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云南的歌会 沈从文
2
赶赴会场
3
剑川的金花个个能唱
4
一身收拾得清洁索利,头上手中到处是银光闪闪,使人不敢认识。
歌会前准备
5
照规矩传歌
6
歌 会 场 面
7
唱和相续,一连三天才散场
8
歌是从小听会的
9
唱的醉了,看的也醉了
10
金满斗会
11
作家的意思 从马背上研究老问题,不免近于卖呆,远不如从活人中听听生命的颂歌为有意思了。 ——《记忆中的云南跑马节》
12
作者简介: 沈从文(1902~1988)苗族,湖南凤凰人,历任武汉大学、青岛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教授。《大公报》文艺副刊编辑,中国历史博物馆文物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在散文、小说创作和古代服饰研究方面均取得很大成绩,代表作有小说集《边城》、散文集《湘行散记》、论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瑞典文学院院士马悦然说:“我个人确信,1988年如果他不离世,他将在10月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13
检查预习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蹲jù( 踞 ) 酬hè( 和 ) pì( 譬 )喻
xī(熹 )微 忌huì( 讳 ) chún( 淳 )朴 2.给加点的字注音: 即物起兴( xìng ) 龙吟凤哕( huì ) 柞木林( zuò ) 3.解释下列词语: (1)即物起兴:开头先咏他物起兴抒情。(开头先咏他物以触发联想,诱发文思。) (2)向例:一向的做法。 (3)面善:面熟。 (4)引经据典:引用经典中的故事或语句。
14
修订自主学习填空题 《云南的歌会》讲述了云南古老的歌会形式一共有三种,分别是在山野对歌在山路漫歌、在村寨传歌(斗会)。山野对歌具有对抗赛的性质,是才情智力的大比拼;山路漫歌是即兴的自由歌唱;村寨传歌(金满斗会)是一次民歌的展览,是一间民歌的课堂。
15
整体感知 1.通过课前预习本文,想一想:跟你听过、看过的演唱会、音乐会相比,云南的歌会有什么特点? (提示:可从歌唱的人、地点、内容、环境气氛等方面进行比较) 演唱会所受的拘束较多。而少数民族同胞们在蓝天白云、在树林山野中歌唱,人人都是唱歌的高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歌唱者淳朴自然,歌会气势壮观。
16
整体感知 3.关注民俗,可以了解民生和民间文化,丰富我们的见识。借助于这篇课文,你对云南、对云南的风俗、云南人有了哪些感性的认识?
云南风光秀丽,民风淳朴,云南人多才多艺,能歌善舞… …
17
问题探究 对于三个唱歌的场面,作者描写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山野对歌部分主要写唱歌人,对演唱者不惜浓墨重彩、工笔描绘,烘托出活泼欢快的场面,描绘出朴素动人的情景。 山路漫歌部分则着力描写唱歌人所处的优美环境:天如此之蓝、花如此之美,悠悠鸟鸣如此婉转动听,而在这样美好环境中长大的女孩儿,自然是歌声动人、情韵动人。这是以优美环境映衬优美的人物优美的歌。 金满斗会部分既有全局描绘,也有细部刻画,宛如电影画面中的全景和特写。
18
问题探究 2.你认为作者为什么会对云南的歌会感兴趣?(提示:可结合课文中的具体文字来共同探讨云南歌会的迷人之处。)
作者极爱这种淳朴自然的民间文化。因此文章的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赞美。生活的美好、人生的美好在作者抒情的笔调中汩汩流淌而出。
19
四、语言品读 读文章第四段,说说你最欣赏哪些句子。
说明:此处的环境描写,作者移步换景,从视觉与听觉的角度,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写山坡树林、写花、写鸟、写人,描绘出一幅充满自然情趣的山野风光图来。与此相关的句子都值得玩味。
20
语言品读 2. “唱的多是情歌酬和,却有种种不同方式。”“多”字在文中是否可有可无?“种种不同方式”具体指的是什么?
“多是情歌酬和”说的是云南对歌以情歌为主,但仍有其他内容。在下文其实就有照应——“也唱其他故事”。因此,此处一个“多”字下得准确精当,无可更易。 “种种不同方式”有总领作用,具体包含以下几种对歌方式:见景生情,即物起兴;提问;互嘲互赞。
21
《刘三姐》选段是对歌,用丰富的比喻,比赛机智才能。 《五朵金花》选段是山路漫歌,即事抒情,淳朴本色。
五、拓展延伸 阅读可以延伸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见识,通过学习本文,你是否对民歌的演唱形式有了一些了解呢?下面我们就来验证一下。请欣赏《刘三姐》、《五朵金花》两个选段,说说它们分别是哪种演唱形式,都有怎样的特点。 《刘三姐》选段是对歌,用丰富的比喻,比赛机智才能。 《五朵金花》选段是山路漫歌,即事抒情,淳朴本色。
22
结 语 不少写平民的散文,往往触及他们生活的卑微,使读者感受不到他们存在的尊严。沈从文是个例外——
23
他让我们触摸到平民身上流淌的生命尊严。这里摇曳着人性中最本真的光华,而这些鲜活的生命状态却存在沈的记忆中,由此可以窥探到作家内心深处潜滋暗长的忧虑。不过这流淌的素朴之光还是可以照亮被尘世风烟推远的灵魂。邵燕祥说:从文的作品可以不舍昼夜地流下去,润泽当代的直到后代的无数饥渴的灵魂。现实生活中跋涉的多是沧桑和沉重,是他让我们在回眸间拣拾生命里本应有的鲜活基因。
24
老师寄语 呼吸于水泥森林里的我们是否该邀江上清风揽山上明月?期待大家灿烂而青葱的生命诗意地栖居于天地之间。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