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第二章 奴隶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荣----西周(前1046—前771年)
第二章 奴隶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繁荣----西周(前1046—前771年) 第一节 西周前期的政治 第二节 西周的社会经济 第三节 西周的衰亡
2
第一节 西周前期的政治 一、西周的建立和前期的强盛 1.周族的兴起 2.武王伐纣和西周建立 3.周公东征和营建洛邑 4.分封诸侯
第一节 西周前期的政治 一、西周的建立和前期的强盛 1.周族的兴起 2.武王伐纣和西周建立 3.周公东征和营建洛邑 4.分封诸侯 5.成康之治
3
周族的兴起 周族是一个古老部落,生活在渭水流域。 周族的始祖叫后稷,名弃。其母姜嫄,在野外践巨人脚印而感孕。后稷早年生活在母亲的氏族中。
后稷擅长农业生产。
4
后稷 姜嫄
5
周族的兴起 后稷十几传到了公刘,周族迁居于豳(陕西旬邑西)。 在豳,他们开发土地,修建房舍,改造工具,农业技术有了提高。
这个时期的周族,仍然属于氏族公社。
6
周族的兴起 公刘九传至古公亶父。 古公亶父率族人迁至周原(今陕西岐山)。 在周原,古公亶父建立了城郭和官司,人民被组织在“邑”的地域机构中。
公亶父被周人称作“太王”,他是周王朝的奠基人。
8
周族的兴起 古公亶父的儿子季历时期,周族已经是西方的强大力量,商王朝感到威胁,季历被商王文丁所杀。
9
周文王 季历儿子昌继立,积极与商朝联系,同时开始“剪商”活动,三分天下而有其二。
昌即周文王,时称“西伯”。他积极改进内部体制,建立政治中心“丰邑”。
11
周文王演易台
12
1976年在歧山凤雏村发现了宫殿的遗址
13
1977年在陕西岐山周原发现的早周宫殿基址内清理出大批甲骨,计有17120片,其中卜甲190多片,共600多字。这批甲骨文字体极小,契刻精细,经测定其年代大多在周族克商之前。它的发现为研究西周历史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
14
姜尚 姜尚,本姓姜,名尚,字子牙。 姜尚辅佐武王灭商纣有功,封于齐,都营丘(今山东淄博),为齐国始祖,有太公之称,俗称姜太公,亦称“齐太公”。
15
周武王 周文王姬昌次子,西周的创建者,姬姓,名发,諡号武王。
他继承父亲遗志,于公元前1046年消灭殷商王朝,夺取全国政权,建立了西周王朝,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政治才能,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代名君。
16
孟津大会 商后期,商周矛盾激化, 文王死后,由后立的太子发继位,即周武王。其子武王于即位的第二年进军孟津,大会“ 八百诸侯”,确立了伐纣大同盟。 牧野之战 约前1046年,周武王兴兵伐商。正月甲子日清晨到达殷郊牧野。商王纣仓忙出兵应战,被迫从军的奴隶,一到阵前便倒戈起义,引导周军攻入朝歌,纣见大势已去,自焚而死,商亡。
18
西周的建立 天亡铜簋(gui,古代盛食物的器具)。高24.2cm,陕西省岐山县出土。底部有78字铭文。记述武王灭商后举行祭祀大典,祭告其父,同时取代商王祭祀天神。
19
西周的建立 利铜簋,西周初年青铜器。簋内底部有32字铭文,记载武王灭商的事实。 利铜簋,高28cm,陕西临潼出土
20
平定武庚叛乱 周公二次克商 周公 周公摄政 武王灭商后第二年死,其子成王年幼,于是周公代行朝政。周公执政期间,参与了周初政权建设,显示了卓越的才能和智慧。 “ 三监” 周公提出以殷治殷的主张。武王采纳。于是让纣之子武庚在商故地承袭王号,继续统治殷商遗民。并将商的畿内之地一分为三,由武王之弟管叔鲜、蔡叔度、霍叔分别管理,合称三监。
22
周公东征方鼎 这件方鼎是西周早期比较罕见的一件青铜器器。现藏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馆。铭文记述了周公东征征服东土四国获胜回归后在周庙进行的祭祀活动。
23
周公庙 位于歧山县城西北的凤凰山南麓,是唐武德元年(618)为纪念西周政治家周公姬旦修建的,距今已有近1400年的历史。
庙区内除所存的数座古代建筑,还有众多碑石和参天的古树。
24
周公庙
25
周初大分封 周初主要诸侯国示意图
26
周初大分封 宜侯矢铜簋(左图) 高15.7cm,江苏丹徒县出土。 有铭文120余字,是西周分封 的重要史料。 康侯铜斧
27
周初大分封 匽侯铜盂 高24cm,辽宁喀拉沁左翼蒙古自治县出土。匽,即燕。燕国周初分封的证据。
28
成康之治 成王亲政后,注重发展农业生产。其子康继位后,社会安定富足,周朝的繁盛达到了鼎盛,被称为“成康之治”。
《史记·周本纪》称:“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措四十年不用。”
29
周成王 周康王
30
二、西周的国家机构和政治制度 1.官制 天子——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冢宰、司徒、司马、司寇、司空、宗伯、太史寮(太史、祝、宗、卜)
31
2.分封制、宗法制和等级制
32
分封制 周王将土地和人口分配给周王的兄弟、亲戚及有功之臣。其特征是,以血缘为纽带,以姬姓为核心,建立了周天子统辖下的地方行政系统。
“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藩屏周。” 《左传·定公四年》 “封邦建国,受民授疆土。”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周公兼治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荀子·儒效》 “兄弟之国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 《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周之所封四百余,服国八百余。” 《吕氏春秋·观世》 周王将土地和人口分配给周王的兄弟、亲戚及有功之臣。其特征是,以血缘为纽带,以姬姓为核心,建立了周天子统辖下的地方行政系统。 这是一套上自周天子下至士的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从而在一定时期内有效的加强了周王室对全国的控制。
33
封国与周天子的关系 封国必须承认周天子是它们的共主。 诸侯国有相对的独立性。其职位一般世代相传,在封国可以独立行使行政权。
天子分封诸侯,诸侯也同样向下分封。诸侯将土地和人口分给卿大夫,称“ 采邑”,卿大夫再封给士。士是贵族的最低层。
34
宗法制 宗法是中国古代社会血缘关系的基本原则,其主要内容是嫡长继承制。商代已有嫡长继承的雏型。西周时期,宗法发展成为系统制度。 宗法制的原则
宗法制是在父权家长制基础上不断扩大和发展起来的,宗法制构成了贵族等级制的阶梯。宗法制就是嫡长子为大宗继承父位,庶子为小宗进行分封。 层层的相属宗法关系,使族权和政权合一。周代贵族的等级制度,是依据这种宗法关系来确立的。 宗法制的原则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公羊传》隐公九年)意为王正妻之子即使不聪明,也要立他为继承人;如正妻无子,其他妃妾有子不是立年长的为继承人,而一定要立这些妃妾中地位最高的妃妾之子(不管年龄)为继承人。 宗法制的原则
35
西周的宗法制度
36
3.礼制和刑法 礼制和刑法并用是西周奴隶制国家的一大特点。
37
刑罚 礼乐 西周在《禹刑》和《汤刑》的基础上,制定了《九刑》。周代的刑罚,有墨、劓、刖、宫、大辟五刑。
周礼有广义、狭义两种。广义指所有政治、军事、文化制度;狭义指各种礼仪。礼和刑都是维护统治的手段,刑对平民和奴隶;礼则主要调整统治阶级内部关系,使上下协调一致。周礼非常繁缛,据《周礼》有吉、凶、军、宾、嘉五礼(也就是有关祭祀、丧葬、军旅、朝庭盟会和婚冠喜庆等各种典礼仪式。) 礼乐 西周在《禹刑》和《汤刑》的基础上,制定了《九刑》。周代的刑罚,有墨、劓、刖、宫、大辟五刑。 贵族犯法,往往可以获得特赦,即使按律判刑,又可以“赎刑”。所谓:“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西周兵器:青铜头盔
38
4、军队 周王室宿卫宗周的有六师,称为“西六师”;在成周镇慑东方诸侯的有八师,称为“成周八师”。共十四师,每师2500人。分封的诸侯国,都有一定的武装力量。 西周兵器:青铜戈 青铜尖斧
39
高22.8厘米 西周的军事 铜彝(盛酒的器具),陕西眉县出土。内壁长篇铭文,记载了 西周的军事制度。
40
第二节 西周的社会经济 一、井田制和农业
41
井田制 井田制度,是周代国家的经济基础,是基本的土地制度,体现了我国社会生产关系的重要部分,与宗法制、分封制密切相连,在西周得到进一步发展。
42
农具与耕作技术 骨铲 这一时期的农业工具,仍多为木、石、蚌、骨所造。青铜工具也有在农业中使用的如钱、鎛、銍。 石刀
耦耕:西周时期,盛行耦耕,即二人为一组,合力而耕。 “千耦其耘”的诗句,反映了成千上万的人群大规模耦耕的景象。 石刀
43
耕作技术的改进 由原来的抛荒制发展到休耕制——“三田制”:菑――第一年休耕的土地;新――去年休耕过,今年新耕的田;畬――休耕后连续耕种了三年的土地。
44
:“如砥如京,乃求千斯仓,乃求万斯箱,黍稷稻粱,农夫之庆。”
【百谷】 西周农作物种类较商代有所增加。当时有百谷之称。谷类有黍、稷、稻、粱、麦,还有豆类、麻类、瓜果类作物。《诗·七月》:“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禾麻菽麦。”反映了作物的多样性。 诗·小雅·甫田 :“如砥如京,乃求千斯仓,乃求万斯箱,黍稷稻粱,农夫之庆。”
45
二、工商食官和手工业及商业 1、工商食官 工匠和商贾都是官府的奴仆,受官府的严密控制,按照官府的要求进行生产和贸易,其衣食住行由官府提供。
2、手工业 西周青铜器铸造业的分布地区,已大大超过商朝,数量大大增加。纹饰从繁趋简,显得更加精巧实用,器型由厚重变为轻薄,铭文增多。“毛公鼎”有497字,大盂鼎有291字。
46
毛公鼎 为西周晚期的宣王时期器物。 铭文长达497字,其内容是周王为中兴周室,革除积弊,策命重臣毛公,要他忠心辅佐周王,以免遭丧国之祸,并赐给他大量物品,毛公为感谢周王,特铸鼎记其事。
47
大盂鼎 有铭文291字,其内容为:周王告诫盂(人名),殷代以酗酒而亡,周代则忌酒而兴,命盂一定要尽力地辅佐他,敬承文王,武王的德政。
周康王时期著名青铜器。 有铭文291字,其内容为:周王告诫盂(人名),殷代以酗酒而亡,周代则忌酒而兴,命盂一定要尽力地辅佐他,敬承文王,武王的德政。
49
墙盘 通高16.2厘米,口径47. 3厘米,深8.6厘米。史墙盘是西周微氏家族中一位名叫墙的人,为纪念其先祖而作的铜盘,因作器者墙为史官而得此名。 盥洗器,此盘造型规整,纹饰精美。 盘内底部刻有铭文,共284字,记述西周文、武、成、康、昭、穆六王的重要史迹以及作器者的家世。
50
何尊 高39厘米、口径28.6厘米、重14.6公斤。工艺精美、造型雄奇。
何尊 高39厘米、口径28.6厘米、重14.6公斤。工艺精美、造型雄奇。 铜尊内胆底部有122字的铭文,记载了周成王营建洛邑,建筑陪都的重要历史事件,极具史料价值,而其中“宅兹中国”(大意为我要住在天下的中央地区)更是“中国”最早的文字记载。 1963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东北郊的贾村。
51
西周的陶瓷器 陶瓷器的制作,西周时期有突出的发展。在陕西岐山、长安等地的西周遗址和墓葬中,都发现了原始瓷器,有簋、豆、罐等。
这些原始瓷器,基本上达到了成熟的程度,是中国瓷器史上的一个重大发展。
52
西周建筑开始用瓦 在陕西岐山凤雏村岐周宗庙遗址中发现有少量带有瓦钉或瓦环的绳纹瓦,这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瓦。
53
西周车辆的制造 西周时期车辆的制造,形制更为精巧,种类也有增多。车的部件和马的佩饰有几十种名目。制造一辆车,要有多种熟练工匠的密切协作,构成了综合性的手工业。 西周车马(陕西西安出土)
55
3、商业 有了固定交易地方—市,专职官吏—质人,负责监督交易的进行,负责双方需要订立契约,由质人负责主持和颁发。
56
西 周 的 商 业 和商一样西周通用货币仍然是贝,以朋为单位。金文中赐贝的记载很多,最高数额为百朋。以贝殉葬的现象也不少。铜也被用来交换,以锊为单位。金(铜)作为货币,也较商代更为流行。 民间的贸易活动,也在城邑内外展开,但一般数量较小,大都以物易物,相互交换一些日用必需品。 西周的货币
57
第三节 西周的衰亡 一、西周中期社会矛盾的加剧
第三节 西周的衰亡 一、西周中期社会矛盾的加剧 西周经历了周文、武的创建时期,成、康的发展兴盛时期,到了周昭、穆时,就进入了社会矛盾日趋深化的时期,各种矛盾日趋尖锐,不但削弱了西周王朝的统治力量,而且使制度不断遭到破坏,国家从此走向了衰落的阶段。
58
周昭王 周朝第四代王 ,周康王之子。 昭王十九年,他亲自统帅军队南攻楚国,全军覆没,昭王死于汉水之滨。南征的失败,是周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
59
周穆王 周朝第五代王 ,周昭王之子 。 我国历史上最富于神话色彩的君王之一。传说享寿105岁,在位时间约为55年 。 周穆王喜好游历 。
60
二、国人暴动和共和行政 厉王是西周第十位国王(前878年—前841年),在位37年。
在位期间,横征暴敛,加重了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同时还剥夺了一些贵族的权力,任用荣夷公为卿士,实行“专利”,将社会财富和资源垄断起来。因此招致了贵族和平民的不满。 公元前841年,发生了国人暴动,人民包围了王宫,袭击厉王,他仓皇而逃,后于公元前828年死于彘(今山西霍县)。
61
国人暴动
62
共和行政 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是我国现存史料中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63
三、宣王中兴和不籍千亩 周宣王即位,整顿内政,稳定社会秩序,在对周边的少数民族的战争中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史称”宣王中兴”。
宣王中兴仅得一时喘息,随即各种矛盾激化,内外交困。
64
料民太原和不籍千亩 料民太原:料,数也。也就是由国家清点户口、人数,搜捕逃亡的奴隶,加强对人民的控制。
不籍千亩:即不再举行藉田礼,这样实际上打破了公田与私田的界限。
65
四、西周灭亡和平王东迁 幽王沉湎酒色,不理国事,废申后而立褒姒,以“烽火戏诸侯”来搏取褒姒一笑。更换太子,终于导致诸侯叛乱。
公元前771年,申侯勾结犬戎攻周,杀幽王于骊山之下。 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西周灭亡。
66
褒姒 褒姒原是一名弃婴,被一对做小买卖的夫妻收养,在褒国(今陕西省汉中西北)长大,周幽王征伐有褒国,褒人献出美女褒姒乞降,幽王爱如掌上明珠,立为妃。 褒姒生子伯服,幽王对她更加宠爱,竟废去王后申氏和太子宜臼,册立褒姒为王后,立伯服为太子。
67
烽火戏诸侯
68
西周的思想和文化 《周易》是关于占卜的记录,但它从当时人们的生活实践和社会实践来解释占卜的卦爻,因而也含有一些比较科学的思想因素。
《周易》所反映的科学思想 西周的思想和文化 《周易》是关于占卜的记录,但它从当时人们的生活实践和社会实践来解释占卜的卦爻,因而也含有一些比较科学的思想因素。 《周易》中的八卦: 所谓八卦,即从自然界中选取了天、地、雷、火、风、泽、水、山八种自然物,作为生成万物的根源,这就是关于万物生成的一种十分朴素的唯物主义观念。这是一种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这些萌芽的科学思维,对后世哲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69
文字的发展 西周时期出土的器物较多,铭文篇幅也较长,成为金文的主要部分。
容庚的《金文编》收录了20世纪50年代前出土的铜器铭文近3000个单字,近年又出土了大量的商周铜器,又增加了不少金文新字。 西周金文一般有较长的篇幅,如毛公鼎近500字,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临潼出土的记武王伐商的利簋,都载有铭文,丰富了关于西周社会历史研究的内容。 毛公鼎(陕西岐山出土) 史墙盘上的铭文
70
《诗经》:《诗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有西周的诗歌三百余篇。
其中的《周颂》、《大、小雅》和《国风》中《周南》、《召南》以及其他部分篇章,是西周时期的作品。国风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 音乐的发展,表现在乐器种类的增多和音乐理论的发展。当时的乐器除编钟、编磐和大小不同的鼓等打击乐器之外,像琴、瑟等弦乐器,笙、竽等管乐器,也都出现。所谓金、石、丝、竹、瓠、革之音,大都齐备。
71
西周时期,医药学有所发展。有关中医的理论基础,在此已经初步形成。还提出要注意饮食和清洁卫生,有了预防疾病的初步观念。这些都反映了西周时期医学的发展。
西周青铜簋 教育 周代重视贵族子弟的教育,从幼童开始,就要教以礼、乐、射、御、书、数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号称为“ 六艺”。
72
天文学 西周时,天文学家观测恒星,在黄道带和赤道带的两侧,确定了28个星座作为标志,称为二十八宿。
西周关于日食的观测,《诗经·小雅·十月之交》有明确的记载。这次日食发生在周幽王六年十月初一日,即公元前776年9月6日。这是我国最早的一次有确实日期的日食记录,也是我国最早的以日月合朔为一月开端的记录。
73
中国最早的天文观测仪器是用土圭观测日影,而最早装置圭表的观测台是周初在阳城建立的周公测景(影)台(遗迹在今河南登封告成镇)。利用土圭观测日影,就能比较正确地测定出太阳年的长度。
天文历法 周公测景台(河南告城)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