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十章 俄苏现实主义文学 第一节 概述.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十章 俄苏现实主义文学 第一节 概述."—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章 俄苏现实主义文学 第一节 概述

2 一、形成与 特征 背景 历史背景:重大的政治历史事件纷呈迭起 。 第一次世界大战 文化背景:唯物主义的影响 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 世纪末苏联的解体 文化背景:唯物主义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批评占主导地位

3 思想特征 第一,与人民大众同呼吸共命运,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二,20世纪俄苏文学伴随着时代的脚步前进,表现新的主题,塑造新型的主人公形象。 第三,洋溢着深厚的人道主义思想。

4 艺术特征 第一,多种文学流派并存,竞相发展并迅速交替。
第二,不同风格的艺术形式在相互影响中走向综合,现实主义仍然是强劲的主潮,但在不断地自我更新,表现出多种形态。 第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苏联文学的审美原则和基本创作方法。 第四, 作家的艺术思维发生了重大变化,把对现实的形象描绘与理性思考融为一体。

5 二、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十月革命—20年代末) 新旧文学观念的嬗变也十分迅捷,文坛出现了多种文学流派、多种文学形态共存的局面。这一阶段是苏联文学史上文艺思潮极其活跃的时期,文学团体和流派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6 小说创作 三部里程碑式的长篇:富尔曼诺夫《恰巴耶夫》、绥拉菲莫维奇《铁流》、法捷耶夫《毁灭》 诗歌创作:
“白银世纪”:象征派、阿克梅派、未来派 马雅科夫斯基与《列宁》

7 第二阶段(30年代初—50年代初) 小说创作歌颂社会主义建设,讴歌一代新人的成长,弘扬苏维埃爱国主义精神,是这一阶段小说创作的主导思想。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为苏联文学与苏联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要求艺术家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地和具体地描写现实。同时,艺术描写的真实性和历史具体性必须与用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的任务结合起来。

8 小说创作 尼·奥斯特罗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9 保尔 冬妮娅

10 阿·托尔斯泰《苦难的历程》:《两姊妹》、《一九一八年》、《阴暗的早晨》
肖洛霍夫的《被开垦的处女地》(第一部,1932) 局部性和全景性小说

11 卫国战争文学 德国法西斯的入侵,不仅破坏了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也中断了苏联文学的正常发展,文学迅速转入战时轨道,战时和战后初期的卫国战争文学,基本思想倾向是塑造为保卫祖国而浴血奋战的英雄战士形象,歌颂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作品的基调是既描写战争的残酷,又充满乐观主义精神。文学创作以小说的成就最高。

12 主要作品 西蒙诺夫的《日日夜夜》(1942) 瓦西列夫斯卡雅的《虹》(1942)
特瓦尔多夫斯基的长诗《瓦西里·焦尔金》(1941—1945) 法捷耶夫的《青年近卫军》(1941—1945)

13 第三阶段(50年代初—80年代中) 作家们在排除了“无冲突论”的干扰之后,致力于艺术形式的创新。文学界思想活跃,不同的艺术流派和理论主张竞相发展,给当代苏联文学留下了诸多成功的经验。 “解冻”文学思潮 爱伦堡《解冻》、帕斯捷尔纳克《日瓦戈医生》 小说创作:农村题材、军事题材、道德探索作品 诗歌:“大声疾呼”派、“悄声细语”派

14 农村题材 以抒情的笔调描写农村的古老风情和泥土的芳香,挖掘千百年来形成的人民精神道德财富的根,揭示人民性格的本源。
别洛夫的《凡人琐事》(1966),拉斯普京的《最后的期限》(1970)和《告别马焦拉》(1976),阿斯塔菲耶夫(的《最后的问候》(1957—1978),舒克申的许多中短篇,是这种风格的代表。

15 军事题材 “前线一代”作家以真实地描写战地生活著称,人称“战壕真实派”。代表作有邦达列夫的《营请求炮火支援》(1957)和《最后的炮轰》(1959),巴克拉诺夫的《一寸土》(1959),白俄罗斯作家贝科夫的《第三颗信号弹》(1962)等 。 对战争过程进行广阔描写的全景性军事小说有:恰科夫斯基的《围困》(1968—1975),斯塔德纽克的《战争》(1970—1980)等。 致力于开掘军事文学的“人学”深度的小说有:鲍·瓦西里耶夫的《这里黎明静悄悄》(1969)等。

16 道德探索作品 道德探索的作品突破了题材的界限,往往从人的价值与生存的意义、人类的前途与命运等哲学命题入手,思考世界面临的紧迫问题。
艾特玛托夫的《白轮船》(1970)、《一日长于百年》(1980)和《断头台》(1986) 邦达列夫的社会问题三部曲《岸》(1975)、《选择》(1980)和《人生舞台》(1985) 拉斯普京的《火灾》(1985) 阿斯塔菲耶夫的《鱼王》(1972—1975)等作品

17 “大声疾呼”派  苏联诗歌流派。崛起于50年代末60年代初,这派诗歌的成就主要表现于政治抒情诗和史诗性叙事诗的繁荣。它有一大批有影响、有声望的诗人,如叶甫图申科、沃兹涅先斯基、罗日杰斯特文斯基、卡扎科娃、阿赫玛杜琳娜、奥库扎瓦等。 他们的诗歌创作的共同特点是对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的极端关注,把诗歌作为针砭时弊的武器和直接抒发思想情绪、表达政治见解的号筒。“大声疾呼”形象地说明了他们的创作的“呐喊”风格和充满愤慨与斗争热情的激进的思想倾向。就诗歌本身而论,则显得缺乏艺术性,有时标语口号化,似乎有意追求“新闻报道”的效果。总的说来,表现了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诗歌直接为政治路线服务的作用。

18 “悄声细语”派 60年代后半期和70年代在“大声疾呼”派渐趋消沉后声名雀起,受到人们重视。
不是在舞台和晚会的庄重场合里激昂慷慨地朗诵,而是在知音者的“小圈子”里柔声慢语地低吟,因而有“室内抒情派”的戏称。它不以政论性见长,而以抒情性见长;不热衷于“大题材”,而热衷于“小题材”;所反映的多非重大的社会政治事件,日常生活场景,身边小事、自然风景,以至回忆童年和缅怀古迹,都是他们开拓诗意的领域。他们从外部大世界的宏观观察转向对内心深处自我的剖视。作品多表现“永恒主题”,意味隽永,结构严谨,手法细腻纤巧,语调深沉,很少雄辩的言辞和喋喋不休的说教。他们不追求强烈的社会反响,而力图从感情深处唤起读者的共鸣。其中影响最大的是鲁勃佐夫。

19 “解冻文学”思潮 因爱伦堡的《解冻》(1954—1956)而得名。小说以写冰雪消融、解冻时节来临结束。 “解冻”成了这个时期文学界的象征,由此发端的干预生活、写阴暗面、表现重大的社会政治问题,关注人物命运的创作倾向,被称为“解冻文学”思潮。

20 “解冻”思潮的性质极其复杂,其积极方面是对“无冲突论”的反拨,促进了文学对人物命运和重大社会问题的关注。中篇小说是“解冻文学”的主要体裁。

21 “解冻文学”的重要作品还有:奥维奇金的农村问题特写《区里的日常生活》(1952—1956),并由此形成了奥维奇金流派。杜金采夫的长篇小说《不是单靠面包》(1956)引起了激烈的争论。肖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1956)推动了军事文学创作的转折。

22 第四阶段(80年代中—世纪末) “回归文学” 较有影响的作品有普拉托诺夫的《初生海》和《基坑》,布尔加科夫的《狗心》,雷巴科夫的《阿尔巴特街的儿女们》,格罗斯曼的《人生与命运》,札米亚金的《我们》,索尔仁尼琴的《古拉格群岛》等, “回归文学”是一种十分复杂的现象,其作者对十月革命后苏联的一系列重大历史性变革采取怀疑甚至敌视的态度,这使得他们的作品难以反映当时的时代精神。这些作品的艺术水准也参差不齐,如何实事求是地评价“回归文学”在俄苏文学史上的地位,是一个尚待解决的新课题。


Download ppt "第十章 俄苏现实主义文学 第一节 概述."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