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一課  夏之絕句 簡媜 背景圖片來源:《臺灣野生動物資源調查手冊(6)臺灣昆蟲(I)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印行 歐陽增梁老師製作.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一課  夏之絕句 簡媜 背景圖片來源:《臺灣野生動物資源調查手冊(6)臺灣昆蟲(I)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印行 歐陽增梁老師製作."—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一課  夏之絕句 簡媜 背景圖片來源:《臺灣野生動物資源調查手冊(6)臺灣昆蟲(I)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印行 歐陽增梁老師製作

2 目 錄 引 言 題 解 作 者 各段大意 修 辭 賞 析 問題與討論 延伸閱讀 課外補充

3 引 言 當夏日來臨,您最想做什麼事?為什麼? 由夏日聯想,您會想到什麼?冰淇淋、游泳、豔陽高照、冷氣… …還有哪些?
引 言 當夏日來臨,您最想做什麼事?為什麼? 由夏日聯想,您會想到什麼?冰淇淋、游泳、豔陽高照、冷氣… …還有哪些? 如果以夏日為主題,寫一篇作文,您會以什麼為主線?

4 題 解 本文選自《水問》。 文章主要在描寫夏天的蟬聲,回憶捉蟬、養蟬的童年往事,以抒發情意和感想。
題 解 本文選自《水問》。 文章主要在描寫夏天的蟬聲,回憶捉蟬、養蟬的童年往事,以抒發情意和感想。 作者認為夏天是聲音的季節,而蟬聲是夏天種種聲音的代表;蟬聲就是夏之絕句。 以絕句譬喻夏天蟬唱,主要是取其聲音優美、乍起乍止、又充滿蟬對仲夏的情意感觸,就像絕句的餘韻無窮,耐人尋味。

5 作 者 簡媜(ㄓㄣ),本名簡敏媜,宜蘭縣人,民國五十年生。臺灣大學中文系畢業。歷任廣告公司、文學雜誌、出版社編輯,現專事寫作。
作 者 簡媜(ㄓㄣ),本名簡敏媜,宜蘭縣人,民國五十年生。臺灣大學中文系畢業。歷任廣告公司、文學雜誌、出版社編輯,現專事寫作。 翻拍自新版《頑童小番茄》九歌

6 作 者 簡媜的作品以抒情散文為主。題材多樣,尤長於田園、都會生活與女性內心世界的探索;筆觸敏銳細膩,想像豐富多采,文辭活潑靈巧、典雅流麗。
作 者 簡媜的作品以抒情散文為主。題材多樣,尤長於田園、都會生活與女性內心世界的探索;筆觸敏銳細膩,想像豐富多采,文辭活潑靈巧、典雅流麗。 著有《水問》、 《月娘照眠床》、 《女兒紅》等十餘種。

7 得獎紀錄 民國七十年 第一屆全國學生文學獎大專 散文組第一名 〈有情石〉(文) 民國七十九年 中國文藝協會文藝獎章 民國八十三年
第一屆全國學生文學獎大專 散文組第一名 〈有情石〉(文) 民國七十九年 中國文藝協會文藝獎章 民國八十三年 第二十屆國家文藝獎散文獎《胭脂盆地》(書)    翻拍自舊版《頑童小番茄》九歌

8 各段大意 第一段 以夏天像一首絕句點題。 第二段 感嘆自己由於人為的聲音充塞四周,以致久不聞蟬聲。 第三段
承前段敘述上課時聽到外面蟬聲齊鳴,讓她驚覺夏天已到了。

9 各段大意 第四段 自己竟不知道夏天已到來。以作為第五段的冒頭。 第五段
針對前一段所作的回答。答案本是「蟬聲」,作者卻藉著風吹樹葉聲緩緩引出蟬聲。藉賓形主。

10 各段大意 第六段 把景象從現在引渡到過去。 第七段 僅一句話。作為第八段至第十一段的「冒頭」,回憶童年捉蟬經過。

11 各段大意 第八段到第十一段寫小時侯不懂得聽蟬而只 知捉蟬的經過,隱含對自己無知的愧疚。 第八段
寫為捉蟬,呼朋引伴常走的小路,作為這一大段落的引子。 第九段 描述一群小學生被蟬聲吸引而捉蟬的情況。

12 各段大意 第十段 寫回到教室後,同學們逗弄鉛筆盒裡的蟬,並以天牛、金龜子作陪襯。 第十一段 整個夏季,蟬聲依舊,但是那聲音並非來自鉛筆盒。
第十二段 小結第八至第十一段。正式進入主題——蟬聲。

13 各段大意 第十三段 呼應篇首再次點題,蟬聲足以代表夏天。 第十四段 從「絕句」的觀點及聯想來描述蟬聲。 第十五段 分述一:寫晨間的蟬聲。
第十六段 分述二:寫午後的蟬聲。

14 各段大意 第十七段 分述三:寫黃昏的蟬聲。 第十八段 分述四:寫「聆聽」中的蟬聲,強調其為 生命之歌。 第十九段 再度呼應篇首,三度點題。

15 修 辭 譬 喻 轉 化 引 用

16 譬 喻 譬喻大別有四: 明喻:在語文中,具備喻體、喻詞、喻依 的一種修辭技巧。
譬 喻 譬喻大別有四: 明喻:在語文中,具備喻體、喻詞、喻依 的一種修辭技巧。 隱喻:在語文中,具備喻體、喻依,而喻詞由準繫詞如「是」(含有「好像」之意)代替的一種修辭技巧。

17 譬 喻 略喻:在語文中,省略喻詞,僅有喻體 、喻依的一種修辭技巧。 借喻:在語文中,將喻體、喻詞省略,僅剩下喻依的一種修辭技巧。

18 明 喻 春天,像一篇巨製的駢儷文;而夏天,像一首絕句。(第一段) 突然四面楚歌、鳴金擊鼓一般,所有的蟬都同時叫了起來,把我嚇一跳。(第三段)
明 喻 春天,像一篇巨製的駢儷文;而夏天,像一首絕句。(第一段) 突然四面楚歌、鳴金擊鼓一般,所有的蟬都同時叫了起來,把我嚇一跳。(第三段) 「四面楚歌、鳴金擊鼓」是喻體;「所有的蟬都同時叫了起來」是本體;「一般」有喻詞的功能。 於是我的一顆心就毫無準備地散了開來,如奮力躍向天空的浪頭,不小心跌向沙灘。(第三段)

19 隱 喻 風是幕後工作者,負責把它們推向天空;而蟬是啦啦隊,在枝頭努力叫鬧。(第五段)   蟬聲是一陣襲人的浪,……。(第九段)

20 略 喻 ……乖乖地把「碗公帽」的鬆緊帶貼在臉沿的一群小男生小女生,……。(第九段) 「碗公帽」單獨來看:碗公,喻體。帽,本體。喻詞省略。
略 喻 ……乖乖地把「碗公帽」的鬆緊帶貼在臉沿的一群小男生小女生,……。(第九段) 「碗公帽」單獨來看:碗公,喻體。帽,本體。喻詞省略。 而蟬聲的急促,……更像一篇錦繡文章被猛然撕裂,……。(第十八段) 「錦繡文章」單獨來看:錦繡,喻體。文章,本體。喻詞省略。

21 借 喻 那輕紗般的薄翼卻已在小孩們的兩顆太陽中,留下了一季的閃爍。(第九段)
借 喻 那輕紗般的薄翼卻已在小孩們的兩顆太陽中,留下了一季的閃爍。(第九段) 「輕紗般的薄翼」是明喻。輕紗,喻體。薄翼,本體。般,有喻詞的作用。 兩顆太陽,借喻明亮熱切、炯炯有神的雙眼。 閃爍,一方面是形容「輕紗般的薄翼」之亮麗;更深一層,則是「兩顆太陽」的閃爍,借喻心情的歡欣喜悅、興奮不已。

22 借 喻 我們兩眼瞪著前面,兩隻手卻在抽屜裡翻玩著「聚寶盒」。(第十段) 「聚寶盒」借喻鉛筆盒或火柴盒,因為裡面裝的是小朋友心中的小寶貝。

23 轉 化 轉化,又稱比擬,是將甲轉變(當作)成乙 的修辭技巧。大別之有三: 一是擬人(將物擬人) 。
轉 化 轉化,又稱比擬,是將甲轉變(當作)成乙 的修辭技巧。大別之有三: 一是擬人(將物擬人) 。 二是擬物(有將物擬物、將人擬物兩種,物性化)。 三是將虛擬實(形象化)。

24 擬 人 夏天什麼時候跨了門檻進來,我竟不知道!(第三段) 把夏天轉化成人,才會「跨了門檻進來」。 蟬是大自然的一隊合唱團。(第十四段隱喻)
擬 人 夏天什麼時候跨了門檻進來,我竟不知道!(第三段) 把夏天轉化成人,才會「跨了門檻進來」。 蟬是大自然的一隊合唱團。(第十四段隱喻) 午後也有蟬,但喧囂了點。像一群吟遊詩人,……因為「流浪」,其實並沒有方向。(第十六段) 這一段先用「像一群吟遊詩人」一個明喻,以下至段末,便從這個明喻,將蟬轉化為人,進行敘寫。 世界還是時時在裝扮著自己的。 (第十七段)

25 擬 物 無法評點眼前這看不見、摸不到的一卷聲音。(第三段)
擬 物 無法評點眼前這看不見、摸不到的一卷聲音。(第三段) 「評點」和「一卷」合成一套轉化,同時針對「蟬聲」。因為把蟬聲(物)轉化成「一卷(書)」(物),所以就用「評點」來形容對蟬聲的欣賞。 風一潑過來,它們就「刷」一聲地晃盪起來。(第五段) 用「潑」是把風(物)轉化成水(物)來描述。

26 擬 物 只要有隻蟬起個音,接著聲音就紛紛出了籠。(第十八段) 把蟬聲(物)轉化成鳥獸(物),才會「出了籠」。

27 形像化 讓我把童年的聲音又一一撿回來。(第六段) 把無形體的聲音轉化成有形體的事物,所以用「撿」。 在機器聲交織的音圖裡。(第十七段)
把無形體的機器聲,轉化成有形體的布(線縷),所以用「交織」。 拍打著你心底沉澱的情緒。(第十八段) 情緒無形體,轉化成汙(濁)水,所以用「沉澱」。

28 引 用 定義: 指在語文中,有意援引別人的文獻、材料、言論或史料典籍、諺語、俚語、成語、格言、警句、寓言、故事、歌謠等,號人佐證或闡明自己的論點,表達自己的思想或感情的一種修辭技巧。 以形式而言,可分為明引、暗引、活用等。

29 明 引 明引:凡在語文中,明白告訴讀者所引的話出自何處的一種修辭技巧。如:
明 引 明引:凡在語文中,明白告訴讀者所引的話出自何處的一種修辭技巧。如: 一段蟬唱之後,自己的心靈也跟著透明澄淨起來,有一種「何處惹塵埃」的了悟。 引用禪宗六祖慧能示法詩:「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

30 暗 引 暗引:凡在語文中,引用時,不指明出處的一種修辭技巧。如: 應該找一條清澈潔淨的河水洗洗我的耳朵,因為我聽不見蟬聲。
暗 引 暗引:凡在語文中,引用時,不指明出處的一種修辭技巧。如: 應該找一條清澈潔淨的河水洗洗我的耳朵,因為我聽不見蟬聲。 暗用舜欲徵召許由為九州長,許由不願聽聞此事,而跑到穎水邊洗耳的典故。

31 暗 引 晨間聽蟬,想其高潔。 暗用駱賓王〈在獄詠蟬〉: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那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西陸:秋天。 南冠:囚犯的代稱。 玄鬢影:指蟬;也寓指自己正值壯年。 〈白頭吟〉:樂府曲名,郭茂倩《樂府詩集》解題說鮑照、虞世南諸作,都有自傷清白正直卻遭受誣陷的慨嘆。

32 暗 引 蟬該是有翅族中的隱士吧。高據樹梢,餐風飲露,不食人間煙火。
暗 引 蟬該是有翅族中的隱士吧。高據樹梢,餐風飲露,不食人間煙火。 暗用《莊子.逍遙遊》:「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綽約若處子。不食五穀,吸風飲露。」 綽約:柔媚婉約。

33 賞 析 作者大量使用了譬喻和轉化的修辭手法,將蟬聲化為具體而鮮明的多元感官意象與生活經驗。
賞 析 作者大量使用了譬喻和轉化的修辭手法,將蟬聲化為具體而鮮明的多元感官意象與生活經驗。 為避免平鋪直敘的沉悶,文章中常常以短段承上啟下,使全文層次分明、錯落有致。凡此都是值得學習的寫作手法。

34 賞 析 本文在蟬聲的描寫之外,並穿插童年回憶,將時間縱深拉長,也令敘述更為曲折、溫馨。而透過蟬唱的聆聽與描寫,作者更提示我們大自然的美好,值得用心體會,這點尤其令人深思。

35 賞 析 文中三次點題: 夏天像一首絕句。(第一段) 蟬聲足以代表夏天,故夏天像一首絕句。(第十三段)
賞 析 文中三次點題: 夏天像一首絕句。(第一段) 蟬聲足以代表夏天,故夏天像一首絕句。(第十三段) 而每年每年,蟬聲依舊,依舊像一首絕句,平平仄仄平。(第十九段)

36 夏之絕句的短段 第一段 春天,像一篇巨製的駢儷文;而夏天,像一首絕句。 1.將題目「夏之絕句」擴大而成,作為籠罩全文的總冒。
2.前半春天云云,用來映襯後半夏天云云。

37 夏之絕句的短段 第四段 夏天什麼時候跨了門檻進來,我竟不知道! 結上啟下:小結第二、三段,並作為第五段的冒頭。

38 夏之絕句的短段 第六段 我不禁想起童年,我的小童年。因為這些愉快的音符太像一卷錄音帶,讓我把童年的聲音又一一撿回來。
承上啟下,過渡書寫內容:從現在過渡到童年。

39 夏之絕句的短段 第七段 首先撿的是蟬聲。 1.承接上段,將「童年的聲音」明確定位在「蟬聲」,作為第八至第十一段追敘的冒頭。
2.參見「課文與注釋」補充解釋。

40 夏之絕句的短段 第十二段 捉得住蟬,卻捉不住蟬聲。 小結第八至第十一段。

41 夏之絕句的短段 第十三段 夏乃聲音的季節,有雨打,有雷響、蛙聲、鳥鳴及蟬唱。蟬聲足以代表夏,故夏天像一首絕句。
1.承前一段,並呼應首段,再度點題。 2.以下完全進入「夏之絕句」主題的描述。

42 夏之絕句的短段 第十九段 而每年每年,蟬聲依舊,依舊像一首絕句,平平仄仄平。 1.呼應首段,三度點題。 2.結束全文。

43 問題與討論 一、本文使用長、短段穿插的方式行文,其中「短段」部分,在文章結構上各有其作用;請你任選二段,說明其作用。
二、作者說:「我們只是太忙罷了,忙得與美的事物擦身而過都不知不覺。」你有過這種錯過之後,重新發現的經驗嗎?請說出來與同學分享。

44 延伸閱讀-簡媜 《水問》 洪範 《頑童小蕃茄》 九歌 《天涯海角—福爾摩沙抒情誌》 聯合文學 小品散文: 《私房書》 洪範 《下午茶》 洪範
《水問》 洪範 《頑童小蕃茄》 九歌 《天涯海角—福爾摩沙抒情誌》 聯合文學 小品散文: 《私房書》 洪範 《下午茶》 洪範 《密密語》 洪範

45 延伸閱讀 有關蟬的書籍 《臺灣賞蟬圖鑑》 陳振祥 大樹

46 課外補充 有關《水問》一書 各家看簡媜 簡媜的散文技巧與風格 簡媜自述 有關簡媜之書寫歷程 有關蟬

47 有關《水問》一書 洪範出版社如此推崇著: 出入於現實理想間,想像細緻,思索綿密,於平常題目中抽取最動人的因素,遂編織為現代知識青年的文學錦繡,排除閒俗,肯定情愫。 《水問》為作者的第一本書,以清純的少女心懷敘說大學校園裡外的人生幻化,筆觸自然且富創造意蘊。

48 《水問.序》 像每一滴酒回不了最初的葡萄,我回不了年少。
為了讓這本書能夠真切地傳達那一時期心靈成長的次序,我特地將大學四年中的作品作了分類,共分成六類,始於「花誥」終於「化音」,每卷以卷首語拈出主調。使整本書卷卷相續而合成總體,每一篇既是它自己的意義亦是全書的謎底。希望透過這樣的設計,清晰地記錄往日心靈的史跡。我的確願意尊重《水問》為個人的「斷代史」。

49 各家看簡媜 陳大為:  (她的散文)除了極為敏感和細膩的女性直覺/觸覺,簡媜在敘述風格上表現出一種壯士的草莽氣慨,刀起刀落,無論大小題材皆能剖出乾淨俐落、條理分明的橫切面。加上詩化的意象或譬喻,往往能讓平凡的素材產生靈活、沛龐的生命力。  ——《當代現代文學教程 當代文學讀本》

50 各家看簡媜 鍾怡雯: 其擺盪於現實和想象的書寫,遊走文法邊緣的文字,及至混合詩和小說的技巧,無不是她追尋美的手段,也因此為其散文增添助力,使其散發出生命的野性和活力。

51 簡媜的散文技巧與風格 何再慶〈人間行路──簡媜散文世界探究〉:
以技巧與風格來講,她的作品結構常作有機的組織;她在古典與現代之間穿梭,不斷地超越自己,也展現了一分獨來獨往的自在與自信。

52 簡媜的散文技巧與風格 1.札記式的寫作方式 簡媜的文章,無論以何種角度入手,總帶有濃烈的動人氣息,這和她善於省思,愛作札記有很大的關係。
以札記作寫作的基礎,這種寫法,可以具見於她的《私房書》。因為她的《私房書》根本就是一本純粹的札記作品。

53 簡媜的散文技巧與風格 2.化零為整的有機結構 簡媜的寫作主題恆是環繞著自身與四圍而發展。而以架構來說,簡媜則喜歡以數個可以自成單篇的標目,共同構成一個主題,讓它形成有機的結構。

54 簡媜的散文技巧與風格 以《水問》為例,全書共分六卷,由〈花誥〉起,收入〈水經〉、〈悲賦〉、〈碎詞〉、〈斷語〉,而終於〈化音〉。她在每卷卷首以「卷首語」拈出主調,來涵蓋整卷的各個篇章,然後刻意地使整本書卷卷相續,讓它分之固能自成篇章,合讀也能成為一總體結構。

55 簡媜的散文技巧與風格 3.以第一人稱廁身字裡行間
簡媜的許多文字都像是無時無刻對自己的私房話,與生死大化的閒閒對答,竊竊私語。這種寫法最容易直接滲入讀者意識,引導讀者進入自己的思維範疇,讓作者的記憶,透過文字做媒介,繪聲成狀的在讀者面前演活,而轉化為讀者的經歷。這可說是一種在平面中呈現立體的文字藝術。

56 簡媜的散文技巧與風格 4.古典文字的銷融與轉化 以文字來講,她喜歡轉化古典詩文為現代散文,以造成文字的精鍊與詩化。
她喜歡運用典故,喜歡將古典詩文中許多的意境──或許是前人感慨天地四時之變化,或許是一切人事遇合的悲喜──擷取其精華,將之融入一己的情感、經歷中。

57 簡媜的散文技巧與風格 5.母語的大量運用 儘管她學中文,卻不受傳統束縛,相反的,她常積極的運用她的母語──臺語來表現本土鄉情。這種手法,可以《月娘照眠床》為其代表作。

58 簡媜的散文技巧與風格 也許有人質疑,用母語寫作,會不會妨礙作者與讀者溝通的可能?其實簡媜也不是一概堅持定要用母語寫作不可,她只是順應素材的內容而定她的用語,如她要寫的是鄉下生活,她就擇定臺語來寫,因為如此,作品才更見真實。

59 簡媜自述 簡媜的散文觀: 散文具有舒緩的敘述魅力,能放縱想像、濃縮情理;不論是剖析人物內在世界、紀錄社會變遷、涵泳情絲理緒,均允許作多向度的延展與疊印。 我恆常對人的深層內在感到好奇,尋索其雍容與栖榥之貌,並記錄其證或與救贖的歷程。

60 簡媜自述 簡媜自述她本質中有三種力量永不會消失: 第一種就是鄉土的力量,指的是我所成長的故鄉,那種農村背景的鄉土。
第二種就是女性的力量,如《女兒紅》、《夢遊書》、《胭脂盆地》等都有很多是關於女性的。 第三種就是宗教的力量,除了《只緣身在此山中》外,其他作品雖然很少直接去講,但那個精神仍是有延續的。

61 有關簡媜之書寫歷程 〈雨的樂章〉,簡媜的第一篇創作稿,發表於復興高中校刊。
「得了二十五元稿費。從此,腦子裡像有一個區域,突然通達起來了。似乎在現實世界之外,還可以看到另一個可能的世界;因此整個人的生活方式和思考習慣,都趨向為文學、為創作做準備了。」 於是簡媜跨出了創作的第一步,常常寫些篇章投去校刊、《北市青年》。

62 有關簡媜之書寫歷程 〈有情石〉獲得第一屆全國學生文學獎散文首獎。
簡媜說得獎,對她的肯定和鼓勵是無可言喻的。最重要的意義是,促使她重新反省自己創作的心態──寫作,不再是有了題材,或是感觸,就可以把它寫下來;相反的,她問自己:要寫什麼?怎麼寫?

63 有關簡媜之書寫歷程 「寫作是有使命與責任的。許多偉大的文學家,莫不把寫作當成生活的重心,甚至是生命的全部。它不只是為了完成自我而已,它可能還涵括了一個看不到、想像不到,卻又極富前瞻性的境界。」

64 有關簡媜之書寫歷程 〈簡媜談散文創作〉 記錄整理/林麗貞
〈簡媜談散文創作〉 記錄整理/林麗貞 在我可以出第一本書時,洪範的葉步榮先生說,字數夠了,就這樣出吧!我說,不行。我的心中隱隱然知道,我需要一個秩序。

65 有關簡媜之書寫歷程 我當時受到注意的是《只緣身在此山中》的文章,但是,我要先出版大學時所寫的《水問》的文章,跟禪宗、佛理有關的文章;在我的創作生涯、生命裡,它是有誕生的意義,一定要先出版,那怕它是一個童年、一個嬰兒。

66 有關簡媜之書寫歷程 《水問》相當程度是一種自我的覺醒,青春發揚的短歌,後來才有《只緣身在此山中》道性的追求。《月娘照眠床》則是對於童年回憶,對於鄉土、鄉村生涯的回顧。這些書的出版是有這樣的次序。

67 有關簡媜之書寫歷程 完整的事物,完整的呈現,對我是很重要的事。也就變成一種習慣,採取計畫性的寫作,一定先有終極的關懷,有一個主題,很明確的想處理的題材,會去進行閱讀、思考,一個架構的設立之後,再寫作。

68 有關簡媜之書寫歷程 〈書寫是一種靈魂的叩問──散文作家簡媜〉 林奇伯
〈書寫是一種靈魂的叩問──散文作家簡媜〉 林奇伯 簡媜的每一本書都是一個生命議題的尋答,正好扣合大多數一九六○、七○年代出生的臺灣女性知識分子的自覺過程──成長中未曾經歷戰爭動亂或白色恐怖侵襲,但卻面臨了經濟、社會、自然環境劇變的困惑,加上西方女性思潮的引入,不得不反思微觀個人和宏觀時代間的關聯。

69 有關簡媜之書寫歷程 《水問》是大學女生的閨閣心事; 《只緣身在此山中》對宗教命題進行探索; 《月亮照眠床》回頭審視原鄉對於人類價值的賦予;
《私房書》、《空靈》以文學筆觸試圖和生命哲學對話;

70 有關簡媜之書寫歷程 《女兒紅》則從內在幽微處對女性角色反動;
《紅嬰仔──一個女人與她的育嬰史》是宣示不婚的女子驟然跳入家庭,並當起母親的心路歷程; 《天涯海角──福爾摩沙抒情誌》建構文學式的家族史; 《好一座浮島》回到知識分子的社會批判。

71 有關蟬的資訊 屬於同翅目蟬科,全世界已知約有3000種,臺灣已知約有70多種。 生活史:卵-若蟲-成蟲。
卵產在植物組織內﹔孵化後若蟲鑽入土中生活。其生活史短至一年也有長達十七年者。 圖片來源:《臺灣野生動物資源調查手冊(6)臺灣昆蟲(I)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印行

72 有關蟬的資訊 若蟲蛻皮可入中藥稱「蟬蛻」。 成蟲生活在植物上,以刺吸式口器吸食植物的汁液。 蟬是同翅目昆蟲中大家最熟知的鳴蟲,俗名「知了」。
圖片來源:陽明山國家公園

73 有關蟬的資訊 比起其他昆蟲來算是屬大型的昆蟲。 複眼大,位於頭部兩側。頭部上方在兩複眼間有 3個單眼﹐呈三角形排列。
翻拍自《臺灣賞蟬圖鑑》陳振祥攝影 大樹

74 有關蟬的資訊 觸角短小,鬃狀;前胸短闊,領狀;中胸背板特別發達,後方呈「X」形隆起;翅膜質,脈紋粗;前足開掘式;雄蟲腹部第1節兩側有發音器。
節自《中國大百科全書.生物學》、《昆蟲圖鑑小百科知識庫》、《臺灣賞蟬圖鑑》。

75 翻拍自《臺灣賞蟬圖鑑》陳振祥攝影 大樹

76 翻拍自《臺灣賞蟬圖鑑》陳振祥攝影 大樹

77 有關蟬的資訊 依鳴叫的時間可分三類: 日間鳴叫
如熊蟬屬、寒蟬屬等,這一類是我們在野外較常聽到的,鳴聲比較清響亮,不同種類的蟬也常一起鳴唱,比較不會因其他蟬的鳴聲干擾而停止鳴唱。

78 有關蟬的資訊 除日間鳴叫外,在黎明及黃昏也會鳴叫 如暮蟬屬,這一類的蟬較喜歡陰暗的樹林內,通常不會出現在樹冠層。 只在黎明及黃昏鳴叫
如北埔蟬,幾乎都是在天黑之後才開始鳴唱,而且鳴唱的時間不長。 節自《臺灣賞蟬圖鑑》


Download ppt "第一課  夏之絕句 簡媜 背景圖片來源:《臺灣野生動物資源調查手冊(6)臺灣昆蟲(I)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印行 歐陽增梁老師製作."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