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环境监测》整体设计介绍 课程负责人:钟彩霞 彭刚华.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环境监测》整体设计介绍 课程负责人:钟彩霞 彭刚华."—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环境监测》整体设计介绍 课程负责人:钟彩霞 彭刚华

2 目录 1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2 教学方法与手段 3 教学条件 4 教学效果 5 特色与创新 6 7 课程建设规划

3 一、教学设计 课程 性质 定位 设计 1 2 3

4 课程定位(课程所在专业定位) 通过对环境监测与评价专业学生就业单位、工矿企业及行业主管部门广泛的调研,了解环保产业发展、就业需求,分析专业特点、岗位需求,明确服务对象。

5 课程定位(课程所在专业定位)

6

7 课程定位 环境监测 岗位群 专业核心课程 环境监测 分析检验 污废水处理 前导课程 化学分析检测技术 仪器分析测试技术 后续课程 环境评价
水污染控制工程 环境监测

8 课程性质 《环境监测》是环境监测与评价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是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一门必修的技能提高课程,也是我院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优质核心课程。 重点是培养学生对水质、大气、噪声等环境要素的监测能力。

9 课程设计(设计理念) 以培养学生环境要素监测能力为目标,进行课程整体设计 以环境监测实际工作过程为主线,开发学习型项目
以任务为载体、任务驱动教学为基本单位,组织课程教学 “教学练做”一体,实现理实融合 基于工作过程的考核方法

10 课程设计(设计思路) 本课程在对工矿企业、学生就业单位及行业主管部门调研的基础上,通过校企合作共同开展岗位职业能力分析,确定了毕业生的工作岗位,归纳出课程所面对的核心岗位能力,通过与企业生产一线技术人员充分研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开发出学习型项目,并以学习型项目为载体,构建教学内容,进行课程整体设计。

11 二、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

12 教学内容针对性与适应性 选取原则 以环境监测的工作过程为主导选取课程内容; 以环境监测典型监测项目为载体设计课程内容;
理实一体,融入环保行业标准和规范,使本专业技能培养与环保行业标准相融通; 以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设计考核评价体系。 选取原则

13 教学内容针对性与适应性(课程目标) 以水、大气、噪声等环境要素的监测为重点

14 教学内容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增减,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以水质、大气、噪声等要素的实训项目带动整个课程教学。本课程包括了6个学习项目、20个学习型工作任务。

15 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 2 3 4 5 1 以真实的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整合教学内容 理实融合、教学练做一体 工学交替 校企合作
理论、实训与顶岗实习交替进行 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

16 1、以真实的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整合教学内容
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以水和废水监测、大气和废气监测、噪声监测、固体废弃物监测、土壤污染监测等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为依据组织教学内容,设计了6个学习项目,在项目的教学过程中,进一步分解成20个学习型工作任务,使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和岗位针对性更强。

17 1、以真实的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整合教学内容

18 1、以真实的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整合教学内容

19 任务实施过程中,遵循以下原则:

20 2、理实融合、教学练做一体

21 3、“工学交替”、“校企合作”,理论、实训与顶岗实习交替进行
“边讲边练、讲练结合”、融“教、学、练、做”于一体的教学方法 学期末1周的综合实训,学生的职业技能得到很大提高。 开学初“企业参观”,学期中“顶岗实习”。

22 4、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 四位 一体 综合技能训练 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 课内 实训 顶岗 实习

23 5、过程性考核

24 学期总评成绩则采用“五五开+四六开”考核方式

25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2 3 4 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1 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 网络教学资源和硬件环境

26 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这一行动体系组织教学
1、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这一行动体系组织教学 基于工作项目的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工学交替”,教室与实训室一体化教学模式 “课内实训-顶岗实习-综合技能训练-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

27

28 2、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以环境监测基础知识、水和废水监测、大气和废气监测、噪声监测、固体废弃物监测、土壤污染监测6个学习项目组织教学。

29 2、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包括6个学习项目、20个学习型工作任务,在项目教学中以若干个具体的学习型工作任务来驱动课程教学。

30 2、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在课程的6个学习项目、20个学习型工作任务中,引入大量的实际监测案例。教师在案例的分析过程中,把课程的相关理论知识、分析方法融入其中。

31 2、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4~6人为一小组,首先提出工作任务,明确做什么;讨论如何做,制定方案和计划;经过论证,按生产性要求组织实施,做的过程要有质量控制、有检查;最后做出评价,提出不足和改进意见。

32 小组讨论 基础资料的收集 监测断面和采样 点的设置(图示) 采样时间和采样 频率的确定 例:制定地表水采样 方案(4-6人/组)
监测项目的选择 (至少6项指标) 采样时需带的设备 试剂等(根据项目) 实验室需提前准备的 条件(含设备试剂等)

33

34 3、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 建立计算机虚拟仿真环境,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效果 ;
构建网络教学系统,优化教学平台。

35 4、网络教学资源和硬件环境 先进的数字化校园网; 丰富的电子图书资源; 内容详实丰富的数字化教学资源 ; 推荐网站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保部 国家水质自动监测实时发布系统 中国环境标准网 中国水污染地图 中国空气污染地图

36 四、教学条件 教学条件

37 师资队伍 环境监测教学团队是一支结构合理、后续师资充足的优秀教学科研团队;现有教师15人,其中兼职教师5人。

38 师资队伍

39 师资队伍

40 师资队伍

41 实训条件 校内实训设备与实训环境 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利用

42 校内实训设备与实训环境

43 校内实训设备与实训环境 环境监测实训室 化学分析实训室

44 校内实训设备与实训环境 紫外光谱分析室 原子吸收分析室

45 校内实训设备与实训环境 色谱分析室 天平室

46 校内实训设备与实训环境 红外光谱分析室 化工仿真实训室

47 校内实训设备与实训环境 有机分析实训室 电化学分析室

48 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利用 校外 实训 基地 江西亚东水泥有限公司 江西德兴市化 工油漆制造厂 江西兴达涂料厂 江西星火化工厂
广州皓雨化妆品有限公司 江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江西省分析 测试研究所 江西省鄱湖低碳 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49 校外实训基地 江西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江西氨厂化验室

50 校外实训基地 江西亚东水泥有限公司 广州皓雨化妆品有限公司

51 五、教学效果 教学效果 学生取证率 学生就业率

52 学生取证率 分析工取证率100%

53 学生就业率 10环境监测与评价专业就业率100%,专业对口率近85%。

54 评 价 校外专家评价 行业企业专家评价 校内督导评价 学生评价
评 价 校外专家评价 已具有了一支结构较为合理,教学水平较高,教学经验较为丰富,教学效果相对稳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在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上,本着“以能力为本位,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原则,重视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注重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多种教学方法,重视实验教学建设,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效果良好。 行业企业专家评价 校内督导评价 学生评价

55 评 价 校外专家评价 行业企业专家评价 校内督导评价 学生评价
评 价 校外专家评价 课程组教师教学严谨,授课思路清晰,重点突出,阐述精辟,密切联系实际,不拘泥于教材,能与企业的生产实践相结合;注重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 行业企业专家评价 校内督导评价 学生评价

56 评 价 校外专家评价 行业企业专家评价 校内督导评价 学生评价
评 价 校外专家评价 行业企业专家评价 校内督导评价 具有较好的师资结构,职称比例合理,教学经验丰富,运用了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学改革成绩突出,强化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取得了很好的课堂效果。 学生评价

57 评 价 校外专家评价 行业企业专家评价 校内督导评价 学生评价 (1)教学组的老师备课认真,教学内容充实,按时授课;
评 价 校外专家评价 (1)教学组的老师备课认真,教学内容充实,按时授课; (2)教师教风严谨,教学进度严格按照教学计划进行; (3)授课语言生动,表达清楚,讲练结合; (4)教师思路清晰,教学重点突出,逻辑推理严密,阐述精辟,密切联系实际,考试难易适度; (5)注重激发学生兴趣,开拓学生思维,注重学生反馈,教学方法先进,指导得法; (6)布置作业典型,批改认真,耐心解答学生的疑难问题。 行业企业专家评价 校内督导评价 学生评价

58 六、特色与创新 以环境监测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课程设计 校企共建,课程设计特色鲜明 理实融合、教学练做合一实施项目化教学
基于工作过程的动态、系统化考核方法 以实际环境监测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完成任务所需的监测方法为课程主线进行课程设计;知识和技能以任务为载体,理论实践相融合。 行业专家、企业技术骨干积极参加课程的整体设计、工学教材开发和实训教学。教、学、练、做结合紧密,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强化了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培养 。 教学紧密结合工作岗位,开展项目化教学。采用互动式教学的方式,分组学习讨论;通过边教边学、边学边练,“教、学、练、做”一体的项目化教学模式,实现岗位技能的培养。 在课程考核评价时,增加了对学生知识或技能、学习态度、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方面的 “过程性考核”,全面考核学生学习过程,综合评定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59 七、课程建设规划 建设步骤 2013年:进一步完善课程标准、考核标准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教学体系;制作完成本课程多媒体课件、习题和试题库、实验实训指导书等。 2013~2014年:将所有教学资料上网共享,开展网上教学活动;进一步完善和扩大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完善运作机制,依托基地开展实践教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制定3年培养目标和计划,在工作中的各方面进行“传、帮、带”,培养新教师爱岗敬业精神,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同时引进“双师型”高水平人才;聘请与培养相结合,进一步提高师资队伍实践经验和教学水平。

60 课程资源上网时间表 2013年:基本教学资料,包括课程标准、课件、习题、实验实训指导书、参考文献目录 2013~2014年:教学录像上网 2014~2015年:课程全部资料上网,网页更新

61 恳请各位专家、评委多提宝贵意见。 谢谢!


Download ppt "《环境监测》整体设计介绍 课程负责人:钟彩霞 彭刚华."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