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赣州市专业森林消防队长培训班 森林病虫害防治部分 主讲:曾文文.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赣州市专业森林消防队长培训班 森林病虫害防治部分 主讲:曾文文."—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赣州市专业森林消防队长培训班 森林病虫害防治部分 主讲:曾文文

2 前 言 林业有害生物是我国森林的主要灾害之一。不仅具有水灾、火灾那样严重的危害性和毁灭性,还具有生物灾害的特殊性和治理上的长期性、艰巨性。
前 言    林业有害生物是我国森林的主要灾害之一。不仅具有水灾、火灾那样严重的危害性和毁灭性,还具有生物灾害的特殊性和治理上的长期性、艰巨性。    我国是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比较严重的国家,目前共有森林病、虫、鼠、有害植物等种类8000余种,其中形成灾害的约100余种。从20世纪50年代互80年代,我国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呈每10年翻一番的态势。50年代年均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85.77万h㎡,60年代144.26万h㎡,70年代365.26万h㎡,80年代847.29万h㎡。其后,全国每年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均在800万h㎡左右。 因此,进一步加强森林病虫害防灾减灾工作已经成为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

3 一、我市森林病虫害发生现状 1、发生种类: 全市林业有害生物普查结果表明:我市共分布有林业有害生物种类348种,其中:外来林业有害生物3种,本土林业有害生物345种;昆虫类218种,螨类5种,病害类85种,植物类38种;动物类2种; 按危害程度排序,危害最大的前20种林业有害生物为:马尾松毛虫、萧氏松茎象、松针褐斑病、黄脊竹蝗、杉木炭疽病、油茶炭疽病、松针赤枯病、思茅松毛虫、松梢螟、油茶软腐病、杉梢小卷蛾、毛竹枯梢病、黄翅大白蚁、咖啡木蠹蛾、家白蚁、柑橘溃疡病、松瘤象、黑翅土白蚁、柑橘红蜘蛛、油茶绵蚧。

4 一、我市森林病虫害发生现状 2、发生面积: 据统计,我市 年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达252.96万亩,其中:马尾松毛虫67.21万亩,黄脊竹蝗4.38万亩,松针褐斑病85.33万亩,毛竹枯梢病2.61万亩,萧氏松茎象72.09万亩,其它病虫害21.34万亩。

5 二、基本概念 1、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概念: 森林病虫害防治是指对森林、林木、林木种苗及木材、竹材的病害和虫害的预防和除治。

6 二、基本概念 2、森林病虫害防治管理的概念:
森林病虫害防治管理是林业部门行政管理内容之一,是针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而进行的组织、计划、协调、监督、决策和制定工作制度等的总称。 森林病虫害防治管理的主体是各级政府设置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机构,即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或相应的站、点)。

7 二、基本概念 3、森林病虫害防治管理的基本原则:
森林病虫害防治管理的基本原则是:森林病虫害防治机构必须依法对森林病虫害防治事物进行有效的管理。也就是说森林病虫害防治管理是受法律指导和制约的,又是依法运用权力对森林病虫害防治事物进行有效管理的。

8 二、基本概念 4、森林病虫害防治管理的主要内容:     (1)管理机构的建立和管理制度的确定。主要包括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管理机构的设置,管理层次和管理幅度的确定,管理人员的配备,各机构、人员、职责的划分,重大法规和基本管理制度的建立,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等。     (2)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管理。主要包括森林病虫害监测和预测预报网络的组建与管理。森林病虫鼠情的调查、预测、预报的技术、方法的确定与管理等。     (3)防治管理。主要包括防治生产过程中的组织、防治计划和生产作业设计计划的编制、执行及其质量与效果的检查评定。防治作业和防治成本管理及劳动组织形式、日常生产管理等。     (4)森林植物检疫管理。主要包括检疫对象的确定、疫区和保护区的划分与管理,森林植物检疫技术、方法和程序的管理,无检疫对象林木种苗繁育基地的建立与管理等。

9 二、基本概念 4、森林病虫害防治管理的主要内容:
    (5)资金管理。主要包括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资金预算的编制、申报和审批,预防、防治资金的使用管理,森林植物检疫费的使用管理等。     (6)计划管理。主要包括各种计划的编制、执行、调控和检查分析等。     (7)防治检疫设备和物资管理。主要包括设备和物资的日常管理、维护保养,设备的利用、改造和更新,物资进购和维修管理等。     (8)技术与档案管理。主要包括技术情报工作、科学研究试验、标准化工作、技术革新及与此相关的档案、原始记录的建立和管理等。     (9)行政管理。包括各级政府及其职能机关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行政组织、行政协调、行政领导、行政决策和行政监督等项行政管理,同时,还包括各级森防机构内部日常管理等。

10 三、基础知识 1、常用农药的分类: 常用农药根据不同的用途一般可分为七种类型。     (1)杀虫剂 是用来防治各种害虫的药剂,有的还可兼有杀螨作用,如敌敌畏、乐果、甲胺磷、杀虫脒、杀灭菊脂等农药。它们主要通过胃毒、触杀、熏蒸和内吸四种方式起到杀死害虫作用。     (2)杀螨剂 是专门防治螨类(即红蜘蛛)的药剂,如三氯杀螨砜、三氯杀螨醇和克螨特农药。杀螨剂有一定的选择性,对不同发育阶段的螨防治效果不一样,有的对卵和幼虫或幼螨的触杀作用较好,但对成螨的效果较差。     (3)杀菌剂 是用来防治植物病害的药剂,如波尔多液、代森锌、多菌灵、粉锈宁、克瘟灵等农药。主要起抑制病菌生长,保护农作物不受侵害和渗进作物体内消灭入侵病菌的作用。大多数杀菌剂主要是起保护作用,预防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4)除草剂 是专门用来防除农田杂草的药剂,如除草醚、杀草丹、氟乐灵、绿麦隆等农药。根据它们杀草作用可分为触杀性除草剂和内吸性除草剂,前者只能用于防治由种子发芽的一年生杂草,后者可以杀死多年生杂草。有些除草剂在使用浓度过量时,草、苗都能杀死或会对作物造成药害。

11 三、基础知识 1、常用农药的分类:     (5)植物生长调节剂 是专门用来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药剂,如赤霉素(九二Ο)、萘乙酸、矮壮素、乙烯剂等农药。这类农药具有与植物激素相类似的效应,可以促进或抑制植物的生长、发育,以满足生长的需要。     (6)杀线虫剂 适用于防治蔬菜、草莓、烟草、果树、林木上的各种线虫。杀线虫剂由原来的有兼治作用的杀虫、杀菌剂发展成为一类药剂。目前的杀线虫剂几乎全部是土壤处理剂,多数兼有杀菌、杀土壤害虫的作用,有的还有除草作用。按化学结构分为四类,卤化烃类、二硫代氨基甲酸脂类、硫氰脂类和有机磷类。     (7)杀鼠剂 杀鼠剂按作用方式分为胃毒剂和熏蒸剂。按来源分为无机杀鼠剂、有机杀鼠剂和天然植物杀鼠剂。按作用特点分为急性杀鼠剂(单剂量杀鼠剂)及慢性抗凝血剂(多剂量抗凝血剂)。

12 三、基础知识 2、常用药械的分类: 药械主要按使用范围、配套动力进行分类。
按使用范围分为:     (1)苗圃及林内喷药用。如喷粉机、喷雾弥雾机、超低量喷雾机和喷烟机等。     (2)仓库熏蒸用。如烟雾机、熏蒸器等。     (3)种子消毒用。如浸种器、拌种机等。     (4)田间诱杀用。如黑光诱虫灯和一般诱虫器具。 按配套动力分类:     (1)手动药械:手动喷粉器、手摇拌种机、手动喷雾器、手动超低量喷雾器。     (2)机动药械:如机动喷粉机、机动喷雾机、机动弥雾机、电动超低量喷雾机、机动背负超低量喷雾机、机动烟雾机、拖拉机悬挂喷雾机、拖拉机悬挂喷粉机、飞机喷雾机、飞机喷粉机、飞机超低量喷雾机和机动拌种机等。

13 三、基础知识 3、农药的合理使用: (1)对症下药。各种农药的性能不同,防治对象也不同。每种药剂都有它的一定特效范围,应针对不同防治对象,选用合适的药剂进行防治,才能得到应有的防治效果。     (2)适时施药。要掌握病虫防治的关键时机,在预测预报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切了解病虫发生发展的动态,抓住薄弱环节,做到治早治小,才能达到理想效果。     (3)交互用药。长期使用一种农药防治一种害虫或病害,易使害虫或病菌产生抗药性,降低防治效果。一种害虫或病原菌抵抗一种药剂,往往对同一类型的其他药剂也有抗性。但不同类型的药剂由于对害虫或病菌的毒杀作用不同,害虫或病菌就不表现抗药性。经常轮换使用几种不同类型的农药,是防止害虫和病菌产生抗药性的有效措施。     (4)混合用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对害虫或病菌具有不同毒理作用的农药混合使用,可以同时兼治几种病、虫,这是扩大防治范围,提高药效,降低毒性,抓住防治有利时机,节省劳力的有效措施。混合用药一定要注意那种药与那种药是不能混用的,否则会发生错误。     (5)安全用药。包括防止人、畜中毒,环境污染和林木药害。各种农药,尤其是剧毒农药,在生产、运输、贮存和使用过程中,都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了解剧毒农药中毒症状及急救治疗方法,认真做好安全工作。

14 三、基础知识 4、农药的适时使用: 各种病虫害的发生都有一定规律,有它的薄弱环节或对林木危害的关键时期。
对于病害要掌握发病中心区和病原菌侵入寄主之前进行防治。 对害虫要掌握幼虫的低龄时期,此时害虫抗药力弱,对药剂最敏感,危害也小。 同时也要考虑农药的性能和天敌等因素,应尽量避开在天敌出现的高峰期施药,以减少农药对天敌的危害。

15 三、基础知识 5、害虫的抗药性 害虫的抗药性主要是由于长期、连续地在同一地区使用同种化学农药防治害虫,引起昆虫对药剂产生抗性。为避免抗药性的产生,一是要充分利用营林措施、生物技术和物理机械等防治方法,尽量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和使用次数,降低对害虫的选择压力。二是要科学地使用农药,首先加强预测预报工作,选好对口农药,抓住关键时期用药。同时采取隐蔽施药、局部施药、隔行施药等施药方式,保护天敌和小量敏感害虫,使抗性种群不易形成。三是选用不同作用机制的药剂交替使用,避免单一药剂连续使用。四是不同作用机制的药剂混合使用,或现混现用,或加工成制剂使用。另外注意增效剂的利用。有些化学药剂,单独使用没有杀虫效果,但与杀虫剂混合却能大大提高杀虫剂的药效,延长使用寿命。

16 三、基础知识 6、常用防治方法: 常用的防治方法分为: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机械防治、人工防治和营林措施防治等。

17 三、基础知识 ①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利用有益生物或其他生物来抑制或消灭有害生物的一种防治方法。 生物防治包括:
(1)利用微生物防治。常见的有应用真菌、细菌、病毒和能分泌抗生物质的抗生菌,如应用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真菌),苏云金杆菌各种变种制剂防治多种林业害虫(细菌),病毒粗提液防治蜀柏毒蛾、松毛虫、泡桐大袋蛾等(病毒),5406防治苗木立枯病(放线菌)微孢子虫防治舞毒蛾等的幼虫(原生动物),泰山 1号防治天牛(线虫)。 (2)利用寄生性天敌防治。主要有寄生蜂和寄生蝇,最常见有赤眼蜂、寄生蝇防治松毛虫等多种害虫,肿腿蜂防治天牛,花角蚜小蜂防治松突圆蚧。 (3)利用捕食性天敌防治。这类天敌很多,主要为食虫、食鼠的脊椎动物和捕食性节肢动物两大类。鸟类有山雀、灰喜雀、啄木鸟等捕食害虫的不同虫态。鼠类天敌如黄鼬、猫头鹰、蛇等,节肢动物中捕食性天敌有瓢虫、螳螂、蚂蚁等昆虫外,还有蜘蛛和螨类。

18 三、基础知识 ②物理机械防治: 物理机械防治是指用物理或机械的方法消除虫害的一种防治方法。 物理机械防治包括:
(1)捕杀。如剪虫瘿,摘、砸卵块,铗鼠等。 (2)阻隔。如捆毒绳、上胶环、扎塑料布等阻隔害虫上、下树。 (3)诱杀。有潜所诱杀,如苗圃中利用树叶、菜叶设置潜所诱引地老虎等幼虫。在树干基部束扎稻草或麦杆诱引美国白蛾、松毛虫等蛾类幼虫越冬或化蛹后杀灭。食物诱杀,将食物做成诱饵或毒饵,如苗圃中用糖醋液诱杀地老虎等夜蛾类成虫,在林地用饵木诱引小蠹虫,在竹林置加药的尿诱杀竹蝗。灯光诱杀,如黑光灯、碘钨灯、篝火、高压灭虫电网等诱杀各类害虫成虫。性息素诱杀,用人工合成的如云杉八齿小蠹、舞毒蛾、白杨透翅蛾、美国白蛾、日本松干蚧等性引诱剂加入农药诱杀。颜色诱杀,利用某些昆虫的视觉趋性制作不同颜色的胶板,如在林中设黄色胶纸板来诱捕刚羽化的落叶松球果花蝇成虫等。 (4)高温处理。用高温处理杀死害虫或病原菌,如用高频电波杀灭害虫,热水浸种来消灭某些种实象甲、病原菌,火烧落叶防治落叶松落叶病等。 (5)放射性元素处理及其它新技术的应用。如利用同位素、各种射线处理害虫,微波杀虫,紫外线灭菌等方法。

19 三、基础知识 7、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的优缺点: 化防优点:在一定条件下,能快速消灭害虫,压低虫口密度。
化防缺点:长期使用易产生药害,使病虫产生抗药性,污染环境,杀伤天敌。 生防优点:对环境污染小,能有效地保护天敌,发挥持续控灾作用。 生防缺点:杀虫效果较慢,在高虫口密度下使用不能完全达到迅速压低虫口的目的。

20 三、基础知识 8、使用化学农药时如何避免伤害天敌:
    (1)合理使用农药,注意化学农药种类、剂型的选择,合理轮用,混用,选择高效、低毒、低残毒农药。     (2)尽量采用低容量、超低容量喷雾。      (3)选择适宜防治时机,尽量避免在天敌大量出现期施药。

21 四、防治技术 1、喷雾技术: 喷雾技术的选用取决于很多因素,如:植物的类型、病虫害的种类、危害程度、农药类型、取水条件、防治区通行条件以及应用者的经验等。常用的喷雾技术有:

22 四、防治技术 ⑴常规喷雾: 常规喷雾通常是指大容量喷雾法。这是目前使用最普遍的方法。从所用动力来分,常规喷雾有手动喷雾法、机械喷雾法和航空喷雾法三类。

23 四、防治技术 ⑴常规喷雾: ①手动喷雾法:是指以手动方式产生压力而进行喷雾的方法。这种方法适合于小规模、个体林农使用。如目前农村普遍使用的单管喷雾器、压缩式喷雾器、背负式喷雾器和踏板手压式喷雾器等都属手动喷雾器。 其工作原理都是:利用手动方式操作压水唧筒,使药水产生压力,而后药水通过一特制的喷头实现雾化

24 四、防治技术 ⑴常规喷雾: ②机动喷雾法:是指利用内燃机所产生的动力来提供较高的压力而进行的喷雾方法。这种方法一方面大幅度提高了雾化性能,另一方面也产生了很高的工作效率。适合于大面积地面防治病虫。常用的机动喷雾器有:3MF-4型机动喷雾器、工农-36型机动喷雾器等。

25 四、防治技术 ⑴常规喷雾 常规喷雾因受施药机械性能的限制,只能针对性地把药液直接喷到需要防治的目的物上。为避免药害,需用大量水将药液稀释得很稀,单位面积上的施药量很大,工效比较低。

26 四、防治技术 ⑵超低量喷雾: 超低量喷雾是指每亩喷雾量为0.5升以下的喷雾方式。
超低量喷雾一般均采用飘移喷洒法,即利用风力把雾滴吹送到一定距离,然后每隔一定距离进行下一段飘移喷洒。要求每两段之间要有一个重叠,以保证雾滴在喷洒地段内沉积分布的均匀性。

27 四、防治技术 ⑵超低量喷雾: 优点: 一是工效高。使用超低量喷雾机,防治林木病虫害每小时可达15-100亩,比背负手动喷雾器工效高30倍以上,减轻了劳动强度。由于工效高,能做到及时防治,特别是对暴食性或突发性的病虫害防治,更具有特殊意义。 二是省药。由于雾粒很小,漂移面积大,与常规喷雾比较,可节省10-30%的用药量。 三是效果好。喷施的是油剂,药液的透性和耐雨水冲刷能力较常规喷施的乳状液强。同时由于漂移分布均匀,使林木的各部都能浮上药液,因此杀虫灭菌效果好。 四是防治费用低。使用超低量喷雾机比用背负手动喷雾器可节省50-90%的防治费用。 五是不用水(或只用很少量水)。省去配药运水的繁重体力,特别在沙漠等干旱地区和山区更成为突出的优点。    超低量喷雾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雾粒很小,喷雾时易受风力、风向和上升气流等气象条件的影响,需要一定的农药即席剂型,剧毒农药不能用,使用条件和技术要求较严格。

28 四、防治技术 2、背负式喷雾机的操作程序: (1)加药:按防治需要,配制适宜浓度的药液,并倒入药箱。为防止杂物或沉淀物进入药箱,加药时,应在药箱的过滤网上再加1-2层沙布。 (2)调整流量:取下转盘帽,用螺丝刀旋下流量阀上组件,拧松螺母,按喷雾量需要,调整流量阀上所用流量的挡位,对准阀体端面上的短凹线,然后拧紧螺母,装上流量阀组件, 拧紧转盘帽。 (3)起动:在地面起动发动机时,不宜在地面高速运转,以避免杂物吸入风机经增压管进入药箱,堵塞输药管路。起动发动机后,将喷雾机背起,到作业地点后,加大油门,先使发动机达到定额转速后,再打开手把开关,进行喷施。 (4)停机:停机时,一定要先关闭手把开关,待片刻后,再降低发动机转速。停机后,需再打开手把开关,使喷头及输药管内未喷出的药液流回药箱,然后关闭手把开关,以避免药液流出。

29 四、防治技术 3、使用背负式喷雾机时应注意的事项
(1)喷雾时步行速度应均匀,不可快慢不均,而且喷头应上下摆动,避免雾滴出现过密或过稀现象。雾滴过密会造成药害,过稀则影响防治效果。喷高树时,喷管可垂直固定向上喷雾。因喷管垂直,流量减少,为达到一定的雾滴密度,步行速度可适当减慢,并应注意药箱内的药液量不能少于1/4箱。 (2)喷雾时,要注意风速和风向的变化,如果其变化的程度已不适应原定的行走方向和喷幅时,应在原地停止喷雾,等待合适的风速和风向或改变喷向或喷幅后再进行作业。 (3)喷雾作业时要避免喷头碰到树干,作物或其他硬物上,禁止喷头平放在地面上就起动发动机。 (4)风向与走向的夹角小于45度及风速大于5米/秒时不宜进行超低量喷雾。在防治5米以上的树时,风速不得超过3米/秒。

30 四、防治技术 4、背负式喷雾机的技术保养: (1)每天作业后,应将药箱的药液排除,用柴油清洗药箱,药箱盖、输药管、手把开关和流量阀,保证药路畅通。超低容量喷头应三天保养一次,主要是清洗轴承和加新润滑脂(加入1号二硫化钼润滑脂后,再加入2-3滴机油)。 (2)存放时,应清洗和检查喷头所有零件,轴承涂上防锈油,用纸包好,存放在阴干的地方。

31 四、防治技术 5、背负式喷雾机常见的故障及排除:
(1)喷口无雾或不正常。产生的原因有:一是分流锥铜管或流量阀堵塞。排除方法是旋下转盘帽和流量阀组件,用细铁丝排除堵塞物。二是流量阀压紧螺母。 (2)叶轮转速低雾滴大。产生的原因有:一是发动机转速低。可调整发动机达到额转速。二是轴承不灵活,可清洗轴承。如已损坏,需更新轴承。三是空心轴与相邻零件发生摩擦。调整或拧紧松动零件,消除摩擦。 (3)管路漏药。产生原因有:一是变径管通未塞紧,可塞紧变径管通。二是变径管通密封圈变形,可更换密封圈。三是输药或增压管松驰,可更换卡子或更换输药管。

32 五、常用药物介绍 1、白僵菌及其应用: 白僵菌是一种半知菌类的虫生真菌,具有营养器官——菌丝和繁殖器官——分生孢子。
白僵菌的分布范围很广,从海拔几米至2000多米的高山均发现过白僵菌的存在,世界上已在200多种昆虫体上发现了白僵菌的感染寄生,利用白僵菌防治农林害虫已扩大到60多个虫种。林业上主要用于防治松毛虫等害虫。 所谓白僵虫就是白僵菌的分生孢子落在昆虫体上,在高温条件下,即可发芽直接侵入昆虫体内,以昆虫体内的血细胞及其他组织细胞作为营养,大量增殖,以后菌丝穿出体表,产生白粉状分生孢子,从而使害虫呈白色僵死状,称为白僵虫。 目前在生产防治上,主要采取地面或飞机喷洒白僵菌制剂的方式进行施药。也可在雨季从林间采集森林叶部害虫活幼虫集中撒上白僵菌原菌粉或配成含量为5亿孢子/ml的菌液,采活虫在菌液中沾一下再放回树上任其自由爬行。这些带菌虫死后,长出很多分生孢子,即形成许多白僵菌流行点,逐步促成林间害虫白僵病流行。

33 五、常用药物介绍 2、灭幼脲及其应用: 灭幼脲是一种通过干扰昆虫内分泌腺体的生理功能,导致虫体内的激素失去平衡和酶活力的改变的仿生类药剂。
灭幼脲类药剂对鳞翅目幼虫高效,其作用方式是胃毒。应用时根据虫种、药剂以及害虫的发育阶段确定最佳的用药剂量。目前我国生产的几种灭幼脲类药剂多为悬浮剂,应用时均可以水作溶剂,采用低量喷雾效果最好。一般地面喷雾最经济有效的用水量是5千克/亩,喷洒时根据风向、早晚气流的流动方向、地形、地势等选择喷药人所走的路线和方向,使所喷出的药液尽量多的落在林冠上,最大限度地提高所施药液的利用率。 悬浮剂搁置一段时间后有效成分会下沉,在配制之前必需充分摇动,使药液成均匀的糊状再行配制。 一般来说,昆虫发育各阶段的激素水平不完全一样,各种细胞和组织所处的生理状态也有差异,所以昆虫的不同发育阶段对该药剂的敏感程度有显著差异,龄级越低对药剂越敏感,显效越快。因此防治的最佳时期是低龄幼虫期(即3龄以前)。

34 五、常用药物介绍 3、森得宝及其应用: 采用机动喷粉机喷“森得宝”粉剂防治松毛虫,具有工效高,防效好,生态安全等优点,合符害虫无公害防治方向,是替代高毒农药的无公害防治的理想产品。并可解决丘陵山区防治困难和水源缺乏等问题。 每亩用量:每亩用量0.5公斤左右。 防治方法:使用机动喷粉机平行移动式喷“森得宝”粉剂防治松毛虫,以保证喷粉均匀。一人单机作业每天可防300亩左右,是喷雾法工效的二十倍以上。 防治效果:喷“森得宝”粉剂防治松毛虫,防效较稳定,控灾效果较为显著(松毛虫24小时开始出现拒食和败血症),对人畜安全。一周内防治效果可以达到95%以上,能满足生产需求。雨后或早、晚有露、雾、湿度较大的时间防治,防效最好。 注意事项:“森得宝”粉剂防治松毛虫最好在3-4龄幼虫以前使用;喷粉后如在24小时内下雨,应注意防效检查,必要时补防;防治时风力二级以上时,会因粉剂漂移过快会影响防效。

35 五、常用药物介绍 4、植物杀虫剂1.2%苦·烟乳油及其应用:
植物杀虫剂1.2%苦·烟乳油是由内蒙古赤峰农药厂生产的一种新型无公害植物杀虫剂。 这种植物农药的主要有效成分是苦参碱和烟碱,且均为吡啶衍生物生物碱,碱性较强,对不人畜毒性极低,对鱼类低毒,在环境中易分解、无残留,对害虫高效,具有杀胃毒和熏蒸作用。

36 五、常用药物介绍 4、植物杀虫剂1.2%苦·烟乳油及其应用: 植物杀虫剂1.2%苦·烟乳油具有以下特点:
①高效:用药时间在(喷雾)上午8:00-10:00,下午4:00-6:00为宜,喷药要细致均匀,稀释 倍;喷烟:用药时间在清晨或傍晚气温产生递增时为宜,药:柴油为1:10或1:20,防效可达90%-100%。 ②低毒:1.2%苦·烟乳油经天津市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毒理室进行毒性测试,根据化学物质急性分级标准核定,该农药实际低毒。 ③低残留:本品7天后,在不同作物上的残留量均低于国家标准,故对作物无残留问题。

37 五、常用药物介绍 4、植物杀虫剂1.2%苦·烟乳油及其应用:
④无污染:本品用药量低,在环境中易降解,对环境无污染问题,根据国家绿协和环保部门权威人士预测,随着人们对“绿色食品”和“绿色环境”的需求,1.2%苦·烟乳油将成为21世纪“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城市园林绿化和森林病虫害防治”专用农药。 ⑤残效期长:残效期可达二十天左右。 ⑥对害虫不易产生抗药性。 ⑦杀虫谱广:可用防治蔬菜、果树、水稻、棉花、园林植物、森林各类害虫。 ⑧具有肥效作用:本口富含氮、磷、钾及大量微量元素,对作物具有肥效作用。 ⑨使用安全:对益虫和天敌无害,对作物无药害作用。

38 五、常用药物介绍 4、植物杀虫剂1.2%苦·烟乳油及其应用: 我市使用植物杀虫剂1.2%苦·烟乳油的方法主要为:
使用6HY-25A(W)烟雾机,施用1.2%苦·烟乳油:柴油1:10或1:20喷烟,防治效果可达95%以上。

39 六、几种常见病虫的防治方法 1、马尾松毛虫: ⑴营林技术防治
对马尾松毛虫常灾区的松林,遵照适地适树的原则,积极采用“封、改、补、造、抚”等措施,形成混交林,以创造不利于马尾松毛虫生长发育的生态环境,建立自控能力强的松林生态系统。

40 六、几种常见病虫的防治方法 1、马尾松毛虫: ⑵无公害农药防治 ①白僵菌防治
应用白僵菌防治马尾松毛虫,可在11月中下旬或次年2-4月份放菌,其它时间一般不适宜使用白僵菌防治。一般采用地面人工放粉炮(1-3个/亩)的防治方法。预防性措施亦可采用人工敲粉袋、放带菌活虫等方法。

41 六、几种常见病虫的防治方法 1、马尾松毛虫: ⑵无公害农药防治 ②“森得宝”粉剂防治
使用机动喷粉机平行移动式喷“森得宝”粉剂防治马尾松毛虫,一人单机每天可防300亩左右,一周防效可达95%,并克服丘陵山区防治困难和水源缺乏等问题。

42 六、几种常见病虫的防治方法 1、马尾松毛虫: ⑵无公害农药防治 ③特异性杀虫剂防治
使用喷雾法喷洒25%灭幼脲Ⅲ号悬浮剂(每亩25克左右)防治马尾松毛虫,一周内防治效果可达85%以上。

43 六、几种常见病虫的防治方法 1、马尾松毛虫: ⑵无公害农药防治 ④植物杀虫剂1.2%苦·烟乳油防治
采用植物杀虫剂1.2%苦·烟乳油喷烟法(药:柴油为1:10或1:20)防治马尾松毛虫,一周内防治效果达83%以上。

44 六、几种常见病虫的防治方法 1、马尾松毛虫: ⑶物理防治 当马尾松毛虫进入卵块期时,采用人工摘除马尾松毛虫卵块;
当马尾松毛虫进入成虫期时,采用黑光灯诱杀马尾松毛虫成虫。 以上方法均为物理防治方法,对降低下一代马尾松毛虫虫口密度均有明显的效果。

45 六、几种常见病虫的防治方法 2、黄脊竹蝗: (1)人工挖卵。竹蝗产卵集中,可于小满前后人工挖除卵块。
(2)除蝻。在多数跳蝻出土未上竹前,于清晨露水未干时,用竹枝扑打,用3%敌百虫粉剂,或马拉硫磷农药喷粉或喷雾。用灭幼脲3号防治跳蝻防效也较好。还可在蝗卵地施放白僵菌,使跳蝻刚出土就感染死亡。当跳蝻已上大竹,可用林丹烟剂,每亩用量一般为 公斤,施烟时风速应在1.5m/s以下,以保证烟薰质量。 (3)诱杀成虫。用混有农药的尿液浸稻草,或装入竹糟放到林间诱杀成虫。 (4)生物防治。在林间可栽植泡桐树,繁殖竹蝗天敌红头芫菁。

46 六、几种常见病虫的防治方法 3、松针褐斑病: 对松针褐斑病的防治,可概括为砍、剪、清、盖、药、检六个字,具体为: 砍:砍去中心发病株;
剪:剪去最下面几轮发病枝条; 清:将砍下、剪下来的病株、枝清理出林外,并集中烧毁; 盖:对落在地面上的发病针叶用土覆盖起来; 药:因地制宜开展药剂防治,主要为0.5-1%等量波尔多液,75%百菌清 倍液,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在4-6月和8-9月中每隔15天喷一次,雨后补喷)及五氯酚—多菌灵烟剂(放烟时掌握天气,于8-9月每隔15天施放一次); 检:加强检疫措施,积极开展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工作,在疫区要坚决杜绝病株、枝下山,杜绝人为传播。

47 六、几种常见病虫的防治方法 4、毛竹枯梢病: 对于毛竹枯梢病的防治,可概括为钩、砍、清、药、封、抚、联、检八个字,具体为:
钩:采用钩梢刀将病枯枝、梢钩下来,一般对受害严重的林分以钩为主; 砍:砍除林内前1-2年生的病株,一般对危害轻的林分则宜砍为主; 清:将钩、砍下来的病枯枝、梢清理出林外,并集中烧毁; 药:因地制宜开展药剂防治,主要为施放烟剂,目前应用较广泛的烟剂有:741烟剂、五氯酚烟剂、百菌清烟剂等,但施放烟剂时应注意掌握天气,并应在一年当中施放三次才能有良好效果; 封和抚均为营林措施,其主要止目的是改善竹林的生态环境,提高郁闭度,促进生长势,丰富种群结构,提高竹林的抗病能力; 联:搞好联防联治,在县、乡、村之间的毗邻地区成立联防组织,做好情报互通和病害防治工作,从而避免病源的反复侵染,使各自的防治成果得以巩固; 检:加强检疫措施,积极开展产地检疫和调运检疫工作,在疫区要坚决杜绝病株、枝下山,杜绝人为传播。

48 六、几种常见病虫的防治方法 5、松材线虫病: 防治松材线虫病,只要切断寄主、病原、传媒三者的任何一环,都能达到控制的目的。
目前我国防治松材线虫病,主要采用改造松林、清除病死树并杀死其中传媒昆虫和病原,以及采取化学和生物手段防治传媒昆虫等措施。主要做法有:     (1)全面皆伐重病松林和孤立发病松林,并采用熏蒸、热处理、切片等方法杀死其中传媒昆虫和线虫。     (2)彻底清除发病松林中的病死树,对病材、病枝、根桩等采用熏蒸、热处理、切片等方法杀死传媒昆虫和线虫。     (3)皆伐病区周围松林,或以化学药剂封锁,建立防治隔离带。     (4)对发生区实施检疫封锁,严禁未经处理的病材等运到未发生区。     (5)在传媒昆虫羽化期间,喷洒药剂防治或设置诱木诱杀。     (6)喷洒化学药剂或采用释放肿腿蜂、施放白僵菌等生物措施防治传媒昆虫幼虫。

49 六、几种常见病虫的防治方法 5、松材线虫病: 防治松材线虫病重点应注意以下环节;
一要把好检疫封锁关。这是防止松材线虫病传入或远距离传播的重要手段。 二要做到"治早、治小、治了"。即要搞好监测工作,早发现,早治理,在疫情发生面积小、危害程度轻的时候下大决心,下大力气进行防治。把松材线虫病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三要及时彻底清理病死树。"及时"就是在传媒昆虫羽化前,把病死树全部清除,"彻底"就是病树的木材、枝桠、根桩、都要进行除害处理,杀死其中线虫和传媒昆虫,防止再次传播危害。

50 七、农药的安全使用常识 施药前,药械要事先检修好,避免发生渗漏。
施药时,人要在上风向,操作方向与风向成90 °角,以免药剂从迎面方向飘来。对作物采取隔行喷药操作,以免人体接触药剂。施药时除手和臂外,脚和腿往往也很容易被药剂污染,因此操作人员应穿戴长袖衣服、长裤、雨鞋、口罩、手套、帽子以及脚罩、塑料围腰、风镜等。

51 七、农药的安全使用常识 施药时如果不小心在皮肤上沾附上了药剂时,应立即停止作业,用肥皂及大量清水充分洗涤被污染的部位。如果是眼睛里溅入了药剂,则必须立即用大量洁净的清水冲洗。冲洗时把眼睑撑开,一般冲洗15分钟。被污染的眼睛清洗完毕后,可用一块洁净的布或手帕遮住眼睛休息。

52 七、农药的安全使用常识 施药结束后,即使没有察觉到药剂污染皮肤,也要仔细洗手、洗脸,最好洗头、洗澡。

53 八、防治法规 1、现行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法规: 现行的森林病虫害防治法规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 》
《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 《江西省森林病虫害防治办法》 《赣州地区森林病虫害防治试行办法》 《赣州市松毛虫联防联治办法》

54 八、防治法规 2、森林病虫害防治的方针: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精神和新时期林业工作总体部署,国家林业局将过去的“预防为主,综合治理”防治工作方针调整为“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 。 这个新的防治方针总的含意是:要积极推进森林健康,全面加强有害生物预防,严密防范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大力推行无公害防治,专群结合,联防联治,标本兼治,坚决遏制林业有害生物高发势头,促进林业建设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55 八、防治法规 3、森林病虫害防治负责制度 《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第四条明确规定:森林病虫害防治实行“谁经营、谁防治”的责任制度。
具体来说,全国的森林病虫害防治由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主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其所属的森防机构负责森林病虫害防治的具体组织工作。区、乡林业工作站负责组织本区、乡的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

56 八、防治法规 4、《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中对森林病虫害防治费用的规定:
《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第十九条规定:对全民所有的森林和林木,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分别从育林基金、木竹销售收入、多种经营收入和事业费中解决。集体和个人所有的森林和林木,由经营者负担,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可以给予适当扶持。 对暂时没有经济收入的森林、林木和长期没有经济收入的防护林、水源林、特种用途林的森林经营单位和个人,其所需的森林病虫害防治费用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给予适当扶持。 发生大面积暴发性或危险性病虫害,森林经营单位或者个人确实无力负担全部防治费用的,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给予补助。

57 八、防治法规 5、《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对违反条例规定者的处罚:
《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对有下列行为之一者,规定可处以 元罚款,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1)带有危险性病虫害的林木种苗进行育苗或者造林的。     (2)发生森林病虫害不除治或除治不力,造成森林病虫害蔓延成灾的。     (3)隐瞒或者虚报森林病虫害情况,造成森林病虫害蔓延成灾的。

58 八、防治法规 6、《限期除治通知书》 《限期除治通知书》是森防管理部门依法防治森林病虫害的一项措施。即在森林病虫害发生危害后,或预测可能发生为害时,按照防治设计要求对需要统一进行防治的森林经营单位和个人,由林业主管部门对其发送限定时间内进行除治的书面通知。

59 八、防治法规 7、对林木病虫害除治单位和个人发了《限期除治通知书》后,仍不除治的规定:
对下发了森林病虫害《限期除治通知书》仍不除治或除治不力者,林业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单位可以代为除治,代为除治者的除治费用由被限期除治者承担。代为除治森林病虫害的工作,不因被限期除治者申请复议或者向法院起诉而停止执行。

60 二〇〇五年五月


Download ppt "赣州市专业森林消防队长培训班 森林病虫害防治部分 主讲:曾文文."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