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Drugs acting on the blood and the Hematopoietic System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Drugs acting on the blood and the Hematopoietic System"—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Drugs acting on the blood and the Hematopoietic System
第二十八章 作用于血液及造血系统的药物 Drugs acting on the blood and the Hematopoietic System 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 Department of Pharmacology

2 第一节 抗贫血药 定义:贫血是指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数或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的病理状态。 分类: 缺铁性贫血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第一节 抗贫血药 定义:贫血是指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数或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的病理状态。 分类: 缺铁性贫血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 治疗: 铁剂、叶酸、VitB12

3 铁剂(硫酸亚铁、枸橼酸铁铵) 【体内过程】
口服铁剂以Fe2+形式由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的肠粘膜吸收。非血红素铁和无机铁必须还原为Fe2+才能被吸收,且受饮食成分干扰。 Fe2+吸收后迅速氧化为Fe3+,与转铁蛋白结合,在肝、脾 骨髓等组织利用并 储存。

4 铁剂 【作用及用途】 1.用于慢性失血所致贫血 (如月经过多、痔疮出血、子宫肌瘤、钩虫病等) 2.需铁量增加所致贫血
(妊娠、哺乳、小儿生长发育期 ) 3.吸收障碍所致贫血 用药后一般症状及食欲迅速改善,网织红细胞10~14日达高峰,血红蛋白需4~8周,血红蛋白正常后仍需半量继续服药2~3个月。

5 铁剂 【不良反应】 口服可致胃肠道反应。饭后服用可减轻。 小儿误服1g以上可引起急性中毒。
急救措施应用磷酸盐或碳酸盐洗胃,并以特殊解毒剂去铁胺注入胃内以结合残存的铁。

6 促进吸收因素:胃酸、维生素C、谷胱甘肽、氨基酸、枸橼酸、苹果酸等有助于Fe3+的还原,可促进吸收。
铁剂 【药物相互作用】 干扰吸收因素:碱性药(抗酸药),多钙、高磷酸盐食物,茶叶、鞣酸,四环素 促进吸收因素:胃酸、维生素C、谷胱甘肽、氨基酸、枸橼酸、苹果酸等有助于Fe3+的还原,可促进吸收。

7 二、叶酸(folic acid) 【药理作用】 1.作为一碳单位的传递体,参与多种代谢。
2.叶酸缺乏时,最明显的是胸嘧啶脱氧核苷酸的合成受阻,导致细胞分裂障碍,形成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8 叶酸和维生素B12作用示意图 叶 酸 甲酰四氢叶酸钙 (增援剂) 叶酸还原酶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二氢叶酸 维生素B12 (dTMP)
叶 酸 甲酰四氢叶酸钙 (增援剂) 叶酸还原酶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二氢叶酸 维生素B12 (dTMP) 二氢叶酸还原酶 -甲基 DNA +亚甲基 N 5 甲基四氢叶酸 四氢叶酸 -亚甲基 (储存型) (活性型) 尿嘧啶脱氧核苷酸 +甲基 (dUMP) N 5· 10 亚甲基四氢叶酸 维生素B6 甘氨酸 丝氨酸

9 叶酸 【临床应用】 1、用于补充治疗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2、叶酸对抗剂甲氨蝶呤、乙胺嘧啶、甲氧苄氨嘧啶等所致贫血无效。
3、对VitB12缺乏所致贫血只纠正血象对神经症状无效。

10 VitB12 【体内过程】 【药理作用】 经胃肠道吸收时,“内因子”为其保护伞。
1. 使5–甲基四氢叶酸转化为四氢叶酸,促进四氢叶酸的循环利用。 2. 5,–脱氧腺苷B12, 使甲基丙二酰辅酶A转变为琥珀酰辅酶A进入三羧酸循环。

11 VitB12 【临床应用】 治疗恶性贫血,与叶酸合用治疗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对神经炎和神经萎缩也有一定疗效。

12 第二节 促凝血药 维生素K vitamin K 【来源】 一、促凝血因子活性药: 脂溶性, 需胆汁协助吸收 K1 植物性食物中
水溶性, 不需胆汁协助吸收 人工合成,

13 【药理作用】 作为辅酶参与凝血因子Ⅱ、Ⅶ、Ⅸ、 Ⅹ的 合成。 g-羧化酶 氢醌型维生素K 环氧型维生素K 维生素K环氧化还原酶 凝血因子
II, VII, IX, X 凝血因子IIa, VIIa, IXa, Xa 氢醌型维生素K 环氧型维生素K 维生素K环氧化还原酶

14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维生素K 用于维生素K缺乏引起的出血
1.低凝血酶原血症(吸收和利用障碍)。如阻塞性黄疸、胆瘘、慢性腹泻、胃肠广泛手术后患者 2. 新生儿出血 3.长期口服广谱抗生素 4. 口服过量香豆素类和水杨酸类等所致出血 1. 局部潮红,出汗,胸闷,支气管痉挛,血压剧降等(静注过快) 2. 溶血和高铁血红蛋白症 【不良反应】

15 二、抗纤维蛋白溶解药 常用药:氨甲苯酸、氨甲环酸 抗纤溶剂(antifibrinolysin):是一类能竞争性对抗
纤溶酶原激活因子,使纤溶酶原不能转变为纤溶酶, 从而抑制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生止血作用,主要用于 纤溶亢进所致出血。 如肺、肝、胰、前列腺、甲状腺、肾上腺等手术时引起的出血及产后出血、前列腺肥大出血、上消化道出血等。 常用药:氨甲苯酸、氨甲环酸

16 Ⅶ Ⅻ Ⅻa Ⅺa Ⅺ Ⅸ Ⅸa Ⅶa Ⅹ Ⅹa Ⅱ Ⅱa 血凝过程 纤溶过程 纤溶酶原 纤溶酶原 激活物 (-) (+) Ca2+ 尿激酶
内源性途径 (胶原表面) 外源性途径 (组织损伤) 纤溶酶原 Ka Ⅻa 纤溶酶原 激活物 Ⅺa (-) (+) Ca2+ 尿激酶 Ⅸa Ⅶa (+) 链激酶 Ⅷa Ca2+ PL TPL Ca2+ PL Ⅹa Ⅴa Ca2+ PL 纤 溶 酶 Ⅱa 纤维蛋白 降解产物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

17 第三节 抗凝血药 anticoagulants 概念 抗凝血药是一类通过影响凝血因子而阻止血液凝固的药物。
第三节 抗凝血药 anticoagulants 概念 抗凝血药是一类通过影响凝血因子而阻止血液凝固的药物。     临床主要用于防止血栓形成和阻止已经形成的血栓进一步发展。

18 抗凝血药的分类 2、体内抗凝血药: 香豆素类 3、体外抗凝血药:枸橼酸钠 二、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双嘧达莫 三、纤维蛋白溶解药:链激酶
一、抗凝血因子药: 肝素 1、体内外抗凝血药: 肝素 2、体内抗凝血药: 香豆素类 3、体外抗凝血药:枸橼酸钠 二、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双嘧达莫 三、纤维蛋白溶解药:链激酶

19 1、肝素(Heparin) 【来源】 药用肝素来自猪小肠粘膜和猪、牛的肺, 是一种粘多糖硫酸脂,呈强酸性,带大量负电荷且与其抗凝作用有关。
一、抗凝血因子药: 1、肝素(Heparin) 【来源】 药用肝素来自猪小肠粘膜和猪、牛的肺, 是一种粘多糖硫酸脂,呈强酸性,带大量负电荷且与其抗凝作用有关。

20 肝素 【体内过程】 口服无效。皮下注射吸收少,肌注易出血肿,临床多 采用静脉给药。t1/2为1~5h。
60%集中于血管内皮,大部分经单核-巨噬系统破坏,小部分经尿排出。

21 肝素 【药理作用】 1、抗凝血作用 作用环节 特点:⑴体内体外 ⑵强、快、短 ⑶口服无效 (1)AT-Ⅲ抑制含丝氨酸的因子活性。
Ⅻa、 Ⅸa、Ⅹa、Ⅺa、Ⅱa (2)肝素增强AT-Ⅲ的抑制作用。

22 肝素 【药理作用】 2、降血脂作用 3、抗炎作用 4、抑制血管平滑肌增生,抗血管内膜增生。 5、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

23 肝素 【临床用途】 血栓栓塞性疾病。 治疗早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防治心肌梗死、脑梗死、心血管手术及外周静脉术 后血栓形成。
用于体外抗凝 如心血管手术、心导管检查和血液透析时防止血栓形成。

24 肝素 【不良反应】 易致自发性出血。 应仔细观察病人和监测凝血时间或部分凝血活素时间。 解救:缓慢静脉注射鱼精蛋白。 血小板减少。
连用3~6个月,可引起骨质疏松,产生自发性骨折。 偶有过敏反应,如哮喘、荨麻疹、结膜炎和发热。

25 肝素 【禁忌症】 对肝素过敏、有出血倾向、血友病、血小板功能不全和血小板减少症、紫癜、严重高血压、细菌性心内膜炎、肝肾功能不全、溃疡病、颅内出血、活动性肺结核、孕妇、先兆流产、产后、内脏肿瘤、外伤及术后等禁用。

26 2.香豆素类抗凝药 华法林(warfarin,苄丙酮香豆素) 双香豆素(dicoumarol)
新抗凝(acenocoumarol,醋硝香豆素) 均具有4-羟基香豆素的基本结构,口服吸收后参与体内代谢发挥抗凝作用,故又称口服抗凝血药。   均具有4-羟基香豆素的基本结构,口服有效,故又称口服抗凝血药。

27 2.香豆素类抗凝药 【体内过程】   华法林口服吸收迅速而完全,90%以上与血浆蛋白结合,主要在肝中代谢,经肾脏排泄,t1/2约40h,作用可维持2~5天。 双香豆素口服吸收慢而且不规则,吸收后几乎全部与血浆蛋白结合,与其他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同服时,可增加双香豆素的游离药物浓度,使抗凝作用大大增强。

28 【药理作用】 机制: 是Vitk的拮抗剂。 特点: 1.香豆素类体外无效。 2.起效缓慢。 3.作用持久。

29 【临床用途】 口服用于血栓栓塞性疾病,防止血栓形成和发展。 优点: 口服有效,价格低廉,作用持久。 缺点:
显效慢,难于应急;作用过久,难控制。 用途: 1.治疗静脉血栓和肺栓塞。 2.预防外科大手术、风心、人工瓣膜置换术后静脉血栓发生率。

30 【不良反应】 1.过量易致自发性出血。 2.对胎儿影响。 预防及抢救:
Vitk对抗 2.对胎儿影响。 预防及抢救: 应用这类药物必须测定凝血酶原时间(18~24s),并据此调整剂量,一旦出血应立即停药,并缓慢静脉注射大量Vitk对抗或输注鲜血。

31 【药物相互作用】 1. 阿司匹林、羟基保泰松等使抗凝作用增强。 2. Vitk减少可减弱香豆素类的作用。
3.肝脏疾病、抗血小板药增强其作用。 4.肝药酶诱导剂使抗凝作用降低。 5.肝药酶抑制剂可使抗凝作用增强。

32 二、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双嘧达莫 血小板在止血、血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抗血小板药主要通过抑制花生四烯酸的代谢,增加血小板内cAMP浓度、阻断血小板膜糖蛋白受体等机制而抑制血小板的粘附、聚集和释放功能。

33 分类: 一、抑制血小板代谢的药物 (1)环加氧酶(COX)抑制药 阿司匹林 (2)TXA2合成酶抑制药和TXA2受体阻断药 利多格雷
(3)磷酸二酯酶抑制药 双嘧达莫 二、阻碍ADP介导的血小板活化的药物 噻氯匹定 三、凝血酶抑制药 水蛭素、阿加曲斑 四、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阻断药 阿昔单抗

34 阿 司 匹 林 aspirim 药理作用 抑制血小板功能 减少血栓素A2(TXA2)的生成 花生四烯酸 PG过氧化物 TXA2 环氧化酶
PGI2合成酶 (-) PGI2 阿司匹林

35 双嘧达莫(dipyridamole,潘生丁)
★磷酸二酯酶抑制药 2、主要用于血栓栓塞性疾病,可与华法林合 用用于人工心脏瓣膜术后防止血小板血栓 形成。 双嘧达莫(dipyridamole,潘生丁) 1、机制 抑制磷酸二酯酶 激活腺苷酸环化酶 CAMP 抑制血小板

36 三、纤维蛋白溶解药(fibrinolytics):
纤溶酶 纤溶酶原 纤维蛋白 降解产物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溶解药可使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纤溶酶 通过降解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而限制血栓增大和溶 解血栓,故又称血栓溶解药(溶栓药,thrombolytics)。 可治疗急性血栓栓塞性疾病。

37 链激酶(streptokinase,SK)
纤维蛋白溶解药 链激酶(streptokinase,SK) 来源 机制 用途:主要用于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IV注射治疗动静脉内新鲜血栓形成和栓塞。 注意:须早用药(6h内最佳,>14h易机化) 不良反应:出血,用氨甲苯酸对抗;过敏反应;静脉注射速度过快可致低血压。

38 纤维蛋白溶解药 尿激酶(urokinase,UK) 作用同SK相似,可直接激活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 但价格昂贵 仅用于SK耐受或过敏者。

39 纤维蛋白溶解药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 1、内源性t-PA由血管内皮产生,现在可用DNA重组技术制备。 2、新型纤溶药;
优点:选择性高,对与纤维蛋白结 合的纤溶酶原作用比血液循 环中的强数百倍。

40 三种促纤维蛋白溶解药作用比较 过敏 作用 优缺点 形成复合物,无选择性 重组链激酶 有 便宜,易出血 尿激酶 无 直接激活,无选择性
昂贵,易出血 纤溶酶原 激活剂 有选择性 昂贵,不易出血

41 第四节 血容量扩充药 对血容量扩充药的基本要求: 1、能维持血液胶体渗透压。 2、排泄较慢,作用持久。 3、无毒、无抗原性。

42 右旋糖酐(dextran) 【药理作用】 1. 扩充血容量,维持血压。(中分子 ) 据分子量大小可分为中、低、小分子右旋糖酐。临床
应用的有:右旋糖酐70,右旋糖酐40和右旋糖酐10。 【药理作用】 1. 扩充血容量,维持血压。(中分子 ) 2. 抗凝、抗栓、改善微循环。(低分子、小分子) 3.渗透性利尿。 (低分子、小分子)

43 右旋糖酐 【临床应用】 1.低血容量性休克,扩血容量并可改善微循环。
2.防治血栓形成性疾病。脑血栓、心绞痛、心肌梗塞、血栓性静脉炎、肢体再植及血管外科手术后血栓的形成。

44 右旋糖酐 【注意事项】 1.过敏反应 少数病人首次输入本品后数滴至数毫升时,可出现血压下降,甚至休克等,故初次用药时应严密观察5~10分钟,发现症状,立即停药,及时抢救,每日用量不应超过1000~1500ml。 2.心功能不全、肺水肿及严重肾功能不良患者禁用。血小板减少症及出血性疾病患者禁用。 3 .用量过大可致凝血障碍。


Download ppt "Drugs acting on the blood and the Hematopoietic System"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