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变形记》.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变形记》."—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变形记》

2 学习目标 1.通过了解背景、分析情节和细节、分析人物形象去把握小说的主题。 2.分析甲虫所特有的象征意义。
3.体会表现主义小说的语言风格,以及与现实主义小说的区别。 4.认识小说所揭示的西方现代社会“现代人的困惑”问题,思考人的生存问题。 5.了解并领会小说寓真实于荒诞的隐喻表现手法。

3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 1.表现主义小说的基本特征及其写作技巧。 2.体会主人公变形的象征意义,以及作者所要传达的思想。 学习难点
认识小说所揭示的西方现代社会“现代人的困惑”问题。

4 作者简介 弗兰茨·卡夫卡(1883~1924),奥地利小说家,生前默默无闻,死后却赢得世人惊服,与马塞尔·普鲁斯特、詹姆斯·乔伊斯等并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1909年开始发表作品,1915年因短篇小说《司炉工》获冯塔纳德国文学奖金。短篇名作有《判决》《变形记》《在流放地》《中国长城》《乡村医生 致科学院的报告》《饥饿艺术家》《地洞 猎人格拉克斯》《歌手约瑟芬,或耗子之流》等,长篇小说有《审判》《城堡》《美国》。他的作品大都是死后由挚友马克斯·布洛德编辑出版的。

5 弗兰茨·卡夫卡

6 背景介绍 一战后黑暗的现实,痛苦的生活,使人们对资本主义社会失去信心,一方面寻求出路,锐意改革,一方面又陷于孤独、颓废、绝望之中。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一些思想敏锐的艺术家著书立说,批判资本主义的人际关系和摧残人性的社会制度,现代主义文学应运而生。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人和人之间关系的冷酷,人对社会的绝望。艺术上强调使用极度夸张以至怪诞离奇的表现手法,描绘扭曲的人性,表现人的本能和无意识的主观感受,开掘个人的直觉、本能、无意识、梦幻、变态心理以至半疯狂、疯狂的言行、心理。现代主义的优秀文学作品探索人的心灵,为揭示人的内心世界提供了新的艺术手法。

7 表现主义文学 表现主义文学兴起于20世纪初,极盛于20和30年代的德、美等国家。它首先出现在绘画界,是对以莫奈为代表的印象主义画派的反驳。表现主义作家不满于印象主义注重外在的客观事物的描绘,要求突破事物上的表象而表现事物内在的实质,要求突破对人的行为的描写而揭示其内在的灵魂,要求突破对暂时现象的抒写而展示永恒的品质和真理。他们强调描写人们的主观世界、知觉和潜意识,用特殊手法来反映现实世界。表现主义文学在诗歌、小说、戏剧各领域都产生过一大批有影响的作家,卡夫卡是小说领域的杰出代表。

8 整合内容 情节 人物 一、初变甲虫,家人的反应 格里高尔 忍受痛苦 秘书主任 父亲 母亲 妹妹

9 整合内容 情节 人物 一、初变甲虫,家人的反应 二、清理房间、格被驱打 三、将被丢弃,绝食死去 格里高尔 惶恐、回忆 忍受痛苦 绝望
秘书主任 惊骇 父亲 恼怒 打击 厌弃 母亲 躲避、昏厥 冷漠 妹妹 关心 生气

10 归纳提要 小说情节可以分为哪两条线索? [明确]情节的发展由两条线索交互展开: 格里高尔:变成甲虫——成为累赘——绝望而死
家里亲人:惊慌、同情——逐渐憎恨——“把他弄走” 格里高尔自始至终关心家庭、怀恋亲人,可是亲人最终抛弃了他,对他的死无动于衷,而且决定去郊游。

11 归纳提要 归纳三部分的情节内容。 [明确]第一部分:写格里高尔发现自己变成了“巨大的甲虫”,惊慌而又忧郁。家人既惊慌又同情,父亲大怒,把他赶回自己的卧室。 第二部分:写格里高尔的甲虫习性,以及逐渐成为全家的累赘。而父亲、母亲和妹妹也对他逐渐憎恨。 第三部分:写家人为了生存只得打工挣钱,并把格里高尔赶出家门。格里高尔又饿又病,绝食死去。

12 抓住细节,分析人物形象 情节、环境、人物是小说的三大要素。文学就是人学,要分析人物,首先就要看他的语言、动作心理,他在一系列矛盾中的所作所为,特别是关于他的一些细节。《变形记》这篇小说的人物有格里高尔、父亲、母亲、妹妹、秘书等人,挑选出一个或几个你感触最深的人物,试对这个人物作细致的分析。

13 小说的主题 示例1:格里高尔死了,亲人们也无动于衷,反而去郊游。在资本主义社会,在机器生产和生存竞争的高压下,人异化为非人,人的本性失落,甚至走向反面,人接受不了现实世界,现实世界容纳不了人。格里高尔变成甲虫,也是一种象征,象征人的异化,人性的异化,人际关系的异化。在金钱和私利面前,小说表现了两种异化:一是格里高尔的异化,人变成了甲虫,本性也变了,从挣钱还清父债,争取独立自由变为安于甲虫生活的自娱自贱;二是以妹妹为代表的亲人的异化,亲情变成仇情,善良变成冷酷。小说描写这种人情的反差,揭示了人的异化、亲情的冷漠、人性的扭曲,从而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摧残人性的不合理性。

14 小说的主题 示例2:表现人对自己命运的无能为力,人失去自我就处于绝境。
格里高尔变成甲虫,无利于人,自行死亡;一家人重新工作,走向新生活;存在就是合理,生活规律是无情的。 示例3:《变形记》故事情节的发展是由两条线索相互交叉展开的。一是格里高尔变为甲虫,成为累赘,最后绝望死去。一是他的家人由惊慌同情到厌恶憎恨,最终“把他弄走”。这两条线索说明了资本主义社会人际关系的自私、冷漠、无情与残酷,揭露了那个社会弱肉强食、惟利是图的社会本质。

15 小说的主题 示例4:“甲虫”象征的意义其实就是作品的主题所在。格里高尔在“累人的差事”和生活的重压下,已经完全失掉了自我。他想找回生活的乐趣、自我的价值,但彻底失败了,变成了一只人人恐惧、厌恶的大甲虫。甲虫是一个绝妙的艺术象征,它象征了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异化”处境,它象征了自我的一种怯懦、逃避和封闭。

16 重点解读 有人评论说“小说描述了一个真实而荒诞的世界”,怎样理解“真实”与“荒诞”?
点拨:说它“真实”是因为作者用客观冷静的写实手法,描写了主人公变形前具体的生活细节和变形后逼真的心理状态。使人感到他所处的始终是一个真实的人的世界。说它“荒诞”是因为故事的整体框架是以象征手法构建起来的,这个故事的框架——人变成虫的逻辑结构本身是非真实的,它只是用来寄寓人在哲理意义上的生存状态而不是对外部生活的真实模仿。

17 词句揣摩 “比起偌大的身躯来,他那许多只腿真是细得可怜,都在他眼前无可奈何地舞动着。”
形象地写出了一个小人物,一个偶在的个体生命,其命运就是如此的充满了偶然性、荒谬性。其人生悲剧就是如此的不可预料、不可逃避,更谈不到积极地给以预防。

18 词句揣摩 “……如果这是格里高尔的话,他早就会认识到,人和这样一头动物是不可能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就会自愿跑掉了。我们就没有哥哥,但是能继续生活下去,会缅怀他。……” 缅怀是追想(以往的事迹)之意,这里是反用其意,把葛雷特内心的自私、狡黠、冷酷暴露的淋漓尽致。

19 词句揣摩 “我们照料它、容忍它,我们仁至义尽了嘛,我认为,谁也不会对我们有丝毫的指责。”“你只需抛开以为这是格里高尔这个念头。我们这么久一直相信这一点,这是我们真正的不幸。” 一旦格里高尔变为大甲虫不能工作,所有的亲人都视他为负担,希望他早一日离世并且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小说验证了人间亲情、真情的虚伪及不存在,格里高尔的付出与牺牲是毫无意义的,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情的自私与冷漠。

20 拓展延伸 1.以《促织》与《变形记》互为参照,作比较解读。 2.以《守财奴》与《变形记》互为参照,作比较解读。

21 再见! 制作人:李晓艳


Download ppt "《变形记》."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