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血液生理
2
体液 一.体液和内环境 细胞外液 细胞内液 组织液 tissue fluid 4/5 淋巴液lymph fluid
脑脊髓液cerebrospinal fluid 细胞外液 (内环境) 血浆 plasma 1/5 正常成年动物总体液约占体重的45-70%。 内环境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 (渗透压、温度、电解质成分、血糖、pH等)
3
细胞外液生理意义 细胞外液是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机体的 物质交换要通过细胞外液进行。 细胞所需要的氧气和养料可由细胞外液提
供,细胞代谢产物也通过细胞外液排除。 因此,细胞外液构成了机体的内环境,以 区别于机体所处的外环境。
4
二.血液 blood 是一种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液体组织,在心血管系统周而复始的循环流动。 具有运输、防御、缓冲、营养等功能。
5
1、血量 blood volume 机体中血液的总量。实际上是血浆量与血 细胞量的总和。 循环血量:大部分的血液在心血管系统中 不断循环称。
储备血量:另一部分滞留在肝、脾、肺、 腹腔静脉、皮下静脉丛等部位。
6
2、血量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 动的重要保证
2、血量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 动的重要保证 健康成年人血量: 人体重7-8%。 男性约5-6升;女性约 升。 失血达20%,血压立即下降,血流减慢,组织细胞不能及 时得到氧气与养料,造成严重伤害。 失血> 30%,血压大幅下降,仅靠机体调节血压已无法恢 复。造成大脑、心脏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严重危及生命。 <10% 不影响健康 <20% 影响正常活动,恢复缓慢 >30% 危及生命
7
3、维持血量相对稳定的因素 (1)毛细血管的滤过和重吸收 (2)血液、消化、循环、排泄等系统生理机能的协调
(3)血管升压素、醛固酮、血管紧张素等活性物质参与
8
三.血液的主要生理 1、运输机能: 血液运输是物质转运的主要手段。 氧气、二氧化碳、抗体、激素、 酸硷、电解质、色素、矿物质等。
营养功能、运输机能、防御机能、止血机能、维持稳态 1、运输机能: 血液运输是物质转运的主要手段。 氧气、二氧化碳、抗体、激素、 酸硷、电解质、色素、矿物质等。
9
白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抗体、补体等。 3. 止血机能 血液中有很多与血凝有关的血浆蛋白,称为血凝因子。
2. 防御机能 白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抗体、补体等。 3. 止血机能 血液中有很多与血凝有关的血浆蛋白,称为血凝因子。 机体损伤出血时,能激活血浆中复杂的止血机制,阻止血液外流,这是一个复杂的正反馈酶促反应。 4. 维持稳态 血液中含有大量的血液酸碱缓冲对,对维持机体酸碱平衡起了重要作用。 血浆 红细胞 NaHCO3/H2CO KHb/HHb Na2HPO4/NaH2PO KHb-O2 /HHb -O2 蛋白质-钠/蛋白质
11
。 第二节 血液的组成及理化特征
12
一. 血液的组成 1、血液的组成成分 血浆、血细胞、血小板 血细胞: 血液中的有形成分。 45% 血浆: 血液中的无形成分。 55%
血细胞: 血液中的有形成分。 45% 血浆: 血液中的无形成分。 55% 血小板: 凝血物质,血液中的有形成分。
13
血细胞 2、各种血液成分的含量 红细胞 白细胞 erythrocyte 45% 颗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 胞、嗜碱性粒细胞。
无颗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 血细胞 白细胞 leucocyte +血小板 platelet 1% 血浆plasma %
14
血浆:抗凝剂处理过的血液经离心沉淀后,上
3、血浆与血清 抗凝离心,红细胞在最低层,白细胞位于中部,上层为血小板。 血浆:抗凝剂处理过的血液经离心沉淀后,上 层液体部分。 血清:血液不作抗凝处理,所凝固的血块不久 紧缩,析出的淡黄色清亮液体。
17
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18
二. 血液的物理特征 1色:不透明的粘稠液体,因携带氧多少颜色有所差异。 动脉血 arterial blood :携带氧多,血液呈鲜红色。
静脉血 venous blood :携带氧少或携带二氧化碳时, 血液呈暗红色。
19
2、密度 血液密度一般在1.050-1.060之间,血液的 密度与血浆的成分和血细胞的数量相关, 通常随着血细胞的数量改变而改变。
红细胞的密度约为:1.115 。 白细胞的密度约为:1.070 。
20
3、粘滞性 粘滞性是指液体流动时阻力的大小。 血液的粘滞性高低取决于血液中血细胞的 数量和血浆的成分。
通常情况下,血液的粘滞性是水的三到五倍。
21
4、红细胞沉降率 Erythrocytic sedimentation rate / ESR
红细胞的比重略高于血浆,所以在血浆中 的沉降是非常缓慢的。 一定时间内红细胞在血浆中的沉降距离,为红细胞沉 降率,也称血沉。 健康男性ESR:2-8mm/hr。 健康女性ESR:2-10mm/hr。
23
三. 血浆 1.血浆的化学成分: 水 (90—92%) 溶质 (8—10%) 溶质包括:蛋白质、脂类、糖类、氨基酸、
水 (90—92%) 溶质 (8—10%) 溶质包括:蛋白质、脂类、糖类、氨基酸、 矿物质、维生素、气体、激素、 电解质、细胞代谢物等。
24
白蛋白(清蛋白)肝合成,蛋白总量60- 80%。调节渗透压。 球蛋白 三个亚型(α-球蛋白、β-球蛋白、γ-球蛋白)。
血浆蛋白占7-9%,主要包括: 白蛋白(清蛋白)肝合成,蛋白总量60- 80%。调节渗透压。 球蛋白 三个亚型(α-球蛋白、β-球蛋白、γ-球蛋白)。 脂类运输、免疫。 纤维蛋白原 4%左右,肝内合成,凝血。 。
25
纤维蛋白原作用 在凝血酶的激活下参与凝血.
26
2.血浆的渗透压 溶液渗透压:溶液中溶质颗粒通过半透膜吸取膜 外水分子的力量,渗透压大小与单 位体积中溶质分子或颗粒数目相关。
27
血浆渗透压:又叫血浆晶体渗透压,因主要由血 浆中晶体物质决定。 相当于7个大气压或711kpa。 血浆胶体渗透压:由血浆蛋白产生的,主要是
白蛋白产生的渗透 压。
28
3.血浆的酸碱平衡 PH 7.35-7.45,略偏碱。耐受极限:6.9----7.8 。
血浆酸碱平衡的维持依靠缓冲对完成: 碳酸 / 碳酸氢钠 蛋白质钠盐 / 蛋白质 氧合血红蛋白钾盐 / 氧合血红蛋白
29
Na2HPO4/NaH2PO4 KHb-O2 /HHb -O2 蛋白质-钠/蛋白质
。 (1)、血液缓冲物质 血浆 红细胞 NaHCO3/H2CO KHb/HHb Na2HPO4/NaH2PO KHb-O2 /HHb -O2 蛋白质-钠/蛋白质 (2)、 其他器官酸碱调节 呼吸: 排出CO2 ,调节血浆中H2CO3 肾脏: 排出酸性物质,收回NaHCO3
30
第三节 血细胞生理 .
34
一、红细胞生理 红细胞的形态: 1.红细胞的形态和数量 无细胞核,中央双凹的园盘状,直径约7um,
性谱蛋白,利于其形态的改变。 男性血液RBC约500万个/cc;女性420万个/cc
37
2.红细胞的功能 依靠血红蛋白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 Hb + O HbO2 Hb + CO 氨基甲酸—Hb 异常情况: 亚硝酸盐 CO
38
(1)血红蛋白 红细胞运输氧的功能由含铁血红蛋白完成。 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 婴儿 14~20g/100ml
红细胞携带的氧是溶于血浆中氧的70倍,组织产生的大约 20%的二氧化碳也是通过红细胞转运。 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 婴儿 ~20g/100ml 成年男性 12~15g/100ml 成年女性 11~14g/100ml 每个红细胞含血红蛋白分子数约2.8亿个。
39
碳氧血红蛋白:二氧化碳取代了血红蛋白中氧的 位置而与之结合。 高铁血红蛋白:硝酸盐等氧化剂使血红蛋白中的 二价铁转变为三价铁。
血红蛋白分为: 氧和血红蛋白:与氧结合后的血红蛋白。 去氧血红蛋白:将氧释放后的血红蛋白。 碳氧血红蛋白:二氧化碳取代了血红蛋白中氧的 位置而与之结合。 高铁血红蛋白:硝酸盐等氧化剂使血红蛋白中的 二价铁转变为三价铁。
40
3、红细胞的脆性和溶血 正常情况下,红细胞渗透压=血浆渗透压 高渗透压溶液使红细胞失水发生皱缩; 低渗透压溶液使红细胞吸水发生膨胀 ;
渗透性溶血:
41
解为珠蛋白和血红素,血红素进而被分解为二
。 红细胞溶血释放到血浆的血红蛋白与血浆 中的触珠蛋白结合,或被分解成珠蛋白和 血红素。 吞噬细胞消化红细胞后的血红蛋白首先被分 解为珠蛋白和血红素,血红素进而被分解为二 价铁和胆绿素,珠蛋白被降解为多肽。
42
红细胞因可塑性变形能力降低易破裂的特性称~.
红细胞脆性 可塑性变形 红细胞因通过小毛细血管和血窦孔隙时发生的卷曲变形称~. 红细胞脆性 红细胞因可塑性变形能力降低易破裂的特性称~.
43
因物理原因(碰撞、挤压等)引起的红细胞破裂的特性称~.
红细胞的机械性脆性 因物理原因(碰撞、挤压等)引起的红细胞破裂的特性称~. 红细胞的渗透性脆性 将红细胞所具有的抵抗低渗溶液的特性称~. RBC 溶血:红细胞破裂释放血红蛋白的过程。
44
反之,红细胞对低渗溶液的抵抗力大,表示红细胞脆性小,不易破裂。
红细胞的渗透性脆性 红细胞对低渗溶液的抵抗力小,表示红细 胞脆性大,易于破裂; 反之,红细胞对低渗溶液的抵抗力大,表示红细胞脆性小,不易破裂。
45
4、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 (1)红细胞的生成 胚胎发育早期,造血部位为卵黄囊;胚胎发育5 个月后,造血部位从肝脏、脾脏过度到红骨髓。
成年人造血主要部位是脊椎骨、肋骨等。最直接 影响红细胞生成的因素是促红细胞生成素 EPO和爆 式促进因子BPA。 血液中所有的血细胞都起源于造血干细胞。
46
造血干细胞 髓样干细胞 淋巴样细胞 红细胞系祖细胞 原始红细胞 早幼成红细胞 晚幼成红细胞 幼红细胞 排除细胞核,发育
(2)红细胞的发育 造血干细胞 髓样干细胞 淋巴样细胞 红细胞系祖细胞 原始红细胞 早幼成红细胞 晚幼成红细胞 幼红细胞 排除细胞核,发育 成为圆盘形网织红细胞。
47
人 红细胞平均寿命约为120天; 马 红细胞平均寿命约为150天; 牛 红细胞平均寿命约为150天; 猪 红细胞平均寿命约为85天;
红细胞寿命 人 红细胞平均寿命约为120天; 马 红细胞平均寿命约为150天; 牛 红细胞平均寿命约为150天; 猪 红细胞平均寿命约为85天; 兔 红细胞平均寿命约为57天; 小鼠 红细胞平均寿命约为40天;
48
二、白细胞生理 白细胞主要参与机体的免疫活动,在免疫 防御中起重要的作用。
49
1、白细胞的形态、数量 白细胞含有细胞核和线粒体等细胞器。 成年人的白细胞数量: 4000~10000个/cc。 生理状况对白细胞数量影响较大。 血细胞渗出: 白细胞做阿米巴样变形运动,可穿过毛细血管移动到相应感染区.
50
2、白细胞的分类 颗粒白细胞: 中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无颗粒白细胞: 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
52
3、白细胞的功能 颗粒白细胞(约占60%)功能 (1)中性粒细胞 占白细胞总数一半以上,血液中停留6~8小 时,穿过血管壁后不再返回血液。非特异 性免疫防御。
53
对寄生虫的免疫反应。释放碱性蛋白酶消化虫 体。参与机体的过敏反应,限制嗜碱性粒细胞 引起的过敏反应,减弱过敏反应。
(2)嗜酸性粒细胞 占白细胞总数的1~4%,含有较大的染色很深 的橘红色或黄色颗粒,核为两叶,哑铃形。 对寄生虫的免疫反应。释放碱性蛋白酶消化虫 体。参与机体的过敏反应,限制嗜碱性粒细胞 引起的过敏反应,减弱过敏反应。
54
(3)嗜碱性粒细胞 占白细胞总数的0.5~1%,血液中活约12hr . 一般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核,胞质中含
。 (3)嗜碱性粒细胞 占白细胞总数的0.5~1%,血液中活约12hr . 一般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核,胞质中含 有蓝紫色颗粒,颗粒中含有肝素和组织胺。 肝素具有抗凝血作用; 组织胺舒张血管,增加局部血液循环。
55
无颗粒白细胞功能 (1)单核细胞 约占白细胞总数4~8%。个体最大的一类白细 胞,有一个肾形或马蹄形的核。
单核细胞进入组织,就变成具有强大吞噬能 力的巨噬细胞。形成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59
主要与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密切相关。
(2)淋巴细胞 占白细胞总数的25-33%。含较少的细胞质和一 个较大细胞核,分为: T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 自然抑制细胞 主要与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密切相关。 。
60
T淋巴细胞
61
裸鼠(Nude mouse): 先天无胸腺小鼠
63
4、白细胞的破坏与生成调节 同样起源与骨髓的造血干细胞。 造血干细胞 髓样干细胞 淋巴干细胞 红细胞系、单核细胞系、粒细胞系、巨核细胞系
造血干细胞 髓样干细胞 淋巴干细胞 红细胞系、单核细胞系、粒细胞系、巨核细胞系 各种淋巴细胞前体
65
分化增殖受多种血细胞生成素,也称集落 刺激因子的影响。
66
三. 血小板生理 1、血小板的形态、数量 哺乳动物的血小板是骨髓巨核细胞的碎片。 形状不规则,无细胞核。大小仅是红细胞的 1/3-1/4。
正常人血液的血小板数量为:15-45万/cc
67
非哺乳类动物的血栓细胞类似于血小板的 功能---凝血. 血栓细胞有一个纺锤形的核. 鸟类血栓细胞为核所充满. 两栖类血栓细胞核上有一凹陷.
鱼类的血栓细胞核也很大.
68
血小板(Platelets) 出血、紫癜 150~350×109/L, 出血、紫癜
70
在血液凝固中发挥重要作用。血凝时产生的大 量血凝块主要来自血小板,血小板含许多凝血 因子。 对内皮细胞修复有一定作用。
2、血小板的功能 在血液凝固中发挥重要作用。血凝时产生的大 量血凝块主要来自血小板,血小板含许多凝血 因子。 对内皮细胞修复有一定作用。 血小板促进止血,加速凝血,维护血管壁完整性。
71
血小板止血功能 血小板内皮修复功能 1、小血管收缩,血流减慢或停止。 2、形成松软的止血栓(血小板止血栓)。
3、形成坚硬的止血栓(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 血小板内皮修复功能
72
小结:血细胞生理特征 1、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是血液的有形成分。 2、红细胞和血小板不具备完整的细胞结构。成熟
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或细胞器;血小板是一些细 胞碎片。 3、除红细胞外,大部分血细胞只能存活数天。 4、大部分血细胞不具备分裂能力,而是通过骨髓 完成血细胞的更新。 5、低等脊椎动物的红细胞是有细胞核的,人和哺 乳动物红细胞在发育过程中失去了细胞核。
73
第四节 血液凝固与血型 。
74
一、血液凝固(Blood coagulation)
(一)血液凝固现象 血液凝固是指血液由溶胶状态转变为凝胶状态的过程. 是由一系列凝血因子参与的、复杂的蛋白质 的酶解反应,其最后阶段表现为血浆中的可 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溶性的纤维蛋白。 .
75
(二)小血管的凝血机制 小血管受伤后立即发生血管收缩以封闭受 伤血管。因血管受伤刺激了血管平滑肌和 神经的结果。
76
ADP,ADP加强了血小板黏附力,使其大 量聚集。
(三)血小板的凝血机制 血小板发挥作用。 血管受伤暴露结缔组织与胶原蛋白分子, 血小板与胶原分子粘着,释放二磷酸腺苷 ADP,ADP加强了血小板黏附力,使其大 量聚集。
77
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与血液凝固的物 质,称为凝血因子。 根据其发现的先后顺序,由国际凝血 因子命名委员会以罗马数字编号命
(四)凝血因子 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与血液凝固的物 质,称为凝血因子。 根据其发现的先后顺序,由国际凝血 因子命名委员会以罗马数字编号命 名,共有12种,即凝血因子Ⅰ-ⅩII。
78
除钙离子与磷脂以外,其余已知的凝血因子都是蛋白质,绝大多数是蛋白酶.
(四)凝血因子 除钙离子与磷脂以外,其余已知的凝血因子都是蛋白质,绝大多数是蛋白酶. 它们在血液中都是以无活性的酶原形式存在,必须通过其他酶的水解作用才具有酶的活性. 习惯上在该因子代号的右下角标上“a”,如Inactive Ⅺ(FⅪ)被激活为Active Ⅺa( FⅪa)。
79
血液凝血因子 上一页 下一页 结束放映 血浆和血小板中的酶,加强纤维蛋白间的结合 和维持血凝块稳定
纤维蛋白稳定因子(fibrin-stabilizing factor,FSF) ⅩⅢ 蛋白水解酶,参与内源性凝血机制,激活纤维 蛋白溶解酶 接触因子(contact factor) Ⅻ 肝合成血浆蛋白,缺乏将引起血友病C。参与 内源性凝血机制 血浆凝血激酶前质(plasma thromboplastin antecedent,PTA) Ⅺ 肝合成蛋白,参与外源性凝血和内源性凝血机 制 Ⅹ 肝合成血浆蛋白,缺乏时将引起血友病B。参 与内源性凝血机制 血浆凝血激酶(plasma thromboplastin component,PTC) Ⅸ 肝合成球蛋白,缺乏时将引起血友病A。参与 抗血友病因子(antihemophilic factor, AHF) Ⅷ 肝合成蛋白,参与外源性凝血机制 前转变素(proconvertin) Ⅶ 肝合成或血小板释放的蛋白,参与外源性凝血和内源性凝血机制 前加速素(proaccelerin) Ⅴ 从饮食和骨释放获得,参与血凝全过程 Ca2+ Ⅳ 损伤组织释放的磷脂蛋白复合体,激活外源性 凝血机制 组织凝血激酶(tissue thromboplastin) Ⅲ 肝合成的血浆蛋白,可被激活为凝血酶 凝血酶原(prothrombin) Ⅱ 肝合成的血浆蛋白,可被激活为纤维蛋白 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 Ⅰ 特性和功能 名称 因子 上一页 下一页 结束放映
80
(五)血液凝固机制 凝血酶原 凝血酶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 血凝块 内源性凝血:血浆中的凝血因子逐步激活。
凝血酶原激活物 凝血酶原 凝血酶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 内源性凝血:血浆中的凝血因子逐步激活。 外源性凝血:组织释放的的凝血因子(组织因子)激活。 血凝块
81
纤维蛋白原 fibrinogen 可溶性杆状蛋白,分子量约340 000。 由肝脏产生。 存在于血浆中。
凝血酶使纤维蛋白原 变为纤维蛋白单体 ,许多单体连接成纤维蛋白,血液变为凝胶状。
82
凝血酶 thrombin 血液中通常存在的是凝血酶原。 由肝脏产生。 凝血酶原被激活发挥作用。 凝血有内源性凝血过程和外源性凝血过程。
83
凝血过程 凝血因子与损伤的血管内皮的胶原纤维接 触而被活化。 引起凝血连锁反应。 连锁反应必须在有磷脂的参与下进行。磷 脂的来源是血小板的黏附机制。
84
血液中的抗凝成分 抗凝血酶III 肝素 多存在于血浆。抗凝血酶III可与凝血酶、凝血因子VII、IXa 、Xa 结合使之失活。
85
二、血型 不相容血型的两种血混合时,其中的红细 胞会聚集成簇,称为红细胞凝集。 有时还伴有溶血。在输血时如果发生在血
血型与红细胞凝集 不相容血型的两种血混合时,其中的红细 胞会聚集成簇,称为红细胞凝集。 有时还伴有溶血。在输血时如果发生在血 管中,此凝集成簇的红细胞可以堵塞毛细 血管,溶血将损害肾小管,同时常伴有过 敏反应,其结果可危及生命。
86
ABO(H)和Rh血型系统 ABO: 根据细胞膜上抗原和血清中抗体的不同分 为四型。 Rh:恒河猴(Rhesus monkey)红细胞→兔→抗体(检测人)→凝集不凝集。
87
输血原则 1.输血已成为治疗某些疾病、抢救伤员和保证一些手术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 2.成分输血:红细胞、粒细胞、血浆高纯度或高 浓度制剂,既能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节 约血源。
88
3.为了保证输血的安全性和提高输血效果,必须
注意遵守输血原则: (1)ABO血型相合,育龄妇女和需要反复输血的病人,Rh血型也要相合; (2)必须进行交叉配血实验(供RBC+受血清主体37˚C下检验,保证不可能有凝集反应)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