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一片手的海洋翻动;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一声雄伟的汽笛长鸣。 北京车站高大的建筑,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一片手的海洋翻动;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一声雄伟的汽笛长鸣。 北京车站高大的建筑,"—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一片手的海洋翻动;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一声雄伟的汽笛长鸣。 北京车站高大的建筑,
一片手的海洋翻动;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一声雄伟的汽笛长鸣。    北京车站高大的建筑,    突然一阵剧烈的抖动。    我双眼吃惊地望着窗外,    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    我的心骤然一阵疼痛, 一定是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心胸。    这时,我的心变成了一只风筝,    风筝的线绳就在妈妈手中。 线绳绷得太紧了,就要扯断了,    我不得不把头探出车厢的窗棂。  

2 这是文革时代一位与同学们有着相近年龄的即将要下乡的北京知青在离别火车上创作的诗篇,它感动了那个时代所有的下乡青年......
直到这时,直到这时候,    我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    一阵阵告别的声浪 ,    就要卷走车站;    北京在我的脚下, 已经缓缓地移动。    我再次向北京挥动手臂,    想一把抓住他的衣领,    然后对她大声地叫喊:    永远记着我,妈妈啊,北京!    终于抓住了什么东西,    管他是谁的手,不能松,    因为这是我的北京,    这是我的最后的北京。    1968年12月20日

3 中间为作者食指

4 食指,原名郭路生,1948年生,有人说实质是中国当代新诗歌第一人;有人说食指是中国朦胧诗的创始人,当朦胧诗人还在蒙昧中时,他已经写出了划时代的杰作;更有人景仰地把他称为一代诗魂,因为他的诗歌曾经那么深地影响、鼓励、陶冶过整整一代人。 这首诗写于1968年,正值人魔不分、黑白颠倒的“十年浩劫”期间,食指曾经说:“‘文革’前我就挨整,我已经看到这一代人的命运了。鱼儿跳出水面,落在冰块上,它的前途是死,和这个冰块一起消亡,但它看不到冰块的消亡。后来我写出了《相信未来》,相信我们会战胜死亡,我年轻,我能看到冰块消亡的那一天。”在迷惘痛苦的时代,年轻、热情、执着让诗人挣脱现实的羁绊,憧憬美好的未来。

5 相信未来

6 食指曾说过“我的诗是一面窗户,窗含千秋雪”,是语言时间艺术与中国画的空间艺术的结合。
听录音朗读,注意停顿,快速划出诗中的显明意象,初步感知本诗的思想与感情。 (所谓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简单地说就是借物抒情)

7 这首诗写于1968年,四人帮江青读过这首诗后说:“这是一首灰色的诗,相信未来就是否定现在。”
意象把握 这首诗写于1968年,四人帮江青读过这首诗后说:“这是一首灰色的诗,相信未来就是否定现在。” 请自读诗歌1、2节,说说诗中哪些地方让你感觉到“灰色”。

8 意象 色彩 情感 蜘蛛网 灰烬的余烟 深秋的露水 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凝露的枯藤 凄凉的大地 贫寒 失落 灰暗 凄冷

9 壮阔 明亮 温暖 坚定的信念,美好的希望 ! 自读第3节,诗歌的形象和情感有什么变化?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壮阔 明亮 温暖 坚定的信念,美好的希望 !

10 《相信未来》 ——痛苦的吟哦只为追问光明! 身世如秋雨般凄凉,内心如落日般悲壮! 相信历史的公正,勇于追索真理的决心,年青的勇敢!

11 ——使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突出诗歌的主题,音韵上一唱三叹,荡气回肠!
前三节结尾及其它地方多次出现“相信未来”有何作用?应该怎样朗读? ——使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突出诗歌的主题,音韵上一唱三叹,荡气回肠!

12 朗诵与情感 有感情有节奏地诵读全诗!


Download ppt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一片手的海洋翻动;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一声雄伟的汽笛长鸣。 北京车站高大的建筑,"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