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七課 現代詩選 蕃薯地圖&蘭陽平原.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七課 現代詩選 蕃薯地圖&蘭陽平原."—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七課 現代詩選 蕃薯地圖&蘭陽平原

2 蕃薯地圖 吳晟

3 不在意遠方城市的文明 怎樣嘲笑,母親 在我家這片田地上 用一生的汗水,灌溉她的夢 -- 吳晟.泥土

4 作者~吳晟 吳晟的文學創作起步甚早,十六歲開始 寫詩,從此致力於詩與散文的創作。他 的作品以自然和現實社會為文學的依 歸,「寫臺灣人、敘臺灣事、繪臺灣 景、抒臺灣情」是吳晟的創作主張。 其書寫於平淡中蘊藏深情,淺白中寓含 批判,筆觸堅實而富於感情,文藝界許 為自成風格、理念的名家。

5 農民文學與鄉土詩 吳晟曾說:「文學基本上是反映生活,正因為我從小在農村成長,所學也是農業,並實際操作農事,不曾間斷,我的寫作素材,當然以土地和農村人們的生活為主。」自承「農民性格可以說是貫穿我一生的主要基調」,舉凡臺灣農村土地的改變、人民價值觀的改變,他都參與其中。

6 吳晟的鄉土詩,並非局限於用鄉土語言表現情感,更重要的是他用鄉土情感來描繪鄉民的生態,詩中處處可見源於對鄉土、對生命真摯的熱愛。
論者多稱吳晟為「鄉土詩人」、「農民詩人」或 「田埂上的詩人」。

7 吳晟的詩觀——在縱的方面要向 祖先學習,橫的方面要關注大地 上的生活。 圖片來源:三民網路書店、翻拍

8 吳晟文學觀~作品舉例 〈一本厚厚的大書〉& 〈我不和你談論〉& 〈阿爸偶爾寫的詩〉& 〈土〉& 〈阿媽不是詩人〉&

9 〈一本厚厚的大書〉 「母親只能認識幾個數目字,不懂什麼高深的大道 理,沒有什麼非凡的學問和事業,更沒有一些虛妄的夢想。然而,母親不虛華、不怨嘆、安分守己、刻苦耐勞、充滿愛心的生活,就是一本厚厚的大書,寫滿讀不完的情思、寫滿解不盡的哲理。」 (《農婦》)

10 <我不和你談論> 我不和你談論詩藝  不和你談論那些糾纏不清的隱喻  請離開書房  我帶你去廣袤的田野走走  去看看遍處的幼苗  如何沉默地奮力生長  我不和你談論人生  不和你談論那些深奧玄妙的思潮  去撫觸那清涼的河水  如何沉默地灌溉田地→

11 我不和你談論社會 不和你談論那些痛澈心肺的爭奪 請離開書房 我帶你去廣袤的田野走走 去探望一群一群的農人 如何沉默地揮汗耕作 你久居鬧熱滾滾的都城 詩藝啊!人生啊!社會呀 已爭辯了很多→

12 這是急於播種的春日 而你難得來鄉間 我帶你去廣袤的田野走走 去領略領略春風 如何溫柔地吹拂著大地      (《飄搖裏》)

13 <阿爸偶爾寫的詩> 和我們生長的鄉村一樣 不喜歡裝腔作勢 阿爸偶爾寫的詩 沒有英雄式的宣言 也沒有輝煌的歌頌 只是一些些 粗俗而笨重的腳印→

14 和我們日日親近的泥土一樣 不喜歡說漂亮話 阿爸偶爾寫的詩 沒有繽紛耀眼的光采 也沒有華麗迷人的詞句 只是一些些 安份而無甜味的汗水→

15 孩子啊!阿爸偶爾寫的詩 無意引來任何讚嘆 也不必憑藉任何掌聲 和我們每天在一起勞動的村民一樣 對深奧的大道理,非常陌生
又欠缺曲曲折折的奇思妙想 只是一些些 對生命忍抑不住的感激與掛慮        (《向孩子說》)

16 <土> 赤膊,無關乎瀟灑 赤足,無關乎詩意 至於揮汗吟哦自己的吟哦 詠嘆自己的詠嘆 無關乎閒愁逸致,更無關乎 走進不走進歷史→

17 一行一行笨拙的足印 沿著寬厚的田畝,也沿著祖先 滴不盡的汗漬 寫上誠誠懇懇的土地 不爭、不吵,沉默的等待

18 <阿媽不是詩人> 不識字的阿媽 不是詩人 不懂詩詞歌賦風花雪月 辛勤的一生中 只知道默默奉獻堅韌的愛 粗手大腳的阿媽 不懂隱隱藏藏暗喻比興 坦朗的一生中 只知道直著心腸說話→

19 忙碌操勞的阿媽 不是詩人 不懂安適飄逸幽雅閒愁 艱苦的一生中 只知道盡心盡力流汗 一滴一滴滋養家鄉的田地

20 孩子呀!而你們要細心閱讀 阿媽寫在泥土上的每一步足跡 ──不是詩人的阿媽 才是真正的詩人     (《向孩子說》)

21 吳晟主要的創作系列 1.吾鄉印象系列 作品以農民與土地為原點。此外,他也擔憂由於都市文明的引進,人與土地之間緊密的關係將逐漸鬆動,這些乃成為吳晟作品裡最核心的終極關懷。作品集結有詩集《泥土》(1979)、《飄搖裡》(1985)和《吾鄉印象》(1985);散文集則有《農婦》(1982)和《店仔頭》(1985)。

22 「自從城市的路,沿著電線杆/ ——城市派出來的刺探/ 一條一條伸進吾鄉/ 漫無顧忌的袒露豪華/ 吾鄉的路,逐漸有光彩/ 自從吾鄉的路,逐漸有了光彩,機器們匆匆的叫囂,逐漸陰黯了吾鄉/ 吾鄉恬淡的月色與星光/ 自從吾鄉恬淡的月色與星光/ 逐漸陰黯/ 吾鄉人們閒散的步子/ 攏總押給小小的電視/而路還是路/ 泥濘與否/ 荒涼與否/ 一步跨出,陷下多少坎坷/ 路還是路,仍然。」(〈路〉)

23 2.向孩子說系列 此期創作的觀察角度,乃是站在「父親」的立場發言,不僅表達了鮮明的人生態度、對孩子濃厚的摯愛,同時也更激烈而積極地批評當時政治、社會的諸多問題。 作品以《向孩子說》(1985)為中心。

24 「在沒有掌聲的環境中/默默成長的孩子/長大後,才不會使盡手段搶鏡頭/不習慣遭受冷落/在沒有玩具的環境中/辛勤地成長的孩子/長大後,才不會將別人也當做自己的玩具/在沒有粉飾的環境中/野樹般成長的孩子/長大後,才懂得尊重/一絲一縷的勞苦/才懂得感恩/當多數人團著奇花異卉/齊聲讚頌/孩子啊!你們要多注視/隨處強韌地生長的小草」(〈成長〉)

25 「美麗的蹄聲/一批又一批,達達而來/踏遍小小的美麗島上/每一個角落/並且瀟灑自得地唱著——我不是歸人啊我是過客……」 (《愚直書簡.過客》)
與《向孩子說》系列相近的,尚有 所發表的《愚直書簡》以及1981年到美國所寫的《愛荷華家書》。 《愚直書簡》針對:離棄臺灣、回歸臺灣兩種知識分子的對顯,呈現了動蕩時局之下臺灣人具有的心態;而愛荷華家書則是前往異國時思念妻兒所寫的「生活情詩」。 「美麗的蹄聲/一批又一批,達達而來/踏遍小小的美麗島上/每一個角落/並且瀟灑自得地唱著——我不是歸人啊我是過客……」 (《愚直書簡.過客》)

26 3.《無悔》、《不如相忘》系列 1980年9月吳晟應愛荷華國際作家工作坊之邀前往美國訪問,歸國後感時憂國之心愈為急切,改寫以更直接的散文作品《無悔》(1992)與《不如相忘》(1994)。 《無悔》系列延續《農婦》、《店仔頭》的思想特質,批判色彩則更為濃烈;《不如相忘》系列,分為少年餘緒、親近鄉野、濁水溪下游記事、不如相忘四個部分,充滿柔美而深摯的感懷。

27 4.《筆記濁水溪》  這部以南投縣駐縣作家名義踏查濁水溪流域後所書寫的地誌,一面陳述著濁水溪各支流的自然與人文風景,一面張揚詩人的環境倫理觀,廣義上可視為自然寫作的一脈。  作者從濁水溪源頭——奇萊山北峰與合歡山東峰間的佐久間鞍部開始,沿著萬大、曲冰、萬豐、武界等部落,親身從事自然與人文的考察,以樸質的文筆,知性與感性交融的行文,展現一貫對鄉土的熱情與用心。

28 蕃薯地圖~題解 《向孩子說》 一九七二年,吳晟初為人父,生活重心轉移到家庭與子女身上。多少夜晚,他背著子女拍啊拍、搖啊搖的,終於湧現「向孩子說」組詩。當時,身兼教師與父親的他,對子女的疼愛也反映了一定的普遍性,讓這分平凡父親的情感,得到共鳴。由子女擴及學生,詩中訴說的對象,當然包含了臺灣下一代的子弟。他希望孩子認識歷史、愛戀土地,堅定地活出自己。

29 課文~蕃薯地圖 1 阿爸從阿公粗糙的手中 就如阿公從阿祖 默默接下堅硬的鋤頭
1 阿爸從阿公粗糙的手中   就如阿公從阿祖   默默接下堅硬的鋤頭 意謂我們家世代務農,胼手胝足地辛勤工作。

30 鋤呀鋤!千鋤萬鋤 鋤上這一張蕃薯地圖 深厚的泥土中
借代:指臺灣這塊土地 意謂在臺灣這塊土地上累世耕種,與土地有了深厚的感情。 第一段:寫世世代代在臺灣這塊土地 上辛勤耕作。 旨在說明:臺灣對我們有哺育之恩。

31 2 阿爸從阿公石造的肩膀 就如阿公從阿祖 默默接下堅韌的扁擔
2 阿爸從阿公石造的肩膀   就如阿公從阿祖   默默接下堅韌的扁擔 意謂世世代代堅忍地承受命運加諸我們的重擔。

32 意謂我們與臺灣這塊土地的命運休戚與共。 挑呀挑!千挑萬挑 挑起這一張蕃薯地圖 所有的悲苦和榮耀 第二段:寫世世代代都應對臺灣的
悲喜榮辱一體承擔、全盤接受。 旨在強調:我們的命運與臺灣的命運密 不可分。

33 要安於「被統治者」的本分,不要涉足政治,不要觸怒執政當局。
3 阿爸從阿公木訥的口中   就如阿公從阿祖   默默傳下安分的苦誡 意謂我們世世代代被告誡: 要安於「被統治者」的本分,不要涉足政治,不要觸怒執政當局。

34 意謂「政治禁忌」的時代,正反映出臺灣這塊土地的苦難。
說呀說!千說萬說  記錄了這一張蕃薯地圖  多難的歷史 意謂「政治禁忌」的時代,正反映出臺灣這塊土地的苦難。 第三段:寫世世代代都在「政治禁忌」 中傳述臺灣多難的歷史。 旨在強調:我們不能忘記臺灣多難的過 去。

35 意謂臺灣有些人數典忘祖,不認同這塊土地。
4 雖然,有些人不願提起   甚至急於切斷   和這張地圖的血緣關係 意謂臺灣有些人數典忘祖,不認同這塊土地。

36 旨在勉勵孩子承先啟後,繼續為臺灣這塊土地付出
孩子呀!你們莫忘記  阿爸從阿公笨重的腳印  一步一步踏過來的艱苦 旨在勉勵孩子承先啟後,繼續為臺灣這塊土地付出 第四段:筆鋒一轉,譴責數典忘祖的人,並叮嚀孩子要承先啟後,熱愛這一塊土地。

37 作法深究   〈蕃薯地圖〉採取民謠體的形式,分為四節,前三節結構相近,情境則依次加深,從第一節「鋤上這一張蕃薯地圖/深厚的泥土中」的勞力付出,到第二節「挑起這一張蕃薯地圖/所有的悲苦和榮耀」的責任承擔,再到第三節「記錄了這一張蕃薯地圖/多難的歷史」的口述傳承,完成了前三節反覆出現世代相續的使命感。

38 第四節則在結構上稍作變化,以反說方式明確標示了「孩子們」和「這張地圖」的血緣關係,殷殷告誡中更可見作者守鄉固土情感之強烈。
  前三節裡,每節都出現一張「蕃薯地圖」的意象,既蘊含農民性格裡的固著性,也標示了充滿強韌生命力的臺灣精神。 第四節則在結構上稍作變化,以反說方式明確標示了「孩子們」和「這張地圖」的血緣關係,殷殷告誡中更可見作者守鄉固土情感之強烈。

39   就寫作手法來看,作者以「手、肩、口、腳、鋤頭、扁擔、腳印」等意象,具體化先輩血淚艱辛的拓荒史,一唱三歎出台灣莊稼人的祖先,在數百年風吹雨打的墾荒生活中,身體力行,含莘茹苦為子孫開拓基業的奮鬥精神,建立了人與土地間無比親厚的關係。

40   這首質樸厚實的民歌,看似平常、平凡又卑下,其實卻句句動人心魄,有如一首交響史詩。鄉土的聲音,原來來自——靈魂的血脈深處。

41 〈角度〉 〈過程〉——秧、陽、仰、漾 〈黑色土壤〉 延伸閱讀——與臺灣相關的歌曲 〈母親的名叫臺灣〉 〈嘸通嫌臺灣〉
延伸閱讀——吳晟詩歌節選 〈角度〉 〈過程〉——秧、陽、仰、漾 〈黑色土壤〉 延伸閱讀——與臺灣相關的歌曲 〈母親的名叫臺灣〉 〈嘸通嫌臺灣〉

42 角度  遙遠的星光特別燦爛嗎 如果照不見腳下的土地 那是為誰而炫耀 遨遊的眼界特別開闊嗎 如果無視於身邊的山川 是否隱含倨傲

43 我也常無比傾慕 聆聽世界風潮的滔滔論述 只是有些質疑 沒有立足點 候鳥般飄忽來去的蹤跡 每一處都是異鄉都是邊陲 其實我更常怯怯質疑自己 長年守住村莊的田土 是否如人議論的褊狹

44 在反覆對照思量中 或許不妨這樣說 每片田園四時變換的風姿 每株作物開展出去的角度 也可以詮釋豐富的國際意涵 如果我有什麼褊狹
這是詩人對自己的抉擇所做的深刻思考與反省,在最後一節,他以對土地的愛作結,明確表明生命情調的抉擇。 在反覆對照思量中 或許不妨這樣說 每片田園四時變換的風姿 每株作物開展出去的角度 也可以詮釋豐富的國際意涵 如果我有什麼褊狹 反而是對於立足的土地 愛得還不夠深沉

45 組詩 〈過程〉——秧 頻頻喘著粗氣的耕牛和鐵牛 一心一意犁呀犁 翻掘每一塊泥土 三三五五分散開來的秧苗 插呀!插呀!插呀 和著大粒汗小粒汗 插上吾鄉坦蕩蕩的田地 吾鄉的人們,透早到透暝 無閒理會滿身的污泥

46 組詩〈過程〉——陽 以那樣虔誠的跪姿 溫柔地抹去雜草 再彎下那樣虔誠的腰 和著日夜不眠不休的田水 灑呀!灑呀!灑呀 和著陽光的撫慰和熬煉 一桶一桶的肥料 灑下去!灑下去! 一畚箕一畚箕的堆肥 整整齊齊排列的秧苗 也不喧呶!也不爭吵 堅忍的仰起來!仰起來!

47 組詩〈過程〉——仰 硬硬朗朗仰起來的稻禾 和著吾鄉人們全心的呵護 望呀!望呀!望呀 在驕灼的盼望中 終於伸長了身軀,伸長了脖子 伸長了一隻一隻祈禱的手臂 仰向不可測的天空求告 颱風阿!豪雨阿!蟲害阿 我們所求不多 請不要來凌虐我們

48 組詩〈過程〉——漾 一束一束金黃的稻穗 和著安分守己由天安排的一生 晃呀!晃呀!晃呀 晃著吾鄉的人們 豐收的夢 ------年年季季相同的夢
在吾鄉每一個曬穀場上 木訥地泛開來,泛開來 泛開吾鄉人們 壞收成望下季的期待    (《吾鄉印象》)

49 黑色土壤 從幼童跟隨母親去農田 拾稻穗、拾蕃薯、採野菜 從年少跟隨母親去農田 割田草、挑秧苗、巡田水 從成年跟隨母親去農田 駛犁、插秧、施肥 在濁水溪畔廣大溪埔地 每一步踩踏田土的足跡 每一個貼近田土的身影 每一滴滴落田土的汗水 紛紛萌生根鬚、茂盛枝葉 凝結信靠大地的愛戀

50 一季一季平靜耕作 濁水溪畔每一寸黑色土壤 由芽而苗而綠意盎然 陪伴母親一生的寄託 豐富了我的年少和壯年 那是什麼花、什麼作物 又是如何日日夜夜緩慢成長 速食文化衝擊下 土生土長的家鄉子弟 還有誰記取 從牛犁牛耙到耕耘機 從秧盆秧桿到插秧機 從鐮刀打穀箱到割稻機 步步艱辛的稻作演變 將無地可跟耕而棄置

51 「母親的名叫台灣」 聽聽這二首歌!!(咱甘會嫌台灣?) 作詞/王文德 原唱/蔡振南
作詞/王文德 原唱/蔡振南   「母親是山,母親是海,母親是河,母親的名叫台灣,母親是良知,母親是正義,母親是你咱的春天。二千萬粒的蕃薯子,不敢叫出母親的名,台灣甘是彼難聽,想到心寒起畏寒。二千萬粒的蕃薯子,不敢叫出母親的名, 就像啞巴壓死子,讓人心凝捶心肝。二千萬粒的蕃薯子,不倘靜驚不出聲,勇敢叫出母親的名,台灣啊!台灣啊!你是母親的名。」

52 「嘸通嫌台灣」     作詞/林央敏 作曲/蕭泰然 「咱若疼祖先,請你嘸通嫌台灣,土地雖然有卡隘,阿爸的汗,阿母的血,沃落鄉土滿四界。咱若疼子孫,請你嘸通嫌台灣,也有田園也有山,果籽的甜,五穀的香,給咱後代吃不空。咱若疼台灣,請你嘸通嫌台灣,雖然討賺無輕鬆,認真打拼,前途有望,咱的幸福不輸人。」

53 「詩與藝術使生命產生耐度, 在時間裡不朽。」 ——《蓉子詩抄》卷首詩

54 蓉子的著作—詩集 青鳥集 爾雅 蓉子自選集 黎明 天堂鳥 道聲 七月的南方 藍星 雪是我的童年 環球 蓉子詩選 友誼 蓉子詩抄
這一站不到神話 大地 千曲之聲 文史哲 日月集(英譯詩選) 美亞 羅門‧蓉子短詩精選 殿堂 黑海上的晨曦 九歌 維納麗沙 組曲 純文學 只要我們有根  文經 水流花放 春風 橫笛與豎琴的晌午 三民 太陽與月亮 廣州 花城 眾樹歌唱:蓉子人文山水詩粹 萬卷樓

55 蓉子的著作—散文 歐遊手記 殿堂 千泉之聲 群眾 蓉子散文選 中國社會科學 千泉之聲 師大書苑 四個旅行音樂家(譯作) 國語日報(1965)
殿堂  千泉之聲  群眾  蓉子散文選  中國社會科學 千泉之聲 師大書苑  蓉子的著作—兒童青少年 四個旅行音樂家(譯作) 國語日報(1965) 童話城(童詩集) 臺灣書店(1967) 青少年詩國之旅  業強(1990)

56 蓉子詩作舉隅 〈青鳥〉 〈七月的南方〉 《蓉子詩抄》—— 〈我的妝鏡是一隻弓背的貓〉 〈維納麗沙組曲〉 《橫笛與豎琴的晌午》——
〈一朵青蓮〉 〈到南方澳去〉 〈傘〉

57 《青鳥集》(1953)詩題典出比利時詩人、劇作家梅特林克(Maurice Maeterlinck 1862-1949)的象徵劇。
張道藩序指出:「詩中所表現的情感與境界,常常令人起莊嚴、虔敬的感覺。……表現一種獨立不倚與沉默奮鬥的人生。……作者的語言很別致,看似生澀,卻潛藏著冷峭與活潑的旋律。」

58 民國四十年自立晚報新詩週刊主編番草:「詩裡充滿著一種寧靜的寂寞與淺淡的悒鬱,這是李清照的氣質,也是伯朗寧夫人的氣質,這是古今中外女詩人們傳統的氣質。讀她的詩,如像在寂寞的林間諦聽寒泉的琮琤,這是她智慧的光采。」

59 從久遠的年代裡! 人類就追尋青鳥 青鳥,你在那裡? 青年人說: 青鳥在邱比特的箭簇上。 中年人說: 青鳥伴隨著「瑪門」。 老年人說:
 青鳥 從久遠的年代裡! 人類就追尋青鳥 青鳥,你在那裡? 青年人說: 青鳥在邱比特的箭簇上。 中年人說: 青鳥伴隨著「瑪門」。 老年人說: 別忘了,青鳥是有著一對 會飛的翅膀啊……      (《青鳥集》)

60   蓉子這首詩中的青鳥,不僅是幸福的象徵,同時也是愛情、人生理想的象徵,所以她說,從久遠的年代裡,人類就追尋著青鳥。然而青鳥到底在哪裡呢?誰也不能肯定,因為牠會因各人的年齡差異而有所不同,年輕人是在愛情上,中年人是伴隨著「瑪門」(象徵財利,典出於新約聖經),而老年人卻嗟嘆牠終於會展翅飛去的。

61 《七月的南方》 (1985) 寫大自然、嘆時序、哀城市,誠如後記所說: 「『現代』將我推進一紊亂、不安與破碎的世界裡……七月的南方……代表我嚮往的靈魂成 熟的季節--智慧、繁茂與陽光照耀下的豐美。」

62 七月的南方 節錄 從此向南——   從都市灰冷建築物的陰暗 繞過鳥聲悠長的回廊 南方喚我! 以一種澄澈的音響 以華美壓無比的金陽 以青青的豐澤和 它多彩情的名字

63 讓陽光鋪路 推開這雲濃霧重 讓陽光為我鋪橙紅金黃的羊毛氈直到南方 我便去追蹤、追蹤他暖暖的足跡 去探詢靈魂成熟的豐盈!

64 青枝若夢 青枝以夢姿伸向遠方 因茂密而刻刻滴翠…… 空氣中正流布鬱熱的芳馨 小樹盡如花嫁時的衣飾 繁柯因不勝美的負荷面低垂 啊!一片彩色的投影一種無比的光豔以及   隱藏在叢綠深處的歡美 看踴躍葉子的海 光輝金陽的海 對於棲留在灰暗中的心是無比的歡悅 對於習慣於冷漠單調的眼睛乃彩色的盛宴

65 這是南方美麗的成熟季 七月的門鈴擦得很響亮 光彩迷魅似無數華麗的孔雀羽 陽光用七弦金琴演奏 演奏於綠色發光的草原 如群雀歡噪在南方
——在如染的南方 七月不停地變換它彩色的短裙 它如虹的笑靨 彤雲與果寶也刻刻在變化 我懨懨的灰衣遂也侵染了南方的繽紛 南方的華麗! 生命的甘美與激動,既訴諸聽覺,又訴諸視覺、嗅覺、味覺與觸覺,思維極度自由。

66 《蓉子詩抄》(1965)   詩人羅青說:「自從《七月的南方》出版後,她開始緩慢有節制的於作品中,注入現代機械文明下所產生的種種經驗,使溫柔純美的詩風裡,透露出些許苦澀及西化的傾向。

67 〈我的妝鏡是一隻弓背的貓〉 我的妝鏡是一隻弓背的貓 不住地變換它底眼瞳 致令我的形象變異如水流 一隻弓背的貓 一隻無語的貓
一隻弓背的貓 一隻無語的貓 一隻寂寞的貓 我底妝鏡 睜圓驚異的眼是一鏡不醒的夢 波動在其間的是 時間?是光輝?是憂愁? 圖片來源:

68 我的妝鏡是一隻命運的貓 如限制的臉容 鎖我的豐美於 它底單調 我的靜淑 於它底粗糙 步態遂倦慵了 慵困如長夏! 捨棄它有韻律的步履 在此困居 我的妝鏡是一隻蹲居的貓 我的貓是一迷離的夢 無光 無影 也從未正確的反映我形象。

69   詩人林煥彰說:「這首詩,她不僅僅在靈活地描述她日夜臨照的妝鏡,而且更把她的整個生命溶入其中,使之映現出她的形體,由一個多變化的少女到一個步態倦慵的婦人底內在感受。」「這首詩雖只是以女性對於年華之消失而體悟出生命的真諦,但在男性來說,有很多對於其命運、前途不懂得改變、創造,只一味的迷戀著他目前的小有成就,甚至於視其自我優越的心理作祟所蒙蔽的,不也同樣可以女性之過分寵愛妝鏡的自我毀棄來相提嗎?」「這首詩之對生命意義的探討,能使我們在欣賞詩──淨化心靈之外,又像獲得了什麼。」

70 《維納麗沙組曲》(1969) 蓉子在後記說:「這十二首屬於組曲中的小詩就像十二顆小小的珠璣,也許琢磨得尚不夠光澤渾圓,但它們形成的過程確如蚌中之珠,是一個人的性靈在感受外界砂粒侵入的痛苦後於悠長的歲月中逐漸形成的,那是一個孤困的生命向完美作無盡的掙紮!……我願意透過生活中深淺巨細不同的感受來表現不同的形式和內容──包括對自我或對非自我的各種感受!」

71 《維納麗沙組曲》(1969) 對詩創作的樂觀,不移的自我肯定和不務虛華。」「在這本風格蛻變的詩集裡,我驚喜地發現女詩人對景物拍攝的角度,或對生活的剪影都有了更深邃、更突出的技巧。」

72 《維納麗沙組曲》 (一) 維納麗沙 維納麗沙 你不是一株喧嘩的樹 不需用彩帶裝飾自己, 你靜靜地走著 讓浮動的眼神將你遺落 因你不需在炫耀和烘托裏完成 ----你完成自己於無邊的寂靜之中。       

73 (二)親愛的維納麗沙  親愛的維納麗沙  已經是正午了  當日光像滑梯緩緩傾斜……  懷想年少的裙裾 青春的步容  揚起在綠色的國度  在歲月的那邊。  維納麗沙  此刻竟長伴擾攘、喧囂  任歡悅和光華在煩瑣裏剝落!       

74 (三)肖像   過往的維納麗沙   是一朵雛菊 似有若無地金黃   浸溢在晨初醒的清流之中   沒有任何藻飾的原始的渾樸的雛菊。   春天的維納麗沙   是一簇鳳仙花 父親庭園內   多彩變異的鳳仙花 在肅穆的鐘架旁。   而夏日有喧鬧   黃昏有檀香木的氣息   你在雛菊與檀香木之間打著鞦韆   在過往與未來間緩緩地形成自己!

75 《橫笛與豎琴的晌午》 (1974) 詩集因內容而分為四輯:首輯『舞鼓』、次輯『一朵青蓮』、第三輯:『禱』、第四輯『寶島風光組曲』。 羅青:「從橫笛與豎琴的晌午開始,蓉子已有回歸東方古典的自覺,……佳作如〈一朵青蓮〉、〈一隻鳥飛過〉都頗能代表蓉子進入後期的成熟風貌。」

76 一朵青蓮 有一種低低的迴響也成過往 仰瞻 只有沉寒的星光 照亮天邊 有一朵青蓮 在水之田 在星月之下獨自思吟。 可觀賞的是本體 可傳誦的是芬美 一朵青蓮 有一種月色的朦朧 有一種星沉荷池的古典 越過這兒那兒的潮濕和泥濘而如此馨美!

77 「青蓮」和「青鳥」成為形容蓉子的代名詞。
幽思遼闊 面紗面紗 陌生而不能相望 影中有形 水中有影 一朵靜觀天宇而不事喧嚷的蓮。 紫色向晚 向夕陽的天窗 儘管荷蓋上承滿水珠 但你從不哭泣 仍舊有蓊郁的青翠 仍舊有妍婉的紅焰 從澹澹的寒波 擎起。      (《橫笛與豎琴的晌午》) 「青蓮」和「青鳥」成為形容蓉子的代名詞。

78 「寶島風光組曲」十四首,詩題分別為:那些山、水、雲、樹,金山‧金山,蘭陽平原,到南方澳去,礁溪的月色,五峰瀑布,燕子口的佇立,內湖之秋,溫泉小鎮,眾樹歌唱,古城,阿里山有鳥鳴,澄清湖之憩,墾丁公園。
可說是一系列的臺灣風景素描。 林野說:「所用的不是濃妝黏稠的油彩,而是輕淡淺透的水彩,讀來清新明麗,不減顏色。」

79 「寶島風光組曲」之〈到南方澳去〉 到南方澳去 看陽光的金羽翱翔在碧波上 有活潑的銀鱗深藏在水中央…… 穿過原野耀目的水彩畫 經過半睡眠的山崗 去探初醒的海洋 去訪鯖魚與鰹魚族的家!

80 到南方澳去 那漁船兒蝟集的港 那紅色的黃色的綠色的漁舟啊 小巧的腰身 小小的樓 小小的希望 小小的歡笑 藍的天 白的雲 鹹味的空氣和海
小巧的腰身 小小的樓 小小的希望 小小的歡笑 藍的天 白的雲 鹹味的空氣和海 波濤是風的足跡 老漁人的臉是歲月的雕塑 在深青色的海上 勤勞 流汗 向養育他們的大海索取食糧 ──那永不枯竭的海的寶藏!        (《橫笛與豎琴的晌午》)

81 鳥翅初撲 幅幅相連,以蝙蝠弧型的雙翼 連成一個無懈可擊的圓 一把綠色小傘是一頂荷蓋 紅色朝暾 黑色晚雲 各種顏色的傘是帶花的樹 而且能夠行走…… 一柄頂天 頂著豔陽 頂著雨 頂著單純兒歌的透明音符 自在自適的小小世界 一傘在手 開合自如 合則為竿為杖 開則為花為亭 亭中藏著一個寧靜的我 ( 《天堂鳥》(1977)) 圖片來源:

82 .詩人羅青評析:「『傘』這個主題意象,已在詩人多方的比喻描繪、想像暗示之下,變成了詩或藝術世界的象徵。那是一個『開闔自如』的世界,只有在那個世界裡,我們才可以看到隱藏不為人知的詩人自我──『寧靜』而『自在自適』。」 林野認為:「這首精緻的短詩以鳥翼的展開、蝙蝠的弧形,撐起一個線條圓渾的意象,然後又把充滿羅曼蒂克情調的情人花雨傘,造設成為一個有情的世界,最後把傘比擬成為一個寧謐安恬的庇蔭所,生動活潑的情趣躍然可感。」

83 蓉子小評 詩壇開放得最久的菊花。」 ——余光中 「以《青鳥》一詩崛起詩壇,三十年來經之營之,堪為女詩人中的常青樹。蓉子的詩,語言悠柔,意象明澈,觀察入微。她一直端坐在那僻靜而又喧呶的燈屋中,為人生的光燦,展開清清淺淺的歌唱。」 ——張默

84 課文賞析 蘭陽平原—從蘭陽平原這隻初醒的眼睛去 探視寶島美麗的丰采 第一節 大批的綠迎面而來 從平原 從山崗 層巒疊翠 就不見山底蒼褐 只見
大批的綠迎面而來 從平原 從山崗 層巒疊翠 就不見山底蒼褐 只見 綠色錦緞密密地裹住那 深山 夢谷 更接壤 明淨的藍天 形容清晨時分,眼前山景給人渾然一片綠的感覺。 層巒疊翠:山嶺重 疊,滿目翠綠。 蒼褐:灰黃色。褐, 黃黑色。 接壤:地界相接。

85 第一段: 寫蘭陽平原的綠意盎然,以雪山山脈為主要描寫對象。

86 意謂蘭陽平原背山面海的地形,猶如依偎在母親懷抱中的小孩,在呵護中歡喜成長。
第二節 山在左 海在右 我和山海作壯闊的三人行 穿松濤與波濤的涼風 等你成長 等你成熟 等著你全然成長後的姣好 意謂蘭陽平原背山面海的地形,猶如依偎在母親懷抱中的小孩,在呵護中歡喜成長。 穿:穿過。 姣好:容貌美麗。姣,音ㄐㄧㄠˇ美好。

87 第二段: 寫山海環抱的蘭陽平原在呵護中不斷成長,在成長中更加美麗。

88 平原是一望無際的蔥翠 稻田是整塊潤澤的綠玉鋪就 且鑲嵌大片純金色的陽光 風起時便湧起可愛的翠浪…… 意謂綠油油的稻田閃爍著金黃色的陽光
第三節 平原是一望無際的蔥翠 稻田是整塊潤澤的綠玉鋪就 且鑲嵌大片純金色的陽光 風起時便湧起可愛的翠浪…… 意謂綠油油的稻田閃爍著金黃色的陽光 蔥翠:青翠。 鋪就:布置而成。 鑲嵌:原指把珠玉、寶石等嵌在首飾或器物上,這裡形容 陽光在稻田上閃耀。

89 第三段: 回應第一節,寫蘭陽平原的地面的綠意,以稻田為主要描寫對象。

90 第四節 看深青色的海水這般森冷 縱然岩石們日日觀望 也看不透太平洋的深和廣! 謂海岸線有岩石矗立 森冷:深沉而寒冷。

91 第四段: 回應第二節的「海在右」,寫太平洋,強調其深廣。

92 第五節 在山和海之間的蘭陽平原 依然是純樸清新的早晨 再過去 是蘇花公路疊起的高潮 以及光輝炙人的正午
再過去 是蘇花公路疊起的高潮 以及光輝炙人的正午 暗示蘭陽平原尚未過度開發,仍保有清純的自然景觀。 謂蘇花公路的景色壯觀,引人入勝。 疊起的高潮:蘇花公路依山傍海,沿途 山崖陡峭,景色壯麗,故 稱。 炙人:形容陽光像火烤般炎熱曬人。 炙,音ㄓˋ燒烤。

93 第五段: 由前四節的空間描寫,轉而描寫時、空交疊的蘭陽平原景象,以暗示其「前景」,並點題作結。

94 作法深究 本詩是作者「寶島風光組曲」系列中的第三首。全詩分為五節,首節以雪山山脈為書寫主體,第二節寫山海環抱中的蘭陽平原,第三節續寫平原的豐饒綠意,第四節帶入太平洋的屏障,第五節收尾,禮讚位居山海間的蘭陽平原,在晨光中顯得「純樸清新」。節末「再過去 是蘇花公路疊起的高潮」,則將全詩的視覺想像空間延展而出。全詩以變化靈巧的手法,寫臺灣山水的壯闊及大地的豐饒,視覺空間感遼闊,更表現了對於鄉土的熱愛,情意相當溫暖動人。 全詩在創作手法的表現上,有幾點值得注意:

95 (一)修辭的精靈 由副標題「從蘭陽平原這隻初醒的眼睛去探視寶島美麗的丰采」起,作者便以擬人手法,標示出蘭陽平原「初醒」的清新與稚嫩。第四節裡岩石的「日日觀望」,也因擬人手法的適時使用,而充具活潑的人情。表現最為明顯的,則是本詩首節本純為景物描寫,從第二節起,作者寫「山在左 海在右 我在山海作壯闊的三人行」,復將「人」拉進融入風景中;再活用類疊,以三句「等你」,表現等待的殷切,暗示了蘭陽平原位於雪山山脈和太平洋環繞中,背山面海的地形,猶如依偎在母親懷抱中的孩子,在呵護中歡喜地成長。蓉子在此以女性細膩的情感、擬人的手法,將母性的溫暖投射於山海之中,從而展現「大地之母」的象徵效果。

96 (二)色彩的點染 強烈的色彩感也是本詩相當值得注意之處。平原山岡的蔥籠綠意是作者的描寫焦點,從首句「大批的綠迎面而來」,即可見色彩在視覺上所帶給作者的強大震撼,此後關於顏色的描寫,作者用層巒疊「翠」、山底「蒼褐」、「綠色錦緞」、「蔥翠」、「綠玉」、「翠浪」等層出不窮的語彙,反覆鋪陳卻豐富多變,色彩層次相當豐繁。「深青色」的海水與綠色的山景平原,俱屬寒色系統,予人清新之感;其中又有大片「純金色」的陽光鑲嵌,與前節所述母性的呵護互為映照,在全詩冷調的清新中,帶來溫暖的感受,是相當成功的點染。

97 (三)呼應的手法 「穿松濤與波濤的涼風」一句,以 「松濤」 呼應山的環抱,以「波 濤」呼應海的包圍。 「在山和海之間的蘭陽平原/依然 是純樸清新的早晨」,呼應副標題 中「初醒的眼睛」意象。

98 (四)饒有餘味的收束 「再過去 是蘇花公路疊起的高潮/以及光輝炙人的正午」以時空的延伸,預示旅途的延展,與寶島風光的持續讚頌,裊裊盪盪,別具韻味。

99 延伸閱讀——蓉子詩歌節選 〈眾樹歌唱〉節錄 〈晨的戀歌〉節錄 〈夏,在雨中〉 〈橫笛與豎琴的晌午〉 〈紫色裙影〉

100 仰望 更勝斧斤之姿挺立 以成行成叢成片的井然 一齊指向天空— 為這眾多意象協力的高舉 天空遂壯闊起來 杉林彩檜
眾樹歌唱 節錄 仰望 更勝斧斤之姿挺立 以成行成叢成片的井然 一齊指向天空— 為這眾多意象協力的高舉 天空遂壯闊起來 杉林彩檜 雲的白髮緩緩地掠過樹梢 念及過程 眾樹歌唱         (《橫笛與豎琴的晌午》)              

101 晨的戀歌 節錄 不知道夜駕何事收斂起它的歌聲, 晨星何時退隱—— 你輕捷的腳步為何不繫帶銅鈴? 好將我早早從沉睡中喚醒! 讓朝風吹去我濃濃的睡意, 用我生命的玉杯, 祝飲盡早晨的甜美。 早晨的空間是寬闊而無阻滯的, 緊隨著它歡欣與驕傲的步屜, 我要挽起蔑筐, 將大地的彩虹收集!(《蓉子詩選》)

102 縱我心中有雨滴 夏卻茂密 在雨中 每一次雨後更清冷 枝條潤澤而青翠 夏就如此地伸茁枝葉 鋪展籐蔓 垂下濃蔭 等待著花季來臨 縱我心中有雨淌 如此茂密的夏的翠枝 一天天迅快地伸長 我多麼渴望晴朗 但每一次雨打紗窗 我心發出預知的迴響 就感知青青的繁茂又添加 夏,在雨中

103 心形的葉子闊如手掌 鬚籐繾綣 百花垂庇 在我南窗 啊、他們說:夏真該有光耀的晴朗 我也曾如此渴望 但我常有雨滴 在子夜 在心中
但我常有雨滴 在子夜 在心中 那被踩響了的寂寞 係一種純淨的雨的音響— 哦、我的夏在雨中 豐美而淒涼! (《蓉子詩抄》)

104 橫笛與豎琴的晌午  悠悠遠遠的音波 像隔岸擣衣聲 迴響在每一處靜靜的水上 迴響那沉穩的明麗 沁人的古典 撩人的哀愁和蒼涼的寂靜 又一全音階的時刻 橫笛與豎琴的晌午 透過長長的格子窗 看明代宮娥 倭髻垂頸 玉簪珠翠 用纖纖手指撥響: 耶伽的古代 靈鼓的往昔 琵琶的域外—— 往昔 往昔是一組單純的編鐘 清朗而明悅

105 而低低的鼓音響起 急驟的鼓音 迴旋似水波的鼓姿 這般奇異地滲透著 蒸發著 眩耀著 一古老民族的情愁 分不清是悲壯或哀怨 啊,東方恆在 透過窗櫺 在不遠的距離以外!

106 紫色裙影 以旋風的姿 揚起了一片紫 這年代揚起了紫色深怨 那漣漪之幃幕 這深深淺淺不同希望與失望的靜靜動動 以燈暈搖漾著夜色至於七彩 至於七彩 而我所愛的一片紫 如何 為黃鸝所探知 為金銀色的喇叭花所吹送 縱使褪下踝鈴 晚風依然追蹤

107 而紫色潮水不斷上揚 涉過玻窗 淹沒了早春、淹沒了早春的綠 在仕女們的衣袖 庸俗地騰躍 任意地款舞
此乃我所喜靈魂之莊靜紫 我們深紫羅蘭的裙縠 如此 拖曳著悶鬱的裙浪— 如此地守望在長階 等待在長廊 多一分紅色歡悅 色彩便明悅 多一分藍色沈郁 容顏遂滯黯 穿上了紫色裙 長得端淑 短得窈窕 當晚風的裙褶愈益擴大 我遂等比例的瘦削 從此僅能穿窄窄的裙裾 裙角凝重 不再飄揚 (《七月的南方》)

108

109

110


Download ppt "第七課 現代詩選 蕃薯地圖&蘭陽平原."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