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生物变异的来源(复习).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生物变异的来源(复习)."—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生物变异的来源(复习)

2 表现型 基因型 + 环境条件 不可遗传变异 (改变) (不变) (改变) 可遗传变异 遗传物质不变 诱导 诱导 遗传物质改变 来源 基因突变
表现型 基因型 + 环境条件 (不变) (改变) 来源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染色体变异 诱导 来源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染色体变异 诱导 可遗传变异 遗传物质改变

3 思 考: 2、引起这些生物变异的原因是什么? ② ③ ⑤ ⑥ 1、下列属于可遗传的变异的是 ( ) ①玉米由于水肥充足而长得穗大粒足
1、下列属于可遗传的变异的是 (   ) ①玉米由于水肥充足而长得穗大粒足 ②用射线照射后获得的青霉素高产菌株 ③四倍体西瓜与普通西瓜杂交获得无籽西瓜 ④用生长素处理获得无籽番茄 ⑤杂交获得矮秆抗病小麦 ⑥秋水仙素处理获得八倍体小黑麦 讨论这些可遗传变异依次属于什么样的原理的原理时。书写板书。 2、引起这些生物变异的原因是什么?

4 基因突变指由于基因内部 分子上的特定 序列发生改变的现象或过程。
基础填空 基因突变指由于基因内部 分子上的特定 序列发生改变的现象或过程。 DNA分子上碱基对的 、 或 都可以引起核苷酸序列的变化,因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 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 来源,对生物进化和选育新品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根据基因突变对表现型的影响,可以将基因突变分为以下几类: 、 、 。 核酸 核苷酸 增加 替换 缺失 根本 形态突变 生化突变 致死突变 普遍性 多方向性 稀有性 基因突变的特点主要有: 、 、 、 、 。 可逆性 有害性

5 【教材例子重现】 蛋白质 正常 异常 DNA(基因) 根本 _____原因 mRNA (密码子) 直接 _____原因 病因分析:
C T G A C A T G DNA(基因) 根本 _____原因 mRNA (密码子) G A G U A 直接 _____原因 氨基酸 谷氨酸 … … … … 缬氨酸 因β-肽链第6位氨基酸谷氨酸被缬氨酸所代替,构成镰状血红蛋白 是碱基对被替换引起的一种遗传病,从而基因的分子结构发生了改变产生的。 A 有丝分裂间---体细胞中可以发生基因突变 (但一般不能传给后代) B 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生殖细胞中也可以发生基因突变(可以通过受精作用直接传给后代) 蛋白质 正常 异常 病因分析: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由于基因中的碱基对发生了______产生的。 替换 基因突变发生时间? 细胞分裂间期DNA复制时

6 思考 否 否 生殖细胞 否 环境 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是否一定会传给下一代? 体细胞发生了基因突变是否一定不能传给后代?
体细胞和生殖细胞,哪类细胞更容易发生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是否就只能发生在分裂间期? 突变后的性状是否有害取决于什么? 生殖细胞 环境

7 【试题链接,高考】 (2013海南卷)22.某二倍体植物染色体上的基因B2是由其等位基因B1突变而来的,如不考虑染色体变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突变可能是碱基对替换或碱基对插入造成的 B.基因B1和B2编码的蛋白质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C.基因B1和B2指导蛋白质合成时使用同一套遗传密码 D.基因B1和B2可同时存在于同一个体细胞中或同一个配子中 D

8 问题:有对夫妇父母都是双眼皮卷发,第一胎为女儿,也是双眼皮卷发。第二胎是个儿子,可是小男孩是单眼皮直发,这对夫妇非常纳闷他们为什么会生出完全不一样的孩子?
双眼皮(A)对单眼皮(a)为显性,卷发(B)对直发(b)为显性,且均位于常染色体上,则该父母和小男孩的基因型分别是什么?

9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 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B A a B b A b a
非同源染色体上的 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B a A b a B A b 问:从染色体角度分析,一个人有23对同源染色体,则仅就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男性和女性分别可以形成几种配子,一对夫妇可以生育多少种后代?如果有保证两个孩子一样,至少要生够多少个?

10 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局部交换

11 思考: 两条染色体之间发生染色体片段转移是否一定属于基因重组?
交叉互换:发生在一对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属于基因重组。 染色体结构变异除了易位,还有哪些情况?倒位 重复 缺失 在数目上的变异还有整倍体和非整倍体变异,在同学们处理问题时往往对一个个体属于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感到困难,下面我们来一起讨论下三者的区分。 易位:两条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属于染色体畸变。

12 C 【试题链接,高考】 (2014上海)16.图4显示了染色体及其部分基因,对①和②过程最恰当的表述分别是 A.交换、缺失 B.倒位、缺失
C.倒位、易位 D.交换、易位 C

13 果蝇的染色体组 雌果蝇产生的配子 雄果蝇产生的配子

14 染色体组 一个染色体组应具备的条件: 无 1、___同源染色体; 2、染色体的形态、大小、功能______相同; 各不
3、含有控制一种生物性状的_____基因; 一整套 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遗传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 染色体组

15 1、根据染色体图判断:形态相同的染色体有几条,就含有几个染色体组。
染色体组的判断方法 1、根据染色体图判断:形态相同的染色体有几条,就含有几个染色体组。 3个染色体组 2个染色体组 2、根据基因型判断:相同或等位的基因总共出现几次,则有几个染色体组。 Aa AAabbb AaaaBBbb 4个染色体组 2个染色体组 3个染色体组

16 讨论:如何区分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 受精卵 生物体 生殖细胞 (配子) 二倍体或多倍体 两看 一看: 二看: 一定是单倍体
发育 生物体 生殖细胞 (配子) 二倍体或多倍体 两看 一看: 二看: 一定是单倍体 (不管有几个染色体组) 受精卵 发育 生物体 两个染色体组 三个或三个以 上染色体组 二倍体 多倍体

17 请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二倍体物种所形成的单倍体中,其体细胞中只含一个染色体组。
2、如果是六倍体物种形成的单倍体,其体细胞中就含有三个染色体组,可以称它为三倍体。 3、单倍体中可以只有一个染色体组,也可以有多个染色体组。 4、个体的体细胞中含几个染色体组就是几倍体。

18 判断题 × √ × × × √ × × 1. 所有生物都能发生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畸变 ( )
1. 所有生物都能发生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畸变 ( ) 2.基因突变一定会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但不一定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 (  ) 3.基因突变能定向形成新的等位基因 (   ) 4.基因突变对生物的生存往往是有利的 (   ) 5.基因重组仅限于真核生物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 (   ) 6.唐氏综合征和镰刀形细胞贫血症均能用显微镜检测 (  ) 7.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植株后得到的一定是二倍体 (  ) 8.染色体组整倍性、非整倍性变化必然导致基因种类的增加 (  ) × × × × × ×

19 【试题链接,2014高考】 (四川卷)5. 油菜物种甲(2n=20)与乙(2n=16)通过人工授粉杂交,获得的幼胚经离体培养形成幼苗丙,用秋水仙素处理丙的顶芽形成幼苗丁,待丁开花后自交获得后代戊若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秋水仙素通过促进着丝点分裂,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B.幼苗丁细胞分裂后期,可观察到36或72条染色体 C.丙到丁发生的染色体变化,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D.形成戊的过程未经过地理隔离,因而戊不是新物种

20 (浙江卷)6.除草剂敏感型的大豆经辐射获得抗性突变体,且敏感基因与抗性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突变体若为1条染色体的片段缺失所致,则该抗性基因一定为隐性基因 B.突变体若为1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的片段缺失所致,则再经诱变可恢复为敏感型 C.突变体若为基因突变所致,则再经诱变不可能恢复为敏感型 D.抗性基因若为敏感基因中的单个碱基对替换所致,则该抗性基因一定不能编码肽链

21 (江苏卷)7.下列关于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染色体增加某一片段可提高基因表达水平,是有利变异 B.染色体缺失有利于隐性基因表达,可提高个体的生存能力 C.染色体易位不改变基因数量,对个体性状不会产生影响 D.通过诱导多倍体的方法可克服远缘杂交不育,培育出作物新类型

22 普通小麦的形成过程 普通小麦 异源六倍体 ⑦⑦⑦⑦⑦⑦ 一粒小麦 ⑦ 一种山羊草 ⑦ ⑦ 杂交种不育 加倍 另一种山羊草 ⑦⑦ ⑦⑦⑦⑦
二粒小麦 杂交种不育 ⑦⑦⑦ 加倍 ⑦⑦⑦⑦⑦⑦ 注意:不同颜色代表不同来源的一个染色体组。 普通小麦 异源六倍体 6X=6×7=42

23 染色体变异 概念 在自然或人为条件影响下,染色体数目或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引起生物性状变异。 结构变异 分类 数目变异 整倍性改变
非整倍性改变

24 1、染色体组的概念 形态结构 非同源 细胞中的一组_______染色体,它们在__ ___和______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生物生长发育的_________,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 功能 全部信息

25 4 3 3 某生物体细胞的基因型为AAaBbb, 该生物体细胞所含的染色体组数是多少个?
该细胞中有 个染色体组,每个染色体组中含有 条染色体。 3 想一想: 某生物体细胞的基因型为AAaBbb, 该生物体细胞所含的染色体组数是多少个? 1)细胞内形态相同的染色体有几条,则含有几个染色体组 . 2)在细胞或生物体的基因型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出现几次,则有几个染色体组。 根据基因型判断:在细胞或生物体的基因型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出现几次,则有几个染色体组. AAa B b 3

26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染色体变异 单倍体 多倍体 发生时期 能否产生新基因 能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 实践应用 相同点
细胞分裂 间期 减数第一 次分裂 减数形成 配子后 有丝或减 数分裂 不能 不能 不能 不能 不能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 诱变育种 杂交育种 单倍体育种 多倍体育种 ①都是可遗传的变异②都是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27 (最常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人工诱导多倍体植物 方法: (最常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原理: 当秋水仙素作用于正在分裂(有丝、减数分裂)的细胞时,能够抑制纺锤体形成,导致染色体不分离,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28 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1、个别 染色体数目增加或减少 先天性愚型(21三体综合征)45条+XY(47条)
性腺发育不良(特纳氏综合征)44条+XO(45条)

29

30 一、杂交育种 原理: 基因重组 应用: 方法: 杂交→自交→选优→自交 优点: 缺点: 1.农业生产 2.家畜,家禽的育种
1.农业生产 家畜,家禽的育种 方法: 杂交→自交→选优→自交 优点: 使位于不同个体上的多个优良性状集中于一个个体上,即“集优”。 缺点: 育种进程缓慢,过程复杂。

31 二、诱变育种 原理: 方法: 优点: 缺点: 应用: 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
物理方法(紫外线、x射线、失重等)或化学方法(亚硝酸、硫酸二乙酯等)处理植株,使生物发生基因突变。 优点: 能够提高突变频率,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更多的优良变异类型。 诱发常染色体上带有卵色基因的片段易位到W染色体上,使ZW卵和不带卵色基因的ZZ卵有所区别,而在未孵化之前就能选出出丝率较高的雄虫,淘汰出丝率较低的雌虫了。 缺点: 有利个体不多,须大量处理供试材料 ,工作量大 。 应用: “黑农五号大豆”、太空辣椒的培育 、青霉菌的选育等

32 单倍体育种 原理: 方法: 优点: 缺点: 染色体畸变 缩短了育种年限(2年);获得的后代均为纯种个体 杂交 花药离体培养 秋水仙素 筛选
A×B →F1花粉 →4种单倍体植株 →4种纯种植株 →优良品种 基因重组 植物组织培养 染色体数目加倍 优点: 缩短了育种年限(2年);获得的后代均为纯种个体 缺点:

33 ↓ ↓ 为什么说单倍体育种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㈠ 杂交育种 ㈡ 单倍体育种 × × P P F1 F1 F2 高杆抗病 DDTT 矮杆感病
第1年 第2年 第3~6年 需要的矮抗品种 矮抗 花药离体培养→ P 高杆抗病 DDTT × 矮杆感病 ddtt F1 DdTt 配子 DT Dt dT dt DDtt ddTT 纯合体 秋水仙素→ 需要的矮抗品种 ㈡ 单倍体育种 第1年 第2年

34 原理:当秋水仙素作用于正在分裂(有丝、减数分裂)的细胞时,能够抑制纺锤体形成,导致染色体不分离,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人工诱导多倍体 方法:目前最常用而且最有效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 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低温处理) 原理:当秋水仙素作用于正在分裂(有丝、减数分裂)的细胞时,能够抑制纺锤体形成,导致染色体不分离,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36 总结: 杂交育种 操作最简易育种方法: 快速育种方法: 创造新性状育种方法: 单倍体育种 诱变育种 定向改变性状育种方法: 基因工程育种

37 构建知识网络 35以上

38 花药离体培养,再秋水仙素处理使染色体加倍 目的性强,育种时间短,克服了远缘杂交的障碍
名 称 原 理 方 法 优 点 缺 点 诱变育种 基因突变 用物理或化学因素处理生物 加速育种进程,大幅改良性状 有利的个体往往不多 杂交育种 基因重组 将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集中于一个个体上 育种周期长,工作量大 单倍体育种 染色体 畸变 花药离体培养,再秋水仙素处理使染色体加倍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需与杂交育种配合,多限于植物 多倍体育种 器官大,产量高,营养丰富 发育延迟,结实率降低 转基因育种 异源DNA重组 提取,结合,导入,检测与表达 目的性强,育种时间短,克服了远缘杂交的障碍 操作复杂,难度大 杂交→自交→选 优 板书

39 习题 下列表示某种农作物①和②两种品种分别培育出④⑤⑥三
种品种,根据上述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AABB aabb ③ AaBb ④ Ab ⑥ AAaaBBbb ⑤ AAbb ⑴ 用①和②培育⑤所采用的方法Ⅰ称为_______,方法Ⅱ称为 _________,由Ⅰ和 Ⅱ培育⑤所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 ⑵ 用③培育出④的常用方法Ⅲ是_____________,由④培育成 ⑤的过程中用化学药剂_________处理④的幼苗,方法Ⅲ和Ⅴ合 称为_______育种.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⑶ 由③培育出⑥的常用方法是_______________,形成的⑥ 叫____________。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 杂交 自交 基因重组 花药离体培养 秋水仙素 单倍体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用秋水仙素处理 多倍体 染色体变异

40 非常规育种 基因工程育种 运用基因工程将目的基因转入受体细胞并表达 细胞工程育种 将细胞融合形成杂种细胞
共同特点: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性;应注意生态安全

41 ③ 下图表示棉花品种①和②两个品系培育出新品种的可能方法,I~Ⅵ表示培育过程,请回答:
(1)由品种①和②经过过程I、V培育出新品种的育种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品种④经过过程Ⅲ培育品种⑤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3)由品种⑤经过过程Ⅵ培育品种⑥常用_______________方法。 杂交育种 花药离体培养 多倍体育种

42 (1)多倍体育种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幼苗 ( √ )
(2)多倍体育种技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获得后代一定都是杂合子 ( × ) (3)无籽西瓜是利用人工诱变多倍体的方法获得 ( × ) (4)多倍体育种可培育出新物种 ( √ )

43 ③ 下图表示棉花品种①和②两个品系培育出新品种的可能方法,I~Ⅵ表示培育过程,请回答:
(4)由品种①直接形成品种③的过程Ⅱ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由品种③经过过程Ⅳ培育品种⑥的最简便方法是_。 (6)若外源基因D为苏云金芽孢杆菌质粒的抗虫基因,在品种⑦中有了同样的杀虫蛋白,该品种的种植在环境保护上的重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人工诱变(诱变育种) 自交 减少环境污染

44 D 图中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过程①的自交代数越多,纯合高蔓抗病植株的比例越高
例4:为获得纯合高蔓抗病番茄植株,采用了下图所示的方法: D 图中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过程①的自交代数越多,纯合高蔓抗病植株的比例越高 B.过程②可以取任一植株的适宜花药作培养材料 C.过程③包括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过程 D.图中筛选过程不改变抗病基因频率

45 4、一雌蜂和一雄峰作亲本交配产生F1代,在F1代雌雄个体交配产生的F2代中,雄峰基因型共有AB、Ab、aB、ab四种,雌峰的基因型共有AaBb、Aabb、aaBb、aabb四种,则亲本的基因型是( ) A、aabb × AB B、AaBb Ab C、AAbb × aB D、AABB × ab 5、萝卜和甘蓝杂交,能得到的种子一般不育,但也有个别可育是因为 ( ) A、基因重组 B、 基因突变 C 、染色体结构变异 D、染色体数目变异(加倍) A × × D

46 × AAaa 四 单 AA:Aa:aa=1:4:1 3 4 AAA:AAa:Aaa:aaa=1:5:5:1
6、将基因型为和的两个植株杂交,得到,将植株再进一步做如下图解所示的处理,请分析回答: 自然生长 甲植株 幼苗 AA×aa F1 × 丙植株 秋水仙素 乙植株 AAaa (1)乙植株的基因型是________,属于_____倍体 (2)用乙植株的花粉直接培育出的后代属于___倍体,其基因型及其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植株的体细胞 中有____个染色体组,其基因型 _____及其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A:Aa:aa=1:4:1 3 4 AAA:AAa:Aaa:aaa=1:5:5:1

47 下面①~⑤列举了五种育种方法,请回答相关问题:
①甲品种×乙品种→F1→F1自交→F2→人工选择→自交→F3→人工选择→自交……→性状稳定遗传(新品种)。 ②甲品种×乙品种→F1→F1花药离体培养→若干幼苗→秋水仙素处理芽尖→若干植株→人工选择→新品种。 ③正常的幼苗→秋水仙素处理→人工选择→新品种。 ④人造卫星搭载种子→返回地面种植→发生多种变异→人工选择→新品种。 ⑤获取甲种生物的某基因→通过某种载体将该基因携带入乙种生物→新生物个体 (1)第①种方法属常规育种,一般从F2代开始选种,这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第②种方法中,我们若只考虑F1分别位于n对同源染色体上的n对等位基因,则利用其花药离体培育成的小苗应有______种类型 (理论数据)。 (3)第③种育种方法中使用秋水仙素的作用是促使染色体加倍,其作用机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F2代开始发生性状分离 2n 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48 下面①~⑤列举了五种育种方法,请回答相关问题:
①甲品种×乙品种→F1→F1自交→F2→人工选择→自交→F3→人工选择→自交……→性状稳定遗传(新品种)。 ②甲品种×乙品种→F1→F1花药离体培养→若干幼苗→秋水仙素处理芽尖→若干植株→人工选择→新品种。 ③正常的幼苗→秋水仙素处理→人工选择→新品种。 ④人造卫星搭载种子→返回地面种植→发生多种变异→人工选择→新品种。 ⑤获取甲种生物的某基因→通过某种载体将该基因携带入乙种生物→新生物个体 (4)第④种方法中发生的变异一般是基因突变,卫星搭载的种子应当选用萌动的(而非休眠的)种子,试阐述原因 (5)第⑤种方法培育的新生物个体可以表达出甲种生物的遗传信息,该表达过程包括遗传信息的 。 此遗传工程得以实现的重要理论基础之一是所有生物在合成蛋白质的过程中,决定氨基酸的___________ 是相同的。 种子萌动后进行细胞分裂;DNA在复制过程中可能由于某种因素的影响发生基因突变 转录和翻译 密码子

49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种类 缺失 重复 倒位 易位 结果 都会使染色体上的基因的 和 发生改变,从而导致 的改变 数目 排列顺序 性状 1.
2. 3. 4. 结果 都会使染色体上的基因的 和 发生改变,从而导致 的改变 数目 排列顺序 性状

50 思考: 下图为发生在常染色体上的变异,据图分析表示的变异类型属于__________ 易位

51 缺失 指一条染色体断裂而失去一个片段,这个片段上的基因也随之丢失。在人类遗传中,染色体缺失导致猫叫综合症.缺失的遗传效应与缺失的大小和所处的发育时期而异,缺失越大和所发生的时期越早,对生物的影响越大,轻则影响生物个体生活,重则引起死亡。

52 重复 一条染色体的断裂片段接到同源染色体的相应部位,结果后者就有一段重复基因。 例如:果蝇的棒状眼。

53 倒位 一条染色体的断裂片段,位置倒过来后再接上去,造成这段染色体上的基因位置颠倒。影响染色体的正常联会,很难发生基因重组。

54 易位 染色体发生断裂,断裂片段接到非同源染色体上的现象。易位可使原来不连锁的基因发生连锁。遗传效应主要表现在产生异常的配子,可使生物的育性降低或产生有遗传病的后代。

55 果蝇的卵圆眼和棒状眼 变异型:棒状眼 野生型:卵圆眼

56 比一比、查一查 结论: 甲 乙 丙 丁 A A 氨基酸 天冬氨酸 天冬氨酸 谷氨酸 缬氨酸 DNA碱基对替换,不一定引起蛋白质结构的改变。
甲 乙 丙 丁 氨基酸 天冬氨酸 天冬氨酸 谷氨酸 缬氨酸 不同密码子可能决定同一种氨基酸 结论: DNA碱基对替换,不一定引起蛋白质结构的改变。

57 比一比、查一查 DNA:TAC CAT TAG GAT CCC ATT mRNA:AUG GUA AUC CUA GGG UAA 结论:
缬氨酸 亮氨酸 甘氨酸 起始密码 异亮氨酸 终止密码 插入C DNA:TAC CCA TTA GGA TCCCAT T mRNA:AUGGGUAAUCCU AGGGUAA 丢失T 精氨酸 缬氨酸 起始密码 甘氨酸 天冬酰胺 脯氨酸 DNA: TAC CAT AGGATCCCATT mRNA:AUGGUAUCC UAGGGU 丝氨酸 终止密码 结论: 缬氨酸 起始密码 碱基增加或缺失一般会引起蛋白质结构改变。

58 Y y R r YR和yr r Y Yr和yR y R

59 A a B b A a A A a a b B B b

60 自然界中,一种生物某一基因及其三种突变基因决定的蛋白质
的部分氨基酸序列如下: 正常基因 精氨酸 苯丙氨酸 亮氨酸  苏氨酸  脯氨酸 突变基因1 精氨酸  苯丙氨酸 亮氨酸  苏氨酸  脯氨酸 突变基因2 精氨酸  亮氨酸  亮氨酸  苏氨酸  脯氨酸 突变基因3 精氨酸  苯丙氨酸  苏氨酸  酪氨酸 丙氨酸 根据上述氨基酸序列确定这三种突变基因DNA分子的改变是 A.突变基因1和2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 B.突变基因2和3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1为一个碱基的增添 C.突变基因1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2和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 D.突变基因2为一个碱基的替换,突变基因1和3为一个碱基的增添

61 二、基因突变 1.概念 2.突变结果: 产生新的基因 3.实例:镰刀形细胞贫血症 指基因内部核酸分子上的特定核苷酸序列发生改变的现象和过程。
包括DNA碱基对的增加、缺失或替换。 2.突变结果: 产生新的基因 镰刀形细胞贫血症:一旦缺氧,患者红细胞变成长镰刀型,,易破裂,溶血性贫血,阻塞毛细血管,引起局部组织器官缺血缺氧,严重时会造成死亡。 3.实例:镰刀形细胞贫血症

62 思考: 基因突变是否一定会引起所指导的蛋白质的改变? DNA碱基对替换,不一定引起蛋白质结构的改变。 ①不同密码子可能决定同一种氨基酸 ……
③隐性突变被显性基因掩盖 ④蛋白质不同,功能相同 碱基增加或缺失一般会引起蛋白质结构改变。

63 阅读必修2第77—78页并思考: 1、基因突变有什么意义? 2、根据对表现型的影响,基因突变有哪些类型? 3、基因突变有哪些特点? 4、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有哪些?

64 基因突变的意义 基因突变的类型 A.形态突变(产生不同的现状) B.生化突变(影响代谢—缺酶) C.致死突变(个体活力下降,甚至死亡)
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提供了最初的原材料。对生物进化和育种具有重要意见。 基因突变的类型 A.形态突变(产生不同的现状) B.生化突变(影响代谢—缺酶) C.致死突变(个体活力下降,甚至死亡) 任何突变都是生化突变

65 基因突变的特点 思考:为什么基因突变害处多而益处少? 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 1.普遍性 2.多方向性 3.可逆性 4.稀有性 5.有害性
不同的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 1.普遍性 A a1 a2 2.多方向性 3.可逆性 4.稀有性 如:高等动、植物突变率为10-5~10-8 。 5.有害性 如何理解基因突变对多数个体是有害的,但对生物进化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思考:为什么基因突变害处多而益处少? 诱发基因突变的因素  ⑴物理因素;⑵化学因素;⑶生物因素

66 基因重组 概念 方式 时间 意义 导致生物性状的多样性,为动植物育种和生物进化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
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方式 1、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局部交换 3.基因工程:目的基因的导入引起遗传物质的改变的传基因生物。 时间 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 导致生物性状的多样性,为动植物育种和生物进化提供丰富的物质基础。 意义

67 讨论:某生物发生了基因突变,能否说明 其性状一定发生改变? 不能 理由: ①不同密码子决定的是同一种氨基酸 ②隐性突变

68 如何区分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 受精卵 2个 受精卵 3~n个 配子 1~n个 易错警示: 想一想 发育起点 染色体组数目 二倍体 多倍体
举例 人、果蝇、水稻、玉米 受精卵 2个 香蕉、马铃薯、小麦 受精卵 3~n个 配子 1~n个 雄蜂、雄蚁 二倍体:人、果蝇、水稻、玉米等几乎全部动物和过半数的高等植物 多倍体:33%的被子植物,普通小麦、烟草、苹果、梨、菊、水仙 、香蕉、马铃薯等。帕米尔高原的高山植物,65%为多倍体。 易错警示: 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成的生物个体,不管含有几个染色体组,都只能称为单倍体。


Download ppt "生物变异的来源(复习)."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