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三章 贫困与反贫困理论 2学时.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三章 贫困与反贫困理论 2学时."—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三章 贫困与反贫困理论 2学时

2 重点提示 通过学习本章内容,了解并掌握贫困的相关概念及测度,理解贫困与反贫困理论中的要素短缺贫困论等理论,借助网络等媒介了解相关理论的产生背景等知识,在此基础上深入研读中国典型生态区科技扶贫的实践中的中国科技扶贫的历史成就和新任务等内容,能够根据教材给定的中国扶贫开发中长期规划的几点建议进行分析和补充。

3 内容框架 第一节 贫困与反贫困的相关概念 第二节 贫困与反贫困的相关理论 第三节 中国典型生态区科技扶贫的实践

4 第一节 贫困与反贫困的相关概念 一、贫困 二、贫困线与贫困程度

5 一、贫困 (一)狭义贫困与广义贫困 (二)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

6 (一)狭义贫困与广义贫困 一般把物质的缺乏产生的贫困称为狭义贫困,而将包含精神的缺乏产生的贫困称为广义贫困。
狭义贫困仅仅包括经济意义上的贫困,反映的是维持生活与生产的最低标准 广义贫困除了经济方面的贫困外,还包括社会、环境、精神文化等方面,即贫困者享受不到作为一个正常“社会人”所应享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7 (二)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 1.绝对贫困 :仅能维持生理效能的最低需要
2.相对贫困 :指当一个人或者家庭的收入比社会平均收入少到社会认可的一定程度时所表现出的贫困状况,它是根据低收入者与社会其他成员收入的差距来判定贫困的

8 绝对贫困包括三个基本要素 ①贫困线位于恰恰仅能满足人们维持生存的水平。低于此线,即不能维持生存,更谈不上生活的享受、智能的发展。
②绝对贫困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收入水平无关。而只受地区气候、环境、家庭收入等因素的影响所形成的维持基本生存的物质需要量相匹配,因而具有客观的标准。 ③绝对贫困在其计算和所指的生活模式上都有最严格意义上的规定。可以列出一个人的生活必需品“清单”。这里的人是指“自然人”而不是指“社会人”

9 相对贫困包括四个基本要素 ①贫困是相对的。它是与一定的变化着的参照系相比而言的,比较的对象是处于相同社会经济环境下的其他社会成员。
②贫困是动态的。贫困的标准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水平的变化以及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③贫困具有不平等性。它描述的是社会不同成员的收入差距和分配上的不均等。 ④贫困具有主观性。它依赖于一定的主观价值判断

10 二、贫困线与贫困程度 (一)贫困线及其确定方法 (二)贫困程度的测量方法

11 (一)贫困线及其确定方法 1.贫困线与农村贫困线 2.贫困线的确定方法

12 1.贫困线与农村贫困线 贫困线是用特定的福利指标划定的表明贫困标准的指标。即,在一定时期、一定地区和社会发展阶段下,用价值量表示的人们维持最基本生存需要所必须消费的物品和服务的费用,一般量化为货币形式——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贫困线的划分和贫困一样可分为绝对贫困线和相对贫困线,大多数国家将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归为绝对贫困人口。 农村贫困线则表述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刚好达到维持基本生活所必需的最低费用

13 2.贫困线的确定方法 (1)直接法。它是直接测算个人或家庭维持最基本的生活所必须的货物和服务消费,包括一定时期内消费的食物、衣着、住房等物品和享受的服务。其中最主要的是营养标准。 (2)收入法。它是从收入的角度出发,首先确定必需品的数量,以及根据这些必需品的市场价格计算出一个人或家庭维持最基本生存所需的预算开支或收入。凡是收入低于这一基本预算开支或收入的人口就被确定为贫困人口。收入法简便易行,可操作性强,并能较好的将人们维持生存最基本的需求和市场价格有机结合起来,较客观的测算出贫困线和贫困人口,因此,更多的国家倾向用收入法来确定贫困线。

14 2.贫困线的确定方法 (3)恩格尔系数法。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总额占家庭或个人总支出额的百分比。而恩格尔系数法则是以人体为满足生活需求所必须摄取的最低营养标准为基础,确定食品消费的种类和数量,并估算出最基本的事物支出,最后除以最低收入水平的恩格尔系数,即得到最低贫困标准。恩格尔系数是在假定其他一切变量都是常数的前提下才适用。 (4)马丁法。此方法是由世界银行贫困问题专家、美国经济学家马丁·雷布林提出的,被认为是测定发展中国家贫困标准的一种有效适用的方法。贫困线由食物贫困线和非食物贫困线两部分构成,首先根据人体基本的营养需要和价格信息,计算出食品贫困线;然后利用回归模型计算出那些收入或消费支出刚好等于食物贫困线的农户的非食品支出(包括衣着、住房、医疗等),确立为非食物贫困线。

15 (二)贫困程度的测量方法 1.贫困发生率。贫困发生率是指收入在某个临界水平(即贫困水平)以下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计算公式:H=q/n(其中q为贫困人口总数,n总人口数,H为贫困发生率) 2.贫困深度指数。贫困深度指数又称为贫困缺口率或收入缺口。贫困缺口是指把贫困的人扶起来达到贫困线所必不可少的额外收入,即贫困人口实际收入与贫困线的差距。反映贫困缺口大小通常用贫困缺口率来表示,它是指贫困人口的纯收入与贫困线差距的总和与达到贫困线收入总和的比率。

16 3.基尼系数。基尼系数是国际上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社会居民收入分配平等程度的指标,是1922年由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以洛伦茨曲线为基础而提出的。
4.贫困强度指数。由于以上指数在贫困的度量方面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因此,对于贫困指标的进一步研究和改进始终没有停止过。阿玛蒂亚·森结合贫困发生率和贫困缺口率构建的森指数及改进的森指数,也称贫困强度指数,被认为是对贫困的度量最具代表性的指标。虽然贫困强度指数也是建立在穷人相对于贫困线的距离基础上的,但相对于其他指数,贫困强度指数给予了越远离贫困线的穷人更大的权数

17 三、反贫困与扶贫 (一)反贫困与扶贫概念 (二)广义与狭义扶贫的模式

18 (一)反贫困与扶贫概念 1.反贫困。在人类不断的同贫困进行斗争的过程中,对反贫困的表述主要有三种:一是减少贫困(poverty reduction);二是减缓贫困(poverty alleviation);三是消除贫困(Poverty eradication)。 2.扶贫。扶贫是中文特有的词汇,表示反贫困的一种具体行为。由于中国农村扶贫采取的是瞄准贫困人口(90年代中期以前主要瞄准贫困地区)的发展援助方式。

19 (二)广义与狭义扶贫的模式 1.广义的扶贫模式。这是纵向意义上的扶贫模式。指在既定扶贫战略下的扶贫行为集合及整个过程,包括扶贫决策、扶贫资源传递、贫困人口或贫困地区的具体受益方式以及对整个扶贫过程和结果的监测评估四个基本环节,可概括为决策、传递、接受、监控四个系统。 2、狭义的扶贫模式。这是横向意义上的扶贫模式。它是将整个扶贫行为过程中不同环节的各种不同的具体做法概括为模式。比如,在扶贫资源传递环节可以概括出:贴息贷款扶贫模式、以工代赈扶贫模式和财政扶贫模式;在贫困人口受益环节可以概括出:区域开发扶贫模式、科技推广扶贫模式、劳务输出扶贫模式等等。

20 第二节 贫困与反贫困的相关理论 一、要素短缺贫困论 二、低收入贫困论 三、贫困的人口理论 五、传统农业的技术落后论 六、发展不足论
七、马克思的贫困理论

21 一、要素短缺贫困论 (一)资本短缺论 (二)资源短缺论
供给方面,发展中国家有限的收入绝大部分要用于满足基本的生活消费需要,用于储蓄的部分有限,导致生产规模难以扩大,生产效率难以提高。低生产能力导致低产出,低产出又造成低收入; 需求方面,经济落后、收入水平低,消费水平和购买力必然也低,市场需求十分有限,因而投资机会少,导致资本形成不足,限制了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生产率的提高,造成低产出和低收入。 供给和需求两方面的“贫困的恶性循环”紧紧勾结在一起,构成一个死循环。 (二)资源短缺论 “西化”发展模式,贫困国家把资本、资源集中在以城市为依托的工业上,忽视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与资源贫乏相对应的还有技术存量、劳动存量和制度因素等。

22 二、低收入贫困论 (一)低收入与“低水平均衡陷阱” (二)“临界最小努力”理论 (三)低收入与贫困的“循环积累因果关系”论

23 (一)低收入与“低水平均衡陷阱” 1956年美国经济学家纳尔逊提出的“低水平均衡陷阱”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中存在一个人均收入的理论值,只要人均收入低于这一理论值,国民收入的增长就会被更快的人口增长率所抵消,使人均收入退回到维持生存的水平上,并且固定不变。而当人均收入大于这一理论值时,国民收入超过人口的增长,从而人均收入相应增加,直到国民收入增长下降到人口增长时为止。在这一点上,人口增长和国民收入增长达到新的均衡,这不是低水平均衡,而是高水平均衡。“低水平均衡陷讲”理论从多方面探讨了发展中国家贫困的原因,分析了资本稀缺、人口过快增长对经济增长的障碍。强调了资本形成对摆脱“低水平均衡陷阱”的决定性作用。人均收入过低,导致储蓄能力过低、投资量小和资本形成不足;而人均收入低的原因又在于资本形成不足。由此可见,发展中国家必须进行大规模的资本投资,使投资和产出的增长超过人口增长,这样才能冲出“低水平均衡陷阱”。

24 (二)“临界最小努力”理论 1957年美国经济学家哈维·莱宾斯坦(HarveyLeibenStein):发展中国家之所以贫穷落后,是因为人均收入过低,资本形成不足,形成了一个“贫困的恶性循环”或“低水平均衡陷阱”。要打破这种困境,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实行大规模投资,使投资水平或投资率大到足以达到国民收入的增长超过人口增长,人均收入大幅度提高的水平,从而产生一个“临界最小努力”,以巨大的投资力量“大力推动”经济走出“低水平均衡陷阱”的泥潭,实现长期、稳定地增长。

25 (三)低收入与贫困的“循环积累因果关系”论
1957年缪尔达尔: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很低,导致生活水平低下,造成营养不良、卫生保健条件差、文化教育落后,其结果是人口质量低、劳动力素质低和劳动生产效率低,从而使产出增长停滞,甚至衰退。低产出又造成低收入,低收入又使贫困进一步恶化。这样,发展中国家在低收入和贫困所构成的循环积累的困境中越陷越深。他强调,发展中国家的贫困最重要的因素是资本形成不足和收入分配不平等,但绝非纯粹的经济现象,而是政治、经济与文化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而必须采用制度的、整体的、动态的方法来研究经济发展问题。应当通过权利关系、土地关系以及教育体制等方面的改革,使收入趋于平等,增加贫困人口的消费,从而提高投资引诱并增加储蓄,以促使资本形成,提高产出水平和生产率,带动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这样,发展中国家将从低收入和贫困的循环积累的困境中摆脱出来,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积累因果运动过程。

26 三、贫困的人口理论 (一)人口数量挤压贫困论 (二)劳动力数量挤压贫困论 (三)家庭多育贫困模型 (四)人口素质贫困论

27 (一)人口数量挤压贫困论 马尔萨斯“人口法则”从人口学角度解释贫困产生及其持续的原因。他认为,人类社会的人口是以几何级数增长,而人类社会的生活资料则是以算术级数增长。这就必然导致人口的增长速度将超过生活资料的增长速度。因此,要保证人类维持生存所需要的食物等生活资料,只有采取措施限制人口的增长。实现人口增长与生活资料增长的平衡。

28 (二)劳动力数量挤压贫困论 其一,劳动力总量增长失控,或劳动总供给超过劳动力需求的失衡状态。必然导致人均生活消费资料减少或增长缓慢,致使劳动力平均拥有的生产资料数量迅速下降,劳动吸纳严重不足,在农村落后地区形成了劳动力替代技术,阻碍了技术进步,并造成人均劳动生产率水平不高; 其二,当劳动力总量增长超过工业吸收新劳动力的能力,没有向外转移就业的机会时,不仅城市的失业人数会增加,而且农村的大量剩余劳动力也会处于隐性失业状态,并造成农业生产率下降。

29 (三)家庭多育贫困模型 家庭多育贫困模型是研究一个家庭,在技术、管理和家庭最大效用都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如果增加对健康孩子的消费,势必影响家庭对其它商品和服务的消费,从而使物质产品消费不足产生家庭贫困 家庭多育贫困理论是在假定消费者偏好不变的条件,资源条件不变情况下进行的,而以上这些因素都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我们把家庭对孩子的需求简化为家庭对商品的需求,而事实上家庭对孩子的需求并不像对商品的需求那么简单,每一个孩子随着后天的培养教育不同有着不同的效用。另外,我们为了分析问题的方便,假设家庭的收入不变在现实中也是不可能的。尽管如此,该理论仍是迄今为止农村贫困人口成因的最好微观解释。

30 (四)人口素质贫困论 1.人口素质的内涵 2.人力资本投资与反贫困。

31 四、生态型贫困论 (一)自然环境决定论 (二)经济发展梯度论 (三)人口适度规模理论

32 五、传统农业的技术落后论 舒尔茨在他的《改造传统农业》中指出,传统农业是“贫穷”的经济。虽然贫困经济中也有技术的不断改进,但这种改进是缓慢的,多属传统经验量的积累,难以产生质的飞跃。人们以这种品质低下的传统技术面向自然,不但不能控制自然,反而受着自然的控制。 舒尔茨断言,技术停滞是传统农业落后和农民贫困的主要原因。他强调,只有现代农业才能对经济增长做出重大贡献,而把传统农业改造为现代农业尤其要注重引进现代生产要素,主要是通过制度创新、从供求双方为引进现代生产要素创造条件和对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入(人的素质)三方面来实现。

33 六、发展不足论 从“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到“复杂人”假设的提出,使得人类发展的需要变得复杂多样。作为社会的人,享有社会权利,如接受社会教育的权利、参加劳动生产的权利,享受社会福利保障的权利、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进行社会活动和传播文化信息的权利等等。人们这种发展的权利如不能得到实现或实现不够就会陷于贫困的境地,就是发展不足。

34 七、马克思的贫困理论 马克思的贫困理论主要从早期资本主义国家贫困对象入手,重点在于用贫困现象去说明、论证、阐明其政治主张,并没有从研究贫困本身来解释贫困产生的根源。我们所指的贫困理论,主要从生产力的角度,而不是从生产关系的角度对贫困进行研究;是把贫困作为一种社会经济现象,而不是主要作为一种政治经济现象进行研究。马克思经典的贫困理论对我们今天研究贫困理论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尤其是马克思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是指导我们进行贫困研究的重要参照,但其基本主题与我们今天贫困理论的基本主题不同。因此,应吸收其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将其作为整个贫困理论研究的理论背景

35 第三节 中国典型生态区科技扶贫的实践 一、中国科技扶贫的历史成就和新任务 二、中国贫困农村的区域分布 三、贫困片区科技扶贫的三阶段模式
四、中国扶贫产业的新特征 五、中国扶贫开发中长期规划的几点建议

36 一、中国科技扶贫的历史成就和新任务 (一)中国扶贫开发取得巨大成就 (二)科技扶贫的探索和尝试 (三)科技扶贫面临新的历史任务

37 (一)中国扶贫开发取得巨大成就 1.农村体制推进扶贫开发阶段(1978—1985年)。
2.农村扶贫行动推进扶贫开发阶段(1986—2002年)。 3.全面协调持续推进扶贫开发(2003年至今)。

38

39 中国地势三阶梯、生态三大区、干湿四分区的界线和沙漠分布

40 二、中国贫困农村的区域分布 (一)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二)中国贫困农村区域分布的影响因素
(三)中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划分为8个贫困片区

41 (一)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中国贫困农村具有明显的区域分布特征。1984年曾划分18个贫困片区
1986年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确定了258个国家级贫困县,标准是1985年人均纯收入低于150元的县和年人均纯收入低于200元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对民主革命做出过重大贡献的老区县份,放宽到年人均纯收入300元 1994年调整了国家重点贫困县,凡是1992年人均纯收入低于400元的县纳入国家重点贫困县,凡是1992年人均纯收入高于700元的原国家重点贫困县则一律退出,共有592个国家重点贫困县

42 (二)中国贫困农村区域分布的影响因素 1.中国三个地势阶梯 2.中国三个生态大区 3.中国贫困农村的主要分布区 4.生态脆弱区与贫困农村分布
5.灾害多发区与贫困分布 6.社会历史条件与贫困分布

43 2.中国三个生态大区 (1)东部季风大区。 (2)西北干旱大区 (3)青藏高寒大区

44 3.中国贫困农村的主要分布区 (1)第一阶梯的青藏高寒大区。由于海拔高,积温低,加上氧气稀薄,生存条件严酷。农牧民主要靠放牧牦牛和藏绵羊,少量种植青稞,商品率很低,生活条件艰苦。随着定居也开始种植蔬菜。 (2)第二阶梯的西北干旱大区。因远离海洋,这个地区早在6500万年前白垩纪末期就陷入干旱,青藏高原隆升使干旱程度进一步加剧。戈壁、沙漠、盐碱地面积大,在流动沙地、重盐碱地和风蚀地甚至几乎完全不生长植物。中国沙漠面积共达81万平方公里,仅新疆、内蒙古两自治区就达63.3万平方公里。农业主要是绿洲种植业和草原牧业,土地自然生产力低,难利用土地的比例很大。

45 (3)第二阶梯上属于东亚季风区的贫困山区。大体包括黄土高原、岩溶山区、内蒙古东部和中部、晋豫鄂湘各省的山地,这是中国主要贫困人口分布区,地跨不同热量气候带。西南各省区的原生植被包含了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针叶林,热带、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灌丛,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竹林等多种类型。西北各省区从青海河湟谷地到内蒙古东部,包括青东、陇中、宁南、陕北直到内蒙古呼伦贝尔的狭长地带,则基本上是温带禾草草原或杂类草草原。除在陕西部分地区和陇南可见北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外,森林仅以垂直带形式分布于山地。

46 4.生态脆弱区与贫困农村分布 中国贫困农村大多处于生态脆弱区,当生态负荷较小时,曾经富饶秀丽;当生态负荷长期处于临界状态,逐步因生态退化而导致农村贫困。例如,黄土高原的人口西汉时期占全国的19.6%;隋唐时期占全国的25.4%,长期坡地垦殖造成了水土流失。又如,西南地区自秦汉两晋到唐宋时期的过度垦殖,四川盆地、滇东北和黔西北的低山丘陵区原始森林基本消失。特别是自16世纪传入了玉米、花生、甘薯、马铃薯等旱作作物后,推动了旱作和坡地的开发,使得长江中下游地区森林覆盖率剧减。

47 5、灾害多发区与贫困分布 中国是自然灾害多发国家,贫困地区由于气候类型复杂,自然条件恶劣,更是自然灾害多发区域。特别是随着垦殖过度和人口增长,贫困地区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影响范围与危害程度均在增长,成为难以摆脱贫困的重要制约因素。

48 6.社会历史条件与贫困分布 中华民族是多元文化长期融合形成的民族共同体,其中少数民族人口10 643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4%,各种宗教信徒约1亿多人,各种宗教场所近10万处。在中华民族长期相处过程中,56个民族形成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在宗教信仰上形成重视现实生活而相互包容的格局。贫困农村的分布不但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也受到历史和社会文化条件的影响。随着扶贫开发的进一步深入,贫困人口越来越集中在少数民族、边疆地区和革命老区

49 (三)中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划分为8个贫困片区

50 8个贫困片区 岩溶山区(涉及8省区市),县数约占27%,农业人口约占32%;黄土高原区(涉及7省区),县数约占21%,农业人口约占15%;蒙新草原区(涉及3省区),县数约占9%,农业人口约占5%;高寒草甸区(涉及5省区),县数约占4%,农业人口约占2%;秦巴山区(涉及4省),县数约占7%,农业人口约占9%;横断山脉高山峡谷区,县数约占6%,农业人口约占4%;中部山区,县数约占17%,农业人口约占19%;中部平原区,县数约占9%,农业人口约占15%

51 三、贫困片区科技扶贫的三阶段模式 (一)科学试验 (二)部署县级科技扶贫综合试点 (三)部署扶贫连片开发

52 (一)科学试验 1.建立以扶贫为目标的科学试验场站 2.开展长期深入的科学研究 3.通过科学试验提炼扶贫试点方案

53 (二)部署县级科技扶贫综合试点 1.扶贫试点应重视农户参与和农业生产方式转型 2.扶贫试点应做好技术服务并建立县域完整产业链
3.扶贫试点应实现整合县政府各职能部门支农项目 4.扶贫试点应实现农户效益和产业转型

54 (三)部署扶贫连片开发 1.连片开发的依据 2.连片开发的区域布局和产业布局 3.连片开发与生态综合治理结合 4.技术部门支持和参与

55 四、中国扶贫产业的新特征 (一)从贫困农村入手实现中国农村的科学发展 (二)按贫困片区组织科学试验、扶贫试点和连片开发
(三)扶贫开发与生态修复相结合 (四)以口粮田建设和草地畜牧业为基础发展多种农林牧渔产业 (五)以农户经营为基础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县域集群经济

56 五、中国扶贫开发中长期规划的几点建议 (一)编制中国农村扶贫开发中长期规划 (二)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
(三)科技部和农业部在不同贫困片区建设扶贫的科学试验场站 (四)科技部和农业部设立扶贫产业的科研专项 (五)加大科技扶贫综合试点财政专项投入 (六)建立扶贫连片开发财政专项 (七)扶贫开发与生态治理相结合 (八)部署教育扶贫,加强人力资源开发 (九)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 (十)优化扶贫开发队伍的结构 (十一)推进贫困农村的市场化 (十二)稳定贫困农村土地家庭承包制度,落实集体林地和草地承包权和经营自主权

57 复习思考题 1.试述狭义贫困与广义贫困的异同 2.试述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的区别与联系 3.贫困程度的测量方法包括哪些?
4.反贫困与扶贫的区别在哪里? 5.贫困与反贫困的相关理论主要包括哪些?主要观点各是什么? 6.试述中国科技扶贫的历史成就和新任务 7.简述贫困片区科技扶贫的三阶段模式 8.什么是中国扶贫产业的新特征 9.结合有关资料,针对中国扶贫开发中长期规划提供具有操作性的实用性建议。

58


Download ppt "第三章 贫困与反贫困理论 2学时."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