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二讲 古希腊政治制度.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二讲 古希腊政治制度."—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二讲 古希腊政治制度

2 一、“轴心时代”与“言必称希腊” 二、荷马时代与赫西俄德时代 三、提秀斯改革与雅典政治制度的建立 四、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 五、伯里克利时代的民主政治制度 六、斯巴达的贵族民主和公民意识

3 一、“轴心时代”与“言必称希腊” “一提到希腊这个名字,在有教养的欧洲人心中,尤其在我们德国人的心中,自然会引起一种家园之感。”——黑格尔
“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几乎可以发现以后的所有观点的胚胎、萌芽”。——马克思

4 很少有任何地方象古希腊共和国那样鲜明地展示了自由与组织、自由与稳定、进步与秩序之间的困境。希腊共和国未能成功地解决这些问题,其失败有某种必然性。他们常常使自由蜕变为无政府,使秩序变成暴政……。然则,在失败的过程中,在希腊人为此反思的过程中,西方世界几乎所有政治问题都第一次得到系统的探索;一个理想确立了,一个标准设定了,这些理想与标准在二十四世纪之后仍然激励着人们…… 

5

6

7

8

9 名词:轴心时代 雅斯贝尔斯在1949年出版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中说,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600至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轴心时代”发生的地区大概是在北纬30度上下,就是北纬25度至35度区间。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

10 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虽然中国、印度、中东和希腊之间有千山万水的阻隔,但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很多相通的地方。

11   在那个时代,古希腊、以色列、中国和印度的古代文化都发生了“终极关怀的觉醒”。换句话说,这几个地方的人们开始用理智的方法、道德的方式来面对这个世界,同时也产生了宗教。它们是对原始文化的超越和突破。而超越和突破的不同类型决定了今天西方、印度、中国、伊斯兰不同的文化形态。   那些没有实现超越突破的古文明,如巴比伦文化、埃及文化,虽规模宏大,但都难以摆脱灭绝的命运,成为文化化石。而这些轴心时代所产生的文化一直延续到今天。每当人类社会面临危机或新的飞跃的时候,我们总是回过头去,看看轴心时代的先哲们是怎么说的。

12 希腊人独特的生活方式积淀形成了相应的文化。与依赖土地的农耕文明不同,他们主要不是以直觉经验与熟悉的自然生态接触,而是要在陌生的地点、变幻的人群、丰富的商品中找到一种确定的规律——航海强化了几何与天文学的知识,频繁的交易强化了数字思维,专业性的手工制作强化了机械思维,在广阔的市场上与陌生人之间发生复杂的利益往来和冲突,强化了人们的契约与法律意识。总之,他们的思维离开自然的生态进程越来越远,更强调人工的创造,准确的构思,精确的设计,普遍的规则,这种理性的思维方式典型地体现在柏拉图、亚里斯多德代表的希腊哲学里。

13 希腊半岛上,斯巴达人因为获得了一小块极为稀罕的肥沃平原,这对他们如此宝贵,他们世世代代的使命就是当兵打仗来守护它。然而,在他们旁边,没有如此优越条件的雅典人却形成了另一种古怪的生存方式,这是他们从腓尼基人那里学来的,就是与周边地区展开贸易来获得自己土地上生长不出来的生活资料。由于整个希腊镶嵌在地中海上,航海十分方便,亚非欧三大洲不同的区域有丰富的贸易资源,他们自己的山地上又盛产葡萄酒和橄榄油可以交易,加上手工业的发达,制造出航海、贸易及殖民战争所需要的大量手工制品,这种机会主义的生产方式得以壮大。

14 钱穆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中有关商业文化的论述
商业文化起于内不足,内不足则需要向外寻求,因此而为流动的,进取的。……滨海地带,其所凭以为资生之地者不仅感其不足,抑且深苦其内部之有阻害,于是而遂有强烈之“战胜与克服欲”。其所凭以为战胜与克服之资者,亦不能单恃其自身,于是而有深刻之“工具感”。……滨海民族之最先工具为船。非此即无以克服其外面之自然而或生存。故草原海滨民族对外自先即具敌意,即其对自然亦然。此种民族,其内心深处,无论期为世界观或人生观,皆有一种强烈之“对立感”。其对自然则为“天”“人”对立,对人类则为“敌”“我”对立,因此而形成其哲学心理上必然理论为“内”“外”对立。于是而“尚自由”,“争独立”,此乃与其战胜克服之需求相呼应。故此种文化之特性常见为“征伐的”、“侵略的”。

15 游牧、商业民族向外争取,随其流动的战胜克服之生事而俱来者曰“空间拓展”,曰“无限向前”……
游牧、商业民族,又常具有鲜明之“财富观”。牛羊孽乳,常以等比级数增加。一生二、二生四、四生八、八生十六。如是则刺激逐步增强。故财富有二特征,一则愈多愈易多,二则愈多愈不足。长袖善舞,多财善贾,商业民族之财富观则更易增强。财富转为珠宝,可以深藏。以数字计,则专程为呼号。由物质的转成精神的,因此其企业心理更为积极。

16 农耕文明:“安、足、静、定” 商业文明:“富、强、动、进”

17 二、荷马时代与赫西俄德时代 荷马史诗记载的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的希腊史称作“荷马时代”(英雄时代),因荷马史诗而得名。荷马史诗是这一时期唯一的文字史料。 荷马史诗相传是由盲诗人荷马写成,实际上它是许多民间行吟歌手的集体口头创作。史诗包括了迈锡尼文明以来多少世纪的口头传说,到公元前6世纪才写成文字。它作为史料,不仅反映了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的社会情况,而且反映了迈锡尼文明。

18

19 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伊利亚特》叙述希腊联军围攻小亚细亚的城市特洛耶的故事,以希腊联军统帅阿加米农和勇将阿溪里的争吵为中心,集中地描写了战争结束前几十天发生的事件。希腊联军围攻特洛耶十年未克,而勇将阿溪里愤恨统帅阿加米农夺其女俘,不肯出战,后因其好友战死,乃复出战。特洛耶王子赫克托英勇地与阿溪里作战身死,特洛耶国王普利安姆哀求讨回赫克托的尸体,举行葬礼,《伊利亚特》描写的故事至此结束。《奥德赛》叙述伊大卡国王奥德赛在攻陷特洛耶后归国途中十年漂泊的故事。它集中描写的只是这十年中最后一年零几十天的事情。奥德赛受神明捉弄,归国途中在海上漂流了十年,到处遭难,最后受诸神怜悯始得归家。当奥德赛流落异域时,伊大卡及邻国的贵族们欺其妻弱子幼。向其妻皮涅罗普求婚,迫她改嫁,皮涅罗普用尽了各种方法拖延。最后奥德赛扮成乞丐归家,与其子杀尽求婚者,恢复了他在伊大卡的权力。

20 1、《伊利亚特》故事梗概 《伊利亚特》的意思是:“关于伊利昂的史诗”。希腊人称“特洛伊”为“伊利昂”。特洛伊是小亚细亚西北岸赫勒斯滂海峡(现称达达尼尔海峡)入口处的一个城市,商业繁荣、土地肥沃,富遮而美丽。特洛伊战争的是起因,相传是因为“不和的金苹果”。 传说,狄萨亚利王珀琉斯与海神的女儿结婚时,邀请了所有的神来参加婚礼,但是唯一没有邀请不和女神厄利斯,她一气之下来到宴席上报复,扔下一个“不和的金苹果”,上面写着“赠给最美丽的女人”。

21 于是,有三位女神开始争这个苹果。这三位女神是:赫拉、雅典娜、阿佛洛狄忒。但是三位女神争执不下,就要求主神宙斯裁判。宙斯却让她们去找特洛伊王子巴里斯裁决。三位女神找到巴里斯,分别向王子作了许愿意:赫拉许愿巴里斯成为最伟大的君主;雅典娜许愿巴里斯成为最勇敢的战士;阿佛洛狄忒许愿巴里斯有迷惑女人的魅力。最后,巴里斯决定接受阿佛洛狄忒的许愿,把金苹果判给了她,让她成为最美的女人。

22 随后,巴里斯到斯巴达作客,果然迷惑了国王的美丽妻子海伦,并劫走了大批财物。于是,希腊各部落推选阿伽门农为统帅,发动10万大军,1186条战船,渡海攻打特洛伊,以报仇雪恨并夺回海伦。特洛伊方面也联合各部落进行抵抗,就爆发了这场战争。因特洛伊易守难攻,希腊军队攻打了9年却没有攻下城池,双方伤亡重大。 第10年间,希腊军由足智多谋的俄底修斯献计,部队假作退兵,却留下一个巨大的木马。特洛伊人将木马拖回城里,不想木马中藏着20名希腊士兵。夜里,特洛伊人还在祝贺时,木马中希腊士兵杀出,里应外合打开城门,双方经过激战,希腊军占领了特洛伊城。 希腊军各部入城后,杀死全部男子,烧毁城池,带着女俘和其他战利品返回本土。

23 2、《奥德赛》故事梗概 “奥德赛”的意思是:“关于俄底修斯的故事”。描写了希腊军英雄俄底修斯献计攻破特洛伊城后还乡的故事。这个故事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海上的漂泊10年的故事;第二部分是回乡后复仇的故事。 [第一部分]战争结束后,俄底修斯带领部下离开特洛伊后,在海上遇到风暴,飘到了伊斯玛洛斯,他们杀死了当地的居民,掠夺了无数的钱财女子,正在饮酒作乐时,被喀孔涅斯人包围。

24 俄底修斯率部突围后,又飘到了食莲国。这个国家有一种莲花,人吃了后就不想回故乡了。俄底修斯有部下有两人吃了这种莲花,赶紧开船摆脱这种诱惑。可是随即又闯进独眼巨人的岛上,有两名部下因上去偷羊被巨人吃掉。俄底修斯被囚禁在山洞里。他想出一条计策,用烧红的树干戳瞎了巨人的眼睛,终于逃回船上。 不料想,这巨人是海神的儿子,于是与海神结下了仇,海神兴风做浪,处处阻挠俄底修斯的航行。俄底修斯终于到过埃俄罗斯居住的岛上,埃俄罗斯送他一只口袋,里面装了各路风,但把西风留下来助俄底修斯回乡。航行了9天,已经可以看到故乡海岸上的烽火,不幸的是俄底修斯的部下以为口袋里装的是财宝,私下打开后狂风大作又将他们吹回原路。途中又遇巨人族,损失了全部船只,只留下俄底修斯自己坐的那条船。

25 后来,他们又经历了种种危险,千辛万苦到了太阳神岛上。同伴们因为宰杀神牛,触犯天律,被宙斯用雷霆击沉船只,全部溺死,只有俄底修斯没有吃牛肉才保下一条命来。俄底修斯飘到俄古癸亚岛后,被美丽的仙女卡吕普索留作丈夫,一住就是七年。年来宙斯命令仙女放他回乡。 俄底修斯在离开特洛伊10年后,才飘流到斯刻里厄岛。这个岛上的国王得知他就是俄底修斯后,送给他很多礼物并派快船送他回国。

26 [第二部分]俄底修斯离开故乡20年,国内已生意外。许多贵族少年想夺取他的财产和王位,向他的妻子珀涅罗珀求婚,并天天在宫里胡闹,把俄底修斯的一份家产几乎花光。 俄底修斯回国后,受女神雅典娜的指点,自己化装成乞丐,采取各种办法试探了妻子、儿子和仆人对他的忠心,惩罚了那班无赖的求婚者,夫妻最后团圆。

27 3、荷马时代的政治建置 荷马时代还没有产生国家,部落管理实行军事民主制,有三种机构:军事首领、议事会和人民大会。军事首领(巴赛勒斯)是公举出来的部落领袖,平时管理祭祀和裁决争讼,战时统率军队。议事会由氏族长老组成,有广泛的权力,重大问题首先由议事会讨论。人民大会由全体成年男子亦即全体战士组成,对重大问题如作战、媾和、移徙和推举领袖等,以举手或呼声等方式进行表决,它原则上拥有最高权力。

28 4、赫西俄德时代 赫西俄德作品:《工作与时日》 赫西俄德将历史分为三个时期: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黑铁时代

29

30 三、提秀斯改革与雅典政治制度的建立 1、提休斯改革
内容: 其一,在雅典四大部落之上,设立一个中央管理机关——雅典总议事会。从此彼此独立的部落;便真正融合为一个统一的城邦。其二,将雅典氏族的全体成员划分为贵族、农民和手工业者三个等级,并赋予贵族担任社会公职的特权。 结果:通过改革,城邦国家诞生了。

31 2、执政官与元老院的创立 执政官取代了巴赛勒斯 元老院取代了氏族长老会议 地区行政机关(诺克拉里)取代血缘氏族部落的领导机构 3、成文法的出现——格拉古法典

32 三、雅典民主政体的建立 1、梭伦改革 梭伦(希腊语:Σόλων,约前638年-前559年),生于雅典,出身于没落的贵族,是古代雅典的政治家,立法者,诗人,古希腊七贤之一。梭伦在前594年出任雅典城邦的第一任执政官,制定法律,进行改革,史称“梭伦改革”。他在诗歌方面也有成就,诗作主要是赞颂雅典城邦及法律的。

33 改革内容 其一,颁布“解负令”,永远废除债务奴隶制。 其二,按财产多寡划分公民政治等级,并赋予各自相应的权利和义务。
其三,扩大公民大会的基础,提高公民大会的权力,设立400人会议。 其四,设立新的司法机关公民陪审法庭。

34 经济层面 废除部分农民债务;废除hektemorioi(抵押)土地的标记,意味不准以土地抵押;废除以人身偿还债务,不准债主纳借货者为奴以抵债,且追及既往,以前被纳为奴者也得自由,卖到海外者也尽量向其债主买回。 不准除橄榄油以外的农产品出口,以杜绝粮食出口令粮价居高不下及粮食短缺的状况(雅典盛产橄榄油,故可豁免); 划一度量衡制度,与希腊较富有的城邦如科林斯等看齐,令贸易更为便利; 鼓励工匠由海外移居雅典定居,提升雅典的手工业实力 ;

35 政治层面 A、废除格拉古制定的残酷法律,只保留关于谋杀的部分; B、按财产的拥有量将公民分为4个等级,其政治权力按照财产来决定:
pentakosiomedimnoi:意指有五百“模底”(medimnoi)的人,即其地产可生产五百个medimnoi以上农产品的人 hippeis:意指骑士,即有能力饲养一只马的人,其地产可生产三百至五百个medimnoi农产品的人,他们在战争时担当骑兵 zeugitai:意指套轭的人,即有轭牲阶级,意指可套上双轭,穿上装甲担当步兵的人,又或者代表可提供一对上轭公牛的人,其地产可生产二百至三百个medimnoi农产品,他们在战争时担当重甲步兵(Hoplite) thetes:意指农奴,一般译作雇工阶级,其收入不足二百个medimnoi,至少有半数以上的公民隶属于此一阶级,在战争时担当轻装步兵及舰队桨手 C、在战神山最高会议之外设立四百人会议管理城邦 ; D、每一个阶级的公民皆可任陪审员 。

36 希罗多德在《历史》一书中说,梭伦主张中产阶级成为国家的主要阶级,梭伦曾经过说过:“因为许多有钱的人并不幸福,而许多只有中等财产的人却是幸福的。”拥有巨大财富的人只在两方面优于中产者,即有钱人更有能力来满足自己的欲望,也有能力承受重大灾难的打击,中产者虽不像前者那样能满足自己的欲望,并且经受不住重大的灾难,“然而他们的幸运却使这些灾难不会降临到他们身上。”

37 梭伦改革为雅典温和的以中产阶级为支柱的民主政制奠定了基础。
法治观念;公民意识

38 2、克里斯提尼改革与雅典民主制度的建立 克利斯提尼改革是古希腊城邦雅典,在西元前六世纪末,由政治家克利斯提尼所推动一系列政治改革,这些改革措拖,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改革内容,包括扩大公民大会的权限,并推动以新的一百多个区(Demos)和十个新部族来取代希腊的传统四个部族,以此防止传统以部族利益牺牲城邦权益的情形,他以区作为自治区,由个区派出代表组成五百人会议,以应付全民组成的公民大会所无法应付的事务。除此之外,尚有陶片放逐法的实行。

39 改革内容包括: (1)创设十个地区部落作为雅典各项公职的选举单位。在组织上消灭了氏族血缘部落,结束了贵族操纵公职选举的局面,抽掉了贵族权势根基,部落按人为的划分,打破了以地理集结党派的惯例。
(2)以五百人会议代替四百人会议作为最高行政机构。五百人会议与四百人会议的区分: A 不是按照血缘而是按照地域部落产生,不再带有原始的氏族意义 B 职能扩大,除为公民大会准备议案之外,还执行公民大会的决议,处理日常政务 C 实行抽签选举,轮番为治的原则 (3 )设立十将军委员会作为最高的军事机构,委员会由十个地区部落各选一人组成,一年一任,轮流统帅军队,其中一人为首席将军。 (4)设立了陶片放逐法,以秘密投票的方式表决流放危害国家的分子,防止僭主政治再起。

40 雅典政体已经兼具“主权在民”,“抽签选举”,“轮番为治”的特点

41 陶片放逐制 陶片放逐制(ὄστρακον)(Ostracism)亦被翻译为,“陶片放逐法”,“贝壳放逐法”或“贝壳放逐法”。陶片放逐制是雅典的一项政治制度。由雅典政治家克里斯提尼于前510年创立。如果有人企图威胁雅典的民主制度,雅典人民可以通过这项制度把他逐出雅典。

42 每年雅典城邦公民大会第6次常务委员会(亦称为主席团,为公民大会500人议事会的常设机构)会议期间(12月),常务委员会会询问公民大会是否需要进行陶片放逐投票,以使城邦摆脱影响力太大的人士(制度设立的最初目的是为了放逐有恢复僭主野心的雅典政治家),如果大会表决通过该提案,则于翌年的2月或3月间实施放逐投票,地点在雅典的阿哥拉(Agora)。但放逐投票会议的召开并不意味着一定有人被放逐,因为雅典法律规定放逐投票须达到6000 人的法定人数。投票当日,阿哥拉中央用木板围出一个一个圆形场地,并留出10个入口,与雅典的10个部落相对应,以便同一部落的公民从同一入口进场。投票者在选票——陶罐碎片较为平坦处,刻上他认为应该被放逐者的名字,投入本部落的投票箱。如果选票总数未达到6000,此次投票即宣告无效;如果超过6000,再按票上的名字将票分类,得票最多的人士即为当年放逐的人选,放逐期限为10年(一说为5年,但都可以为城邦的需要而随时被召回)。被放逐者无权为自己辩护,须在10天内处理好自己的事务,然后离开城邦。放逐期间,被放逐者的公民权和财产权保留,回到城邦后自动恢复。

43 据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中的记载,雅典执政官克里斯提尼(Cleisthenes)在领导雅典人民,推翻僭主独裁统治建立民主政治的过程中(约公元前509-508年)创立了陶片放逐法。陶片放逐制度设立的最初目的是为了对付政治上掌握大权而意图恢复建立僭主政治的雅典政客。值得注意的是,该制度的真正开始实施与其制定时间相距甚远。直到希波战争中的马拉松战役(Marathon)(公元前490-前489年)之后两年间,雅典平民取得更大的政治权力后,陶片放逐法才首次付诸实施(约为公元前487年),第一次遭受放逐的人士即为前雅典僭主庇西特拉图(Peisistratus)的亲戚希帕科斯(Hipparchus)。 陶片放逐在雅典政治中并不非常频繁,而且对于被放逐的人也没有更多的附加惩罚。

44 雅典政治家阿里斯提德(Aristeides)就曾在放逐投票时,被一个目不识丁的公民请求代写上阿氏自己的姓名投入票柜,阿里斯提德问那人何以要放逐他,那人答道:“不为什么,我甚至还不认识这个人;但是到处都称呼他为‘公正之士’,我实在听烦了”。 公元前415年春,雅典著名平民领袖海柏波拉斯因党派斗争无辜被逐,而后海柏波拉斯被迫远走萨摩斯岛,却在此遭到支持寡头政治的激进分子杀害。这一事件在雅典平民当中造成极大影响,民众俨然将陶片放逐视为一出闹剧,因此此后再不曾援用,陶片放逐在雅典城邦的适用自此终结。 公元前411年,雅典寡头派剥夺了公民大会的权利,制定新宪法,篡夺了国家权力,希腊的民主制度结束。

45 曾被放逐过的著名人物 希帕科斯(Hipparchos),出身于雅典Collytus区,卡莫斯(Charmus)之子,前雅典僭主庇西特拉图(Pisistratos)的一位亲戚,曾于公元前496-495年担任雅典执政官。 公元前487/488(?)年被放逐 迈加克利斯(Megacles),出身于雅典Alopeke区。 公元前486年被放逐 卡利色诺斯(Kallias), 出身不详。 公元前485年被放逐

46 桑西巴斯(Xanthippos ),出身于雅典Cholargos区 ,曾于公元前479-478年担任雅典执政官。
公元前484年被放逐 凯勒伊诺斯(Kallixenos),出身于雅典 Xypete区。 公元前483年被放逐 阿里斯提德(Aristeides)(Archon 489/8), 出身于雅典Alopeke区,曾于公元前489-488年担任雅典执政官。 公元前482年被放逐 地米斯托克利(Themistocles),出身于雅典Phrearrhioi区,曾于公元前493-492年担任雅典执政官。 公元前471(?)年被放逐

47 客蒙(Kimon),出身于雅典 Lakiadai区,曾任雅典将军。
公元前461年被放逐 阿尔巴德斯(Alcibiades), 出身于雅典Skambonidai区。 公元前460(?)年被放逐 迈恩(Menon),出身不详。 公元前457年被放逐 修昔底德(Thucydides),梅涅西亚斯(Milesias)之子,出身于雅典 Alopeke 区(与古希腊历史学家修昔底德同名,为不同的两个人)。 公元前443年被放逐 海柏波拉斯(Hyperbolos), 出身于雅典 Pherthoidai区。 公元前415年被放逐

48 五、伯里克利时代雅典的自由民主政治制度 1、伯里克利其人
伯里克利(希腊文:Περικλῆς;英文:Pericles)(约公元前495年—前429年)雅典黄金时期(希波战争至伯罗奔尼撒战争)具有重要影响的领导人。他在希波战争后的废墟中重建雅典,扶植文化艺术,现存的很多古希腊建筑都是在他的时代所建。他还帮助雅典在伯罗奔尼撒战争第一阶段击败了斯巴达人。尤为重要的是,他培育当时被看作非常激进的民主力量。他的时代也被称为伯里克利时代,是雅典最辉煌的时代,产生了苏格拉底、柏拉图等一批知名思想家。

49

50

51

52 伯里克利在他的早年就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他一开始抑制自己的抱负,因为他担心他的社会地位会让他被看作专制者或对希腊有危险的人。他通过增进中低收入公民的兴趣以避免他们的怀疑,进而消除他的担心。
按普鲁塔克所述,伯里克利师从sophist Daman(教授他政治学),Zeno the Eleatic(教授他辩论术),和阿那克萨哥拉(教授他nobility of purpose and character)。由于阿那克萨哥拉的教育,伯里克利很在意讲话的内容和方式。

53 伯里克利还在台上时就已开始失宠于雅典人。当斯巴达人攻来时,他让雅典人做好围城的准备。不幸的是,围城时瘟疫在雅典人和他们盟友中传播却没有波及他们的敌人。伯里克利及他的很多亲人在这场瘟疫中丧生。不过,当伯里克利的最后一个儿子死去后,雅典人更改法律使得伯里克利的非雅典人儿子成为公民以继承他的财产。

54 在雅典人纪念死去的战争英雄的一次集会上,伯里克利作了演讲:
“我们的国体之所以被称作民主,是因为权力不是被少数人、而是被所有人民所掌握。当私人纠纷产生时,所有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正像我们的政治生活是自由而开放的那样,日常生活中我们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在这里每一个个人不但对他自己的私事感兴趣,也对整个社稷的大事感兴趣。”

55 提洛同盟 提洛同盟为公元前478/7年左右在古希腊创立的一个针对波斯的军事同盟。由于同盟的总部位于爱琴海上的提洛岛而得名。同盟的成员大多为伊奥尼亚城邦、爱琴海岛屿以及位于雅典影响下的希腊城邦,他们要么提供舰只装备,要么对同盟纳贡。由于雅典在同盟中起到的决定性的主导作用,后世也将这个同盟称为“雅典帝国”。同盟随着前5世纪末伯罗奔尼撒战争中雅典的战败而解散,不过在30年内它们又联合在雅典的领导下,史称第二次雅典联邦。

56 伯里克利的执政举措 从公元前462年的改革开始,雅典公民大会在伯里克利的推动下,逐步通过了一系列的法令和措施,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剥夺战神山议事会的政治权力,使之分别归属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此后,战神山议事会只审理带有宗教性质的案件和事务。公民大会、陪审法庭和五百人会议摆脱了战神山议事会的牵制,完全成为雅典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和执行机构。

57 (二)各级官职向广大公民开放。公元前457年后,第三等级公民取得担任执政官的资格,第四等级公民后来事实上也被允许担任此职。于是雅典全体男性公民基本上都获得了不受财产限制,通过抽签、选举和轮换而出任各级官职的权利和机会。

58 (三)实行公薪制。最初,由国家给予陪审法官每日生活津贴,后薪给制扩大到大多数公职,这就为贫苦公民参加政权管理提供了一定的物质保证。
(四)限制取得雅典公民身份的范围。451年规定,凡父母双方皆为雅典公民者才能获得雅典公民权。

59 ①官吏向所有阶层开放 ②剥夺元老院的权力,只保留关于凶杀案的审判 ③抽签选举500人会议议员,可领取生活津贴 ④扩大了陪审法庭的范围和职权 ⑤设立护法官 ⑥公民大会经常化

60 伯氏执政理念 一:最高权力机关和最高执行机构权力分立,使之分属雅典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互相制约,以免权利腐败。公民大会每月举行2-4次,解决一切重大事件如战争问题、城邦粮食供给等问题,并拥有国家最高监督、审查终审法庭诉讼案等权利。 二、各级官职向全体公民开放。雅典全体男性公民不论财产多寡,均有通过或抽签、或选举或轮换的形式而获任各级官职的权利和机会。

61 三:实行公薪制。国家最初只给予陪审法官生活津贴,其余公职人员均实行自费,考虑到贫困公民的经济实力,伯利克里把公薪制的范围扩大,为贫苦公民参加政权管理提供物质上的保证。
四:倡导古典希腊文化和艺术,创立“观剧津贴”制度。为培养民众的艺术情趣,专门发给贫困公民以看戏津贴,使他们有机会走进剧院欣赏戏剧。专门规定每个节日都要举办音乐会及趣味赛事,并对诞生于公元前776年的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大力推扬、发展。

62 伯里克利时代的组织结构图

63 在伯里克利时代,雅典民主政治获得高度发展并臻于极盛。所有公民都获得了各级官职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并且担任公职的公民开始得到货币津贴,公民都有平等权利来决定国家制度和管理国家。据修昔底德《波罗奔尼撒战争史》记载,伯里克利曾演讲:“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政权是在全体公民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

64 普鲁塔克的《伯里克利传》也说:“没有谁像伯里克利那样,能够在严厉时做到适可而止,在温和之中不失威严,他那招人嫉妒的权力,曾被称为专制独裁,如今看来,都是政体中的中流砥柱……”(P.501)因此,伯里克利以其政治远见、对民主的坚定信念、廉洁勤政的个人魅力,成为卓越民主政治家,其所完善并有所创新的民主政体至今仍为世人所称道。

65

66 位于普尼克斯山上的演讲者的平台,是公民议会的聚会场所,“黄金时代”雅典所有的政治斗争在此上演。雅典的政治家们站在此处发表演讲,例如前5世纪的伯里克利和阿里斯提德以及前4世纪的狄摩西尼和埃斯金尼(Αισχίνης)——同样还有数不胜数的平民。背景上矗立在卫城上的是帕台农神庙,雅典娜居住的庙宇,静静地俯视他们的论争。

67 在这幅体现运行中的民主政体的艺术作品中,传说中的希腊武士正在雅典娜的监视下用石子投票表决。

68 雅典民主制度的特征 1.主权在民 2.权力制约 3.法律至上 4.公民意识 局限 1.直接民主,公民大会有时会通过错误的决定 2.陪审法庭的成员并非专业人士,投票具有随意性 3.多数专制——少数人的意见受到打击 4.民粹主义

69 六、斯巴达的贵族民主和公民意识 1、斯巴达的阶级结构 A、奴隶阶级,即希洛人 B、小生产者阶级,即庇里阿西人 C、奴隶主阶级,即斯巴达公民
2、斯巴达的政治制度 A、双王制 B、元老会议 C、监察官会议 D、军事和教育制度 3、斯巴达的公民意识


Download ppt "第二讲 古希腊政治制度."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