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一節 認識工作世界 第二節 職場變動與未來 產業發展趨勢 第三節 職業生活及工作倫理. 第一節 認識工作世界 第二節 職場變動與未來 產業發展趨勢 第三節 職業生活及工作倫理.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一節 認識工作世界 第二節 職場變動與未來 產業發展趨勢 第三節 職業生活及工作倫理. 第一節 認識工作世界 第二節 職場變動與未來 產業發展趨勢 第三節 職業生活及工作倫理."—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2 第一節 認識工作世界 第二節 職場變動與未來 產業發展趨勢 第三節 職業生活及工作倫理

3 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職業沒有貴賤高低之分,每個工作都貢獻其社會價值,每個人也在其工作中找到獨特的意義。
●工作的意義與功能 「一日之所需,百工斯為備」,想想看,你從早晨醒來、上學、放學到晚上睡前的一天生活中有做了什麼事?接觸哪些人?以上學途中為例,你穿的制服、吃的早餐、讀的報紙、搭的公車等等這些背後都隱含許多行職業,有一群人在這個職業裡工作。 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職業沒有貴賤高低之分,每個工作都貢獻其社會價值,每個人也在其工作中找到獨特的意義。 學習手冊6-1 第一節

4 心理學大師佛洛依德曾經說過一段話:「在生命中,沒有任何其他地方如工作一般,可使個人與現實如此緊密結合在一起;因為工作至少可以給個人在現實、在人類社會中一個安全的園地」(林幸台,民84)。
第一節

5 每個人工作的主要目的不同,而每個人也並非只為了單一目的而工作。
一個最理想的工作是不只滿足外在現實目的,還能與個人內在需求呼應,在從事這個工作職位時讓身心靈層面都感到妥適自在,有高度實現自我的感覺。 第一節

6 名人怎麼想 第一節

7 職業智慧王 第一節

8 職業智慧王

9 因分工關係,各行業往往需要各種不同職業的工作人員,而同一種職業之工作人員,亦常分布於各種不同之行業。
●職業內涵的分析與瞭解 「行業」係指工作者工作場所隸屬之經濟活動部門,例如:製造業、服務業等類別;「職業」係指工作者個人本身所擔任之職務或工作,例如:工程師、醫師、水電工等。 因分工關係,各行業往往需要各種不同職業的工作人員,而同一種職業之工作人員,亦常分布於各種不同之行業。 第一節

10 想像如果現在你要找一份工作,在職業廣告欄上,有許多工作機會可作選擇,你會想打聽到什麼? 「這個工作內容是什麼?」 「需要什麼基本能力條件?」
「工作時間多長?」 「工作環境如何?」 「薪資多少?」 「職業機構裡有區分哪些部門?部門間如何分工?權責層級如何劃分?」 「公司管理風格如何?有哪些特殊的企業文化?」… 第一節

11 雖然工作世界離高中生尚遙遠,但是早一點瞭解工作環境現況和職場風向才能幫助我們掌握社會脈動,跟上社會腳步,我們才能瞭解如何將學習和社會環境的需要緊密結合。
第一節

12 以下是高一張小明同學針對「外科醫師」這個職業的訪談,讓我們一起來認識這個職業吧。
你心中是否有一個未來嚮往的職業?你的嚮往是一個空洞的幻想還是一個具體的藍圖?為了讓這個職業的實際面貌更清楚,以對未來形成更具體的藍圖,你可以透過觀察、訪談、問卷調查、上網資訊蒐集等方式來對這個職業的內涵、此職業所需的特定核心能力、發展趨勢等有進一步的瞭解。 以下是高一張小明同學針對「外科醫師」這個職業的訪談,讓我們一起來認識這個職業吧。 第一節

13 第一節

14 第一節

15 第一節

16 第一節

17 ●職場變動認識 想像未來的生活藍圖 瞭解未來職場的趨勢。 哪些產業可能有較多的就業機會 哪些產業是社會與政府看好的未來之星 需要具備哪些能力
想像未來的生活藍圖 瞭解未來職場的趨勢。 哪些產業可能有較多的就業機會 哪些產業是社會與政府看好的未來之星 需要具備哪些能力 第二節

18 我們希望透過對未來趨勢的瞭解,找到自己喜歡且具有 前景的專業領域,提早卡位與投資自己。
因此,進行生涯規劃時,我們往往不建議單獨根據職場 趨勢的預測便下決定,個人能力、興趣、價值等因素皆需 共同考量。 第二節

19 臺灣發展的重點產業概況 第二節

20 ●六大新興產業 資料來源:行政院經建會六大新興產業網 第二節

21 ●六大新興產業 資料來源:行政院經建會六大新興產業網 第二節

22 ●六大新興產業 資料來源:行政院經建會六大新興產業網 第二節

23 美國「鋼鐵大王」卡內基 第二節

24 未來就業市場的人力將朝向跨領域人才與多元化僱用趨勢發展。
●未來就業人力 未來就業市場的人力將朝向跨領域人才與多元化僱用趨勢發展。 因應未來多元的社會,職場所面對的問題更加廣泛,於是需要許多跨領域專長的人才,例如財務系、會計系專長加上資訊系背景,則可以成為專業的稽核人員。其他如理工科系綜合企管、法律科系,外文類科系綜合商學、觀光休閒等科系,歷史系綜合博物館經營科系,社工系綜合人力資源科系等科系組合的跨領域人才也十分搶手。 第二節

25 「異業借將」也成為新趨勢,例如商品行銷找戲劇系借才、科技公司找歷史系借將、化妝品業找男性徵才等,民生消費品產業、流行精品業或精緻服務業出身的行銷業務人才,頗受各行各業歡迎,上述現象紛紛打破傳統的科系與性別限制。 第二節

26 隨著時代進步,為了提高企業創意與活力,就業型態與雇用方式也越來越多樣性,除了正職人員外,雇用方式還有打工人員、計時人員、約聘人員、派遺人員、專案外包、自行創業及非營利組職(NPO)等其他型態(村上龍,民95)。 第二節

27 細數這些未來就業人力的新趨勢,面臨未來全球化競爭浪潮,你要如何站在浪頭,不被擊倒呢?綜合來說,想要掌握競爭優勢,年輕學子應培養以下核心能力:
●核心就業能力 細數這些未來就業人力的新趨勢,面臨未來全球化競爭浪潮,你要如何站在浪頭,不被擊倒呢?綜合來說,想要掌握競爭優勢,年輕學子應培養以下核心能力: 第二節

28 ●基本能力與專業技術能力 學歷、聽說讀算寫能力、專業證照與專業能力是必備的基本條件。隨著近年來大學與研究所入學管道擴充,學歷已是進入職場基本條件,而外語能力、文字表達能力、溝通表達力、邏輯思考力、數字分析力、資訊蒐集能力等也都列為求職者的必要條件。專業證照則是第二張文憑,許多產業如法律、金融、資訊、美容、餐飲、健身、心理諮商等,證照已經成為就業基本條件。此外,第二專長的培養也逐漸重要,若能與本科系適當搭配,則能發揮加分效果。 第二節

29 ●情緒管理與抗壓力、團隊合作與人際溝通能力
現在職場特別重視情緒管理與抗壓性佳的人格特質,無法忍受挫折、穩定性差、自我中心、拜金與重視享樂、成就動機低的人將難以勝任未來挑戰。而因應全球化人才任用與專業分工的潮流,建立跨國合作團隊、召開網路會議將取代許多舊有的工作模式,為了要適應不同工作地點的人力派遣以及國際移動的就業型態, 溝通協調、人際相處和團隊合作 便是未來特別強調的核心能力。 第二節

30 ●國際觀與國際能力 跨國經濟與區域經濟整合時代帶來新的企業經營模式,也使人才需求產生變革。國際觀已由過去拔尖人才的加分(plus)項目變成必須(must)項目,而臺灣又是個海島國家,全球布局和國際化是重要生存方式,即使在國內也無法逃避國際競爭。國際觀涉及多元語言運用、國際知識與多元文化經驗、跨文化關係建立與快速融入不同區域文化、在地化的區域思考、團隊合作與人際溝通、運用科技與網路資訊等多重能力,以因應跨國跨業整合、策略聯盟或交換授權(吳韻儀、陳名君,民96)。 第二節

31 ●態度是關鍵 態度、熱誠、積極、決心、品格等「看不見的特質」已逐漸凌駕專業知識技能的重要性,成為新興職場核心能力,而其中「態度」扮演關鍵角色。態度比個人的過去、教育、金錢、環境、外表、天賦或技能更重要,態度可以建立或毀滅一家公司。態度是未來求職的最佳利器,現在就開始學習保持積極、負責任、尊重、真誠以待、與人分享、持續不斷的學習及對事情抱持開放與寬容的態度表現吧! 第二節

32 因應變動的局勢,計畫常趕不上變化,當變化發生時具備問題解決能力及危機處理能力才能臨場應變,這兩個能力也變成未來職場不可或缺的利器。
●問題解決與危機處理能力 因應變動的局勢,計畫常趕不上變化,當變化發生時具備問題解決能力及危機處理能力才能臨場應變,這兩個能力也變成未來職場不可或缺的利器。 未來你要面對的是全球人才戰的激烈競爭。在職場中,你周遭的上司、同事、客戶,頭腦就像一個又一個的網路搜尋引擎。你將面對的挑戰是,思考如何增加你個人能力的「關鍵字」,讓他們在腦海搜尋得到你,而且最好排在搜尋結果的第一頁(張漢宜,民96)。現在,你可以回頭「盤點」自己,在學期間你該如何為自己的職場人生作準備,有哪些缺乏的能力,有哪些值得努力的空間,現在就及早作規劃。 第二節

33 我的志願

34 回到未來,請多指教

35 回到未來,請多指教 ●活動一: 請你大膽作夢,將剛剛的未來想像寫下來,描繪自己未來的職業生活。 學習手冊6-2

36 回到未來,請多指教

37 回到未來,請多指教

38 ●選擇一種職業就是在選擇  一種生活方式 我們一生中有多數的時間都在工作,選擇從事何種職業會深深地影響他的生活型態,因為一個人的工作其實決定了他一天生活作息和生活步調安排,還包括他主要接觸的人際圈、建立的人脈、處理的事物、接觸的環境、關注的焦點重心、經濟收入水準、穿著、家庭經營方式與休閒生活的規劃、工作挑戰與壓力,還有重視的價值觀等。 第三節

39 警察、軍人、醫師、教授、舞蹈家、零售批發商、菜販、空服人員等不同職業的工作者就擁有各自不同的生活形態方式,可以說選擇一種職業就是在選擇一種生活方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專長技能及與適合發揮的工作環境,我們不需羨慕別人風光、優渥的職業生活而自我貶抑,找到自己最適合的職業需要靠智慧才能發現正確答案。 第三節

40 ●把自己放在對的位置 在職業生活中,每個人都要學習把自己放在對的位置。所謂對的位置是指我們所處職位的這個工作內涵與我們個人內在的特質能力契合,工作的外在條件與個人內在聲音相當適配,這個工作位置讓我們最能發揮個人整體功能並實現自我。要想成功地找到自己對的生涯位置除了要瞭解自己的特質外,也要能有效掌握職業資訊。瞭解職業內涵能幫助我們在認識自我特質與未來求職的適配程度上找到最佳選項。 第三節

41 ●職務不同,角色不同 在同一種職業中,不同的職務位置扮演的角色不盡相同,如何在工作上自我負責並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符合社會賦予的角色期待是一件重要的事。另一方面,人的生活中,除了工作角色外,還有許多其他角色也不可忽略,如何協調不同角色間的衝突、適當安排不同角色在生活中所占的比重,取得身心靈三方面的平衡,全方位的發展,是十分重要的課題,例如在忙碌的工作中也能兼顧家庭角色的期望、安排適當的休閒生活與健康活動,並利用時間自我充實與進修等,將多重角色均衡安排才能獲得適應良好的生活。 第三節

42 ●工作倫理,事關重大 家有家規,校有校規,行有行規,職業有職業道德,工作也有工作倫理。每一種職業都有自己的職業道德與工作倫理。職業道德是一個人在執行自己的工作時,對自己、對他人及對這份職業所擁有的良知。工作倫理則是在工作上所必須遵守的一些不成文的規範,它也隨著各種不同職業而有其獨特性,例如諮商心理師不可任意洩漏來談者的身份與談話內容,醫師不可洩漏病患的醫療資料,律師不可任意公布委託者的相關資料。 第三節

43 又例如在半導體高科技產業的員工及其眷屬有「近業禁止」的規定,進入公司場所不可攜帶隨身碟或者具相機功能的手機,避免重要商業機密外洩。因此在專業分工的時代,各行各業所遵守的工作倫理,已經發展成為「專業倫理」的規範,並為專業工作人員所遵守。但有些規範則是被普遍認同的,如:認清自己該扮演之角色嚴守分際、公私分明、不窺探他人隱私、不製造八掛、不傳播謠言、誠信待人、勇於負責、團結合作、不爭功諉過、更不可以洩漏工作上應保守的機密…等。 第三節

44 遵守工作倫理是一種負責任的態度。職業道德與工作倫理在職場生活中愈來愈被強調,舉例而言,自2003年起美國 哈佛大學商學院開始開設此相關課程,已有四分之一的美國商學院陸續將「企業倫理」列入必修課程,企業倫理相關課程開課總數近年來已成長五倍,其重要性可見一斑(丁嘉琳,民96)。 在「白色巨塔」這部著作中,追逐名利、權勢的財前五郎醫師與尊重病患、生命的里見修二醫師,面對與醫療相關的專業倫理,有著不同的選擇。財前違反專業倫理,以犧牲病患的醫療,換取個人的晉升;里見則充分實踐專業倫理。 第三節

45 ●重要的工作倫理與態度 青輔會針對大專畢業生就業力的調查曾指出(青輔會,民95),企業在雇用大專畢業生時優先考量的能力中,良好工作態度、穩定度及抗壓性、表達與溝通能力、學習意願及可塑性等指標是雇主眼中特別重要的能力。而其中「良好工作態度」在畢業生意見與雇主意見兩方面皆排名第一。可見除了能力之外,良好的態度將是決定生涯成功與否更重要的因素。 學習手冊6-3 第三節

46 表6-1 企業雇用大專畢業生優先考量的能力 第三節

47 本調查為2006年4月26日至5月13日由青輔會針對2017家民營、公營企業及金融機構調查結果,有效問卷452份。2006年3月13日到4月18日,青輔會針對114所公私立大專院校2002年度畢業生分層抽樣調查結果,有效問卷1705份。調查結果如上表。 第三節

48 《Career就業情報誌》也做過一份企業徵才要求的工作倫理與態度調查(劉楚慧,民93),除了「敬業精神不佳」是企業最怕錄用的求職者外,「欠缺職場倫理」也名列企業主最不喜歡的態度惡榜中。因此工作倫理是進入職業生活中不可忽略的重要議題。 第三節

49 第三節

50 每個工作場所都有自己的特殊文化,也有組織特定的規範法則,初入職場的新鮮人,特別要多花時間去瞭解公司文化和政治生態,注意其他人是如何溝通、如何互動、如何工作,瞭解別人對你的期待和限制,揣摩好適當的工作態度及工作倫理,想辦法和職場「速配」。也只有當你被工作機構接納、得到同事的信任和尊重,在工作崗位上才會變得更有生產力,在工作組織中更能發揮自己的專長。 第三節

51 第三節

52 第三節

53 1111人力銀行與遠見雜誌 2014企業最愛大學生評價調查
1111人力銀行與遠見雜誌 2014企業最愛大學生評價調查 國立大學 私立大學 技職大學 私立技專院校 第一名 臺灣大學 東吳大學 臺北科技大學 致理技術學院 第二名 成功大學 淡江大學 臺灣科技大學 德名財經科技大學 第三名 政治大學 輔仁大學 臺北商業技術學院 景文科技大學 資料來源:人力銀行調查「企業愛用大學」出爐。經濟日報。 2015企業最愛新鮮人大調查  受訪企業心目中最佳員工的能力 第一名 自我管理能力 佔54.89% 第二名 溝通協調能力 佔52.85% 第三名 專業技術能力 佔48.93% 資料來源:      臺灣就業通 第三節

54


Download ppt "第一節 認識工作世界 第二節 職場變動與未來 產業發展趨勢 第三節 職業生活及工作倫理. 第一節 認識工作世界 第二節 職場變動與未來 產業發展趨勢 第三節 職業生活及工作倫理."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