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愛國詩人,海涅 Heinrich Heine (1797 in Düsseldorf – 1856 in Paris)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愛國詩人,海涅 Heinrich Heine (1797 in Düsseldorf – 1856 in Pari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愛國詩人,海涅 Heinrich Heine (1797 in Düsseldorf – 1856 in Paris)
德國,一個冬天的童話 Deutschland. Ein Wintermärchen

2 歷史背景 I 1789法國大革命 1799拿破崙掌權(第一執政);1804稱帝 1806神聖羅馬帝國告終﹝962年正式成立﹞
1813/15解放戰爭 1814/15維也納會議﹝俄普奧結盟Heilige Allianz => 君主復辟;1819 Karlsbader Beschlüsse 反撲勢力:ab 1815 Burschenschaften in Jena; Wartburgfest 1817; 1832 Hambacher Fest 1830法國七月革命﹝波旁王朝結束﹞,歐洲興起民主革命浪潮 1834德意志關稅同盟 Burschenschaften: ursprünglich gegen Napoleon. In der Zeit der Restauration und des Wiener Kongresses für die Abschaffung der deutschen Kleinstaaterei und die Schaffung eines gesamtdeutschen Reiches unter einer konstitutionellen Monarchie Karlsbader Beschlüsse: Universitätsgesetzt, Pressgesetz, Untersuchungsgesetzt, Exekusionsgesetz

3 德意志邦聯

4 德意志關稅同盟 Wartburgfest 1817 Hambacher Fest 1832

5 歷史背景 II 1800左右德國境內有2400萬居民,1856年3600萬 受工業革命影響,至1848年近60萬人移民,其中60%至美國
1840年Friedrich Wilhelm IV.即位 1848年一月馬克斯與恩格斯在倫敦發表共產宣言 1848年法國二月革命,德國三月革命 1864丹麥戰爭;1866普奧戰爭(北德意志邦聯成立);1870/71普法戰爭 – Otto von Bismarck 1871德意志帝國成立( )- Wilhelm II 丹麥戰爭因Schleswig公國,普聯奧得勝,普得Schleswig,奧得Holstein。1866年普軍開入Holstein,德奧戰爭爆發。

6 德意志帝國

7 Heine生平 1797.12.13生於Düsseldorf一猶太家庭﹝法國大革命的平等概念為猶太人帶來優勢﹞
學商,1819轉Bonn念法律;1820轉Göttingen(決鬥事件:因其猶太身份); 年轉Berlin Berlin求學期間的風雲際會 1824/25回Göttingen完成學業

8 Heine生平 1824德東之旅 von Göttingen über Eisleben, Halle, Jena nach Weimar :Die Harzreise 『哈次山之旅』1826由Hoffmann und Campe出版 30年代起專注批判社會的著作,也有對當時政治詩的反思之作 1831旅居巴黎﹝1830年86萬居民,歐洲之都,1841年破百萬﹞,1843首度返國, 在巴黎與文藝界名流的交往,1843年結識馬克思 1856客死異鄉

9 重要作品 1826-31: 『旅行圖像』 Reisebilder 1827: 『歌之書』 Buch der Lieder
1832:『法國的情況』Französische Zustände 1835:『德國宗教與哲學史』Zur Geschichte der Religion und Philosophie in Deutschland 1836:『浪漫派』Die romantische Schule 1844:『德國,一個冬天的童話』Deutschland. Ein Wintermärchen 1847:『Atta Troll,一個仲夏之夢』Atta Troll – Ein Sommernachtstraum 1851:Romanzero

10 補充:19世紀德國文學流派 狂飆1770-1786 古典1786-1805 浪漫1805-1832(尾韻至40年代)
年輕德國時期(三月革命前的文學) 畢德麥雅 現實主義 世紀末

11 Die Loreley (1824) Ton: Friedrich Silcher
Ich weiß nicht was soll es bedeuten, Dass ich so traurig bin; Ein Märchen aus alten Zeiten, Das kommt mir nicht aus dem Sinn. Die Luft ist kühl und es dunkelt, Und ruhig fließt der Rhein; Der Gipfel des Berges funkelt Im Abendsonnenschein. Die schönste Jungfrau sitzet Dort oben wunderbar; Ihr goldnes Geschmeide blitzet, Sie kämmt ihr goldenes Haar. 不知這寓意為何 我是如此的悲傷 一個源自古代的童話 無法自我思緒中抹去 涼冷的空氣、幽暗的天色 萊茵和靜靜地流著 山峰上閃爍著 在夕陽之中 至美的處女 優美地坐在那上頭 金飾閃閃發亮 她梳著她的金髮

12 Sie kämmt es mit goldenem Kamme Und singt ein Lied dabei; Das hat eine wundersame, Gewaltige Melodei. Den Schiffer im kleinen Schiffe Ergreift es mit wildem Weh; Er schaut nicht die Felsenriffe, Er schaut nur hinauf in die Höh. Ich glaube, die Wellen verschlingen Am Ende Schiffer und Kahn; Und das hat mit ihrem Singen Die Lore-Ley getan. 用金色的梳子梳著它(頭髮) 且邊唱著一首歌 歌曲的旋律 優美且鏗鏘有力 它(歌曲)抓住了小船船夫 用狂野的痛 他不看岩石暗礁 他只往上向高處看 我想,最後巨浪 吞沒了船夫和小船 而這正是Loreley的傑作 用她的歌聲

13 德國,一個冬天的童話 遊記起源:1843年十月21日海涅從巴黎出發到漢堡的主要目的,一來是與長期合作的出版商Julius Campe討論新詩出版事宜;二來是探望住屋受到1842年漢堡大火波及的母親 標題受莎士比亞劇作The Winter‘s Tale影響 與一般遊記不同之處:1. 遊記中所提到的地點順序與海涅真實的行程不符。2. 用史詩體裁寫成,並非散文。3.作品中描寫山光水色者少,藉機暗喻批判時政者多

14 出版記事 從P出發經Brüssel, Aachen, Köln, Hagen, Unna, Münster, Osnabrück, Bremen,29日抵達H。 回程12.07從H出發經Hannover, Bückeburg, Minden, der Teutoburger Wald, Unna, Hagen, Köln,由Aachen出德國,穿過比利時,12.16回到P WM中將上述旅途順序顛倒,敘述成記。遊記中甚至有些地點作者根本沒有經過(Grotenburg, Kyffhäuser, Paderborn) 1844年02.20便已通知出版社此書完成。礙於當時文檢制度(根據1819年Karlsbader決議,少於20個Bogen的印刷品需通過嚴格文檢才能出版,一Bogen=16張八開紙),九月底與其他詩作一起出版Neue Gedichte 十月初單獨出版時加上前言,然而此版本被大幅刪減

15

16 格式 在形式上,海涅採用的是敘事詩(或史詩,Epik)的形式,而非散文。這在當時是一股風潮,在海涅之前已有不少作家使用,這種仿古的風格本身帶有諷刺的意味。 『冬天童話』的形式:共27章,每章由不同數量的詩段(Strophe)組成。每段共四行,第二與第四行押韻,所以也可以看成是兩個長詩行(Langverse)。這種形式在民謠(Volkslieder)裡常見,在韻律上,一般來講採用抑揚格(Jambus),但在這方面海涅並不十分嚴謹,有時為了文意流暢而跳脫這種一輕一重的格律。 此外作者有時刻意將韻腳壓在對比鮮明的字眼上,營造一種詼諧的效果,也顯現他在文字運用上的功力。 Heine自稱此作品為「遊記詩」Reise-Epos,一種新的文類:詩行化的旅行圖象

17 內容 前言:寫作動機及時代背景 第一章:越過邊境回到暌違13年的祖國 第二章:邊境檢查站 第三章:Aachen 第四章:Koeln
第五章:與萊茵河的對話 第六章:分身 第七章:與分身在科隆大教堂(夢) 第八、九、十章:Hagen 第11、12章:Teutoburger Wald,古羅馬元素 第13章:Paderborn

18 內容 第14章:Kyffhäuser山,Barbarossa 第15-17章:Barbarossa(15、16在夢中)
第18章:Minden,Bückeburg 第19章: Bückeburg、Hannover 第20章:抵達漢堡與母親相見 第21、22章:城市面貌、民風的改變 第23-26章:漢堡守護女神Hammonia 第27章:強調詩人的重要性

19 典故來源 一、利用當時的人、事、物 二、利用中世紀典故 三、利用古希臘羅馬時期典故 四、利用聖經典故

20 典故 1, 75:Antaios,Poseidon與大地之母Gaia之子,只要接觸大地便會有無窮的力量 4, 23ff.: 「陰暗者書信集」
1510左右猶太經典廢存之爭

21 第6、7章:分身 在科隆大教堂中作者與三聖王的對話 最後作者分身舉斧將三具骷髏擊碎,此舉同時作者心在淌血
7, 43f.:以羔羊血塗門(出埃及記12) 梅瑟(摩西)召了以色列的眾長老來,對他們說:「你們要按著家口取出羊羔,把這逾越節的羊羔宰了。拿一把牛膝草,蘸盆裏的血,打在門楣上和左右的門框上。 你們誰也不可出自己的房門,直到早晨。因為耶和華要巡行擊殺埃及人,他看見血在門楣上和左右的門框上,就必越過那門,不容滅命的進你們的房屋,擊殺你們。 這例,你們要守著,作為你們和你們子孫永遠的定例。日後,你們到了雅威(耶和華)按著所應許賜給你們的那地,就要守這禮。你們的兒女問你們說:『行這禮是 甚麼意思?』你們就說:『這是獻給雅威(耶和華)逾越節的祭。當以色列人在埃及的時候,他擊殺埃及人,越過以色列人的房屋,救了我們各家。』」

22 第七章 我們最後來到一個地方 燭光閃閃發亮 耀眼的黃金與寶石 那是三聖王廳 那原本靜靜躺著的 三位聖王 喔!奇蹟啊!竟然坐了起來
在他們的石棺上 三座擦得乾乾淨淨的死人骨骸 在悲哀、泛黃的頭顱上 帶著皇冠,他們還拿著 權杖在骨瘦如柴的手上 像木偶一樣地動著 那些早已死亡的骨頭 瀰漫著屍臭味,且同時 伴著乳香 其中一人甚至開口 長篇大論 與我爭辯為何 他要求我向他致敬 首先因為他是死者 其次因為他是國王 第三因為他是聖者 我不為所動 主角與其背後靈在科隆大教堂與三聖王的對話

23 第七章 我微笑著回答他 「不要白費力氣了 以我所見你應屬於過去 無論在任何方面 走吧!離開這裡,進墳墓去 那才是你的地方 生命如今沒收了
廳堂裡的寶物 未來的的騎兵隊將愉悅地 以大教堂為家 若你們不閃,我就要用暴力 用棍子修理你們」 我這麼說,然後轉身 看見我那沉默的隨從 他可怕的斧頭駭人地閃著 他意會了我的暗示 慢慢接近,用那斧頭 粉碎了那可憐的 迷信的骷髏,他打趴 他們,毫不留情 敲擊的回音呻吟著 可怕地迴響在拱頂間 血注從我胸膛射出 我突然驚醒

24 典故(第11章) Teutoburger Wald:西元9年羅馬軍隊(Varus領軍)與日耳曼人(Cherusker人首領Hermann,Arminius)一場戰役,日耳曼人大獲全勝。 Vestalen, Vesta Haruspex, Augur

25 典故(第13章) 13, 34:山上寶訓(馬太 5-7) 虛心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哀慟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安慰。 溫柔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承受地土。 飢渴慕義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飽足。 憐恤人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蒙憐恤。 清心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見神。 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稱為神的兒子。 為義受逼迫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 人若因我辱罵你們,逼迫你們,捏造各樣壞話毀謗你們,你們就有福了! 13, 37f.:「他們來到耶路撒冷。耶穌進入聖殿,趕出殿裡做買賣的人,推倒兌換銀錢之人的桌子,和賣鴿子之人的凳子;也不許人拿著器具從殿裡經過;便教訓他們說:經上不是記著說:我的殿必稱為萬國禱告的殿嗎﹖你們倒使他成為賊窩了。祭司長和文士聽見這話,就想法子要除滅耶穌,卻又怕他,因為眾人都希奇他的教訓。 」馬可11, 15-18

26 典故(第14-17章) 第15、16章:長眠於Kyffhäuser的紅鬍子大帝(Barbarossa, Friedrich I., ),洞穴由烏鴉守護,只要德國有危險,他便會再起。1500年左右一民間傳說,19世紀廣為流傳。Heine系根據格林兄弟的版本

27 典故 第18章 - 荷馬『奧迪賽』第九章Odysseus 與獨眼巨人Polyphem(12-20) - Damokleschwert(31)
- 普羅米修司Prometheus(49-60) 第23-26章 Hammonia,漢堡守護女神,地名由來

28 總結 以當時普魯士眼光觀之,屬叛國之作 在納粹時期成為反猶太的理由之一
戰後在歐洲整合的前提下,對作品中強調的國族主義及德意志精神,在詮釋上反而小心 作者德語的精煉尤其呈現在諷刺性的語氣上,對圖像的選擇及表達方式,亦皆為後世所不及


Download ppt "愛國詩人,海涅 Heinrich Heine (1797 in Düsseldorf – 1856 in Paris)"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