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二节 独奏类器乐 独奏类别: 一、吹奏 二、拉弦 三、弹拨 四、击奏.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二节 独奏类器乐 独奏类别: 一、吹奏 二、拉弦 三、弹拨 四、击奏."—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二节 独奏类器乐 独奏类别: 一、吹奏 二、拉弦 三、弹拨 四、击奏

2 第十四讲 独奏类 一、吹奏类乐器

3 一、吹奏类器乐 (一)笛子 (二)笙 (三)唢呐 (四)管子

4   (一)笛子     笛子古称横吹或横笛。原流行于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汉代传入长安,后传遍全国各地。笛子有梆笛和曲笛两类。     一、 北方的笛子     北方的笛子多为梆笛(高音笛),梆笛因为梆子腔伴奏得名。发音高亢、嘹亮。多用“历音”、“滑音”、“吐音”、“花舌” 。气息运用较猛。。     二、 南方的笛子     江南一带多使用曲笛。曲笛因为昆曲伴奏而得名。笛膜贴得较松,音色润丽、清晰。多用“唤音”、“迭音”、“倚音”、“颤音”等,一般忌用强吐和断奏。气息要求饱满均匀,不能过猛过急。

5 笛 子

6 梆笛    梆笛主要用于北方梆子戏的伴奏,笛身细且短小,音色高亢明亮有力,着重于舌上技巧的运用,像著名笛子演奏家冯子存先生演奏的北方民间乐曲《五梆子》、《喜相逢》等乐曲,在演奏上就采用急促跳跃的舌打音,强有力的垛音,富有情趣的花舌音等特殊技巧,表现出刚健豪放、活泼轻快的北方色彩。所以梆笛常用于北方的吹歌会、评剧和梆子戏曲(如秦腔、河北梆子、蒲剧等)的伴奏,也可用独奏。

7 曲笛因用于伴奏南方的昆曲而得名,笛身较为粗长、音色较低,但却柔和、优美而宽厚,吹奏时讲究运气的绵长,力度变化细致,常采用先放后收,一音三韵,悠扬委婉,如著名笛子演奏家陆春龄教授演奏的《鹧鸪飞》、《小放牛》等民间乐曲,在音色控制、强弱对比上就很自如,他应用笛子上的“唤音”、“送音”、“打音”、“倚音”、“颤音”等技术较多,所演奏出的曲调就较优美、精致、华丽,具有浓厚的江南韵味。                                                                                                                                                                                                                            曲笛

8 主要演奏家: 陆春龄、冯子存、刘管乐、赵松庭、 俞逊发等。 主要作品: 梆笛代表曲目: 冯子存:《五梆子》、《喜相逢》、《放风筝》、《挂红灯》、《黄莺亮翅》等。 刘管乐:《荫中鸟》、《卖菜》、《晋南小开门》等。 曲笛代表曲目: 陆春龄:《鹧鸪飞》、《小放牛》、《欢乐歌》、《中花六板》等。 赵松庭:《三五七》、《早晨》等。 江先渭:《姑苏行》。

9 冯老几十年创作.演奏了大量的有浓郁民族风格和时代气息的笛子独奏曲,不但丰富了舞台演出节目,而且为我们留下了极宝贵的财富,像《喜相逢》、《放风筝》、《五梆子》、《黄莺亮翅》、《挂红灯》、《万年红》......,至今仍为名曲在群众中传播. 冯老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热爱,对笛子艺术锲而不舍的追求各精益求精的精神,都为我们后辈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不愧为中国竹笛大师. 照片:冯子存                                                                                                                              

10 陆春龄是我国南派笛艺的杰出代表之一,被国内外听众誉之为"魔笛". 他7岁即向一位皮匠师傅学笛,对笛艺怀有浓烈的兴趣
陆春龄是我国南派笛艺的杰出代表之一,被国内外听众誉之为"魔笛".他7岁即向一位皮匠师傅学笛,对笛艺怀有浓烈的兴趣.十几岁就参加了民间丝竹团体"紫韵国乐社",1940年与友人组织"中国国乐团".青年时期的陆春龄,为生活所迫 ,曾开过汽车、踏过三轮车.生活的辛劳并没有压倒他.他除了借笛子来排遣胸中的积郁外,还借开车、踏车之便,寻师访友,磨砺自己。1952年,陆春龄参加了上海民族乐团的筹建工作,此后便成为了上海民族乐团的独奏演员,1976年调上海音乐学院任教。

11 赵松庭(1924~ )浙江东阳人. 自幼爱好音乐,9岁开始史笛,不久,又学会了二胡.琵琶.三 弦.唢呐
赵松庭(1924~ )浙江东阳人.自幼爱好音乐,9岁开始史笛,不久,又学会了二胡.琵琶.三 弦.唢呐.14岁担任业余剧团的正吹,还曾登台扮演花旦.16岁在东阳中学毕业后,参加了昆曲坐唱班,师从艺人叶小苟.后入锦堂师范学习.20岁担任东阳中学及缙云师范音乐教师. 22岁时,碍于父命,不得不放弃心爱的音乐,进入上海法学院攻读法律.  赵松庭从事笛子艺术工作六十余年,被公认为南派代表人物之一,开创了刚柔并济,南北交融的浙派风格,还创造了吹笛的特殊控制技巧,更首创横笛频率计算的理论与方法。

12  简 介 :     俞逊发:著名笛子演奏家,上海民族乐团独奏演员,国家一级演员.1946年生于上海,俞逊发12岁时在上海“红孩子”业余艺术团登台演奏,被陆春龄发现,收为弟子。十六岁在第三届上海音乐之春获笛子组比赛第一名而初露头角。是著名南派大师陆春龄、赵松庭的得意门生,在数十年不断探索和创新的艺术生涯中,俞逊发形成了汇南,北各流派之长而自成一体的演奏风格.他的演奏音色甜润、醇厚,色彩变化丰富,气息控制功底深厚,追求乐曲的意境,富有神韵。 1960年考入上海民族乐团。1962年在第三届“上海之春”音乐会上独奏《欢乐歌》和《喜报》。初露头角。后向赵松庭求教,经两位大师的精心教诲,加上自已的感悟独创,形成了圆润甜美细腻的演奏风格。八十年代至今,他先后在中央音乐学院和上海音乐学院任教和兼职任教.代表曲目有《秋湖月夜》、《琅琊神韵》、《收割》、《汇流》等.由于他在艺术上的成就,国务院为他颁发了终身荣誉津贴.   俞逊发创作了三寸“口笛”,吹奏《云雀》、《苗岭的早晨》等,取得了惊人的效果。多次出国访问演出,参加了在南斯拉夫举办的第13届世界青年艺术节。

13 中国古乐——《五梆子》 这是一首北方梆笛的传统代表乐曲,是著名笛子演奏家冯子存根据一首北方民间曲牌改编而成的。原曲是“二人台”钟的一首过场曲牌,名“碰梆子”。曲调明快、欢悦、乐观向上,主题共六句,微调式,格局落音逐级下行,分别为3,2,1,6,5,5。全曲共四段,为变奏体结构。第一段呈示主题,速度较慢,旋律明晰,富于歌唱性。用滑音、剁音、花舌音等技巧润饰旋律,质朴明快。第一变奏用剁音、花舌音等技巧 装饰旋律,诙谐风趣。第二变奏速度稍快,用吐音的节奏性贯穿全曲,音乐变得轻快、热情。第三变奏速度 更快,即兴发挥更大,多次花"花舌"(颤舌音),是音乐更加热烈,推向高潮。

14 (二)笙 笙的形制主要由笙斗(匏)[方形或圆形]、笙管、笙簧三部分制成。笙斗上插笙管,并通吹口,笙管多为竹制,内有笙簧,气流吹入笙斗,使笙簧振动而发音。 笙音色甜美、柔润,音量较小。色泽明亮,能奏单音及和音。能在乐队中作“溶合剂”。 著名演奏家:胡天泉、阎海登、张之良等。 主要作品: 《凤凰展翅》、《草原巡逻兵》、《晋调》、《欢乐的草原》。

15

16 胡天泉巴乌笙独奏

17

18 (三)唢呐 唢呐,古又称琐嘹,苏尔奈。原是波斯乐器,明代以前传入中国。
  (三)唢呐 唢呐,古又称琐嘹,苏尔奈。原是波斯乐器,明代以前传入中国。 唢呐由双簧哨子(芦苇制成)、蕊子(铜制)、杆子(木质圆锥体,共八个音孔,前7后1)和铜碗(喇叭形)四部分组成。 唢呐音量大,音色明亮、粗旷,善于表现热烈奔放的场面和兴奋欢快的情趣。大多用于民间节庆、婚丧嫁娶和戏剧场面,常与打击乐配合使用。演奏风格上大之分南北两派。唢呐善于模仿人声及其他动物鸣叫和自然音响。演奏的技巧主要有:滑音、颤音、吐音、花舌音、气拱音、气顶音、三弦音、箫音等。有“循环换气法”。 主要演奏家: 袁子文、魏永堂、任起瑞、赵春亭、任同祥等。 主要作品: 《将军令》、《平沙落雁》、《小开门》、《百鸟朝凤》、《一枝花》、《大合套》。

19

20

21

22

23 (四)管子——吹奏乐器 管子是古龟兹乐器。来源于新疆库车一带,大约在公元四世纪传入内地。古代称其为“筚篥”,隋、唐时期盛行。有大筚篥、小筚篥、双筚篥、桃皮筚篥等。 现代管子有大、中、小三种。小管(高音管)音色高亢、激昂、明亮,善于表现热烈、热情、活泼的情绪,经常是乐队里极具特色的领奏乐器。中管比小管低一个八度。大管又比中管低一个八度,大管的音色浑厚、低沉,善于表现凄凉的、悲怆的情绪。 管子的演奏技巧有:颤音、滑音、溜音、打音、垫音、吐音、齿音、涮音、跨五音,并可以用循环换气法吹出不间断的长音,甚至可以用控制口型的变化来模仿人声、鸟、兽声等等。

24 主要演奏家:杨元亨、绪增、马德顺等。 主要作品: 《放驴》、《小二番》、《普庵咒》、《万年欢》、《柳叶青》、《大开门》、《江河水》。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Download ppt "第二节 独奏类器乐 独奏类别: 一、吹奏 二、拉弦 三、弹拨 四、击奏."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