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四节 学当小医生 昆山市玉峰实验学校 曹国强 一、教材分析: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四节 学当小医生 昆山市玉峰实验学校 曹国强 一、教材分析:"—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四节 学当小医生 昆山市玉峰实验学校 曹国强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以学当小医生为主题,设计了“学会拨打‘120’急救电话、学会紧急止血法和科学用药,安全用药。”三个板块,其中第一、二两个板块通过图文资料的分析、模拟练习止血等学生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发生意外时能够科学、合理地进行紧急救护,第三版块是通过学生区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学会阅读药品说明书等一些医药基本常识,尝试设计一个科学、合理的小药箱的学生活动,来解决、指导我们在生病、求医时遇到的实际问题,做到科学用药、安全用药。在教学内容和形式上,比较活泼新颖,实用性强,强调学生的参与,目的是希望通过教学活动,不仅提高学生的医、药、卫生常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同时也为同学们对医学的兴趣打下了基础。

2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区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认识安全用药的重要性,说出一些常用药物的名称、作用和使用方法。 能力目标: 学会正确运用一些急救的方法,学会正确阅读药品说明书,确保安全用药,设计一个科学合理的小药箱,做到科学用药。 情感目标: 确立在突发事件中自救和救人的意识,以及生活中安全、科学用药的意识。三、教学分析: 教学重点:拨打‘120’急救电话和紧急止血的基本方法,科学用药和安全用药的基本常识。 教学难点:掌握并能应用急救的基本方法。设计一个科学、合理的小药箱。 教学安排:两课时。

3 教学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学习使学生学会一些生活中的基本救护技能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医药常识。所以教学的设计应当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通过同学们生活中曾经遇到过的突发事的情景再现,让学生亲身经历中来学会“拨打‘120’急救电话等求救的方法,在模拟练习止血包扎活动中掌握正确的急救的措施。在生病时的求医问药过程学会安全用药,在设计小药箱的活动中确立科学用药的意识。总之本课的设计是在学生的经历、实践中掌握维护人体健康的一些基本技能,体验救护生命的过程,确立关注健康、珍爱生命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情景再现,导入新课 1、请同学们描述一下在生活中遇到过或者经历过的生命遭受伤害的突发事,是如何采取救护的? 学生描述:车祸现场时,记住肇事车辆的车牌号,敢于作目击证人,拨打‘110’处理事故现场、拨打‘120’急救电话。家中煤气泄漏时,要及时开窗通风,关掉阀门,拨打‘120’急救电话。遇到突发哮喘或心脏人时及时送医院或拨打‘120’急救电话,同时检查病人随身是否带有相关的急救药物,(因为有的学生本人就是这样的病人,知道相关的救护方法)等等事例。 通过学生描述亲身经历的突发事例,使其他同学们知道不同的突发事件有不同的救护方法,以及增强学生遇到突发事是作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4 2、模拟活动:学打“120”急救电话 活动内容:1、活动分三组分别为求救方、‘120’救护方和裁判组。2、求救方以自己小区门口遇到突发事而拨打‘120’急救电话,‘120’救护方小组(4-5人)根据本市地图和医院病历上的门诊科室来寻找出事地点和派出相关人员,裁判组要能对求救方是否能够说出突发事的事件经历,详细地点和周围的标志性识别物,‘120’救护方是否能够根据地图迅速找到相关地点和正确派出相关的救护人员作出正确的判断。 通过学生的模拟活动学会正确拨打‘120’急救电话。以及小组成员的合作意识和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 学会紧急止血法 学生活动一:寻找血管,判断血管类型 活动要求: 1、根据自身看到或感受到的血管,然后在人体模型的相应位置上表示出来,动脉用较粗的红色水彩笔表示,静脉用较粗的兰色水彩笔表示,毛细血管用较细的红色水笔表示。 2、根据人体模型上的不同颜色、粗细的线条来描述血流的速度和血流的方向,

5 学生活动二:模拟练习止血包扎 课前准备:组织部分有条件的学生(家长或有亲戚在医院工作)利用休息天在医院外科门诊进行观察活动,感受医生抢救病人的紧张气氛,观察一些常见的止血和包扎方法。 活动学生讲述活动体会,分享救护生命的感受。 根据出血部位的血管类型,在人体模型上选择一种合适的止血方法来进行紧急救护。 认识多种急救方法 学生观察:媒体视频和图示,认识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法动作要领。 第二课时: 问题导入,安全用药 请学生们回忆一下,自己或家人是否有过在生病的时候,没有去医院而直接吃药的经历,这样做可以吗?为什么? 对于有一定医药常识,对轻微病症的诊断和用药方法正确的病人,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如果是缺乏一定医药常识,对轻微病症的诊断和用药方法不正确的病人,容易是用药错误,耽误治病,造成不良的后果,因此一定要掌握一些安全用药的基本常识,是对于中学生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小组活动:区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学会清理家庭小药箱。 活动内容:学生对从家里带来的各种药品进行归类,归类依据是包装盒或者说明书上是否有“OTC”的标志,可把药物分成处方药和非处方药。根据药品说明书来清理过期药,认识各种药的主要成分、适用范围,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禁忌症等以确保安全用药。

6 实践活动:调查市区药房对处方药和非处方药出售的管理状况。
调查方法:学生假装病人,直接到药房去购买处方药。 通过调查活动,让学生的知识从课堂走进社会,对处方药和非处方药有更深刻的认识。 学生分组活动:设计一个科学合理的小药箱。 活动要求:每小组确定一个设计主题:例如是外出旅游、结合家中的特殊病例等。 活动思想:设计的小药箱是否科学合理,培养学生在不同的场合对小药箱的使用意识。例如对家中有特殊病例的人员要经常提醒用药,家长在厨房等各种场合受伤时能够一起参与用药处理等等。 交流总结:讨论交流进一步做到科学用药、安全用药。 五、教学反思: “学当小医生”这部分教学内容设计的出发点,仍然是立足于知识来源于学生的生活,最后回归于学生的生活的教学思想而进行的。所以整个教学就以情景再现、模拟活动、真实感受、实践参与等一系列的学生活动的展开来完成教学目标的。 1、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生活动,在学生的活动中掌握求救方法、急救技能和学会安全用药、科学用药。 2、在学生活动中不仅强调技能的掌握,而且更加强调情感的体验,特别是作为一个公民所应具备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做一个目击证人、调查药房管理、提示家人用药等的学生活动,使学生对责任感有更深的体验和感悟。 3、教学联系实际,贴近学生的生活,体现STS思想。 教学设计从课程的理念出发,紧密联系实际,贴近学生的生活。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活动、交流来掌握技能、体验情感。


Download ppt "第四节 学当小医生 昆山市玉峰实验学校 曹国强 一、教材分析:"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