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思想政治课 多媒体教学软件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思想政治课 多媒体教学软件"—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思想政治课 多媒体教学软件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抵御外国武装侵略 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第一章 军事侵略 政治控制 经济掠夺 文化渗透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抵御外国武装侵略 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 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 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 民族意识的觉醒 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4 ◆ 军 事 侵 略 ◆ 政 治 控 制 ◆ 经 济 掠 夺 ◆ 文 化 渗 透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章 第一节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 军 事 侵 略 ◆ 政 治 控 制 ◆ 经 济 掠 夺 ◆ 文 化 渗 透

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章 一、军事侵略 1、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 2、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 3、勒索赔款,抢掠财富

6 (一)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章 (一)发动侵略战争,屠杀中国人民 从鸦片战争以来,资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侵华战争。在历次侵华战争中,外国侵略者屠杀了大批中国人民。

7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章 两次鸦片战争对比示意图

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章

9 (二)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章
每次战争后,资本——帝国主义都强迫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攫取在中国的经济、政治特权,破坏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南京条约》签订现场

1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章 A.割让领土:《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北京条约》又割让九龙半岛南端和昂里洲给英国; 《马关条约》后中国割让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沙俄夺走的中国东北、西北的土地。 B.设立租界:在上海和武汉等地,划出的外侨“居留和经商” 的一定区域,不受中国法律制约,成为“国中之国”。 C.强占租借地:德国强“租”胶洲湾等地。 D.划分势力范围: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极大地刺激了帝国主义侵略野心,“三国干涉还辽”(P27)揭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序幕,随后各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强占“租借地” 和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11 条约名称 地理范围 面 积 《瑷珲条约》 《北京条约》 《勘分西北界约记》 《改订条约》 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 共计 150多万平方公里 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 西北地区

1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章 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示意图 俄国 德国 英国 日本 法国

1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章 时局图 此图是1898年兴中会会员谢瓒泰绘制,原有题词:沉沉酣睡我中华,那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

1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章 【租界、租借地和势力范围】
租界是指帝国主义国家强迫半殖民地国家在其口岸或城市划出的作为外侨“居留和经商” 的一定区域,成为“国中之国”,是列强对半殖民地国家进行各种侵略和罪恶活动的据点。 租借地是帝国主义国家通过不平等条约,用定期租借的方式,在他国强行取得的、供其在一定时期内使用和管理的地区,各国在租借地不仅具有行使行政、立法、司法等诸方面管理权,并且还建立了正式的殖民机构和军事基地,成为对该国进一步扩大侵略的军事据点。租借期长短不一,最长不得超过100年,期满归还。 势力范围是指列强凭借其军事、政治、经济力量控制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的全部或部分领土,作为他们自己的“势力范围”,宣称它享有独占的权利,不许其它国家染指。 【门户开放政策】 1898年,美国正在进行与西班牙争夺菲律宾的战争,未能参与对中国海湾港口和“势力范围”的争夺。1899年9月和11月,美国政府提出所谓在华“门户开放”、贸易机会均等的照会,美国承认各国在华“势力范围”和它们已经得到的路矿等特权,同时要求列强在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内,对任何通商口岸或任何既得利益不加干涉;对各国货物,一律由中国政府按照现行税率征收关税;在征收港口税、铁路运费方面,对别国船只、货物不实行差别待遇。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经过几年空前尖锐复杂的大争夺之后,终于在美国“门户开放”政策的基础上暂时取得表面上的一致,在一定程度上建立起侵华的联合阵线。

15 (三)勒索赔款,抢掠财富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章
1.向中国勒索巨额赔款 资本——帝国主义还向中国勒索巨额赔款,造成中国严重的财政危机,直接破坏和阻碍中国的经济发展。 A.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勒索白银2100万银元 B.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勒索赔款和“恤金”1600万两白银 C.甲午战争:赔给日本白银2.3亿两,相当于清政府3年多的财政收入,日本年收入的4倍多。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赔款4.5亿两,分39年偿清,本息合计达9.82亿两(等于中国无论男女老少,人均均摊2两多) 据统计,清政府跨台前,对外赔款达13亿两,造成了中国严重的财政危机,直接破坏和阻碍了中国的经济发展,拉大了中国与先进国家本来已存在的差距。

16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章 英国《泰晤士报》的随军记者写道:
2.公开抢劫中国的财富,肆意破坏中国的文物和古迹 英国《泰晤士报》的随军记者写道: 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拿镶有珠王的时计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17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章 焚毁前的北京圆明园景致之一 圆明园鸟瞰图

1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章 被毁后的圆明园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圆明园),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场掠夺……在将来交付审判的时候,一个强盗就会被人们叫做法兰西,另一个叫做英吉利。 ——录自法国作家雨果

19 二、政治控制 (一)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 (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三)扶植、收买代理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章
为了统治中国,帝国主义列强在政治上采取的主要方式,是控制中国政府,操纵中国的内政、外交,把中国当权者变成自己的代理人和驯服工具。 (一)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 (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三)扶植、收买代理人

20 (一)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鸦片战争期间,列强通过清朝的妥协派如琦善、耆英、伊里布等人来施加压力。
第一章 (一)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政治的控制是逐步实现的。 鸦片战争期间,列强通过清朝的妥协派如琦善、耆英、伊里布等人来施加压力。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英法联军采取又打又拉的手法胁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耆英(1790——1858年),爱新觉罗氏,字介春。

2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章 赫 德 ◆《天津条约》: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 ◆中英《五口通商章程》、《望厦条约》: 关于领事裁判权的规定
◆中英《五口通商章程》、《望厦条约》: 关于领事裁判权的规定 ◆控制中国海关,赫德与《局外旁观论》 赫 德

22 (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第一,“洋枪队”——华尔 第二,天津教案与普遍主义的挑战 第三,镇压义和团运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章 (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第一,“洋枪队”——华尔 第二,天津教案与普遍主义的挑战 第三,镇压义和团运动 第四,强迫清政府承诺禁止中国人反对外国资本主义 义和团廊坊大捷图

23 (三)扶植、收买代理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章 量中华之物力 结与国之欢心
为了进一步深入控制中国政治,资本——帝国主义列强还特别注意在中国政府中扶植、收买自己的代理人。 量中华之物力 结与国之欢心 袁世凯

24 ◆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 ◆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 ◆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章 三、经济掠夺 ◆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 ◆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 ◆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25 (一)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章 (一)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 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只允许外国商人在广州一地贸易,而且必须经过官方指定的公行,即“十三行”进行。 而鸦片战争后,1842年《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个港口为通商口岸。后来的《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也相继将通商口岸的数量进行了拓展。 广州十三行

26 (二)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章 (二)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关税自主权是国家的重要经济主权。但《南京条约》中规定,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的税率,要由中英两国“秉公议定则例”,这就开了所谓协定关税的恶例,使中国丧失了海关自主权。 从19世纪50年代起,外国人逐步控制了中国海关的行政权。中国海关不仅不能抵制外国商品倾销和保护民族经济的作用,反而成为外国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一个重要工具。

27 (三)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章 (三)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凭借不平等条约所赋予的特权,把中国逐渐变成了他们的商品倾销市场和廉价原料基地。 中国的对外贸易,从1865年开始出现入超。此后,除1872年到1876年曾一度小量出超外,一直是入超,而且数额越来越大。

28 (四)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章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件下,中国不可能在独立的基础上与外国发生经济往来。帝国主义列强同中国发生经济联系是为了控制中国的经济,为自身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 在近代中国,帝国主义通过各种形式的资本输出,逐渐垄断了中国的工业,控制了中国的金融、交通运输等重要行业,是使中国在经济上丧失了独立性,成了西方大国的经济附庸。

29 (一)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 (二)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章 四、文化渗透 (一)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 (二)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

30 (一)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章 (一)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 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活动,有许多是披着宗教外衣、在传教的名义下进行的。一些西方传教士也积极参与了对中国的侵略活动。 西什库教堂

31 (二)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外国教会中的某些势力还利用宣传宗教和西学的名义,为帝国主义侵略制造舆论。
第一章 (二)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 外国教会中的某些势力还利用宣传宗教和西学的名义,为帝国主义侵略制造舆论。 他们大肆宣扬“种族优劣论”,攻击中华民族是愚昧落后的“劣等民族”,应该接收 “优等民族”白种人的开导和奴役。 他们还炮制了所谓“黄祸论”,即中国威胁论等等。

32 第二节 抵御外国武装侵略 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章 第二节 抵御外国武装侵略 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一、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 (一)人民群众的反侵略斗争-三元里人民抗英 (二)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关天培等 (三)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的意义 二、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 (一)边疆危机与瓜分危机 (二)义和团运动与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的破产

33 (一)人民群众的反侵略斗争 1.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章
面对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人民奋起反抗,显示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和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 1841年5月,英军在广州郊外三元里一带进行抢掠时,遭到当地人民的激烈抵抗。此战大大显示出中国的人民的爱国气节。

34 2.太平天国多次重创洋枪队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章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后期,太平军曾多次重创英、法侵略军和外国侵略者指挥的洋枪队“常胜军”、“常捷军”。1862年5月,太平军在江苏奉贤(今属上海市)击毙法国侵华海军司令卜罗德。6月,在青浦(今属上海市)活捉“常胜军”副统领法尔思德。9月,又在浙江慈溪击伤“常胜军”统领、美国人华尔(不久因伤重死去)。1863年1月,在绍兴打死“常捷军”统领勒伯勒东。

35 3.台湾人民的反对割让台湾的斗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章
中日甲午战争后签订的《马关条约》,把台湾割给了日本,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抗议和愤慨,台湾人民纷纷组织抗日武装义军,发誓“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1895年6月到10月,台湾军民配合驻守台湾的刘永福部,在清政府拒绝给台湾任何援助和支持、敌我力量相差悬殊的情况下,进行了浴血奋战,打死打伤日军三万三千多人,占全部日本军队的一半。11月下旬,日本正式宣布“全台平定”。但是台湾人民并没有屈服,他们一直斗争了半个世纪。

36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章 4.义和团与八国联军拼死鏖战 ●过程 A .义和拳:义和团是在义和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义和拳是山东地区一个秘密结社,逐渐发展壮大成为群众性的反帝组织。 B.“助清灭洋”:1898年10月下旬,义和拳在山东冠县起义,竖起“助清灭洋”的口号,1899年冬,改名为义和团。 C.进入直隶:1900年春,山东的义和团进入直隶,声势壮大,清政府权衡利弊,对义和团由“剿灭”改为 “安抚”,到6月下旬,北京城内的义和团达到10万人,天津城内达3万人,1900年下半年,义和团运动由黄河附近发展到两广、西北等边远地区,席卷全国。 D.抵抗八国联军侵略:1900年6月,八国联军发动侵略战争,义和团进行了天津保卫战,廊坊阻击战等战争,并对侵略军在北京的两个主要地点,西什库教堂和东交民巷使馆区发动了进攻 E.失败:1900年9月7日,为了和侵略者进行和谈,逃往西安的慈禧太后发布“剿匪”,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义和团运动失败了 。

37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章 (二)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 在历次反抗外国侵略的战争中,爱国官兵都表现了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给侵略者以沉重打击。

38 鸦片战争中部分阵亡将领一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章 关天培(1781——1841年),字滋圃,江苏山阳(今江苏淮安)人 裕 谦
裕 谦 陈化成(1776——1842年),字莲峰,福建同安人

39 (三)近代中国反侵略斗争的意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章 (三)近代中国反侵略斗争的意义 近代中国人民在反侵略战争中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铸成了中华民族的民族魂。正是由于中国人民前仆后继、英勇顽强的斗争,才使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历尽劫难、屡遭侵略而不亡。那些不畏强暴、赴汤蹈火、血战疆场、宁死不屈的民族英雄,乃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40 二、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 (一)边疆危机和瓜分危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章 二、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 (一)边疆危机和瓜分危机 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最终目的,是要瓜分中国、灭亡中国。 19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过渡,出现了列强争夺殖民地的狂潮。这期间,中国也成为帝国主义关注的对象。帝国主义列强通过中法战争、中日战争以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逐渐蚕食中国的领土。

4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章 中日甲午战争一幕 威海卫海战图

4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章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八国联军洗劫北京 八国联军进入紫禁城

43 (二)义和团运动与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的破产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章 (二)义和团运动与列强瓜分中国图谋的破产 帝国主义列强并没有实现瓜分中国的图谋。 其原因何在? 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是一个重要原因。而根本原因是由于中华民族进行的不屈不挠的反侵略斗争。在义和团运动期间,中国人民以其不畏强暴、敢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者,使它们不敢为所欲为地瓜分中国。

4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章 A.充分地表现了中国人民爱国主义精神,反对外来侵略的顽强反抗精神;
●义和团运动的意义 A.充分地表现了中国人民爱国主义精神,反对外来侵略的顽强反抗精神; B.显示中国人民的巨大力量,阻止和打乱了帝国主义国家阴谋瓜分中国的狂妄计划。(义和团运动后,侵略者承认中国“民风坚劲”。认为“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和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 联军司令瓦德西承认:“瓜分一事,实为下策”。英国外交副大臣布路德立克在议会讨论对华方针时告诫:“应须小心谨慎,团匪之事,即可取以为鉴。我英亦不能以待印度者待中国也”。) C.沉重地打击了清政府的统治,清政府镇压义和团运动的行为,和空前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的签订,暴露它的反动本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

4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章 ●义和团运动失败原因和启示
A.由于农民的阶级局限性,义和团没有认清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义和团对帝国主义的认识停留在感性阶段,盲目的反对外来事物;对清政府的统治没有本质认识,以致被蒙蔽利用。 B.没有提出政权要求,没有统一的作战计划和斗争纲领,具有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和严重的分散性。 C.农民阶级是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反对本国的封建势力的主力军和重要力量,但是由于落后的生产方式和阶级的局限性,不可能带领中国实现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只有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农民阶级的力量才能充分发挥出来。

46 (一)“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和早期的维新思想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章 第三节 反侵略战争的失败 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一、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 (一)社会制度的腐败 (二)经济技术的落后 二、民族意识的觉醒 (一)“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和早期的维新思想 (二)救亡图存和振兴中华

47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章 (一)社会制度的腐败 吏治的腐败和军队的腐败 战争指导思想的错误和害怕列强 战争指挥者不了解世界大势

48 吏治的腐败和军队的腐败 清政府官僚机构膨胀,吏治黑暗,大小官吏贪污成风,营私舞弊,贿赂公行。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章 吏治的腐败和军队的腐败 清政府官僚机构膨胀,吏治黑暗,大小官吏贪污成风,营私舞弊,贿赂公行。 腐败的政权必然有一支腐败的军队。清王朝的军队极度腐化,营务废弛,军纪荡然。军官冒领军饷,敲诈勒索;士兵不勤操练,整天“三五成群,手提鸟笼雀架,四处闲游”,许多人吸鸦片,开赌场,国防力量非常虚弱。

4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章 战争指导思想的错误和害怕列强 这是战争失败的直接原因,而战争指导思想的错误又与他们的政治立场有关,他们没有抵抗到底的决心尤其是害怕人民群众,担心人民群众动员起来以后会危机他们自身的统治。甚至污蔑人民群众,比如奕山就污蔑广东人民:“粤民皆汉奸,粤兵皆贼党”。

50 战争指挥者不了解世界大势 我们知道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虽然如此,在鸦片战争中他对英国的认识还处于一个感性的阶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章 战争指挥者不了解世界大势 我们知道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虽然如此,在鸦片战争中他对英国的认识还处于一个感性的阶段。 而其他统治阶级人物,他们对资本主义的了解则是更少了

5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章 慈僖于1898年9月21日幽禁光绪帝,废除新法。 叶名琛(1807——1—859年),字昆臣,湖北汉阳人。
1840年以后,统治中国的清王朝,从皇帝到官员,许多都是昏庸愚昧,不了解世界大势,不懂得御敌之策。 叶名琛(1807——1—859年),字昆臣,湖北汉阳人。 不少将帅贪生怕死,临阵脱逃。他们大都害怕拥有坚船利炮的外国侵略者,甚至为了自身的私利,不惜出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慈僖于1898年9月21日幽禁光绪帝,废除新法。

52 (二)经济技术的落后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章
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另一个原因就是,经济技术和作战能力的落后。一方面,武器装备上中国的技术远远落后于西方。另一方面,在军队战斗力上,许多军官不熟悉近代军事指挥。 中国一级战船 中国二级战船

5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章

54 二、民族意识的觉醒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章
鸦片战争的失败,在死水一潭的中国封建社会激起轩然大波。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看起来很奇怪的是,鸦片没有起催眠作用,反而起到了警醒的作用。” 严酷的现实,引起了有识之士的反省:“数千年未有之变局”的造成和中国的落后是分不开的,不但大刀长矛抵挡不住外国舰船利炮的轰击,古老的思想文化也抵挡不住西学的传入,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习西方。 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经历了一个逐步演进和深化的过程,首先是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代先驱者,然后经历了由物质层面到政治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的艰辛探求和艰难跋涉历程。

55 (一)“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和早期的维新思想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章 (一)“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和早期的维新思想 鸦片战争像晴空霹雳,惊破了封建统治者“天朝上国”的迷梦。受到战争失败的强烈刺激,中国官吏和知识分子中的少数爱国、开明的有识之士,开始注意了解国际形势,研究外国史地,总结失败教训,寻找救国的道路和御敌的方法。

56 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他被道光皇帝派到广东领导抗英斗争时,就组织人翻译西方书刊。
第一章 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 林则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他被道光皇帝派到广东领导抗英斗争时,就组织人翻译西方书刊。 1841年,他组织翻译了英国人慕瑞的《地理大全》,编成《四周志》一书。

57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章 魏源与《海国图志》 魏源在对《四周志》等资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于1843年1月编成《海国图志》。其内容除包括世界各国的历史、地理以外,还有总结鸦片战争的教训等思想。 此外,在《海国图志》中,魏源还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军事和科学技术,以期富国强兵,抵御外国侵略。

58 (二)救亡图存和振兴中华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章
鸦片战争后,中国还只是少数人有朦胧的民族觉醒意识。中日甲午战争以后,当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时,中国人才开始有了普遍的民族意识觉醒。 梁启超曾指出“我国四千余年大梦之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以后始也。”

5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章 大义凛然的谭嗣同

6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章

6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章

6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章

6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章

6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章

65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章

66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章

67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章

6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一章

69


Download ppt "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思想政治课 多媒体教学软件"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