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現代風險管 理 Management Series 宋明哲 編著.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現代風險管 理 Management Series 宋明哲 編著."—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現代風險管 理 Management Series 宋明哲 編著

2 第一篇 理 論 基 礎 此篇介紹風險管理全貌,風險理論與風險管理的方法論以及實質理論。

3 1 全方位風險管理的面貌 Chapter 學習目標 1.認識現代全方位風險管理的涵意 2.瞭解現代風險管理思維與範圍的演變
3.認識主要國家當前風險管理的發展 4.認識現代風險管理的多元類型與其功能 定位 5.瞭解風險管理專業人員的職業生涯

4 第一章 全方位風險管理的面貌 一、風險管理的涵意 風險管理的界定均應像所有控制系統一樣,涵括三項要素: 第一,管理的目標。
第一章 全方位風險管理的面貌 一、風險管理的涵意 風險管理的界定均應像所有控制系統一樣,涵括三項要素: 第一,管理的目標。 第二,資訊的蒐集與解釋。 第三,影響人們行為與調整系統架構,所採取 的措施(Jones & Hood, 1996)。

5 第一章 全方位風險管理的面貌 風險管理 係指為了建構風險與回應風險,所採用的各類監控方法與過程的統稱。 對照其原文解釋如下:
第一章 全方位風險管理的面貌 風險管理 係指為了建構風險與回應風險,所採用的各類監控方法與過程的統稱。 對照其原文解釋如下: 第一,「To shape the development of and response to risks」包含上列三要素中的前兩項。就管理的目標與對風險的解釋言,風險的客觀實體派與主觀建構派有所不同。

6 第一章 全方位風險管理的面貌 第二,這個界定含括所有的風險。財務性風險與危害性風險或謂投機風險(Speculative Risk )與純風險(Pure Risk)均屬之。 第三,「All regulatory measures(in public policy and corporate practice)」是上列三要素中的最後一項。各類監控方法係指各個經濟個體(個人、家庭、公司、政府與國際組織)與總體社會,針對風險所採取的任何手段。

7 第一章 全方位風險管理的面貌 二、風險管理思維與範圍的演變 第一階段:風險管理出現前 第二階段:風險管理出現後迄一九七O年代前
第一章 全方位風險管理的面貌 二、風險管理思維與範圍的演變 第一階段:風險管理出現前 第二階段:風險管理出現後迄一九七O年代前 第三階段:一九七O年代後迄一九九O年代前 第四階段:一九九O年代迄今 **第五階段

8 第一章 全方位風險管理的面貌 圖表1-1 全方位風險管理的面貌

9 第一章 全方位風險管理的面貌 三、主要國家當前風險管理發展簡況 美國 英國 台灣 中國大陸

10 第一章 全方位風險管理的面貌 四、風險管理的多元類型 私有與公有部門的風險管理
第一章 全方位風險管理的面貌 四、風險管理的多元類型 私有與公有部門的風險管理 前者又可分為單一個人風險管理、家庭風險管理、公司團體風險管理等;後者又可分為政府單位風險管理、國家風險管理等。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依團體組成的目的又可再細分為營利團體風險管理與非營利團體風險管理。

11 第一章 全方位風險管理的面貌 危害性與財務性風險管理
第一章 全方位風險管理的面貌 危害性與財務性風險管理 前者管理的對象為起因於資產的實質毀 損或人員傷亡等的風險。後者管理的對象為起因於市場價格波動引發的風險。 金融保險業與一般企業均有面臨此兩類風險的可能。

12 第一章 全方位風險管理的面貌 風險管理亦可大體歸納為兩大類別: 一、個體風險管理(Micro-Risk Management);
第一章 全方位風險管理的面貌 風險管理亦可大體歸納為兩大類別: 一、個體風險管理(Micro-Risk Management); 二、總體風險管理(Macro-Risk Management)。 風險管理亦可區分為 國內風險管理(Domestic Risk Management) 國際風險管理International Risk Management)

13 第一章 全方位風險管理的面貌 「賽跑」與「拔河」型風險管理
第一章 全方位風險管理的面貌 「賽跑」與「拔河」型風險管理 「賽跑」型風險管理是「Homeostatic」的思維。換言之,在管理風險上,預先確立明確的目標,整合所有的資源完成之。這個思維像吾人賽跑。在這個思維下,採用的管理方法可比方成「小海魚」法。 「拔河」型風險管理是「Collibrationist」的思維。換言之,在管理風險上,並不預先確立明確的目標,而是像「拔河」追求競合下的平衡。採用的管理方法可比方成「大鯊魚」 法。

14 第一章 全方位風險管理的面貌 風險管理亦可大體歸納為三大類別: 一、技術導向型風險管理
第一章 全方位風險管理的面貌 風險管理亦可大體歸納為三大類別: 一、技術導向型風險管理 (Technique-oriented Risk Management); 二、財務導向型風險管理 (Finance-oriented Risk Management) 三、人文導向型風險管理 (Humanity-oriented Risk Management)。

15 第一章 全方位風險管理的面貌 五、風險管理功能的定位 風險管理可被視為獨立的領域。要判定風險管理的定位,則有幾個邏輯可循:
第一章 全方位風險管理的面貌 五、風險管理功能的定位 風險管理可被視為獨立的領域。要判定風險管理的定位,則有幾個邏輯可循: 第一,風險管理的標的是為「風險」,自然與其它管理的標的不同; 第二,風險本身的涵意雖未統一,但有別於其它管理學科的理論與思維;

16 第一章 全方位風險管理的面貌 第三,風險管理著重不確定的未來。有論者言,其它管理學科亦留意風險存在的問題,但畢竟並非其原有目的;
第一章 全方位風險管理的面貌 第三,風險管理著重不確定的未來。有論者言,其它管理學科亦留意風險存在的問題,但畢竟並非其原有目的; 第四,實際操作上,雖可將風險管理的機能,分散至其它管理中執行。 但現代風險管理講求的是整合性的團隊工作(Team Work)。

17 第一章 全方位風險管理的面貌 圖表1-2 策略管理、經營管理與風險管理的關聯

18 第一章 全方位風險管理的面貌 在團體組織內的職責範圍則不一而足,傳統風險管理專業人員的一般共同職責,依文獻(Williams,Jr et al, op.cit)顯示共有九項: 購買保險 確保滿足法令要求 辨認風險 規劃替代性風險理財方案 風險控制 索賠管理 風險管理文件設計 員工福利規劃 風險管理教育訓練

19 2 風險理論與類別 Chapter 學習目標 要旨 2.區分清楚不確定性與風險的差異 3.認識與風險相關的術語 4.認識風險的類別
1.瞭解客觀實體派與主觀建構派風險理論的 要旨 2.區分清楚不確定性與風險的差異 3.認識與風險相關的術語 4.認識風險的類別

20 第二章 風險理論與類別 風險理論發展迄今,大體上可歸納為兩類: 一為客觀實體派的風險理論;二為主觀建構派的風險理論。
第二章 風險理論與類別 風險理論發展迄今,大體上可歸納為兩類: 一為客觀實體派的風險理論;二為主觀建構派的風險理論。 細分則分散於各類學科: 保險精算、流行病學、安全工程、經濟學、財務理論、心理學、社會學、文化人類學與哲學等。其中依心理學、社會學、文化人類學與哲學研究風險理論的,著者稱為主觀建構派。 依其餘學科研究風險理論的,歸類為客觀實體派。

21 第二章 風險理論與類別 一、客觀實體派的風險理論
第二章 風險理論與類別 一、客觀實體派的風險理論 風險是客觀的不確定(Objective Uncertainty),它是客觀存在的實體,它是可以預測的。這些看法是現實論或實證論者的主張,謂之客觀實體派。 此派主要以客觀機率(Objective Probability)概念,規範與測度不確定性。一切不利後果,均以金錢觀點,觀察與計價。風險真實性的認定,則以數學值的高低為認定基礎。保險精算、流行病學與安全工程的風險概念,屬於此派。

22 第二章 風險理論與類別 保險精算、流行病學與安全工程的風險概念
第二章 風險理論與類別 保險精算、流行病學與安全工程的風險概念 某一事件於特定期間內,隨機實驗下,出現機會的高低,謂之客觀機率(Objective Probability)。即某一事件於特定期間內,發生的頻率(Frequency)。 發生的事件涉及的金錢價值(Money Value)謂之幅度。兩者之積即謂該事件的預期值(Expected Value)。這個概念是保險精算中,風險的基本評估單位,又謂風險數理值(Mathematical Value of Risk)。以簡單符號,表示此概念:RMP,R風險,M幅度,P客觀機率(頻率)。

23 第二章 風險理論與類別 某事件損失機率分配所反應的變異即為風險(Risk) 損失變異的程度即謂風險程度(Degree of Risk)。
第二章 風險理論與類別 某事件損失機率分配所反應的變異即為風險(Risk) 損失變異的程度即謂風險程度(Degree of Risk)。 在安全工程中,系統安全失效機率評估,常使用事故樹或失誤樹分析(ETA or FTA: Event-Tree or Fault-Tree Analysis)評估每一可能發生安全失效事件的機率,之後,綜合得出整體工程系統安全失效的機率,此過程謂為機率風險評估(PRA: Probabilistic Risk Assessment)。經此過程,所得的預期值謂為綜合預期值(Synthesized Expected Value)。

24 第二章 風險理論與類別 經濟與財務的風險概念 經濟與財務的風險概念,不限於風險的損失面,它也包括風險的獲利面。
第二章 風險理論與類別 經濟與財務的風險概念 經濟與財務的風險概念,不限於風險的損失面,它也包括風險的獲利面。 主觀機率係指對某一事件,於特定期間內 發生頻率或出現機會,主觀信念的強度而 言。

25 第二章 風險理論與類別 二、主觀建構派的風險理論 第一,客觀本身就是問題。
第二章 風險理論與類別 二、主觀建構派的風險理論 第一,客觀本身就是問題。 菲雪爾等(Fischhoff,et al, 1984)指出客觀本身是風險引起爭議的原因之一。 對客觀實體派的批判 梅奇爾(Megill, 1994)認為,客觀的涵意有四種: (1)絕對性的客觀:事物即如其本身謂之客觀。此涵意的客觀,放諸四海皆準。

26 第二章 風險理論與類別 (2)學科上的客觀:此涵意的客觀,不強調放諸四海皆準,只強調特定學科研究上,取得共識的客觀標準。
第二章 風險理論與類別 (2)學科上的客觀:此涵意的客觀,不強調放諸四海皆準,只強調特定學科研究上,取得共識的客觀標準。 (3)辯證法上的客觀:此涵意的客觀,指辯證過程討論者所言的客觀。此種客觀,含有討論者主觀意識的空間。 (4)程序上的客觀:此涵意的客觀,指處理事務方法程序上的客觀。強調方法要吻合事務本身的性質,方法本身的採用不容許人為的干預。

27 第二章 風險理論與類別 第二,價值觀與偏好,根本無法從風險評估中免除。權重考量的本身,即含人們的價值觀與偏好。
第二章 風險理論與類別 第二,價值觀與偏好,根本無法從風險評估中免除。權重考量的本身,即含人們的價值觀與偏好。 第三,剔除環境與組織因子,不實際。蓋因體制環境如有問題,風險存在的可能性更高。 第四,災害的發生及其後果與人為因子的互動是極為複雜的,不是任何機率運算方式可以完全解釋的。

28 第二章 風險理論與類別 心理學的風險概念 心理學是以主觀機率(Subjective Probability) 規範與測度不確定性。
第二章 風險理論與類別 心理學的風險概念 心理學是以主觀機率(Subjective Probability) 規範與測度不確定性。 主觀判斷(Subjective Judgement)與主觀預期效 用(SEU: Subjective Expected Utility)是心理 學說明風險的核心概念。其中,主觀預期效用值是 基本的評估單位。 個人主觀機率與判斷是個人風險認知(Risk Perce- ption)、風險偏好(Risk Preferences)與風險行 為(Risk Behaviour)的主要依據。

29 第二章 風險理論與類別 心理學的風險理論,提供了如下的貢獻(Renn,1992):
第二章 風險理論與類別 心理學的風險理論,提供了如下的貢獻(Renn,1992): 第一,心理學的風險概念可顯示出,社會大眾心中的關懷與價值信念。 第二,它也可顯示,社會大眾的風險偏好。 第三,它亦可顯示,社會大眾想要的生活環境生態。 第四,心理學的風險概念,有助於風險溝通策略的擬訂。 最後,它展現了以客觀風險評估方法無法顯現的個人經驗。

30 第二章 風險理論與類別 社會學、文化人類學與哲學的風險概念
第二章 風險理論與類別 社會學、文化人類學與哲學的風險概念 人文學者開始以後實證論的思維,思考風險在後現代(Post-Modernity)社會中的角色以及人們建構風險的方式,此謂為風險建構理論(The Theory of Risk Construction)。 風險文化理論將風險視為違反規範的文化反應。 以同性戀行為為例,此行為仍不太見容於台灣的社會文化規範。

31 第二章 風險理論與類別 三、風險理論的位階光譜 圖表2-1 風險理論光譜圖

32 第二章 風險理論與類別 四、不確定性與風險 不確定性的來源與水平 不確定的來源主要有四(Rowe, 1994):
第二章 風險理論與類別 四、不確定性與風險 不確定性的來源與水平 不確定的來源主要有四(Rowe, 1994): 一是來自測度的不確定。換言之,用什麼測量單位,測度不確定,大家各行其是(Fichhoff, et al , op. cit.); 二是來自測度模型的不確定。測度未來,常用一些系統或模型。影響系統或模型的各類因子,互動的空間如何以及因子間的關係是比例或非比例,要能影響系統或模型的有用性與效度;

33 第二章 風險理論與類別 三是來自時間的不確定。預測未來,不能忽視過去。過去記錄是否確定與未來是否明確,均能影響對未來的預測;
第二章 風險理論與類別 三是來自時間的不確定。預測未來,不能忽視過去。過去記錄是否確定與未來是否明確,均能影響對未來的預測; 四是來自解讀的不確定。不確定測度的結果,大家解讀不同。

34 第二章 風險理論與類別 以t時點看,可完全確定的事物,風險與不確定均等於零。無法確定的事物則分為三級。
第二章 風險理論與類別 以t時點看,可完全確定的事物,風險與不確定均等於零。無法確定的事物則分為三級。 在第三級的不確定,將隨著時間t與資訊越來越充分,演變為第二級、第一級直至完全確定。 在第一級與第二級不確定的水平上,風險與不確定可交換使用無礙。 但在第三級不確定的水平上,風險與不確定,不可交換使用。

35 第二章 風險理論與類別 圖表2-2 不確定的水平

36 第二章 風險理論與類別 五、風險與相關術語 圖表2-3 風險鏈

37 第二章 風險理論與類別 危險因素 危險因素或謂風暴的來源或謂災源,係指導致不利後果的所有因素而言。
第二章 風險理論與類別 危險因素 危險因素或謂風暴的來源或謂災源,係指導致不利後果的所有因素而言。 人與車即暴露於汽車風險與人身風險中,謂之暴露體。 如果開車上班是唯一的選擇,此種暴露的情境,謂之確定性的暴露(Deterministic Exposure);否則,謂之可能性的暴露(Probabilistic Exposure)。

38 第二章 風險理論與類別 危險事故與損失 損失可再細分為直接損失(Direct Loss) 與間接損失(Indirect Loss)。
第二章 風險理論與類別 危險事故與損失 損失可再細分為直接損失(Direct Loss) 與間接損失(Indirect Loss)。 危險事故被視為損失發生的直接與外在原 因,危險因素是為損失發生的間接與內在 原因。

39 第二章 風險理論與類別 六、風險的類別 依暴露體的性質分 風險可分為實質資產的風險(Physical Asset to
第二章 風險理論與類別 六、風險的類別 依暴露體的性質分 風險可分為實質資產的風險(Physical Asset to Risk)、財務資產的風險(Financial Asset to Risk)、責任暴露風險(Liability Exposure to Risk)與人力資產風險(Human Asset to Risk)。 實質資產的風險係指不動產與非財務性動產(例如商譽、著作權等)可能遭受的風險。 財務資產的風險係指財務性資產(例如持有的債券、股票與期貨等)可能遭受的風險。

40 第二章 風險理論與類別 責任暴露風險係指個人、公司、國家可能因法 律上的侵權或違約,導致第三人蒙受損失的風
第二章 風險理論與類別 責任暴露風險係指個人、公司、國家可能因法 律上的侵權或違約,導致第三人蒙受損失的風 險,例如台灣核四違約的可能賠償等。 人力資產風險係指人們因傷病死亡,導致公司 生產力的衰退或個人家庭經濟不安定的風險。 前列四項風險亦可縮減為三項,亦即財產風險(Pro-perty Risk)、責任風險(Liability Risk)與人身風險Personnel Risk)。

41 第二章 風險理論與類別 依可能的結果分 風險可劃分為純風險(Pure Risk)與投機風險
第二章 風險理論與類別 依可能的結果分 風險可劃分為純風險(Pure Risk)與投機風險 (Speculative Risk)。有可能獲利或受損的風險,謂 為投機風險;反之,只有受損可能的風險,謂為純風 險。 危害性風險(Hazard Risk)一詞,是純風險的特質。 財務性風險(Financial Risk)一詞,則大部份是投機 風險的特質。

42 第二章 風險理論與類別 依風險效應可否抵銷分
第二章 風險理論與類別 依風險效應可否抵銷分 在同一個體位階觀察時,風險效應無法被抵銷的風險謂之系統風險(Systematic Risk);能被抵銷的風險謂為非系統風險(Non-Systematic Risk)。 無法分散或抵銷掉的風險,對保險人言,謂為系統風險;反之,能被分散或被抵銷掉的風險,謂為非系統風險。

43 第二章 風險理論與類別 依在既有科技水準或社會體制下分 在科技水準與社會體制不變的情況下,引發
第二章 風險理論與類別 依在既有科技水準或社會體制下分 在科技水準與社會體制不變的情況下,引發 的風險謂為靜態風險(Statistic Risk); 反之,謂為動態風險(Dynamic Risk)。 例如,天災地變是為靜態風險。再如,股市因政權輪替或社會體制變革崩盤,引發的風險謂為動態風險。

44 第二章 風險理論與類別 依是否含於市場決策機制中分
第二章 風險理論與類別 依是否含於市場決策機制中分 社會大眾並不包含於自由市場的決策機制中,故污染風險是為外部化風險(Externalized Risk)。 產業製造的產品,可能引發對第三人的責任。此種產品責任風險,因包含於自由市場決策的機制中,是為市場基礎風險(Market-Based Risk)。

45 第二章 風險理論與類別 依人們行為意願分 風險可分為自願性風險(Voluntary Risk)
第二章 風險理論與類別 依人們行為意願分 風險可分為自願性風險(Voluntary Risk) 與非自願性風險(Involuntary Risk)。 人們行為可分為個別行為(Individual Behaviour)與社會行為(Social Behaviour),因此,在不同個體位階下, 解釋可能不同。

46 第二章 風險理論與類別 依是否需藉助科學觀察分 風險可依是否需藉助科學來觀察分,它可分為 無需藉助科學的鑑定,直接可觀察到的風險,
第二章 風險理論與類別 依是否需藉助科學觀察分 風險可依是否需藉助科學來觀察分,它可分為 無需藉助科學的鑑定,直接可觀察到的風險, 謂為直接可認知到的風險(Perceptible Risk)。 需藉助科學的鑑定,但截至目前為止,科學家們 仍無法知道或仍無共識的風險,謂為虛構風險(Virtual Risk)。

47 第二章 風險理論與類別 依比較利益分 以某一石油探勘公司為例,探勘過程會面臨的風險,具有較高的比較利益,這種風險謂為核心風險(Core Risk)。 公司這種特殊探勘技術,對工程師死亡的風險,根本無比較利益,甚至公司利潤會因工程師死亡而流失,這種風險謂為附屬風險(Incidental Risk)。

48 第二章 風險理論與類別 依個人或群體分 事故發生後,群體中個別成員,在特定期間 內可能遭受的風險水平,謂為個別風險(IR
第二章 風險理論與類別 依個人或群體分 事故發生後,群體中個別成員,在特定期間 內可能遭受的風險水平,謂為個別風險(IR : Individual Risk); 事故發生後,整個群體,在特定期間內可能 遭受的風險水平,謂為社會(或社區)風險 (SR: Societal or Community Risk)。

49 第二章 風險理論與類別 圖表2-4 FN曲線

50 3 風險管理的方法論與實質理論 Chapter 1.認識科學的角色與風險管理的議題 學習目標
2.瞭解實證與後實證論思維下,風險管理的方法論與 實質理論 3.認識風險管理實質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兩種論調 4.認識本書架構內容與各篇章採用的風險觀點

51 第三章 風險管理的方法論與實質理論 一、科學與風險管理的核心議題 科學在風險管理中的角色
風險管理的次議題—實證論思維理性(Rationality)預期是其基本假設。在此思維下,風險管理的主要次議題有三: 第一,有什麼風險存在?風險特質與高低為何? 第二,該如何管理這些風險?採用風險控制(Risk Control)抑或是風險理財(Risk Financing) 抑或是兩者合併? 第三,人們會如何反應風險?這些議題是以要「知其然」來構思的。

52 第三章 風險管理的方法論 與實質理論 二、風險管理的方法論與實質理論—實證論思維 圖表3-1 風險管理的實質管理程序—實證論思維

53 第三章 風險管理的方法論 與實質理論 三、風險管理的方法論與實質理論—後實證論思維 後實證論者(或相對論者)認為現實世界根本
第三章 風險管理的方法論 與實質理論 三、風險管理的方法論與實質理論—後實證論思維 後實證論者(或相對論者)認為現實世界根本 無法獨立於心靈世界外而存在的。 研究方法上,採取質化研究。質化研究方法包 括實地理論(Grounded Theory)、民族學、現 象學、生活史、對話分析、個案研究、參與觀 察、文獻研究與訪問等。

54 第三章 風險管理的方法論 與實質理論 四、風險管理的實質過程中出現的兩種論調
第三章 風險管理的方法論 與實質理論 四、風險管理的實質過程中出現的兩種論調 不同的論調,主要集中在七大焦點上(Hood et al, 1992): 第一,管理上是該著重事先的防範,抑或是著重在事後的回復能力。前者主張災難發生前,應對有限資源做適當的規劃與配置;後者則主張災難未發生前即將有限資源做了配置,代價高,不如平時增強應變與災後復原的能力。

55 第三章 風險管理的方法論 與實質理論 第二,決策者決策錯誤是該原諒,抑或是該責難。前者認為責難只會更加扭曲事實真相,無助於風險管理;後者認為責難可使決策者更加小心。 第三,風險評估應重量化,抑或是重質化。前者主張唯有將風險量化,才能作出理性合理的決策;後者認為風險無法量化或認為量化意義不大。因此,風險評估應重質化。

56 第三章 風險管理的方法論 與實質理論 第四,人類所累積的知識可達成系統安全設計的目的,抑或是根本無可靠的知識可達成系統安全設計的目的。
第三章 風險管理的方法論 與實質理論 第四,人類所累積的知識可達成系統安全設計的目的,抑或是根本無可靠的知識可達成系統安全設計的目的。 第五,安全目標可與其他目標並存互補,抑或是要完成安全目標,唯有放棄其他目標。 第六,管理決策交由專家決定即可,抑或是由公眾共同參與決定。 第七,風險監理應只重結果,抑或是重過程即可。

57 第三章 風險管理的方法論 與實質理論 圖表3-2 本書架構內容與觀點


Download ppt "現代風險管 理 Management Series 宋明哲 編著."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