以往的老题,原创试题很少。 (8)知识点重复,主干知识点考查不到。 (9)试卷的前后有提示(暗示),甚至综合题的答案就在选择题的选择项中。 (10)考试卷上有错误,版式不统一,标点、单位符号表达不准确等。 (11)图表不规范,信息不全或无关信息过多。 ……

18 2.试题、试卷质量控制 (1)政治性方面 ①不要与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相抵触。 ②不要违背党和国家对重大历史问题的已有结论。 ③不要涉及宗教、民族、种族禁忌。 ④不要有悖于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原则。 ⑤不要渲染灾害、灾难以及社会阴暗面。 ⑥不要涉及色情、暴力等不健康话题。 ⑦不要对民族历史文化、传统习俗做出不当评价。 ⑧不要歧视残障群体。 ⑨不要引导考生作不健康的心理发泄。 ⑩试题蕴含的价值观应与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一致。

19 (2)科学性方面 ①试题材料、设问、答案中涉及的科学概念要准确。 ②试题题干设置的条件应该成立、无误;给出的数据应该合乎逻辑合常识。 ③完成试题的应答需要的学科知识本身正确、准确。 ④参考答案所示的推理过程或分析过程应该逻辑合理、正确、无误。 ⑤客观题选项设置正确,即应该在学科知识的范围内考虑,结果应该与推理过程一致,或结论应该与分析过程一致。 ⑥获得结果应该符合学科常识要求。 ⑦语言准确、明确,不能有歧义。

20 (3)规范性要求 ①试卷卷头说明不要出现错误,包括考试年份、考试科目名称无误。 ②试卷总分和考试时间说明无误。 ③指示语错误,包括指示语本身和指示语作用范围。 ④页码无误。 ⑤试题说无错误,包括题型、题量、分值和答题要求。 ⑥试题和选项编无错误,大、小题编号,选项ABCD。 ⑦试题参考答案说明和评分参考说明无误,包括指示语、题号、试题分值等。 ⑧图内的字母字体、字号要统一。 ⑨表格内的文字、字母、数字字号、字体统一。

21 (4)公平性方面 ①考生对情境材料的刺激做出反应,不应该受到其年龄、性别、地域、民族、家庭背景和生活经历差异的影响。 ②杜绝“拿来主义”,不用“成卷”“原题”。

22 3.试题设计的依据 (1)课程标准是命题的依据。命题只有以内容标准为依据,才能促进教学与课程标准一致。
用教科书教,但教科书不能成为教学和测评的依据。 凭经验命题,会增加老师和学生的负担。

23 如果命题能够以内容标准为依据,那么就基本上可以保证考试不会偏离内容标准确定的方向,并促进教学与标准的一致。基于标准的考试的基本目的是考查考生经过一定学段的学习后,知道什么,能够做什么,亦即考生掌握多少课程内容标准规定需要掌握的学科知识、技能、方法等。要达到这个目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命制合适的试题,而命题的首要要求即是以课程的内容标准为依据。 ——上海考试院 雷新勇

24 (2)基于课标命题基本流程 解读课程标准 分解内容标准 制定双向细目表 设计试题

25 ①充分认识内容标准 内容标准有两个特征: 第一,都是以条目形式出现,每一条目都规定学生应该学习什么知识,如何学习该知识或学习到什么程度; 第二,条目表述的基本形式是“动词”+“名词”,“名词”表述的是需要学习的知识,“动词”表述的是学习知识所要求的认知操作,或学习的深度要求。

26 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内容标准陈述的句型结构 内容标准陈述的句型结构: (行为条件)+行为动词+核心概念 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在地图上找出我国主要的河流,归纳我国外流河、内流河的分布特征。

27 ②常见问题:从目前试题中可以发现,许多试题与课程的内容标准并不一致。有了课标意识后,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最主要的原因有两个:
第一,只知道命题应该以标准为依据,但是究竟如何以标准为依据,并不清楚。多数人认为只要知识内容不超过标准范围即可。 第二,在高三命题中多以考纲为依据,但考纲只有核心概念,没有具体要求,就为超纲、超标提供了很好的托词。

28 考纲罗列内容 课标提出要求 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大气受热过程。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核心概念 行为条件+行为动词+核心概念

29 ③分解内容标准 ●充分运用行为条件,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思维。 ●分解核心概念,使答题的指向更清晰。 ●正确理解行为动词,把“了解、理解、掌握”等心理动词替代为可测量的行为动词。 常用行为动词:简述、说出、描述、说明、分析、比较、评价等。

30 常见的此类指令词及其具体要求如下: 指出:简单说出某地理事物或者地理现象。 描述、简述、概述:三者要求有差异,“描述”要求较细,文字较多;“概述”则要求概括程度较高,字数较少;“简述”的要求居于“描述”和“概述”之间。 阐述:属于较高的要求,要指出判断的依据、推理过程和结论。 说明:说出是什么?为什么。 分析:运用材料,依据原理进行推理,得出结论。 对比:将两个或多个事物进行比较。 评价:要从不同的角度,分有利与不利两方面进行分析,要有结论与理由。

31 课标分解案例: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
目标1:通过演示和教师讲解,简述地球仪的概念,在地球仪上找出地轴、极点、赤道、南北回归线。 目标2:在地球仪上指出经线和纬线,比较经线和纬线的区别。 目标3:在地球仪或经纬网图上说出纬度划分方法,指出南北半球,读出(标注)纬线的度数。 目标4:在地球仪或经纬网图上说出经度划分方法,指出东西半球,读出(标注)经线的度数。

32 A点的经度 B点所在的纬线 图上看到的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

33 3.位于中纬度地区的是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4.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读经纬网图(图1),回答1~4题。 1.①、②、③、④四地的经纬度位置正确的是 A.①(80°N,140°E) B.②(40°N,140°E) C.③(20°S,140°W) D.④(20°S,140°E) 2.图中最长纬线的度数是 A.80° B.60° C.20° D.0° 3.位于中纬度地区的是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4.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34 2013年11月8日,第30号台风“海燕”登陆菲律宾。读 “海燕”登陆菲律宾的位置及移动路径示意图(图3),回答9~11题。
9.目前,“海燕”中心所在的半球是 A.东半球、南半球 B.东半球、北半球 C.西半球、南半球 D.西半球、北半球 10.目前,“海燕”中心所在的温度带是 A.热带 B.北温带 C.南温带 D.南寒带 11.“海燕”的移动方向大致是 A.东南 B.东北 C.西南 D.西北

35 (3)注意的问题 ① 突出主干,按课时确定分值比重。 必修1 第一章 1、1、3、1、(1) 第二章 2、2、2、1、(1) 第三章 1、2、2、(1) 第四章 1、2、2、(1) 第五章 2、2、(1) 必修2 第一章 2、2、1、(1) 第二章 2、2、2、(1) 第四章 1、1、2、(1) 第五章 1、1、(1) 第六章 2、2、(1)

36 必修3 第一章 2、2、(1) 第二章 2、2、(1) 第三章 2、3、(1) 第四章 2、2、(1) 第五章 2、2、(1) 选修6 第一章 1、2、1 第二章 3、3、3 第三章 3、4、2 第四章 2、2、2、2、2 第五章 2、1、1 选修5 第一章 2、5、2、(1) 第二章 2、2、2、2、2、(2) 第三章 2、2、4、(2)

37 ②兼顾各类学生发展,杜绝偏、难、怪和超标题,力求对教学起到导向作用。
③各年级考核能力目标有所区别。

38 对地理技能的评价,主要考查学生对地理技能的方法和要领的了解程度,选择应用地理技能的合理程度和熟练程度。如,评价“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归纳某地区地势及地形特点”这一标准要求的地理技能,可以采取布置学生读地形图、完成读图分析题等方式评价。评价可围绕以下方面展开: 第一,考查学生能否利用和激活下图所示的认知结构。 认识某区域地势、地形 地势 海拔 倾斜状况(海拔变化趋势) 起伏状况 地形类型构成 地形分布状况

39 评价的重点在于,学生头脑中有无这样的认知结构,如有,则要判断其是否完整和准确;
第二,评估学生是否有条理、有顺序并能熟练地从地势、地形类型构成和地形分布状况等方面获取信息; 第三,评估学生能否合理运用从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中获取的信息得出相关结论。

40 4.试题设计的方法 (1)制定双向细目表 内容领域 能力维度 分值 获取和解读信息 调动和运用知识 描述和阐释事物 论证和探讨问题 等温线
等温线数值判读 选择题 4 影响等温线的因素 2 等温线与生产生活 综合题 8 合计 4分 6分 14分

41 双向细目表 内容领域 能力维度 分值 获取和解读信息 调动和运用知识 描述和阐释事物 论证和探讨问题 等温线 等温线数值判读 1 2 4
影响等温线的因素 3 等温线与生产生活 26(1) 8 合计 4分 6分 14 双向细目表

42 (2)每组试题的构思 命制一道试题相关的问题 相应概念 考什么内容 内容标准 考什么能力 认知要求 用什么材料考 试题情景 用什么方式考
题型 问什么问题 设问 给多少分 赋分/评分规则 难度预估 常模参照( ) 标准参照(0.60以上) 区分度

43 (3)材料的选择与整理:与目标一致,与考查内容和认知水平一致,合乎逻辑,语言明确,真实性,避免冗余,信息充分。
材料来源 ①课标中的行为条件。 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44 读全球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局部示意图(图5),回答13~14题。
13.甲气压带是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 C.极地高气压带 D.副极地低气压带 14.甲气压带影响下的气候特点是 A.高温多雨 B.炎热干燥 C.温和多雨 D.寒冷干燥

45 读世界某区域6月6日8时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图4),回答9~11题。
9.甲地的气压最可能是 A.1005hPa B.1007hPa C.1008hPa D.1011hPa 10. 乙地的风向是 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 11.此时,天气晴朗的地区最可能是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46 ②上课或听课中发现的问题。 ③热点问题、社会问题、生活中的地理问题。

47 印度洋位于亚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之间,大部分在南半球,是世界第三大洋。习惯上,人们把赤道以北的印度洋称为北印度洋,如图4所示。读图回答9~11题。

48 9.对北印度洋海域天气影响不大的气压系统是 A.印度低压 B.赤道低压 C.蒙古高压 D.夏威夷高压 10.南印度洋副热带海区洋流的流向是 A.夏季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B.冬季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C.常年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D.常年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11.3月份,对南印度洋海区航行影响较小的是 A.咆哮西风 B.热带气旋 C.东北信风 D.洋流

49 页岩是泥质沉积物经成岩作用后固结而成的岩石。页岩油是指以页岩为主的页岩层系中所含的石油资源。据美国《油气》公布的统计数字,全世界页岩油储量约11万亿~13万亿吨,远远超过石油储量。国际能源署发布的最新报告预计,随着页岩油的开采,美国将在2017年取代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成为全球最大的产油国。读美国页岩油气分布示意图(图5),回答12~14题。 12.形成页岩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A.岩浆活动 B.风化作用 C.侵蚀作用 D.沉积作用 13.美国国内页岩油最适合的运输方式是 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管道运输 D.航空运输 14.随着美国页岩油气的发展,巨型运输油轮将会明显减少的海域是 A.马六甲海峡 B.苏伊士运河 C.北太平洋海域 D.北大西洋海域

50 图5

51 ②上课或听课中发现的问题 ③热点问题、社会问题、生活中的地理问题。 ④ 期刊杂志、论文。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由于港口建设、盐场建设和渔业设施建设等原因,2000-2012年,环渤海地区所在的三省一市海岸线长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图6)。读图回答15~17题。

64 15.环渤海海岸线变化强度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是
A.辽宁 B.河北 C.天津 D.山东 16.该区域晒盐最好的季节是 A.春季和夏季 B.夏季和秋季 C.春季和秋季 D.冬季和春季 17.根据港口的功能,由该区域港口运往我国南方的大宗货物最可能是 A.铁矿 B.煤炭 C.海盐 D.海产品

65 材料二 包兰铁路部分路段示意图和某观测断面剖面示意图(图6)
36.(22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包兰铁路全长990公里,其中有140公里在沙漠中穿行。包兰铁路建成通车后,风沙对铁路的危害非常严重。在治沙过程中,老一代治沙人根据腾格里沙漠的特殊环境,创造了用草方格固定沙丘的做法,保障了铁路的安全。 材料二 包兰铁路部分路段示意图和某观测断面剖面示意图(图6) 图6

66 材料三 “新型材料及复合方法固定流动沙丘绿化项目”是将具有含水、辐射保温等功能的砂砖铺设成条带状,在条带间种植适宜的草种和灌木,如图7所示。
材料三 “新型材料及复合方法固定流动沙丘绿化项目”是将具有含水、辐射保温等功能的砂砖铺设成条带状,在条带间种植适宜的草种和灌木,如图7所示。 图7

67 (1)描述图6观测断面处的地表环境特点。(8分)
(2)说出该地区冬季盛行风的风向,并分析其形成过程。(8分) (3)说明图7中条带状砂砖的作用。(6分)

68 37.(24分)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油砂是一种被高黏度沥青包裹的砂矿,其所含原油黏度较高,属重油,被环保人士称为“脏油”。油砂开采成本和风险高于一般原油,但当国际油价稳定在每桶80美元以上时,其开采和使用将具有一定的经济性。加拿大阿尔伯特省拥有全球85%的油砂资源,其绝大部分能源一直面向美国出口。

69 材料二 加拿大阿尔伯特省油砂资源分布与石油运输路线示意图(图7)

70 (1)分析阿尔伯特省油砂开采的不利条件。(8分)
(2)说出2号石油管线沿线由北向南自然带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8分) (3)分析加拿大油砂开采对美国能源市场及能源工业的影响。(8分)

71 选取材料应注意的问题 选择可信的材料(案例,定向与随机)。 选择能够达到考查目的的材料。 要根据考生的生活经验和理解程度设计情景。 材料无论出自哪里,都应认真审核。 最终给出的材料根据设问应足够且留扣。 材料应尽可能简洁(加工材料)。 原则上不给无用信息。 把握所给材料量与题目赋分值的关系。 按规范整理材料。

72 (4)选择题命题基本要求 ①每一道试题必须涉及一定的内容领域和单一的认知行为,该认知行为必须与考试规范确定的测量目标和行为一致。 ②选项的设计应围绕同一个问题的不同认知或思维的不同结果设计,最好有强干扰项。 ③题干中不要包括无关的内容,选项中相同的内容应尽可能置于题干中。 ④各选项分别与题干在内容和表述上构成合理的逻辑关系。题干和每个选项连接起来应是完整的句子避免题干对选项的提示作用。 ⑤四个选项应处在同一水平级上,当选项不够时,应重设思路,而不能以其他形式(如“以上都不对”)代替。

73 材料与题目无关 读图3,回答7~9小题。 7.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及主要分布省区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A.维吾尔族——新 B.高山族——台
C.傣族——云 D.壮族——桂 8.我国少数民族与其特点组合正确的一组是 A.壮族——孔雀舞 B.回族——分布最广 C.满族——人口最多 D.藏族——泼水节 9.下列地区属于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地区是 A.内蒙古高原 B.华北平原 C.青藏高原 D.云贵高原

74 A.孔雀舞 B.长鼓舞 C.那达慕大会 D.泼水节 9.②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A.内蒙古自治区 B.西藏自治区 C.云南省 D.台湾省
读图3,回答7~9小题。 图3 ① ② ③ ④ 7.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A.① B.② C.③ D.④ 8.代表①少数民族风土人情的活动是 A.孔雀舞 B.长鼓舞 C.那达慕大会 D.泼水节 9.②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A.内蒙古自治区 B.西藏自治区 C.云南省 D.台湾省

75 选项繁琐,相同内容可置于题干中 下列关于我国地势分布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坡状递减 B我国地势东高西低,呈三级阶梯状递减
C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递减,第一阶梯平均海拔最高 D我国地势东高西低,呈阶梯递增,第三阶梯平均海拔最高 选项繁琐,相同内容可置于题干中 我国的地势 A.西高东低,呈坡状递减 B.西高东低,呈阶梯状递减 C.东高西低,呈阶梯状递减 D.东高西低,呈阶梯递增 我国的地势 A.西高东低,呈坡状递减 B.西高东低,呈阶梯状递减 C.东高西低,呈阶梯状递减 D.东高西低,呈阶梯递增

76 可分成四个题,考查知识点太多,各选项认知水平不一样。
16、下列关于印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印度每年分为旱季和雨季,10月—次年5月为旱季,6—9月为雨季 B、印度的信息产业中心在加尔各答 C、目前,由于印度人口仍在大量增加,粮食仍不能自给,需大量进口 D、恒河最终注入几内亚湾 可分成四个题,考查知识点太多,各选项认知水平不一样。 1.印度的雨季是每年的 2.印度的最主要信息产业中心在 3.恒和最终注入

77 4、下列地形区中,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的是
A. 长江中下游平原 B. 四川盆地 C. 柴达木盆地 D. 准噶尔盆地 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的地形区是 15、下列的正确说法是 A西宁处在季风区内 B我国第三级阶梯上以丘陵和盆地地形为主 C我国的额尔齐斯河是流入北冰洋的外流河 D.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淮河

78 课程标准: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天气系统的特点。
学习目标 1.说出冷、暖气团的性质,分析冷、暖气团控制时的天气状况。 2. 画图说明锋及其形成过程。 3.运用锋面示意图,分析冷锋和暖锋过境前后的天气变化。

79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受暖气团控制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80 2. 图中四地 A.①地气温最低 B.②地天气变化剧烈 C.③地天气稳定 D.④地气温最高

81 (1)在图中填写冷气团、暖气团、冷锋、暖锋。 (2)分析A、B两地未来的天气变化过程。 (3)说出我国冬季寒潮的形成过程。
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达成学习目标2、3 (1)在图中填写冷气团、暖气团、冷锋、暖锋。 (2)分析A、B两地未来的天气变化过程。 (3)说出我国冬季寒潮的形成过程。

82 4.根据天气形势图,分析郑州的未来的天气变化过程。

83 (5)综合题的设计 ①最好是围绕某一个主题展开。 ②选择的主题有足够的思维量,思维量过小不宜,思维量过大则应控制设问的范围。 ③一个问题量不宜过大,可分解成若干步骤设问,并注意设问间的逻辑关系,最好体现逐步探究的思路。 ④应该用清晰、明确的语言表述设问。设问要注意行为动词的运用,设问要注意一般问句和陈述句的表达规范 ⑤设问的要求与材料应该一致。

84  3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1分) 材料一:呼伦贝尔大草原被誉为“中国最美的草原”,如今,地下丰富的矿产成了呼伦贝尔大草原财富的重要来源。草原牧区究竟该不该工业化,业界争论不休。要摆脱贫困还是死守生态,看起来是个两难,呼伦贝尔大草原的未来如同那曾经美丽的草原一样茫茫无边。 材料二:我国东北地区图

85 (1)分析呼伦贝尔大草原形成的条件。(4分) (2)针对“呼伦贝尔草原该不该工业化”,说出你的观点,并陈述理由。(6分)
(1)对于材料一中所提出“呼伦贝尔草原该不该工业化”的问题,如果要对其利与弊进行探究,请设计一个研究步骤。(2分) (2)图18中-3℃等温线有一段明显的向南弯曲,试解释其原因。(2分) (3)分析图18中49°N沿线的农业生产类型及自然原因。(7分) (1)分析呼伦贝尔大草原形成的条件。(4分) (2)针对“呼伦贝尔草原该不该工业化”,说出你的观点,并陈述理由。(6分)

86 36.(28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琯溪蜜柚原产福建平和县,其生长发育一般要求气温18℃以上,极端最低气温不低于-3℃,平均降雨量1000~2000毫米,土壤pH值在4.8~5.5之间。该柚忌荫蔽,不耐寒,适于东南方向、排水良好的低海拔山腰地区种植。 材料二 蜜柚全身是宝。柚花、柚皮可以提取香油精,柚皮中果皮的海绵层可以提取果胶;蜂蜜柚子茶、柚子酱是当前国际上流行的保健食品。 材料三 图6是福建省平和县某乡部分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该乡计划在甲地建设千亩柚园。

87 图6 (1)分析甲地建千亩柚园的优势条件。(12分)
(2)为保障柚树安全越冬,果农需对柚园进行冻前灌水和进行园内熏烟。分别说明其原因。(8分) (3)说出琯溪蜜柚产业化发展的主要方向。(8分) 图6

88 36.(26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横贯我国新疆中部的天山山脉东西长约1500千米,平均海拔约5000米(图5)。天山牧场气候适宜,牧草繁茂,种类繁多,是新疆的主要天然牧场。 材料二 天山植被呈垂直分布,季节性的牧场影响了牧民的生产和生活,形成了四季转场的放牧方式。牧民转场有一定的时间、顺序和路线。春季牧民到山地阳坡带放牧,夏季转场到山地高处,秋季向山下转移,冬天再回到平原盆地的荒漠草原地带。

89 (1)分析天山牧场牧草繁茂,且种类繁多的原因。(8分)
(2)分析天山形成四季牧场的自然原因。(12分) (3)请你为天山牧场发展提出合理建议。(6分)

90 高考综合题命题思路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 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 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
1.地理原理落实到具体区域中; 2.以时间为线索,考查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3.注重对区域地理特征和成因进行分析,寻求区域可持续发展之路。 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 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

91 区域定位:在哪里? 认识区域的方法:怎么样? 地理原理分析:为什么? 可持续发展观:怎么办? 如,36题: (1)以中国或世界某重点区域为平台创设情境,从自然地理主干知识入手,考查区域自然、人文地理特征,体现区域可持续发展思想。 (2)围绕区域分析的“在哪里”、 “怎么样” 、“有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的思路设计问题,注重问题的开放性。 (3)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及论证、探讨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92 【2010年新课标卷】36.(36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93 (1)分析甲地有利于种植葡萄的地形、气候条件。(12分)
法国地中海沿岸地理特征 (2)分析乙地葡萄种植园地表鹅卵石堆积的原因。(8分) 围绕区域发展设问怎么了?为什么? (3)简述乙地气候类型和特点,并说明气候条件以及葡萄种植园地表鹅卵石对葡萄生长的影响。(16分) 探讨、论证区域经济发展

94 【2011年全国新课标卷】36.(28分)依据图文资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某岛国人口约500万(2009年),经济发达,淡水资源严重不足。该国国土面积约640平方千米,其中主岛面积约540平方千米,地形单调,平均海拔不足15米,岛上河流最长不足16千米。图6示意该国主岛及位置,图7为对应的气候资料。

95 (1)简述该国气候特征,并分析该国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主要原因。(10分)
新加坡地理特征及原因分析 (2)图8为图6中M水坝的景观。水坝阻挡海水涌入,并通过其闸门调控河流入海流量。说明建坝前后坝内水域水的咸淡变化及其原因。(12分) 围绕区域发展设问有什么?为什么? (3)除建水坝外,请你为该国再提出一种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办法,并说明理由。(6分) 探讨、论证区域经济发展

96 【2012年全国新课标卷】 36.(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红木家具广受人们的喜爱。目前,我国红木原材主要依赖进口,越南是红木原材的主要出口国,近年来,越南规定红木原材需经初加工方可出口凭祥(位置见图6)是我国红木家具加工基地之一,今年与家具生产相关的企业开始在凭祥集聚。

97 (1)说明越南限制红木原材出口的原因。(6分)
围绕区域发展设问越南有什么?为什么? (2)分析凭祥成为我国红木家具加工基地的区位优势。(10分) 凭祥的区位特征 (3)说明与家具生产相关的企业在凭祥集聚的原因。(6分) 探讨、论证区域发展问题

98   【2012年全国新课标卷】 37.(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7所示区域的沿海地区年降水量约50毫米,东部山地雪线高度在4480~5000米之间,自20世纪90年代,该地区开始种植芦笋(生长期耗水量较大),并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芦笋出口区。

99 (1)分析图示沿海地区气候干旱的原因。(10分)
南美洲西海岸地理特征及原因分析 (2)推断图示沿海地区芦笋种植用水的来源。 (6分) 围绕区域发展设问有什么? (3)你认为图示沿海地区是否应该大力发展芦笋种植,请说明理由。(8分) 探讨、论证区域经济发展

100 【2013年全国新课标卷】 36.(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居住在成都的小明和小亮在“寻找最佳避寒地”的课外研究中发现,有“百里钢城”之称的攀枝花1月平均气温达13.6℃(昆明为7.7℃,成都为5.5℃),是长江流域冬季的“温暖之都”。图7a示意攀枝花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位置,图7b示意攀枝花周边地形。 100

101 (1)分析攀枝花1月份平均气温较高的原因。(8分)
(2)推测攀枝花1月份的天气特征。(6分) 攀枝花地理特征及原因分析 (3)小明建议把攀枝花打造成“避寒之都”,吸引人们冬季来此度假。小亮则从空气质量的角度提出质疑。试为小亮的质疑提供论据。(8分) 围绕区域发展设问有什么?为什么?

102 【2013年全国新课标卷】 37.(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维多利亚湖是世界第二大淡水湖,湖面海拔1134米,鱼类资源丰富。尼罗河鲈鱼是体型最大的淡水鱼之一,属肉食性鱼,原产于尼罗河、刚果河等非洲河流中。20世纪50年代,尼罗河鲈鱼被引入维多利亚湖,并迅速繁殖。该湖的尼罗河鲈鱼经捕捞、加工后多销往欧洲,成为昂贵的美食。图8示意维多利亚湖的位置及周边水系。 102

103 (1)分析阻碍尼罗河鲈鱼游入维多利亚湖的自然原因。(6分)
(2)分析尼罗河鲈鱼在维多利亚湖迅速繁殖的自然条件。(6分) 维多利亚湖及周边地理特征及原因分析 (3)分析尼罗河鲈鱼迅速繁殖对维多利亚湖鱼类资源及捕捞业的影响。 (6分) 围绕区域发展设问有什么?怎么了? (4)说明尼罗河鲈鱼的引进对维多利亚湖沿岸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6分) 探讨、论证区域经济发展

104 (6)检查要求 ①题目命制完成后,稍过一段时间,自己当学生做一遍。 ②回查课标,看看课标中是否都有要求。
③看题号,看标点、符号、单位,看字体。 ④看图文是否图表清晰,是否拖泥带水,能不能再简捷一些,图名、图号是否正确。 ⑤一道题的图文尽量要在一页上,不要让学生做题翻过来翻过去。 ⑥看参考答案与设问一致,与情境材料一致,与认知水平匹配,是否严谨。

105 (7)制图 画图板 Word 作图(推荐) Photoshop(推荐) arcgis

106

107 THE END Thank You !


Download ppt "基于标准的考试命题设计 郑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赵 丽 霞 2014年07月."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