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资本论》选读 第五讲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 中央党校经济部 教授 石 霞.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资本论》选读 第五讲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 中央党校经济部 教授 石 霞."—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资本论》选读 第五讲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 中央党校经济部 教授 石 霞

2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 《资本论》第二卷第三篇 中央党校经济学部教授 石 霞

3 资本的循环与周转 第一阶段(购) 第三阶段(销)

4 从宏观的角度研究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从而揭示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和按比例发展规律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概述 从宏观的角度研究社会总资本再生产和流通,从而揭示社会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和按比例发展规律

5 内容提要 一、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导论 二、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理论 三、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理论 四、学习社会总资本再生产论联系实际的思考

6 社会总资本是全社会单个资本的总和。社会总资本的运动,是社会资本的各个独立部分运动的总和。
一、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导论 社会总资本是全社会单个资本的总和。社会总资本的运动,是社会资本的各个独立部分运动的总和。

7 1、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特征和社会总产品的构成 2、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3、货币资本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 4、社会再生产的基本类型
一、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导论 1、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特征和社会总产品的构成 2、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3、货币资本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 4、社会再生产的基本类型

8 1、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特征和社会总产品的构成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特征:
一、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导论 1、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特征和社会总产品的构成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特征: 在社会总商品资本的循环中,不仅包括生产消费和交换,也包括个人消费和交换。

9 一、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导论 1、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特征和社会总产品的构成(续) 社会总产品的构成:
社会总产品在物质上分成两大类:Ⅰ、生产资料,Ⅱ、消费资料,与此相适应,社会生产分成两大部类。社会总产品在价值上划分为三个组成部分:补偿消耗的不变资本部分C,可变资本V,剩余价值部分M,这是研究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理论前提。

10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物质补偿问题。
一、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导论 2、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物质补偿问题。

11 3、货币资本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 一、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导论
货币资本是再生产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推动力,但生产实际扩大的程度不完全受货币资本数量的限制,两者不是成等比的关系,前者一般超过后者;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的进行要以货币为媒介,所需货币量和社会资本平均周转速度成反比;社会再生产的顺利实现,要求货币从哪里预付,最后要回到哪里去。

12 4、社会再生产的基本类型 一、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导论
社会再生产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征是扩大再生产;简单再生产是规模扩大的再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物质基础,简单再生产的过程往往包含着扩大再生产的潜力。

13 二、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理论 在原有规模上进行的再生产,叫简单再生产。虽然简单再生产不是人类社会再生产的典型形式,但它却包含了再生产的基本规律

14 二、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理论 1、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2、两大部类内部的比例关系 3、固定资本补偿中的比例关系

15 二、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理论 1、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①Ⅰ(V+M)=ⅡC; ②Ⅰ(C+V+M)=ⅠC+ⅡC; ③Ⅱ(C+V+M)=Ⅰ(V+M)+Ⅱ(V+M)。

16 依据工人和资本家消费的不同特点,将第Ⅱ部类的消费资料生产分为两个分部类,即生产必要消费资料的分部类Ⅱa和生产奢侈消费资料的分部类Ⅱb。
二、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理论 2、两大部类内部的比例关系 依据工人和资本家消费的不同特点,将第Ⅱ部类的消费资料生产分为两个分部类,即生产必要消费资料的分部类Ⅱa和生产奢侈消费资料的分部类Ⅱb。 第Ⅰ部类内部也存在着各种重要的比例关系。第Ⅰ部类也分为两个部分,即为本部类生产生产资料的部分和为生产消费资料的部类制造生产资料的部分。

17 固定资本补偿的实现条件,是固定资本需要物质更新的部分与价值折旧的部分之间,不仅在价值量上保持平衡,在使用价值上也要满足需要。
二、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理论 3、固定资本补偿中的比例关系 固定资本补偿的实现条件,是固定资本需要物质更新的部分与价值折旧的部分之间,不仅在价值量上保持平衡,在使用价值上也要满足需要。

18 实现社会总资本再生产不仅要求基本比例即两大部类之间保持平衡,而且要求第Ⅱ部类内部、第Ⅰ部类内部、固定资本再生产过程中等各种比例保持平衡。
二、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理论 重要结论: 实现社会总资本再生产不仅要求基本比例即两大部类之间保持平衡,而且要求第Ⅱ部类内部、第Ⅰ部类内部、固定资本再生产过程中等各种比例保持平衡。

19 三、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理论 社会总资本的扩大再生产,是一部分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生产在规模扩大的条件下重复进行。

20 1、资本积累的两个条件以及两者间的平衡 2、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3、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4、扩大再生产的基本类型
三、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理论 1、资本积累的两个条件以及两者间的平衡 2、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3、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4、扩大再生产的基本类型

21 三、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理论 1、资本积累的两个条件以及两者间的平衡 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要经过两个环节,即货币积累和实际积累;这两个积累即钱和物要实现构成和总量的平衡;积累的规模不取决于钱的多少,而是取决于剩余产品的数量,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

22 三、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理论 2、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 Ⅰ(V+M)>ⅡC Ⅱ(C+V+M)>(ⅠV+ⅡV)+(ⅠM/X+ⅡM/X)

23 3、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三、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理论 A.Ⅰ(V+M)=ⅡC+(Ⅰ△C+Ⅱ△C);
B.Ⅰ(C+V+M)=(ⅠC+ⅡC)+(Ⅰ△C+Ⅱ△C); C.Ⅱ(C+V+M)=(ⅠV+ⅡV)+(ⅠM/X+ⅡM/X)+(l△V+Ⅱ△V)

24 4、扩大再生产的基本类型 三、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理论
扩大再生产分为“外延”和“内涵”两种类型。一般来说,再生产已达到相当大规模的条件下,走以内涵为主的路子,效益比较高。

25 四、学习社会总资本再生产论联系实际的思考
《资本论》第二卷中所揭示的资本运动的本质特征、内部矛盾和规律性,对我们当前研究社会需求结构的变化,处理好比例、速度和效益的关系,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第一、二、三产业的关系,极具重要的现实意义。

26 再生产理论对微观经济活动具有指导意义(一)
第一,它指出了企业经济活动的动力。资本流通的本质是为了追求剩余价值。这是个别资本运动的动力,也是社会资本运动的动力。社会主义企业也需要动力,社会主义企业的动力来自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作用相一致的全面物质利益。要把社会主义企业建立在劳动者对个人物质利益的关心上面。在这个动力推动下,每个企业才能充分发挥全体职工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增加生产,增加盈利,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提供日益增多的物美价廉的商品。

27 再生产理论对微观经济活动具有指导意义(二)
第二,它强调了企业经济活动的连续性。马克思在分析单个资本循环时,着重指出总循环的连续性在于三种资本循环形式的统一。社会主义企业也需要保证企业经济运动的连续性。实现三种资金循环的统一,实现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企业既要抓生产,也要抓流通,既要抓管理,也要抓经营。企业必须要保证购产销相互衔接,做到产需结合,以需定产。

28 再生产理论对微观经济活动具有指导意义(三)
第三,它揭示了企业经济活动的效果。马克思在分析单个资本周转时,着重说明资本周转速度和价值增殖的关系。如果去掉资本剥削的性质,在社会主义企业经营管理中,就是如何通过加速资金周转取得最好经济效果的问题。

29 再生产理论对宏观经济运动具有指导意义(一)
第一,它提出一定要保证国民经济综合平衡。马克思分析社会资本流通时揭示了社会总产品实现的根本要求,就是建立合理比例的综合平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也要求做到国民经济综合平衡。

30 再生产理论对宏观经济运动具有指导意义(二)
第二,它指出要建立合理的经济结构。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告诉我们,只有建立合理的经济结构,社会总产品才能顺利实现。合理的经济结构,也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合理构成。具体到再生产过程来看,主要是两大部类之间、积累和消费之间要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更具体地说,农、轻、重之间、生产和基建之间、挖潜和新建之间、折旧和更新之间都要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使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能够协调地运转。

31 再生产理论对宏观经济运动具有指导意义(三)
第三,它指出需建立合理的经济体制。马克思的社会再生产理论还告诉我们,社会总产品的顺利实现,不仅同经济结构相联系,还同经济体制相联系。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两大部类的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的平衡关系,既是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总劳动量的关系,又是社会生产各部门相互之间由货币转化为商品、由商品转化为货币的市场关系。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应当同这种客观的经济条件相适应。

32 扩大再生产理论关于经济增长问题的现实意义
扩大再生产理论关于经济增长与消费需求、经济增长与劳动生产率、经济增长的基点和主体、经济增长有两种不同类型、经济增长的投入要素、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经济增长与规模效益、经济增长与自然环境、经济增长与经济管理以及经济增长与利益机制等经济增长问题的论述,对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极具现实意义。

33


Download ppt "《资本论》选读 第五讲 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理论 中央党校经济部 教授 石 霞."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