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千千树骨干教师培训 ——音乐(第三期) 北京千千树提供 1.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千千树骨干教师培训 ——音乐(第三期) 北京千千树提供 1."—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千千树骨干教师培训 ——音乐(第三期) 北京千千树提供 1

2 开场舞: 握手舞

3 培训师介绍

4 培训主要内容 一、律动与集体舞在音乐教学中的内容和方法 二、欣赏在音乐教学中的内容和方法 三、无音高打击乐在音乐教学中的内容和方法

5 一、律动与集体舞在音乐教学中的内容和方法

6 律动与舞蹈 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说过,音乐教育应开始于动作。 确实,在学前儿童的音乐活动中,身体动作和音乐往往是密不可分的,动作是儿童表达和再现音乐的一种最直接的手段。 律动和舞蹈既能够满足儿童对音乐的参与、探究的需要,让儿童获得表现与交流的快乐体验;更能够促进儿童身体运动能力和协调能力的发展以及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7 律动与舞蹈的区别 律动就是指听音乐,并创造性地即兴用身体动作表现自己对所听音乐的感受。
舞蹈是用人体动作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抒发内心情感的一种视觉表演艺术。 律动没有事先规定好动作,孩子们需要配合着音乐的变化,及时做出“动作反应”,在反应活动中培养幼儿敏锐的感觉;而舞蹈基本是按照规定好了的形体动作进行的。

8 律动与舞蹈的区别 舞蹈是以动作为中心,音乐只是作为动作的伴奏或衬托,音乐是为配合动作而存在的。
律动则相反,它是以音乐为主体,不仅要听辨音乐的强弱变化、速度变化、节奏型、乐句,以及旋律与和声的变化等,同时,还要“和着”音乐的变化作出“反应”,通过“放应”增强感受能力的敏感度。

9 律动与舞蹈 儿童参与律动、舞蹈的目的,并不是提高技能、技巧,而是通过个体的、成对的、小组的活动,来表现音乐的元素和提高他们创造能力。
在幼儿园阶段舞蹈和律动没有太明显的划分,所以我们鼓励用多种形式的律动、舞蹈带着孩子来感受音乐的元素。

10 律动活动中需注意: 1. 音乐的要素:力度、速度、音色、曲式风格…… 2. 动作的要素:路径、空间、层次、距离、合作……. 3.形式的要素:模仿、对比、互补、从个人空间到公共空间、引领……

11 (一)在律动中感受音乐要素和动作要素 课例1.《听鼓声走》 1. 均匀的鼓声,学员自由的游走,感受进行和停止;
1. 均匀的鼓声,学员自由的游走,感受进行和停止; 2. 鼓声速度的变化,学员通过游走表现速度的变化; 3. 鼓励学员游走时空间的探索,行径方式的不同; 4. 引导学员停止时的造型有不同层次,高、中、低; 5. 鼓声音色的变化,请学员听到一种声音时一个人走,两种声音两个人走。

12

13

14

15 注:速度、力度、音色的变化,空间的探索,行径方式的不同,造型时的层次,动作的控制度,状态的保持。
课例2.《连在一起》 1. 欣赏绘本,积累经验; 2. 两人一组听鼓声,听到三角铁声音的时候做“连在一起的造型”; 3. 听鼓声走,时而一个声音,时而两个声音,交换朋友; 4. 听音乐,原位律动后分析音乐; 5. 听音乐进行连在一起的游戏。 注:速度、力度、音色的变化,空间的探索,行径方式的不同,造型时的层次,动作的控制度,状态的保持。

16 律动课例 (二)律动中的模仿 课例3.《照镜子》 1. 示范:音乐伴奏下,慢速的做大肌肉动作 2. 两人一组,镜面模仿 3. 表演,猜猜谁
1. 示范:音乐伴奏下,慢速的做大肌肉动作 2. 两人一组,镜面模仿 3. 表演,猜猜谁 4. 讨论:模仿类活动能带来什么好处? 模仿类活动的要素?

17 课例4.《钻石活动》 1. 四人一组,站成菱形(钻石)。 2. 大家面向的人随音乐来做动作,其余三人模仿,可根据各组的需要调换领导者。
1. 四人一组,站成菱形(钻石)。 2. 大家面向的人随音乐来做动作,其余三人模仿,可根据各组的需要调换领导者。 3. 在不同风格的音乐中进行模仿活动,请个别组做展示。

18 (三)律动中的对比 课例5.《唱反调》 1. 语词游戏:这个世界真奇妙,什么都在唱反调; 2. 身体游戏——唱反调;
1. 语词游戏:这个世界真奇妙,什么都在唱反调; 2. 身体游戏——唱反调; 3. 节奏游戏——唱反调; 4. 鼓声走,唱反调。

19 (四)律动中的互补 课例6.鱼儿和水草

20 注:律动是每个人都可以参与的,用自己的身体动作去表现音乐即可,没有对错。
1. 导入:歌曲《鱼儿鱼儿水中游》; 2. 动作示范,水草不能动,只能有空间的变化。 鱼儿可以自由的游动。 3. 边演唱歌曲边律动; 4. 水草和鱼变换的游戏(定点的造型,鱼儿动作的互补); 5. 跟音乐《水族馆》做律动。 注:律动是每个人都可以参与的,用自己的身体动作去表现音乐即可,没有对错。

21 (五)律动中从个人空间到公共空间 课例7.爱之歌

22 课例7.《爱之歌》 律动:原位律动——游走律动(简单-复杂) 1. 动作创编,熟悉歌曲; 2. 原地律动:
1. 动作创编,熟悉歌曲; 2. 原地律动: 1)从跟唱“我爱你”和做动作,逐步的边歌唱边律动。 2) 两人一组,在“我爱你”时拥抱,B部分自己做律动。 3. 游走律动: A部分游走起来,“我爱你”时找到不同的人来拥抱。B部分时和好朋友挽手跳舞。 律动:原位律动——游走律动(简单-复杂)

23 课例8.《螃蟹舞》 1. 语言导入:我 是 小螃 蟹,走呀走呀走呀走呀走呀走呀走 2. 原地律动 3. 游走律动 4. 队形舞
1. 语言导入:我 是 小螃 蟹,走呀走呀走呀走呀走呀走呀走 2. 原地律动 3. 游走律动 4. 队形舞 A:分两组队形,A1 按节拍左、右脚侧跳;A2 左右交叉互换 B:左右组分别绕场半圈,回来后重新开始。带头的人做动作的创编,带领着大家来走。

24 课例9.《拨弦》 1. 语言导入,A部分动作示范,学员动作尝试;B部分动作熟悉; 2. 原位律动 3. 游走律动 4. 延伸活动:表演
2. 原位律动 3. 游走律动 4. 延伸活动:表演 生活游戏——杯子、皮筋;纸 绘画 乐器

25 (六)律动的综合活动 课例10.《法图姑娘》 1. 围圈,三人一组,做造型(大象和长颈鹿); 2. 法图找朋友(反应游戏);
1. 围圈,三人一组,做造型(大象和长颈鹿); 2. 法图找朋友(反应游戏); 3. 动物的造型创造,表演; 4. 动物的律动(跟乐器,跟音乐); 5. 即兴活动。

26 律动总结 从儿童本身所具有的节奏要素入手,以听音乐和身体运动为手段,去唤醒儿童天生的音乐本能。 用身体动作来表现中的音响力度、速度、音色的对比、变化等要素与儿童运动时的能量、空间、时间融合在一起,使他们具有联系和体验音乐情绪的能力。 其中能量是指身体运动用力的强度;时间和空间涉及身体动作的速度和幅度。身体动作的完成,是肌肉能量和空间、时间的综合结果。

27 集体舞 集体舞即是一个群体一起舞蹈。 起源欧洲,在任何时代里,群体的舞蹈或说“社会”的舞蹈都是人们内心活力的倾诉,是他们的思想见诸于身体感觉和情感形式的表达 在集体舞的活动中,儿童用舞蹈语言表现出音乐的元素,如节拍、乐句、段落等。 幼儿园分类:邀请舞、单圈舞、多圈舞、直列舞

28 一、邀请舞 邀请舞是一种找舞伴并与舞伴对舞的集体舞。它可以是没有队形的,也可以是围成圈进行的;与舞伴之间的关系可以是始终固定的,也可以是不断变化的。

29 课例1.《蜜蜂邀请舞》--节拍、乐句、乐段 一、邀请舞
1.故事导入:有一只小蜜蜂(出示蜜蜂帽子),它觉得特别孤单,它想出去找一些好朋友跟它一起玩······ 2. 讲师戴着蜜蜂帽子唱语词开始跳邀请舞,被邀请到的人再继续去邀请其他人加入舞蹈,直到所有人都被邀请到。 3. 交换不同的舞伴:A段随意在空间模仿小蜜蜂飞并在乐段结尾找到一个舞伴,B段跟自己的舞伴一起即兴跳舞。

30 课例2. 《拍拍手》-- 曲式、创编 1. 语言节奏导入B,从语言节奏到律动的转换 两人一组,面对面做动作,“拍拍 拍,走走 走,我们都来围个圈(顺时针)” 2. 培训师歌唱A段旋律,并用手的舞蹈表现。手的舞蹈转换为空间舞蹈(A),培训师,请一个人来做两人示范。然后,大家再来练习。 3. 培训师哼唱AB部分,大家练习后,跟音乐进行舞蹈。 4. 穿越队形游戏:音乐每次都有两个A,第一个A原地做,第二个A转圈部分的音乐,进行穿越。其他老师注意位置的调整。B部分双方依旧做问好的动作。 5. 穿越部分动作创编。

31 二、单圈舞 单圈舞是全体围成一个圈,以圈位基本队形而进行的集体舞。全体舞者可以顺时针也可以逆时针边行进变舞蹈;全体舞蹈者可以朝圈心,也可以朝圈外边行进变舞蹈。单圈可以形成双舞伴关系,即左右两个舞者都可能成为自己的舞伴。

32 课例3.《黄铜马车》--节拍、曲式、方位感、简单动作的创编
1. 培训师歌唱,做原地手指律动。 2. 大家手拉手围圈,做游走律动。 3. 延伸活动。 1)不同的动物。 2)每个乐句跟一个人来做动作的模仿。

33 课例4.《葡萄牙舞》-- 乐句的上下行、曲式 1. 歌词导入,唱旋律并做相应动作“落呀落呀落下去,飞呀飞呀飞起来”,请大家感知上下行旋律。 2. 请大家一起听音乐,用身体动作来表现音乐的上行和下行。 3.彩虹伞 1)围圈每个人拿彩虹伞的一个把手,A段围圈行走,B段根据乐句上提或下放; 2)一部分人拉伞,一部人在圈内。A:伞下行走,B1 跑出B2 跑入。

34 课例5.《以色列舞》——节奏型,曲式 1. 游戏:我来踏脚,你来拍 培训师走,请学员来拍手。逐步熟悉节奏型,“X X X X(踏) 0 XX 0 X(拍手)”,边哼唱旋律,边做节奏型。 2. 边听音乐边做原地律动。(A踏脚和拍手【造型】,B捻指) 3. 简版:边听音乐边做集体舞。 4. 升级版:一二报数,B部分报一的先拉手做拱桥,二围着对应的一从左往右钻;然后二拉手做拱桥,一从右往左的退着转个圈。

35 三、双圈舞 双圈舞是全体围成两个圈,以两圈为基本队形而进行的集体舞。如果里外圈形成舞伴关系,具有呼应的动作,那么里圈与外圈要求人数相等;如果里外圈不形成舞伴关系,那么里外圈人数可以自由。

36 课例6. BINGO 1. 培训师哼唱旋律,熟悉音乐和动作; 2. 听音乐跳集体舞,A部分走,B两人面对面,交叉握手; 3. 交换朋友。

37 课例7. 《去动物园》 1. 单圈舞,熟悉音乐和动作。 2. 多圈舞:
1. 单圈舞,熟悉音乐和动作。 2. 多圈舞: 1)A部分两人往同一方向跳,B部分两人往中间走说“哈喽”,C部分两人拍手。 2) 在B部分的第二个乐句交换朋友。

38 四、直列舞 直列舞是指以“列”为基本队形的集体舞。人数较多时,可能有几组直列队形同时进行舞蹈。

39 课例8. Carnavalito (梅里达. 南美民间舞)-- 快与慢,曲式
1. 爬过什么山?讨论并表现爬山的动作(身体的重量,慢) 2. 熟悉音乐,原地律动表现上山和下山。(音乐也会有上山和下山,上山要重重的、较慢的。下山就更轻松些了,也快些了。) 3. 请所有学员排成若干列。 A段的爬山动作(重,慢),B段下山动作(轻,快),哨声的时候,换人当领头羊。

40 课例8.《兔子舞》 1. 邀请的方式,把朋友请到兔子舞队伍中; 2. 大家围成圈跳兔子舞,队形变成卷蜗牛,再钻出来。

41 课例9.《红梅花儿开》 Do re mi fa sol la ti(7人一组) 1. 声势模仿,熟悉动作;
2. 培训师哼唱歌做动作,熟悉音乐和动作; A 按照节奏型走(X X X X XX X XX X) B 第一个乐句67做桥,1带头钻。第二个乐句12做桥,7带头钻。第三个乐句,右手向上,左手向下,围圈转。 3. 跟音乐跳集体舞。

42 集体舞总结 1.教师的占位与角色 1)单圈,站在圈上做示范,大家都能看到老师的运动方式和姿势。
2)双圈,一般站在里圈,或中间来做示范,正反面各做一次,便于大家看清。 3)其他舞(直列或邀请舞),老师一般独立占位,站在相立的位置,做示范。 一般来说,成圆或半圆状,老师更容易关注到所有人,大家也更容易集中。 成队列装或自由式,人更容易兴奋,走神,不容易集中注意力。

43 3.集体舞教学中的队形变换、舞伴交换与互动方式
2.集体舞中标记的运用 手花;地板贴图,单圈、双圈、直线 3.集体舞教学中的队形变换、舞伴交换与互动方式 一定是在熟悉音乐,做好了前面的铺垫,一步步建构。 4.老师通过语言、动作的提前预示 集体舞每个环节的流程进行,需要老师清晰明确的预示与提醒。预令一般是在动作开始前两排或四拍发出,提醒可以在动作前也可以在动作后。或者我们在活动一次活动后总结,解决。

44 5.带集体舞的方法 1)从动作创编开始(恭喜、问好舞) 2)语言、歌唱来帮忙(拍手舞、葡萄牙舞) 3)声势导入,难点节奏、动作单独解决(以色列舞、传递舞、红梅花儿开) 4)手指律动先示范(黄铜马车、拍手舞、) 5)从简单的方式直接开始(BINGO、去动物园、梅里达、兔子舞 )

45 律动和集体舞的考核 1. 听音乐,分析音乐; 2. 8-10人为一组,根据音乐《十字舞》创编集体舞,10分钟时间小组准备。
1. 听音乐,分析音乐; 人为一组,根据音乐《十字舞》创编集体舞,10分钟时间小组准备。 (要求:10分钟,简单集体舞的创编,不需要什么特别的情节。但是音乐要跟动作、舞蹈合起来,动作只要表现音乐就可以。) 3. 每小组分别表演本组的集体舞。 4. 第二天下午会请培训师,把本小组创编的集体舞带大家做。

46 暖场活动:波罗涅兹舞

47 二、欣赏在音乐教学中的内容和方法

48 音乐欣赏(1) 音乐欣赏是音乐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学前儿童的音乐欣赏,是让他们通过倾听音乐对作品进行感受、理解和初步鉴赏的一种审美活动。 音乐欣赏不仅可使儿童接触更多优秀的音乐作品,开阔他们的眼界,丰富他们的社会经验,发展他们的想象、记忆和思维;而且还能在音乐的欣赏过程中,培养儿童对音乐稳定而持久的兴趣以及初步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因此,音乐欣赏是与其他音乐活动紧密联系的,极富有教育价值的音乐活动。

49 音乐欣赏(2) 受年龄特点、知识经验、音乐经验所限,儿童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一般很难像成人那样仅仅通过一种安静倾听的方式来获取对音乐的感性体验或理性思考。他们往往需要借助于一定的辅助感知手段,如视觉、运动觉、言语知觉等感知器官的协同活 动,以丰富和加强听觉感受。

50 音乐欣赏(3) 教学手段包括: 1.语言或者歌唱:指富有音乐所表达的意境的形象性的有声文字资料。 2.动作:指能符合音乐的性质,能反映音乐的节奏、旋律、结构、内容和情感的身体动作。不必太强调具体动作的统一性;另外,动作必须简单,儿童容易表现。 3. 视觉:形象具体地反映音乐的形象、内容、结构及节奏特点的可视材料。可以是图片、幻灯、录像或者教玩具等,视觉形象必须与音乐的性质吻合。

51 1. 故事导入,通过语言和歌唱的方式熟悉动作; 2. 听音乐,做原地律动; 3. 听音乐,游走律动; 4. 画图谱的方式感受音乐。
一、与语言、歌唱相结合 课例1.《鞋匠之舞》 1. 故事导入,通过语言和歌唱的方式熟悉动作; 2. 听音乐,做原地律动; 3. 听音乐,游走律动; 4. 画图谱的方式感受音乐。

52 课例2.《匈牙利舞曲第七号》 1. 故事导入,通过语言和歌唱的方式熟悉动作; 2. 听音乐,做原地律动,可加入语词的提醒; 3. 听音乐,游走律动; 4. 戏剧表演。

53 课例3.《康康舞曲》 1. 故事导入,通过语言和歌唱的方式熟悉动作; 2. 听音乐,做原地律动,可加入语词的提醒; 3. 听音乐,游走律动; 4. 戏剧表演。

54 二、与动作相结合 课例4.《放马山歌》 1. 故事导入,熟悉动作; 2. 听音乐,做原地律动; 3. 听音乐,游走律动。

55 课例5.《胡桃夹子进行曲》 1. 故事导入,熟悉动作; 2. 听音乐,做原地律动; 3. 听音乐,游走律动; 4. 戏剧表演。

56 课例6.《加沃特舞曲》 1. 故事导入,熟悉动作; 2. 听音乐,做原地律动; 3. 听音乐,分角色原位律动; 4. 听音乐,分角色游走律动; 5. 戏剧表演。

57

58 1. 故事导入,通过视觉的提醒(手偶)熟悉动作; 2. 听音乐,做原地律动; 3. 听音乐,做游走律动。
二、与视觉相结合 课例7.《小猫圆舞曲》 1. 故事导入,通过视觉的提醒(手偶)熟悉动作; 2. 听音乐,做原地律动; 3. 听音乐,做游走律动。

59 课例8.《天鹅湖》 1. 故事导入,通过视觉的提醒(图片)熟悉动; 2. 听音乐,做原地律动; 3. 听音乐,做游走律动; 4. 听音乐,绘画。

60 课例9. Rasamsam 故事导入,通过视觉的提醒(图谱)熟悉动作; 听音乐,做原地律动; 听音乐,用道具(彩虹伞)做原地律动; 听音乐,用道具(彩虹伞)做游走律动。

61 欣赏总结 学前儿童爱听热闹、欢快的音乐,爱在音乐中寻找角色并与角色共情,爱在音乐中做动作,用动作表达对音乐的理解。既然音响性、故事性、运动性是孩子们的音乐口味所在,那么我们就迎合他们的口味,让他们在故事、动作中尽情地“沐浴”音响。也就是在音响中用身体动作“讲”音乐故事。赋予活动情景,让孩子在情景中来感受和表现音乐。 1.故事导入,熟悉动作(语言、图示、道具) 2.动作感知音乐(原位律动,游走律动) 3.其他(表演、乐器、画图……)

62 三、无音高打击乐器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63 无音高乐器(1) 打击乐器是儿童最易掌握的乐器之一。 它以身体大肌肉动作参与为主,运用一定的节奏和音色,通过打击乐操作来表现音乐的一种活动。 它是儿童表达音乐的一种最自然最直接的工具,也是令儿童感到快乐的活动。 儿童打击乐演奏能力,既是儿童节奏能力发展方面的一个表现,也是儿童音乐感知、理解及创作音乐能力的具体表现。

64 无音高打击乐器的内容 1.无音高打击乐器的分类 2.无音高打击乐器的课例体验 3.无音高乐器的配器方法
4.无音高乐器在语言、歌曲、乐曲中的运用

65 1. 无音高打击乐器的分类 打击乐,可分成音高打击乐和无音高打击乐。 其中无音高乐器主要分为五类 : 皮革类 木质类 金属类 散响类
其中无音高乐器主要分为五类 : 皮革类 木质类 金属类 散响类 其他类(沙刮胡、海鼓、卡巴撒、铃鼓)

66 无音高打击乐器的分类(1) 1)皮革类:即鼓类。有较强的共鸣声,音量较大,较低沉、浑厚,适于做低音声部,在强拍上给人稳定感。(音乐感受)

67

68 无音高打击乐器的分类(2) 2)木质类:声音清脆、明亮、短促无延绵音、颗粒性强,因此在教学中敲打节奏较复杂、速度较快的一些节奏型。 (音乐感受)

69

70 无音高打击乐器的分类(3) 3)金属类:延绵音长、声音明亮、穿透力强。(音乐感受)

71

72 无音高打击乐器的分类(4) 4)散响类:音量小,声音细碎,针对不同的敲奏方法长音短音都适合演奏。(音乐感受)

73

74 无音高打击乐器的分类(5) 5)其他类:在传统打击乐的基础上,为了满足幼儿的探索和音乐的表现力所创造出的乐器。沙刮胡或蛙鸣筒、铃鼓图片……

75

76 无音高打击乐课例体验 2. 认识乐器,探索乐器课 课例1.鼓圈活动:我的乐器好朋友—认识乐器 课例2.《宝贝不见了》-- 音色听辨
课例3.《小小指挥家》-- 开始与停止、速度、力度、声部 其他:呼啦圈、纱巾、垫子(为歌曲伴奏) 气球-- 乐器的探索

77 3. 配器 《三只小熊》 如何配器: 1. 分析材料(节拍、节奏、歌词、结构……); 2. 考虑学生和乐器情况决定一个or两个声部; 3. 根据“原则”进行配器。 重拍原则 补位原则 音乐及乐器的特色

78

79 4. 无音高乐器在语言、歌曲、乐曲中的运用 课例1.儿歌:《一网不捞鱼》 注:语言——动作——乐器

80 课例2.歌曲:《鱼儿游游游》 注:歌唱——动作——乐器

81 课例3.乐曲:匈牙利舞曲第七号 A小鸭子去摘花 B大象浇花 C狐狸来了,快跑,藏起来 注:动作——乐器

82 无音高打击乐总结 学前儿童都喜欢敲敲打打,对声音具有一种天生的敏感性,大多数孩子都有一种天生的节奏感,所以打击乐是很适合孩子们的。不同的打击乐器有着不同的外形和音响效果,有趣的外观造型,尤其是打击乐器奇特的音响效果深深地吸引着孩子。 打击乐活动往往是和语言、歌唱、欣赏等活动相结合的,即身体动作表演以后进行。从音乐能力培养的角度来说,从身体动作到演奏是幼儿音乐能力建立的必然次序。

83 无音高打击乐总结 动作——乐器 活动前老师的设计:合理的配器 活动时:1.拿放乐器的常规; 2.探索的机会; 3.看指挥; 4.即兴。 活动后:鼓励

84 打击乐的考核 1. 8-10人为一组,每组抽一个活动进行配器。 2. 每小组分别表演本组的作品。 3. 交流。
(要求:15分钟,进行简单的配器,要求两个伴奏声部。 写清楚伴奏的节奏和对应的乐器。) 2. 每小组分别表演本组的作品。 3. 交流。

85 综合活动(语言类的综合活动) 课例1.《石头剪刀布》

86 综合活动(歌曲类的综合活动)

87 综合活动(乐曲类的综合活动) .《切分音的钟》

88 Thanks!


Download ppt "千千树骨干教师培训 ——音乐(第三期) 北京千千树提供 1."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