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体系概览 复习导引 1.线索导引 以稳态的各种调节过程为线索,系统复习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动物激素的作用,以及免疫调节在人体稳态中的作用。 2.重点关注 (1)血糖平衡的调节与细胞代谢、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之间的联系 在高考命题中,常把血糖的代谢与调节、神经与体液的调节综合起来进行考查,所以在复习中,要注意知识间的联系,采用流程图解的形式表示调节的机理,把握生命活动调节的规律本质。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体系概览 复习导引 1.线索导引 以稳态的各种调节过程为线索,系统复习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动物激素的作用,以及免疫调节在人体稳态中的作用。 2.重点关注 (1)血糖平衡的调节与细胞代谢、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之间的联系 在高考命题中,常把血糖的代谢与调节、神经与体液的调节综合起来进行考查,所以在复习中,要注意知识间的联系,采用流程图解的形式表示调节的机理,把握生命活动调节的规律本质。"—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2

3 体系概览

4

5 复习导引 1.线索导引 以稳态的各种调节过程为线索,系统复习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动物激素的作用,以及免疫调节在人体稳态中的作用。 2.重点关注 (1)血糖平衡的调节与细胞代谢、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之间的联系 在高考命题中,常把血糖的代谢与调节、神经与体液的调节综合起来进行考查,所以在复习中,要注意知识间的联系,采用流程图解的形式表示调节的机理,把握生命活动调节的规律本质。

6 (2)激素调节、免疫调节的实验设计题目 关注教材实验的方法和实验变量的分析,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和规律,从联系实际中提升知识的应用能力。 (3)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从“生理过程图”中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从列表中辨别抗原与过敏原、免疫反应和过敏反应等。 (4)通过免疫缺陷病、器官移植问题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7 3.链接社会 免疫疾病是现代社会中仅次于心血管疾病、癌症的另一大类疾病,免疫系统疾病治疗难度较大,但随着人们对免疫机制的不断了解,免疫疾病将会得到更好的防治。

8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9

10 知识排查

11

12

13

14

15 双基自测 1.下列与兴奋发生、传导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兴奋由感受器发生,感受器内一定分布有神经元轴突的末梢 B.神经冲动是传导着的兴奋,兴奋只能以电信号方式沿轴突传导 C.兴奋只有传导到大脑的高级中枢,机体才能完成相应的反射 D.由于突触的特殊结构和功能,使兴奋只能沿感受器→效应器方向传导 答案:D 解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电信号,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不是电信号;完成反射的结构是反射弧,中枢可以是大脑皮层,也可以是脊髓;兴奋未必从感受器产生。

16 2.下列关于脑和脊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脑外包有骨骼,脊髓外无骨骼 B.脑和脊髓都与反射有关 C.反射仅与脊髓有关 D.神经元细胞位于脑和脊髓表面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有关神经系统的知识,属应用层次。脑和脊髓外都有骨骼,脑具有反射功能,主要与一些高级反射活动有关,脊髓也具有反射功能,主要与一些低级反射活动有关,如膝跳反射等。神经元细胞体主要集中在脑和脊髓里,在脑和脊髓里,细胞体密集的部位,色泽灰暗,叫灰质,主要集中在大脑的表面和脊髓的里面。

17 3.人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主要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下完成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效应器由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腺体组成 B.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 C.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单向的 D.条件反射的建立与脊髓等低级中枢无关 答案:D 解析:条件反射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基础上的,因此与低级中枢有关。

18 4.一个人的手掌触到裸露电线(110 V)会立即反射性地握紧电线,被解救后他再次看到裸露的电线,会立即反射性地把手缩回,对这两种反射的正确叙述是(  )
A.两种反射中枢都在脊髓 B.两种反射中枢都在大脑 C.前一种反射中枢在脊髓,后一种反射中枢在大脑 D.前一种反射中枢在大脑,后一种反射中枢在脊髓 答案:C 解析:首先要依据反射是先天具有的还是后天建立的来判定反射的类型。该人第一次接触电线时握紧电线属于非条件反射,中枢在脊髓;再次看到裸露电线把手缩回属于条件反射,中枢在大脑皮层。

19 5.关于反射弧中神经兴奋的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有(  )
A.脊神经的背根有传出功能,腹根有传入功能 B.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 C.突触小体完成的信号转换为化学信号→电信号 D.反射弧某部位受到电刺激,其他各部位均能测到动作电位 答案:B 解析:脊神经的背根具有传入功能,腹根具有传出功能。突触小体完成的信号转换过程是电信号→化学信号。在反射弧中由于有突触的存在,兴奋的传导途径只能单向进行,所以当刺激某一部位时,只能在该部位下游处才能检测到动作电位。

20 6.止痛药(如“杜冷丁”)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研究人员在用止痛药阻断神经冲动传导过程中,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量不变。由此可知止痛药的作用机制是(  )
A.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 B.与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结合 C.抑制突触前膜神经递质的释放 D.抑制突触小体中神经递质的合成

21 答案:A 解析:研究人员在用止痛药阻断神经冲动传导的过程中,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量不变,可知止痛药并没有抑制突触小体中神经递质的合成,也没有抑制神经递质的释放,更没有与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结合。因此,止痛药的作用机制应是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导致痛觉感受器的兴奋递质不能与受体结合,也不能将兴奋传递到大脑皮层产生痛觉,从而达到止痛的目的。

22 7.某外伤病人,不能说话但能听懂别人讲话,能写字,也能看书看报,那么受损的是(  )
A.运动性语言中枢     B.听觉性语言中枢 C.视觉性语言中枢 D.运动中枢 答案:A 解析:运动性语言中枢受损,患者可以看懂文字,听懂别人的谈话,但不能说话;听觉性语言中枢受损,患者听不懂别人讲话;视觉性语言中枢受损,患者看不懂文字;运动中枢主要是调节躯体运动的。由题干信息可知,该病人是运动性语言中枢受损。

23

24 反射弧及神经联系暂时、可变,反射易消退,需强化
考点突破 一、反射和反射弧 1.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两类反射比较如下: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形成时间 生来就有 后天获得 刺激 非条件刺激(直接刺激) 条件刺激(信号刺激) 神经中枢 大脑皮层以下中枢 大脑皮层 神经联系 反射弧及神经联系永久、固定,反射不消退 反射弧及神经联系暂时、可变,反射易消退,需强化 意义 完成机体基本的生命活动 大大提高了人和动物适应复杂环境的能力 举例 缩手反射、眨眼反射 望梅止渴、谈虎色变

25 特别提醒:条件反射的形成必须以非条件反射为基础,将无关刺激和非条件刺激多次结合,使无关刺激转化成条件刺激而形成。条件反射应不断用非条件刺激强化才能稳定,否则将不断减弱甚至消退。

26 2.反射弧:是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特别提醒:反射弧只有在结构上保持其完整性,才能完成反射活动。组成反射弧结构的任何一个部分受损,反射活动都将不能完成。

27 【典例1】下列关于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 B.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均分布于机体同一组织或器官 C.神经中枢的兴奋可以引起感受器敏感性减弱 D.任何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都位于脊髓

28 解析:逐项分析如下: 兴奋在一个反射弧中的传递过程是: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所以刺激一个反射弧的感受器和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故A正确;感受器和效应器二者不一定分布于机体同一组织或器官,故B错误;兴奋在不同神经元之间是单向传递的,兴奋只能由感受器传递到神经中枢,而不会反向传递,故C错误;神经中枢可位于脊髓和脑,故D错误。 答案:A

29 误区警示:本题易误选B。认为感受器与效应器应分布于同一组织或器官中。实际上感受器与效应器是反射弧的两部分结构,感受器功能是感受外界刺激,产生兴奋,通过传入神经向神经中枢传导,由感觉神经末梢组成;效应器接受神经中枢传来的兴奋,支配肌肉或腺体活动,由运动神经末梢与相应的肌肉或腺体组成。二者的传导方向是相反的,不一定分布于同一组织或器官中。

30 变式训练1-1  给某人踝关节处注入局部麻醉药,此处暂时失去了痛觉,但还能运动,该局部麻醉药作用的结构是(  )
A.神经中枢        B.突触 C.感受器和传入神经 D.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解析:由题意知,失去痛觉是由于痛觉感受器或者传入神经被麻醉药物阻断,使人的大脑皮层躯体感觉中枢没有得到传入的神经兴奋,从而不产生痛觉。 答案:C

31

32 (1)神经元的轴突或长的树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共同组成神经纤维。
(2)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包结缔组织膜,就成为一条神经。

33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电传导 (1)过程:

34 (2)特点: ①生理完整性:神经传导要求神经纤维在结构上和生理功能上都是完整的。如果神经纤维被切断,破坏了结构的完整性,冲动不可能通过断口。 ②双向传导:刺激神经纤维上的任何一点,所产生的冲动均可沿着神经纤维向两侧同时传导。 ③绝缘性:一条神经包含着许多神经纤维,各条纤维上传导的兴奋基本上互不干扰,被称为传导的绝缘性。 ④相对不疲劳性:有人在实验条件下用每秒50~100次的电刺激刺激神经9~12 h,观察到神经纤维始终保持其传导能力,因此神经纤维是不容易发生疲劳的。

35 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突触传递 (1)突触:一般情况下每一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形成接点,由此可分为两类: ①⊙————<⊙——<(轴突—细胞体型) ②⊙————<—⊙——<(轴突—树突型) (2)过程

36 ①突触小泡释放的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单胺类物质、氨基酸类物质等。
②神经递质移动方向:突触小泡→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 ③信号转换: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37 (3)特点:单向传递,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

38 【典例2】如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对其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a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信息传递需要能量 B.1中内容物释放至2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选择透过性 C.2处的液体为组织液,含有能被3特异性识别的物质 D.1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外表面分布着负电荷

39 解析:信息传递是耗能过程,突触后膜能特异性地结合神经递质。当神经元某处受到刺激时,膜外的正电荷变为负电荷。突触小泡会与突触前膜结合,然后以外排的方式把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所以神经递质的释放与细胞膜选择透过性无关。 答案:B

40 互动探究:(1)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后,它的去向有哪些?这有什么意义呢?
(2)神经递质的释放需要消耗能量吗? 提示:(1)神经递质一旦释放,无论是否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都会迅速被分解或被重吸收到突触小体内,或扩散离开突触间隙,这样做的意义是使突触能为下次传递做好准备。 (2)需要。当兴奋传到突触小体时,突触小泡向突触前膜运动,然后通过突触前膜的外排作用进入突触间隙,无论是内吞还是外排现象,均需消耗能量。

41 变式训练2-1  (2009·宁夏、辽宁理综)下列对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 B.神经细胞兴奋时细胞膜对 Na+通透性增大 C.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 D.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

42 解析:膜电位由原来的外正内负变为内正外负,所以A对;兴奋时会导致Na+内流,所以细胞膜对Na+通透性增大,B项正确;在一个神经元中兴奋传导是双向的,而在神经元之间则是单向的,所以C项错;细胞膜未兴奋时,外侧Na+浓度高,内侧K+浓度高,兴奋时,Na+内流,恢复时再通过Na+-K+泵排出,所以D对。 答案:C

43 变式训练2-2  (2009·宁夏理综)右图是神经元网络结构示意简图,图中神经元①②③都是兴奋性神经元,且这些神经元兴奋时都可以引起下一级神经元或肌细胞的兴奋。和神经细胞一样,肌肉细胞在受到适宜的刺激后,也能引起细胞膜电位的变化。图中B处表示神经肌肉接头,其结构和功能与突触类似。请回答:

44 (1)给神经元①一个适宜刺激,在A处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这是因为刺激使神经元①兴奋,引起其神经末梢释放的__________进入__________,随后与突触后膜上的__________结合,导致神经元②产生兴奋。 (2)若给骨骼肌一个适宜刺激,在A处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在A处给予一个适宜刺激,在C处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5 解析:(1)神经元兴奋,使突触小体内的递质通过外排作用释放到突触间隙,并作用于突触后膜,导致神经元兴奋。
(2)兴奋在突触的传递是单向的,所以在A处不能记录到膜电位变化。 (3)若在A处给予一个适宜刺激,可能过③→①→C,所以在C处能记录到膜电位的变化。 答案:(1)神经递质 突触间隙 特异性受体 (2)不能 由肌细胞产生的兴奋在神经—肌肉接头处不能逆向传递 (3)能 兴奋从A处传到神经元③,再传到神经元①,故在C处能测到膜电位的变化

46 语言中枢、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等 具有感知、控制躯体的运动,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最高级中枢)
三、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与人脑的高级功能 1.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 结构名称 主要神经中枢 功能 大脑 语言中枢、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等 具有感知、控制躯体的运动,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最高级中枢) 小脑 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 维持身体平衡 脑干 呼吸中枢、心血管运动中枢 调节呼吸、心血管运动 下丘脑 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的调节中枢和生物节律调节中枢 调节体温、水分平衡、血糖平衡等 脊髓 缩手反射中枢、排尿中枢等 调节机体的基本活动

47 病人可听懂别人的谈话和看懂文字,也会讲话,手部运动正常,但失去书写、绘图能力
2.大脑皮层言语区的划分 大脑皮层言语区损伤会导致特有的某种言语活动的功能障碍。 中枢名称 别名 受损后的病症 病症的症状 运动性书写中枢 书写中枢(W区) 失写症 病人可听懂别人的谈话和看懂文字,也会讲话,手部运动正常,但失去书写、绘图能力

48 病人可以看懂文字,也能听懂别人讲话,但自己却不会讲话
续表  中枢名称 别名 受损后的病症 病症的症状 运动性语言中枢 说话中枢(S区) 运动性失语症 病人可以看懂文字,也能听懂别人讲话,但自己却不会讲话 听觉性语言中枢 (H区) 听觉性失语症 病人能讲话、书写,也能看懂文字,能听懂别人发音,但不懂其含义,病人可以模仿别人说话,但往往是答非所问 视觉性语言中枢 阅读中枢(V区) 失读症 病人的视觉无障碍,但看不懂文字的含义,即不能阅读

49 特别提醒:大脑皮层中的言语区,是人类所特有的,其他动物均不具有,正因为如此,人的思维能力才大大超过了其他动物,成了地球上的主宰者。

50 【典例3】当你专心作答试题时,参与的高级中枢主要有(  )
①下丘脑 ②大脑皮层H区(听觉性语言中枢) ③大脑皮层S区(运动性语言中枢) ④大脑皮层V区(视觉性语言中枢) ⑤大脑皮层W区(书写性语言中枢)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④⑤

51 解析:一个人在专心作答试题时,首先要通过大脑皮层V区(视觉性语言中枢)完成审题,经过缜密思考后,再通过大脑皮层W区(书写性语言中枢)写出答案,在此过程中,听说语言中枢基本不参与,故正确选项为D。

52 变式训练3-1  某人因受外伤而成为“植物人”,处于完全昏迷状态,饮食只能靠“鼻饲”,人工向胃内注流食,呼吸和心跳正常。请问他的中枢神经系统中,仍能保持正常功能的部位是(  )
A.脑干和脊髓 B.小脑和脊髓 C.小脑和脑干 D.只有脊髓

53 解析: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大脑、脑干、小脑和脊髓。不同的神经中枢功能各不相同。大脑皮层是人体最高级中枢,调节机体最高级活动,同时控制脑干、小脑、脊髓等低级中枢的活动。小脑有维持躯体平衡的功能,脑干中有许多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中枢,所以又称为“活命中枢”,脊髓中有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各个中枢的功能不同,但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调控。“植物人”失去所有高级神经活动,说明大脑皮层受损伤;身体基本不能动,说明小脑也失去功能;但是一些必要的生命活动还在进行,说明脑干正常,脑干要通过调控脊髓来完成最基本的生命活动,说明脊髓也没有受损。 答案:A


Download ppt "体系概览 复习导引 1.线索导引 以稳态的各种调节过程为线索,系统复习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动物激素的作用,以及免疫调节在人体稳态中的作用。 2.重点关注 (1)血糖平衡的调节与细胞代谢、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之间的联系 在高考命题中,常把血糖的代谢与调节、神经与体液的调节综合起来进行考查,所以在复习中,要注意知识间的联系,采用流程图解的形式表示调节的机理,把握生命活动调节的规律本质。"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