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

2 一、人口迁移 1.概念: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一般具备三个条件: A、空间位移(行政区变化) B、时间限度(大约1年以上)
C、改变居住地 A A2 A1 B B1 C C C2 A1→B1、C1→A2属于人口迁移 A1→A2、C1→C2不是人口迁移

3 人口迁移 人口流动 人口流动:人口短期离开原居住地后又返回的现象。 如旅游,出差,购物。

4 2、人口迁移的分类 ①按地理范围划分 ②按迁移方向划分 农村→农村 国际人口迁移 城市→农村 农村→城市 国内人口迁移
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5 1、下列人口流动行为中,属于人口迁移( ) A、外出度假、旅游,上街购物 B、张成高中毕业考取大学去异地读书 C、王艳从甲县A中学转到乙县B中学读书 D、聚居在叙利亚难民营的伊拉克难民 2、下列人口迁移事件中,哪些是国际迁移( ) 哪些是国内迁移( ) A 北宋末年,由于战争引起的中原人民大规模南迁 B 19世纪末,俄国向西伯利亚流放犯人 C 明清时期我国广东、福建等省的人民移居东南亚 D 在我国工作的外籍工人 BCD CD AB

6 如何分析人口迁移的特点: 1.人口迁移的规模大小(人口流动的流量大小) 2.人口迁移的方向(迁出区和迁入区的分布)
3.人口迁移方式(自发的 政府组织的  外力强迫的) 4.人口迁移特点形成的原因 5.人口迁移的意义 (对迁出区和迁入区的作用)

7 世界人口迁移(二战前) 东南亚

8 战后外籍工人主要分布 西欧 西亚 南非

9 欧洲 中国 美 洲 日本 非洲 印度 澳大利亚

10 影响:促进新大陆的开发;种族,民族的融和,文化的交流;美洲人口剧增,非洲人口大量减少,大批印第安人被杀害.
3.国际人口迁移 影响:促进新大陆的开发;种族,民族的融和,文化的交流;美洲人口剧增,非洲人口大量减少,大批印第安人被杀害. 特点 流向 原因 二战前 二战后 欧洲→美洲 旧大陆→新大陆 地理大发现, 新航线开辟, 殖民扩张 非洲→美洲 已开发国家→未开发国家 中、日、印度 →东南亚、美洲 (集团性、大批移民) 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 亚非拉→北美、 西欧、 西亚石油产区 经济生产 发展不平 衡,劳动 力供求关 系差异 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 增多

11 练习 (B) 1.二战前,亚洲劳工主要迁出、迁入地区是 A 中国人主要迁往美洲和西欧 B 日本人迁往美国、巴西、秘鲁等国
C 印度人只迁往非洲和大洋州 D 中国人只迁往东南亚国家

12 练习 (C) 2.下列有关国际人口迁移的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 最早移入美洲的移民,主要是西班牙人和英国人
B 二战前,国际人口迁移的规模较小,而且以长期 定居为主 C 二战后,大量移民迁入的地区是美国、加拿大、 西欧、大洋州和西亚 D 二战前后,发展中国家都是人口迁出区

13 练习 (A) 3.有关人口迁移的论述,正确的是 A 发展中国家迁移至发达国家的人口数量虽少,但往往 造成发展中国家人才的外流
B 我国国际人口迁移的科学文化素质一定高于国内人口 迁移的素质 C 受全球经济一体化影响,国际人口迁移数量大为减少 D 加拿大、美国、澳大利亚、日本、中国是世界重要的 移民迁入国。

14 客家人 客家人,又称为河洛郎。客家人是一个具有 显著特征的汉族民系,也是汉族在世界上分 布范围最广阔、影响最深远的民系之一。

15 客家人的历史 客家人的祖先源自中原,是从中原迁徙到 南方,是汉民族在中国南方的一个分支。因为 身在异乡,对于故乡河洛(以洛阳为中心的洛
河流域)地区的眷恋,自称“河洛郎”。

16 客家人的六次大规模南迁 第一次南迁是在秦始皇时代。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政治和军事的需要,派兵60万人“南征百越”。南下的秦军,从闽粤赣边入抵揭岭(即揭阳山,今揭阳县北150里),直抵兴宁、海丰二县界。 第二次南迁是在东晋“五胡乱华”时期。 当时,为了避难,一部分中原居民辗转迁入闽粤 赣边区。

17 客家人的六次大规模南迁 第三次南迁是在唐末黄巢起义时期。 唐代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巨大灾难,迫使大量中原汉人南逃。
第四次南迁是宋南渡及宋末时期。 南宋末年,元军大举南下,又有大量江浙 及江西宋民,从蒲田逃亡广东沿海潮汕至 海南岛。

18 客家人的六次大规模南迁 第五次南迁是在明末清初时期。 其时,生活在赣南、粤东、粤北的客家人因人 口繁衍,而居处又山多地少,遂向川、湘、桂、
台诸地以及粤中和粤西一带迁徙。 第六次南迁是19世纪中叶太平天国时期。 当时为避战乱,有一部分客家人迁徙到南亚, 有的被诱为契约劳工,被押往马来西亚、美国、 巴拿马、巴西等地。

19 读图1·8,新中国成立以后到1986年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相比,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有什么特点?

20 4、我国国内的人口迁移 影响因素 迁移特点 流向地区 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 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有计划、 有组织的迁移 由东部迁往 西北和东北 内地 沿海; 山区 平原; 贫困地区 发达 地区 国家改革开放政策 自发迁移

21 练习 4.建国以来,我国人口主要迁出的地区是 A 闽南地区 B 陕甘宁地区 C 黄河、长江下游地区 D 两广地区 C

22 练习 A 5.近年来,我国出现“民工潮” 的主要原因是 A 城市和沿海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 B 东南部劳动力不足 C 我国农村人口密度大
D 我国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 A

23 练习 B 6.关于我国两个历史时期人口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从迁移方向看都是从内地流向沿海 ②从迁移原因看,主要都是经济原因引起的
③从迁移量看,前者以定居移民为主,后者以流动人 口为主,流动量大 ④ 从迁移方式看,都是被迫迁移为主 A ①②③④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B

24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第2课时)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25 活动探究 当你大学毕业后,打算回家乡还是到外地发展? 1、准备在家乡发展的同学,谈谈你留在 家乡的理由?
与大家分享你的梦想—— 当你大学毕业后,打算回家乡还是到外地发展? 1、准备在家乡发展的同学,谈谈你留在 家乡的理由? 2、打算到外地发展的同学,请你告诉大 家你选择迁移到哪里(如深圳、上海、广 州、珠海等) ?此地吸引你去发展的最主 要因素是什么?

26 2.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展,交通和通讯发展、文化、婚姻、宗教等
阅读课文P10的内容,归纳总结: 一、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1.自然因素:气候、淡水、土壤、矿产资源等 2.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展,交通和通讯发展、文化、婚姻、宗教等 3.政治因素:战争、政策、政治变革等 主导因素: 经济因素

27 学以致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一: 图瓦卢“仆告”
材料 一: 图瓦卢“仆告” 2001年11月15日,图瓦卢领导人在一份声明上说,由于地球气温上升,海水也逐渐升高,图瓦卢一些海岛已被海水淹没,这情况叫图瓦卢1万2000个国民害怕。他们对抗海平面上升的努力已告失败,并宣布将放弃自己的家园,举国移民纽西兰。图瓦卢将由此成为全球第一个因海平面上升而进行全民迁移的国家。据推测,图瓦卢可能50年后被海水淹没。 1.材料一中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自然环境的变化

28 材料二: 2.材料二中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大庆市位于松嫩平原中部,距哈尔滨159公里。1960年以前是草原与沼泽。1959年9月26日松基三井打出石油,正值建国十周年大庆前夕,故定名大庆油田。总面积2.1万平方公里,人口239万,其中城市面积5505平方公里,人口103万。 开发矿产资源

29 材料三: 荒漠化与移民 3.材料三中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淡水资源

30 经济因素: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工资收入高
深圳市 材料四:深圳市经过30年的建设和发展,深圳由一个昔日的边陲小镇发展成为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新兴现代化城市。 2009年深圳GDP总量位居全国第四,人均GDP位列全国第一(不包括港澳台)。 深圳目前总人数为 万,其中流动人口占到了总人口的82%。 4、人口大量迁入深圳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经济因素: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工资收入高

31 交通的发展 材料五中影响人 口迁移的主要因 素是什么?
材料五:武广客运专线于在2009 年12月26日正式运营。武汉到广州运行最短时间缩短至3小时16分;广州至长沙,最短耗时2小时02分;长沙至武汉,最短耗时1小时11分。缓解了京广线运力紧张的状况

32 婚姻是影响青年人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而家庭因素则在未成年人和老年人口的迁移中起着重要作用。

33 材料七中体现了哪些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材料七:我国古代的几次人口迁移 东汉末年,北方的草原民族陆续内迁。在三国、两晋、南北朝期间,北方居民为了躲避战乱和民族压迫而继续南迁。尤其是在西晋末年“永嘉之乱”以后,发生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北方人口南迁的高潮。到了唐朝中期,“安史之乱”再次引发了北方居民大规模迁往南方的高潮。在这之后的五代十国、北宋和南宋期间,北方居民因不堪忍受金人的统治仍大举南迁。北宋末年的“靖康之难”以后,达到了人口南迁的第三次高潮。北宋末年,南方人口已占全国人口的2/3左右。元明清期间,政治中心在北京,北方战乱平息,人口数量增加。此外,由于戍边、流放等原因,还经常发生汉族迁往边疆等人口迁移现象。 材料七中体现了哪些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战争、政治变革、政策

34 小结: 一、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 气候 土壤 水 矿产资源 经济发展水平 交通通信 家庭婚姻 文化教育 宗教 社会经济 因素 政治 因素 政策 政治变革 战争 影响 人口迁移的 主要因素 在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多因素中,经济因素最为重要;但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可能成为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35 分析:下列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①大庆、攀枝花吸引大量工人、技术人员和家属迁入 ②80年代以来我国中西部人口大量迁向东南沿海城市
③90年代后期向西部迁移人口增多 ④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欧洲白人大量移向美洲 ⑤ “三峡” 移民 (矿产资源开发) (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 (政策优惠) (掠夺资源占用土地) (大型工程建设)

36 阅读P10案例2,思考: 1、分析促使美国成为一个移民国家的主要因素? 矿产资源、土地、经济发展
2、归纳美国国内四次大规模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 3、思考美国国内四次大规模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说 明了什么问题?

37 时期 迁移原因 迁移流向 美国国内大规模人口迁移的时间、原因和流向 19世纪中期 南北战争 大规模西移 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 由乡村流入城市 南部人口迁往北部和西部 20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 农业危机、自然灾害 东北老工业区环境恶化,西部南部有新资源新工业的阳光地带 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 东北部迁往南部和西部 20世纪70年代以后 城市环境改善和老工业区经济的重建 向老工业区和城市回流 3、思考美国国内四次大规模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说 明了什么问题?

38 阅读P10案例2,思考: 1、分析促使美国成为一个移民国家的主要因素? 矿产资源、土地、经济发展
2、归纳美国国内四次大规模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因素? 3、思考美国国内四次大规模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说 明了什么问题? 说明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可能成为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39 二、人口迁移产生的影响 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 迁入地 迁出地
增加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尤其是在住房、交通、治安、卫生、教育、城市环境方面产生巨大压力。 ①提供了大量廉价的劳动力 ②促进商品流通和经济的发展 ①加强了迁出地与外界社 会的经济、科技、文化等 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 发展 ②缓解当地人地矛盾 ③更好开发利用土地资源 导致当地人才外流,劳动力不足,从而影响迁出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40 练习 读“人口迁移示意图”,据此回答1~3题。 C A C 1.若此图表示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A.从北美迁往拉美 B.从亚洲迁往拉美 C.从非洲迁往西亚 D.从欧洲迁往非洲 2.若该图表示近年来我国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该图表示的可能是 A.从湖南流往广东 B.从河北流往山东 C.从新疆流往内地 D.从湖北流往重庆 3.下列因素中,有利于人口从甲地迁移到乙地的是 A.乙地较低的工资待遇 B.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C.家庭成员甲、乙两地分居 D.甲地优美的环境 C A C

41 表2 美国1965年—1983年间不同地区的净移民人口数量表(单位:千人)
读表2,回答4~5题。 地区 1965年~1970年 1970年~1975年 1975年~1980年 1980年~1983年 东北部 -715 -1342 -1486 -640 中北部 -673 -1915 -1173 -1062 南部 +656 +1829 +1764 +1194 西部 +696 +708 +893 +509 表2 美国1965年—1983年间不同地区的净移民人口数量表(单位:千人) 注:净移民人口数量=迁入移民数量-迁出移民数量 4.下列有关美国人口迁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70年代东北部地区迁出人口多于迁入人口 B.70年代以后,南部地区一直是人口迁入地区 C.80年代以后,东北部地区由人口迁出地区变为人口迁入地区 D.80年代以后,迁往“阳光地带”的人口数量明显减少 C

42 5.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人口大量从“冷冻地带”移向“阳光地带”的主要原因是( ) A. “冷冻地带” 的工业已是“饱和状态”,就业机会少,环境污染严重
B.“阳光地带”光照充足 C.“阳光地带”发展了旅游业 D.“阳光地带”资源丰富 A 6.美国东北部的很多老人退休后迁移到南方的主要原因是( A.地区间气候差异 B.政治因素 C.经济收入的变化 D.宗教、民族因素 A)

43 我国四大地区之间人口流动示意图<单位:万人 2000年>
(1)在四大地区中,人口净流入量最大的是 地区,人口净流出量最大的是 地区。在四大地区中,相互之间人口流动总量最小的是 地区与 地区 (2)从四大地区人口流向看, 地区与 地区向 地区的流动成为区际人口流动的主流, 东部 中部 中部 东北 西部 中部 东部


Download ppt "第二节 人口的空间变化."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