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中科大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张瑞芳 电话: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中科大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张瑞芳 电话:"—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中科大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张瑞芳 电话:0551-63606981 e-mail: zhangrf@ustc.edu.cn
现代安全生产管理 中科大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张瑞芳 电话:

2 主 要 内 容 一、概述 二、现代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 三、安全管理培训课程设计 四、安全管理与安全文化

3 一、概述 1.1 基本概念 安全——指不发生导致人身伤害、设备或财产损失事故的状态。当某些导致发生上述事故状态的概率是可以接受时,可视为安全。 安全不仅是人和物不会受到伤害和损失的理想状态,也是满足安全技术指标要求的技术状态。 韦氏大词典对安全的定义为“没有伤害、损伤或危险,不遭受危害或损害的威胁,或免除了危害、伤害或损失的威胁”。

4 从“安”字说起…… ①“安”字起源于母系社会,女性占统治地位。 ②“安”字反映了古时期人类保护生产力的本能 女人(安闲)坐于屋中?
——保护女人,寓意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口的繁衍增长事关部落种族的兴衰存亡,人力(人口)资源极为重要,人力是主要的生产力。而女人代表人口繁衍的生殖力,女人极为珍贵,保护女人就是保护生产力。

5 “全”:“人”字下一个“王”字。 人之最大、最高、最基本、最完全的需求。 把“安”和“全”合起解释:家中有女人为王,家 里必定安全。 女人的特点是:谨慎、节俭、敏锐、周到、顾大 局、温柔、细致、耐心、整洁、爱美、克己。 女人所具备的特点对于安全生产是很有意义的。

6 安全生产要求关注操作中的每一个细节,不能粗心大意。
女人细致、细心的特点恰恰符合了这个要求。女人有时罗嗦不是坏事,她是在提醒你注意安全! 人、机、物、环境和谐是安全的最高境界,女人在爱美、爱整洁的过程中,就会有意无意地消除某些隐患,这也与安全原则相一致! 安全是对个人的尊重、对群体的关怀、对家庭尽责的保障。

7 在古代汉语中,并没有“安全”一词,但“安”字却在许多场合下表达着现代汉语中“安全”的意义,表达了人们通常理解的“安全”这一概念。例如,“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易·系辞下传》。这里的“安”是与“危”相对的,并且如同“危”表达了现代汉语的“危险”一样,“安”所表达的就是“安全”的概念。“无危则安,无缺则全”。即安全意味着没有危险且尽善尽美。这是与人们的传统的安全观念相吻合的。 君子安定的时候不忘记可能出现的危险,生存的时候不忘记可能灭亡,国家大治的时候不忘记可能出现的祸乱。所以,就能使本人身体安宁,国家也得以保全了。

8 “安全”的英文解析 Safety,健康与平安; “S”—Sense,感觉、意识、见识; “A”—Attitude,态度;
“F”—Fit合适、协调; Foresight 有远见; Familiarity熟悉、精通; “E”—Education,教育、培养、熏陶 “T”—Talk交流、交谈; “Y”—You你,你们,泛指人、人群、每个人 安全的主题是人,安全以人为本。

9 安 —— 安全 —— 一种心态 (期望)——期盼平安——远离危险
什么是安全? 安全是父母的寄托 安全是妻子的期盼 安全是亲人的祝福 安全是儿女的心愿

10 如果我们知道哪里有危险,并且能控制这种危险不让它发生,或者发生后不让它严重影响到我们的生命财产,我们就认为我们是安全的。
危险——指导致人身伤害、设备或财产损失的状态。 危险 安全 由科技进步、经济基础、人们的安全心理素质和 公众承受的事故和危害的水平来判定和决定 B A 社会允许安全限度 如果我们知道哪里有危险,并且能控制这种危险不让它发生,或者发生后不让它严重影响到我们的生命财产,我们就认为我们是安全的。

11 我们知道老虎会吃人,于是我们为老虎设一个“特区”,人轻易不到“特区”去打扰老虎;或者我们把老虎关在笼子里,就像在动物园里那样,人隔着笼子欣赏老虎的雄姿;或者我们让老虎自由,而把自己关在笼子一样的密闭车辆里,开着车去拜访它们。 在这三种情况下,我们都不会怕老虎吃我们。因为我们把老虎吃人的风险控制住了。

12 危险源——指可能导致系统危险状态的不安全因素。根据危险源的不同性质可分为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
第一类危险源是指系统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的危险源。如爆炸物、有毒有害物质、电力设备、运动车辆等。 第二类危险源是指系统中约束、限制能量或有害物质的屏蔽措施失效或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的危险源。它包括人、物、环境三方面的因素。如人的误操作、防护设施实效、环境温度过高等。 安全科学理论根据危险源在事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把危险源划分为两大类。

13 安全性——指不发生导致人身伤害、设备或财产损失的可能性,是判断和评价系统安全性能的重要指标。安全性(S)与危险性(D)互为补数,即
所谓的危险性就是表示危险状态发生的可能性。 风险——指某事物在一定的条件下未来遭受某种非期望的损害的现象。与安全是相对的概念。

14 风险 =事故发生可能性×事故后果 死亡概率 每年发生概率 导致人伤亡概率 次/年*人 次/年 次/人

15 人员类型 风险模式 统计时间 个人风险 (死亡次数/年) 海上工作人员 深海渔业人员 煤矿工人 英国国民 海上死亡风险 在注册的船上死亡风险 采煤时死亡风险 由于各种事故的死亡风险 由于车祸的死亡风险 1980~1998 1990 1986.7~1990.1 1989 0.88×10-3 1.34×10-3 0.14×10-3 0.24×10-3 0.10×10-3 事故类型 1979年死亡总人数 年人身早期死亡风险概率 汽车 坠落 火灾与烫伤 淹溺 中毒 枪击 机械事故 航运 航空 55791 17827 7451 6181 4516 2309 2054 1743 1788 3×10-4 9×10-5 4×10-5 2×10-5 3×10-5 1×10-5 9×10-6 落物击伤 触电 铁道 雷击 飓风 旋风 其余 全部事故 核事故 1271 1488 884 160 118 90 8695 115000 6×10-6 4×10-6 5×10-7 4×10-7 6×10-4 2×10-10

16

17 事故——指造成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事件的发生可能造成事故,也可能并未造成任何损失(未遂事件或过失)。
事故一旦发生,可以造成以下几种后果: 人受到伤害,物受到损失; 人受到伤害,物未受损失; 人未受伤害,物受到损失; 人、物均未受到伤害或损失。

18 事故 自然事故 人为事故 非生产事故 生产事故 人身伤害事故 财产损失事故 险肇事故 事故的分类

19 国务院令第493号《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
事故等级 死亡人数 (人) 重伤人数 (或急性中毒) 直接经济损失 (万元) 特别重大事故 ≥30 ≥100 ≥10000 (1亿) 重大事故 10~ 29 50~99 5000~9999 较大事故 3~9 10~49 1000~4999 一般事故 ≤2 ≤9 ≤999

20 事故系统涉及四个要素(4M): 人(Men)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产生的最直接因素 机(Machine)机器的不安全状态也是事故产生的直接因素
环境(Medium) 不良的生产环境影响人的行为,同时对机械设备产生不良的作用 管理(Management) 管理的欠缺 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管理,因为管理对人、机、环境都会产生作用和影响。 事故的原因: 危险因素(物) + 管理缺陷 = 事故隐患

21 在生产过程的事故中: 未遂事故的数量 >>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事故的数量! 防止事故 防止伤害 仅仅关注伤害事故是不够的,要对所有的险肇(未遂)事故给予足够的重视! 隐患——从系统安全的角度来看,通常人们所说的隐患包括一切可能对人-机-环境系统带来损害的不安全因素。隐患是事故发生的必要条件,隐患一旦被识别,就要予以消除。

22 社会因素(基础原因) 管理因素(间接原因)
事故综合原因理论 社会因素(基础原因) 管理因素(间接原因) 生产中的危险因素(事故隐患: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直接原因) 偶然事件触发(起因物、肇事人——事故经过) 事故损失 (事故现象) 该理论全面综合地考虑了所有发生事故的现象和导致事故的因素,因此比较正确地反映了事故发生规律和事故原因,是当今最为流行的事故理论。

23 系统——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成为系统。
安全系统 是由人(Men)-技术(Technology)-环境(Environment)构成的复合系统,即MET系统,包括了7个基本子系统,基本元素结构关系如下图所示: M: 人子系统; E: 环境子系统; T: 技术子系统; MT:人-机子系统; ME:人-环境子系统; ET: 机-环境子系统; MET: 人-机-环境子系统。 M E T ME MT ET MET

24 安全系统工程——研究如何控制系统内各种因素以防止发生事故。它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系统安全分析——研究系统的危险性(常用分析方法:安全检查表、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事件树分析、事故树分析等) 安全评价——判断该系统的安全性可接受水平 安全技术措施——对薄弱环节加以修正,使工程设计达到本质安全化。

25 系统安全 指从系统的观点出发,在系统寿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应用系统安全管理和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分析、识别和评价系统中的危险性并使其减至最小,使系统可能发生的事故得到控制,从而使系统安全达到最佳状态。 系统安全是以 “全过程控制”和 “事先预防为主要特征的,这就为我们改变传统的事故 “事后处理”型的管理方法,提供一项崭新的科学管理技巧。

26 系统安全的观念 没有绝对的安全 安全是相对的,是一种模糊数学的概念。危险是绝对的,危险性就是对安全的隶属度。当危险性降低到某种程度时,人们就认为是安全的了。因此,安全又可以理解为没有超出允许限度的危险。 不可能全部根除危险源,安全工作的目标就是控制危险源,努力把事故发生概率降到最低。若发生事故。把事故伤害和损失降到最低。 安全工作贯穿于系统存在的始终,这是系统安全的基本原则和重要特征。

27 管理——就是设计并保持一种良好环境,使人在群体里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的过程。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必须通过某种机制和方法进行管理,才能达到预期的效能目标。
管理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是人类共同劳动、生存的需要。管理是生产力的基本组织成分之一,即其自然属性;它又是一定的生产关系,即其社会属性。

28 安全管理——用经济、行政和法律手段,采取切实可行的技术和组织措施,寓于生产经营全过程的各个环节之中,确保参与生产活动的人、设备和环境处于安全状态。即:管理者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一系列管理活动,以消除或减少与某一事物有关的危险因素,使该事物所面临的风险满足安全要求。其基本任务是: 预知危险、危害 制定各种规程、规定和消除这些危险、危害所采取的各种办法 告诉人们怎样去认识危险和防止灾害

29 计划——对每年的安全工作做出规划和安排。针对每年的安全教育、检查、措施、安全评价及整改等安全活动作出部署方案,以确保企业生产安全活动的顺利进行。
组织——对照计划方案,按级落实,以保证安全计划任务、控制目标的预期完成。 指挥——在组织落实各项安全活动后,对横向职能部门及其工段、班组进行指导,帮助出主意想办法,以求得安全生产计划的顺利完成。 协调——为实现整体安全计划和目标,对上级做好参谋,对横向部门加强协调,争取领导对安全工作的支持,同时又要争取各职能部门的密切合作。 控制——以安全计划目标为依据,同时建立各种考核标准,对各部门、班组进行经常性的监督检查,对出色完成任务的给予精神和物质鼓励,以达到有效控制各种事故的发生。

30 现代安全管理——引进现代管理的方法,用于安全管理之中。具体说,就是应用安全系统工程理论,以消除人的不安全状态为中心,以危险源辨识、控制和评价为管理工作的基本任务,定量地分析系统的安全状态,经过比较与评价,提出目标与对策,将系统的危险控制在最低限度。 系统安全理论认为,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源是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系统安全的基本内容就是辨识系统中的危险源,采取措施消除和控制系统中的危险源,使系统安全。 特征:为了人和人的管理。为了人—把职工的生命安全当作事故预防的首要任务;人的管理—充分调动每个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让职工主动参与安全管理。

31 要消除和控制事故的发生,是领导者、管理者和 劳动者的共同责任,因此改善劳动条件和消除不 安全状态要靠领导者的决策,完善组织管理要靠 管理者尽职,而杜绝科研工作中不安全行为必须 靠劳动者实践制约。领导者的重视,管理者的尽 责,劳动者的自制,取决于大家对劳动安全的正 确认识,以及强烈的责任感和高度的自我保护意 识 。

32 一、概 述 1.2 安全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 阶段 时代 技术特征 认识论 方法论 1 工业革命前 农牧业及 手工业 听天由命 祈求上帝
一、概 述 1.2 安全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阶段 时代 技术特征 认识论 方法论 1 工业革命前 农牧业及 手工业 听天由命 祈求上帝 保佑 2 17世纪至20世纪初 蒸汽机时代 局部安全 亡羊补牢、 事后型 3 20世纪初至50年代 电气化时代 本质安全 预防型 4 20世纪50年代以来 宇航技术 系统安全 系统工程 5 20世纪90年代以来 信息化时代 大安全观 安全管理 模式 1986年1月1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发射升空后不久爆炸,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导致这次惨祸的直接原因是航天飞机右侧固体火箭助推器的密封装置失效,致使燃气外泄,喷出火舌,引起推进剂贮箱的爆炸。进一步分析还发现,密封装置的失效除了设计上的缺陷外,发射时气温过低也是一个直接的诱因,使合成橡胶失去弹性,丧失密封作用。事故的原因并非不可避免。在前几次飞行时,已经发现橡胶密封圈有移位、腐蚀或烧坏的情况。美国航天局已了解到这个问题,并把它列为要优先解决的课题,只是未付诸实施。 大安全观:安全理念融入个人、家庭、社会和政府的所有行为中。“大安全”促进全社会对安全有一个总的意识,切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更不要“临时抱佛脚”。

33 发达国家的安全管理 60年代初开始,发展了安全系统工程和系统安全管理 建立安全工程师协会、职业安全保健署和环保署
90年代以后,建立职业安全管理体系——ISO18000管理体系

34 美国安全工程师协会规定安全工程师的具体 工作有如下四个方面: 识别事故发生的条件,评价事故的严重性 研究防止事故、减少伤害或损失的方法、措施 向有关人员传达有关事故的信息 评价安全措施的效果,并为获得最佳效果做必要的改进

35 我国安全管理的发展 50~60年代,建立劳动保护管理体系:颁布实施“三大规程”——《工厂安全卫生规程》、《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工厂职员伤亡事故报告规程》以及“五项规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安全教育、安全检查、伤亡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70年代,提出事故处理“三不放过”原则

36 80年代,引进系统安全工程和先进安全管理方法;颁布了《劳动保护法》,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作为我国的安全生产指导方针;开始实行“国家监察、行政管理、群众监督”的安全管理体制
21世纪以后,颁布了《安全生产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的法制体系逐渐完善

37 一、概 述 1.3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管理模式落后
一、概 述 1.3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管理模式落后 形式主义作崇,习惯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思维和方法进行安全管理。主要体现在:靠会议、文件防事故,靠检查防事故,单项的、被动的、经验似的管理,忽视主动管理,重事后整改、轻事故前预防。 安全投入不足,事故隐患得不到及时整改 企业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人员素质低 政府重行政轻法治 地方保护主义严重 政出多门、监督不到位

38 安全生产形势严峻 工伤事故死亡人数居高不下 重特大事故不断发生 重特大事故隐患治理任务艰巨 安全生产基础薄弱
安全生产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

39 在古代东汉时期史学家荀况总结了劳动人民与灾害 作斗争的经验,提出了“防患与未然”、“防为上、 救次之、戒为下”的主张,“凡事预则立,不预则 废”,做任何工作都是如此,安全工作更是如此, 重点要放在预防上,变被动为主动,变事故后处理 为事故前预防,把事故消灭在萌芽之中。

40 现代安全管理的意义和特点 传统的纵向单因素安全管理 现代的横向综合安全管理 传统的事后型安全管理 现代的预防型安全管理
传统的纵向单因素安全管理 现代的横向综合安全管理 传统的事后型安全管理 现代的预防型安全管理 传统的被动的安全管理对象 现代的安全管理动力 传统的静态安全管理 现代的安全动态管理

41 二、现代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 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 1.系统原理 2.人本原理 3.弹性原理 4.预防原理 5.强制原理
安全原理—是人类安全活动的基本理论和策略,是安全管理实践的基石。安全管理方法与对策的绩效,需要安全理论作为基础,需要有战略和方向的指导。安全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遵循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原则。 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 1.系统原理 人本原理 3.弹性原理 预防原理 5.强制原理

42 2.1 系统原理 (1)系统原理的含义 系统原理是现代管理科学中的一个最基本的原理。它是指人们在从事管理工作时,运用系统的观点、理论和方法对管理活动进行充分的系统分析,以达到管理的优化目标,即从系统论的角度来认识和处理企业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系统理论——就是从整体出发而不是从局部出发去研究事物的一种理论。系统理论的主要特征有目的性、整体性和层次性。

43 (2)系统理论的主要特征 目的性——每个系统都应有明确的目的,不同的系统有不同的目的。目的不明确,必然导致管理的混乱。一个系统通常只能由一个目的,如果有多个目的,则必然在人、财、物、时间、信息等方面相互干扰,达不到优化,从而降低管理效率。 整体性——指具有独立功能的各系统和要素之间,必须逻辑地统一和协调于系统的整体之中。管理要有全局观点,从整体目标出发,使各局部协调一致,是管理者的首要职责。 层次性——一个系统都有一定的层次结构,并分解为一系列的分系统。系统的各层次之间,应该职责分明。

44 (3)系统管理的组成 系统管理由六个要素构成:
人——系统的一切活动是靠人来进行的,只有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人尽其才,才能提高管理和生产的效率。 物质——包括原材料、能源、半成品和成品等。 设备——主要包括机械设备、电气设备、动力设备、运输设备、工具、仪器仪表等,也包括仓库、场地的面积和容量等。 资金——包括固定资金、流动资金等。 任务——项目、指标及与其他单位订立的合同等。系统的任务一定要明确,要有数量和质量上的要求。 信息——包括原始记录、统计资料、情报、技术规范、图纸报表和规章制度等。信息的及时、畅通,可使领导心中有数,便于做出正确的决策。

45 (4)系统分析 对企业安全管理来说,系统分析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首先,界定所分析的系统; 其次,分析与安全有关的要素;
第三,分清安全管理的层次结构,明确各层的管理职责和权利; 第四,对企业安全隐患进行定性定量的辨识、分析和评价,确定安全工作的管理重点,制定管理的总目标和各层次、环节的局部目标; 第五,明确各级安全管理的职能和任务,选择最优的工作方案,以保证安全管理目标的实现。

46 (5)系统原理的整分合原则 整分合原则在安全管理中的重要的意义:
整——就是企业领导在制定整体目标、进行宏观决策时,必须把安全纳入,作为整体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加以考虑; 分——就是安全管理必须做到明确分工,层层落实,要建立健全安全组织体系和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使每个人员都明确目标和责任; 合——就是要强化安全管理部门的职能,树立其权威,以保证强有力的协调控制,实现有效综合。 整体把握 科学分解 组织综合

47 反馈是控制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管理实质上就是一种控制,必然存在着反馈问题。
(6)系统原理的反馈原则 反馈是控制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概念。管理实质上就是一种控制,必然存在着反馈问题。 工作 目标 标准 实践 活动 输出 中间反馈 前期反馈 最后反馈 工作阶段 输入 效应反馈图

48 基于系统安全理论的反馈原则 系统安全理论把人、机械、环境作为一个系统(整体),研究人、机械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反馈和调整,从中发现事故的致因,揭示出预防事故的途径。

49 事故是由系统内部若干相互影响的因素引起

50 系统安全理论是接受了控制论中的负反馈的概念发展起来的。机械和环境的信息不断地通过人的感官反馈到人的大脑,人若能正确地认识、理解、做出判断和采取行动,就能化险为夷,避免事故和伤亡;反之,如果所面临的危险未能察觉、认识,未能及时地做出正确的响应时,就会发生事故和伤亡。

51 (7)系统原理的封闭原则 在任何一个管理系统内部,管理手段、管理过程等必须构成一个连续封闭的回路,才能形成有效的管理活动,这就是封闭原则。
管理的封闭回路 决策指 挥中心 接受 单位 输入 输出 执行机构 反馈 信息 监督机构 处理后的信息 原始信息 反馈机构

52 在应用封闭原则时,需做好以下三点: (1)建立健全各机构并使之各尽其职,相互制约 企业机构的职能:分为决策指挥中心、执行机构、监督机构和反馈机构。 (2)完善企业各项管理制度 要按照封闭原则,针对决策指挥、执行、监督、反馈等各环节制定法规,构成一个封闭的法规网。 (3)把握封闭的相对性 从空间上和时间上根据事物发展的客观需要,不断以新的封闭代替旧的封闭。

53 二、现代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 2.2 人本原理 (1)人本原理的含义
2.2 人本原理 (1)人本原理的含义 人本原理即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是指在各项管理活动中必须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以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为根本。 搞好企业安全管理,避免工伤事故与职业病的发生,是人本原理的直接体现。 重视人的生命和健康是企业安全管理的第一需要; 安全健康是职工的基本权利之一; 安全生产需要职工主动参与,体现其主观能动;

54 (1)人本原理的含义(续) 人本原理,是指在各项管理活动中必须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以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为根本。
人是安全主体,安全管理要以人为本。为防止因人失误造成事故,就要应用安全心理学和安全人机学来研究人的不安全行为,为安全生产服务。 安全管理的不健全 生产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 物的不安全状态(15%) 人的不安全行为(80%) 环境、社会因素 客观 因素 固有危险 导火索 事故 人因事故致因及比例

55 重视企业思想教育工作,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2)贯彻人本原理的措施 重视企业思想教育工作,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强化民主管理,尊重人权,珍爱生命。 激励职工行为,增强安全凝聚力。 改善领导行为,提供安全、有效的管理手段。

56 (3)亚·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需要明显 在集体中产生需要 智力开发
生理需要:维持人类生命的基本需要。“缺少食物、安全、爱情及尊重的人,很可能对食物的渴望比其他任何东西 的需求都更为强烈” 安全需要:希望无伤无病、安全不受侵犯。 安全生产、工作安定、收入稳定 归属需要:希望成为集团、组织成员(社会性需要) 。 自尊需要:要求得到自己和别人的尊重。 对职工成绩的肯定,可促进其取得新成就 自我实现需要:丰富知识,取得事业成就,实现自我价值, 对社会多做贡献。对职工要量才使用,让其干相应的工作。 需要明显 在集体中产生需要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存在积极的方面,指出了人的需要是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这一趋势基本上符合需要发展规律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缺点,例如,提到人的需求满足是阶梯式的,是一个需要满足后再追求下一个需要,实际上,往往可能同时存在多个层次的需求。该需求理论指出了“安全需求”是人与社会的基本需求,体现了该种需求的重要性。 智力开发

57 二、现代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 (4)运用人本原理的原则
动力原则——推动管理活动的基本力量是人,良好的管理必须有能够激发人的工作能力的动力:物质动力、精神动力、信息动力 三种动力要综合运用,同时存在。 激励原则——以科学的手段,激发人的内在潜力,使其充分发挥出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就是激励原则

58 二、现代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 (4)运用人本原理的原则(续) 激励论
管理者的主要工作,就是使人们在某些活动上作出贡献,这些活动有助于企业、部门或其他有组织的单位达成他们的任务和目标。“激励”使用在进取、意愿、需要、愿望和其他类似力量上的一个通用名词。

59 需要 引起 欲求 引起 紧张 导致 行动 满意 需要-欲求-满意链 激励期望理论方程式: 力量=价值×期望 力量——人们被激励的强度 价值——实现目标对满足个人需要的价值如何 期望——根据个人经验估计的实现目标的概率

60 猎人与猎狗的故事 这个故事至少说明了 三个重要道理: 多研究机制,管理才会不断完善; 有无激励大不一样,激励科学与不科学大不一样;
员工的需求是不断增长的,企业必须满足员工不断增长的 物质文化需要,才能有效地激励人才和长久地留住人才。

61 激励水平对工作绩效的影响 心理学家奥格登的“警觉性试验”:用一个可调节发光强度的光源,记录被测试者辨别光强度变化的感觉以测试其警觉性。
奥格登 “警觉性试验”的结果 组别 激励情况 误差次数 顺序 A 控制组 B 挑选组 C 集体竞赛组 D 奖惩组 不施加任何激励 精神激励(个人竞赛) 精神激励(集体竞赛) 物质激励(奖惩) 24 8 14 11 4 1 3 2

62 激励对工作潜力的影响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詹姆士在对职工的激励研究中发现: 按工作时间计酬 职工的工作能力发挥20%~30% 动机处于被充分激励状态 职工的工作能力可发挥到80%~90%

63 激励与激励模式 如何让人做事并且将事情做好呢? 不做 做:被动消极(不得不做) 主动积极(尽心尽力) 不会 会(能力) 培训 不明
明(信息) 沟通 不愿 愿(动机) 激励 做:被动消极(不得不做) 主动积极(尽心尽力) 激励

64 二、现代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 2.3 弹性原理 (1)弹性原理的含义
2.3 弹性原理 (1)弹性原理的含义 企业管理必须保持充分的弹性,即必须有很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以及时适应客观事物各种可能的变化,实行有效的动态管理,这称之为企业管理的弹性原理。

65 二、现代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 (2)弹性原理应用的要点
弹性原理对于安全管理的意义:安全管理所面临的是错综复杂的环境和条件,尤其是导致事故的本质原因很难完全预测和掌握,系统的情况还在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安全管理必须尽可能保持好的弹性,尤其是企业安全管理人员要能够掌握弹性思路和工作方法。

66 二、现代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 (2)弹性原理应用的要点(续)
首先,要不断推进安全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加强系统安全性分析和危险性评价,做到对危险因素的不断识别、消除和控制,以适应系统不断发生的变化; 其次,要采取全方位、多层次的事故防止对策,实行全面、全员、全过程的安全管理,从人、物、环境等持续改进。 第三,安全管理人员要有高超的人际交流和沟通的能力,要能适应企业管理的各种变化,及时调整工作方法。

67 二、现代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 管理科学的特征 管理所碰到的问题,从来不是单因素的,也不是少量因素的,总有众多因素千丝万缕地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其他科学的研究方式总是排除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即可。但管理不同,不仅要抓主要矛盾,而且不可忽视细节。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在运动变化之中,给管理带来更大的不确定性。管理是人的社会活动。 管理是行为科学,它有后果问题。由于管理因素多、变化大,任何一个细节疏忽都可能产生巨大的影响。

68 二、现代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 2.4 预防原理 (1)预防原理的含义 预防,其本质是采取事前的措施,防止伤害的发生。
2.4 预防原理 (1)预防原理的含义 安全管理工作应当以预防为主,即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手段,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出现,从而使事故发生的概率减到最小,这就是预防原理。 预防,其本质是采取事前的措施,防止伤害的发生。 安全管理以预防为主,其基本出发点源自生产过程中的事故是能够预防的观点。

69 二、现代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 预防与善后是安全管理的两种工作方法。善后是 针对事故发生以后所采取的 措施和处理工作,预防的工作方法是主动的、积极的,是安全管理应该采取的主要方法。 预防不排斥采取充分的善后处理对策。安全管理应该坚持“预防为主,善后为辅”的科学管理方法。

70 二、现代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 (2)运用预防原理的原则 偶然损失原则 事故所产生的后果(人员伤亡、健康损害、物质损失等),以及后果的大小如何,都是随机的,是难以预测的。反复发生的同类事故,并不一定产生相同的后果,这就是事故损失的偶然性。

71 事故原因未查明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
二、现代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 (2)运用预防原理的原则(续) 根据事故损失的偶然性,可得到安全管理上的偶然损失原则:不管事故是否造成了损失,为了防止事故损失的发生,唯一的办法是防止事故再次发生。 这个原则强调在安全管理实践中,一定要重视各类事故,包括险肇事故,只有将险肇事故都控制住,才能真正防止事故损失的发生。 “四不放过” 事故原因未查明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 、 整改措施未落实不放过、责任人未处理不放过

72 偶然损失原则说明事故的预防具有一定的难度。 但是,事故的这种随机性在一定范畴内也遵循统 计规律。从事故的统计资料中可以找到事故发生 的规律性。因而,事故统计分析对制定正确的预 防措施具有重大意义。

73 二、现代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 (2)运用预防原理的原则(续) 证据—— 海因里希法则:严重伤害:轻微伤害:无伤害= 1:29:300
青岛贤司:伤亡与无伤亡的比例:重型机械和材料工业,1:8; 轻工业,1:32。 博德(F.E.Bird):严重伤害∶轻微伤害∶财产损失∶无伤害财产损失 = 1:10:30:600。 重要意义在于指出事故与伤害后果之间存在着偶然性的概率原则。

74 轨迹交叉论 :在事故发展进程中,人的因素的运动轨迹与物的因素的运动轨迹的交点,就是事故发生的时间和空间。
② ③ ④ ⑤ A B C D E 轨迹交叉论模型 事故 伤害 例如:交通事故 驾驶人的因素 ——生理、心理、情绪、技术水平等; 物的因素 ——路况、车况、天气、人流情况等。

75 预防事故的措施 在设计生产工艺时尽量减少或避免人与物的接触; 避免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同时出现; 严格操作规程。

76 二、现代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 因果关系原则 因果——即原因和结果。 因果关系——事物之间存在着某一事物是另一事物发生的原因这种关系。
事故是许多因素互为因果连续发生的最终结果。一个因素是前一因素的结果,而又是后一因素的原因,环环相扣,导致事故的发生。事故是否造成损失与损失大小是偶然性,而事故的发生则必有原因,这是必然性。

77 导致事故的众多原因中可以分为直接原因与间接原因,从间接原因到损失构成了一个反映因果关系的事故链 :
损失 事故 一次原因 二次原因 基础原因 (灾害) (直接原因) (间接原因) 人的原因 技术的原因 教育的原因 物的原因 管理的原因 因果关系的事故链

78 将造成某事故的众多因素,以系统的方式图解,即以图来表达结果(特性)与原因(因素)之间的关系。简称因果分析图,其形状像鱼骨,俗称鱼剌图。
因果分析图是以结果作为特性,以原因作为因素,在它们之间用箭头联系表示因果关系。因果分析图是一种充分发动员工动脑筋,查原因,集思广益的好办法,也特别适合于工作小组中实行质量的民主管理。当出现了某种质量问题,未搞清楚原因时,可针对问题发动大家寻找可能的原因,使每个人都畅所欲言,把所有可能的原因都列出来。

79 车床事故鱼刺图 戴手套作业 运转中清扫铁屑等 新工人未培训 工作服未三紧 长发未戴帽子 车床缺少安全附件 车床安全附件失灵 地面有油污或杂物
人的因素 管理因素 戴手套作业 运转中清扫铁屑等 新工人未培训 工作服未三紧 长发未戴帽子 车床缺少安全附件 物的因素 车床安全附件失灵 地面有油污或杂物 环境因素 事故 车床事故鱼刺图

80 多米诺骨牌事故新模型 伤亡事故五因素 A5 A4 A3 A2 A1 社会环境和管理欠缺 人 为 过 失 不 安 全 动 作 意 外 事 件
伤亡事故五因素 多米诺骨牌事故新模型 A1 A2 A3 A4 A5 去掉中间因素,使系列中断

81 事故的因果关系决定了事故发生的必然性,即事故因素及其因果关系的存在决定了事故或迟或早必然要发生。表面上,事故是一种突发事件,但事故发生之前有一段潜伏期—隐患。即在事故发生前,人、机、环境系统所处的状态是不稳定的,一旦有触发因素出现,就会导致事故发生。(若一企业长时间内未发生事故,往往会忽视事故的潜伏性—思想隐患) 掌握事故的因果关系,砍断事故因素的环链,就消除了事故发生的必然性,就可能防止事故的发生。

82 运用预防原理的原则-3E原则 造成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主要原因可归结为四个方面: (1)技术的原因。 (2)教育的原因。
(1)技术的原因。 (2)教育的原因。 (3)身体和态度的原因。 (4)管理的原因。 针对上述四个方面的原因,在安全管理上应该采取三种防止对策,即 工程技术(Engineering)对策、 教育(Education)对策、 法制(Enforcement)对策, 就是所谓的 3E 原则。

83 运用预防原理的原则-3E原则(续) 工程技术对策——运用工程技术手段消除设施设备的不安全因素、改善作业环境条件、完善防护与报警装置,实现生产条件的安全和卫生。 教育对策——提供各种层次、形式和内容的教育和训练,使职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掌握安全生产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是人因安全素质的重要保障措施。 法制对策——利用法律、规程、标准以及规章制度等必要的强制性手段约束人们的行为,达到消除不重视安全、违章作业等现象的目的。

84 教育对策——职业培训 《劳动法》第六十六条 国家通过各种途径,采取各种措施,发展职业培训事业,开发劳动者的职业技能,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和工作能力。 培训对象的层次划分——决策层 管理层 操作层

85 企业决策层的安全教育—方针政策、安全法规、标准
懂得安全法规、标准及方针政策 安全管理能力培养—只有具备较高的安全管理素质才能真正负起“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 树立正确的安全思想,重视人的生命价值

86 企业管理层的安全教育 懂得安全法规、标准及方针政策 掌握一定的安全技术知识 具备一定的安全管理能力

87 企业操作层的安全教育 安全生产技术知识教育—消防制度和规则、个人防护用品的正确佩戴、防触电安全知识、事故应急救护
安全生产技能教育—掌握作业技能、作业安全装置设施技能和应急处置技能 安全生产意识教育—树立“我要安全”、“安全第一”的思想

88 (2)运用预防原理的原则—本质安全化原则 该原则的含义是指从开始和从本质上实现了安全化,就从根本上消除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从而达到预防事故发生的目的。本质安全化的含义不仅局限于设备、设施的本质安全化,还可扩展到诸如新建工程项目,交通运输,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甚至包括人们的日常生活等各个领域中。

89 所谓本质安全化指的是: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含有内在的能够从根本上防止发生事故的功能。具体地讲,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
——失误—安全(Fool-Proof)功能; ——故障—安全(Fail-Safe)功能; ——上述两种安全功能应该是设备、设施在规划设计阶段就被纳入其中,而不是事后补偿的

90 二、现代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 2.5 强制原理 (1)强制原理的含义
2.5 强制原理 (1)强制原理的含义 强制 —— 就是无须做很多的思想工作、统一认识、讲清道理等,而是必须绝对服从,不必经管理对象同意便可采取控制行动。 强制原理就是:采取强制管理的手段控制人的意愿和行动,使个人的活动、行为等受到安全管理要求的约束,从而实现有效的安全管理。

91 安全管理需要具有强制性,这是基于以下四个原因:
1.事故损失的偶然性 2.人的“冒险(捷径)”心理 3.事故损失的不可挽回性 4. 安全管理的目的性

92 2014年8月2日7时33分左右,昆山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汽车轮毂抛光车间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爆炸,造成75人死亡,185人受伤。
国务院事故调查组对事故作出判定,并总结出5大原因,认为昆山爆炸事故是一起重大责任事故,事故的责任主体是中荣公司,原因在于企业存在问题和隐患长期没有解决,粉尘浓度超标,遇到火源,发生爆炸。爆燃是由爆炸粉尘被引燃引发,这些物质附着性较强,裹在人身上难以甩脱。事故导致大部分人烧伤面积超过90%,伤势最轻的烧伤面积也超过50%,几乎所有人都是深度烧伤。 调查组总结的5点原因: 1、企业厂房没有按二类危险品场所进行设计和建设,且建筑间距不够。 2、生产工艺路线过紧过密,2000平方米的车间内布置了29条生产线,300多个工位。 3、除尘设备没有按规定为每个岗位设计独立的吸尘装置,除尘能力不足。 4、车间内电器设备没有按防爆要求配置。 5、安全生产制度和措施不完善、不落实,没有按规定每班按时清理管道积尘,造成粉尘聚集超标;没有对工人进行安全培训,没有按规定配备阻燃、防静电劳保用品;违反劳动法规,超时组织作业。

93 发生如此严重的爆炸事故,企业责任重大。然而安全生产不能仅靠企业“自觉”,必须重视并建立长期有效的安全监管机制,让企业生产始终处于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管之下。
作为生产经营主体,企业本身具有逐利性,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很可能减少对安全生产资金和设施的投入。监管部门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规范企业经营,及时发现企业的违法生产行为并对其进行约束和处罚,也才能从源头上降低事故发生的几率,保证劳动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94 安全强制性管理的实现,离不开完善的法规和强有力的监督、执法和管理体系。
强制管理不排斥民主管理。应该强调安全管理的特殊性,实行强制性基础之上的民主性。 强制管理与唯长官意志的独裁管理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

95 (2)运用强制原理的原则 安全第一原则——当生产和其他工作与安全发生矛盾时,要以安全为主,生产和其他工作要服从安全
管生产必须同时管安全的原则——安全是生产的第一属性,是质量、效益等属性的基础,因此企业的管理者在抓生产时必须亲自抓安全工作 监督原则——为了促使各级生产管理部门严格遵规守法,保护职工的安全与健康,实现安全生产,必须授权专门的部门和人员行使监督、检查和惩罚的职责,以揭露安全工作中的问题,督促问题的解决,追究和惩戒违章失职行为(安全监督分五个层次:国家、企业、群众、社会、舆论监督)

96 三、安全管理培训课程设计 3.1 安全管理培训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安全管理培训教育是在职人员继续教育的组成部分,它不同于单纯的学历教育。
培训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是:要符合学习安全管理知识的规律,紧密结合教学大纲或学习者的需求,针对培训工作的性质、特点和各种培训对象的不同,设计出不同的教学计划,安排不同的教学进度,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介。

97 3.2 安全管理培训课程设计的三种类型 1.以有组织的学科内容为课程设计的基础 2.以学习者作为课程设计的基础 3.以专门论题为课程设计的基础

98 以有组织的学科内容为课程设计的基础 这种方法适用于:相关学历或证书教育、职(执)业资质认定等。 主要特点:学习内容系统、知识结构完整、逻辑关系严密;有利于学员全面掌握本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不适合短期培训,主要为课堂教学,一般缺乏实际操作性,不易记牢。

99 以学习者作为课程设计的基础 这种类型的培训一般有明确的培训对象,并且培训对象的特点和培训目的较为单一,在进行课程设计时,要以学习者的需要、兴趣、能力以及过去的经验作为基础。

100 以学习者作为课程设计的基础(续1) 在选择和规划学习的方向和目标时,首要的问题是对学习者做仔细的分析和研究,必要时开展调研,以确定培训计划。 学习者的需要往往涉及其工作岗位标准和要求,包括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个方面,但课堂讲授性的培训过程只能解决知识问题。

101 以学习者作为课程设计的基础(续2) 某些岗位的知识和技能标准可能有统一的大纲和教材,需遵照执行,如:《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培训大纲及考核标准》。 在没有法定培训大纲可做依据时,教师要做好必要的安排,使学习者能够有效地参与学习过程。

102 以学习者作为课程设计的基础(续3) 这种方法适用于:持证上岗培训、行业或企业内部专岗培训等。 主要特点:最重要的是有针对性,重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而不强调学习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教师和学习者之间要有很多的沟通与合作。适合于短期培训,可为课堂式教学,也可为互动演练式教学。

103 以专门论题为课程设计的基础 这种培训主要针对当前阶段安全生产管理的热点或焦点话题,强调安全领域所面临的不断出现的新课题,侧重于解决实际问题。
这种课程的设计应尽可能有明确的目标,对所有学习者来说,学习过程通常有明确的学习重点,但一般没有预定的结果。 适合于短期培训,可为课堂教学,也可为互动演练教学。

104 以专门论题为课程设计的基础(续1) 课程举例: 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与监控培训班 重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 职业危害因素分类和职业病

105 3.3 安全管理培训课程设计的程序 从需求的调查与分析出发,明确课程目标, 根据目标要求,进行课程设计。包括: 安排课程内容 确定教学模式
组织课程执行者 准备培训教材 选择课程策略,作为课程评价方案 预设分组计划 分配培训时间

106 四、安全管理与安全文化 特征一:强调以人为中心的安全管理——人本管理 4.1 安全管理的特征
安全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遵循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原理和原则,并具有现代企业管理的共同特征。 特征一:强调以人为中心的安全管理——人本管理 基点——突出人的因素第一,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 核心——坚持预防为主、超前防范,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 内涵——强调职工现场施工程序操作、行为规范 注重——企业领导者在安全管理中的决定性作用 目的——居安思危、警钟长鸣、人自为安,保证安全生产长治久安

107 安全生产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系统的分析,系统地方法,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
特征二:强调系统的安全管理——系统管理 安全生产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系统的分析,系统地方法,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管理 全员安全管理——坚持群众路线,把专业管理与群众管理相结合(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目标管理等) 全过程安全管理——使管理贯穿于整个系统寿命期间(规划、设计、建设…报废) 全方位安全管理——安全管理不仅是专业安全管理部门的事情,必须党、政、工、团齐抓共管

108 4.2 安全管理包含的三个体系 从“魏文王问扁鹊”说起

109 魏文王问扁鹊 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为医? 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

110 长兄於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於家。
可得闻邪? 长兄於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於家。 “我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我们家的人才知道。”

111 可得闻邪? 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於闾。 我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本乡里。

112 若扁鹊者,鑱血脉,投毒药,副肌肤,闲而名出闻於诸侯。
可得闻邪? 而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经脉上穿针管来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113 “魏文王问扁鹊”的启示 比之于风险防范,扁鹊长兄长于预防,即事先防范;事先的预防从根源上消除病因、避开麻烦是上上之策。
次兄长于纠正,即事中控制;出现问题,但在问题还没有酿成大祸前,积极进行纠正,是中策。 扁鹊则长于救急,即危机处理。当麻烦在身,需要依靠紧急的危机处理才能脱险,那是下下之策。

114 安全管理包含的三个体系: 一是事前预防对策体系:即建立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保证安全措施资金投入,设立安全管理机构并配备相应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与法规知识培训,坚持建设项目“三同时”,开展安全性评价等 二是事中应急对策体系:即组织制定应急预案,以便在一旦发生重大事故时能紧张而有序地指导救援和减灾。 三是事后处理对策体系:即发生事故后及时报告和启动应急救援程序,力争把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同时按“四不放过”原则进行事故调查处理。

115 4.3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 包括 为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而采取的一系列组织措施。
建立和健全安全组织机构 建立和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保证安全生产投入 进行安全生产宣传教育 建设项目“三同时” 组织安全生产检查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 进行工伤事故报告与处理 开展安全工作绩效评估、奖惩 包括

116 安全管理 工作 组织管理 技术管理 针对人的不安全行为进行的管理 需要管理人员具有较强的思维能力、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针对物的不安全状态进行的管理 危险源辨识、分析与评价;实施控制措施需要管理人员具有一定的技术专业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17 4.4 安全管理的目的与任务 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 保护国家财产和资源 保障生产顺利进行 提高效率,促进生产发展 稳定职工队伍,增强职工的凝聚力,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发现、分析和消除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危险,防止发生事故和职业病,避免各种损失,保障员工的安全健康,从而推动企业生产的顺利发展,为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服务。

118 《安全生产法》第十八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下列职责: (一)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二)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三)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 (四)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五)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六)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七)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119 安全经济投入是人们用于安全方面的经济投资。
安全经济投入表现为主动投入(安全成本)和被动投入(事故损失)两种形式。 安全经济投入首先是一种法律的、社会道德的行为,又是一种经济行为,以财力的付出为手段,要遵循总费用最小的经济性原则。

120 美国著名的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出版了《工业事故预防》一书,指出,除了人道主义动机,两项强有力的经济因素也是促进企业安全工作的动力:
安全的企业生产效率高,不安全的企业生产效率低; 发生事故后用于赔偿及医疗费用的直接经济损失,只不过占事故总经济损失的1/5,即一旦发生事故,将给企业带来更多隐形的间接损失。

121 拿破仑名言:世界上有两根杠杆可以驱使人们行动——利益和恐惧。
经济利益的驱动不仅是当代社会各种现象产生的重要因素,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也是事故灾害发生的重要致因之一。 正是利益驱动的存在,在安全立法、安全监察、安全制度和安全文化不健全完善的背景下,时常由于急功近利、追求成本节省的短期行为而采取在安全上的“偷工减料”,最终导致恶性事故。 另一方面,在认识到安全也是一种利益的前提下,事故灾害给人类的恐惧,对于理性追求安全的人们来说也是一种驱动。

122 对于企业家来说,他们只想知道安全方面的投入能否给自己带来经济效益。
企业家最希望接受的一种结果是,由于改善劳动条件能够带来生产力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并能为他们带来更多的利润。如果能,他们则愿意进行安全投入,如果不能,从企业家的利益出发,他们是不愿意进行这种投入的(除非是迫于政治和舆论的压力)。

123 用实例改变企业家的立场: 例1 以前使用机床的企业总是不愿意投资于安全防护设施,企业家总是认为这些机器发生事故是在所难免的,一旦发生了事故,工人自己就会获得经验,从而会变得更加小心。 但是,当企业家采取了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之后,由于工人减轻了对伤害的顾虑,结果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且大大减少了事故损失。

124 例2 一位德国安全工程师对一家有1000名员工的大型皮革厂所进行的调查表明:由于雇员眼睛的轻度损害,使这个工厂每年损失1500个工时,其价值大约为4.5万欧元;如果给工人购买防护眼镜,只需要花费1.5万欧元即可。 通过这种计算,雇主决定马上给工人购买防护眼镜。

125 安全管理工作虽不能体现直接的经济效益,但其隐性效益是显著的。安全经济学有一种理论,即安全效益金字塔关系:
系统设计1分安全性=10倍制造安全性=1000倍应用安全性 从这个角度讲工程设计阶段对安全设施的投入与事故发生后进行亡羊补牢式的整改的投入,两者是不能同日而语的。

126 安全经济学研究得出的安全经济规律 事故损失占GDP的4.9~6.4个百分点 安全投入产出比是1:6 预防性投入效果与事后整改效果的关系是1:5 安全生产的贡献率是GDP的1.5%~5% 预防性投入与事故整改的关系及安全效益金字塔 法则表明:预防性的“投入产出比”高于事后整 改的“投入产出比”

127 最优安全投资的原则:安全投资的效益最大;安全投资与事故经济损失的总和最小
M S T P C T1 T2 S1 S2 E1 (E2) 安全费用与安全度

128 仅仅关注并增大安全效益中的一项或两项并不能使安全效益最大化,四者相互依存。
安全效益的基本规律 安全效益 减损效益 增值效益 安全的社会效益 (含政治效益) 安全的心理效益 (情绪、心理等) 仅仅关注并增大安全效益中的一项或两项并不能使安全效益最大化,四者相互依存。

129 4.5 安全管理措施 制定和监督实施安全法令、规程、规范、标准、规章制度等,如“三同时”措施
4.5 安全管理措施 制定和监督实施安全法令、规程、规范、标准、规章制度等,如“三同时”措施 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就要建立和健全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从组织上、思想上、制度上切实把安全工作摆在首位,常抓不懈,形成“标准化、制度化、经常化”的安全工作体系。 应用系统安全管理思想,如建立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

130 4.6 “三大定律”与安全管理 “墨菲定律”——不能忽视小概率危险事件
在数理统计中,有一条重要的统计规律:假设某意外事件在一次实验(活动)中发生的概率为p(p>0),则在n次实验中至少有一次发生的概率为: pn=1-(1-p)n 可见,无论概率p多么小,当n越来越大时,pn越来越接近1。提示:只要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存在,不管可能性有多小,这个事故迟早会发生。 墨菲定律告诫人们,安全意识时刻不能放松。要想保证安全,必须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采取积极的预防方法、手段和措施,消除人们不希望有的和意外的事件。

131 事故发生的小概率性是导致安全生产管理三大心理误区的重要根源。
无期望心理—因不期望发生事故,回避或忽视事故发生(可能性)的存在(包括迷信、恐慌); 侥幸心理—因事故发生是小概率事件,以及其潜在隐藏性和随机性的特点,易导致侥幸心理; 疲劳心理—因事故发生是小概率事件,在时间周期上,易产生的心理误区。

132 “破窗理论”——不能忽视暗示性的纵容 "破窗理论"体现的是细节对人的暗示效果,以及细节对事件结果不容小视的重要作用。
根据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詹巴斗的汽车试验,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破窗理论”:如果有人打坏了房屋的一扇窗户,打碎玻璃者未受到惩罚,破碎的窗户又未得到及时修理,在这种情况下,别人就可能受到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最终造成千窗百孔、积重难返的局面。 "破窗理论"体现的是细节对人的暗示效果,以及细节对事件结果不容小视的重要作用。 提示:不能忽视事故苗头,必须彻底消灭;不能忽视事故(事件)责任人的处理,必须责任追究;不能忽视预防预警工作,必须防患于未然。

133 “木桶定律”——不能忽视团队协作 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木板,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劣势决定优势,劣势决定生死,这是管理学上最知名的法则之一。 提示:安全管理像一个完整的木桶,需要各个部门协作配合、齐抓共管,配合不好就像木桶中木板间的缝隙一样,满桶的水还会漏走;在危险识别时,要不断识别出木桶中最短的木板,及时修补,通过风险控制达到安全状态,危险识别必须持之以恒。

134

135 4.7 安全管理“三部曲” 争取高层领导的支持 收集资料,说明在过去几年中由于没有重视安全防范措施,所付出的财产损失、增加的保险费、医疗费用、减少的利润、受到的处罚等;算出过去几年每年平均的额外开支,并预算下一年度的开支趋势,据此提出防范方案,说明采取此项方案每年可以节省多少开支。 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规划 建立安全目标、政策、规程、制度等 用积极的态度狠抓安全 采取积极的、预先有对策的办法;开发积极的早期报警系统;勤走、勤查、勤看。

136 4.8 安全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是让组织的管理者和一线员工参与制定工作目标,并在工作中实行自我控制,努力完成工作目标的管理方法。目标管理的目的,是通过目标的激励作用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从而保证实现总目标;目标管理以目标作为各项管理工作的指南,并以实现目标的成果来评价贡献的大小。

137 目标管理应用于安全管理方面,称之为安全目标管理。它是特定组织确定在一定时期内应该达到的安全总目标,分解展开、落实措施、严格考核,通过组织内部自我控制达到安全目的的一种安全管理方法。它以特定总的安全管理目标为基础,逐级向下分解,使各级安全目标明确、具体,各方面关系协调、融洽,把全体成员都科学地组织在目标体系之内,使每个人都明确自己在目标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通过每个人的积极努力来实现特定的安全目标。安全目标管理既是一种激励技术 ,也是广大员工参与管理的形式。

138 安全管理目标的确定:根据国家、省、市政府的安全生产政策、法规、制度、标准以及行业主管部门考核管理办法,结合企业的工艺流程、设备设施、作业环境、劳动条件、人员素质及伤亡事故等安全生产状况,确定企业的安全管理目标,明确提出工亡、重伤事故、重大设备事故、火灾事故、中毒事故、交通事故为零的安全生产管理目标。这个目标值必须是经过努力可以达到、或可能达到的目标。

139 安全目标和工作计划的分解和实施: 按部门、车间、班组、岗位等自上而下逐级进行层层分解,最终使目标和计划措施落实到每个岗位和个人。安全技术部门负责在实施过程中的监督、检查、协调和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反馈信息,对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 强化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安全考核体系的功能和作用。

140 安全目标管理体系示意图 总体安全目标 保证措施 部门安全目标 保证措施 小组安全目标 保证措施 个人安全目标 保证措施 细分化 细分化
具体化 细分化 保证措施 小组安全目标 具体化 保证措施 个人安全目标 具体化 保证措施 安全目标管理体系示意图

141 安全管理目标展开后,实施目标的部分应该对目标中各重点问题编制一个 “实施计划表”。实施计划表中,应包括实施该目标时存在的问题和关键,必须采取的措施项目、要达到的目标值、完成时间、负责执行的部门和人员,以及项目的重要程度等。编制实施计划表是实行安全目标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142 目标的实施 1)根据目标展开情况相应地对下级人员授权 ,使每个人都明确在实现总目标中自己应负的责任,行使这些权力,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去实现自己的工作目标。 2)加强领导和管理。一方面需要控制、协调,另一方面需要及时反馈。在目标完成以前,上级对下级或员工完成目标计划的进度进行检查,就是为了控制、协调、取得信息并传递反馈。 3)严格按照实施计划表上的要求来进行工作。实施计划表编制得越细 ,问题分析得越透 ,保证措施越具体、明确 ,工作的主动性就越强,实施的过程就越顺利,目标实现的把握就越大,取得的目标效果也越好。仅实施粗线条或侥幸心理的管理 ,就有可能发生安全事故。

143 安全管理体系 检查和 纠正措施 管理评审 安全管 理目标 策划 实施和 运行 持续改进 P A D C

144 安全目标管理的作用 发挥每个人的力量 ,提高企业的安全工作管理绩效 增强管理组织的应变能力 提高各级管理人员的领导能力 促进企业职工素质的提高 有利于企业自身的长远发展

145 现代安全管理的基本方法 法制化是根本 本质安全是基础 经济方法是手段 安全文化为先导

146 4.9 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是人类自觉之为的产物,是追求安全和获得安全的结果。 安全是生产的灵魂,其灵魂源自安全文化。
安全文化是做好生产安全工作的基础。 安全文化是保护人的身心健康、珍惜人的生命、尊重人权、实现人的生存价值的社会存在及与之相应的观念。

147 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在长期安全生产经营活动中 形成的,或有意识塑造的又为全体职工接受、遵循 的,具有企业特色的安全思想和意识、安全作风和 态度、安全管理机制及安全行为规范。

148 积极的安全文化 全体职员按照组织的管理方式共同承担实现目标的义务; 最高管理层和高级职员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履行职责;
高级职员和监督人员应投入时间讨论及改进安全健康事项; 职业安全健康应与组织其他的关键业务目标同样管理; 追求更高的职业安全健康标准的动力主要是来自内部的因素 而非外部的压力; 培训被视为极其重要的,应包含能力的巩固和拓宽,如在职 教育以及启发式培训以提高能力; 每位员工都可参与影响其自身的职业安全健康的决策在工作 场所职业安全健康是每天的日常主题。

149 不积极的安全文化 现有的规定和监督是为了响应那些明显的会造成严 重后果事件; 监督者和管理者不遵守职业安全健康的规定,比如 紧急情况出现时;
现有的规定和监督是为了响应那些明显的会造成严 重后果事件; 监督者和管理者不遵守职业安全健康的规定,比如 紧急情况出现时; 关于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中的缺陷的沟通失败; 来自员工的建议不受欢迎和(或)未予采纳实施; 没有员工参与,比如风险评价、改进工艺和事故事 件调查; 认同伤害是不可避免的很难采取措施予以避免。

150 4.10 安全管理与安全文化间的关系 管理离不开文化,不同的文化背景就有不同的管理理论和方法,而管理的进步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现象,管理也属于文化的范畴。 安全管理的效能发挥,离不开管理的主体、对象,即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他们的安全文化素质及其安全文化环境直接影响管理的机制和能接受的方法。 企业安全管理是企业安全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是企业安全文化在企业安全管理中的某些经验化、理性化不断发展和优化的体现,科学的企业安全管理也属于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范畴。企业安全文化的氛围和背景或特定的安全文化人文环境也会形成企业特殊的安全管理模式。

151 安全文化是安全生产管理有效进行重要影响因素
自然本能 伤害发生率 法治监督 自我约束 安全文化

152 安全文化与企业安全管理的差别比较 比较项目 安全文化 企业安全管理 涉及的主要对象 全民、全社会、全人类
职工、劳动者、生产经营活动人员、雇员、企业 范围及环境 生产、生活、生存领域 生产、劳动、生产经营活动环 境 时间及空间观念 人活动的安全时空领域,全天候、全方位、安全、舒适、无危害的时空 企业安全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的时间和地方 追求安全与健康的程度 人的身心安全与健康,包括安全、舒适、健康、长寿等 劳动(生产)过程中职工不伤、不死、不得职业病 采用方法 传播、宣传、科普、教育、倡导、法律投入、开放、自律、提高手段 行政、法制、经济、科技、教育等手段 对人影响的侧重点 对人的安全意识、思维方法、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规范等,从安全精神文化方面提高 安全技能、安全生产物质环境、技改和更新等,偏重于“硬件” 对人影响的深度 突出对人的爱,以人为本,开放、无束、公开的教育,用安全文化培养、激发、塑造、熏陶,使安全深入人的心灵,在思想深处发生质的变化,达到安全自律,养成善待人生珍惜生命,我要安全的品德 强制、被动、约束性使人压抑,很难根本改变“要我安全”的心理状态,在物质上、精神上,难于改变被迫服从,临时应付的局面,对职工的影响只能是充电放电式的或是应急式、暂时的 从经济投入考虑 坚持长期不懈全民安全教育,每年花费不多,但要细水长流,社会效益明显 安全生产要靠安全管理提高水平,必须相当的安全投入、技改、劣汰,依赖先进科技和先进设备,花费额多 对外部环境的反应力 广泛性、继传性、开放性、选择性、繁荣盛世 传统性、科学性、时代性,依赖企业的经济基础,受市场经济影响极大 学科归属 文化学、安全文化学等 管理科学、劳动管理学、现代企业安全管理学等

153 安全文化与人的行为规范 人的安全需求是有其动机和目的的,通过安全规范的行为才有可能实现追求安全的目标以及其他需求,把安全工作、安全生产,简单看成是安全管理,光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管理是不够的。而那种管、卡、压式的粗放型管理是非人性管理,是落后的,与安全文化所倡导的管理不相容的。 不同安全文化素质的人对待安全管理会有不同态度,要使人的行为得以规范,只能靠文化的熏陶,靠规范的教育,靠科学的启迪,靠理性的思维和正确的方法,通过多层次、全方位教化,即物态、精神、制度安全文化,行为规范与安全价值观的教育和潜移默化逐渐改变人的行为。

154 安全文化 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 安全需要 安全动机 安全行为 安全目标 安全文化规范人的行为的示意

155 企业安全管理的发展阶段 文化管理 第四阶段 主动管理 第三阶段 被动管理 第二阶段 无序管理 第一阶段

156 谢谢!


Download ppt "中科大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张瑞芳 电话:"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