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社會心理學與政治
2
政治社會心理學 Public opinion and voting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Group conflict (省略) The mass media… A new look at the media International conflict(省略) Cultural highlight(省略)
3
民意與選舉
4
民意與選舉 民意與民意調查 民意調查簡介 選舉與民意調查 預測模型 美國的例子--2000年 Gore vs. Bush(p.133)
抽樣 誤差 加權 選舉與民意調查 台灣特例:初選,排藍 預測模型 美國的例子--2000年 Gore vs. Bush(p.133) 台灣的例子—2004年 陳水扁對連戰
5
2000 Presidential Election
Gore Bush Gallup-USA Today-CNN Reuters/MSNBC CBS Voter.com Average Actual Outcome
6
2004年總統選舉民調 (選前11個月至選前一天)
8
2004年總統選舉出口民調得票率預測 陳水扁 47 50 50.1 連戰 53 49.9 出口民調預測 得票率預測修正 實際得票率
1.出口民調預測是根據13244份問卷資料預測,不含廢票比例 2.得票率預測修正是根據150個投開票所開出的實際得票率修正預測模型 3.實際得票率是根據中建會所公佈1萬3千多個投票所開票結果
9
槍擊總統事件對選舉的影響 8日 18日 19日 陳呂 38 34 44 13 7 連宋 41 39 35 77 67 未決定 21 24
聯合報 TVBS 閩南人 外省人 8日 18日 19日 陳呂 38 34 44 13 7 連宋 41 39 35 77 67 未決定 21 24 23 10 26
10
政黨認同 The American Voter (Campbell, Converse, Miller, & Stokes, 1960)
選民由長期的政黨認同獲得對候選人的喜好 政黨認同測量 美國的例子,p.134 台灣的例子,問卷題目(從無政黨政治進入政黨政治)
11
Q1 Q2b Democrat Q2a Republican Q2c Independent Or What?
Generally speaking, Do you usually think of yourself as… Q1 Q2b Democrat Q2a Republican Q2c Independent Would you call yourself a strong Republican? Would you call yourself a strong Democrat? Do you think of yourself as closer to the Republican party? Or a not very strong Dem.? Or closer to Dem.? Or a not very strong Rep.? neither Ind-Rep.(3) Ind-Dem(5) Strong Rep (1) Weak Rep (2) StrongDem. (7) Weak Dem. (6) Ind-Ind (4) Or What? Apolitical (X)
12
政黨認同(續) 政黨認同的穩定性 美國,p.135 1970年以後政黨忠誠對投票影響更大 分裂投票 當時政治經濟實際情勢的影響 仍然是穩定的
美南白人的轉向(1950:80%支持民主黨;1994:40) 台灣
14
國民黨 民進黨 都不支持 一般民眾 同學
15
經濟與投票 economic voting 歐美整體經濟情勢影響選舉 Pocketbook voting
個人經濟狀況的好壞 Sociotropic voting 整體經濟狀況 Self-interest 煙、槍、稅以外都沒有明顯的影響 不夠大、不夠直接、不夠清楚,影響不了政策 加州Proposition 13 p.136 歸因(Attribution )
16
認知有限的選民 大多數美國公民都不太清楚當前的政治過程 3%知道首席大法官 22%知道參議員任期 33%知道巴解領袖阿拉法特
50%知道參眾兩院那一個黨是多數黨 non-attitude對政府應該追求的政策會有隨機的反應,即不明確而態度會前後不同
17
認知有限的選民(the cognitively limited voter)
意識形態 自由還是保守,左還是右 大多數民眾都不清楚 對各種事務立場並不一致,時左時右 理性地無知 線上過程不留記憶 我們喜歡,不必知道為什麼 投票和自己的價值和信念一致,選民多不會花時間去整理自己的所有想法,再去投票 比較沒有政治訊息者,不會去支持相關的提案立場,但若獲得較多訊息,還是有可能來支持。 審議式民主.
18
審議式民主deliberated democracy
盛行? 對民主政治的效益
19
矛盾(ambivalence) 政府應讓每個人有好的工作(人道主義) 個人自己要為自己負責,不要依靠政府幫助(有限政府) 有一半同意兩者
在不同時間,態度不一樣,因為當時想到的不一樣 深層的價值在不同狀況下影響不同 (婦權價值,保守宗教價值)
20
一種言論或意見可否在社會上流傳,應讓政府來決定(橫) 國家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應聽從政府首長的決定(縱)
贊成 不贊成 57 22 34 43 77 66 32 68 100
21
一種言論或意見可否在社會上流傳,應讓政府來決定(橫) 在我們的社會裡,工會的影響力應該大一些還是小一些?(縱)
贊成 不贊成 大一些 70 66 一樣 16 19 小一些 13 14
22
國家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應聽從政府首長的決定(橫) 在我們的社會裡,工會的影響力應該大一些還是小一些?(縱)
贊成 不贊成 大一些 69 67 一樣 17 19 小一些 14
23
也有態度s一致的狀況 議題公眾(issue public):well informed and have clear preferences
以基本供作為根基的態度會是一致的 反墮胎(宗教和道德價值) 對保障弱勢族群行動(種族偏見,意識形態) 對無家者的健保與幫助(一般有關平等的價值) 意識形態式的自我認同(ideological self-identification) 政黨立場兩極化 「自由—保守」影響政黨認同 年輕人選擇政黨更受影響,意識形態極化
24
政治社會化
25
早期社會化(取得) 與其他社會化一樣,經由學習而來 政黨認同是投票行為最重要的決定因素,在成年前就發展,深受家庭影響 清楚而重複溝通影響大
10%高三學生與父母的政黨認同不同 83%高中生支持和父母相同的候選人 清楚而重複溝通影響大 92%高中學生確知父母支持那個候選人 最政治化者影響最大 重大政治事件的影響 競選活動, p.140
26
重大政治事件的影響 競選活動, p.140 政黨認同的穩定性
27
政黨認同與對候選人的評價
28
長期持續性的政治態度 前成年期影響持續終生 易受外來影響的年歲(impressionable years)
政黨認同、種族偏見、政治意識形態成年後很少改變 曾參加抗議運動者依舊維持自由派立場, p.141 易受外來影響的年歲(impressionable years) 大學的影響(liberal science and arts) Bennington College: 1943 (Newcomb) 1991 (Alwin, Cohen, & Newcomb) 大學影響與社會環境 基本態度經常是會變的( open to change)
29
長期持續性的政治態度(續) 重大政治事件的影響 集體記憶
30
台灣民眾的集體記憶1999
33
一般民眾 同學 台灣人 都是 (40,6) 中國人 (5,2)
34
總統聲望趨勢( )
37
一般民眾 同學 維持現狀 看情形 獨立 統一
40
大眾傳播媒體與政治說服 第一個時期(1920s, 1930s) 無線電和電影的出現使得重要政治領袖有空前的影響力。
聽眾被擄、專注地聽、易受騙。 但是並無經驗研究的證據
41
微弱效果(minimal effects model)
第二個時期( ) 微弱效果(minimal effects model) 經由媒體進行的競選宣傳並沒有造成什麼改變 (Lazarsfeld et al.,1948) 選擇性接觸(selective exposure) 媒體只是增強原來的傾向(predisposition)而不至於讓人改變支持對象 意見領袖間接影響
42
第三個時期(1960— 相信電視對選舉極具威力 重大事件經由電視影響大眾 一般人花很多時間看電視
競選顧問是競選廣告專家,做廣告是必須的,沒廣告不行。 廣告短小無時不在,減少選擇接觸的可能(黃金時段、破口,都在做) 但是實際效果仍然難以測量,測到的也不是很大,然而卻也影響選舉輸贏:
43
1980 卡特對雷根 電視辯論,媒體記者都認為雷根贏了 7%卡特支持者轉而支持雷根 10%卡特支持者認為雷根贏了辯論
5%雷根支持者認為卡特贏了 實際投票(11月) 6月投票意向 與6月一致 與6月不一致 一致 不一致 未決定
44
負面競選效果(attack advertising)
根據檢驗50個以上的相關研究,發現人們不喜歡負面競選甚於正面競選,大多數研究發現正面競選不比負面競選效果差,甚至還更有效。 極端負面競選會降低獨立選民的投票率。
45
總統選舉與政黨 48 5 1 9 75 8 2 13 3 77 72 68 4 81 國民黨 民進黨 新黨 親民黨 台聯 連戰 陳水扁
1 陳水扁 9 75 8 2 宋楚瑜 13 3 77 72 連宋 68 陳呂 4 81
46
媒體說服的障礙 有限的收視或接受媒體訊息 破口廣告有效,但跨越不了政黨認同的障礙 20%訂報 14%每天看電視新聞 只記得6%內容
很少人看CNN和PBS 政治重大事件,總統競選辯論
47
台灣民眾每天接觸傳播媒體狀況 每天看報 62 64 45 聽廣播 49 49 52 看電視 86 90 93 上網 6 24
每天看報 聽廣播 看電視 上網
48
台灣民眾收看電視統計(2004)
49
媒體說服的障礙(續) 成功提供訊息並不一定能改變收訊者態度 觀眾的策略—認知一致 比較新的不熟悉的對象有影響
對初選和與政黨無關的(nonpartisan) 選舉有影響
50
大量報導的影響 (Massive Exposure)
甘乃迪被暗殺造就他的歷史聲望 遭暗殺後的全國性民調,甘迺迪被半數受訪者認為是英國歷史上最好的兩三位總統之一 無法分解事件本身與媒體的效應, 911事件 99%看或聽有關新聞 63%沒法停下來不看 驚嚇—憤怒—85%支持軍事報復 國際衝突造就聲望上升 Rally-round-the-flag effect(愛國主義)
51
長期報導 Long-term Exposure
新聞報導大多是短暫的,很少會持續幾天 80新聞個案與民意調查研究 消息量和方向影響態度變遷 長期戰爭傷亡升高就有影響 長期報導的效果決定於: 政治精英立場 習慣性新聞接收狀況,即接收消息的量 越戰,p.152 Clinton’s affair with Lewinsky, p.153
52
新觀點 提供資訊 議題設定 (agenda setting) 新聞首要性 (priming) 框架 (framing)
53
提供資訊 大部分的人靠電視新聞獲取政治資訊 電視新聞及收視的改變 兒童青少年從電視學習 成年人靠電視新聞獲得對候選人的認識
看政治硬新聞的觀眾減少 電視製作較軟性的社會、犯罪、災難新聞
54
議題設定 媒體設定議題 媒體不是影響觀眾想什麼,而是限定想什麼 犯罪情勢未惡化,但人們覺得惡化比例上升
1% (1991) 52% (1994) 主要是媒體報導,特別是地方台 媒體大量報導確實影響人們的判斷 (實驗) 政客—選民—媒體
55
首要性(主導性) 媒體對特定事件的報導影響觀眾的態度,這個態度會被加重對政治選擇的影響 布希海灣戰爭 布希競選攻擊杜卡吉斯假釋犯
突顯種族偏見,因與原先的刻板印象一致,但又沒有直接訴諸種族 primed racial prejudice 會引發對種族政策的看法,對別的政策卻沒有影響 如何主導?即創造議題 Issue ownership
56
框架(策動) 框架使議題的某些方面特別突顯,促進特定的解釋 Do you think the United States was right or wrong in sending American troops to stop the communist invasion of South Korea? 海灣戰爭 比擬為希特勒 比擬為越戰 兩黨的框架 美國:民主(具體服務弱勢) 共和(強調抽象小政府) 台灣:國民黨(保守?安定) 民進黨(改革?)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