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二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价值 2、价值体系 3、社会核心价值体系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二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价值 2、价值体系 3、社会核心价值体系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二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价值 2、价值体系 3、社会核心价值体系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2 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3、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4、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3 一、构建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价值系统在文化中处于核心地位 “格物、致知、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为天地立心,为万民请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 “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王阳明) “圣人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

4 2、价值系统是国家社会的灵魂 弗兰克林·罗斯福:
“国家像人一样不只是每个部分的的总和,它还有更深更广、更持久的东西。这就是最关系到它的前途的东西”。它是一种精神,是一个国家的信念。

5 4、某些过时的价值观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损害了中国的国际形象
3、今日中国社会出现了价值真空和价值紊乱 黄纪苏编剧的《我们走在大路上》: “再往前流,水就混了;再往前走,路就分了;再往前看,眼就迷了;再往前想,心就沉了。” 理论界的争论,转轨转型的中国社会 社会生活中的失衡、失范、失序 4、某些过时的价值观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损害了中国的国际形象

6 美国中央情报局关于对付中国的《十条戒令》
美国中央情报局在其极机密的《行事手册》中,关于对付中国的部分最初撰写于1951年,以后曾经修改多次,至今共成十项,内部代号称为《十条戒令》,其内容如下: 1.尽量用物质来引诱和败坏他们的青年,鼓励他们蔑视、鄙视、进一步反对他们原来所受的思想教育,特别是共产主义教条。替他们制造对色情的兴趣和机会,进而鼓励他们进行性的滥交。让他们不以肤浅、虚荣为羞耻。一定要毁掉他们强调过的刻苦耐劳精神。 2.一定要尽一切可能,做好宣传工作,包括电影、书籍、电视、无线电波……核心是宗教传布。只要他们向往我们的衣、食、住、行、娱乐和教育的方式,就是成功的一半。

7 3.一定要把他们的青年的注意力从他们以政府为中心的传统引开来。让他们的头脑集中于体育表演、色情书籍、享乐、游戏、犯罪性的电影,以及宗教迷信。
4.要利用所有的机会,甚至举手投足、一言一笑,来破坏他们的传统价值观。我们要利用一切来毁灭他们的道德人心。摧毁他们的自尊自信的钥匙:就是要尽量打击他们刻苦耐劳的精神。 ……

8 二、怎样看待传统与现代价值的关系 温家宝:
“科学、民主、法制、自由、人权,并非资本主义所独有,而是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和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

9 1、近代中国的历史主题: 从传统自然经济到现代工商经济 从传统朝代国家到现代法权国家 个性的解放、思维方式的转变, 价值体系和知识体系的更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的现代化→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0 2、现代性给中国带来的困扰 1)它是伴随“坚船利炮”来到中国的,近代中国的受辱、苦难都与它的到来相关,这使中国人对它怀着复杂的感情。
2)现代性与资本主义有紧密联系,这易让我们把二者视为一物。 3)它是突然到来的外国文化,与本土传统矛盾激烈。 4)现代性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所暴露出的许多负面后果;马克思主义对现代性的扬弃和超越;

11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民族传统与与现代价值的融合
1)怎样对待民族传统 2)怎样对待人类社会共同的文明成果 3)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民族传统与与现代价值的融合 5)文化是一种权利,是一种话语权利

12 中华之民族精神与传统美德 气节篇

13 ”一部四千年中国史,正是一部浩气长存,正气磅礴的中国史,不断有正气人物、正气故事。故使中国屡仆屡起,屹然常在。”
----钱穆《 双溪独语》 与“节”同时出现的还有“人格”一词。节与格的意思差不多,都是衡量人品行度。人要有格,格就是尊严。 如忠于故国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为保人格尊严不食嗟来之食的齐民;不畏权贵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等等。 他们的事迹是各不相同的,却有着共同的重道义,讲气节的精神内核;小则表现“匹夫不可夺志”的独立人格精神,大则表现为为国家民族而杀身成仁的民族气节。 这里,我们怀着崇敬之心,将古往今来的仁人志士的事迹展示出来。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这些,是中华民族之脊梁。 在战国时,孟子就提出了大丈夫要“养浩然之气”。后来,儒家学说将“气”与表示身份地位的“节”结合到一起,形成了中国人特有的气节观。气是一个人的奋发之态和豪放精神;节是一个人的本分,不该超越的不能超越,不该丧失的不能丧失。这两者结合形成了中国人几千年中基本的操守与品格。这是中国文化中除了“仁义”最有价值的内涵。 中国历史上有那么多文天祥式的人物,皆出自于儒家这种文化教育。苏东坡有诗曰:“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反映了落难时期的苏轼是怎样不失身份,不掉架子。儒家对“节”的重视发展到最后,就是出现了北宋时期程颐的一句话:“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到此时节已经成了规范中国人行为的一个准则。

14 陈寅恪——不受敌威逼利诱 陈寅恪(1890—1969)著名学者。曾在日本巢鸭弘文学院、上海吴淞复旦公学、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美国哈佛大学、德国柏林大学就读。、 在留学期间,他勤奋学习、积蓄各方面的知识而且具备了阅读蒙、藏、满、日、梵、英、法、德和巴利、波斯、突厥、西夏、拉丁、希腊等十几种语文的能力,尤以梵文和巴利文特精。他国学基础深厚,国史精熟,又大量吸取西方文化,故其见解,多为国内外学人所推重。 1925年,陈寅恪回国。这时,清华学校改制为大学,设立国学研究院,其”基本观念,是想用现代的科学方法整理国故”。聘任当时最有名望的学者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等人为导师。当时的研究院主任吴宓很器重他,认为他是“全中国最博学之人”。梁启超也很尊重他,虚心地向人介绍:“陈先生的学问胜过我。”他们都曾极力向校方举荐1926年6月,他只有36岁,就与梁启超、王国维一同应聘为研究院的导师,并称“清华三巨头”。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日军直逼平津。陈寅恪的父亲三立义愤绝食,溘然长逝。治丧完毕,寅恪随校南迁,过着颠沛流离的旅途生活。1938年秋,西南联大迁至昆明,他随校到达昆明。 后又离昆明到香港。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人占领香港,寅恪立即辞职闲居,日本当局持日金四十万元委任他办东方文学院,他坚决拒绝。1942年春,有人奉日方之命,专程请他到已被日军侵占的上海授课。他又一次拒命,随即出走香港,取道广州湾至桂林,先后任广西大学,中山大学教授,不久移居燕京大学任教。

15 梅兰芳——蓄须明志见气节 戏剧大师田汉这样赞誉梅先生凛然不屈的品格:"八载留须罢歌舞,坚贞几辈出伶官。轻裘典去休相虑,傲骨从来耐岁寒。"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难时刻,坚守自已的清白,成为当时沦陷区艺术家的楷模与榜样,受到全国人民的赞扬与尊重。"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的高尚民族气节在梅兰芳先生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16 老舍——“士可杀不可辱” 老舍开始还抗辩,说:“我不是反革命,我写的作品都是歌颂新社会和中国共产党的。”但引来的却是一阵阵恶意的讥讽的狂笑,以及更狂暴的斥责、抽打和折磨。老舍沉默了,他感到对这帮狂徒已无话可说。他的尊严平生受到最大的伤害,他不仅脸上流着血,心里也在流血!他咬紧牙关忍受着,默默无语,心里只有羞辱和愤恨!

17 孙天帅——“不跪的中国人” 1995年的春天,珠海瑞进电子公司的韩国老板金珍仙因为一件惹自己生气的小事,竟然无视中国工人的尊严,强迫所有的工人给她下跪。原因是工人师傅们在繁重的劳作中破天荒地获得了10分钟的休息,因而高兴得忘记了金老板定下的休息时排成4队离开车间的铁规矩。许多工人当时都不愿下跪,但金珍仙威胁说:谁不跪就叫全厂的中国工人跪一天。 女翻译在译金老板的“命令”时,连那傲慢刁蛮的口气也给译出来了。工人们在金老板的淫威下一个个地被迫跪下了。只有一位名叫孙天帅的小伙子,始终铁骨铮铮地站着。黔驴技穷的金老板面对不跪的中国工人孙天帅,气急败坏地大吼: 不跪就给我滚。孙天帅无所畏惧,毅然转身大踏步走了出去。在市劳动监察大队投诉金老板践踏中国工人的尊严、侮辱中国工人的人格事件时,孙天帅坚定地说:“当时我只有一个念头,死也不能下跪!因为我是一个有尊严,有人格和国格的中国工人!” 孙天帅永不屈服,誓死不向金老板下跪的壮举,让我们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尊严实实在在地重过了生命!一个民族如果有了尊严,那么这个民族就是一个充满希望的、不可战胜的民族。 换言之,如果一个人丧失了尊严,那么这个人虽空有一副人的躯壳,其实活得与猪狗没有多大的差异。如果一个民族丧失了尊严,那么这就是一个没有希望的奴化和堕落的民族。

18 人品与艺品 人品与艺品息息相关,从古人的书法中也可以看出一二。
中国人是最重民族气节的。其人有才,气节也佳,人们才会敬重他。其人有才,气节不行,不但不为人们所重,还为人们所不齿。 人品与艺品息息相关,从古人的书法中也可以看出一二。 赵孟頫(音fu)因为作为宋室子弟而事了元朝这个“异族”,被认为是叛“周礼”的,没有气节。 后世认为其字有柔媚气在里面,因而颇多微辞。 据说宋朝的四大书家“苏、米、蔡、黄”中“蔡”原应是蔡京,也就是《水浒》中描写的那个四大奸之一,但由于人们不满意其人品,后来才改为蔡襄。现在我们所看到的“宋”体字本名“秦体”,传为秦桧所创,而羞于其人。称宋体至今。 近代书家中的郑孝胥,若单从书法艺术来看,他的字应是大气磅礴的,但因他帮助建立满州国,投靠日本,从而为人们所不齿,一直掩了他的书名。

19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特点: 民族性 时代性 先进性 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 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 井冈山精神 长征精神 延安精神 红岩精神
西柏坡精神

20 2、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精神 的丰富和发展: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井冈山精神: 主要内涵是: 坚定的革命信念,自力更生,英勇奋战,百折不挠,艰苦奋斗。其中坚定的革命信念是这一精神的主题,体现了井冈山精神的最显著特征。 2、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精神 的丰富和发展:

21 2、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长征精神: 主要内涵是: 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其主题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22 2、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主要内涵是: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敢于胜利,艰苦创业。其核心和主题就是毛泽东同志在陕西视察时所讲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延安精神:

23 2、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红岩精神: 主要内涵是: 救亡图存的爱国精神、不畏艰险的奋斗精神、和衷共济的团结精神、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

24 2、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西柏坡精神: 主要内涵是: 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实事求是,艰苦奋斗,依靠群众,为民创业和守业。毛泽东同志提出的“两个务必”是这一精神的主题。

25 继续弘扬并增添新的时代内容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把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 雷锋精神 “两弹一星”精神 大庆精神 抗洪精神
抗击非典精神 载人航天精神

26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雷锋精神: 主要内涵是:“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精神。

27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抗击非典精神: 主要内涵是: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抗击非典精神。

28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两弹一星”精神: 主要内涵是: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

29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主要内涵是: 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的精神,讲求科学、“三老四严”的求实精神。胸怀全局、为国分忧的奉献精神。

30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抗洪精神: 主要内涵是: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

31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载人航天精神: 主要内涵是: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32 这些精神都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体现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上述民族精神具有哪些共同的内涵和意义? 内涵: 这些精神都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体现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意义: 既体现时代特征和意义,又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

33 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传统 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爱国主义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

34 “爱国主义是由千百年来固定下来的对自己的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
——列宁

35 一、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 (一)什么是爱国主义? 1.爱国主义首先是一种对祖国和民族的深厚情感 2.爱国主义是基本的思想观念
3.爱国主义是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 4.爱国主义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36 (二)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 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爱自己的骨肉同胞 、 爱祖国的文化 、爱自己的国家

37 (三) 不同的历史时期 爱国主义具有不同的内涵
(三) 不同的历史时期 爱国主义具有不同的内涵 在现阶段,爱国主义主要表现在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大业。

38 二、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 热爱祖国、矢志不渝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维护统一、反对分裂 同仇敌忾、抗御外侮

39 三、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一)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 继往开来的精神支柱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致力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在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下,建立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集中整个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来谋求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振兴。

40 三、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续) (二)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
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国家的核心利益。在反对分裂、维护国家统一这个重大原则问题上,中国人民从未有丝毫犹豫和退让。

41 三、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续) (三)爱国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中华民族立于不败之地的一个重要保障,就是高扬爱国主义旗帜。

42 三、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续) (四)爱国主义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古往今来,彪炳中华民族史册的,无一不是忠诚的爱国者。他们之所以能做出一番事业,使自己的人生有价值、有意义,根本原因在于对自己的祖国和人民有一颗滚烫的赤子之心。

43 第二节 新时期的爱国主义 一、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已经结成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参加的,包括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这个统一战线将继续巩固和发展。”

44 (一)、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 中国的历史和现实都充分证明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社会主义在中国,集中地代表着、体现着、实现着国家、民族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爱国主义首先就体现在对社会主义中国的热爱上,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坚持的立场和态度。 爱社会主义,与爱中国共产党以及爱人民政府,具有深刻的内在一致性。

45 (二)、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 爱国主义与拥护祖国统一的一致性,是对全体中华儿女的基本要求。在这个问题上,爱国与否是最大的政治分野。 只要站在拥护祖国统一的原则立场上,深明中华民族的大义,就能够在政治上求同存异,就能够团结起来,共同为祖国的统一大业奋斗。

46 二、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 (一) 经济全球化形势下要弘扬爱国主义 (二) 经济全球化与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
人有地域和信仰的差别,但报效祖国不受限制 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 (三)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始终要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 经济全球化不等于全球的政治、文化一体化

47 二、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续)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爱国主义与经济全球化并行不悖 在经济全球化中加速提高中国的国力
在经济全球化中积极应对挑战和风险

48 三、爱国主义与弘扬民族精神 所谓民族精神,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为本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的综合体现。

49 (一)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团结统一 爱好和平 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

50 (二)要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既要弘扬中国古代的民族精神,更要大力弘扬和培育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在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51 四、爱国主义与弘扬时代精神 我们所强调的时代精神,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是体现民族特质、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 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最新表现形式,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体现。 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生成的重要基础和依托。

52 (一)时代精神的内涵 1、 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
(一)时代精神的内涵 1、 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 时代精神的核心就是改革创新: 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 是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 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53 (一)时代精神的内涵(续) 2 弘扬改革创新精神的基本要求
大力推进理论创新 制度创新 科技创新 文化创新

54 (一)时代精神的内涵(续) 3 弘扬改革创新精神是大学生成才的巨大力量
发展的希望在创新,创新的希望在青年,当代大学生是国家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后备军 高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为当代大学生弘扬改革创新精神提供了更好的条件 大学生弘扬改革创新精神,要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紧密结合起来

55 做忠诚的爱国者 爱国主义包含着情感、思想和行为三个基本方面。其中,情感是基础,思想是内核,行为是体现。只有做到爱国的情感、思想、行为一致的人,才是真正的爱国者。

56 一、自觉维护国家利益 承担国家义务; 维护发展稳定的大局; 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相信依靠本民族的力量能够迎接挑战、战胜困难,使自己的祖国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坚定 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是维护国家利益、促进民 族进步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强大精神动力。

57 2005年4月9日,上午9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的硅谷——中关村,海龙大厦门前,一场声势浩大的“抵制日货,从我做起”万人游行活动爆发。

58 抗议日本篡改历史教科书

59 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应纳入理性轨道 “谈到人格,但不要忘记还有一个国格。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没有民族自尊心,不珍惜自己民族的独立,国家是立不起来的。” __邓小平

60 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振兴中华,从我做起”,这是改革开放初期的大学生们喊出的响亮口号 .
报国之志是爱国之情、忧国之心的深化,又是自觉地增建国之才和践爱国之行的动力。

61 结束语: 同学们不论以什么样的方式报效祖国,都要自觉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努力学习,掌握报效祖国的本领。 只有把自己的真才实学同报效国家的志向结合起来,始终如一地身体力行,才能为国家和民族作出应有的贡献,实现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的人生追求。

62 [思考题] 1.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2.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为什么要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3.弘扬爱国主义为什么要增强国防观念?
4.大学生怎样培养以改革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5.做一个忠诚的爱国者需要在哪些方面作出努力?

63 参考文献 1.《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 2.萧君和:《中华民族精神》 3.浦卫忠等 :《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
3.浦卫忠等 :《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 4.唐海:《爱国主义与民族文化》 5.仝祥顺等 :《当代中国民族精神》


Download ppt "第二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价值 2、价值体系 3、社会核心价值体系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