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企业职业卫生的实践 马 骏 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 2012.6 联系电话:13911077079.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企业职业卫生的实践 马 骏 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 2012.6 联系电话:13911077079."—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企业职业卫生的实践 马 骏 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 2012.6 联系电话:

2 Contents 做好职业卫生的重要性 1 职业卫生的基本知识 2 企业职业卫生的实践 3

3 Profit OSH 一. 职业卫生工作是企业社会责任重要支点之一,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Enviro- Ment 50-70年代
90年代初美国血汗工厂 1979,美国三厘岛核污染事故;1984,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事故;1986,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泄露事故 others OSH 90年代以后 Enviro- Ment 80-90年代 OSH在企业社会责任中构架

4 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对社会和环境的社会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生产安全、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节约资源等。
做好职业卫生工作能够: 1.吸引、留住、激励员工; 2.通过降低能耗和其他投入而降低成本; 3.通过开发新产品和新服务以帮助解决社会问题,带来创新。 4.有助于树立品牌形象和提高企业声誉。 5.也是持续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一种方法. 从一定角度说,企业“永续经营”的过程也是企业从自身能力出发持续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

5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运行模式(PDCA)
二. 做好职业卫生工作是参与国际竞争的必然选择 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运行模式(PDCA) 方针目标职业安全卫生 组织计划:识别、评估与控制;法律法规要求;目标;OSH方案 实施:机构、职责;培训;文件;运行;控制; 检查:绩效与监测;记录;评价 改进措施

6 零缺限 零事故 零污染 ISO 9001 OHSAS 2001 ISO 14001 质量 (Quality) 环境
1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OSHMS) 、ISO9000 和ISO14000等标准化管理体系一起被称为是后工业化时代的管理方法, 构成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核心内容之一。 质量 (Quality) 环境 (Environment) 健康安全 (Health & Safety) 零事故 零污染 OHSAS 2001 ISO 14001

7 成本 质量 服务 道德 管理发展趋势 社会责任管理 环境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 效率效益管理

8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已经同国际贸易问题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成为中国企业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竞争的必然选择.
SA8000(social Accountability 8000)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已经同国际贸易问题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成为中国企业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竞争的必然选择. 50%跨国公司表示将考虑与合作企业签订包含社会责任的内容的合同,意味着环保和劳工权利等与贸易挂钩 履行社会责任成为具有战略眼光的企业提升竞争力和树立良好社会形象的有力措施

9 三. 做好职业卫生工作是法律的要求 1.《宪法》 2.《劳动法》; 3.《工会法》; 4.《安全生产法》; 5.《职业病防治法》

10 第二部分:职业卫生的基本知识 职业病 工伤 普通疾病 工作相关疾病

11 一. 职业病定义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 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2.把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改为”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 这个修改(物质改为因素),其内涵和外延得到放大。 在用人单位之前加了个“等”字, 放大到了所有的用人单位。

12 由“有毒有害物质”引发的职业病,扩大到了非物质类接触因素导致的职业疾病纳入职业病范畴。
例如:以往因为劳动组织、管理因素和超负荷、超时间劳动因素引发的职工生病、死亡;长期伏案工作导致的职业性腰背疼、颈椎病,长期敲击键盘产生的腱鞘炎等白领高发疾病,这些按原职业病的定义都不是职业病,而现在按照职业病的新定义,这些“都可能”被列入职业病。 劳动者的直接接触所致的精神-行为障碍, 和创伤后应急障碍? 修正案保留了“职业病分类和目录 等表述

13 第一、在职业活动中接触职业危害因素而引起; 第二、列入国家规定的职业病范围;第三、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要形成劳动关系。
由于社会保障的需要,每个国家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由国家和政府部门以法律法规形式规定了职业病范围,称为法定职业病,经确诊后,则享有政府规定的劳保待遇,即狭义的职业病。 1957年规定14种法定职业病;1987年修订为9类99种;2002年的10大类职业病危害因素,115种职业病. 因此,法定职业病的条件:     第一、在职业活动中接触职业危害因素而引起; 第二、列入国家规定的职业病范围;第三、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要形成劳动关系。  111广义的职业病概念;法定职业病的概念

14 ILO建议的职业病名单 1.各种因素引起的疾病 (1) 化学因素引起的疾病—40种 + 开放性条款。 (2)物理因素所致的疾病—8种 +
(1) 化学因素引起的疾病—40种 + 开放性条款。 (2)物理因素所致的疾病—8种 + 开放性条款 (3).生物因素所致的疾病—9种+ 上述没有提到的任何其他化学因素暴露、并且不能排除劳动者的直接接触任何其他化学因素所致的疾病。 上述没有提到的任何其他物理因素暴露、并且不能排除劳动者的直接接触任何其他物理因素所致的疾病。 上述没有提到的任何其他生物因素暴露、并且不能排除劳动者的直接接触任何其他生物因素所致的疾病。 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

15 (1)职业性呼吸系统疾病—11种(含COPD)+开放性条款 (2)职业性皮肤病—3种+在其他项下未包括的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所致的皮肤病
2.靶器官、系统所致疾病 (1)职业性呼吸系统疾病—11种(含COPD)+开放性条款 (2)职业性皮肤病—3种+在其他项下未包括的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所致的皮肤病 (3)职业性 肌肉-骨骼系统疾病—7种+ (4)精神-行为障碍—创伤后应急障碍+ 上述没有提到的且不能排除劳动者的直接接触所致的其他任何呼吸疾病。 上述没有提到的且不能排除劳动者的直接接触所致的骨骼肌肉系统疾病。 上述没有提到的且不能排除劳动者的直接接触所致的精神-行为障碍。 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

16 3.职业性肿瘤—21种+ 4.其他 矿工的眼球震颤 上述没有提到的其他因素引发的肿瘤,且工人接触该物质并与所患肿瘤直接联系的
1我国列入职业性肿瘤:1.石棉所致肺癌;2.石棉所致间皮瘤;3.联苯胺所致膀胱癌;4.苯所致白血病;5.氯甲醚所致肺癌;6.砷所致肺癌;7砷所致皮肤癌;8.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9.焦炉工肺癌;10.铬酸盐制造 作业工人肺癌

17 顾主方提出的职业病名单准入条件 1.他们与特定的暴露或特定因素之间构成因果关系 2.它们的发生与特定的工作环境和特定的职业有关
3.它们发生在有关的人群中,其发病率 超过一般人的平均发病率 4.要有科学依据,包括与暴露危害因素间的密切关系,在实验室、流行病学资料方面的一致性以及在所确定的疾病与暴露和可能性病因之间的关系。 (前三条为ILO2002年194号所规定) 工伤保险条例:鉴定视为工伤

18 职业病 二.职业病危害因素和职业危害因素 职业危害因素 1.职业中毒 2.尘肺 3.感染 4.中暑、震动病等 1化学因素 5噪声聋等 2粉尘
6放射性疾病 7职业性眼病 8职业性皮肤病 9职业性肿瘤 10其他 1化学因素 2粉尘 3生物因素 4物理因素 5放射性物质 等等 职业危害因素 职业病

19 职业危害因素分类 (1)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化学因素:毒物、生产性粉尘
物理因素:高温、高压、低压、震动、噪声、高湿、电离或非电离辐射 生物因素:原料、辅料及某些微生物和寄生虫

20 (2)劳动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劳动组织不合理 精神(心理)职业紧张 个别器官紧张,例如视力紧张 不良体位或不合理工具

21 (3)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自然环境中的因素,例如太阳辐射 厂房布局不合理 不合理生产过程所致的危害

22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第16条) 职业危害因素的界定 (1)职业危害因素的界定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以及文献中共列720项有害因素均应认为是医学上界定的职业性有害因素, 职业人群长期超剂量暴露于存在这些物质的环境中, 可能对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2)、法规界定从条文理解 法规对职业病危害因素又作了严格的限定, 限定在“分类目录”规定的名单中。这样, 395种有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只有约190种(约50%)是法定的必须进行申报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北京:目录中规定的以及有标准的

23 危害因素基本识别方法: 作业场所特征分析 接触方式 危害定性 健康危害分析 呼吸道、皮肤、消化道? 流行病学、毒理、环境检测等 健康监护
人数、布局、工艺、防护、原材料等 呼吸道、皮肤、消化道? 流行病学、毒理、环境检测等 健康监护

24 目前预评和控评识别与分析常用方法 经验法 类比法 检查表法 工程分析法 调查检测法 其它方法

25 三.职业危害的评价 接触评价(达标否?) 健康评价(有病否?)
达标否? 标准、检测 接触评价(达标否?) 健康评价(有病否?) 工人的健康现在的影响如何?不久的将来影响如何?在他们人生的工作期间影响如何?对后代会有影响吗?

26 职业接触限值(0ccupational exposure limit OEL)
(一).职业危害因素接触评价 1.几个概念 职业接触限值(0ccupational exposure limit OEL) 是指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限量标准,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反复接触,对绝大多数接触者的健康不引起有害作用的容许接触水平。 (1)PC-TWA (permissible concentration-time weighted average,PC-TWA): 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小时工作日、40小时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

27

28 (2) PC一STEL: 短时间内连续接触可引起:刺激作用;慢性或不可逆性损伤;存在剂量一接触次数依赖关系的毒性效应;麻醉程度足以导致事故率升高、影响逃生和降低工作效率的化学物质,还需制定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作为PC一TWA的补充。

29 STEL :任何一次接触不得超过15 分钟时间加权平均浓度。
在有害物质在不超出8 小时TWA 的前提下,允许其短时间环境浓度向上移动的限值(15min - TWA) 。显然,STEL 不是独立的限值单位,而是8 小时TWA 的补充。当接触浓度超过PC-TWA,达到PC-STEL水平时,一次持续接触时间不应超过15min,每个工作日接触次数不应超过4次,相继接触的间隔时间不应短于60min。

30 (3) 超限倍数 许多有PC-TWA 的物质尚未制定PC-STEL。对于这些未制定PC-STEL的化学物质和粉尘,即使其8h TWA 没有超过PC-TWA,也应控制其漂移上限。 因此,采用超限倍数控制其短时间接触水平的过高波动。

31 超限倍数 对未制定PC-STEL 的化学物质和粉尘,采用超限倍数控制其短时间接触水平的过高波动。在符合PC-TWA 的前提下,粉尘的超限倍数是PC-TWA 的2 倍;化学物质的超限倍数(视PC-TWA限值大小)是PC-TWA 的1.5~3倍(见表)。 表4 化学物质超限倍数与PC-TWA的关系 ———————————————————————— PC-TWA(mg/m3) 最大超限倍数 —————————————————————————— 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 尘毒物质短时测定值一般呈对数正态分布,用几何均数( GM) 表示其集中趋势,几何均数标准差( GSD) 表示变动程度。NIOSH 对不同厂矿大量资料的分析表明,测定数据的GSD 多位于1.5~2 之间,若GSD 为2 ,则上限第95 %位数的值超过G的3. 13 倍,,故美国规定STEL 一般不超过TWA 的3倍。

33 例1: 三氯乙烯的PC-TWA 为30mg/m3,其超限倍数为2。测得短时间(15min)接触浓度为100mg/m3,是PC-TWA 的3

34 (4) MAC: 具有明显刺激、窒息或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可导致严重急性损害的化学物质则只需制定最高容许浓度。

35 部分职业接触限值 物质 MAC (mg/m3) PC-TWA PC-STEL 丙烯醛 0.3 臭氧 硫化氢 10 甲醛 0.5 苯 6
二氧化硫 5 二氧化氮 三硝基甲苯 0.2

36 2.我国制定卫生标准的历史回顾 TJ 36-79,列出120项最高容许浓度 编译前苏联的国家标准53项 GBJ-62,92项最高容许浓度
1950年 编译前苏联的国家标准53项 1956年 我国首次颁布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标准 ),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53项 1963年 GBJ-62,92项最高容许浓度 1979年 TJ 36-79,列出120项最高容许浓度 2002年 GBZ 工作场所职业接触限值,387项 2007年 GBZ 工作场所职业接触限值,388项

37 致癌性标识按国际癌症组织(IARC)分级,在备注栏内用(G1 ), (G2A), (G2B)标识,作为参考性资料。将潜在化学致癌性物质分类为:
GBZ2.2—2007规定工作场所物理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38 3、检测 采什么?(what?) 用什么采?(what?) 在哪采?(where?) 什么时候采?(when?)
采多少?(how many?) 怎样保证质量?(检测的质量控制)

39 采什么? 在常温下,物质以气体、液体和固体三种形态存在的生产性毒物在作业场所空气中常以气体、蒸气、气溶胶的形式存在

40 气体和蒸汽: 液体蒸发、挥发或固体升华为蒸气(vapor) 常温下是气体的毒物如Cl2、CO等以气态形式存在,常温下是液体的毒物如苯、丙酮等在空气中挥发为蒸汽, 常温下是固体的毒物如酚、三氧化二砷等在高温下挥发为蒸汽。 气体和蒸汽都是以分子状态存在的,能迅速扩散,在采样时,能随空气几如收集器,不受采样流量大小的影响。

41 气溶胶:微细的液体或固体颗粒。 液体微粒悬浮在空气中为雾(fog),通常在10um; 固体颗粒悬浮于于空气中,直径<1um为烟(smoke),直径大于1um为粉尘,飘浮在空气中的雾、烟和粉尘(dust),统称为气溶胶.

42 用什么采? 气体或蒸汽的采样 直接采样:注射器、气袋 有泵型采样:用空气采样器作为抽气动力,将 样品空气抽入收集器内。 ---液体吸收法 :将装有吸收液的吸收管作为吸收器,当空气样品通过时,毒物分子扩散入吸收液内,由于溶解或化学反应很快被吸收液吸收。

43 采样流量对采样效率有交大影响,不能用过大的流量
水、水溶液、有机溶剂 吸收管 吸收液量,ml 采样流量,L/ml 使用范围 大型气泡吸收管 5-10 气态或蒸汽 小型气泡吸收管 2 多孔玻板吸收管 气态或蒸汽,雾态气溶胶 冲击式吸收管 3.0 气溶胶 不需处理,直接分析测定, 采样流量对采样效率有交大影响,不能用过大的流量

44 ---固体吸附剂法: 将一定量的固体吸附剂装载玻璃管内,制成固体吸附剂管,当空气通过时,毒物被吸附剂吸附。

45 防止穿透,短时采样,流量为100-200ml/min,长时采样,流量为20-50ml/min
类型 适用范围 优缺点 活性炭管 非极性或弱极性化合物 吸附量大,水的影响小 硅胶管 极型和弱极性化合物 吸附量小,水的影响大 分子筛管 非极性气体、蒸汽 高分子多孔微球管 极性和弱极性化合物 防止穿透,短时采样,流量为 ml/min,长时采样,流量为20-50ml/min

46 气溶胶的采样 滤模采样: 微孔滤膜---适于金属气溶胶采样 玻璃纤维滤膜---适于有机气溶胶采样 过氯乙烯滤膜—适于矽尘煤尘等采样

47 准确度和精密度较差 现场快速检测方法: 检气管法 将沁有化学试剂的硅胶,装在玻璃管内,当空气通过时,有害物质与化学试剂反应生成颜色,根据颜色深浅或色调与标准色比较,进行定性和定量,可检测许多有机和无机物.

48 气体测定仪法 根据检测原理—红外线 气相色谱 半导体 电化学 激光

49 现场直读式检测 用于需要对工作场所的职业卫生状况作出迅速的判断评价,例如,发生事故后的工作场所的检测,有剧毒物质存在的工作场所的常规检测等。
1 优点: 能在短时间内得到检测结果;操作比较容易。 2 缺点: 检测方法尚未成为我国的标准方法;通常不能正式用于职业卫生状况的评价。 我国颁发过的与职业卫生标准配套的国家标准方法,都是实验室检测方法,即将现场采集的样品送至检测实验室进行检测。是目前最常用的工作场所空气中毒物检测方法,可以测定各种毒物和各类样品。

50 采多少?采样频率? 评价监测 (预评\控评\现状评价): 连续采样 3 个工作日 日常监测: 在一个工作班采样; 采样频率:各个行业自定 监督监测 事故性监测

51 采样时间和采样地点? 采样要求: 代表性 真实性---正常工作和生产状况下 符合要求---采样持续时间,8h,15min

52 在那测? 采样点:有害物质浓度最高,劳动者接触时间最长的地点。 按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凡逸散或存在有害物质的工作地点,至少应设1个采样点 工作场所内有多台同类设备时,1-3台设1个采样点;4-10台设置2个采样点;10台以上,至少设3个采样点

53 有2台以上设备,逸散同一种有害物质,采样点设在浓度大的设备附近;逸散不同物质时,设在待测物质的逸散设备附近。
劳动者在多个地点工作时,在每个工作点设1个采样点 如流动工作,一般每10米设1个采样点 仪表控制室和休息室,至少设1个采样点。

54 怎样保证质量?(检测的质量控制) 现场调查是现场采样质量控制的第一步
在实际工作中,应按照采样规范有关要求进行现场调查,根据生产工艺和生产流程,明确生产的原料、辅料和可能的中间产物,确定需要检测的有害因素。 明确工作场所工人的工种和人数,每种工种实际工作的情况,如工人的工作岗位、接触的有害因素种类、哪些工种可能接触的有害因素最高等,从而确定样品采集的对象和采样点,样品采集的时间段 和样品采集的方法。

55 进行流量校正 在采样前后都要进行流量校正. 按要求采样 采样时段、采样地点、采样时间等 采样时做空白对照样品
将准备的做空白对照的滤膜采样头、吸附剂管或吸收管等同其他采集器等带至现场,在采样地点将采集器的进出气口打开,稍后(约与样品连接到采样泵的时间相同),分别封闭采集器的进出气口,对于实际样品需要现场取出的滤料、吸收液,空白对照样品也应同样品一样在现场取出,并且操作相同。

56 样品的保存运输 样品采集记录信息 样品采集时,应在样品采集的同时记录样品的采集具体时间,不能 笼统地注明实际采集 的时间,如15、10 min等。

57 4.达标否的判定 正常情况下的判断: 当所有点均未超出限值时,给出全部符合的判定;当全部超出限值时,给出全部不符合的判定;当部分点超出标准限值时,给出除某点外或某个体外,其余均符合的判定。 (1).TWA和STEL的结果全部符合; (2).TWA和STEL的结果全部超出限值 (3).TWA结果符合,STEL结果不符合。 (4).STEL结果符合,TWA结果不符合,。

58 对含有Al、A2或A3类致癌物的混合物应慎重。不管是否使用混合物公式,都应当避免接触含致癌物的混合物或将接触维持在尽可能低的水平。

59 手段(医学健康检查)----健康状况---危害程度、纺织措施效果----实现预防目的
四. 健康监护 1.概念 手段(医学健康检查)----健康状况---危害程度、纺织措施效果----实现预防目的 特点: 不是一般查体,而是观察\早期发现劳动者的健康变化与职业危害因素的关系,以便早期采取干预措施. 定期或不定期,连续性地监测

60 接触有害化学因素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 1 铅及其无机化合物 2 四乙基铅 3 汞及其无机化合物 4 锰及其无机化合物 5 铍及其无机化合物
1 铅及其无机化合物 2 四乙基铅 3 汞及其无机化合物 4 锰及其无机化合物 5 铍及其无机化合物 6 镉及其无机化合物 7 铬及其无机化合物 8 氧化锌 9 砷 10 胂/砷化氢 (砷化三氢) 11 磷及其无机化合物 12 磷化氢 13 钡化合物(氯化钡、硝酸钡、醋酸钡) 14 钒及其无机化合物 15 有机锡化合物 16 铊及其无机化合物 17 羰基镍 18 氟及其无机化合物 19 苯(接触工业甲苯、二甲苯参照执行) 20 二硫化碳 21 四氯化碳 22 甲醇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中详细列出了大量常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职业健康监护内容, 但有些企业普遍存在的却未纳入职业健康监护范围,如丙酮、三氯甲烷、三氯乙烷、乙醇、氯乙醇、沥青等。

61 2、职业健康监护的主要目的 : (1) 早期发现职业病\ 职业健康损害 和 职业禁忌症患者;
(1) 早期发现职业病\ 职业健康损害 和 职业禁忌症患者; (2) 跟踪观察职业病及职业健康损害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分布情况; (3) 评价职业健康损害与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关系及危害程度; (4) 识别新的职业危害因素和高危人群; (5) 目标干预(包括改善作业条件\对疑似职业病人的处置. (6) 评价预防和干预措施的效果; (7) 为制定或修订卫生政策和职业病防治对策服务.

62 3. 需要职业健康监护的因素界定 强制性: (1)该因素有确定的慢性毒性作用,能引起慢性职业病或慢性健康损害; (2)有确定的致癌性;
(3)有明确的急性毒性, 有明确职业禁忌症. 推荐性: (1)对人的慢性毒性\健康损害\致癌性尚不肯定. (2)有动物试验和流行病学证据 (3)有可靠的监护方法. 只有急性健康影响的物质,或者是虽有慢性健康影响但没有可靠的监护方法的有害因素,不宜开展健康监护。在处理这部分有害因素时,主要考虑上岗前职业禁忌证的检查,同时加强应急健康检查。Users/a/Desktop/职业健康监护/《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简介.ht

63 4.职业健康监护人群的界定 1.接触需要开展强制性健康监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人群,都应接受职业健康监护;
2.接触需要开展推荐性健康监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人群,原则上应根据用人单位的安排接受健康监护; 3.虽不是直接从事接触需要开展职业健康监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但在工作中受到与直接接触人员同样的或几乎同样的接触,应视同职业性接触,需和直接接触人员一样接受健康监护;

64 特殊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 1 电工作业 2 高处作业 3 压力容器作业 4 结核病防治工作 5 艾滋病防治工作 6 肝炎防治工作
1 电工作业 2 高处作业 3 压力容器作业 4 结核病防治工作 5 艾滋病防治工作 6 肝炎防治工作 7 职业机动车驾驶作业 8 视屏作业 9 高原作业 10 航空作业

65 5、职业健康监护种类 职业健康检查包括: (1).上岗(前)健康检查。 (2).在岗期间定期健康检查(一般周期为1年)。
(3). 离岗时健康检查 (4). 应急医学检查 (5).离岗后的随访医学检查(不是所有离岗后都需要) 职业危害潜伏期长的职工需要追踪随访

66 包括(1)将从事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新录用人员: 特殊:转岗\休假再上岗 (2) 将从事有特殊健康要求作业前:驾驶\电工\高处…
上岗前健康检查: 目的:发现职业禁忌症? 包括(1)将从事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新录用人员: 特殊:转岗\休假再上岗 (2) 将从事有特殊健康要求作业前:驾驶\电工\高处… ILO不能设置不必要的健康标准从而限制人们就业机会的平等和公平。

67 在岗定期健康检查: (1)定期健康检查目的: 早期发现职业病病人或疑似病人或劳动者的健康异常改变; 及时发现有职业禁忌症的劳动者;有利于评价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效果。 (2)定期健康检查的周期: 根据不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性质、作业场所有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目标疾病的潜伏期和防护措施等因素决定。

68 离岗时健康检查: (1)在岗期间开展定期健康监护的劳动者,在准备调离或脱离所从事的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前,应进行离岗时健康检查。目的是确定其在停止接触职业病危害时的健康状况。 (2)如最后一次在岗期间的健康检查是在离岗前的3个月内,可视为离岗时检查。

69 (1)如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具有慢性健康影响,或较长的潜伏期,在脱离接触后仍有可能发生职业病,需进行随访医学检查。
离岗后随访医学检查 (1)如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具有慢性健康影响,或较长的潜伏期,在脱离接触后仍有可能发生职业病,需进行随访医学检查。 (2)尘肺病患者离岗后需进行随访医学检查。 (3)随访时间的长短应根据有害因素致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劳动者从事作业的时间长短、作业场所有害因素的浓度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 职业病防治法上没有要求

70 离岗后医学随访职业病危害因素举例 因素 随访目标疾病 锰及其无机化合物 职业性慢性锰中毒 铍及其无机化合物
职业性铍病,职业性铍溃疡、铍肉芽肿 镉及其无机化合物 职业性慢性镉中毒 职业性慢性砷中毒,职业性砷所致肺癌 三硝基甲苯 职业性三硝基甲苯致白内障,职业性慢性三硝基甲苯中毒 联苯胺 职业性联苯胺所致膀胱癌 氯甲醚 职业性氯甲醚所致肺癌 无机粉尘 尘肺病

71 6.健康监护的检查周期规定 粉尘 符合标准 超标 疑似 尘肺 矽尘 1次/2年 1次/1年 1次/年,连续5年 1次/年 煤尘 1次/3年
1次/1-2年 石棉 棉尘 1次/4-5年 1次/2-3年 1次/连续半年 其它尘 1次/4年 1次/1年,连续5年

72 健康监护关于随访周期的规定 接触煤尘工龄(年) 随访的时间期限 随访周期 <20年 15年 1次/5年 >20年 20年
<5年,且粉尘浓度达到标准 可以不随访 退休人员,每1-2年检查1次

73 7.职业健康检查的项目 包括常规医学检查项目和特殊医学检查项目。 (1)必检项目 (2) 选检项目
甲醛、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光气等作业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必检项目除血、尿常规,心电图,血清ALT 及肺功能外,应将胸部X 线检查列入必检项目,1 1必检项目中单用血清ALT来反映肝脏损害有些欠妥 选检项目的重要性

74 8.职业健康监护的程序 (1) 用人单位制定工作计划,选择并委托有资质的机构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2) 签订委托协议书:包括危害因素 接触人数,本次检查人数, 检查项目 检查时间 地点 查体费用等. (3) 单位提供基础资料:包括基本情况 危害因素 接触人数 生产技术 工艺 材料 环评 防护情况等. (4) 机构进行职业健康检查: (5) 机构对检查结果汇总,在规定时间向企业提交职业健康检查报告和职业健康检查档案. 委托主体?个体?

75 9.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报告与评价 职业健康检查报告分为三部分: ( 1) 个体职业健康检查报告: 对检查者个人的体检结论和处理意见.
(2) 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总结报告: 对该单位本次所有被检查者的体检结果总结. (3) 职业健康监护评价报告: 结合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监测资料(必要时现场调查),对职业健康检查结果进行评价: 主要针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危害程度和防护措施\防护效果等进行综合评价.提出针对性改进建议. “发现了什么, 应该做什么, 1 非必须

76 个体职业健康检查报告 是结果报告和评价报告的基础.根据职业健康检查种类的不同, 一般分4- 5种情况: 本次职业健康检查各项指标正常;
检查发现一项以上(有意义)指标异常,需要复查或医学观察; 检查发现‘‘疑似职业病”,需要提交职业病诊断机构进一步明确诊断者; 检查发现患有:‘‘职业禁忌症”,不应安排或需要调离禁忌作业; 其它疾病或异常:与目标疾病无关的其它疾病或指标异常. 职业健康检查复查率10%左右,其中复查受检率仅为35%,有相当一部分需复查人员流失。1

77 10 注意事项 (1)、提高对职业健康监护工作的认识 职业性健康监护是法律规定的内容,而不是可做可不做; 职业性健康监护是预防手段之一
职业性健康监护是法律规定的内容,而不是可做可不做; 职业性健康监护是预防手段之一 (2)、必须在取得资格的卫生机构进行职业健康监护工作 (3)、必须按规定的周期和项目进行职业健康监护工作 (4)、必须保证体检率达到要求,企业方要组织,劳动者要服从组织。

78 五、职业危害的防治 一级预防 三级预防 二级预防 三级预防措施

79 防治措施: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一级预防 二级预防 早处理 识别 职业病危害项目的申报 建设项目卫生学评价 评价 防治措施: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早诊断 控制 早发现 个体防护,健康教育培训,个人卫生,岗前检查等 作业人群 职业病与 职业多发病 有害因素 有毒有害作业 企事业个体单位 康复治疗 三级预防 79

80 主要技术措施 1、工程防护措施(三同时、预评价和效果评价) 2、工作环境监护措施 3、健康监护措施 4、个体防护措施
5、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管理培训措施。

81 第三部分:企业职业卫生实践 职业病防治法修正案 第一章 总则 1~13条(基本方针和原则) 第四章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病人保障44~62 条(服务机构责任、病人权益) 第五章监督检查 63~69条(政府职责) 第六章 法律责任 70~86条(违法及其罚则) 第七章 附则 87-90条(其他) 第三章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 21~43条(企业、工会、个人责任权益) 第二章 前期预防 14~20条(三同时等) 立法的定位、监管的体制、职业病的预防及诊断和救治、法律责任等多方面进行完善。共增加12条,对43%的条款(45条)进行了修改1 2002年5月1日实施的职业病防治法

82 18: “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要求,严格遵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落实职业病预防措施,从源头上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
新增加的3条: 18: “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要求,严格遵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落实职业病预防措施,从源头上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 19:“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全面负责”; 20 :“用人单位应当保障职业病防治所需的资金,不得挤占、挪用,并对因资金投入不足导致的后果承担责任”。 倒毕机制,强化预防

83 一. 机构和人员 1.制定方针政策;2.规划;督察;配置资源 领导机构
一. 机构和人员 1.制定方针政策;2.规划;督察;配置资源 领导机构 职业病危害严重的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配备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 1.制定年度计划;2.组织实施;制定各项制度;作业场所检查等 管理机构 其他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劳动者超过100人的,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配备专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劳动者在100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 专兼职人员

84 二.建立完善各项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一)职业病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二)职业病危害警示与告知制度; (三)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制度;
(四)职业病防治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五)职业病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 (六)职业病防护用品管理制度; (七)职业病危害监测及评价管理制度; (八)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 (九)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及其档案管理制度; (十)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置与报告制度; (十一)职业病危害应急救援与管理制度; (十二)岗位职业卫生操作规程; (十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病防治制度。

85 三.制定目标管理责任制、规划、计划和实施方案
用人单位在制定生产经营整体规划时,应将职业病防治工作纳入法定代表人的目标管理责任制中,并通过层层分解的目标使下属机构都有相应的职责、任务、目标、进度和考核指标。

86 岗位操作规程应当与岗位职责相对应,并经过科学论证,其内容还应当包括职业卫生防护的内容,并张贴在操作岗位。
四.设置岗位操作规程 岗位操作规程应当与岗位职责相对应,并经过科学论证,其内容还应当包括职业卫生防护的内容,并张贴在操作岗位。 五、建立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原则: 1.一设施一案,每一危险设施都应有一个预案; 2.资源保证 3.定期演习 4.宣传培训,确保现场人员和应急机构人员都掌握

87 六.警示标识的设立 N-甲基苯胺 N-异丙基苯胺 苯胺 丙烯酰胺 丙烯腈 对硝基苯胺 对硝基氯苯 二苯胺 二甲基苯胺 二甲化碳 二氯(代)乙炔 二硝基苯 二硝基甲苯 三硝基甲苯 二氧化氮 甲苯-2,4-二异氰酸酯 氟化氢 氟及其化合物 镉及其化合物 铬及其化合物 碳酰氯(光气) 黄磷 甲(基)肼 偏二甲基肼 甲醛 氯化汞 氯化萘 氯甲基甲醚 氯(氯气) 氯乙烯 锰及其化合物 铍及其化合物 铅(尘、烟) 砷化氢(AsH3) 砷及其无机化合物 石棉(总尘、纤维) 铊及其可溶化合物 锑及其化合物 五氧化二钒烟尘 硝基苯 一氧化碳 氰化氢 氰化物 焦炉逸散物 镍与难溶性镍化合物 可溶性镍化物 羰基镍 磷化氢 硫化氢 硫酸二甲酯 1。存在或者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工作场所、作业岗位、设备、设施,应当按照《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GBZ158)的规定,在醒目位置设置: 1.图形、 2.警示线、 3.警示语句 4.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和应急处置措施等内容。 界定和分割危险区域的表识线(红、黄、绿),高毒作业场所,设置红色警示线,一般有毒作业,设置黄色警示线.警示线设在作业场所外缘不少于30cm处

88 2.警示标识的设立 在作业场所入口或作业场所的显著位置,根据需要设置:
1.在有毒作业场所:”当心中毒” 警告表识;”戴防毒面具””穿防护服””注意通风” 等指令标识;和”紧急出口””救援电话”等提示标识; 2.粉尘作业场所:设”注意防尘”警告标识和”戴防尘口罩”等指令标识 3.在噪声作业场所:设”噪声有害”警告标识和”戴护耳器”等指令标识 4.在高温作业场所:设”注意高温”警告标识; 5.在维修检修场所:设”禁止启动”或”禁止入内”警告标识

89 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化学品、放射性同位素和含有放射性物质材料的,产品包装要设置醒目的警示标识和简明中文警示说明。
储存场所警示标识的设置:储存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化学品、放射性同位素和含有放射性物质材料的场所,在入口处和存放处设置相应的警示标识以及简明中文警示说明. 产品包装警示标识的设置: 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化学品、放射性同位素和含有放射性物质材料的,产品包装要设置醒目的警示标识和简明中文警示说明。 存在或产生高毒物品的作业岗位: 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高毒物品告知卡,告知卡应当载明高毒物品的名称、理化特性、健康危害、防护措施及应急处理等告知内容与警示标识。 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和应急处置措施等内容。

90 七.设置公告栏 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

91 八.确保职业病防治经费的投入 主要报括: 1.职业病防治设施及维护费用; 2.个人防护用品和维护费用; 3.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评价费用;
4.健康监护费用; 5.培训费用; 6.职业病诊断治疗康复费用 7.预评控评费用 等等

92 九.依法参加工伤保险 用人单位给劳动者(包含临时工)参加工伤保险. 86.4%

93 (一)、职业危害申报的意义 十. 职业危害申报 1、有利于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危害
项目申报的过程是一个对有害作业场所进行识别、评价和控制的过程, 通过申报, 使用人单位在生产、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防护情况有了明确的认识, 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治理措施预防和控制本单位的职业危害。 2、有利于对用人单位进行监督指导 以申报资料为依据, 对辖区的企业进行危害程度分类分级, 确定重点行业、重点单位、重点危害和重点人群, 对用人单位实行分类管理分级监管, 重点监督。

94 (二)、内容及要求 1、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 2、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生产技术、工艺或材料 3、作业场所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浓度或强度
4、作业场所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人数及分布 5、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及个人防护用品的配备情况 6、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作业人员的管理情况 7、其他因当申报的材料 5-7张表

95 要求: 2、新、改、扩建、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项目,应在竣工验收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申报
1、原则上每年申报一次 2、新、改、扩建、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项目,应在竣工验收之日起30日内进行申报 3、因技术、工艺、材料等变更导致原申报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相关内容发生重大变化的,应在变更后15日内进行变更申报。 4、用人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等变更的,应在变更15日内进行变更申报 5、用人单位终止生产经营活动的,应于终止15日内办理注销手续。

96 (三)申报表填写的有关事项 1、申报的责任主体
按规定,用人单位职业危害申报制度,即用人单位应把自身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动向职业卫生监释部门申报。因此, 职业病危害项日申报的责任主体是存在职业病危害项目的用人单位

97 2、申报单位的界定 (1)所有存在或产生可以引起国家法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单位。 可从法定职业病名单所涵盖的10大类115种职业病中找出产生相对应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单位即为应申报的单位。

98 (2)可引起职业病行业的用人单位 可引起尘肺病的行业约50个; 可引起职业性放射病的约27个; 可引起职业中毒的约80个;
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中罗列了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危害因素, 按行业分析, 职业病涉及的行业多达110个。 可引起尘肺病的行业约50个; 可引起职业性放射病的约27个; 可引起职业中毒的约80个; 可引起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的约80; 可引起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的约10个; 可引起职业性皮肤病的约48 个;

99 可引起职业性眼病的约50个; 可引起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的约60个; 可引起职业性肿瘤的约43个 可引起金属烟热等其他职业病的约23个。 这些行业的用人单位则是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的单位。

100 含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行业的用人单位是申报的重点单位.
(3)申报的重点单位 含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行业的用人单位是申报的重点单位. 按”分类目录”列举行业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分析, 有57个行业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达10种以上, 有25个行业达20种以上, 有15个行业达30种以上, 有6个行业达种40以上, 有3个行业达50种以上。

101 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多的行业大多数是化工行业, 如存在40种以职业病危害因素的6个行业有5个是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1个是塑料制品业。
含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行业的用人单位是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的重点, 其中职业病危害因素多达30种以上的行业的用人单位是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的重中之重。

102 存在危害性大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用人单位是申报的重点
存在生产或使用高毒危害物质的单位是申报的重点 (4)某些产生或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事业单位是否应列为应申报的单位按规定? 现实中这类单位已有不少职业危害的例子如在某科研单位实验室发生的光气中毒事故等 。

103 3、用人单位的界定: 我们应以什么为依据是以工商部门的发放执照登记, 或以税收登记、劳务登记、统计登记为依据, 还是说应具备用人单位主体资格的法人资格单位?

104 4、职业危害因素的界定 (1)职业危害因素的界定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以及文献中共列720项有害物质均应认为是医学上界定的职业性有害因素, 职业人群长期超剂量暴露于存在这些物质的环境中, 可能对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2)、法规界定从条文释义理解 法规对职业病危害因素又作了严格的限定, 限定在“分类目录”规定的名单中。这样, 395种有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只有约190种(约50%)是法定的必须进行申报的职业危害因素。 北京:目录中规定的以及有标准的

105 5、“接触人”的界定 1个工作日或1周内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接触暴露应达到多少时间可以统计为接触职业危害因素而进行申报? 建议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危害性质加以区别对待, 将接触高毒的,按每天≥1h或每周≥2h的接触时间;接触其他有害因素,按每天≥2h或每周≥4h的接触时间界定为”接触人”.

106 水泥厂既有石灰石开采(1011), 又有水泥制造(3111)。
6、行业分类的确定 (GB/T ) 如某玻璃企业既有平板玻璃制造(3141), 又有玻璃深加工的艺术玻璃制品制造(3142), 同时还有其他玻璃制品制造(3149), 无法截然分开。 石材加工行业:同样都是进行石材加工, 如果在采石场应划归到建筑装饰用石开采(1012), 不在采石场划归到建筑用石加工(3133), 同样难以操作 水泥厂既有石灰石开采(1011), 又有水泥制造(3111)。

107 (四)、核实 1.对所填的一般项目核查 深入生产现场, 对危害申报内容逐项进行核准。 查看工资表或合同等核查人数;
查看进料单或出料单等核查主辅料、产品、产量等;查看健康监护评价报告,核查体检人数; 查看图纸或现场,核实工艺流程图; 查看中介的检测报告,核实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查看防护用品购买单据和发放登记等,核实个体防护用品情况; 查看防护设施情况,核实工程防护设施填报真实性等

108 2.职业危害因素的核查 在职业病危害因素名称一项中, 如服装厂只填报了裁床、车位作业中的噪声,而不填报裁床、车位作业中的棉尘和熨烫工作业中的高温。 印刷厂只填报印刷作业中的苯、甲苯、二甲苯及噪声,而未填报洗版作业中的正己烷和过油作业中的酯类及醇类等; 电子厂只填报点焊、浸锡作业中的铅烟和喷油、丝印作业中的苯、甲苯、二甲苯、环己酮,而不填报注塑作业中的苯乙烯、氯乙烯及高温等等

109 2.人数的核查 根据 作业场所班组人数、流程分析以及填表说明规定,核实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人数
例如:手袋厂的刷胶作业与车位作业同在一个车间作业,因此,计算接害人数时,应将两种作业人数相加。 珠宝首饰厂如只计算打磨作业、制模作业的接尘作业人数,不计算清洗车间(接触“三苯”、丙酮、甲醇等) 的清洗作业人数和电金作业(接触氰化物) 的人数是不对的。

110 3、是否存在职业危害 到现场,看生产流程,主辅料废料 等可判断 不申报可能原因 :不重视;确实不知道存在职业病有害因素; 新的企业层出不穷,原先不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企业由于技术改造、新增生产项目等也可能出现职业病危害因素,没能对其及时评价。 4.对 申报材料的审查 通过看填报表中项目全不全,符合要求否

111 例如: 在卫生工程防护设施名称一项中, 用人单位分不清局部抽风系统与全面抽风系统,如 填报在空调环境下作业,却未填报送风及抽风排毒设施等。 生产工艺流程图,有文字叙述和用线条标明生产工艺全流程,但没有文字注明主要职业危害因素的名称及产生或存在的部位。 对照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核实所填名称对否。

112 十一.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预评价和职业病防护设施效果评价
十一.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预评价和职业病防护设施效果评价 可行性论证 初步设计 施工设计 竣工验收 三同时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职业危害防治专篇 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新、改、扩、技术改造以及技术引进项目 建设项目单位

113 (一).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的目的 (1)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分析; (2)其对工作场所和劳动者健康的危害程度进行预测, (3)对拟采取的职业病防护设施的预期效果进行评价, (4)对存在的职业卫生问题提出有效的防护对策,最终做出客观、真实的预评价结论。

114 (二)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内容 1.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的目的、依据; 2.建设项目概况;
3.对建设项目选址、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对作业场所、从业人员健康的影响进行分析和评价; 4.对拟采取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进行技术分析及评价; 5.确定职业病危害类别; 6.确定相应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 7.评价报告结论。 按行业分类? 1.选址;2.总体布局;3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4..建筑设计卫生要求;5.卫生工程技术防护设施的基本要求(防尘、防毒、防噪、防震动、防暑、防电离非电离辐射、防工频高压);6应急救援;7。个体防护;8。辅助卫生室设置情况;9职业卫生管理措施 1.安监总局的”行业风险” 2.原卫生部的分类 区别

115 2、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的目的: (1)在竣工验收阶段对建设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分析及确定
(2)其对工作场所、劳动者健康的危害程度 (3)及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控制效果进行评价,最终作出客观、真实的验收评价结论。 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把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或消除在建设项目投入使用之前.核心:危害因素的识别,分析评价危害程度以及防护措施的评价

116 (2)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的依据、范围和内容; (3)试运行情况; (4)建设项目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确定及危害程度;
(三)、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内容 (1)建设项目概况; (2)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的依据、范围和内容; (3)试运行情况; (4)建设项目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确定及危害程度; (5)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的运行及效果; (6)评价结论。 危害因素卫生标准达标否?健康监护结果分析?

117 职业病危害一般项目 预评报告 安监部门备案 职业病防护设施 自行竣工验收

118 职业病危害较重般项目 预评报告 安监部门审核 职业病防护设施 安监部门竣工验收

119 职业病危害严重般项目 预评报告 安监部门审核 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 安监部门审查 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 安监部门组织验收

120 十二.材料和设备管理 1. 应当优先采用有利于防治职业病危害和保护劳动者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逐步替代产生职业病危害的技术、工艺、材料、设备。 2.不生产、经营、进口和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和材料。 3。使用的主导材料供应商应符合“职业病防治法”的要求,并具有与使用单位同等的职业卫生的相关制度。 4。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化学品和放射性材料应配有中文说明书。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121 十三.工作场所应当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一)生产布局合理,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 (二)工作场所与生活场所分开,工作场所不得住人;
(三)有与职业病防治工作相适应的有效防护设施; (四)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五)有配套的更衣间、洗浴间、孕妇休息间等卫生设施; (六)设备、工具、用具等设施符合保护劳动者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 (七)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其他规定。

122 十四.职业病危害检测与评价 组织开展对本单位各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确保监测正常运行,定期检测,频率行业自定.
每年委托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作业场所进行一次职业病危害检测与评价;每三年进行一次现状评价。 1、检测与评价结果及时向安检部门报告 2、采取公告栏等形式向劳动者公布 3.监测中发现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不符合卫生标准时的处理 4.存入职业卫生档案

123 十五、 定期健康监护 (一)、职工上岗前健康检查 (二)、职工在岗期间健康检查 (三)、职工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
1.对有职业禁忌证的劳动者应当调离或暂时脱离原工作岗位 2.对健康损害可能与所从事的职业相关的劳动者,应妥善安置; 3.对需要复查的劳动者,应按照服务机构的要求进行复查和医学观察; 4.对疑似职业病病人应按照服务机构的要求安排职业病诊断; 5.对发现有职业病损害的岗位,应改善劳动条件,加强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  (一)、职工上岗前健康检查 (二)、职工在岗期间健康检查 (三)、职工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 (四)、健康检查中发现有与从事的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劳动者及职业禁忌症者的处理。 (五)、体检和诊断结果的登记与报告 (六)、用人单位负责健康检查和职业病损害诊疗费用 (七)存入健康监护档案

124 十六.职业病的诊断和病人保障 1.积极安排劳动者进行职业病的诊断和鉴定 2.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3.如实提供诊断鉴定所需的材料
4.按要求报告卫生、社保和安检部门 5.调离和妥善安置职业病病人 6.安排职业病病人治疗,定期检查和康复

125 十七.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 职业卫生档案,应当包括基本情况、工艺流程、有毒有害因素动态监测结果及其汇总、职业健康监护结果、职业病人清单、防护设施清单等内容。

126 职业卫生管理档案 1、建设项目职业卫生档案 2、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档案 3、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档案 4、职业卫生管理实施档案
5、职业卫生宣传培训档案 6、职业卫生监测档案 7、职工健康监护档案 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

127 职业卫生监测档案 目 录 1、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点分布示意图 2、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评价合同书 3、职业病危害检测与评价报告书
目 录 1、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点分布示意图 2、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评价合同书 3、职业病危害检测与评价报告书 (包括: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的公告记录或照片存档) 4、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结果报告

128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档案 1、建设项目批准文件 2、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委托书与预评价报告 3、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初步设计书
4、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委托书与效果评价报告 5、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审查、验收批文 6、全套竣工图纸、验收报告、竣工总结 7、工程改建、扩建及维修、使用中变更的图纸及有关材料 8、建设项目职业卫生审查登记

129 十八.职工健康监护档案 目 录 1、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工人健康检查结果
目 录 1、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工人健康检查结果 (附:工人上岗前、在岗、离岗时、应急职业健康检查表及年度职业性健康监护结果评价报告) 2、职业病患者诊疗、康复和定期检查 (附:职业病诊断证明书、职业病诊断鉴定书等) 3、职业病和疑似职业病人的报告 (注:在接到体检结果、诊断结果5日内报告) 4、职业病危害事故处理和报告记录 

130 十九.职业卫生防护设施与管理 一般包括: 1.通风(排毒)、除尘防护设施; 2.噪声、震动控制设施; 3.辐射防护设施; 4.事故应急设施;
5.报警装置 6.冲洗设备; 7.现场急救用品 8. 警示标识 等等 1.设台账; 2.运行记录; 3.保证有效性 4.检测合格; 5.责任到人; 6.定期检查和维修,并相关记录 1.不得擅自拆除或停用;2.如因检修需拆除的,应采取临时措施,检修后及时恢复;3.经工艺改革已消除职业病危害而需拆除的,应经安检部门确认,并在档案中记录

131 二十.个体防护用品的配置、使用和管理 正确用品、正确佩带、正确维护 1.制定个人防护用品计划并组织实施
(配多少,更换周期,性能,检查,维护等) 2.建立个人防护用品发放登记制度 (发放时间 ,名称,数量,领用人签字等) 3.检查、维护、更换记录等 4.培训

132 (LD/T75-1995) (一). 劳动防护用品分类与代码 第一层代码 护品性质 第二层代码 防护部位 第三层代码 防护功能
“1”代表特种防护用品-特种防护用品目录; “0”代表一般防护用品。 (一). 劳动防护用品分类与代码 (LD/T ) × × ×× ××× 第一层代码 护品性质 第二层代码 防护部位 第三层代码 防护功能 第四层代码 材质、结构等其他属性 “01”代表普通; “02”代表防尘; “04”代表防寒; “06”代表防毒; “09”代表防高温; “10”代表防电磁辐射; “11”代表防射线; “12”代表防酸碱; “18”代表给氧; “20”代表防强光; “21”代表防噪声; “22”代表防振; “95”代表防其他。 “1”代表头部防护用品; “2”代表呼吸器官防护用品; “3”代表眼(面部)防护用品; “4”代表听觉器官防护用品; “5”代表手部防护用品; “6”代表足部防护用品; “7”代表躯干防护用品; “8”代表护肤用品; “9”代表防坠落及其他防护用品; 2017/4/13

133 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实施 办法(2005)-- 国家质检总局 安全标志认证制度--国家安监总局
(二). 特种劳动防护用品认证与管理 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实施 办法(2005)-- 国家质检总局 安全标志认证制度--国家安监总局 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目录--国家安监总局、煤监局 目录中没包括的产品属于一般防护用品,不需要认证许可。 2017/4/13

134 特种劳动防护用品认证信息查询 生产许可证有效性查询
登陆国家质检总局官方网站 2017/4/13

135 安全标志认证信息查询 登陆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安全标志管理中心官方网站 http://www.chinasafety.ac.cn/la/
2017/4/13

136 2017/4/13

137 (三).个体防护装备选用 作业类别(39种) PPE防护性能 PPE的选用 可以使用 建议使用 根据防护性能将个体防护装备 划分为72类。
按照工作环境中主要危险特征及 工作条件特点分为39种作业类 别;实际工作中涉及多项作业特 征的,为综合性作业 作业类别(39种) PPE防护性能 PPE的选用 可以使用 建议使用 根据防护性能将个体防护装备 划分为72类。 根据作业类别可以或建议 佩戴的个体防护装备; 综合性作业需要根据作业 特点选择多功能防护装备; 在选择各种PPE时,除本标 准外,还应参照相应的选用 规范,遵守国家相应的法规 要求,并根据实际作业情况 选择。

138 作业类别 2017/4/13 编号 作业类别 说明 可能造成的事故类型 举例 A06 手持振动机械作业
生产中使用手持振动工具,直接作用于人的手臂系统的机械振动或冲击作业 机械伤害 风钻、风铲、油锯 A11 高温作业 工作地点平均WBGT指数等于或大于25℃的作业。 热烧灼 熔炼、浇注、热轧、锻造、炉窑作业 A13 可燃性粉尘场所作业 工作中存在常温、常压下可燃固体物质粉尘作业 化学爆炸 铝镁粉、可燃性化学粉尘等 A19 吸入性气相毒物作业 工作中存在常温、常压下呈气体或蒸气状态、经呼吸道吸入能产生毒害物质的作业 毒物伤害 接触氯气、一氧化碳、硫化氢、氯乙烯、光气、汞的作业 A21 吸入性气溶胶毒物作业 工作中存在常温、常压下呈气溶胶状态、经呼吸道吸入能产生毒害物质的作业 接触铝、铬、锰等有毒金属及其化合物烟雾和粉尘、沥青等 A24 噪声作业 声级大于85dB的环境中的作业 其他 风钻、气锤、铆接、敲击等 A29 射线作业 产生电离辐射的、辐射剂量超过标准的作业 辐射伤害 放射性矿物开采、放射性物质使用等 A38 一般性作业 无上述作业特征的普通作业 自动化控制、缝纫、精细加工等 A39 其他作业 A01~A38以外的作业 2017/4/13

139 防护性能 2017/4/13 编号 防护用品品类 防护性能说明 B05 防尘口罩(防颗粒物呼吸器)
用于空气中含氧19.5%以上的粉尘作业环境,防止吸入一般性粉尘,防御颗粒物等(如毒烟、毒雾)危害呼吸系统或颜面部 B06 防毒面具 使佩戴者呼吸器官与周围大气隔离,由肺部控制或借助机械力通过导气管引入清洁空气供人体呼吸 B07 空气呼吸器 防止吸入对人体有害的毒气、烟雾、悬浮于空气中的有害污染物或在缺氧环境中使用 B13 防强光、紫外线、红外线护目镜和面罩 防止可见光、红外线、紫外线中的一种或几种对眼面的伤害 B18 耳塞 防护暴露在强噪声环境中工作人员的听力受到损伤 B19 耳罩 适用于暴露在强噪声环境中的工作人员,保护听觉、避免噪声的过度刺激,不适于戴耳塞时使用 B21 防化学品手套 具有防毒性能,防御有毒物质伤害手部 B58 热防护服 防御高温、高热、高湿度 B71 其他零星防护用品,如披肩帽、鞋罩、围裙、套袖等 防尘、阻燃、防酸、防碱等 B72 多功能防护装备 同时具有多种防护功能的防护用品 2017/4/13

140 选用 2017/4/13 作业类别 可以使用的防护用品 建议使用的防护用品 编号 类别名称 必须使用的护品 可考虑使用的护品 A06
手持振动机械作业 B18 耳塞 B19 耳罩 B29 防振手套 B38 防振鞋 A11 高温作业  B02 安全帽 B13 防强光、紫外线、红外线护目镜和面罩 B34 隔热阻燃鞋 B56 白帆布类隔热服 B58 热防护服 B57 镀反射膜类隔热服 B71 其他零星防护用品 A13 可燃性粉尘场所作业 B05 防尘口罩(防颗粒物呼吸器) B23 防静电手套 B35 防静电鞋 B54 防静电服 B66 棉布工作服 B47 防尘服 B53 阻燃防护服 A19 吸入性气相毒物作业 B06 防毒面具 B21防化学品手套 B52化学品防护服 B69 劳动护肤剂 A24 噪声作业 A29 射线作业 B12 防放射性护目镜 B25 防放射性手套 B59 防放射性工作服 2017/4/13

141 劳动防护用品使用期限的规定 2017/4/13 作业类别 典型 工种 一般个体防护装备 特种个体防护装备 其他 普通防护服 普通工作帽
普通工作鞋 劳动防护手套 防寒服 雨衣 胶靴 耳塞耳罩 安全鞋 防刺穿鞋 电绝缘鞋 防静电鞋 耐酸碱皮鞋 耐酸碱胶鞋 胶面防砸安全靴 防静电工作服 防酸工作服 阻燃防护服 绝缘服 防电弧服 带电作业屏蔽服 安全带 平网 密目式安全立网 安全帽 焊接面罩 防冲击护目镜 防尘口罩 过滤式防毒面具 空气呼吸器 自救器 太阳镜 存在物体坠落撞击的作业 砌筑工 18  24  n  36  12  有碎屑飞溅的作业 钳工 24 48  木工 操作转动机械作业 挡车工 车工 绕线工 中小型机械操作工 石棉纺织工 30  接触使用锋利器具作业 玻璃切裁工 防机械伤害手套 n  带锯工 3  皮鞋划裁工 地面存在尖利器物的作业 拉丝工 注:表中提供的具体时间是最低要求,其中n代表使用年限,可以由企业在产品说明书标注的使用期限内决定。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参照本标准7.1进行判废。企业可根据防护用品的使用条件、选择产品的耐用性、使用强度,结合自身经济条件,建立企业内部的更换、报废条件和期限,但不能超过产品说明书标注的使用年限。 2017/4/13

142 四. 呼吸防护用品 隔绝式呼吸器:使用者呼吸道完全与污染空气隔绝,呼吸的空气完全来自污染环境之外,分为供气式和携气式(SCBA)两类。
过滤式 隔绝式 自吸过滤式 送风过滤式 供气式 携气式 半面罩 全面罩 正压式 负压式 自吸过滤式:最常见的一种。靠使用者自主呼吸作用克服过滤元件阻力,吸气时面罩为负压,属负压呼吸器。又可分为随弃式和可更换式。 随弃式 (简易防尘口罩) 供气式 (长管供气式) 携气式 SCBA 送风过滤式 防尘、毒组合 送风过滤式:靠机械力或电力克服阻力,将过滤后的空气送到头面罩内呼吸,送风量通常会大于呼吸量,吸气过程中面罩内可维持正压,属正压呼吸器。 防毒全面罩 可更换式 (复式防尘防毒口罩) 2017/4/13

143 (二).呼吸器过滤元件的分类和分级 1防颗粒物呼吸器过滤元件 2防毒呼吸器对过滤元件 2017/4/13

144 1.防颗粒物呼吸器过滤元件 中国: 分类 按过滤性能分为KN和KP两类,KN适用于过滤非油性颗粒物,KP适用于过滤油性和非油性颗粒物的过滤元件。 过滤元件级别 标识 按照GB2626的要求,国内生产的产品,应在过滤元件上标示类别和过滤效率级别,并加注标准号,如:GB KN95,或GB KP100。 滤料分类 过滤效率90% 过滤效率95% 过滤效率99.97% KN类 KN90 KN95 KN100 KP类 KP90 KP95 KP100 2017/4/13

145 美国: 分类 美国NIOSH认证的防颗粒物呼吸器滤料分三类,即N-、R-和P-,效率分3级,其中N类和我国的KN类相同,P类和KP相同,效率级别没有90%级,多了99%级。 过滤元件级别 标识 NIOSH认证的产品在标注上除了类别和率级别外,同时有NIOSH(美国职业安全健康研究所)字样。 滤料分类 过滤效率95% 过滤效率99% 过滤效率99.97% N类 N95 N99 N100 R类 R95 R99 R100 P类 P95 P99 P100 2017/4/13

146 欧洲标准: 分类 获得欧共体认证的防颗粒物呼吸器过滤材料不分类,同时适合油性和非油性的颗粒物,效率分3级。 过滤元件级别 标识
标识包括标准号和效率级别号,随弃式口罩为FFP1、FFP2和FFP3;可更换式面罩的为P1、P2和P3。如果没有这些标准信息和过滤效率级别,仅有CE字样,产品是不能用于职业防护的。 欧洲标准的最低过滤效率是80%,FFP1/P1和我国标准的KN90或KP90大致相当,FFP2/P2和我国的KN95/KP95相当,FFP3/P3和KN100/KP100相当。 标准号 产品类型 EN149:2001 随弃式防颗粒物口罩 EN143:2000 可更换式防颗粒物过滤元件 滤料分级 FFP1 FFP2 FFP3 P1 P2 P3 过滤效率 80% 94% 99% 2017/4/13

147 2 防毒呼吸器过滤元件 我国防毒呼吸器过滤元件的产品标准执行GB2890,防毒过滤元件按照被防护的气体或蒸气类别进行分类,不同类别有不同标色和标记。 标色: 标色是要求过滤元件壳体本身的颜色,或包装上色带的颜色要符合标准 规定的颜色,不同标记颜色代表防不同的有毒物质,如我国标准要求棕 色代表防有机蒸气(如苯、二甲苯等),见下表。如果一个过滤元件同 时防两种甚至更多种气体或蒸气,标色要包括两种或更多颜色。如果过 滤元件同时防颗粒物,还要加一条粉色的色带。 防护对象 颗粒物 有机蒸气 酸性气体 硫化氢 无机 气体 碱性气体 甲醛 低沸点 (<) 有机蒸气 美国标准 P100紫 绿 N/R/P 欧洲标准 P 白 A褐 E黄 B灰 K绿 FM 橄榄绿 Hg红 AX褐 GB L白 3号棕 7号黄 8号蓝 4号灰 6号黑 GB P粉 A棕 HS蓝 HG红 2017/4/13

148 标记: 防护气体的类别 1级:一般能力的防护时间; 防护气体的容量 2级:中等能力的防护时间; 3级:高等能力的防护时间;
标记和标色同时使用。GB2890的标记包括防护气体类别、防护容量、是否防颗粒物 及其效率级别等信息。 防护气体的类别 用英文大写字母标记防护气体类别,如:A类--防有机溶剂(如苯、甲苯、二甲苯等 );B类--防氯气、氰化氢等;E类--防某些酸性气体(如二氧化硫、氯化氢、氟化 氢等);K类--防无机或有机碱性气体(如氨气和甲胺);HG类--防汞蒸气;HS--防 硫化氢气体;CO--防一氧化碳气体。 标记P(普通)--单独防一类气体的过滤元件是普通类过滤元件; 标记D(多功能)--防一种以上气体的多功能过滤元件。 防护气体的容量 防毒过滤元件有1-4个容量规格,1表示容量最低。在相同浓度下,大容量的过滤元 件防毒时间通常更长。 防颗粒物及效率 GB2890对同时防毒和颗粒物的过滤元件(带滤烟层)做了过滤效率的要求,P1:95% ,P2:99%,P3:99.99%,要求同时适合防油性和非油性的颗粒物。 标记Z(综合)--为有滤烟层的过滤元件,叫做综合过滤元件。 1级:一般能力的防护时间; 2级:中等能力的防护时间; 3级:高等能力的防护时间; 4级:特等能力的防护时间。 2017/4/13

149 防毒过滤元件标记举例 参照GB2890-2009,对过滤元件标记的举例说明如下: P-A-1:
D-A/B-2: 2级(中等)容量的,防护A、B两种类型(防某些有机蒸气和某些 无机气体)气体的,多功能(防一类以上气体)的过滤元件。 Z-E-P2-1: 1级(低)容量的,防E型(防某些酸性气体)的,有滤烟层(同时 防颗粒物)的,性能P2级(95%效率)的,综合(尘毒组合)的过 滤元件。 2017/4/13

150 3 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 重点要考虑三方面要素: 呼吸器的防护能力; 有害环境及其危害程度; 呼吸器与使用者个体的适配性。
-- GB/T 《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 重点要考虑三方面要素: 呼吸器的防护能力; 有害环境及其危害程度; 呼吸器与使用者个体的适配性。 2017/4/13

151 (1) 呼吸器的防护能力 预期将空气污染物浓度降低的倍数
呼吸器种类繁多,防护能力各有不同,依据GB/T 18664采用指定防护因数(APF)来衡量各类呼吸器的防护能力。 预期将空气污染物浓度降低的倍数 呼吸防护用品类型 面罩类型 正压式 负压式 自吸过滤式 半面罩 不适用 10 全面罩 100 送风过滤式 50 >200~<1000 开放型面罩 25 送气头罩 长管呼吸器 1000 携气式SCBA >1000 2017/4/13

152 (2) 有害环境及其危害程度 存在呼吸危害的环境分两大类:极端危险的立即威胁生命和健康(IDLH)环境和一般危害(非IDLH)环境。
呼吸危害未知,包括污染物种类、毒性未知; 空气污染物浓度未知; 空气污染物浓度达到IDLH浓度(GB/T18664附录B提供317种); 缺氧或可能缺氧环境。 一般危害环境:空气中污染物浓度超标(毒339种,粉47种)的环境,用 危害因数表示危害水平。危害因数越大,说明危害水平越高。 空气污染物浓度 危害因数 = —————————————— 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规定浓度 2017/4/13

153 (3)呼吸器与使用者个体的适配性 适配性:密合型面罩(如口罩、可更换半面罩和全面罩)必须和使用者脸部紧密贴合,不存在明显的泄漏,否则防护会失效。除按照脸型大小,尽可能选择号型适合的面罩外,借助“适合性检验”,可帮助选择适合使用者脸型的面罩型号和号型。GB/T 附录E 对适合性检验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适合性检验包括定性(气味、压力)和定量(实验室)方法。 适宜性:材质与皮肤表面接触无害、舒适。 2017/4/13

154 密合性及密合性测试( NIOSH呼吸选择法规)
雇员在使用密合型面罩呼吸器之前,必须对其进行密合性测试。 雇主应确保雇员通过定性密合性测试(QLFT)或定量密合性测试(QNFT)。 雇主应确保雇员在最初使用呼吸器之前进行了密合性测试,不同的呼吸器面罩(大小、样式、型号或品牌)无论何时使用,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密合性测试。 只要雇员出现可能影响呼吸器密合性的身体条件(面部疤痕、牙齿改变、整容手术或明显的体重变化)的改变,雇主都应实施附加的密合性测试。 如果经QLFT或QNFT检测后,雇员告知密合性不可接受,雇员应有机会选择不同的呼吸面罩,并进行重新测试。 密合性测试应按OSHA认可的QLFT或QNFT方案(附录A)执行。 QLFT仅适用于密合性测试负压净气式呼吸器,必须达到密合因数100或以上水平。 密合因数,对于密合型半面罩等于或大于100,对于密合型全面罩等于或大于500,表明呼吸器QNFT检测合格。 密合型供气式呼吸器和密合型有动力净气式呼吸器的密合性测试,都将通过负压型QLFT或QNFT测试来完成。 2017/4/13

155 选择 IDLH环境 有害环境性质未知 浓度未知、达到或超过IDLH 缺氧或无法确定 非IDLH环境 确定危害因数 危害因数与APF比较

156 根据危害程度选择 IDLH环境 非IDLH环境 防尘半面罩:可以用于粉尘浓度不超过职业卫生标准10倍的环境
配全面罩的正压式SCBA 在配备适合的辅助逃生型的前提下,配全面罩或送气头罩的正压供气式呼吸防护用品。 应选择APF大于危害因数的呼吸防护用品。 防尘半面罩:可以用于粉尘浓度不超过职业卫生标准10倍的环境 防毒全面罩:可用于不超过100倍职业卫生标准的环境; 一种例外:当污染物的IDLH低于职业卫生标准100倍时,虽然 全面罩APF是100,仍然不能使用,必须使用SCBA。例如硫化氢 MAC为10mg/m3,其IDLH是426 mg/m3,IDLH是MAC的42倍。 选择指定防护因数大于危害因数的呼吸器。若作业现场同时存在一种以上的空气污染物,应以危害因数值最大的污染物作为代表。 防毒全面罩:可用于不超过100倍职业卫生标准的环境; 一种例外:当污染物的IDLH低于职业卫生标准100倍时,虽然全面罩APF是100,仍然不能使用,必须使用SCBA。例如硫化氢MAC为10mg/m3,其IDLH是426 mg/m3,IDLH是MAC的42倍。 这两种呼吸器都有已知的防护时间,不随现场有害物浓度高低而变化,都是正压式,具有最高水平的防护能力,使用中不受外界因素变化的影响,比其他类型的呼吸器更安全。 2017/4/13

157 举例1 某作业现场存在异丙醇,异丙醇的职业卫生标准TWA为 350mg/m3,现场异丙醇8小时的暴露浓度是1560mg/m3。
首先计算危害因数:4.5 使用半面罩可将异丙醇浓度降低10倍,使用者预期暴露浓度是156 mg/m3; 选择自吸过滤式半面罩 若使用半面罩:使用者暴露浓度预期是15.6 mg/m3 若用全面罩正压长管呼吸器,预期暴露浓度仅1.56 mg/m3。 对呼吸器类型的确定,除了要根据职业卫生标准判断外,还 取决与用人单位内部对毒物暴露的控制水平,以及对其他因素的 考虑,如现场浓度波动水平,浓度测量准确性,对具体使用者保 护水平的特殊考虑等等 2017/4/13

158 举例2 某作业现场同时存在对硝基苯胺和对硝基氯苯,对硝基苯胺 的PC-TWA为 3mg/m3,对硝基氯苯的PC-TWA为0.6mg/m3,现场对硝 基苯胺的TWA为27mg/m3,对硝基氯苯的TWA为12mg/m3。 首先分别计算两种有害物质的危害因数:对硝基苯胺的危害 因数等于9,自吸过滤式半面罩、全面罩、长管呼吸器等都适用 。对硝基氯苯的危害因数等于12,自吸过滤式全面罩、长管正压 半面罩呼吸器、送风过滤式正压呼吸器和长管全面罩呼吸器等都 适用。能否选择自吸过滤式半面罩? 依据:若作业现场同时存在一种以上的空气污染物,应以危 害因数值最大的污染物作为代表。则该作业场所应选择针对对硝 基氯苯的个体防护装备为准。答案:不能。 2017/4/13

159 污染物 种类 防护气体的类别 用英文大写字母标记防护气体类别,如:A类--防有机溶剂(如苯 、甲苯、二甲苯等);B类--防氯气、氰化氢等;E类--防某些酸 性气体(如二氧化硫、氯化氢、氟化氢等);K类--防无机或有机 碱性气体(如氨气和甲胺);HG类--防汞蒸气;HS--防硫化氢气 体;CO--防一氧化碳气体。 标记P(普通)--单独防一类气体的过滤元件是普通类过滤元件; 标记D(多功能)--防一种以上气体的多功能过滤元件。 防护气体的容量 防毒过滤元件有1-4个容量规格,1表示容量最低。在相同浓度下 ,大容量的过滤元件防毒时间通常更长。 颗粒物 有害气体或蒸气 两种混合 防护对象 颗粒物 有机蒸气 酸性气体 硫化氢 无机 气体 碱性气体 甲醛 低沸点 (<) 有机蒸气 美国标准 P100紫 绿 N/R/P 欧洲标准 P 白 A褐 E黄 B灰 K绿 FM 橄榄绿 Hg红 AX褐 GB L白 3号棕 7号黄 8号蓝 4号灰 6号黑 GB P粉 A棕 HS蓝 HG红 挥发性 分散度 液态或油性 放射性 有毒气体种类 产品应用说明 警示性 可选择隔绝式或过滤式PPE。若选择过滤式,应选择有效过滤元件或过滤元件组合 粉尘、烟和雾都需要使用防颗粒物呼吸器。在区分油性和非油性的基础上,应根据颗粒物毒性的高低来选择过滤效率水平。建议: 80%~90%效率:用于煤尘、矿尘、水泥尘、棉尘等一般性粉尘的防护; 94%~95%效率:烟、雾和高毒性的粉尘首选,如焊接烟、铸造烟、重金属烟尘(铅尘或铅烟)、农药喷雾、喷漆雾、药粉尘等; 99*~99.99%效率:放射性、剧毒、致癌颗粒物首选,如放射性尘埃、沥青烟、焦炉烟、铍烟等。 某些有毒、有害的气体或蒸气可以选择过滤式呼吸器防护,但并非所有气体或蒸气都有适合、有效的过滤方法,GB2890对防毒过滤元件按照气体的类别加以分类,具有指导作用,但选择时仍需要注意一些特例,如普通防酸性气体的过滤元件,并不保证能适用于氮氧化物的防护;对磷化氢、砷化氢、甲醛等气体或蒸气的有效防护,必须根据对这些气体的防毒时间测量数据来判断(GB2890标准并未包括),不能冒然使用;对常温、常压下以气态存在的有机物,如甲烷、环氧乙烷等,也都缺少可靠的过滤方法,应选择长管呼吸器。 当作业场所存在多种污染物,分别以颗粒物和气态存在情况下,过滤式呼吸器应选择尘毒组合的过滤元件,如某些树酯砂铸造同时存在铸造烟(颗粒物)和有机蒸气;喷漆作业产生的漆雾是挥发性颗粒物,同时存在有机蒸气危害;一些高沸点的有机物,在加热情况下会同时以蒸气和颗粒物状态存在;一些焊接作业同时产生有害气体等,这些都需要选择尘毒组合的综合性过滤防护。 无或弱,优选有失效警示器PPE或隔绝式 注:可选择隔绝式或过滤式,该图为选择过滤式应考虑的问题。 有些气态毒物,如环氧乙烷,目前还缺少有效、并能安全使用的过滤技术,这种情况,就必须选择长管呼吸器。 2017/4/13

160 作业状况 首选全面罩 选逃生型PPE 注意地点与气源距离 选视野好的PPE,必要时,全面罩内提供眼架。 选择可进行语言交流的防护器。
考虑本质安全性,如在选择电动送风呼吸器时必须使用本质安全设计的电机。 注意地点与气源距离 高温、高湿作业可考虑选择带有降温功能的供气式呼吸防护,溶剂和腐蚀性作业应考虑耐腐蚀的材质。 应选择呼吸阻力较低的呼吸防护用品,如双过滤元件设计的面罩,或带呼气阀的防尘口罩。 选视野好的PPE,必要时,全面罩内提供眼架。 选择可进行语言交流的防护器。 接触途径(刺激眼、皮肤) 紧急危险 爆炸性环境 选供气式 高低温、高湿、 溶剂、腐蚀性 作业强度大、时间长 视野、视力要求 语言交流要求 2017/4/13

161 作业人员 头面部特征 舒适性 视力矫正 不适合使用的身体状况 2017/4/13

162 4. 呼吸防护用品的使用 仔细阅读和理解产品使用说明书; 接受专业人员的培训; 了解呼吸危害对健康的影响; 掌握呼吸器的使用与维护方法;
熟悉产品结构、功能和限制; 练习面罩佩戴、调节和做佩戴气密性检查的方法; 懂得部件更换、清洗和储存要求。 2017/4/13

163 过滤元件的更换 防颗粒物呼吸器过滤元件的更换
使用防颗粒物呼吸器,随颗粒物在过滤材料上的累积,过 滤效率通常会逐渐升高,吸气阻力随之逐渐增加,直至使用者 感到不舒适,需要更换。 相同条件下,不同产品吸气阻力升高有快、有慢;同一产 品由不同人使用,每个人对阻力增加的敏感度也不同,需要更 换的时间可能并不相同。 随弃式口罩不可清洗,阻力明显增加时需整体废弃,更换 新口罩。 2017/4/13

164 防毒呼吸器过滤元件的更换 防毒过滤元件对气体或蒸气的防毒时间是有限的,不及时更换, 使用者会超标暴露,非常危险。
防毒过滤元件对气体或蒸气的防毒时间是有限的,不及时更换, 使用者会超标暴露,非常危险。 防毒过滤元件的呼吸阻力通常不会随使用时间发生变化,使用寿 命会随空气污染物种类、浓度、环境温、湿度,及作业强度的 变化而不同。 很多使用者是靠感觉味道或刺激性来判断滤毒元件失效的,这是 不安全的,遇到那些没有警示性(如一氧化碳、汞蒸气),或 警示性差的有害物,就更加危险。 理想情况下,可根据使用条件、污染物种类及浓度水平,建立防 毒过滤元件定时更换的时间表,在失效之前更换。 2017/4/13

165 呼吸防护用品的维护和使用 4.6.1 日常检查 检查过滤元件的有效期
防毒过滤元件必须提供失效期信息。购买防毒面具要查验过滤元件是否在有效期内。防毒过滤元件一旦从原包装中取出存放,其使用寿命将受到影响。 检查面罩 呼吸器面罩通常没有标注失效期的要求。使用寿命取决于使用、维护和储存条件。每次使用后在清洗保养时,应注意检查面罩本体及部件是否变形,如果呼气阀、吸气阀、过滤元件接口垫片等变形,或丢失,应用备件更换;若头带失去弹性,或无法调节,也应更换;如果面罩的密封圈部分变形、破损,需整体更换 。 2017/4/13

166 4.6.2 清洗 禁止清洗呼吸器过滤元件,包括随弃式防尘口罩、可更换防颗粒物和防毒的过滤元件。可更换式面罩应在每次使用后清洗,按照使用说明书的要求,使用适合的清洗方法。不要用有机溶剂(如丙酮、油漆稀料等)清洗沾有油漆的面罩和镜片,这些都会使面罩老化。 4.6.3 储存 使用后,应在无污染、干燥、常温、无阳光直射的环境存放呼吸器,不经常使用时,应在密封袋内储存。防毒过滤元件不应敞口储存。储存时应避免橡胶面罩受压变形,最好在原包装内保存。 此外,应急呼吸器应保持待用状态,并置于适宜储存、便于管理、取用方便的地方,不得随意变更存放地点,并清晰标记“应急呼吸器”。 2017/4/13

167 5.呼吸防护用品选择时常见的错误 使用纱布口罩; 使用自行装填的活性炭滤毒盒; 使用活性炭口罩防毒; 喷漆作业只使用滤毒盒;
在面具下垫纱布。 2017/4/13

168 6 呼吸保护计划 (1) 一般原则 用人单位应建立并实施规范的呼吸保护计划,将呼 吸防护用品的选购、使用和维护作为用人单位管理的一 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书面记录计划实施情况。 用人单位应由一名应接受过适当培训,并具有管理 和有效执行该计划的主管人员负责呼吸保护计划。 当作业条件的变化有可能影响呼吸防护用品的使用 时,应及时调整呼吸保护计划。 应定期对呼吸保护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根据检 查情况对呼吸保护计划做相应调整。 2017/4/13

169 (2) 计划内容 用人单位内呼吸保护计划责任人姓名和职责,执行计划相关部 门的职责; 依据本标准选择使用呼吸防护用品的程序;
依据本标准选择具体类型呼吸防护用品的方法; 对 呼吸防护用品使用人员身体状况的医学评价,包括使用呼吸 防护用品的能力、适合性、使用前 后 的 健 康 监 护 等 ; 常规作业和在能够预见的紧急情况下发放与正确使用呼吸防护用 品的方法和程序; 检查、更换过滤元件的程序和方法,维修、清洗、消毒、储存和 废弃呼吸防护用品的程序和方法; 呼吸防护用品使用人员的定期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 定期评价呼吸保护计划执行情况、效果和改进的程序。 2017/4/13

170 二十一.用工管理 5.对从事高毒作业的人员进行轮岗 6.按国家规定给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的 劳动者是适当津贴
1.签订劳动合同,并在合同中表明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防护措施和待遇. 2.禁止安排围城年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 3.不安排孕期女工从事”作业场所空气中铅及其化合物、汞及其化合物,苯、镉、铍、砷、氰化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流化碳、氯、己内酰胺、氯丁二烯、氯乙烯、环氧乙烷、苯胺、甲醛等有毒物质浓度超过国家标准的作业;不得从事抗癌及己 烯雌酚的作业;不得从事放射性物质超过规定计量的作业;不得从事重体力劳动;不等从事伴有全身强烈震动作业等。 4.不安排哺乳期女工从事:作业场所空气中铅及其化合物、汞、镉、胺、砷、氯化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流化碳、己内酰胺、氯丁二烯、氯乙烯、环氧乙烷、苯胺、甲醛、锰、溴、甲醇、有机氯化和物等有毒物质浓度超过国家标准的作业; 5.对从事高毒作业的人员进行轮岗 6.按国家规定给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的 劳动者是适当津贴

171 二十二.特殊管理 对放射性、高毒作业和高危粉尘作业实行特殊管理。 许可制度 1.作业许可: 放射作业许可证,职业卫生许可 2.人员资格许可

172 二十三.培训 1.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职业卫生培训,应当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职业卫生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2)职业病危害预防和控制的基本知识; (3)职业卫生管理相关知识; (4)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规定的其他内容。

173 权利: 2.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 (1).法律、法规、规章; (2).操作规程;
1.获得职业卫生培训教育 2.获得职业卫生防护 3.接受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康复服务 4.知情权:危害、危害后果、防护条件 5.要求改善工作条件 6.拒绝强令违章操作、冒险作业 7.批评、检举、控告 8.参与民主管理 9.享受国家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 10.要求并获得健康损害赔偿 劳动者应当履行的义务 1.学习和掌握相关的职业卫生知识 2.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 3.正确使用和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及时报告 2.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 (1).法律、法规、规章; (2).操作规程; (3).所在岗位的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及其防护设施; (4).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 (5).职业卫生权利. 等等 1.培训通知;2.教材;试卷;考试成绩;参加人员等记录存档 劳动者

174 二十四.加强发挥工会的监督作用 工会组织依法对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监督,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用人单位制定或者修改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应当听取工会组织的意见。 二十五.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法定代表人在年终的工作报告中应有职业卫生内容。

175 凡是使人感到厌烦或不需要的声音都称为噪声 。
第四部分:噪声危害及控制 (一)、几个概念 1、噪声: 凡是使人感到厌烦或不需要的声音都称为噪声 。  2、声压级:对正常人耳刚能引起音响感觉的声压称为听阈声压,声压增大至人耳产生不适感或疼痛时称痛阈声压。从听阈声压到痛阈声压的绝对值相差一百万倍,为了计算方便,也用对数量 (级)来表示其大小,即声压级,单位用分贝 (dB) 。 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

176 1按噪声的频率分布,可将其分为低频(低于500Hz)噪声、中频(500~1kHz)噪声、高频(高于1kHz)噪声等;
次声 小于20Hz 可听声 20-20Khz 超声 大于20KHz 一般语言频率的倍频带中心频率为500、1000和2000赫兹。

177 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 为保护听力,声音 不能超过90dB; 为保证学习和工作,声音不能超过70dB;
美国航天局实验证明,如果一个人在无声的密封舱中呆上一个小时,他就会无法忍受,如果在绝对寂静的环境中待上3-4小时,足以使他从此失去理智

178 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

179 ————————————————————— ——————————————————————
工作场所噪声的卫生限值 ————————————————————— 接触时间(H) dB(A) ½ ¼ 1/ 最高不能超过115dB(A) —————————————————————— 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

180 (二).噪声的危害 1.特异性危害(听觉系统) (1)、听觉适应
短时间暴露于强烈噪声,听觉器官的敏感性下降,听阈可上升10 dB ~15dB,脱离噪声环境后数分钟内即可恢复正常,这种现象称为听觉适应(auditory adaptation)。听觉适应是一种生理保护现象。 (2)、听觉疲劳 较长时间暴露于强噪声,听力可出现明显下降, 听阈上升超过15 dB ~30dB,脱离噪声环境后,需数小时甚至数十小时听力才能恢复,此现象称为 听觉疲劳(auditory fatigue)。 上述听阈提高属生理性疲劳,也称之为暂时性听 阈位移(temporary threshold shift, TTS)。

181 (3)、永久性听阈位移 随着接触噪声时间的延长,会出现在前一次接触 噪声引起的听力改变尚未完全恢复前便再次接触 噪声,听觉疲劳则逐渐加重,听力改变不能恢复 而成为永久性听阈位移(permanent threshold shift,PTS)。 永久性听阈位移属不可逆的病理性改变,即噪声聋(noise-induced deafness) ¨噪声聋是指在工作过程中,由于长期接触噪声而发生的一种进行性的感音性听觉损伤。

182 较好耳于语频(500,1000,2000Hz)的平均听阈下降作为耳聋程度的判断
轻度耳聋: 26-40dB 中度耳聋:41-55dB 重度耳聋:》56dB

183 噪声所致的PTS特点: 早期常表现为高频听力下降,听力曲线在3000 Hz~6000Hz,尤其常在4000Hz处出现“V”型凹陷(图4-7 )。 随着接触噪声时间延长,耳蜗病理损伤加重,高频段听力下降明显,同时语言频段(500 Hz~2000Hz)听力也会受到影响,甚至出现噪声聋。

184

185 2.非特异损伤(听觉外系统不良影响) (1)、类神经征:头痛、头晕、心悸、睡眠障碍和全身乏力等症状,以及记忆力减退和情绪不稳等。 (2)、心血管系统:心率加快或减慢,血压不稳(长期接触噪声以血压升高为多见)以及心电图ST段或T波缺血性改变等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3)、消化系统:胃肠功能紊乱,食欲不振,胃紧张度降低,胃蠕动减慢,胃液分泌减少等。 (4)、其他:肾上腺皮质功能改变,免疫功能降低,脂质代谢紊乱以及女性机能紊乱等。

186 控制噪声的基本措施是消除或降低声源噪声、隔离噪声、吸声和额减震降噪及接受者的个人防 1.消除或降低声源噪声措施:
(三)、噪声危害防治   控制噪声的基本措施是消除或降低声源噪声、隔离噪声、吸声和额减震降噪及接受者的个人防 1.消除或降低声源噪声措施: 选用低噪声设备和改进生产工艺。 2.噪声隔离 (1)合理布局  应该把强噪声车间和作业场所与职工生活区分开; (2)把声源封闭在有限的空间内,使其与周围环境隔绝。 3.工艺和技术上减少震动源 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

187 对石英砂生产加工企业,护耳器的使用对于降低噪声危害有重要作用.
(4)噪声个人防护   对石英砂生产加工企业,护耳器的使用对于降低噪声危害有重要作用. 但只能作为一种临时措施。更有效地控制噪声,还要依靠其他更适宜的减少噪声暴露的方法。耳套和耳塞是护耳器的常见形式。 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

188 5.3.4 选择护听器 确定L’Ax 确定SNRx需求值 2017/4/13 L’Ax/dB(A) 保护水平 >85 保护不足 80~85
可接受 75~80 70~75 <70 过度保护 2017/4/13

189 耳塞的选择 根据卫生部1999年颁布”工业企业听力保护规范”,依据A声级噪声选择。 最小SNR =(La-85dB(A))/0.6 最佳SNR=最小SNR +(5-10)dB

190 例如:某现场8小时 LA 为95dB(A),则: 最小SNR=(95-85)/0.6=17dB(A) 因此可选择17dB(A)SNR 的护耳器。 但考虑到佩带护耳器后最佳实际接噪值为75-80dB(A),故选择SN为22-27的护耳器为最佳。

191 只有坚持佩戴8小时,才能获得30分贝的防护。要想延长使 用者的佩戴时间,选择舒适性高的护耳器是一个重要因素。

192 中国《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要求: 职工暴露于作业场所Laeq,8h≥90dB的:应当优先考虑采用 工程措施,降低作业场所噪声,噪声控制设备必须经常维 修保养,确保噪声控制效果; 对于暴露于LAeq,8≥85dB的职工,应当进行基础听力测定 和定期跟踪听力测定,评定职工是否发生高频标准听阈偏 移(HSTS); 职工暴露于LAeq,8h≥85dB的, 应当配备具有足够声衰减值 、佩戴舒适的护耳器,并定期进行听力保护培训、检查护 耳器使用和维护情况,确保听力保护效果; 企业应当建立听力保护档案,按规定记录、分析和保存 噪声暴露监测数据和听力测试资料。

193 健康监护 噪声聋聋的诊断

194 谢 谢


Download ppt "企业职业卫生的实践 马 骏 国家安监总局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 2012.6 联系电话:13911077079."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