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六八中队 叶凡 民风民俗之 特色食品 民风民俗 ——美食篇.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六八中队 叶凡 民风民俗之 特色食品 民风民俗 ——美食篇."—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六八中队 叶凡 民风民俗之 特色食品 民风民俗 ——美食篇

2 一、西湖醋鱼 “西湖醋鱼”是浙江杭州传统汉族 风味名菜,属浙菜系。其年代可追溯到 宋朝,可谓是历史悠久。
此道菜选用西湖草鱼作原料,烹制前一般先要在鱼笼中饿养一两天,使其排泄肠内杂物,除去泥土味。烹制时火候要求非常严格,仅能用三四分钟烧得恰到好处。烧好后,再浇上一层平滑油亮的糖醋,胸鳍竖起,鱼肉嫩美,带有蟹味,味道鲜嫩酸甜。 肉滋别具特色。

3 关于西湖醋鱼的故事很多,我就举两 个例子吧: 1.写了一家靠打鱼为生的人遭到恶霸、 贪官的欺负;其弟为报杀兄之仇,背井离乡,考取功名,惩办恶霸,最后与嫂嫂一起快乐生活。 2.苏东坡和高僧——佛印是好朋友,经常捉弄对方。一次,苏东坡请佛印吃西湖醋鱼,却把鱼藏起来,但还是被佛印识破。过了几天,佛印也请苏东坡吃鱼,把鱼藏在磐里,也被苏东坡发现了。

4 西湖醋鱼的做法也有很多,我在这里为大家介绍一种:
1、准备草鱼1条约900克,姜300克,葱2条,酒1茶匙,糖3大匙,黑醋2大匙,酱油2大匙,胡椒粉、生粉、香油各适量。 2、将葱洗净切段分成2份。姜半份拍裂,半份切丝。 3、将草鱼剖净,由鱼肚剖为两片(注意不可切断),放进锅中,注满清水,加葱1份、拍裂的姜、酒,煮滚后,用小火焖10分钟,捞起,盛入碟中,将姜丝遍滤鱼身。 4、烧热油锅,放葱爆香,然后把葱去掉,将葱油倒入碗中。注2杯清水入锅中,加糖、盐、黑醋、酱油、胡椒粉料煮滚,用生粉水勾芡,再注入葱油,盛起淋在鱼上,洒上香油即可。

5 二、过桥米线 过桥米线是云南滇南地区特有的汉族小吃,属滇菜系。过桥米线起源于蒙自地区。过桥米线汤是用大骨、老母鸡、云南宣威火腿经长时间熬煮而成的, 所属菜系滇菜。过桥米线由四部分组成:一是汤料覆盖有一层滚油;二是佐料,有油辣子、味精、胡椒、盐;三是主料,有生的猪里脊肉片、鸡脯肉片、乌鱼片,以及用水过五成熟的猪腰片、肚头片、水发鱿鱼片;辅料有来过的豌豆尖、韭菜,以及芫荽、葱丝、草芽丝、姜丝、玉兰片、氽过的豆腐皮;四是主食,即用水略烫过的米线。鹅油封面,汤汁滚烫,但不冒热气。

6 古代常有文墨客攻书读诗于蒙自城的南湖。有位杨秀才,经常去湖心亭内攻读,其妻每饭菜送往该处。秀才读书刻苦,往往学而忘食,以至常食冷饭凉菜,身体日渐不支。其妻焦虑心疼,思付之余把家中母鸡杀了,用砂锅炖熟,给他送去。待她再去收碗筷时,看见送去的食物原封未动,丈夫仍如痴如呆在一旁看书。只好将饭菜取回重热,当她拿砂锅时却发现还烫乎乎的,揭开盖子,原来汤表面覆盖着一层鸡油、加之陶土器皿传热不佳,把热量封存在汤内。以后其妻就用此法保温,另将一些米线、蔬菜、肉片放在热鸡汤中烫熟,趁热给丈夫食用。后来不少都效仿她的这种创新烹制,烹调出来的米线确实鲜美可口,由于杨秀才从家到湖心亭要经过一座小桥,大家就把这种吃法称之“过桥米线”。

7 过桥米线做法: 1、准备鸡胸脯、猪肚头、猪腰子、乌鱼肉、水发鱿鱼、油发鱼肚、火腿、香菜、葱头、鹌鹑蛋、净鸡块各20克 ,水发豆皮、白菜心、碗豆尖、葱、豆芽菜、蘑菇各50克,米线200克。 2、把肉料分别切薄片,有味的焯水后漂凉装盘; 3、其余各料另锅焯水,漂凉后切段装盘; 4、香菜、葱切碎和油辣椒及烫过的米线一同上桌; 5、鸡油烧至7成热时装入碗中,倒入烧开的清汤,加调料上桌; 6、食时先将肉片烫至白色,下绿菜稍烫,再下米线,撒少许葱花、香菜即成。

8 三、钟水饺 钟水饺始于光绪十九年,创始人钟少白,原店名叫“协森茂”,1931年开始挂出了“荔枝巷钟水饺”的招牌。以其独特风味蜚声海内外,是成都著名小吃。分别获中国内贸部、中国烹协、全国餐饮绿色工程委员会授予“中华老字号”、“中华名小吃”、“绿色餐饮企钟业”等称号。在用材上,水饺与北方水饺的主要区别是全用猪肉馅,不加其它鲜菜,上桌时淋上特制的红油,微甜带咸,兼有辛辣,风味独特;在口味上,钟水饺带有甜味。

9 钟水饺”始创于1893年,创始人钟少白,后来的厨师叫钟樊森,因开业之初店址在成都的荔枝巷,故又称“荔枝巷水饺”。该店最为著名的品种有红油水饺和清汤水饺两种。红油水饺味微辣、鲜香、咸中带甜,再配以该店特制的椒盐酥锅魁,真是别有一番风味。红油水饺由手工制皮,馅心选料严格,制作精细,加之调料中自制咸红酱油别具特色,调味得当,深受食者喜爱。清汤水饺,味道鲜美,淡而不薄,入口细腻化渣,为面食制品中之佳品。“钟水饺”20世纪20年代年即闻名成都,成为成都著名的地方名小吃。1992年,“钟水饺”被成都市人民政府命名为“成都名小吃”,1995年被国内贸易部授予“中华老字号”称号,1999年获“中华名小吃”称号。

10 钟水饺的做法: 1、准备特级面粉250克,花椒1.5克,红油辣椒5克,蒜泥50克,猪腿去皮肉250克,姜汁15克,复制酱油100克 ,胡椒粉1克,精盐2克 ,味精1克,芝麻油 50克。 2、制馅。猪肉洗净去筋,用刀背捶茸,加盐、清水适量,用力搅拌直至水分全部被肉茸吸收。然后加入姜汁和用开水浸泡的花椒水,胡椒粉、复制酱油50克。充分搅拌,直至主辅原料溶为一体,呈粘稠状为止。 3、制皮。面粉220克置案上(另30克作扑粉),使成凹字形,加清水100克与面粉调匀。揉成团。静置10分钟后,搓成直径1.6厘米左右的圆条,再切成6克重左右的剂子50个。将每个剂子按扁,撒上扑粉,用小擀面杖擀成直径约5厘米的圆皮。 4、包馅成型。取皮坯一张,把馅置于其中,对叠成半月形,用力捏合即可。 5、煮饺。用旺火沸水煮饺。生饺入锅即用瓢推动,以防粘连。水沸后掺入少量冷水,以免饺皮破裂。待饺皮起皱折、发亮即熟。用漏瓢捞起水饺,甩干水分,分装于5个碗内。 6水饺煮熟后漓干摆盘,淋上少许胡子酱油、蒜泥、红油海椒既可。

11 四、赖汤圆 赖汤圆,四川省成都市汉族名小吃,就是汤圆,也就是元宵。 元宵也叫“汤圆”、“圆子”。赖汤圆创始于1894年,迄今已有百年历史,一直保持了老字号名优小吃的质量,其色滑洁白,皮粑绵糯,甜香油重,营养丰富。

12 赖汤圆创始于1894年,创制人原是四川资阳东峰镇人,名叫赖元鑫。由于父病母亡,赖元鑫跟着堂兄来到成都一家饮食店当学徒,后来得罪了老板,被辞退。由于生活无着,赖元鑫才找堂兄借了几块大洋,担起担子卖起汤圆来。偌大个成都,卖汤圆的如此众多,要想站住脚根,非有过人之处不行。因此,他暗订了三条规矩:一是利看薄点;二是服务好点;三是质量高点。他起早贪黑,粉子麻得细,心子糖油重,卖完早堂,赶夜宵,苦心经营。直至30年代才在总府街口买了间铺面,坐店经营,取名赖汤圆。他的汤圆选料精、做工细、质优价廉、细腻柔和、皮薄馅丰、软糯香甜。有煮时不浑汤,吃时三不粘(不粘筷、不粘碗、不粘牙)的特点。而且通过一段时间,品种不断扩大。从开始的黑芝麻、洗沙心,逐渐增加了玫瑰、冰桔、枣泥、桂花、樱桃等十多个品种。各种馅心的汤圆又形状不同,有圆的、椭圆的、锥形的、枕头形的。上桌时,一碗四个,四种馅心,四种形状,小巧玲珑,称为鸡油四味汤圆。吃时配以白糖、芝麻酱蘸食,更是风味别具。一时顾客都慕名而来,于是赖汤圆集腋成裘,赚了一大笔钱。钱多了,名气也大了起来。特别是在成都的资阳同乡会里,这个一字不识的文盲,却成了举足轻重的人物。1939年,家乡要筹建一所中学,邀请赖元鑫回乡观光,赖深知不识字的苦处,为了报效桑梓,捐赠了150担(约合2.5万多公斤)谷子,作储彦中学的办学经费。直到1950年,赖元鑫对这所学校时有捐助。现今的三元寺中学,前身即是储彦中学。赖汤圆捐资办学一事,在四川资阳曾传为佳话。

13 赖汤圆的做法: 1、制粉浆:糯米、籼米一块淘洗干净,用清水浸泡两天(夏季浸泡时间可稍短一些,冬季浸泡时间可稍长些)。每天水二至三次,以免发酸。磨浆前,再用清水淘洗至水色清亮,然后用石磨将浸后的米磨成很细的粉浆。再将粉浆装入布袋内吊干即为吊浆粉子。 2、制馅:黑芝麻淘洗干净,去掉 杂质、空壳,用小火炒出香味,压成粗粉加入面粉、白糖和匀,加入熟猪油与之搓揉均匀,放置案板上用滚筒压紧,切成1.2厘米的立方块100个,即成馅心。 3、包馅成型:吊浆粉子加入适量清水揉匀,即为皮坯。分摘50克粉成一个皮坯,包入一个馅心,捏拢封口,搓圆即可。 4、煮制:用旺火沸水煮制,待汤圆浮起,立即加入冷水,保持水沸,而不翻腾。汤圆煮至翻滚两次后即热。

14 五、麻婆豆腐 麻婆豆腐是四川地区汉族传统名菜之一,中国八大菜系之一的川菜中的名品。主要原料由豆腐构成,其特色在于麻、辣、烫、香、酥、嫩、鲜、活八字,称之为八字箴言。材料主要有豆腐、牛肉碎(也可以用猪肉)、辣椒和花椒等。麻来自花椒,辣来自辣椒,这道菜突出了川菜“麻辣”的特点。此菜大约在清代同治初年(1874年以后),由成都市北郊万福桥一家名为“陈兴盛饭铺”的小饭店老板娘陈刘氏所创。因为陈刘氏脸上有麻点,人称陈麻婆,她发明的烧豆腐就被称为“陈麻婆豆腐”

15 麻婆豆腐,是清朝同治初年成都市北郊万福桥一家小饭店店主陈森富(一说名陈富春)之妻刘氏所创制。刘氏面部有麻点,人称陈麻婆。她创制的烧豆 腐,则被称为“陈麻婆豆腐”,其饮食小店后来也以“陈麻婆豆腐店”为名。 1909年成都通俗报社出版的《成都通览》(清·傅崇矩著)已将此店及“陈麻婆之豆腐”,列入与包席馆正兴园、赖汤圆等店齐名的23家“成都之著名食品店”。《锦城竹枝词》、《芙蓉话旧录》等书对陈麻婆创制麻婆豆腐的历史均有记述。清末诗人冯家吉《锦城竹枝词》云:“麻婆陈氏尚传名,豆腐烘来味最精,万福桥边帘影动,合沽春酒醉先生”。麻婆豆腐由于名声卓著,已流传全国,乃至日本、新加坡等国家。

16 麻婆豆腐制作方法: 1、准备猪肉末、豆腐、郫县豆瓣酱、蒜、姜、葱、豆豉、生抽、糖、花椒粉、鸡精 2、 豆腐切块焯水备用。葱姜蒜切末。肉切碎。 3、热锅入油后加入肉末炒香取出,再加豆瓣酱,葱姜蒜豆豉炒香。加入生抽,鸡精, 糖调味,放入豆腐再加入肉末和少量清汤中火烧制。 4、 待汤汁浓稠时,加少许湿淀粉勾芡,淋明油出锅,撒上花椒粉香葱末即可。 5、花椒粉一定要用四川的,才够味。豆腐要稍微炖制一下才够入味。

17 谢谢观赏


Download ppt "六八中队 叶凡 民风民俗之 特色食品 民风民俗 ——美食篇."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