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酒店人——敢问路在何方? 主讲:史广峰.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酒店人——敢问路在何方? 主讲:史广峰."—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酒店人——敢问路在何方? 主讲:史广峰

2 走进饭店业,体验酒店人

3

4

5 我国旅游饭店业在国际上的业绩地位 未来5至10年,将是我国酒店业的一个黄金发展期,酒店业“大集团主导、中小企业联动、新业态不断涌现”的发展格局正在形成。 目前我国已形成了以1.6万余家星级酒店为主体、30余万家各类型旅游住宿设施为补充的酒店产业。

6 2009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明确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宏伟目标。

7 新时代 新战略 新业态 新目标

8 新时代 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旅游业就超过石油工业和汽车工业,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旅游业经济总量已占全球GDP的10%以上,就业人数占全球就业总人数的8%以上。旅游已进入大众化和全球化时代。

9 从一般的消费发展阶段看,在求温饱的时期,主要解决“吃、穿、用”的问题。在进入小康时期之后,要形成新的概念,“住、行、游”,意味着旅游成为小康生活的基本要素,是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之一。到中等发达时期,就是更多的精神消费追求,是“文、体、美”的概念,这是休闲消费普遍化的时期。到发达时期,就是“多、新、奇”的个性化消费时代。目前中国的特点是融各个阶段于一体,各种休闲方式丰富多彩。因此,休闲是中国旅游的转型升级的必然发展。

10 科学技术问题可以说是困惑中国旅游发展几十年的一个大问题。改革开放30年,每一个产业都不断地在经历升级换代,制造业不断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管理、新组织,完成了几次升级换代,目前正在从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 旅游业现在普遍存在现代需求增长,对应传统形式供给;现代产业结构,对应传统产业要素;现代产业特征,对应传统运营模式的问题。

11 短短几年之内,在中国大地上,创意已经成为时髦用语,创意产业似乎也已经成为新兴产业。之所以加上一个“似乎”,正是因为刚刚开始探索,产业概念未成,产业形态朦胧,产业规模尚小,产业实现亦需要一个过程。另一方面,创意覆盖一切,创意提升一切,当代追求创意,创意改变生活。

12 新战略 我国旅游业的产业定位几经变迁,从事业型的“民间外交”到经济型的“创汇产业”,从国民经济的“新的增长点”到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每一阶段的发展变化,都实现了一次自我革新、提升和跨越。

13 战略性支柱产业包含了战略产业和支柱产业两层含义。
战略产业,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产业,其具有成长和发展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可能性。通常,在一个国家内确定一个产业为战略产业,主要看其是否符合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和方针,是否具有稳定和发展潜力市场,是否具有带动一批关联产业发展的能力。 支柱产业,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占有支撑地位的产业,主要表现在其具有较快的增长速度、较大的发展规模、具有高于其他产业的生产率和贡献率水平。

14 新业态 科学技术对旅游业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旅游业向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特征越来越明显。

15 科技促成旅游创新 如数字技术创造了新型的虚拟旅游,2006年IBM与故宫博物院联合开发的《超越时空的紫禁城》使全世界的人们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走进故宫

16 政治经济环境带来旅游创新 如假日制度的调整

17 社会文化环境催生旅游创新 人们对于品质的追求越来越高,出现了像养生、健身、泡吧之类的体闲理念。如温泉SPA、高尔夫运动、中药疗养、健康饮食等各种主题的体闲养生之旅。网络上的一此流行词汇,如“试客、‘拼客”等都反映出现代人的一种生活追求。

18 遵化汤泉----温泉旅游

19 旅游行业融合创新 (白鹿缘泉) 旅游地的大型文艺表演是旅游与文化产业结合的产物,如印象系列丽江、西湖、宋城千古情、梦回大唐;文化创意代表如北京798、杭州创意谷开元198等对游人都极具吸引力。

20 新目标 1、到2015年,旅游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国内旅游人数达33亿人次,年均增长10%;
2、入境过夜游客人数达9000万人次,年均增长8%; 3、出境旅游人数达8300万人次,年均增长9%。 4、旅游消费稳步增长,城乡居民年均出游超过2次,旅游消费相当于居民消费总量的10%。 5、经济社会效益更加明显,旅游业总收入年均增长12%以上,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提高到4.5%,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12%。 6、每年新增旅游就业50万人。 7、旅游服务质量明显提高,市场秩序明显好转,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力争到2020年我国旅游产业规模、质量、效益基本达到世界旅游强国水平。

21 一、中国饭店业发展的历史回顾 初步发展阶段——开放引进阶段(1978—1987年)

22 快速成长阶段——借鉴模仿阶段(1988—1997年)

23 曲折发展阶段——推陈出新阶段(1998—2001年)

24 新业态涌现——急剧发展阶段(2002年——至今)

25 国内饭店管理公司概览 (按客房数排序) 锦江国际酒店管理有限公司上海10000锦江国际北京 首旅建国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北京3240建国商务
如家和美酒店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北京10200如家酒店连锁 锦江饭店管理公司四川4063四川锦江宾馆 锦江(北方)管理有限公司北京2000锦江 粤海国际酒店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广东5000粤海、粤海之星 河北燕都旅游饭店管理公司河北160燕都饭店 南京金陵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江苏600金陵、金一村 福州西湖酒店管理有限公司福建600  浙江世贸饭店管理有限公司浙江830  四川谢费利尔管理有限公司四川50谢费利尔 开元国际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浙江2000港币开元名都、开元大酒店 河南中州国际集团管理有限公司河南100中州国际饭店 东方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广西 3000 

26 经济型饭店异军突起,市场前景广阔。

27 国际饭店集团进入中国市场一览表 集团名称品牌名称洲际饭店集团(英国)洲际(InterContinental)、皇冠假日(Crown Plaza)、假日(Holiday Inn) 圣达特集团(美国)豪生(Howard Johnson)、华美达(Ramada)、速8(Super8) 万豪国际(美国)J.W.万豪(J.W.Marriott)、利兹卡尔顿(Rita Carlton)、万豪(Marriott)、万丽(Renaissance)、万怡(Courtyard By Marriott)、万豪行政公寓 雅高(法国)索菲特(Slfitel)、诺富特(Novotel) 最佳西方(美国)最佳西方(Best Western) 希尔顿饭店集团(美国)希尔顿(Hilton) 喜达屋国际(美国)圣瑞吉斯(St.Regis)、威斯汀(Westin)、喜来登(Sheraton)、 卡尔森国际(美国)丽晶(Regent)、Radisson SAS、 Radisson Plaza 凯悦饭店/凯悦国际(美国)柏悦(Park Hyatt)、君悦(Crand Hyatt)、Hyatt Regency 香格里拉饭店集团(美国)香格里拉(Shangri--La)

28

29 量变的过程   旅游饭店业几经市场大潮的洗礼,在跌宕起伏的锻炼中已逐渐走向稳步、快速发展的轨道。从1978年全国只有137家带卫生间,仅适合接待境外客人的饭店;到目前,中国本土星级饭店已经达到了16500多家。这不仅是一个量变的过程,更重要的是质量提升的飞越。 质量的提升   短短的二十余年,我国旅游饭店业走完了一些西方国家几十年才走完的路,并成为国民经济中管理制度严密、职工队伍素质高、管理标准与国际同步接轨、管理手段比较先进的行业之一。

30 二、中国饭店业发展的八大转变 1.从政府接待型饭店向民营服务型饭店转变 2.从以内资为主向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转变
3.从简单的数量增长向注重质量提升转变 4.从市场竞争杂乱无章向规范有序转变 5.从人力资源匮乏向全球人才聚集转变 6.从品牌意识薄弱向品牌观念不断深化转变 7.从单一经营模式向多种经营模式并存转变 8.从以人力劳动管理为主向高科技智能管理为主转变

31 环保理念深入人心,绿色饭店是未来主流  市场细分不断升级,主题饭店是未来新宠

32 国际饭店管理公司300强排名 1洲际饭店集团(英国) 2圣达特集团(美国) 3万豪国际(美国) 4雅高(法国)
1洲际饭店集团(英国) 2圣达特集团(美国) 3万豪国际(美国) 4雅高(法国) 5精品国际集团(美国) 6希尔顿饭店集团(美国) 7最佳西方(美国) 8喜达屋国际(美国) 9全球凯悦公司(美国) 10卡尔森国际(美国) 29锦江国际集团(中国) 91建国国际酒店管理公司(中国)

33 科技智能化管理将是饭店业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
网上预订和网上支付将会是主流手段

34 三、我国饭店业发展面临人才短缺的挑战 1.我国旅游饭店发展的政治经济环境 2.百姓酒店消费观念不断成熟   

35 人才危机 行业发展,人才是关键,从目前的产业需求的人才现状来看,我国的旅游业正面临着严峻的人才考验。
几年前,广州一家旅行社就以30万元底薪从香港招人一批资深策划人员组成国内首个港澳籍“出境游专家组”,此举引起了业内的一片轰动。旅行社表示,从香港挖人实属无奈,因为目前具有丰富出境游经验的线路策划人员奇缺。

36 (1)总量不足 伴随着旅游业的持续高速发展,人才需求增长十分强劲。目前全国旅游业实际从业人员缺口在200万人以上,今后还将以每年20万的速度递增其中,旅游行业中高层管理人才2010年需求达到7万人左右,而目前仅有的3万多人。导游需要量在30万左右,而目前我国导游人数是20万人左右,缺口在10万以上。

37 (2)流失严重 旅游企业作为服务业,其人才的流失率远远高于其他行业一般行业。正常的人员流失在5 -10%左右,而旅游企业人员的流失率竟高达60%以上。

38 (3)结构失衡 首先表现在高素质旅游人才紧缺。 其次是目前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
目前旅游行业急需旅游高层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旅游市场营销、旅游娱乐管理、旅游规划策划、旅游商品开发、旅游景区管理、旅游物业管理、旅游信息管理、旅游电子商务、旅游网络管理、体闲管理、会展旅游、旅游资本运营等类型人才。 其次是目前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

39 四、我国酒店人才市场需求 全国旅游人才规模
2009年,全国旅游就业总人数(包括直接就业和间接就业)为7,590万人,占全国就业总人数的9.7%;其中旅游直接就业人数1,350万人,大专以上学历旅游人才272万人,占全国旅游就业人数总量的20.15%。

40 全国旅游人才学历结构 2009年,全国大专以上学历旅游人才272万人;本科学历旅游人才18.3万人,占旅游人才总数的6.7%;研究生学历旅游人才1.7万人,占旅游人才总数的0.7%。

41 旅游企业人才结构 2009年,旅游企业人才264.5万人,其中旅游饭店人才83.3万人,占旅游企业人才的31.5%;旅行社人才35万人,占旅游企业人才的13%;旅游车船公司人才1.2万人,占旅游企业人才的0.5%;旅游景区人才71万人,占旅游企业人才的27%;其他企业单位的旅游人才74万人,占旅游企业人才的28%。

42 中国旅游人才教育培训现状 1.院校规模 2009年,全国共有高、中等旅游院校(包括完全的旅游院校和开设有旅游系或旅游专业的院校)1,733所,其中高等院校852所,中等职业学校881所。 2.学生规模 2009年全国旅游院校在校生共计952,438人,其中高等院校在校生共计498,379人,中等职业学校为454,059人;其中高校毕业生139,485人,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为158,109人。

43 中国旅游人才发展趋势预测 (1)2015年:旅游直接就业1,740万人,旅游间接就业9,750万人,全国旅游就业总人数将达到1.14亿人。 (2)2015年:大专以上学历旅游人才为347万人。

44 酒店人才市场需求预测 1、酒店人才市场需求量将持续增加 2、有丰富经验和较高素质的中层管理者将成为酒店的争夺对象
3、将酒店行业作为终生职业的可行性越来越大

45 酒店管理人才需求领域预测 1.酒店企业经营人才队伍 (1)高层管理人才 (2)酒店人力资源管理人才 (3)高级酒店营销人才
(4)酒店会员制和俱乐部管理人才

46 2.酒店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1)高层次研究人才 (2)酒店专业师资 (3)酒店项目的策划设计人才 (4)现代酒店科技人才 (5)现代酒店咨询人才

47 3.酒店服务技能人才队伍 未来需要重点培养一支高技能人才队伍,这些人才以提升职业素质和技能为核心,以饭店一线服务人员为主。

48  五、酒店专业大学生人才流失原因分析

49 社会环境因素 (1)经济发展引发竞争 (2)传统观念负面影响

50 酒店企业问题 (1)管理缺乏人性化 (2)薪酬水平普遍低 (3)发展空间较狭窄

51 大学生自身问题 (1) 职业定位不准、跳槽频繁 (2)所学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欠缺 (3)沟通能力有待提高 (4)情商有待加强

52 六、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对策 (1)职业道德 (2)外语口语能力 (3)丰富的专业知识 (4)一定的实践技能
(认知实习→模拟实训→服务实习→管理实习)

53 1.国外酒店专业教育的情况 国外的旅游教育经过了上百年的发展,其教育模式也相对完善,比较著名的院校如瑞洛桑洒店管理学院,美国的康奈尔大学、普渡大学、内华达大学、德州大学和伊利诺斯大学,英国萨里大学等等它们的教育以实践为导向、旅游职业教育拥有制度和法律的双重保障,校企结合、另外,行业协会作用突出,注重回炉式培训。

54 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成立于1893年,是世界上第一所酒店管理学院,培养具有高水平运作能力的国际酒店高级管理经营人才。
据统计当前全球16家大型酒店集团中就有9家的总裁或董事长是该院的毕业生。 学院现有在校生1500名,来自87个不同国家。 学校的老师来自35个不同国家,具有非常丰富的工作经验。 “洛桑”模式是目前世界各国酒店管理专业公认的最佳培养模式之一。

55 “洛桑”模式具体体现 产教结合的教学传统 行业最前沿的师资队伍 不断推陈出新的课程设置 重视职业素质的学生教育

56

57

58

59

60

61

62 瑞士理诺士(Les Roches)酒店管理学院
理诺士酒店管理学院成立于1954年,位于瑞士阿尔卑斯山区小镇布鲁士,春秋两季温和湿润,夏季气候宜人多变,冬天白雪皑皑,空气纯洁,环境幽静无污染。它愉快平静和安宁的氛围为学生提供了专心学习的环境 该学院直属于瑞士酒店协会,这是瑞士第一所用英文教学的高级酒店管理学院 工商管理学士学位课程

63

64

65

66

67

68 美国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 )
美国第一个四年制酒店管理专业 美国第一所酒店管理学院 国际权威期刊《酒店及旅游研究期刊》 (2005)分析全球大学的酒店与旅游类学术论文,康奈尔大学排名第一

69 “康奈尔大学”模式 高水平大学举办 注重学术研究 重视实践教学 高素质的学生 完善的学科教学体系

70 2.我国旅游教育的现状 我国的旅游教育起步较晚,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第一所旅游高等院校—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诞生,开创了我国旅游高等教育的先河。此后,旅游院校尤其是高等院校如雨后存笋般迅猛发展。最早对旅游进行研究的是地理学家,然后是经济学家,而社会学家和政治学家只是比人类学家早一点对这门学科进行研究。据统计,目前我国旅游管理专业多在一级学科如地理学、历史学和工商管理学下设一级学科,有的隶属于环境与旅游学院,有的隶属于商学院,有的隶属于历史文化学院,还有一的则隶属于规划学院,可以说,旅游本身有着交叉性和边缘性的特质,是多学科的集合体与大杂烩

71 国内旅游教育主要分为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和中专生这么几个层级,以旅游作为强势专业的高校包括南开大学、北京第一外国语学院、东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等综合性学校,另外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现已并入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和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等单体学校,这些学校在专业办学上讲求特色。

72 教育形式的认识

73 教育形式的认识

74 教育形式的认识 本科教育 旅游专业教育 研究生教育 旅游教育的分类 中等旅游职业教育 旅游职业教育 高等旅游职业教育

75 一般培养模式下毕业的旅游专业学生存在眼高手低、实际能力与旅游用人单位需求相脱节的现象

76 一则案例 某景区为加快发展,急需旅游市场营销策划人员、训算机和文秘工作人员以及表演队的主持人等方面的人才。而在笔试、面试的过程中,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竟争市场营销策划岗位,经贸外语专业学生竟争文秘、主持人,计算机专业学生竟争计算机和文秘就具有很强的竟争力.而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在竟争中则显现不出明显优势,其所能从事的工作,其他专业的毕业生都可以从事,而旅游专业的学生却难以明显优势去竟争其他专业领域的相应工作.还有旅行社的导游工作,外语、中文、历史专业的学生都能胜任,宾馆饭店的管理工作亦如此。

77 由此引发的思考

78 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科地位 中等职业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 本科教育 09商贸与旅游类 64 旅游大类 11 管理类 0911 烹饪
0915 饭店服务与管理 0916旅游服务与管理(外语导游、中文导游、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专门化) 6401 旅游管理类 6402 餐饮管理与 服务类 1102 工商管理类 旅游管理 涉外旅游 导游 旅行社经 营管理 景区开发 与管理 酒店管理 餐饮管理 与服务 烹饪工艺 与营养 110206 旅游管理

79 旅游管理学科的春天 1978年,郭沫若在全国科学大会上的发言《科学的春天》
旅游管理学科走出了歧视、走出了偏见、走出了白眼,迎来了自己明媚的春天

80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能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

81 科学是讲求实际的。科学是老老实实的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假,需要付出艰巨的劳动。
——郭沫若《科学的春天》

82 旅游管理学科发展的思考 基础理论研究有待深入

83 学科体系有待完备 2.1三个二级学科 旅游管理 酒店管理 会展经济与管理 2.2其他有待完备的二级学科 休闲管理 公园管理 服务管理
旅游规划与开发 旅游外语 其他

84 没有成熟的学科就不可能有成熟的专业? 学科与专业的相互关系 视角 学科 专业 概念 划分依据 构成要素 建设目标 组织结构 成果形式
是学术的分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专业分支,是与知识相联系的一个学术概念。指高校教学、科研等的功能单位 专业,根据社会分工需要而划分的学业门类,是社会分工、学科知识和教育结构三位一体的组织形态 划分依据 科学知识分类 社会劳动分工 构成要素 学者 研究领域 方法论 理论体系 教师 学生 培养目标 课程体系 建设目标 知识的发现与创新 知识传授 人才培养 组织结构 相对弹性 非实体 刚性 系科结构 成果形式 科学性、技术型的成果 论文 专利 人才培养

85 学科 与专业 与课程 社会分工、专业、学科、课程
专业是在一定学科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构成的,离开了学科知识体系,专业也就丧失了其存在的合理性依据。在一个学科,可以组成若干专业;在不同学科之间也可以组成跨学科专业。 专业反映社会需求,这种需求促成的专业也会推进学科的发展。 专业是学科承担人才培养职能的基地;学科是专业发展的基础。一所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如何,取决于其学科、专业水平。 与课程 课程是学科与专业的连接点。 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是:明确并规范课程的教学内容,探索本门课程内容的发展规律,确定教学目的、教学基本要求、教学实践环节的要求,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探索教学规律,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而学科建设的内容则大不一样,它主要是:确定学科方向,加强学科梯队建设,开展本学科的科学研究、加强学科基地建设等。 课程建设必须以学科为基础,没有高水平的学科作支撑,课程建设的水平就难以提高。同时,课程建设又可以促进学科的建设,促进学科的发展。 教师是课程的设计者和实施者。 社会分工、专业、学科、课程 社会分工是专业存在的基础,学科知识是专业的内核,教育结构是专业表现形式。 课程是学科与专业的连接点,课程是学生的直接感受体,课程是相关部门评介学校的标志体。 实验技术是可以改变教学模式的,而不仅仅是依附于教学模式。

86 学科与专业的关系并不是简单到没有成熟的学科就不可能 有成熟的专业,在有些时候专业的发展能够促进学科的成 熟;
办好酒店管理专业的核心是人才培养模式,而培养好学生 的关键是课程与师资。 学科与专业目标的区别表明两者之间具有不可替代性。学科与专业并存是高校的一种特有现象,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专业是学科承担人才培养职能的基地;学科是专业发展的基础。一所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如何,取决于其学科、专业水平。

87 人才培养方向: 教育不是简单地跟着行业跑,纯学术导向、纯就业导向的实用主义办学都难以为继。教育是管人生的,而不是简单地管岗位的。
围绕学生的从业技能 、管理技术、 经营潜能来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 发展能力和 创新能力是教育的职责所在。

88 培养层次: 人才分层: 服务骨干 业务骨干 管理骨干 中等职业学校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为主要目标;
高等职业学校以培养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目 标; 本科院校以培养高素质业务骨干和管理人才为主要目标; 研究生教育以培养管理和策划人才为主要目标。 人才分层: 服务骨干 业务骨干 管理骨干

89 培养方法: 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管理技术教育是酒店专业改造升级的重要抓手! 以环境养成为主要载体的服务意识与职业素养的养成教育,永远是酒店类学生成才的基本前提!

90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91 酒店管理专业育人模式的探讨

92 我国高等教育扩招十几年来,本科层次已经由精英教育转向了大众化教育。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向已经开始进行新的战略性转移,即由提高入学率,扩大招生规模向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转变。

93 校企合作模式,正是解决传统教育模式中重理论、轻实践这一弊端的一剂良方。切实采用这种模式,围绕满足社会需要与促进就业的理念,一定会为社会培养出“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应用型旅游人才,而且实现让学生充分就业、适应就业和顺利就业的需求。

94 校企合作是运行机制 工学结合是培养模式

95 何谓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就是要围绕人才这一核心问题,达到“学校育才、学生成才、企业用才”有机结合的目的,它是一种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有效模式,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参与人才培养过程,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用课堂教学与学生参加实际工作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

96 温家宝总理指出:“教、学、做不是三件事,而是一件事,在做中学才是真学,在做中教才是真教,校企合作就是把教学、求知、做事结合在一起”。教会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悟,学以致用,达到教师在课堂的说教不可同日而语的效果。

97 2012年7月3日形成的数据:对校企合作频度的认定以及形式分类

98 以培养就业能力为主,还是以提供就业岗位为主 我们的学生是工作要找的人,还是要找工作的人 传授知识还是传授技能,或者着力于知识的运用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要处理好的关系 以培养就业能力为主,还是以提供就业岗位为主 我们的学生是工作要找的人,还是要找工作的人 传授知识还是传授技能,或者着力于知识的运用 教材体系—教学体系—学习体系—践行体系转换

99 酒店管理专业的工学结合 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规格 国际品牌酒店高级服务人才和中基层管理人才
前厅客房、餐饮、酒水饮料等服务技能 酒店营销、财务、人力资源等管理技术 人文情怀、服务意识、礼仪等职业素养 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规格 酒店管理专业的工学结合

100 从酒店岗位工作任务要求和酒店人才成长规律出发
全过程学生职业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培育平台 Text 课程设置 职业能力 酒店服务技能模块 就业竞争力 行业适应力 创新拓展力 形成 酒店管理技术模块 经营潜能发展模块 工作任务要求 从酒店岗位工作任务要求和酒店人才成长规律出发 构建

101 产学研结合的途径与方式 与企业合作培养学生,即定单培养 与企业合作培训学生技能,即企业的顶岗实习 与企业共同培训教师,即教师的挂职锻炼
为企业培训、咨询与诊断,即社会服务 为政府、企业调研、发展研究,即科学研究

102 致力于国际化的酒店专业教育 如何国际化 其一,树立观念 其二,拓宽视野 其三,强化特色 其四,融入世界 其五,着眼未来

103 《宴会设计与服务》项目课程

104

105 实景实境实训

106 工学结合的教学环境支撑 饭店综合实训基地 工作流程认知 岗位技能训练

107 校内实训

108 累计毕业生 业内发展率(从首届到2007届的统计)
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质量指标与监控体系 独特的毕业生跟踪体系 基本就业率 行业就业率 稳定就业率 业内发展率 反馈教学 累计毕业生 业内发展率(从首届到2007届的统计) 累计毕业生 稳定就业率 62.7% 近3年毕业生 行业就业率 88.79% 近3年毕业生 就业率 96.3 % 高层 管理者 中层 基层 从业者 9.8% 15.3% 74.9%

109 基本就业率 行业就业率 稳定就业率 业内发展率
学生核心竞争力 专业建设 与教学改革 课程体系 师资队伍 实训基地 基本素质 专业技能 职业素养 发展潜能 基本就业率 行业就业率 稳定就业率 业内发展率 就业 跟踪指标

110 一方认为高等旅游教育是一种利学教育或专业学历教育,基础在 ‘学”的培养;
七、“学”、“术”之争,两种观点的较量 旅游教育界一直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一方认为高等旅游教育是一种利学教育或专业学历教育,基础在 ‘学”的培养; 另一方则认为是一种职业教育,着重强调“术”的修炼。

111 “学”的基木含义是学习,即接受教育。《论语·为政》则称:“学而不思则网,思而不学则殆。”
“术”的基木含义是技艺。郑玄:“术,犹艺也。” 1911年,梁启超曾写过一篇《学与术》的文章。其中写道:“学也者,观察事物而发明其真理者也;术也者,取所发明之真理而致诸用者也。例如以石投水则沉,投以木则浮观察此事实,以证明水之浮力,此物理也;应用此真理以驾驶船舶,则航海术也。研究人体之组织,辨别各器官之机能,此生理学也;应用此真理以疗治疾病,则医术也。学与术之区分及其相关系,凡百皆准此。”

112 从学术研究的态度来看,“学”是为了“求知”,即探索自然和社会的内在规律、法则及其抽象理论,这是一种“为学问而学问” 的态度,研究者的学术旨趣是“求真”,即追求真理。
“术”是为了“求用”,即为人类、为政治、为现实服务,这是一种“为实用而学问”的态度,研究者从事术的研究目的是“求善”,即为了实用。 所以,尽管“学”与“术”可以结合起来称为“学术”,但它们所代表的学术倾向是不同的,由此而导致的后果也大相径庭。

113 “学”与“术”是大学办学的本质和核心。 在人才培养上如何平衡好“学”与“术”的关系并将两者完关结合,有效解决旅游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的老大难问题,业已成为目前我国高等旅游教育发展最为迫切的仟务之一。

114 “术为基础,学有所长” “术为基础,学有所长”是对旅游人才的总体要求。
“术”是旅游人才的行业立足根本。旅游业是经验性服务行业,实践操作能力是旅游企业员工的第一要素。因此,不论是从事何种岗位、处于何种层次的旅游人才,均须具备必要的实际操作能力,掌握相应的基本技能或基础技术。 而“学有所长”则是对旅游人才的更高期望所在。旅游业综合性和关联性极强,涉及众多行业系统和社会部门,相应地需要从业人员具备宽博的知识。旅游行业急需的高素质综合性人才,除了基本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外,至少还应具备战略管理、经营决策、市场开拓等综合知识。旅游从业者知识而越宽就越能胜任本职工作,就越能适应未来行业发展。这也是对旅游人才在掌握“术”基础上的更高要求。

115 “学术并举,崇术为上” ( 1)“学”的培养。受工商管理类学科核心课程体系规定限制,原有的酒店管理专业教学计划的专业课程只能是泛泛而谈,行业针对性不强。因此应修订教学计划。强调突出知识在酒店行业的实践性,完成理论知识向行业实践的应用性转化。

116 为让学生开拓视野了解最新行业发展动态,经常邀请国内知名旅游学者、行业专家及旅游行政人员等来校举办学术讲座、学术论坛等,丰富“学”的内涵。

117 企业专家讲座

118 “强实践、善实务、知技艺、能创新”是应用型人才的基本特征。
( 2)“术”的锻炼。 “强实践、善实务、知技艺、能创新”是应用型人才的基本特征。 应用型人才“术”的锻炼不能只停留在具体操作技能层而,还应该包括经营决策、业务开拓、应变能力以及人际交往等各方而。着重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其领导组织技能及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技巧。

119 学校建立了以上海索菲特酒店、希尔顿、洲际、万豪、香格里拉国际品牌的高星级酒店、北京欢乐谷、深圳华侨城为代表的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技能锻炼平台。

120 与洲际集团合作洽谈

121

122 学生在上海Westen酒店实习

123 优秀实习生

124 (3)“学”与“术”的结合。 在“学”与“术”的结合上,不能简单地将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两者捆绑,而应该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交融,并促成两者发生“化学反应”。如、天津宝成宾馆。课堂进企业、教师挂职、学生课程论文、教师科研成果。企业技术革新、管理改革。

125 结语: 中国旅游学人是幸运的,我们经历着社会的急剧变化,目睹旅游的迅猛发展,实践不断产生新的课题,行业总是形成新的需求,这就使我们有可能跟踪实践更新理论,归纳模式,引领发展。

126

127

128 让我们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


Download ppt "酒店人——敢问路在何方? 主讲:史广峰."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