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附錄二 馮諼客孟嘗君.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附錄二 馮諼客孟嘗君."—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附錄二 馮諼客孟嘗君

2 課前引導 1.要秀,才精彩 2.誰是馮諼? 3.該學習什麼? 彭淑芬老師製作

3 要秀,才精彩 《論語》中有:「巧言令色鮮矣仁,剛毅木訥近於仁。」你認為呢?在日新月異的現代,「木訥」是王道嗎?還是要像馮諼一樣,適時的表現自己? 打開電視,選秀節目充斥,年輕人敢秀敢表現就會紅,就能一步步邁向自己的理想。窩在家中,不走出去,就只能坐井觀天,無法大展長才。年輕的你該如何爭取自己的未來?就讓我們看看戰國時的馮諼怎麼做? 彭淑芬老師製作

4 誰是馮諼? 馮諼,戰國時齊人,是薛國(今滕州市東南)國君孟嘗君門下的食客之一,為戰國時期一位高瞻遠矚、頗具深遠眼光的戰略家。馮諼雖然向孟嘗君索取了不少的待遇,卻著實為孟嘗君效力不少,如替孟嘗君收租,樹立了孟嘗君在人們心中的威信;在孟嘗君遭齊王猜忌時,遊說國君,使之威名重立。通過薛國市義、營造三窟等活動,馮諼為孟嘗君立下了汗馬功勞,使其政治事業久盛不衰。  彭淑芬老師製作

5 該學習什麼? 馮諼懂得審度未來大勢,深謀遠慮,策劃安身立命之計,情理兼顧、圓融通達的待人接物之道,與謀定後動的生命理念是該學習的。而春秋戰國的策士言論行為所呈現出的處世智慧與思慮識見,更值得效法。 彭淑芬老師製作

6 目錄 一、文章題解 二、作者介紹 三、課文 四、課文賞析 五、問題討論 六、應用練習 七、統測精選 八、延伸閱讀 九、網路資源 6
彭淑芬老師製作 6

7 ㄧ、文章題解 彭淑芬老師製作

8 寫作背景 戰國時代弱肉強食,諸侯國間兼併激烈。各國統治者為了維護一己私利,大肆網羅人才、培植親信、厚植羽翼,一時養士之風大盛。孟嘗君即是以養士聞名的戰國四公子之一,馮諼是他的門下食客。馮諼之所以積極地鞏固孟嘗君的政治地位,一方面是為了報答孟嘗君對他的慷慨與寬大,另一方面是為了證明自己是個高瞻遠矚且足智多謀的一代謀士。 彭淑芬老師製作

9 文體簡介 本文選自《戰國策.齊策》。《戰國策》的「策」字,據《說文》本義是趕馬所用工具,借指簡冊之「冊」。古代的策(冊)長二尺四寸,約可書寫一百字左右。王國維《簡牘檢署考》特別提到:「竊疑周、秦游士甚重此書。以策書之,故名曰『策』;以其札一長一短,故謂之《短長》;比尺籍短書,其簡獨長,故謂之《長書》、《修書》。劉向以『戰國時游士輔所用之國,為之策謀』,定其名曰《戰國策》,以『策』為策謀之策,蓋已非此書命名之本義。」「策」後來演變為一種文體名,內容以陳述政事的計畫為主。 彭淑芬老師製作

10 何謂養士? 古代學在官府,只有士以上的貴胄子弟才能擁有知識,東周以後,王官失守,貴族知識流落民間。春秋時代,各國之間征戰不休,貴族或新興地主階級統治者,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地位,爭先「招賢納士」,「養士」之風一時興起。 彭淑芬老師製作

11 戰國養士最盛 戰國時代,爭霸和兼併戰爭更為劇烈,養士之風更為盛行,於是朝秦暮楚的遊說之士應運而生。他們穿梭於各國間,充當說客,縱橫家便是其代表。諸侯國君,如秦穆公、魏文侯、齊威王、齊宣王、梁惠王、燕昭王都一度為士眾所歸。尤其是齊威王和宣王建築了高門大屋的稷下學宮,「招致賢人而尊寵之」。後來的戰國四公子,更讓養士風氣達到巔峰。如此的養士,也因此造成百家爭鳴的現象。 彭淑芬老師製作

12 戰國四公子 戰國時代養士最有名的便是:齊國的孟嘗君田文、趙國的平原君趙勝、魏國的信陵君魏無忌和楚國的春申君黃歇,時稱戰國四公子。每人門下的食客均在三千人左右,聲氣相應,極盡籠絡之能事,可說是風雲一時。 彭淑芬老師製作

13 孟嘗君 其父靖郭君田嬰是齊威王么兒、齊宣王的同父異母弟弟,曾於齊威王時擔任要職,於齊宣王時擔任將軍,封於薛,權傾一時,諡為靖郭君。田嬰死後,田文繼位於薛,是為孟嘗君。孟嘗君以「好客養士」、「好善樂施」而名聞天下。善於用人,廣招賢士,門下「客無所擇」,「諸侯賓客及亡人有罪者」,皆善遇之。為了大量招攬人才,不惜「舍業厚遇之」,因而「傾天下之士」,門下食客達三千餘人。 彭淑芬老師製作

14 受命於天,非受命於戶(1) (孟嘗君) 孟嘗君是妾所生的,生於五月五日端午節。靖郭君認為非常不吉利,命令妾將他丟棄,但她不忍心,便偷偷地扶養他。孟嘗君六、七歲時,有一天混在諸兄弟群中,一同進見靖郭君。靖郭君忽然看見這張白白胖胖的生面孔,奇怪地問他是誰。他回答說:「我就是您要丟棄的五月五日生的孩子。」靖郭君大怒,要重重處罰他們母子。 彭淑芬老師製作

15 受命於天,非受命於戶(2) (孟嘗君) 孟嘗君立即跪在地上,從容地問靖郭君五月五日生究竟有什麼不好?靖郭君說:「因為五月五日生的孩子,長到跟門楣一樣高,會為家族帶來災害。」孟嘗君反問:「如果只為這一點,那太簡單了,只要到時把門拆去,再加高一點就行了。況且,我們人生來是受命於天呢?還是受命於門戶呢?」靖郭君暗中驚奇於他的機智,因而轉為欣賞喜愛。 彭淑芬老師製作

16 聲聞諸侯,即位於薛(1) (孟嘗君) 孟嘗君問靖郭君,說:「兒子的兒子,叫什麼? 」靖郭君答道:「孫子。」孟嘗君又問:「孫子的孫子,叫什麼?」靖郭君說:「玄孫。」孟嘗君追問:「玄孫的孫子,又叫什麼呢?」靖郭君回答說:「這,我就不知道了。」孟嘗君便緊接著說:「您任齊相,歷經三位君王,齊國疆域未見拓展,但是,您私人富累萬金,幕僚之中一個賢人都沒有。」 彭淑芬老師製作

17 聲聞諸侯,即位於薛(2) (孟嘗君) 而且您後宮的人身穿綢紗細綾,可是一般才士,連粗服也穿不起;您家的僕妾有剩餘的飯粱食肉,而一般才士,竟連糟糠都吃不飽。現在您還盡力地累積財富,想留給您尚不知曉的子孫輩們,而眼睜睜地讓國家的政事一天天地敗壞了。」聽完這番話,靖郭君對孟嘗君更加信任,派他主持家事,接待賓客。從此賓客一天天增多,孟嘗君名聲逐漸聞於諸侯。不久,諸侯們請求靖郭君以孟嘗君為太子,靖郭君答應了。於是在靖郭君死後,孟嘗君就在薛地即位。 彭淑芬老師製作

18 平等待客,收歸士心 (孟嘗君) 在薛時,孟嘗君門下食客數千,不分貴賤,皆誠心相待。每當他接待賓客時,在屏風後面常有位書記記錄他和賓客的談話內容。有一次,孟嘗君陪客人吃晚飯,僕人遮住燈光,這位客人不明就裡,誤以為他吃的飯比孟嘗君差,生氣地準備告辭。孟嘗君連忙站起來,拿起自己吃的飯和客人比較,並無兩樣,這位客人頓時感到十分慚愧,立刻自刎謝罪。當時的才智之士聽聞此事奔相走告,都來歸依孟嘗君。 彭淑芬老師製作

19 雞鳴狗盜之力(1) (孟嘗君) 齊湣王二十五年,齊湣王派遣孟嘗君到秦國,秦昭王立即拜孟嘗君為宰相,孟嘗君則進獻白狐裘給秦昭王。其後有人跟秦昭王遊說:「孟嘗君是位賢者,而且又是齊國的王族,現在要他當宰相,他一定先為自己國家的利益設想,最後才會想到秦國,這樣秦國就危險了!」秦昭王深信不疑,立即取消孟嘗君相職,並囚禁他準備處死。這時孟嘗君派人向秦昭王的寵姬求救,但寵姬要求除非贈她一件白狐裘,否則不肯相助。 彭淑芬老師製作

20 雞鳴狗盜之力(2) (孟嘗君) 幸而孟嘗君手下有一位善盜的賓客,在夜晚鑽狗洞混進秦宮,盜出那件白狐裘來獻給秦昭王的寵姬,那寵姬就在昭王面前盡說孟嘗君的好話,秦昭王果然釋放了孟嘗君。 孟嘗君死裡逃生,連忙飛馳離去,變換以往驛券,更改姓名,以便出關。夜半,秦昭王忽後悔釋放孟嘗君,派人乘驛車追趕。此時孟嘗君一夥人趕到函谷關(今河南省臨寶縣),但依照關法,雞鳴才能放行,隨行賓客中,有人能學雞叫,叫了幾聲,雞此起彼落啼叫起來,一夥人才得以出關。不久,秦兵果然趕到函谷關,眼看沒法趕上孟嘗君,只好回去。 彭淑芬老師製作

21 負面形象及評價 (孟嘗君) 本文敘述「孟嘗君為相數十年,無纖介之禍者,馮諼之計也」,據《史記.孟嘗君列傳》觀之,恐非事實。
自秦回國途中為趙人所笑,滅一縣而去。在《史記.孟嘗君列傳》記載:「孟嘗君過趙,趙平原君客之。趙人聞孟嘗君賢,出觀之,皆笑曰:『始以薛公為魁然也,今視之,乃眇小丈夫耳。』孟嘗君聞之,怒。客與俱者下,斫擊殺數百人,遂滅一縣以去。」 彭淑芬老師製作

22 平原君 姓趙,名勝。有食客數千人。秦圍趙都邯鄲,趙堅守三年之久。他向魏、楚求救,得信陵君、春申君之助,擊敗秦軍,解邯鄲圍。 彭淑芬老師製作

23 信陵君 魏氏,名無忌,稱公子無忌,或稱魏公子。安釐王即位,封信陵君。為人仁而下士,士無賢不肖,均謙恭而禮遇,士爭歸之,以致門下食客數千人。結交隱士侯嬴、勇士朱亥等人。秦圍趙都邯鄲,其姊為平原君夫人,多次請救。魏使將軍晉鄙率軍救趙,卻止軍不進,他通過王的寵妃如姬竊得虎符,帶同勇士朱亥用鐵椎擊殺晉鄙,奪得兵權,選精兵八萬進擊秦軍,取得勝利,解趙圍。魏王怨他竊去兵符,矯殺晉鄙,他留趙不回。後十年,秦攻魏急,他被魏王召回,為上將軍,聯合五國兵擊退秦將蒙驁,威振天下。 彭淑芬老師製作

24 春申君 黃氏,名歇。楚頃襄王派太子完與黃歇到秦為質,在秦停留好幾年,頃襄王病,太子完回不了楚國。黃歇設計,使太子完偽裝成楚使者的御車人,出了函谷關,而後黃歇向秦王請罪。秦王大怒,欲賜黃歇死罪,應侯說情,赦免黃歇,使其回楚,可佐太子為王,與秦和親。秦王乃遣回黃歇。黃歇至楚三個月後,楚頃襄王死,太子完即位,是為楚考烈王。以黃歇為相國,封春申君。 彭淑芬老師製作

25 二、作者介紹 彭淑芬老師製作

26 戰國策編者劉向 (西元前七七~前六年)字子政,本名更生,漢沛縣(今江蘇省沛縣)人。高祖弟楚元王劉交的第四代孫。元帝時為中壘校尉,後因權臣專政,被廢十多年。成帝時,改名為向,任光祿大夫,校閱經傳諸子詩賦等書籍,撰成《別錄》一書,為中國最早的圖書目錄,原書已不存。劉向校書二十年未竟而逝世,其子劉歆在《別錄》基礎上,去詳從略,撰成《七略》。班固據《七略》而成《漢書.藝文志》。劉向另著有《新序》、《說苑》、《列女傳》等書。 彭淑芬老師製作

27 戰國策簡介(1) 1.作者:非一時一地一人之作。
2.內容:記載戰國策士(東周、西周、秦、齊、楚、趙、魏、韓、燕、宋、衛、中山等十二國)遊說諸侯之事。 3.體例:依《國語》之例,按戰國國別及時間順序分類編排,為國別史史書。 4.記載年代:記春秋之後至楚、漢之起(即戰國),共二百四十五年間史事。 彭淑芬老師製作

28 戰國策簡介(2) 5.別稱:《國策》、《國事》、《事語》、《長書》、《修書》、《短長》等。 《國事》:因所載之事皆有關於國家大事。
《事語》:猶言故事及語錄。 《短長》、《長書》、《修書》:古人著書於竹策,策有長短。六國之時,重短長之術(「言欲令此事長,則長說之;欲令此事短,則短說之」、「要在隨事而施之,皆遊說士之術也」),故名《短長》。而策每見長者,故名為《長書》、《修書》。 彭淑芬老師製作

29 戰國策簡介(3) 6.定名:西漢劉向定名為《戰國策》 。 7.校定:傳至北宋散佚頗多,經曾鞏校補重編,使得三十三篇復歸完整。
8.注疏:東漢高誘注。 9.風格特色: (1)長於敘事,刻劃人物性格鮮明生動,並善用寓言故事及譬喻,具有極高文學成就。 (2)文章脫離傳統儒家教化觀,偏向戰國縱橫家風格,敘事狀物鋪張、說理論事犀利明快、陳述利害一新耳目。 彭淑芬老師製作

30 戰國策的史學價值(1) 保存戰國的珍貴史料 《戰國策》記載春秋以後至楚、漢之起,共十二國二百四十五年間的歷史。在《左傳》、《國語》之後,楚漢春秋、秦楚之際之前,這中間二百四十五年的史料空白,主要靠《戰國策》來填補。《戰國策》保存許多珍貴史料,如:西周、東周二國的情況、楚幽王為春申君之後、郭開讒李牧、呂不韋立子楚、嫪毒亂秦宮等,都是獨家史料,是司馬遷修《史記》取材的唯一資料來源。 彭淑芬老師製作

31 戰國策的史學價值(2) 反映出戰國時代的社會風貌
《戰國策》中所收遊說之士的縱橫之論,反映出戰國時的社會風貌和各國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的重大活動,生動記載縱橫家們的機智善變、聰明智慧,使人如臨其境,如聞其聲。 彭淑芬老師製作

32 三、課文 ★請按此連結課文.注釋 【馮諼客孟嘗君】 彭淑芬老師製作

33 四、課文賞析 ▼課文賞析 ▼修辭統整

34 課文賞析 本文雖是戰國歷史散文,但人物性格鮮明,故事情節跌宕變化,頗有小說的意味。文旨雖在表現馮諼的才能識見,卻採取欲揚先抑、欲露先隱的筆法,使馮諼由「狀若無能」的形象,漸至「似有所能」的表現,再推展出「真有實能」的識見。逐層躍出,引人入勝。   文中首先描述馮諼貧乏無以自存,寄食孟嘗君門下,但他自述無所好、無所能,卻三次「彈鋏」,得寸進尺需索更好的待遇。孟嘗君左右之人也從「以告」、「皆笑之,以告」到「皆惡之」的反應,顯示對馮諼貪心不足的不滿。孟嘗君一再滿足馮諼的要求,呈現孟嘗君的雅量與氣度。此時馮諼的形象是負面的,而孟嘗君則被塑造成氣度非凡的人物,其間的反差,為下文馮諼願報答孟嘗君「知遇之恩」留下伏筆。  

35 課文賞析 接著孟嘗君徵求收債人才,馮諼似有所能地毛遂自薦 ,一反之前自述的「無能」形象。當馮諼問:「責畢收,以何市而反?」其實心中早有謀劃;孟嘗君一句:「視吾家所寡有者!」更為其後「焚券市義」埋下情節轉折的伏筆。之後馮諼趕往薛地,矯命「焚券」,以「市義」為孟嘗君籠絡人心,此為第一窟。當孟嘗君被齊王罷黜 時,馮諼一年前市義的布局,終於在此時發揮效用。    「市義」的成功,使馮諼得以在孟嘗君的信任下「復鑿二窟」:馮諼遊說梁王,使其虛上位等待重用孟嘗君為相,齊王恐懼梁國國力增強,只好向孟嘗君認錯道歉,請求他返國為相。 在此挾外援以自重的時機下,馮諼建議孟嘗君趁此機會請求齊王立宗廟於薛地,使孟嘗君的封地成為齊國重鎮,如此也連帶確立孟嘗君在政治上穩固的地位,此為第三窟。 ㄔㄨ

36 毛遂自薦:比喻自告奮勇,自我 推薦。

37 罷黜:免職、免除。

38 課文賞析 最後一段採史贊 筆法,推崇孟嘗君能安穩為相數十年,全賴馮諼苦心地計劃與卓越的眼光。
最後一段採史贊 筆法,推崇孟嘗君能安穩為相數十年,全賴馮諼苦心地計劃與卓越的眼光。 全文情節鋪設出奇、環環相扣,逐層顯露馮諼過人的遠見。人物描繪方面,馮諼深謀遠慮、謀定而後動,深刻展現戰國時期策士非比尋常的才幹;孟嘗君對屬下忍讓信任的寬宏大度,也是本文極力彰顯的。在語言方面,對話精采,言詞犀利,文字精潔,感染力極強,形成波瀾迭起、氣勢壯闊的史傳 奇文。 ㄓㄨㄢ

39 史贊:史書評論。

40 修辭統整--轉品 1.左右以君「賤」之也。(形動) 2.孟嘗君「客」我!(名動) 3.孟嘗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見之。(名 動)
4.不拊愛「子」其民,因而賈利之。(名動) 5.梁王「虛」上位。(形動) 彭淑芬老師製作

41 修辭統整--排比 1.乘其車,揭其劍,過其友。 2.宮中積珍寶,狗馬實外廄,美人充下陳。 彭淑芬老師製作

42 修辭統整--婉曲 1.寡人不敢以先王之臣為臣! 2.願君顧先王之宗廟,姑反國統萬人乎? 彭淑芬老師製作

43 五、問題討論

44 問題討論1 孟嘗君以好客聞名,從本文的哪些敘述可以看出?

45 問題討論1答 1.馮諼貧乏不能自存,既「無好」又「無能」,卻要求成為門客,孟嘗君「笑而受之」,顯現他寬大泛愛的胸懷。
2.馮諼寄食門下後,提出「食無魚」、「出無車」、「無以為家」這些得寸進尺的要求,孟嘗君   都容忍並順應他。 3.馮諼自薦去收債,孟嘗君獲悉後,不僅紆尊降貴召見他,並謙卑地承認自己「疏於接見」和「懧愚」。 彭淑芬老師製作

46 問題討論2 〈馮諼客孟嘗君〉一文中,哪位角色的遭遇最令你關注,試說明原因。

47 問題討論2答 1.梁惠王:他被馮諼當做讓孟嘗君重回齊國的一顆棋子,準備了那麼厚重的聘禮,結果最後一場空,他在國際之間應該會變成笑話一則;在他自己國內,應該也會被臣民攻擊、譏笑得很慘吧! 2.梁國的故相:他最無辜了,本來當宰相當得好好的,卻因為馮諼的計謀,被調任為上將軍,最後孟嘗君沒來,他是否會重回相位?他如何面對這樣被人呼之即來、揮之則去的處境,畢竟在梁惠王心目中,他的重要性好像不高啊!而如果最後他沒重回相位,梁惠王在國內另找人擔任,那他豈不更尷尬?更證實他沒能力當宰相!真如此,繼續當上將軍也沒意思了。他的後續遭遇最令人感到好奇了!

48 問題討論3 馮諼應用哪些策略使他在眾多門客中脫穎而出?在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中,他的做法帶給你什麼啟示?

49 問題討論3答 3 2 1 巧營三窟 藉孟嘗君徵求收債人才,馮諼勇於毛遂自薦
巧營三窟 藉孟嘗君徵求收債人才,馮諼勇於毛遂自薦 先示弱,步步確認孟嘗君是值得效忠的對象;然後精心替孟嘗君籌劃,巧營三窟 做法 為人要具有遠見,看清大勢;做事要有謀略,事先擘劃清楚,不莽撞行事 善於掌握時機,勇於推銷自己 士為知己者死,在職場上有識你知你者賞識並重用自己,就該竭力報效,努力為其做事 啟示

50 六、應用練習

51 應用練習1. 下列「 」內的字音,何組完全相同? (A)「懧」愚/泥「濘」/「擰」乾/猙「獰」 (B)長「鋏」/「愜」意╱豆「莢」╱「俠」士
下列「 」內的字音,何組完全相同?  (A)「懧」愚/泥「濘」/「擰」乾/猙「獰」  (B)長「鋏」/「愜」意╱豆「莢」╱「俠」士  (C)「纖」介之禍╱一語成「讖」╱痛加「懺」悔╱「殲」滅敵軍  (D)「憒」於憂╱物資「匱」乏╱功虧一「簣」╱「潰」不成軍 彭淑芬老師製作

52 應用練習1. 【答案】(D) 【解析】 (A)ㄋㄨㄛˋ╱ㄋㄧㄥˋ╱ㄋㄧㄥˇ╱ㄋㄧㄥˊ。 (B)ㄐㄧㄚˊ╱ㄑㄧㄝˋ╱ㄐㄧㄚˊ╱ㄒㄧㄚˊ。
(C)ㄒㄧㄢ╱ㄔㄣˋ╱ㄔㄢˋ╱ㄐㄧㄢ。一語成讖:指本為一句無心的話,竟然變成預言且應驗了。 (D)ㄎㄨㄟˋ。功虧一簣:比喻事情不能堅持到底,只差最後的步驟而功敗垂成╱潰不成軍:形容慘敗。 彭淑芬老師製作

53 應用練習2. 下列「 」內的通同字,何者有誤? (A)遣太傅「賫」黃金千斤:齎 (B)以何市而「反」:返 (C)不「拊」愛子其民:撫
下列「 」內的通同字,何者有誤?  (A)遣太傅「賫」黃金千斤:齎  (B)以何市而「反」:返  (C)不「拊」愛子其民:撫  (D)「憒」於憂:饋 彭淑芬老師製作

54 應用練習2. 【答案】(D) 彭淑芬老師製作

55 應用練習3. 下列「 」內的字義,何者兩兩不同? (A)「矯」命以責賜諸民╱亦不敢服垢弊以「矯」俗干名
下列「 」內的字義,何者兩兩不同?  (A)「矯」命以責賜諸民╱亦不敢服垢弊以「矯」俗干名  (B)齊「其」聞之矣╱人知之者,「其」謂與埳井之蛙何異  (C)驅而「之」薛 ╱〈送孟浩然「之」廣陵〉            (D)「因」燒其券╱「因」摸地上刑械 彭淑芬老師製作

56 應用練習3. 【答案】 (A) 【解析】 (A)假託╱違背。司馬光〈訓儉示康〉。語譯:但也不敢穿汙穢破爛的衣服來違背世俗,求取儉樸的美名。
(B)大概。後者出自歸有光〈項脊軒志〉。語譯:別人知道了,大概會說我跟淺井裡的青蛙沒有什麼不同吧? (C)往。 (D)於是。後者出自方苞〈左忠毅公逸事〉。語譯:於是就摸起地上的刑具。 彭淑芬老師製作

57 應用練習4. 古文中經常為求文句簡練而有省略現象,例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原來的語句應為︰「村人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漁人具答之。」下列何者也有省略的情況?  (A)左右皆笑之,以告  (B)孟嘗君使人給其食用  (C)齊人有馮諼者,貧乏不能自存  (D)君家所寡有者以義耳 彭淑芬老師製作

58 應用練習4. 【答案】(A) 【解析】 (A)「以告」原句應為「以之告之」,也就是「把馮諼的行為告訴孟嘗君」。
題幹語譯:他們(村人)看到漁人,大吃一驚,問他是從哪裡來的,(漁人)詳細地回答了他們。 彭淑芬老師製作

59 應用練習5. 〈馮諼客孟嘗君〉描繪馮諼的才能和智謀,一開始馮諼自答「無好」、「無能」,卻能被「笑而受之」,由此可看出孟嘗君: (A)恃才傲物
〈馮諼客孟嘗君〉描繪馮諼的才能和智謀,一開始馮諼自答「無好」、「無能」,卻能被「笑而受之」,由此可看出孟嘗君:  (A)恃才傲物  (B)嫉賢妒才  (C)雍容大度  (D)慧眼獨具 彭淑芬老師製作

60 應用練習5. 【答案】(C) 彭淑芬老師製作

61 應用練習6. 「文倦於事,憒於憂,而性懧愚,沉於國家之事,開罪於先生。」以上文句的語氣,與下列何者相似? (A)責畢收乎?來何疾也
「文倦於事,憒於憂,而性懧愚,沉於國家之事,開罪於先生。」以上文句的語氣,與下列何者相似?  (A)責畢收乎?來何疾也  (B)先生所為文市義者,乃今日見之  (C)千金重幣也,百乘顯使也,齊其聞之矣  (D)寡人不祥,被於宗廟之祟,沉於諂諛之臣,開罪於君 彭淑芬老師製作

62 應用練習6. 【答案】 (D) 【解析】 題幹與(D)皆為自責語氣。 (A)疑問語氣。 (B)肯定語氣。 (C)推測語氣。 彭淑芬老師製作

63 應用練習7. 馮諼三歌「長鋏歸來乎」,此時馮諼所呈現的形象是: (A)用行舍藏 (B)壯志凌雲 (C)貪婪無能 (D)恃才傲物
馮諼三歌「長鋏歸來乎」,此時馮諼所呈現的形象是:  (A)用行舍藏  (B)壯志凌雲  (C)貪婪無能  (D)恃才傲物 彭淑芬老師製作

64 應用練習7. 【答案】 (C) 【解析】 (A)被任用則出仕行道,被捨棄則退隱修身。 彭淑芬老師製作

65 應用練習8. 「孟嘗君使人給其食用,無使乏。於是馮諼不復歌。」意謂: (A)馮諼並非貪不知足 (B)馮諼通權達變 (C)孟嘗君無識人之明
「孟嘗君使人給其食用,無使乏。於是馮諼不復歌。」意謂:  (A)馮諼並非貪不知足  (B)馮諼通權達變  (C)孟嘗君無識人之明  (D)馮諼淡泊名利 彭淑芬老師製作

66 應用練習8 . 【答案】(A) 彭淑芬老師製作

67 應用練習9. 下列有關本文的寫作技巧,何者分析正確? (A)寫馮諼彈鋏而歌,從「食無魚」、「出無車」到「無以為家」,採用映襯手法
下列有關本文的寫作技巧,何者分析正確?  (A)寫馮諼彈鋏而歌,從「食無魚」、「出無車」到「無以為家」,採用映襯手法  (B)寫馮諼的才能與識見,採用先抑後揚的描寫技巧  (C)使用白描法,對人物的外型、衣著、舉止均做精細地刻劃  (D)藉由左右之人的譏笑諷刺,凸顯馮諼的寬宏大量 彭淑芬老師製作

68 應用練習9. 【答案】(B) 【解析】 (A)屬於層遞筆法。 (C)沒有精細的外型衣著或舉止的刻劃,多以對話語言來表現人物性格。
(D)本文未提及馮諼的寬宏大量。 彭淑芬老師製作

69 應用練習10. 下列有關《戰國策》一書的敘述,何者正確? (A)非一時一地一人之作 (B)為編年史名著
下列有關《戰國策》一書的敘述,何者正確?  (A)非一時一地一人之作  (B)為編年史名著  (C)書名紛歧,經曾鞏編訂整理後,定名為《戰國策》     (D)長於敘事,描寫生動,是成就非凡的哲理散文 彭淑芬老師製作

70 應用練習10. 【答案】 (A) 【解析】 (B)為國別史名著。 (C)經劉向編訂整理。 (D)歷史散文,非哲理散文。 彭淑芬老師製作

71 應用練習填充 馮諼為孟嘗君設計了三窟,請依其實際做法與用意,歸納統整後完成下表。 彭淑芬老師製作

72 第三窟 第二窟 第一窟 立宗廟於薛 借外力自重 焚券市義 做法 確保政治地位 重返相位 收攬民心 用意 彭淑芬老師製作

73 七、統測精選

74 統測試題精選1. 下列各組「 」內的字,何者讀音相同? (A)「觥」籌交錯╱曲「肱」而枕之 (B)一碗紅「麯」酒╱「掬」全國之至誠
下列各組「 」內的字,何者讀音相同?  (A)「觥」籌交錯╱曲「肱」而枕之  (B)一碗紅「麯」酒╱「掬」全國之至誠 (C)寄「蜉」蝣於天地╱民有飢色,野有餓「莩」  (D)倦於事,「憒」於憂╱不積「蹞」步,無以至千里 (100統測) 彭淑芬老師製作

75 統測試題精選1. 【答案】 (A) 【解析】 (A)ㄍㄨㄥ。出自歐陽脩〈醉翁亭記〉╱出自《論語.述而》。語譯:彎曲手臂當枕頭靠著。 (B)ㄑㄩˊ。出自張曉風〈詠物篇〉 ╱ㄐㄩˊ。出自陳之藩〈自己的路〉。 (C)ㄈㄨˊ。出自蘇軾〈赤壁賦〉╱ㄆㄧㄠˇ。出自《孟子.梁惠王》上。語譯:人民有飢餓的臉色,郊野有因飢餓而死的屍體。 (D)ㄎㄨㄟˋ。出自〈馮諼客孟嘗君〉╱ㄎㄨㄟˇ。出自《荀子.勸學》 。

76 統測試題精選2. 下列各組文句「 」內的詞,何者意義相同? (A)於是梁王虛「上」位,以故相為上將軍╱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迴谿
下列各組文句「 」內的詞,何者意義相同?  (A)於是梁王虛「上」位,以故相為上將軍╱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迴谿  (B)廡「下」,一生伏案臥,文方成草╱武仲以能屬文為蘭臺令史,「下」筆不能自休  (C)使老狙率以之山「中」,求草木之實╱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D)交戟之衛士欲止不「內」,樊噲側其盾以撞╱近日士大夫家,酒非「內」法,果肴非遠方珍異。 (100統測) 彭淑芬老師製作

77 統測試題精選2. 【答案】(C) 【解析】 (A)高。出自《馮諼客孟嘗君》╱登上。出自柳宗元〈始得西山宴遊記〉。
(B)內。出自方苞〈左忠毅公逸事〉╱指用筆寫作。出自曹丕〈典論.論文〉。 (C)內。出自劉基〈狙公〉。語譯:指派老獼猴領著小猴到山中,採摘草木的果實╱出自陶淵明〈桃花源記〉。 (D)使⋯⋯進入。出自司馬遷〈鴻門宴〉。語譯:持戟交叉守在軍營門口的衛兵想阻止他進入;樊噲側過手中盾牌來撞擊他們╱宮廷內。出自司馬光〈訓儉示康〉。語譯:進來做官的人家,如果酒不是官製的,果品、菜餚不是遠地的奇珍異味。

78 八、延伸閱讀 彭淑芬老師製作

79 相關文章選讀--驚弓之鳥 天下合從,趙使魏加見楚春申君曰:「君有將乎?」曰:「有矣,僕欲將臨武君。」魏加曰:「臣少之時好射,臣願以射譬之,可乎?」春申君曰:「可。」加曰:「異日者,更羸與魏王處京臺之下,仰見飛鳥。更羸謂魏王曰:『臣為王引弓虛發而下鳥。』魏王曰:『然則射可至此乎?』更羸曰:『可。』有間,雁從東方來,更羸以虛發而下之。魏王曰:『然則射可至此乎?』更羸曰:『此孽也。』王曰:『先生何以知之?』對曰:『其飛徐而鳴悲。飛徐者,故瘡痛也;鳴悲者,久失群也。故瘡未息而驚心未去也,聞弦音,引而高飛,故瘡隕也。』今臨武君,嘗為秦孽,不可為拒秦之將也。」(《戰國策.楚策》四)

80 驚弓之鳥語譯(1) 天下諸侯聯合抗擊秦國,趙國派魏加去見楚國的春申君說:「您定下大將的人選了嗎?」春申君說:「定下來了,我準備委任臨武君為主將。」魏加說:「我年輕的時候喜歡射箭,我願意用射箭的事打個比方,可以嗎?」春申君說:「可以。」魏加說:「從前,更羸和魏王站在廟臺的下面,仰頭看見即將飛近的大雁。更羸對魏王說:『我能為大王引弓虛發把鳥射下來。』魏王說:『你射箭的技術能達到這般地步嗎?』更羸說:『可以。』一會兒,一隻大雁從東方越飛越近,更羸引弓虛發,果然把牠射了下來。 彭淑芬老師製作

81 驚弓之鳥語譯(2) 魏王說:『你的箭術,怎麼到達這樣神乎其技的地步呢?』更羸說:『沒什麼,這隻大雁是受過驚嚇的!』魏王說:『喔,先生怎麼知道牠受過驚嚇呢?』更羸回答道:『那沒什麼,看牠飛的速度比旁邊的大雁慢,鳴叫聲音淒涼悲傷。飛得慢,是因為舊的創傷發痛;鳴叫悲傷,是因為牠長期失伴。舊的創傷未痊癒,驚心的陰影未消除,以致於牠一聽到弓弦的聲響,就為了避箭而極力高飛,終於牽動舊傷,墜落了下來。』如今臨武君是個曾經被秦國打敗的將領,猶如驚弓之鳥,不可以委任他為抵抗秦軍的主將。」 彭淑芬老師製作

82 戰國策名句(1) 1.毛羽不豐滿者,不可以高飛。(《秦策》一) 釋義:羽毛尚未長滿的,不能夠高飛。比喻勢力或能力學識淺薄,尚不足以獨當一面。
2.日中則移,月滿則虧。 (《秦策》三) 語譯:太陽走到正午,就要向西偏移;月亮變圓的時候,就要開始虧損。 3.行百里者半九十。 (《秦策》五) 釋義:百里的路程雖然走了九十里,只能算是走了一半,因為最後的十里路是最艱苦的。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要認真對待。 彭淑芬老師製作

83 戰國策名句(2) 4.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 (《楚策》四)
語譯:看到兔子跑了才回頭找獵犬,還不算晚;羊丟失了再去修補羊圈,也不算遲。 5.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也。 (《趙策》一) 語譯:記取從前做事的經驗教訓,可以做為以後做事的借鑑。 6.三人言而成虎。 (《魏策》二) 釋義:龐恭和魏太子同去趙國當人質,臨行前龐恭以三人成虎勸諫魏惠王不要聽信讒言。比喻謠言惑眾。 7.抱薪而救火也,薪不盡則火不滅。(《魏策》三) 語譯:抱著柴草去救火,柴草燒不完,那火是不會滅的。

84 史書的體例(1) 體 例 區 分 名 作 作 者 紀傳體 以人 《史記》 始祖 通史之祖 漢 司馬遷 《漢書》斷代史之祖 漢 班固
體 例 區 分 名 作 作 者 紀傳體 以人 《史記》 始祖 通史之祖 漢 司馬遷 《漢書》斷代史之祖 漢 班固 《臺灣通史》 民國 連橫 編年體 以年 《春秋》始祖 春秋 孔子 《左傳》 春秋 左丘明 《資治通鑑》 宋 司馬光等 彭淑芬老師製作

85 史書的體例(2) 紀事本末體 以事 《通鑑紀事本末》始祖 宋 袁樞 國別史 以國 《國語》始祖 春秋 左丘明 《戰國策》 非一人 之作 政書
宋 袁樞 國別史 以國 《國語》始祖 春秋 左丘明 《戰國策》 非一人 之作 政書 以典章制度 《通典》 唐 杜佑 《通志》 宋 鄭樵 《文獻通考》 元 馬端臨 史評 以評論 《史通》始祖 唐 劉知幾 《文史通義》 清 章學誠 《讀通鑑論》 清 王夫之 彭淑芬老師製作

86 春秋。周穆王十二年至周貞定王十六年(538年) 戰國。春秋之後至楚漢之起 (245年)
左傳、國語、戰國策比較(1) 書 名 《左傳》 《國語》 《戰國策》 別 稱 《左氏春秋》、《春秋左氏傳》、《春秋內傳》 《春秋外傳》 《國策》、《國事》、《事語》、《長書》、《修書》、《短長》等 作 者 左丘明 相傳左丘明 非一人一時一地之作 注 疏 晉杜預《注》、 唐孔穎達《正義》 三國(吳) 韋昭《注》 東漢高誘《注》 書 名 左 傳 國 語 戰 國 策 別 稱 左氏春秋、春秋左氏傳、春秋內傳 春秋外傳 國策、國事、事語、長書、修書、短長等 作 者 左丘明 相傳左丘明 非一人一時一地之作 注 疏 晉杜預注、唐孔穎達正義 三國(吳)韋昭注 東漢高誘注 時 間 春秋。魯隱公元年至哀公二十七年(255年) 春秋。周穆王十二年至周貞定王十六年(538年) 戰國。春秋之後至楚漢之起 (245年) 書 名 左 傳 國 語 戰 國 策 別 稱 左氏春秋、春秋左氏傳、春秋內傳 春秋外傳 國策、國事、事語、長書、修書、短長等 作 者 左丘明 相傳左丘明 非一人一時一地之作 注 疏 晉杜預注、唐孔穎達正義 三國(吳)韋昭注 東漢高誘注 時 間 春秋。魯隱公元年至哀公二十七年(255年) 春秋。周穆王十二年至周貞定王十六年(538年) 戰國。春秋之後至楚漢之起 (245年) 體 例 編年史 國別史 內 容 以記事為主 以魯史為中心,旁及同時代諸國之事。 解釋春秋經 以記言為主 所載多為春秋之事 錄周、魯、齊、晉、鄭、楚、吳、越八國之事。 戰國策士遊說諸侯之事 分十二國記事 特 色 著重記史 敘事詳明 描述生動 著重勸善 對話風趣 刻畫細緻 委婉善諷 練達人事 曲盡人情 價 值 先秦歷史散文佳構 漢之馬、班,唐之韓、柳,受其沾溉。 國別史之祖 司馬遷作史記的重要參考書 歷史散文佳作 司馬遷作史記,多採其說書。 備 註 所記史實多與左傳不同,著作態度亦異。 書名分歧,經劉向整理定名為「戰國策」。 至北宋僅存十一篇,曾鞏加以校訂,復歸三十三篇。

87 左傳、國語、戰國策比較(2) 書名 《左傳》 《國語》 《戰國策》 時 間 春秋。魯隱公元年至哀公27年(255年)
春秋。周穆王12年至周貞定王16年(538年) 戰國。春秋之後至楚漢之起 (245年) 體 例 編年史 國別史 內 容 記事為主 魯史為中心,旁及同時代諸國之事。 解釋《春秋》經 記言為主 多為春秋之事 錄周、魯、齊 、晉、鄭、楚、 吳、越八國事。 戰國策士遊說諸侯事 分十二國記事

88 左傳、國語、戰國策比較(3) 書名 《左傳》 《國語》 《戰國策》 特 色 重記史 文詳明 筆生動 重勸善 文風趣 重刻劃 善諷 委婉 通情
價 值 先秦歷史散文佳構 漢之馬班,唐之韓柳,受其沾溉。 國別史之祖 司馬遷作 《史記》的重要參考書 歷史散文佳作 司馬遷作《史記》,多採其說書。

89 比喻實際行動與想法相反;雙方想法背道而馳,無法謀合。
戰國策中的成語 成語 意義 1 狐假虎威 假借他人權勢,欺凌善良的卑劣行為。 2 南轅北轍 比喻實際行動與想法相反;雙方想法背道而馳,無法謀合。 3 驚弓之鳥 被弓箭嚇怕了的鳥。比喻受過驚嚇的人,遇到一點動靜就會異常惶恐。 4 曾參殺人 指謠言或誣妄之言危害很大。 5 鷸蚌相爭 比喻兩者相爭,卻反被第三者得利。 彭淑芬老師製作

90 比喻多做不必要的事,反而徒勞無功。類同「多此一舉」。
6 畫蛇添足 比喻多做不必要的事,反而徒勞無功。類同「多此一舉」。 7 千金買骨 喻求才之殷切。 8 三人成虎 三個人謊報城裡有老虎,聽的人就信以為真。比喻說的人多了,就能使人們把謠言當成事實。 9 接踵而至 形容人來得多,接連不斷。 10 不遺餘力 把全部力量都使出來,一點不保留。 彭淑芬老師製作

91 形容射箭準確,每次都命中目標。亦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
11 勢不兩立 敵對的雙方不能同時並存。 12 安步當車 以從容的步伐代替乘車。 13 食玉炊桂 食品貴如玉,燃料貴如桂。比喻物價昂貴。 14 百發百中 形容射箭準確,每次都命中目標。亦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 15 交淺言深 比喻與相交不深的人談親密的話。指人說話不得體。 彭淑芬老師製作

92 丟失了羊,就趕快修補羊圈。比喻犯錯後及時更正,還能補救。
16 亡羊補牢 丟失了羊,就趕快修補羊圈。比喻犯錯後及時更正,還能補救。 17 抱薪救火 抱著木柴去救火,只會讓火愈燒愈旺;比喻處理事情的方法錯誤,既無法達成目的,反而情勢更為惡劣。 18 圖窮匕見 比喻事情發展到最後,形跡敗露,現出真相。 19 食不甘味 飲食無法辨別美味。形容憂慮煩躁或忙碌勞累的樣子。 20 雞口牛後 比喻人寧可在小場面中自主,也不要在大場面為人所支配。 彭淑芬老師製作

93 九、網路資源 彭淑芬老師製作

94 禮賢下士 戰國四公子養士大比拼 html 薛國古城 / 中國古籍全錄─史庫─別史、雜史 翰廬戰國冊 彭淑芬老師製作


Download ppt "附錄二 馮諼客孟嘗君."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