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靜宜大學財務與計算數學系(2012年3月20日) 一球變兩球: 選擇公設的驚人後果 李國偉 中央研究院數學研究所
2
《科學人》2011年10月號
3
Banach-Tarski 悖論 (其實是Banach-Tarski 定理)
4
Stefan Banach Alfred Tarski (1892 - 1945) (1902 - 1983)
5
巴拿赫與塔斯基
6
Fundamenta Mathematicae, 1924
7
Hugo Steinhaus (1887 – 1972)
8
不太嚴謹地說 ... 可以把一個實心的球分成有限塊,然後把它們重組成兩個球,而且每一個新球都跟原來的球有同樣的形狀與體積。 B1 B B2
(Wapner) a top down look at the Banach-Tarski paradox B B2
9
(誇張的比喻)綠豆變太陽 (Wapner) a top down look at the Banach-Tarski paradox
10
剛體運動 平移
11
剛體運動 平面上的旋轉
12
剛體運動 空間裡的旋轉
13
剛體運動 剛體運動 = 平移 +旋轉
14
多邊形的拼圖式全等 把平面上的多邊形(不限定是凸多邊形)A,用直線段切割(dissect)成有限塊多邊形,然後用剛體運動把那些小塊移動重組成多邊形 B,則稱 A 與 B 是拼圖式全等。
15
多邊形的拼圖式全等 (Stewart) The Problems of Mathematics, p.169.
16
多邊形的拼圖式全等 (Steinhaus) Mathematical Snapshots, p. 4.
17
多邊形的拼圖式全等 (Stewart) The Problems of Mathematics, p.170.
18
七巧板
19
七巧板
20
Wallace-Bolyai-Gerwien定理
任何兩個多邊形是拼圖式全等的充要條件是它們具有相同的面積。 換言之,任何多邊形都拼圖式全等於一個跟自己面積相等的正方形。
21
Wallace-Bolyai-Gerwien定理
()顯然易見。 ()證明「任何多邊形都拼圖式全等於一個跟自己面積相等的正方形」。 證明分成四個階段。
22
Wallace-Bolyai-Gerwien定理
(1)任何多邊形可以切割成有限個三角形。 (Eves) A Survey of Geometry, Revised Edition,
23
Wallace-Bolyai-Gerwien定理
(2)三角形拼圖式全等於矩形。 (Wapner) The Pea and the Sun - A Mathematical Paradox, p.91.
24
Wallace-Bolyai-Gerwien定理
(3)矩形拼圖式全等於正方形。 (Wapner) The Pea and the Sun - A Mathematical Paradox, p.91. a 4b a > 4b 時先對摺切開再堆疊。
25
Wallace-Bolyai-Gerwien定理
(4)兩個正方形拼圖式全等於一個正方形。 (Wapner) The Pea and the Sun - A Mathematical Paradox, p.91. 這也是畢氏定理的「出入相補法」證明。
26
多面體 一個有限體積的立體,它的邊界面是由有限個多邊形所構成,而滿足下列條件: 1、任何兩個面若交集不空,則它們共用一條邊線或一個頂點。
2、每條邊線恰為兩個面所共用。 3、共用一條邊線的兩面不落在同一平面上。 (Wapner) The Pea and the Sun - A Mathematical Paradox, p.91.
27
多面體的切割(dissection) 多面體 P 的切割是把 P 表示成 P P1 P2 Pk
使得諸 Pi 均為多面體,而彼此之間沒有共用任何內部的點。 (Wapner) The Pea and the Sun - A Mathematical Paradox, p.91.
28
多面體的拼圖式全等 把空間裡的多面體(不限定是凸多面體)P,切割成有限塊多面體,然後用剛體運動把那些小塊移動重組成多面體 Q,則稱 P 與 Q 是拼圖式全等。 (Wapner) The Pea and the Sun - A Mathematical Paradox, p.91.
29
希爾伯特第三問題 希爾伯特在1900年巴黎的國際數學家大會上,宣布了23個重要的待解問題,其中第三問題的核心在尋求下列問題的解答:
如果兩個多面體 P 與 Q 都具有相同的體積,那麼 P 與 Q 會不會是拼圖式全等? (Wapner) The Pea and the Sun - A Mathematical Paradox, p.91.
31
David Hilbert (1862 – 1943)
32
希爾伯特第三問題 希爾伯特的學生Dehn在1900年就解決了第三問題,答案是否定的。
(Wapner) The Pea and the Sun - A Mathematical Paradox, p.91.
33
Max Dehn (1878 – 1952)
34
面與面之間的立體角 正四面體 (Aigner & Ziegler) Proofs from THE BOOK, 4th edition, p. 58.
35
面與面之間的立體角 正六面體 (Aigner & Ziegler) Proofs from THE BOOK, 4th edition, p. 57.
36
Bricard 條件 令多面體 P 與 Q 的立體角分別是 1, 2, , r 與 1, 2, , s,如果 P 與 Q 是拼圖式全等,則存在整數 k 與諸正整數 mi 與 nj,使得 (Wapner) The Pea and the Sun - A Mathematical Paradox, p.91.
37
Bricard 條件 m11 + m22 + . . . + mrr
= n11 + n2 nss + k 如果正六面體與正四面體要滿足此式,就有 (Aigner & Ziegler) Proofs from THE BOOK, 4th edition, p. 58.
38
Bricard 條件 也就是說 是有理數。 但是對於任何大於或等於3的奇整數而言,下列形式的數均為無理數:
也就是說 是有理數。 但是對於任何大於或等於3的奇整數而言,下列形式的數均為無理數: 所以希爾伯特第三問題的答案是否定的。 (Aigner & Ziegler) Proofs from THE BOOK, 4th edition, p. 58.
39
劃分(partition) 所謂集合 S 的劃分 {S1, S2, , Sn},就是從 S 裡拿出兩兩不相交的子集合 S1, S2, , Sn ,使得 S S1 S2 Sn (Wapner) a top down look at the Banach-Tarski paradox
40
分段全等 對於空間裡給定的兩個集合 C 與 D ,假如能把 C 劃分成有限塊,然後再用剛體運動把這些塊重組成為 D,則我們稱 C 與 D 是分段全等,並且記作 C D。 (Wapner) a top down look at the Banach-Tarski paradox
41
這樣操作不能證明正方形分段全等於等腰三角形。
分段全等異於拼圖式全等 正方形 等腰三角形 C D (Wapner) a top down look at the Banach-Tarski paradox 對角線只能屬於一個三角形! 這樣操作不能證明正方形分段全等於等腰三角形。
42
分段全等 先把 B 劃分成 1, 2, 3 與 5, 6, 7, … 這兩段,再把後面這段向左平移一個單位,即證明 A B。
(Wapner) The Pea and the Sun - A Mathematical Paradox, p.100. 先把 B 劃分成 1, 2, 3 與 5, 6, 7, … 這兩段,再把後面這段向左平移一個單位,即證明 A B。
43
分段全等 A 是單位圓周,B 是單位圓周去掉一個點。可證明 A B。
(Wapner) The Pea and the Sun - A Mathematical Paradox, p.102. A 是單位圓周,B 是單位圓周去掉一個點。可證明 A B。
44
分段全等 令 C 是圓周上所有正整數弧度點的集合,而 D = A C。因為圓周長 2 是無理數,所以 C 裡的點不會重複。把 C 集合逆時針轉一個弧度,再與 D 聯集,就得到 B。所以 A B。 (Wapner) The Pea and the Sun - A Mathematical Paradox, p.102.
45
分段全等 類似地可證明單位圓盤分段全等於單位圓盤去掉沿半徑方向的線段(長度小於半徑長,不含圓內的端點)。
(Wapner) The Pea and the Sun - A Mathematical Paradox, p.103. 類似地可證明單位圓盤分段全等於單位圓盤去掉沿半徑方向的線段(長度小於半徑長,不含圓內的端點)。
46
分段全等 類似地可證明單位圓盤分段全等於單位圓盤去掉沿半徑方向的線段(長度小於半徑長,不含圓內的端點)。
(Wapner) The Pea and the Sun - A Mathematical Paradox, p.103. 類似地可證明單位圓盤分段全等於單位圓盤去掉沿半徑方向的線段(長度小於半徑長,不含圓內的端點)。
47
正方形與等腰三角形分段全等 把對角線分配給一個三角形
(Wapner) The Pea and the Sun - A Mathematical Paradox, p.104. 把對角線分配給一個三角形
48
正方形與等腰三角形分段全等 拿掉一條垂直的高
(Wapner) The Pea and the Sun - A Mathematical Paradox, p.104. 拿掉一條垂直的高
49
正方形與等腰三角形分段全等 現在還缺一條線段,其長度為
(Wapner) The Pea and the Sun - A Mathematical Paradox, p.104. 現在還缺一條線段,其長度為
50
正方形與等腰三角形分段全等 先把所需的線段從正方形裡劃分出來。
(Wapner) The Pea and the Sun - A Mathematical Paradox, p.104. 先把所需的線段從正方形裡劃分出來。
51
球體 令 B = {(x,y,z) : x2 + y2 + z2 1},稱 B 是(以原點為心的)單位球體。
52
巴拿赫–塔斯基定理 一個單位球體 B 可以劃分成兩個不相交的集合 B = B1 B2,使得 B B1 且 B B2 。
(Chenevert) the Banach-Tarski paradox 1947年R. M. Robinson證明單位球體只需劃分成五塊(其中一塊只是一個點),便足以重組成兩個單位球。
53
巴拿赫–塔斯基定理的推廣 任何三維空間裡的集合 A 與 B,只要它們足夠小到可以裝進一個球裡(也許那個球極端巨大),又足夠大到可以包容住一個球(也許那個球極端渺小),那就可以把 A 劃分成有限個子集合,重新組裝成集合 B。
54
巴拿赫–塔斯基定理為何不是悖論? 如果把單位球的體積當做1,分成有限子集合之後,各個子集合的體積加總仍然等於1,重新組裝時不會改變體積,但最終產生兩個單位球的總體積卻是2,難道不是矛盾嗎?
55
巴拿赫–塔斯基定理為何不是悖論? 巴拿赫與塔斯基在證明的過程裡,必須訴諸選擇公設(axiom of choice)來保證一些奇形怪狀集合的存在性,但是體積的概念對它們並不適用,它們也就是所謂的不可測度集合。因此前面把各個子集合的體積加總,是根本沒有意義的步驟,所以也無法導出矛盾。
56
現有 Banach-Tarski 定理的證明都需要用到選擇公設(Axiom of Choice)
57
選擇公設(非正式的說法) 已知有很多箱的蘋果,而且每箱都不是空箱,那麼就可以從每一箱裡拿一顆蘋果出來,造成新的一箱蘋果。
58
選擇公設 A B C a, b, c, ...
59
選擇公設(正式的說法) 令 M 是某些非空集合構成的集合,則存在一個選擇函數 f : M → ∪{ A: A ∈ M }
f (A) ∈ M 。
60
無窮集合帶來困擾(羅素舉的例子) 從無窮雙鞋裡每雙選一隻鞋不需要選擇公設,選右腳那隻就好。 從無窮雙襪子裡每雙選一隻襪子就需要選擇公設了。
(Benbabcock) the axiom of choice and the Banach-Tarski paradox (slides) 從無窮雙襪子裡每雙選一隻襪子就需要選擇公設了。
61
Bertrand Russell (1872 – 1970)
62
選擇公設的效用 許多基礎性的數學定理的證明須用到它,例如: 每個向量空間都有基底。 非空集合的卡氏積為非空的。
對與任何集合 A 與 B 而言,下列三種可能性之一必然成立:|A| > |B|、|B| > |A|、 |A| = |B|。(|A| 表示 A 的基數。)
63
選擇公設(顯然嗎?) 選擇公設保證了不可測度集合的存在。 選擇公設也推導出巴拿赫–塔斯基定理這種跟直覺很不相合的結果。
64
(Levanger) imaging the Banach-Tarski paradox
64
65
現代數學以集合論為基礎
66
羅素悖論( Russell’s Paradox)
令 R 是「所有自己不屬於自己的集合所構成的集合。」也就是說 A 是 R 的元素若且唯若 A 不是 A 的元素: R = { A | A A } 羅素悖論: R R R R
67
Zermelo-Fraenkel 的集合論
用公設法重建集合論 Zermelo-Fraenkel 的集合論
68
Ernst Zermelo (1871 – 1953)
69
Adolf Fraenkel (1891 – 1965)
70
Zermelo-Fraenkel 公設化集合論
1、(外延公設)若 X 與 Y 有同樣的元素,則 X = Y。 2、(元素對公設)對於任何 a 與 b 而言,存在一個集合 {a,b} 恰包含 a 與 b 兩個元素。 3、(子集合公設)若 是一個(具有參數 p)的性質,則對於任何 X 與 p,都存在一個集合 Y = {u X | (u,p)} 。 70
71
Zermelo-Fraenkel 公設化集合論
4、(聯集公設)對於任何集合 X 而言,存在集合 Y 是所有 X 的元素的聯集。 5、(冪集合公設)對於任何集合 X 而言,存在集合 Y ,它的元素是 X 所的有子集合。 6、(無窮公設)存在一個無窮集合。 71
72
Zermelo-Fraenkel 公設化集合論
7、(取代公設)如果 F 是一個函數,則對於任何集合 X 而言,存在集合 Y = {F(u) | u X }。 8、(基礎公設)若 X 是一集合,則存在 a X 使得 a X = 。 72
73
選擇公設與ZF集合論的關係 葛德爾(1940)證明:
Zermelo-Fraenkel 公設化集合論的 8 條公設,再加上選擇公設,不會導出矛盾。 73
74
Kurt Gödel (1906 – 1978)
75
選擇公設與ZF集合論的關係 柯亨(1963)證明:
Zermelo-Fraenkel 公設化集合論的 8 條公設,再加上選擇公設的否定命題,也不會導出矛盾。 75
76
Paul J. Cohen (1934 – 2007)
77
希爾伯特第一問題 結合葛德爾與柯亨的結果,可知選擇公設獨立於ZF公設化集合論。
78
數學空間 物理空間 數學空間可以無窮細分,使得不可測度集合成為可能。
物理空間因為基本粒子種類有限,所以不可能無窮細分,也就不會有不可測度集合,因而作不出巴拿赫–塔斯基定理的分割。
79
形式化數學 79
80
形式 = 符號 形式系統 = 符號遊戲
81
形式語言 語法 語意 形式證明系統 邏輯公設 推論規則 定理(不能任何命題都是定理)
82
可證明(provable) 為真(true)
形式化的公設理論 理論 = 形式證明系統 +界定目標物件的公設 理論 模型 可證明(provable) 為真(true)
83
形式化的公設理論 在有電腦之前的時代,形式化數學最突出的成果是: Whitehead & Russell,
Principia Mathematica ( )。 現代形式化數學表現在: 機械化數學系統 互動式定理證明系統
84
Alfred N. Whitehead (1861 – 1947)
85
Principia Mathematica
Whitehead and Russell, Principia Mathematica 85
86
《科學人》2008年8月號
87
電腦作的形式證明 王浩 ( ) Hales, formal proofs, Notices of the AMS, Volume 55, Number 11, 2008, 1370 – 1380. 87
88
王浩(1921-1995)
89
王浩(1921-1995)
90
電腦作的形式證明 Hales, formal proofs, Notices of the AMS, Volume 55, Number 11, 2008, 1370 – 1380. Formalizing Mathematics: 90
91
謝謝聆聽 91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