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 第一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 主讲人:中共中央党校教授 王怀超
2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内涵及其历史地位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特点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轮廓
3
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基本内涵及其历史地位 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是指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当代中国国情相结合过程中形成的中国风格与中国特点。 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国情及时代特征相结合过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是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的理论总结。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的历史地位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 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中国共产党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5
关于党的指导思想的提法 马克思列宁主义(1925) 毛泽东思想(1945) 马克思列宁主义(1956)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1969)
6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1992)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1997)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00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主题鲜明 容量较大 简洁明了 比较规范
8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 形成与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就国内而言,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进行认真反思的结果,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行重新思考的结晶。
9
“ 为什么我们能在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提出了现行的一系列政策,就是总结了‘文化大革命’ 的经验和教训 。”
“ 二十年的经验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告诉我们,不改革不行,不制定新的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政策不行 。” 是“文化大革命”这场灾难促使人们思考,促使人们认识我们的弊端在哪里。 ——邓小平
10
就国际而言,则是时代主题的转换和当今世界进步潮流的产物。
当今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 当今世界的进步潮流:现代化
11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在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 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在孤立状态下实现现代化。
12
当我了解到日本汽车工人人均生产汽车数量与中国汽车工人人均生产汽车的数量之比竟然是令人难以置信的 94︰1时,当我坐上新干线的时候,我懂得什么是现代化了。
1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过程 孕育 形成 初步表述 系统阐发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 80年代 中期 1987年 中共十三大
1992年南巡谈话 中共十四大 孕育 形成 初步表述 系统阐发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70年代末80 年代初。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孕育期。 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时期。 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系统阐发时期。
15
第四阶段:从1992年中共十四大至今。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的时期。
16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需要经历 一个比较长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大约需要100年时间。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基本实现国家的现代化.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特点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需要经历 一个比较长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大约需要100年时间。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基本实现国家的现代化.
17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经济的特点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8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特点 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 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根本政治制度 在少数民族集中地区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逐步建立高度民主法制完备的政治体制 目标: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法制国家
19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文化的特点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为人民大众服务 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又体现社会主义时代精神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文化的特点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为人民大众服务 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继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又体现社会主义时代精神 坚持文化现代化的方向 健康积极、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
20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结构 将是一种现代社会结构, 即中等收入者比重将大幅度上升, 占到国民的大多数, 贫困者阶层和富裕阶层将成为少数, 社会结构从金字塔型向橄榄型转变, 逐步实现社会公正,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1
6、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的: 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
分配相结合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 意识形态 共同富裕 社会和谐(社会公正) 人的全面发展
23
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是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 绝对必须的实际前提” 。如果没有生产力的巨大发展,社会主义社会“将没有任何物质前提, 它将建立在纯粹的理论上面, 就是说, 将纯粹是一种怪想 ” 。没有生产力的巨大进步和普遍交往的发展, “那就只会有贫困的普遍化, 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 就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 也就是说, 全部陈腐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 ——马克思
24
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社会的战略构想 一句话,“自由人联合体”。 必然(人与自然的关系) 自由 社会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
或者说,在自由人联合体中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必然(人与自然的关系) 自由 社会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 人自身(人类对自身的超越)
25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的基本轮廓 一条主线 两大基石 十个主要观点 一个核心
26
一条主线: 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性 两大理论基石: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 时代主题论
27
十个主要观点: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论 2、社会主义本质论 3、社会主义改革开放论 4、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论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
28
6、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论 7、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论 8、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 9、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领导力量论 10、以人为本,人的全面发展论
29
一个核心: 简言之:发展论。 具体说,抓住时机,发展自己, 尽快实现国家的现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质 就是加快中国发展的理论。
科学发展论。 简言之:发展论。 具体说,抓住时机,发展自己, 尽快实现国家的现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质 就是加快中国发展的理论。
30
邓小平论发展: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中国的主要目标是发展 我们的基本路线是一条中国发展的路线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最终要体现在生产力能够更好地发展上 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于自己发展。离开了发展,什么也谈不上。 社会主义的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富裕。 发展才是硬道理。
31
江泽民: 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胡锦涛: 聚精会神搞建设 一心一意谋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32
五、关于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念 所谓核心价值观念, 就是一个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核心理念, 就是一种社会制度普遍遵循的基本原则,
五、关于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念 所谓核心价值观念, 就是一个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核心理念, 就是一种社会制度普遍遵循的基本原则, 或者说一种文化区别于另一种文化的 基本价值观念。
33
资本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念 崇尚自由 个体本位 财产私有 主权在民 多数决定 法律至上 权力制衡
34
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念 财产社会所有 人民民主 共同富裕 社会公正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35
29年来, 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实践中进行理论创新的思想轨迹
第一阶段:从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决策到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巡谈话和其后的中共十四大。这一时期理论创新的焦点,或者说核心问题,是围绕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展开的。
36
第二阶段:从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巡谈话到1997年秋中共十五大召开。这一时期理论创新的焦点,或者说核心问题,是围绕所有制问题展开的,即公有制与非公有制的关系问题。其实质是非公有制经济的性质和地位问题。
37
第三阶段:从1997年秋中共十五大至今。这是全面推进理论创新阶段。理论创新向深度和广度发展。首先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原则的探讨,提出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问题。
38
理论创新的轨迹: 计划经济——市场经济——所有制——分配——劳动——新社会阶层——剥削——“三个代表”——建设政治文明——以人为本——保障人权——保护私有财产——社会公正——和谐社会
39
谢谢大家!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