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观刈麦 白居易 大坝中学 李斌.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观刈麦 白居易 大坝中学 李斌."—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观刈麦 白居易 大坝中学 李斌

2 作者简介: 白居易,唐代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贞元进士,后因得罪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其诗语言通俗,相传老妪也能听懂。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被后世誉为“古今长歌第一”,和元稹齐名,世称“元白”,晚年与刘禹锡唱和甚多,人称“刘白”。著有《白氏长庆集》。

3 题目解说  《观刈麦》是唐宪宗元和元年(公元806年)白居易任周至县(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县尉时写的.县尉官职不高,需要到民间查访.在查访中,作者亲眼看到了农民的辛勤劳动和悲惨生活,大有感触,从而写出了这首反映当时农村实际的好诗篇. 观刈麦,就是看割麦子.

4

5 注音: dān xiǎng 刈 荷 箪 饷 灼 秉 敝 晏 yàn zhuó bǐng

6 朗读 观刈麦 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7 重点词句 刈:割 倍:更加。 覆:遮满。 田家:指农民。 荷:挑着。 壶浆:用壶盛的汤水。
刈:割 倍:更加。 覆:遮满。 田家:指农民。 荷:挑着。 壶浆:用壶盛的汤水。 丁壮:指青年人。 灼:烧,晒烤。 敝筐:破篮子。敝,破旧。 吏禄三百石:唐制,县尉从九品,官禄每月三十石。石,容量单位, 10斗等于1石。

8 农家很少有闲时,五月到来人更忙. 昨夜南风阵阵起,小麦盖垄翻金浪. 女人挑篮送饭菜,儿童提罐送浆汤. 相互跟随到麦田去,男人割麦在南冈
农家很少有闲时,五月到来人更忙.昨夜南风阵阵起,小麦盖垄翻金浪.女人挑篮送饭菜,儿童提罐送浆汤.相互跟随到麦田去,男人割麦在南冈.泥土滚烫烘双脚,似火烈日晒脊梁.筋疲力尽还不觉得炎热,只为珍惜夏日长. 又见一位穷村姑,抱子抱到田垄旁.右手拾着遗落的麦穗,左臂上悬挂着一个破筐.听她诉说的一番话 ,听到的人都感到悲伤.为交租税地卖光,拾这麦穗充饥肠. 而今我有什么功德,竟从不用从事种田与植桑.做官的俸禄每年三百石,年底尚且有余粮.想到这些心里暗自惭愧,(自责之心)整日不能忘. 译文

9 思考 思考 1.这首叙事诗描绘了哪两个场景? 2.全诗可分为几部分?

10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精读课文 lông 以上为全诗的第一部分,写作者旁观农民收割麦子,目睹农民全家出动忙碌艰辛的劳动场面. dān zhì xié 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 幼小的孩子 xiǎng 给田里干活的人送饭食 zhuó 烧,烤

11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精读课文
bǐng 拿着掉在地里的麦穗.秉,本义是以手执禾,这里引申为”拿”. 以上八句是全诗的第二部分,写作者听到了一个抱着孩子在田里拾稻穗的贫困村妇”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的悲惨诉说.

12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精读课文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zēng 竟然 从事,做 yàn 做官的俸禄 年底 以上为第三部分,写出了作者对农民的疾苦深表同情,对自己没有”功德”却过着不劳而获的富足生活深感愧疚.

13 读诗明鉴: 1、这首诗重点描写了哪两幅画面?哪一幅画面更倾注了诗人情感? 2、这首诗采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请举例说明。
3、从“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中我们可以看出什么?

14 两幅画面 画面一:烈日割麦 画面二:抱子拾穗

15 描写方法 景物描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语言描写: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心理描写: 力尽不知热,背灼炎天光。

16 矛盾心理: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为了早日将粮食抢收进仓,劳动人民不顾炎阳灼晒,不顾自己筋疲力尽,争分夺秒,拼命干活。 其中“惜”写出了劳动人民的一种反常心理,耐人寻味,更令人心酸不已。

17 结构全解 鲜 明 对 比 描写悲惨场景 议论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交代时间地点 描写悲惨场景 全家出动 割麦者 农民的 艰辛 忙碌艰辛 农人心理活动 贫妇抱子 拾麦者 赋税的 繁重 拾麦穗 赋税沉重 不劳而获 (触景生情 全诗精华) 议论 官员生活舒适

18 总结: 在这首叙事诗中,诗人以自己的亲眼所见,描写了农民冒着暑热辛勤割麦的情景,并借妇人的诉说,反映了当时租税剥削的惨重和农民生活的困苦。并对自己“不事农桑”而“利禄三百石”深感惭愧,表达了他对农民的同情。

19 文学常识填空 《观刈麦》的作者是 , 字 ,号 ,这是一首 诗。其语言 风格是 , , 。 白居易 乐天 叙事 浅显易懂 明白如话 朴素感人
《观刈麦》的作者是 , 字 ,号 ,这是一首 诗。其语言 风格是 , , 。 白居易 香山居士 乐天 叙事 浅显易懂 明白如话 朴素感人

20 问答题 1.这首诗可分为几层,其大意是什么?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1 强化训练 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 1.五月人倍忙( ) 2.妇姑荷箪食( ) 3.但惜夏日长( ) 4.左臂悬敝筐( )
1.五月人倍忙( ) 2.妇姑荷箪食( ) 3.但惜夏日长( ) 4.左臂悬敝筐( ) 5. 吏禄三百石( ) 更加 挑着 珍惜 破旧 10斗等于1石

22 B 蒸、灼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A.覆fù 陇lǒng 箪dān B.稚zhì 携xié 饷shǎng
 1.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覆fù  陇lǒng  箪dān   B.稚zhì  携xié  饷shǎng   C.灼zhuó   敝bì  晏yàn  2.“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哪两个词突出了麦收时天气的酷热?_______  3.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悲”从何来?(用原文回答)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蒸、灼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23 1.白居易《观刈麦》一诗中,描写农民辛勤割麦的句子是:
, 。 2.描写贫妇拾麦的诗句是: 足蒸暑土气 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 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 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 左臂悬敝筐

24 3.反映农民赋税繁重、生活贫苦的句子是: , 。 4.表现诗人深刻反思的句子是: 家田输税尽 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 曾不事农桑 岁晏有余粮 吏禄三百石 念此私自愧 尽日不能忘

25 拓展运用 当前,反腐败斗争面临严峻的形势,又有人提出“高薪养廉”的观点,说“官儿们”的薪水太低,入不敷出,难以维持基本的“体面生活” 。北欧的芬兰之所以成为世界上最廉洁的国家,一个主要原因是实行的高薪制。 请结合课文内容发表你的见解。


Download ppt "观刈麦 白居易 大坝中学 李斌."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