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学习目标 1、国际货币制度概述 2、国际金本位制 3、布雷顿森林体系 4、牙买加体系 5、国际货币制度改革与欧洲货币体系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学习目标 1、国际货币制度概述 2、国际金本位制 3、布雷顿森林体系 4、牙买加体系 5、国际货币制度改革与欧洲货币体系"—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学习目标 1、国际货币制度概述 2、国际金本位制 3、布雷顿森林体系 4、牙买加体系 5、国际货币制度改革与欧洲货币体系
第五章 国际货币制度 学习目标 1、国际货币制度概述  2、国际金本位制 3、布雷顿森林体系 4、牙买加体系 5、国际货币制度改革与欧洲货币体系

2 第一节 国际货币制度概述 一、国际货币制度的含义
第一节 国际货币制度概述 一、国际货币制度的含义 国际货币制度,亦称国际货币体系,是指各国关于货币在国际间的支付、结算、汇兑和转移所确定的规则、措施以及相应的组织机构的总称。它是国际货币关系的集中反映。 二、国际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 1、国际收支及其调节机制。 2、汇率及汇率制度。 3、国际储备体制。 4、国际货币事务的协调和管理。

3 三、国际货币制度的阶段划分 (一)国际货币制度发展的三个阶段 1、国际金本位制度时期。 2、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 3、牙买加体系时期。

4 2、确定储备本位标准,即确定各国货币对外比价的计值标准和国际债权债务结算的最后工具。
四、国际货币制度的作用 1、确定国际收支调节机制的形成和性质。 2、确定储备本位标准,即确定各国货币对外比价的计值标准和国际债权债务结算的最后工具。 3、通过多边支付制度,促进世界经济一体化。 4、促进各国参与国际货币事务的决策和管理。

5 第二节 国际金本位制度 一、国际金本位制度的形成 二、国际金本位制度的特征 三、国际金本位制度的崩溃 四、国际金本位制度的评价

6 第三节 布雷顿森林体系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产生的必要性
第三节 布雷顿森林体系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产生的必要性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是重建国际货币体系、促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恢复和发展的需要。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产生的可能性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英、美两国在国际金融领域争夺主动权的产物。 1、怀特计划 2、凯恩斯计划

7 (三)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创建 1944年7月1日至22日,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镇举行了有44国代表参加的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简称布雷顿森林会议,签订了以怀特方案为基础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总称布雷顿森林协定,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即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 (四)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演变 1、从建立到20世纪50年代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全盛时期。 2、20世纪60年代是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崩溃的时期。 3、20世纪70年代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崩溃时期。

8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 (一)建立一个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促进国际货币合作。 (二)实行美元——黄金本位制度。
(三)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制度。 (四)确立了黄金和美元并列的国际储备制度。 (五)建立多渠道、多方式的国际收支调节机制 (六)取消对经常账户外汇管制,但对国际资金流动进行限制。

9 三、维持布雷顿森林体系采取的措施 (一)稳定黄金价格协定 (二)巴塞尔协定 (三)设立“黄金总库” (四)“借款总安排协议”
(五)“货币互换协定”,又称“互惠信贷协定” (六)阻止外国政府持有美元向美国财政部兑换黄金 (七)“黄金双价制” (八)创立特别提款权

10 四、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重要缺陷 1、自身无法克服的“特里芬难题” 2、缺乏弹性的固定汇率制度
3、国际收支调节机制不对称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崩溃 1、美元停止兑换黄金(美国实行“新经济政策”,意味着美元与黄金脱钩) 2、固定汇率波幅扩大(“史密森协议”签订,美元第一次贬值,美元第二次贬值) 3、固定汇率制度垮台

11 五、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评价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积极作用 1、弥补国际清偿能力的不足。 2、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3、促进国际货币合作。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的重要缺陷 1、不稳定性。 2、忽视汇率对国际收支的调节机制。 3、国际收支调节机制不对称。 4、各国利益分配上的不对称。

12 五、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演变 1、从建立到20世纪50年代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全盛时期。 2、20世纪60年代是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崩溃的时期。 3、20世纪70年代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彻底崩溃时期。

13 第四节 牙买加体系 一、牙买加体系的形成 二、牙买加体系的主要内容 1、承认浮动汇率制度的合法化。 2、黄金非货币化。
第四节 牙买加体系 一、牙买加体系的形成 二、牙买加体系的主要内容 1、承认浮动汇率制度的合法化。 2、黄金非货币化。 3、以特别提款权为储备资产。 4、增加会员国的基金份额。 5、扩大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融通。 三、牙买加体系的特点 1、美元霸主地位消失,国际储备资产多样化。 2、黄金的国际货币作用受到严重削弱,但并未完全丧失。 3、浮动汇率合法化,汇率制度多样化。 4、国际收支 调节手段多样化。

14 四、对牙买加体系的评价 1、牙买加体系的积极作用 第一,储备资产多样化缓解了清偿能力的不足。 第二,灵活的汇率体系有利于世界贸易的发展。 第三,促进了国际收支的调整。 第四,促进了国际金融创新和国际贸易的新发展。 2、牙买加体系的弊端 第一,多元化的储备体系不稳定。 第二,汇率波动频繁,不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 第三,缺乏有效的国际收支调节机制。

15 第五节 国际货币制度的改革与欧洲货币体系 一、国际货币制度改革 二、区域性货币一体化概述
第五节 国际货币制度的改革与欧洲货币体系 一、国际货币制度改革 二、区域性货币一体化概述 区域性货币一体化是指一定地区内的有关国家和地区在货币金融领域实行协调与合作,形成一个统一体,最终实现一个统一的货币体系。区域性货币一体化是战后国际金融市场领域的新现象,是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重要内容。它有三个特征: (1)统一汇率,即成员国之间实行固定汇率制度; (2)统一货币,即发行单一的共同货币,这是区域性货币一体化的最高表现形式; (3)货币管理机构和货币政策统一,即建立一个中央货币机构。

16 三、欧洲货币体系的建立 四、欧洲货币体系的主要内容 1、创设欧洲货币单位,使之最终发展成为欧洲共同体的统一货币——欧元。 2、实行汇率的双重稳定机制。 3、设立欧洲货币基金。

17 五、欧元 欧元创建历程 欧元的影响

18 Thank You!


Download ppt "学习目标 1、国际货币制度概述 2、国际金本位制 3、布雷顿森林体系 4、牙买加体系 5、国际货币制度改革与欧洲货币体系"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