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欢迎再次光临 新课马上开始.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欢迎再次光临 新课马上开始."—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欢迎再次光临 新课马上开始

2 第十七章 杂环化合物 本章主要内容: 一、分类和命名 二、几种主要环系的结构和性质 三、与生物有关的杂环及其衍生物举例 四、生物碱

3 一、分类和命名 ②五元杂环、六元杂环和稠杂环。 2、命名 杂环的命名常用音译法,是按外文名词音译成带“口”字旁的同音汉字。
1、分类 :① 单环、芳香杂环和稠杂环。 ②五元杂环、六元杂环和稠杂环。 2、命名 杂环的命名常用音译法,是按外文名词音译成带“口”字旁的同音汉字。

4 二、几种主要环系的结构和性质 1、呋喃、噻吩、吡咯、吡啶的结构
呋喃、噻吩、吡咯在结构上具有共同点,即构成环的五个原子都为sp2杂化,故成环的五个原子处在同一平面,杂原子上的孤对电子参与共轭形成共轭体系;而吡啶则是P轨道上运行一个电子。其π电子数符合休克尔规则(π电子数 = 4n+2),所以,它们都具有芳香性。

5

6 2、呋喃、噻吩、吡咯、吡啶的性质 (1)亲电取代应
由于上述四种杂环都有芳香性,可以象苯一样发生亲电取代反应。 根据各位点电荷与苯比较,呋喃、噻吩和吡咯的亲电取代比苯更容易,且优先进入α位。吡啶比苯要更难,且优先进入β位。

7 卤代反应: 磺化或硝化: 由于呋喃、噻吩和吡咯较易发生亲电取代,往往得到四卤代物。且不需要催化剂,低温即可进行。而吡啶则不能发生卤代。如:
由呋喃和吡咯芳香性差,不能发生磺化或硝化,易于开环,(实际上是被氧化)。噻吩在室温下即可磺化。吡啶较难,需要在300°C以上的高温下可以发生硝化。

8 (2)氧化 呋喃、吡咯由于芳性差,对氧化剂物别敏感。空气O2常常就可以使基氧化开环,生成多种氧化物。而吡啶则的芳香性则非常强,难于被氧化开环,实验证明,比苯更难氧化开环。

9 (3)还原 五元环易加H,六元更难。

10 (4)吡咯及吡啶的碱性

11 三、与生物有关的杂环及其衍生物举例 1、呋喃及α-呋喃甲醛
呋喃是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b.p31.4℃,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可同糠醛(α-呋喃甲酸)加热脱羧而成. 可由农副产品如甘蔗杂渣、花生壳、高粱杆、棉子壳……用稀酸加热蒸煮制取。 α-呋喃甲醛能发生歧化反应,也能发生缩合是有机合成的原料.

12 2、吡咯、叶绿素、血红素及维生素B12 叶绿素、血红素及维B12可以看作是吡咯重要的衍生物。
吡咯存在于煤焦油及骨焦油中,是无色液体,易于氧化而成黑色。 叶绿素、血红素及维B12可以看作是吡咯重要的衍生物。 叶绿素和血红素都含有一个由4个吡咯环在α位上由一个次甲基(-CH=)相连,组成一个多Л键共轭的骨架——卟吩。

13 叶绿素 叶绿素是光合作用的色素,有叶绿素是a和b两种的混合物,a:b=3:1。 可用于食品、化妆及医药上的无毒着色剂。

14 血红素 血红素存在于细胞中,与蛋白质相结合,组成血红蛋白,而血红蛋白在动物体内执行O2和CO2输送功能。血红蛋白与CO结合力要大于O2,这就是CO中毒的原因。

15 维B12 维B12是人和动物必须的维生素,有抗恶性贫血的作用。
又名钴胺素或氰钴胺素,含有类似于卟吩的环系,但其中有两个吡咯环之间少了一个次甲基。这种环系叫咕啉。 维B12是人和动物必须的维生素,有抗恶性贫血的作用。

16 3、吡啶、维生素PP、维生素B6及雷米封 吡啶存在于煤焦油中,是一个叔胺,呈弱碱性。无色液体,极臭。它与水任意比例混合,又能溶于有机溶剂。是合成杂环化合物的原料。 维生素PP、维生素B6及雷米封都是吡啶重要的衍生物。 维生素PP包括上述二种化合物,是B族维生素之一,存在于肉类、肝、肾、花生、米糠等中。有促进新陈代谢,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并能抗糙皮病。后者还是生化过程中辅酶Ⅰ的组分。

17 维B6包括上述三种物质,存在于蔬菜、鱼、肉、谷物、蛋类等中。是蛋白质代谢必须的维生素。
雷米封是异烟酰肼的俗名,是抗结核病的药物,抗菌机理是干扰结核菌吸收β-吡啶甲酰胺。

18 4、维生素B1 维B1是嘧啶和噻唑的衍生物,存在于米糠、麦麸、瘦肉、绿叶、花生、豆类及酵母等中。对糖类的代谢有影响。体内缺少则可以引起神经炎或脚气病。

19 5、吲哚、β-吲哚乙酸及脑白金 吲哚是白色结晶,熔点52.5℃。极稀溶液有香味,可用作香料,浓的吲哚溶液有粪臭味。 Ac:金属元素锕。
又称褪黑素或松果体素。是人体大脑松果体中每晚分泌的一种活性物质,它控制并影响着其它不同激素的分泌,从而直接控制人体生理的各种机能。

20 6、花青素(花色素、花青苷、花色苷)

21 7、嘌呤及核酸 嘌呤是嘧啶和咪唑并联的稠环系,有下列两种变异构体:
嘌呤本身在自然界中是不存在的,但它在衍生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并常常有烯醇式和酮式两种互变构体。如尿酸:

22 以下五种嘌呤或嘧啶的衍生物是生物体中组成核苷,进而组成核苷、核苷酸、核酸的成分。核酸与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变异有着密切关系。

23 核苷:核糖或脱氧核糖的半缩醛-OH与杂环上N原子上的H失去一分子的水。即氮糖苷。

24 核苷酸:核苷和一分子磷酸脱水形成的脂。如:

25 核酸结构示意图

26 8、维生素B2及叶酸 VB2 维生素B2及叶酸都是蝶啶的衍生物。
VB2广泛存在于各类食品中,对碱敏感,于暗处对酸稳定。人缺少VB2则易口腔炎、角膜火、结膜炎等症。

27 叶酸 叶酸也是B族维生素之一,广泛存在于蔬菜、肝、肾、酵母等。 叶酸参与体内的嘌呤及嘧啶的生物合成。体内缺乏叶酸则患巨幼细胞性贫性症。

28 四、生物碱 生物碱的概念:存在于生物体中,结构复杂的含N碱性有机物。 结构:都是多环的化合物,主要为含N杂环,也有一些是甾族化合物。
分布:植物体中,目前分离出一千多种,同科植物中生物碱有相似性。 性质:多固体,难溶于水,多具有旋光性,许多试剂可与其形成不溶性的沉淀或显色。如丹宁、苦味酸、KI等可使生物碱沉淀;硫酸、硝酸、胺水等可与生物碱显色。这些可鉴别生物碱的存在。 作用:对植物本身的作尚不清楚,但对人类有重要的生理作用,各种中药的有效成分都是生物碱。 命名:按来源命名。如:烟碱,喜树碱等。

29 1、烟碱(尼古丁nicotin) 属吡啶族生物碱。烟草中存在10余种生物碱,烟碱是其中之一。也是生物碱中结构最简单的。常以苹果酸盐或柠檬酸盐的形成存在。 烟碱有剧毒,少量对中枢神经有兴奋作用,能增高血压。大量对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使心脏麻痹致死。农业上可用作杀虫剂。

30 2、颠茄碱(阿托平atropin) 属于托烷族生物碱,存在于茄科植物中(如颠茄、曼陀罗、天仙子等)。医药上用作抗胆碱药,能抑制多种腺体的分泌,并能扩散瞳孔。可治疗平滑肌痉挛、胃和十二肠溃疡等病。也用作抗有机磷、锑中毒的解毒剂。

31 3、麻黄碱(麻黄素) 是一个仲胺,不具含N杂环。有两个异构体,左旋体有较强的生理作用,叫麻黄碱。右旋体生理作用弱,叫假麻黄碱。 存在于麻黄科植物中,(木贼麻黄、草麻黄等中)。有兴奋交感神经,增高血压,扩张气管,止咳、平喘等作用。可治疗支气管哮喘等。

32 4、金鸡纳碱(奎宁quinine) 属于喹啉族生物碱。存在于金鸡纳的树皮中,有抗疟原虫的作用。主要抑制分瓣疟原虫,并有退烧作用。自300年前在南美丛林发现金鸡纳之后就在于开始使用。但对恶性疟原虫无效,并有负作用,过量会引起耳聋。

33 5、喜树碱 属喹啉族生物碱,存在于蓝果树科植物喜树中,天然产物是右旋体。有抗白血病和胃癌作用。

34 6、吗啡碱 吗啡对中枢神经有麻醉和极强镇痛作用,医疗上可作局部麻醉剂。但易于成瘾,应严格控制。
吗啡是早在1817年,世界第一个被提纯的生物碱,是存在于罂粟科植物罂粟中的20多种生物碱之这一,也是罂粟中含量最多的生物碱,属异喹啉类生物碱。其结构如下: 吗啡对中枢神经有麻醉和极强镇痛作用,医疗上可作局部麻醉剂。但易于成瘾,应严格控制。

35 罂粟碱是植物罂粟中的另一种生物碱,是异喹啉族生物碱。其结构如下:
可待因也存在于罂粟中,是吗啡的甲基醚。与吗啡有相同的生理作用,但成瘾性较吗啡差,用于镇咳。 罂粟碱是植物罂粟中的另一种生物碱,是异喹啉族生物碱。其结构如下: 罂粟碱在医疗上可作平滑肌松驰剂及脑血管扩张药。罂粟虽不成瘾,但也是有毒的生物碱,要慎用。

36 以上几种毒品之间的关系如下: 罂粟未成熟的果实 白色乳汁 鸦片(大烟)— 吗啡 可待因 海洛因 大麻。 罂粟碱等
海洛因存在于大麻科植物大麻中,是吗啡的二乙基衍生物,作用上同吗啡,致幻、成瘾的作用更强。化学名:盐酸二乙酰吗啡。是很毒的毒品,有“毒中毒”之称。 以上几种毒品之间的关系如下: 罂粟未成熟的果实 白色乳汁 鸦片(大烟)— 吗啡 可待因 海洛因 大麻。 罂粟碱等 割开 干化 (褐色的泥状物) 合成 提纯 提取

37 罂栗 罂栗科

38 罂栗花、果放大

39 满园的罂栗花

40 其它常见毒品 冰毒:甲基苯丙胺。以麻黄素为原料提练合成,白色细微结晶,似冰。“毒中之王”,一次即可成瘾。
毒品的共同特点:兴奋或抑制中枢神经,可以麻醉或致幻,产生依赖性(成瘾),对人体各脏器产生损害。 冰毒:甲基苯丙胺。以麻黄素为原料提练合成,白色细微结晶,似冰。“毒中之王”,一次即可成瘾。 摇头丸:甲基苯丙胺(冰毒)的衍生物。 K(Ketamine)粉:氯胺酮。白色结晶性粉末,可作麻醉剂,静脉注射一分钟即可起作用。 此外,还有大麻、咖啡因、可卡因、杜冷丁、美沙酮等。有些是医疗上的药物,但的要严格控制使用,称作管制类精神药物。

41 7、小檗碱(黄连素) 属于异喹啉族生物碱,存在于黄柏、黄连中,中药用盐酸黄连素,黄色结晶,味极苦。是常用的抗痢疾杆菌的药物。

42 8、咖啡碱(咖啡因)和可可碱 属于嘌呤族生物碱。咖啡碱存在于咖啡和茶叶中;可可碱存在于可可豆及茶叶中,二者有相似的生理作用,有兴奋中枢神经作用,并能利尿。大剂量长期服用也会成瘾,并对身体有危害。

43 本章小结 1、了解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记住一些常见杂环化合物的命名。 2、掌握主要杂环化合物的性质
芳香性及顺序 亲电取代 氧化 还原 碱性。 3、了解主要杂环化合物的结构及作用,尤其是嘌呤及核酸的结构。 4、掌握生物碱的概念、分布及作用。并了解几种主要的生物碱的结构及生理作用。

44 作业 课本:P342——344 第1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第10题 第14题

45 再见


Download ppt "欢迎再次光临 新课马上开始."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