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玻璃管加工和塞子钻孔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酒精灯和酒精喷灯的构造和原理,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玻璃管加工和塞子钻孔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酒精灯和酒精喷灯的构造和原理,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玻璃管加工和塞子钻孔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酒精灯和酒精喷灯的构造和原理,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2.练习玻璃管(棒)的截断、弯曲、拉制和熔烧等基本操作。 3.练习塞子钻孔的基本操作。 4.完成玻璃棒、滴管的制作和洗瓶的装配。

2 二、实验内容与步骤 1.灯的使用 酒精灯的温度一般可达400~500℃; 酒精喷灯可达700~1000℃ 。 (1)酒精灯
 酒精灯的温度一般可达400~500℃; 酒精喷灯可达700~1000℃ 。 (1)酒精灯 ①酒精灯的构造: 它由灯壶、灯帽和灯芯构成(见图2—1)。酒精灯的正常火焰分为三层(见图2—2): 内层为焰心,温度最低。中层为内焰(还原焰),由于酒精蒸气燃烧不完全,并分解为含碳的产物,所以这部分火焰具有还原性,称为“还原焰”,温度较高。外层为外焰(氧化焰),酒精蒸气完全燃烧,温度最高。进行实验时,一般都用外焰来加热。

3 1—灯帽;2—灯芯;3—灯壶 1—外焰;2—内焰;3—焰心
图2—1 酒精灯的构造 图2—2 酒精灯的灯焰 1—灯帽;2—灯芯;3—灯壶 —外焰;2—内焰;3—焰心 ②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a.新购置的酒精灯应首先配置灯芯。灯芯通常是用多股棉纱拧在一起或编织而成的,它插在灯芯瓷套管中。灯芯不宜过短,一般浸入酒精后还要长4~5 cm。 对于旧灯,物别是长时间未用的酒精灯,取下灯帽后,应提起灯芯瓷套管,用洗耳球或嘴轻轻地向灯壶内吹几下以赶走其中聚集的酒精蒸气,再放下套管检查灯芯,若灯芯不齐或烧焦都应用剪刀修整为平头等长,如图2—3所示。

4 图2—3 检查灯芯并修整 图2—4 添加酒精 b.酒精灯壶内的酒精少于其容积的1/2时,应及时添加酒精,但酒精不能装得太满,以不超过灯壶容积的2/3为宜。添加酒精时,一定要借助小漏斗(见图2—4),以免将酒精洒出。燃着的酒精灯,若需添加酒精时,首先必须熄灭火焰,决不允许在酒精灯燃着时添加酒精,否则很易起火而造成事故。 c.新装的灯芯须放入灯壶内酒精中浸泡,而且将灯芯不断移动,使每端灯芯都浸透酒精,然后调好其长度,才能点燃。因为未浸过酒精的灯芯,一点燃就会烧焦。点燃酒精灯一定要用火柴点燃,决不允许用燃着的另一酒精灯对点(见图2—5)。否则会将酒精洒出,引起火灾。

5 图2—5 点燃 图2—6 加热方法 d.加热时,一般用温度最高的火焰(外焰与内焰交界部分)来加热器具。加热的器具与灯焰的距离要合适,过高或过低都不正确。被加热的器具与酒精灯焰的距离可以通过铁环或垫木来调节。被加热的器具必须放在支撑物(三角架或铁环等)上,或用坩埚钳,试管夹夹持,决不允许用手拿着仪器加热(见图2—6)。

6 e.若要使灯焰平稳,并适当提高温度,可以加一金属网罩(见图2—7)。
图2—7 提高温度的方法 图2—8 熄灭酒精灯 f.加热完毕或因添加酒精要熄灭酒精灯时,必须用灯帽盖灭,盖灭后需重复盖一次,让空气进入且让热量散发,以免冷却后盖内造成负压使盖打不开。决不允许用嘴吹灭酒精灯(见图2—8)。

7 a.使用酒精喷灯时,首先用捅针捅一捅酒精蒸气出口,以保证出气口畅通。
(2)酒精喷灯 ①类型和构造(见图2—9) (a)座式 (b)挂式 1—灯管;2—空气调节器; —灯管;2—空气调节器; 3—预热盘;4—铜帽; —预热盘;4—酒精贮罐; 5—酒精壶 —盖子 图2—9 酒精喷灯的类型和构造 ②使用方法 a.使用酒精喷灯时,首先用捅针捅一捅酒精蒸气出口,以保证出气口畅通。

8 b.借助小漏斗向酒精壶内添加酒精,酒精壶内的酒精以不超过酒精壶容积(座式)的2/3为宜。
c.往预热盘里注入一些酒精,点燃酒精使灯管受热,待酒精接近燃完且在灯管口有火焰时,上下移动调节器调节火焰为正常火焰(见图2—10)。 (a)正常火焰 (b)临空火焰 (c)侵入火焰 1—氧化焰(温度约700~1000°C); 酒精蒸气、 酒精蒸气量小, 2—还原焰; 空气量都过大 空气量大. 3—焰心; 4—最高温度点. 图2—10 灯焰的几种情况

9 d.座式喷灯连续使用不能超过半小时,如果超过半小时,必须暂时熄灭喷灯,待冷却后,添加酒精再继续使用。
e.用毕后,用石棉网或硬质板盖灭火焰,也可以将调节器上移来熄灭火焰。若长期不用时,须将酒精壶内剩余的酒精倒出。 f.若酒精喷灯的酒精壶底部凸起时,不能再使用,以免发生事故。

10 2.玻璃加工 (1)玻璃管(棒)的截断: 将玻璃管(棒)平放在桌面上,依需要的长度左手按住要切割的部位,右手用挫刀的棱边(或薄片小砂轮)在要切割的部位按一个方向(不要来回锯)用力挫出一道凹痕(见图2—11)。挫出的凹痕应与玻璃管(棒)垂直,这样才能保证截断后的玻璃管(棒)截面是平整的。然后双手持玻璃管(棒),两拇指齐放在凹痕背面(见图2—12(a)),并轻轻地由凹痕背面向外推折,同时两食指和拇指将玻璃管(棒)向两边拉(图2—12(b)),如此将玻璃管(棒)截断。如截面不平整,则不合格。

11 图2—11 玻璃管的锉痕 图2—12 玻璃管的截断 (2)熔光: 切割的玻璃管(棒),其截断面的边缘很锋利容易割破皮肤、橡皮管或塞子,所以必须放在火焰中熔烧,使之平滑,这个操作称为熔光(或圆口)。将刚切割的玻璃管(棒)的一头插入火焰中熔烧。熔烧时,角度一般为45°,并不断来回转动玻璃管(棒)(图2—13),直至管口变成红热平滑为止。 图2—13 熔光 熔烧时,加热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不好,过短,管(棒)口不平滑;过长,管径会变小。转动不匀,会使管口不圆。灼热的玻璃管(棒),应放在石棉网上冷却,切不可直接放在实验台上,以免烧焦台面,也不要用手去摸,以免烫伤。

12 (3)弯曲 第一步,烧管。先将玻璃管用小火预热一下,然后双手持玻璃管,把要弯曲的部位斜插入喷灯火焰中,以增大玻璃管的受热面积(也可在灯管上罩以鱼尾灯头扩展火焰,来增大玻璃管的受热面积),若灯焰较宽,也可将玻璃管平放于火焰中,同时缓慢而均匀地不断转动玻璃管,使之受热均匀(见图2—14)。两手用力均等,转速缓慢一致,以免玻璃管在火焰中扭曲。加热至玻璃管发黄变软时,即可自焰中取出,进行弯管。 图2—14 烧管方法 图2—15 弯管的方法

13 第二步,弯管。将变软的玻璃管取离火焰后稍等一两秒钟,使各部温度均匀,用“V”字形手法(两手在上方,玻璃管的弯曲部分在两手中间的正下方)(见图2—15(a))缓慢地将其弯成所需的角度。弯好后,待其冷却变硬才可撒手,将其放在石棉网上继续冷却。冷却后,应检查其角度是否准确,整个玻璃管是否处于同一个平面上。 120 °以上的角度可一次弯成,但弯制较小角度的玻璃管,或灯焰较窄,玻璃管受热面积较小时,需分几次弯制(切不可一次完成,否则弯曲部分的玻璃管就会变形)。首先弯成一个较大的角度,然后在第一次受热弯曲部位稍偏左或稍偏右处进行第二次加热弯曲,如此第三次、第四次加热弯曲,直至变成所需的角度为至。弯管好坏的比较(见图2—16)。

14 (正确) (加热温度不够) (弯时吹气不够) (烧时两手外拉)
里外均匀平滑 里外扁平 里面扁平 中间细 (正确) (加热温度不够) (弯时吹气不够) (烧时两手外拉) 图2—16 弯管好坏的比较和分析 (4)制备毛细管和滴管 第一步,烧管。拉细玻璃管时,加热玻璃管的方法与弯玻璃管时基本一样,不过要烧得时间长一些,玻璃管软化程度更大一些,烧至红黄色。 第二步,拉管。待玻璃管烧成红黄色软化后,取出火焰,两手顺着水平方向边拉边旋转玻璃管(见图2—17),拉到所需要的细度时,一手持玻璃管向下垂一会儿。冷却后,按需要长短截断,形成两个尖嘴管。如果要求细管部分具有一定的厚度,应在加热过程中当玻璃管变软后,将其轻缓向中间挤压,使管壁增厚,然后按上述方法拉细。

15 图2—17 拉管方法和拉管好坏比较 第三步,制滴管的扩口。将未拉细的另一端玻璃管口以40°角斜插入火焰中加热,并不断转动。待管口灼烧至红热后,用金属锉刀柄斜放入管口内迅速而均匀地旋转(见图2—18),将其管口扩开。另一扩口的方法是待管口烧至稍软化后,将玻璃管口垂直放在石棉网上,轻轻向下按一下,将其管口扩开。冷却后,安上胶头即成滴管。 图2-18 玻璃管扩口

16 3.塞子与塞子钻孔 容器上常用的塞子有软木塞、橡皮塞和玻璃磨口塞。软木塞易被酸或碱腐蚀,但与有机物的作用较小。橡皮塞可以把容器塞得很严密,但对装有机溶剂和强酸的容器并不适用。相反,盛碱性物质的容器常用橡皮塞。玻璃磨口塞不仅能把容器塞得紧密,且除氢氟酸和碱性物质外,可作为盛装一切液体或固体容器的塞子。 为了能在塞子上装置玻璃管、温度计等,塞子需预先钻孔。如果是软木塞可先经压塞机(见图2—19)压紧,或用木板在桌子上碾压(图2—20),以防钻孔时塞子开裂。常用的钻孔器是一组直径不同的金属管(见图2—21)。它的一端有柄,另一端很锋利,可用来钻孔。另外还有一根带柄的铁条在钻孔器金属管的最内层管中,称为捅条,用来捅出钻孔时嵌入钻孔器中的橡皮或软木。

17 (2)钻孔器大小的选择: 选择一个比要插入橡皮塞的玻璃管口径略粗一点的钻孔器,因为橡皮塞有弹性,孔道钻成后由于收缩而使孔径变小。
图2—19 压塞机 图2—20 将软木塞放在桌子上碾压 图2—21 钻孔器 (1)塞子大小的选择: 塞子的大小应与仪器的口径相适合,塞子塞进瓶口或仪器口的部分不能少于塞子本身高度的1/2,也不能多于2/3,如图2—22。 不正确 正确 不正确 图2—22 塞子大小的选取 (2)钻孔器大小的选择: 选择一个比要插入橡皮塞的玻璃管口径略粗一点的钻孔器,因为橡皮塞有弹性,孔道钻成后由于收缩而使孔径变小。

18 (3)钻孔的方法: 如图2—23所示,将塞子小头朝上平放在实验台上的一块垫板上(避免钻坏台面),左手用力按住塞子,不得移动,右手握住钻孔器的手柄,并在钻孔器前端涂点甘油或水。将钻孔器按在选定的位置上,沿一个方向,一面旋转一面用力向下钻动。钻孔器要垂直于塞子的面上,不能左右摆动,更不能倾斜,以免把孔钻斜。钻至深度约达塞子高度一半时,反方向旋转并拔出钻孔器,用带柄捅条捅出嵌入钻孔器中橡皮或软木。然后调换塞子大头,对准原孔的方位,按同样的方法钻孔,直到两端的圆孔贯穿为止;也可以不调换塞子的方位,仍按原孔直接钻通到垫板上为止。拔出钻孔器,再捅出钻孔器内嵌入的橡皮或软木。

19 孔钻好以后,检查孔道是否合适,如果选用的玻璃管可以毫不费力地插入塞孔里,说明塞孔太大,塞孔和玻璃管之间不够严密,塞子不能使用。若塞孔略小或不光滑,可用圆锉适当修整。
图2—23 钻孔方法 (4)玻璃导管与塞子的连接: 先用右手拿住导管靠近管口的部位,并用少许甘油或水将管口润湿(见图2—24(a)),然后左手拿住塞子,将导管口略插入塞子,再用柔力慢慢地将导管转动着逐渐旋转进入塞子(见图2—24(b)),并穿过塞孔至所需的长度为止。也可以用布包住导管,将导管旋入塞孔(见图2—24(c))。如果用力过猛或手持玻璃导管离塞子太远,都有可能将玻璃导管折断,刺伤手掌。

20 4.实验用具的制作 温度计插入塞孔的操作方法与上述一样,但开始插入时,要特别小心以防温度计的水银球破裂。
(a) (b) (c) 图2—24 导管与塞子的连接 温度计插入塞孔的操作方法与上述一样,但开始插入时,要特别小心以防温度计的水银球破裂。 4.实验用具的制作 (1)小试管的玻璃棒: 切取18 cm长的小玻璃棒,将中部置火焰上加热,拉细到直径约为1.5 mm为止。冷却后用三角锉刀在细处切断,并将断处熔成小球,将玻璃棒另一端熔光,冷却,洗净后便可使用(见图2—25)。

21 (3)洗瓶 准备500 mL聚氯乙烯塑料瓶一个,适合塑料瓶瓶口大小的橡皮塞一个,33 cm长玻璃管一根(两端熔光)。
图2—25 小玻璃棒 图2—26 滴管 (2)乳头滴管: 切取26cm长(内径约5 mm)的玻璃管,将中部置火焰上加热,拉细玻璃管。要求玻璃管细部的内径为1.5 mm,毛细管长约7 cm,切断并将口熔光。把尖嘴管的另一端加热至发软,然后在石棉网上压一下,使管口外卷,冷却后,套上橡胶乳头即制成乳头滴管(见图2—26)。 (3)洗瓶 准备500 mL聚氯乙烯塑料瓶一个,适合塑料瓶瓶口大小的橡皮塞一个,33 cm长玻璃管一根(两端熔光)。 图2—27 洗瓶

22 三、注意事项 a.按前面介绍的塞子钻孔的操作方法,将橡皮塞钻孔。
b.按图2—27的形状,依次将33 cm长的玻璃管一端5 cm处在酒精喷灯上加热后拉一尖嘴,弯成60°角,插入橡皮塞塞孔后,再将另一端弯成120°角(注意两个弯角的方向要一致),即配制成一个洗瓶。 三、注意事项 1.切割玻璃管、玻璃棒时要防止划破手。 2.使用酒精喷灯前,必须先准备一块湿抹布备用。 3.灼热的玻璃管、玻璃棒,要按先后顺放在石棉网上冷却,切不可直接放在实验台上,防止烧焦台面;未冷却之前,也不要用手去摸,防止烫伤手。

23 四、思考题 4.装配洗瓶时,拉好玻璃管尖嘴,弯好60度角后,先装橡皮塞,再弯120度角,并且注意60度角与120度角在同一方向同一平面上。
5. 钻孔时,要在实验台上放一块垫板,避免钻坏台面,在钻孔器前端涂点甘油或水。 四、思考题 1. 酒精灯和酒精喷灯的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哪些安全问题? 2. 在加工玻璃管时,应注意哪些安全问题? 3. 切割玻璃管(棒)时,应怎样正确操作? 4. 塞子钻孔时,应如何选择钻孔器的大小?

24 天平的称量练习 一、实验目的 二、天平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1.熟练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2.学习分析天平和电子天平的使用方法。
3.学会用直接法和减量法称量样品。 二、天平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一)托盘天平 托盘天平是实验室粗称药品和物品不可缺少的称量仪器,其最大称量(最小准称量)为1000g(lg)、500g(0.5g)、200g(0.2g)、100g(0.1g)。

25 由天平构造显而易见其工作原理是杠杆原理,横梁平衡时力矩相等,若两臂长相等则砝码质量就与试样质量相等。
托盘天平构造如图3—1所示,通常横梁架在底座上,横梁中部有指针与刻度盘相对,据指针在刻度盘上左右摆动情况,判断天平是否平衡,并给出称量量。横梁左右两边上边各有一秤盘,用来放置试样(左)和砝码(右)。 由天平构造显而易见其工作原理是杠杆原理,横梁平衡时力矩相等,若两臂长相等则砝码质量就与试样质量相等。 图3—1 托盘天平

26 (二)分析天平 分析天平是指具有较高灵敏度、最大称量量在200g以下的精密天平。常见的一类精密天平是无光学读数装置的空气阻尼天平,也称普通标牌天平;另一类是具有光学读数装置的等臂、不等臂电光天平,也称为微分标牌天平。其称量加砝码方式又分为全自动机械加码和半自动机械加码两种。现以实验室常用的半自动机械加码等臂天平为例,介绍分析天平的原理、结构和使用方法。 1.天平的称量原理和分级 半自动机械加码天平是根据杠杆原理设计制造的。

27 我国通常以天平的标牌分度值(或称名义分度值)与其最大载荷之比值划分天平的精度(标牌分度值与最大载荷之比)等级。共分为十级,见表3—1。
表3—1 天平的精度与级别 天平级别 1 2 3 4 5 6 7 8 9 10 精度 1×10-7 2×10-7 5×10-7 1×10-6 2×10-6 5×10-6 1×10-5 2×10-5 5×10-5 1×10-4 2.天平的构造 等臂半自动机械加码电光天平是实验室常用天平。图3—2是它的正面图,其主要部件如下:

28 图3—2 精密天平结构示意图 1—横梁;2—平衡螺丝;3—吊耳;4—指针;5—支点刀;6—框罩;7—环码;8—加码指数盘;9—支柱;10—托叶;11—阻尼筒;12—光屏;13—托盘;14—盘托;15—水平调整脚;16—减震脚垫;17—升降钮 (1)横梁 由铝合金制成,梁上装有三块三棱形玛瑙刀,其中一块在梁中间,刀口向下,称支点刀。在梁两边,距支点刀等距离处各装一块,刀口向上,称承重刀。三刀口须处同一水平线上。梁两边对称孔内各装有调节天平平衡用螺母一个。梁中部(或上部)有重心螺母一个,用于调节天平重心。

29 (2)立柱 空心立柱是横梁的起落架。柱顶嵌有玛瑙平板一块,配合横梁支点刀形成杠杆支点,柱上装有可升降的托梁架,天平不用时托起天平梁,使三刀口脱离接触。
(3)悬挂系统 ①吊耳: 吊耳位于天平梁两端,其下面中心处嵌有玛瑙平板。称量时,该平板与横梁两侧承重刀接触。悬吊起称盘。圈码承重片附加于右侧吊耳之上。 ②秤盘: 供放置砝码或称量物用,称量时悬挂于吊耳钩上,不称量时由盘托托起。 ③阻尼器: 由内、外筒组成,外筒固定于支架上,内筒悬挂于吊耳钩上,置于外筒之中。天平开启时,内筒与吊耳、秤盘同步移动。由于两筒内空气阻尼作用,使天平很快达平衡状态。

30 (4)天平升降枢 是天平的制动系统,位于天平台下中部,与托梁架、盘托和光路电源相连接,由天平启动旋钮控制调节。顺时针开启时,托梁下降,三刀口与相应平板接触,光电源接通,天平处工作状态。反之天平处于停运行状态。 (5)光学读数系统 横梁的指针下端装有缩微标尺,工作时,光源通过光学系统将此缩微标尺放大,再反射投影于光屏上。若标尺投影零刻度线与光屏上中垂线重合,则天平处平衡位置。 (6)自动加码装置 半自动天平的此装置一般位于天平之右上部,转动加码指数盘,即可直接向天平梁上加10~990mg的圈码。

31 (7)天平箱 天平箱用于保护天平不受环境条件影响。箱两侧玻璃拉门,供取放砝码和称量物质用。箱底部有三只支承脚,前边两脚可调动,供调节天平水平用,天平立柱上端固定有水平泡一只,供观察天平的水平状态。
(8)砝码 半自动天平配备有一盒砝码。砝码是衡量质量的标准,应定期检查标定。 3.天平的计量性能 (1)灵敏度 天平的灵敏度(E)通常是指在天平一盘中增加单位质量(1mg)时,天平指针的偏移程度,常以分度/毫克表示。显然偏移程度愈大,天平愈灵敏。

32 也有用天平感量(S)来表示天平灵敏度的,即天平指针移动一个分度相当的质量数,也称分度值。它与E的关系为:
影响天平灵敏度的因素很多,首先是天平三个玛瑙刀口的锐利程度;其次天平梁的重量W,梁的重心位置,天平臂的长度L,以及天平的负载状态都影响到天平的灵敏度。 天平臂愈长,天平梁愈轻,其重心愈高则天平愈灵敏。在天平一定的条件下,可通过调节重心螺母位置,改变天平灵敏度。但应注意,过高的调节重心,会引起天平臂摆动难以静止,反而降低了天平的稳定性。一般常量电光天平的灵敏度应为10分度/毫克,或分度值S=0.1毫克/分度即可。

33 (2)示值变动性 示值变动性(ΔL)的大小反映了天平的稳定性,也代表着称量结果的可靠程度,即准确度。它是指在同等的天平平衡条件下(空载或全载),多次反复开启天平、观测天平指针位置的重现性大小,若以LO、LP表示空载、全载时天平指针移动分度值,则变动性为: 空载时: ΔL0= L0(最大)- L0(最大) 全载时:  ΔLP= LP(最大)- LP(最大) 显然对于一架天平,其 ΔL值愈小,测量准确度愈可靠。但由于天平本身结构和测量时环境条件变动的影响,天平示值变动性总是存在的。我们只能要求天平的示值变动性应小于该天平的感量,这样才能实现准确的称量。

34 (3)不等臂性误差 由天平的不等臂性引起的称量误差,是仪器本身的系统误差。当天平两臂长分别为L和 L+ΔL时,若天平处中心平衡位置,则椐杠杆原理所称之物重必不等,分别 为W+ΔW和W,则有 :
 L·(W+ ΔW )=(L+ ΔL )·W 变换后有       由上式可知,天平不等臂性越显著,称量结果偏差越大,而且随称量的量增大,此偏差ΔW随之增大,当天平全负载时, ΔW达最大值。

35 (三)电子天平 电子天平如图3—3所示,其称量是依据电磁力平衡原理。称量通过支架连杆与一线圈相连,该线圈置于固定的永久磁铁——磁钢之中,当线圈通电时自身产生的电磁力与磁钢磁力作用,产生向上的作用力。该力与称盘中称量物的向下重力达平衡时,此线圈通入的电流与该物重力成正比。利用该电流大小可计量称量物的重量。其线圈上电流大小的自动控制与计量是通过该天平的位移传感器、调节器及放大器实现。当盘内物重变化时、与盘相连的支架连杆带动线圈同步下移,位移传感器将此信号检出并传递、经调节器和电流放大器调节线圈电流大小,使其产生向上之力推动称盘及称量物恢复原位置为止,重新达线圈电磁力与物重力平衡,此时的电流可计量物重。

36 电子天平是物质计量中惟一可自动测量、显示甚至可自动记录、打印结果的天平。其最大称量与精度与前述分析天平相同,最高读数精度可达±0
电子天平是物质计量中惟一可自动测量、显示甚至可自动记录、打印结果的天平。其最大称量与精度与前述分析天平相同,最高读数精度可达±0.01mg,实用性很宽。但应注意其称量原理是电磁力与物质的重力相平衡,即直接检出值是mg而非物质质量m。故该天平使用时,要随使用地的纬度,海拔高度随时校正其g值,方可获取准确的质量数。常量或半微量电子天平一般内部配有标准砝码和质量的校正装置,经随时校正后的电子天平可获取准确的质量读数。 图3—3 电子天平

37 三、实验步骤 1.托盘天平的称量操作 (1)调零: 将游码归零、调节调零螺母、使指针在刻度盘中心线左右等距离摆动,表示天平的零点已调好,可正常使用。 (2)称量: 在左盘放试样,右盘用镊子夹入砝码,再调游码,直至指针在刻度盘中心线左右等距离摆动。砝码及游码指示数值相加则为所称试样质量。 (3)恢复原状 要求把砝码移到砝码盒中原来的位置,把游码移到零刻度,把夹取砝码的镊子放到砝码盒中。

38 2.分析天平的称量操作 (1)预备和检查  ①称量前取下天平箱上的布罩,叠好后放在天平箱右后方的台面上。  ②称量操作人应面对天平端坐,记录本放在胸前的台面上。砝码盒放在天平箱的右侧,接受和存放称量物的器皿放在天平箱的左侧。  ③检查砝码是否齐全,放置的位置是否正确。检查砝码盒内是否有移取砝码的摄子。检查圈码是否齐全,是否挂在相应的圈码钩上,圈码读数盘的读数是否在零位。

39  ④检查天平梁和吊耳的位置是否正常,检查天平是否处于休止状态。检查天平是否处于水平位置。如不水平,可调节天平箱前下脚的两个螺丝,使气泡水准器中的气泡位于正中。
 ⑤察看天平盘上如有粉尘或其他落入的物质可用软毛刷轻轻扫净。 (2)天平零点的调节   零点是指未载重的天平处于平衡状态时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

40 检查天平后,端坐于天平前面,沿顺时针方向轻轻转动旋钮(即打开天平),使天平梁放下,待指针稳定后,若微分标牌的“0”刻度与投影屏上的标线不重合,当位差较小时,可拨动天平箱底板下的拨杆使其重合;若位差较大时,在教师指导下,先调节天平梁上的平衡螺丝,再调节拨杆使其重合。然后沿反时针方向轻轻旋转旋钮,将天平梁托起(即关上天平)。此时天平的零点(L0)已调节为“0”。 (3)直接称量法   领取一个洁争的表面皿,记下其编号。先用托盘天平粗称,记录其质量(保留一位小数),再用分析天平准确称量。

41   调节好分析天平的零点并关上天平后,把表面皿放在天平左盘的中央,向天平右盘添加粗称时质量的砝码。然后慢慢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旋钮(初始应半开天平,防止天平梁倾斜度太大,损坏天平),若微分标尺向右移动得很快,则说明右盘重(微分标尺总是向重盘方向移动),关上天平后减少右盘中的砝码(用圈码读数盘减少)0.1g。再慢慢打开天平,判断并加减砝码(加减砝码前切记先关上天平),直至微分标尺稳定地停在0~10mg间(此时,天平应打开到最大位置)。当天平达到平衡后,读取砝码(整数)、圈码(小数点后第一、二两位小数)和投影屏上(小数点后第三、四位小数)的质量,复核后关上天平做好记录。

42 (4)减量称量法 用减量称量法称取三份试样,每份0.2~0.3g。
用叠好的纸带拿取洗净烘干的带盖称量瓶一只(见图3—4)。用托盘天平粗称(保留一位小数)。然后,用纸带打开称量瓶盖子(盖子打开后仍放在托盘天平左盘上),加0.9g砝码于托盘天平右盘上。用小药勺取NaCI固体分数次加入称量瓶中,直至托盘天平正好达到平衡态,此时已粗称0.9g NaCI于称量瓶中。盖好称量瓶盖子,读取砝码质量,复核后做好记录(保留一位小数)。 图3—4 称量瓶操作

43   调好分析天平的零点并关上天平后,用纸带将称量瓶(内装NaCI样)放在分析天平的左盘中央,在分析天平右盘加上粗称时质量的砝码。然后慢慢打开天平(初始应半开天平),判断并加减砝码(加减砝码前首先关上天平),直至天平达到平衡态,微分标尺稳定地停在0—10mg间(此时,天平应打开到最大位置)。读取砝码、圈码和投影屏上的质量,复核后关上天平并做好记录W1 (保留四位小数)。   用纸带将称量瓶取出,左手用纸带操作称量瓶,右手用纸带操作称量瓶的盖子(见图3—4)。把250 mL烧杯放在台面上,将称量瓶移到烧杯口上部适宜位置,用盖子轻轻敲击倾斜着的称量瓶上口,使称量物( NaCI )慢慢落入烧杯中(见图3—4)。

44   估计倾倒出0.2~0.3g试样后,将称量瓶竖直,仍在烧杯口上部,用称量瓶盖子敲击称量瓶上口,使称量瓶边沿的试样全部落入称量瓶中。然后把称量瓶放回到天平左盘的中央,把右盘的圈码由读数盘减少0.23g,再重新调节天平的平衡点。若称量物重于右盘中的砝码,则应再次倾倒试样于烧杯中,直至天平达到平衡态,微分标尺稳定地停在0~10mg间(天平应开到最大),此时倒入烧杯中的试样质量在0.2~0.3g间。读取砝码、圈码和投影屏上的质量,复核后关上天平并做好记录W2(保留四位小数)。此时已称量出第一份试样的质量 (G1) ,即 G1=W1-W2。

45 用相同方法反复操作,可称量出第二份试样的质量 (G2)和第三份试样的质量 (G3),即G2=W2-W3,G3=W3-W4。
(5)整理天平和善后工作  使用完分析天平后,关上天平,取出称量物和砝码,使圈码读数盘恢复到零位置。检查天平内外是否清洁,若有脏物,用毛刷清扫干净。关好天平门,罩好天平箱的布罩,切断电源,将坐凳放回原位,填写天平使用登记簿后方可离开天平室。 (6)数据记录与处理

46 表3—2 天平的称量练习 记录项目 称量物质量/g 试样质量/g 表面皿粗称 12.3 表面皿准确称 (瓶+样)粗称 16.5 (瓶+样)准确称 W1= 倒出第一份试样后 W2= G1=0.2513 倒出第二份试样后 W3= G2=0.2665 倒出第三份试样后 W4= G3=0.2516

47 3.电子天平的称量操作 (1)称量前取下防尘布罩,叠好后放在电子天平右后方的台面上。 (2)电子天平初次连接到交流电源后,或者在断电相当长时间以后,必须使天平预热最少30min。只有经过充分预热以后,天平才能达到所需的工作温度。 (3)检查天平是否水平。若不水平,需调整水平地脚螺丝,直到气泡位于水平仪上圆圈的中央。 (4)开启天平后,把容器放到天平上,启动天平的除皮功能。 (5)把样品放入天平上的容器里进行称量,并读数记录样品的质量(或打印数据)。

48 (6)使用完天平后,关好天平,取下称量物和容器。检查天平上下是否清洁,若有脏物,用毛刷清扫干净。罩好防尘布罩,切断电源,填写天平使用登记簿后方可离开天平室。
四、注意事项 1.不得用天平称量热的物品。 2.药品不得直接放在天平盘中称量,须用容器或称量纸放置后称量。 3.砝码不得用手移动,必须用镊子夹取移动。 4.分析天平使用时要特别注意保护玛瑙刀口。取放称量物,加减砝码之前必须先关上天平。平衡读数后应及时关上天平,缩短玛瑙刀口工作时间,延长分析天平使用寿命。

49 五、思考题 1.什么情况下用直接称量法?什么情况下用减量称量法? 2.使用分析天平时为什么强调轻开轻关天平旋钮?为什么必须先关天平,方可取放称量物和加减砝码,否则会引起什么后果? 3.用减量法称取试样,若称量瓶内的试样吸湿,将对称量结果造成什么误差?若试样倾倒入烧杯内以后再吸湿,对称量是否有影响?

50 食醋中醋酸含量的测定 实验目的 学习移液管和吸量管的操作技术。 掌握食醋中醋酸含量的测定原理。

51 实验原理 (1)醋酸含量测定 食醋中的酸主要是醋酸,此外还含有少量其它弱酸。本实验以酚酞为指示剂,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可测出酸的总量。结果按醋酸计算。反应式为 NaOH + HAc = NaAc + H2O CNaOH  VNaOH = CHAc  VHAc CHAc = C NaOH  VNaOH/VHAc 反应产物为NaAc,为强碱弱酸盐,则终点时溶液的pH>7,因此,以酚酞为指示剂。

52 (2)NaOH的标定 NaOH易吸收水分及空气中的CO2,因此,不能用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需要先配成近似浓度的溶液(通常为0.1 mol/L),然后用基准物质标定。 邻苯二甲酸氢钾和草酸常用作标定碱的基准物质。邻苯二甲酸氢钾易制得纯品,在空气中不吸水,容易保存,摩尔质量大,是一种较好的基准物质。标定NaOH反应式为: KHC8H4O4 + NaOH = KNaC8H4O4 + H2O m/M = CNaOH  VNaOH (L) CNaOH= m/(M  VNaOH )(L)

53 实验预习 预习吸量管、移液管的准备、洗涤及操作技术; 预习氢氧化钠的配制及标定; 预习食醋中醋酸的测定原理。

54 仪器与试剂 仪器 25mL碱式滴定管;250mL容量瓶;25mL移液管; 1000mL试剂瓶; 250mL锥性瓶、烧杯;10、100mL量筒;洗瓶;玻璃棒;滴管;表面皿;吸耳球;托盘天平;电子分析天平。 试剂 氢氧化钠(AR);邻苯二甲酸氢钾;0.2%乙醇酚酞溶液;食醋

55 实验步骤 (1)0.1 mol/L NaOH溶液的配制
在台称上取NaOH固体2 g于小烧杯中,加入50 mL蒸馏水使其溶解,稍冷后转入500 mL试剂瓶中,加水450 mL,用橡皮塞塞好瓶口,摇匀。 (2)NaOH溶液的标定 准确称取0.4~0.6 g邻苯二甲酸氢钾三份(分析天平;差量法;有效数字,小数点后四位),分别置于250 mL锥形瓶中,加水40~50 mL溶解后,滴加酚酞指示剂1~2d,用NaOH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30秒内不褪色,即为终点。平行测定三份。

56 (3)食醋中醋酸含量测定 准确移取10.00 mL稀释后的食醋于250 mL锥形瓶,加入10~15 mL H2O,1~2 d酚酞指示剂,摇匀,用已标定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30秒内不褪色,即为终点。平行测定三份,计算食醋中醋酸含量(g/100 mL)。

57 数据记录与处理 (1)NaOH的标定 1 2 3 邻苯二甲酸氢钾(g) 消耗NaoH的体积(mL) NaOH的浓度(mol/L)
相对误差

58 (2)食醋中醋酸含量 1 2 3 10.00 移取食醋的体积(mL) 消耗NaOH的体积(mL) 醋酸含量(g/100mL)
相对误差

59 注意事项和问题 1. 测定醋酸含量时,所用蒸馏水, NaOH标准溶液能否含有少量二氧化碳, 为什么?
2. 标定NaOH溶液时, 称取KHC8H4O4为什么要在0.4~0.6 g范围内? 能否少于0.4 g或多于0.6 g呢? 为什么?

60 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 实验目的 学习确定实验条件的方法,掌握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的方法原理。
掌握TU-190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并了解此仪器的主要构造。 实验目的

61 实验原理 根据朗伯-比耳定律:A=εbc,当入射光波长λ及光程b一定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有色物质的吸光度A与该物质的浓度c成正比。只要绘出以吸光度A为纵坐标,浓度c为横坐标的标准曲线,测出试液的吸光度,就可以由标准曲线查得对应的浓度值,即未知样的含量。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试样中的微量铁,目前一般采用邻二氮菲法,该法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且稳定性好,干扰易消除等优点。

62 2Fe3++2NH2OH·HCl→2Fe2++N2+H2O+4H++2Cl-
在pH=2~9的溶液中,Fe2+与邻二氮菲(phen)生成稳定的桔红色配合物Fe(phen)32+: 此配合物的lgK稳=21.3,摩尔吸光系数ε510 = 1.1×104 L·mol-1·cm-1,而Fe3+能与邻二氮菲生成3∶1配合物,呈淡蓝色,lgK稳=14.1。所以在加入显色剂之前,应用盐酸羟胺(NH2OH·HCl)将Fe3+还原为Fe2+,其反应式如下: 2Fe3++2NH2OH·HCl→2Fe2++N2+H2O+4H++2Cl- 测定时控制溶液的酸度为pH≈5较为适宜。用邻二氮菲可测定试样中铁的总量。

63 实验预习 预习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的方法原理。 了解TU-190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主要构造和使用方法。

64 仪器和试剂 仪器 TU-190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1 cm吸收池,10 mL 吸量管,50 mL 比色管(或容量瓶) 试剂
1.0×10-3 mol·L-1 铁标准溶液:准确称量 g NH4Fe(SO)4·12H2O于烧杯中,加入80 mL 6 mol·L-1 HCl和少量水,溶解后转移至1 L容量瓶中,以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100μg·mL-1铁标准溶液: 准确称量 g NH4Fe(SO)4·12H2O于烧杯中,加入80 mL 6 mol·L-1 HCl和少量水,溶解后转移至1 L容量瓶中,以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0.15%邻二氮菲水溶液,10%盐酸羟胺溶液(新配),1 mol·L-1乙酸钠溶液,1 mol·L-1 NaOH溶液,6 mol·L-1 HCl(工业盐酸试样)

65 基本操作 1. 启动计算机,打开主机电源开关,启动工作站并初始化仪器。
2. 在工作界面上选择测量项目(光谱扫描,光度测量),本实验选择光谱扫描,设置测量条件(扫描范围,测量波长等)。 3. 将空白放入测量池中,点击START扫描空白,点击ZERO校零。 4. 标准曲线的制作。

66 实验步骤 吸收曲线的绘制和测量波长的选择:
用吸量管吸取2.00 mL1.0×10-3mol.L-1标准溶液,注入50mL比色管中,加入1.00mL 10%盐酸羟胺溶液,摇匀,加入2.00 mL0.15%邻二氮菲溶液,5.0 mL NaAc溶液,以水稀释至刻度。在光度计上用1 cm比色皿,采用试剂溶液为参比溶液,在 nm间,每隔10 nm测量一次吸光度,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吸收曲线,选择测量的适宜波长。

67 2. 工业盐酸中铁含量的测定: (1)标准曲线的制作: 在5支50 mL比色管中,分别加入0.20、0.40、0.60、0.80、1.00 mL 100 g/mL铁标准溶液,再加入1.00 mL10%盐酸羟胺溶液,2.00 mL0.15%邻二氮菲溶液和5.0 mL NaAc溶液,以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2)试样测定: 准确吸取2.0 mL工业盐酸三份,按标准曲线的操作步骤,测定其吸光度。

68 数据处理 1. 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吸收曲线,选择测量的最适宜波长条件。
1. 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吸收曲线,选择测量的最适宜波长条件。 2. 以铁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根据试样的吸光度,从标准曲线求出工业盐酸中铁的含量(以μg/mL表示),计算测量结果的平均值和相对偏差。

69 注意事项和问题 1. 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时为何要加入盐酸羟胺溶液? 2. 吸收曲线与标准曲线有何区别?在实际应用中有何意义?
3. 透射比与吸光度两者关系如何?测定条件指哪些? 4. 邻二氮菲与铁的显色反应,其主要条件有哪些? 5. 加各种试剂的顺序能否颠倒?

70 硫酸铜的制备及结晶水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利用废铜粉制备硫酸铜的方法; 2.练习减压过滤、蒸发浓缩和重结晶等基本操作;
3.了解结晶水的测定方法,认识物质热稳定性和分 子结构的关系。

71 利用废铜粉灼烧氧化法制备CuSO4·5H2O:先将铜粉在空气中灼烧氧化成氧化铜,然后将其溶于硫酸而制得:
二、实验原理 利用废铜粉灼烧氧化法制备CuSO4·5H2O:先将铜粉在空气中灼烧氧化成氧化铜,然后将其溶于硫酸而制得: 2Cu + O2 === 2CuO(黑色) CuO + H2SO4 === CuSO4 + H2O 由于废铜粉不纯,所得CuSO4溶液中常含有不溶性杂质和可溶性杂质FeSO4、Fe2(SO4)3及其它重金属盐等。Fe2+ 离子需用氧化剂H2O2溶液氧化为Fe3+ 离子,然后调节溶液pH≈4.0,并加热煮沸,使Fe3+ 离子水解为Fe(OH)3沉淀滤去。其反应式为 2Fe2+ + 2H+ + H2O2 === 2Fe3+ + 2H2O Fe3+ + 3H2O === Fe(OH)3↓ + 3H+

72 CuSO4·5H2O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明显增大,因此粗硫酸铜中的其它杂质,可通过重结晶法使杂质在母液中,从而得到较纯的蓝色水合硫酸铜晶体。水合硫酸铜在不同的温度下可以逐步脱水,其反应式为
CuSO4·5H2O === CuSO4·3H2O + 2H2O CuSO4·3H2O === CuSO4·H2O + 2H2O CuSO4·H2O === CuSO4 + H2O 1 mol CuSO4结合的结晶水的数目为:

73 三、实验仪器及试剂 托盘天平,瓷坩埚,泥三角,酒精灯,烧杯(50mL),电炉,布氏漏斗,吸滤瓶,精密pH试纸,蒸发皿,表面皿,水浴锅,量筒(10mL)。 废铜粉, H2SO4(2mol·L-1), H2O2(3%), K3[Fe(CN)6](0.1mol·L-1), NaOH(2mol·L-1),无水乙醇。

74 四、实验步骤 1.CuSO4·5H2O的制备 ① 废铜粉氧化: 称取2.4g废铜粉,放入干燥洁净的瓷坩埚中,将坩埚置于泥三角上,用酒精灯灼烧,并不断搅拌,至铜粉转化为黑色的CuO(约30min),停止加热,冷却。备用。 ② 粗硫酸铜溶液的制备: 将①中制的CuO转入50mL小烧杯中,加入17mL 2mol·L-1 H2SO4,微热使之溶解(注意保持液面一定高度)。如10min后,CuO未完全溶解(烧杯底部有黑色粉末),表明CuO转化率高,可补加适量H2SO4继续溶解。如果CuO很快溶解,剩余大量红色铜粉,表明转化率低,剩余酸量过多。

75 ③ 粗硫酸铜的提纯 在粗CuSO4溶液中,滴加3% H2O2溶液25滴,加热搅拌,并检验溶液中有无Fe2+ 离子(用什么方法检查?)。待Fe2+ 离子完全氧化后,用2mol·L-1 NaOH调节溶液的pH≈4.0(精密pH试纸),加热至沸数分钟后,趁热减压过滤,将滤液转入蒸发皿中,滴加2mol·L-1 H2SO4,调节溶液的pH≈2,然后水浴加热,蒸发浓缩至液面出现晶膜为止。让其自然冷却至室温有晶体析出(如无晶体,再继续蒸发浓缩),减压过滤,用3mL无水乙醇淋洗,抽干。产品转至表面皿上,用滤纸吸干后称重。计算产率,母液回收。

76 2.硫酸铜结晶水的测定 ① 在台秤上称取1.2~1.5g磨细的CuSO4·5H2O,置于一干净并灼烧恒重的坩埚(准至1mg)中,然后在分析天平上称量此坩埚与样品的质量,由此计算出坩埚中样品的准确质量m1(准至1mg)。 ② 将装有CuSO4·5H2O的坩埚放置在马弗炉里,在543~573K下灼烧40min,取出后放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在天平上称量装有硫酸铜的坩埚的质量。

77 ③ 将称过质量的上面的坩埚,再次放入马弗炉中灼烧(温度与(2)相同)15min,取出后放入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然后在分析天平上称其质量。反复加热,称其质量,直到两次称量结果之差不大于5mg为止。并计算出无水硫酸铜的质量m2及水合硫酸铜所含结晶水的质量,从而计算出硫酸铜结晶水的数目。

78 五、注意事项 1.在粗硫酸铜的提纯中,浓缩液要自然冷却至室温析出晶体。否则,其它盐类如Na2SO4也可能会析出。
2.已灼烧恒重的坩埚,在马弗炉中灼烧及称量过程中,避免粘上灰尘。

79 六、思考题 1.除去CuSO4溶液中Fe2+ 杂质时,为什么须先加H2O2氧化,并且调节溶液的pH≈4.0,太大或太小有何影响?
2.如果粗硫酸铜中含有铅等盐,它们会在哪一步中被除去,可能的存在形式是什么? 3.如何检查Fe2+ 的存在?

80 三草酸合铁(Ⅲ)酸钾的制备和组成测定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 1.掌握合成K3Fe[(C2O4)3]·3H2O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术;
2.加深对铁(Ⅲ)和铁(Ⅱ)化合物性质的了解; 3.掌握容量分析等基本操作。 二、实验原理 本实验以硫酸亚铁铵为原料,与草酸在酸性溶液中先制得草酸亚铁沉淀,然后再用草酸亚铁在草酸钾和草酸的存在下,以过氧化氢为氧化剂,得到铁(Ⅲ)草酸配合物。主要反应为:

81 5Fe2+ + MnO4- +8H+ ===5Fe3+ + Mn2+ + 4H2O
(NH4)2Fe(SO4)2 + H2C2O4 + 2H2O ===FeC2O4·2H2O↓+ (NH4)2SO4 + H2SO4 2FeC2O4·2H2O + H2O2 + 3K2C2O4 + H2C2O4 ===2K3[Fe(C2O4)3]·3H2O 改变溶剂极性并加少量盐析剂,可析出绿色单斜晶体纯的三草酸合铁(Ⅲ)酸钾,通过化学分析确定配离子的组成。用KMnO4标准溶液在酸性介质中滴定测得草酸根的含量。Fe3+ 含量可先用过量锌粉将其还原为Fe2+,然后再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而测得,其反应式为: 5C2O42-+2MnO4-+16H+ ===10CO2↑+2Mn2+ + 8H2O 5Fe2+ + MnO4- +8H+ ===5Fe3+ + Mn2+ + 4H2O

82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 托盘天平,分析天平,抽滤装置,烧杯(100mL),电炉,移液管(25mL),容量瓶(50mL, 100mL),锥形瓶(250mL)。 (NH4)2Fe(SO4)2·6H2O,H2SO4(1mol·L-1),H2C2O4(饱和),K2C2O4(饱和),KCl (A. R),KNO3(300g·L-1),乙醇(95%),乙醇—丙酮混合液(1 : 1),K3[Fe(CN)6] (5%),H2O2 (3%)。

83 四、实验步骤 1.三草酸合铁(Ⅲ)酸钾的制备 ① 草酸亚铁的制备: 称取5g硫酸亚铁铵固体放在100mL烧杯中,然后加15mL蒸馏水和5~6滴1mol·L-1 H2SO4,加热溶解后,再加入25mL饱和草酸溶液,加热搅拌至沸,然后迅速搅拌片刻,防止飞溅。停止加热,静置。待黄色晶体FeC2O4·2H2O沉淀后倾析,弃去上层清液,加入20mL蒸馏水洗涤晶体,搅拌并温热,静置,弃去上层清液,即得黄色晶体草酸亚铁。

84 ② 三草酸合铁(Ⅲ)酸钾的制备:往草酸亚铁沉淀中,加入饱和K2C2O4溶液10mL,水浴加热313K,恒温下慢慢滴加3%的H2O2溶液20mL,沉淀转为深棕色。边加边搅拌,加完后将溶液加热至沸,然后加入20mL饱和草酸溶液,沉淀立即溶解,溶液转为绿色。趁热过滤,滤液转入100mL烧杯中,加入95%的乙醇25mL,混匀后冷却,可以看到烧杯底部有晶体析出。为了加快结晶速度,可往其中滴加KNO3溶液。晶体完全析出后,抽滤,用乙醇—丙酮的混合液10mL淋洒滤饼,抽干混合液。固体产品置于一表面皿上,置暗处晾干。称重,计算产率。

85 2.三草酸合铁酸钾组成的测定 ①KMnO4溶液的标定 准确称取0.13~0.17gNa2C2O4三份,分别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水50mL使其溶解,加入10mL 3 mol·L-1H2SO4溶液,在水浴上加热到75~85℃,趁热用待标定的KMnO4溶液滴定,开始时滴定速率应慢,待溶液中产生了Mn2+后, 滴定速率可适当加快,但仍须逐滴加入,滴定至溶液呈现微红色并持续30s内不褪色即为终点。根据每份滴定中Na2C2O4的质量和消耗的KMnO4溶液体积,计算出KMnO4溶液的浓度。

86 ②草酸根含量的测定: 把制得的K3Fe[(C2O4)3]·3H2O在50-60℃于恒温干燥箱中干燥1h,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精确称取样品约 g,放入250mL锥形瓶中,加入25mL水和5mL 1mol·L-1 H2SO4,用标准 mol·L-1 KMnO4溶液滴定。滴定时先滴入8mL左右的 KMnO4标准溶液,然后加热到343~358K(不高于358K)直至紫红色消失。再用KMnO4滴定热溶液,直至微红色在30s内不消失。记下消耗KMnO4标准溶液的总体积,计算K3Fe[(C2O4)3]·3H2O中草酸根的质量分数 ,并换算成物质的量。滴定后的溶液保留待用。

87 结论:在1mol产品中含C2O42- mol,Fe3+ mol,该物质的化学式为 。
③铁含量测定: 在上述滴定过草酸根的保留液中加锌粉还原,至黄色消失。加热3min,使Fe3+ 完全转变为Fe2+,抽滤,用温水洗涤沉淀。滤液转入250mL锥形瓶中,再利用KMnO4溶液滴定至微红色,计算K3Fe[(C2O4)3]中铁的质量分数 ,并换算成物质的量。 结论:在1mol产品中含C2O mol,Fe mol,该物质的化学式为 。 五、注意事项 1. 水浴40℃下加热,慢慢滴加H2O2。以防止H2O2分解。 2. 减压过滤要规范。尤其注意在抽滤过程中,勿用水冲洗粘附在烧杯和布氏滤斗上的少量绿色产品,否则,将大大影响产量。

88 六、思考题 2.根据三草酸合铁(Ⅲ)酸钾的合成过程及它的TG曲线,你认为该化合物应如何保存?
1.能否用FeSO4代替硫酸亚铁铵来合成K3Fe[(C2O4)3]?这时可用HNO3代替H2O2作氧化剂,写出用HNO3作氧化剂的主要反应式。你认为用哪个作氧化剂较好?为什么? 2.根据三草酸合铁(Ⅲ)酸钾的合成过程及它的TG曲线,你认为该化合物应如何保存?

89 3.在三草酸合铁(Ⅲ)酸钾的制备过程中,加入15 mL饱和草酸溶液后,沉淀溶解,溶液转为绿色。若往此溶液中加入25mL 95%乙醇或将此溶液过滤后往滤液中加入25mL 95%的乙醇,现象有何不同?为什么?并说明对产品质量有何影响? 4. 用标准KMnO4溶液滴定草酸根时,在滴定时先滴入8mL左右的 KMnO4标准溶液,然后加热到343~358K(不高于358K)直至紫红色消失,再用KMnO4滴定热溶液。这是什么道理?

90 阳离子混合液的分析(分离与鉴定)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硫化氢系统分析方法。 2.掌握阳离子混合液的分离与鉴定方法。
3.练习分离与鉴定的基本操作技术。 二、硫化氢系统分析简介 硫化氢系统分析法,依据的主要是各阳离子硫化物以及它们的氯化物、碳酸盐和氢氧化物的溶解度不同,按照一定顺序加入组试剂,把阳离子分成五个组。然后在各组内根据各个阳离子的特性进一步分离和鉴定。

91 硫化氢系统的优点是系统严谨,分离比较完全,能较好地与离子特性及溶液中离子平衡等理论相结合,但其缺点是硫化氢气体有毒,会污染空气,污染环境。
为了减轻污染,人们改用硫代乙酰胺( 简称TAA)代替饱和水溶液。硫代乙酰胺的水溶液比较稳定,常温下释放出的很少,但加热以后又能达到饱和水溶液的反应效果。这样既能发挥硫化氢系统的的优点,同时又能减轻硫化氢气体对环境的污染。 硫代乙酰胺系统分析法把阳离子分离为五个组后,再分别鉴定。

92 第Ⅰ组(又称盐酸组),组试剂是 3 mol/L HCl,加热,分离出:
第Ⅱ组(又称硫化氢组),组试剂是0.2 mol/L HCl,TAA,加热,分离出:

93 第Ⅲ组(又称硫化铵组),组试剂是NH3+NH4Cl,TAA,加热,分离出:
第Ⅳ组(又称碳酸铵组),组试剂是NH3+NH4Cl,(NH4)2CO3,分离出: 第Ⅴ组(又称可溶组):在溶液中有K+、Na+、NH4+和Mg2+进行分别鉴定。

94 三、阳离子混合液的分离与鉴定简图

95 四、阳离子混合液的分离与鉴定有关反应方程式

96 白色→灰色→黑色 + 注:根据情况可临时增加未知阳离子混合液的分析。

97 五、注意事项 1. Hg22+的鉴定A方法中:另取2% CuSO4 2滴于另一试管中,加适量固体Na2SO3,搅拌至呈无色溶液后再将此溶液滴入待检试液中。

98 2.离心机的使用按要求操作,注意安全。 3.若进行未知阳离子混合液的分析,必须逐 一分离,逐一鉴定。要防止漏检或过检。 六、思考题 1.洗涤、沉淀时为什么要用热的水溶液? 2.已知某未知试液不含ⅡA组和Ⅲ组阳离子,在沉淀ⅡB组硫化物时是否还要调节酸度?为什么?

99 常见阴离子的初步试验和分别鉴定 一、实验目的 熟悉常见阴离子的性质 掌握常见阴离子的分离方法 二、实验原理 常见阴离子有以下13种:SO42-、SiO32-、PO43-、CO32-、SO32-、S2O32-、S2-、Cl-、Br-、I-、NO3-、NO2-、Ac- 在阴离子中,有的遇酸易分解,有的彼此氧化还原而不能共存。故阴离子的分析有以下两个特点: (1) 阴离子在分析过程中容易起变化,不易于进行手续繁多的系统分析。 (2)阴离子彼此共存的机会很少,且可利用的特效反应较多,有可能进行分别分析。

100 三、阴离子的初步实验 1. 沉淀实验 (1) 与 BaCl2的反应 反应方程式: Ba2++ SO42-=BaSO4↓(白)
在阴离子的分析中,主要采用分别分析方法,只有在鉴定时,在某些阴离子发生相互干扰的情况下,才适当采取分离手段。但采用分别分析方法,并不是要针对所研究的全部离子逐一进行检验,而是先通过初步实验,用消去法排除肯定不存在的阴离子,然后对可能存在的阴离子逐个加以确定。 三、阴离子的初步实验  1. 沉淀实验  (1) 与 BaCl2的反应 在13支离心试管中分别滴加SO42、SiO32、 PO43-、SO32-、 CO32-、S2O32、S2-、Cl- 、Br-、I-、NO3-、NO2-、Ac-,各2滴,然后滴加一滴0.5M BaCl2    反应方程式: Ba2++ SO42-=BaSO4↓(白)

101 BaSiO3+2HCl=H2SiO3↓(胶状)+BaCl2 3Ba2++2 PO43-=Ba3(PO4)2↓(白)
Ba2++ SiO32-=BaSiO3↓(白) BaSiO3+2HCl=H2SiO3↓(胶状)+BaCl2 3Ba2++2 PO43-=Ba3(PO4)2↓(白) Ba3(PO4)2+3 HCl= BaCl2+H3PO4 Ba2++ CO32-=BaCO3↓(白) BaCO3+2 HCl= BaCl2+H2O+CO2↑ Ba2++ SO32-=BaSO3↓(白) BaSO3+2HCl= BaCl2+H2O+SO2↑ Ba2++ S2O32-=BaS2O3 ↓(白) BaS2O3+2 HCl= BaCl2+H2O+SO2↑+S↓ 而S2-、、Br-、I-、NO3-、NO2-、Ac-中加入BaCl2后无现象。 (2)   与AgNO3的反应 反应方程式:

102 2Ag++ SO42-=Ag2SO4 ↓(白) Ag2SO4+HNO3= 2Ag++ SiO32-=Ag2SiO3 ↓(白)
Ag2SiO3+2HNO3=H2SiO3+2AgNO3 3Ag++ PO43-=Ag3PO4 ↓(黄) Ag3PO4+3 HNO3= AgNO3+ H3PO4 2Ag++ CO32-=AgCO3 ↓(白) AgCO3+2HNO3=2AgNO3+H2O+CO2↑ 2Ag++ SO32-=Ag2SO3 ↓(黄) Ag2SO3+2HNO3=2AgNO3+H2O+ SO2↑ 2Ag++ 2S2-=Ag2S↓(黑) Ag++ Cl-=AgCl↓(白) AgCl+ HNO3=

103 Ag++ Br-=AgBr↓(黄) 2. 挥发性实验 AgBr+ HNO3= Ag++ I-=AgI ↓(黄) AgI+ HNO3=
其它离子如NO3-、NO2-、Ac-无明显现象 2. 挥发性实验 待检离子:SO32-、 CO32-、 S2O32、S2-、NO2- 反应方程式:   2H++ CO32-= H2O+CO2↑ 2H++ SO32-= H2O+SO2↑ 2H++ S2O32-= H2O+SO2↑+S↓(黄)   2H++ S2-= H2S↑ 2H++ NO2-=NO↑+ H2O

104 3. 氧化还原性试验 氧化性试验: 2I-+ 4H++ 2NO2-= 2NO↑+ 2H2O+I2 其余离子无明显现象。 还原性试验:
  其余离子无明显现象。 还原性试验: KMnO4试验   2MnO4-+ 5SO H+ =2Mn2++ 5SO42- +3H2O   4MnO4-+ 5S2O32-+ 9H+= 10SO42-+4Mn2++18H2O   2MnO4-+ 10Br-+ 16H+ =2Br2+2Mn2++8H2O 2MnO I-+ 16H+ =2I2+2Mn2++8H2O 2MnO4-+ 5NO2-+ 16H+= 5NO3-+2Mn2++8H2O 2MnO4-+ 10Cl-+ 16H+=5Cl2+2Mn2++8H2O 2 MnO4-+ 5S2-+ 16H+ = 5S↓(黄) + 2Mn2++8H2O

105 四、 注意事项 其余离子无明显现象 在观察BaS2O3沉淀时,如果没有沉淀, 应用玻璃棒摩擦试管壁, 加速沉淀生成。 I2淀粉试验
  I2 + S2- = 2I- + S↓ I2 + 2S2O32- = 2I- + S4O62- H2O + I2 + 2SO32- = 2H+ + 2I- + SO42-  四、 注意事项 在观察BaS2O3沉淀时,如果没有沉淀, 应用玻璃棒摩擦试管壁, 加速沉淀生成。   注意观察Ag2S2O3在空气中氧化分解的颜色变化。 在还原性试验时一定要注意, 加的氧化剂KMnO4和I2-淀粉的量一定要少, 因为阴离子的浓度很低。如果氧化剂的用量较大时,氧化剂的颜色变化是不容易看到的。

106 五、思考题 1. 通过初步试验,仍不能作出那几种阴离子是否存在的肯定性判断? 2.一中性溶液中含有Ba2+ 及Ag+, 什么阴离子可能存在?
2.一中性溶液中含有Ba2+ 及Ag+, 什么阴离子可能存在? 3.在氧化性,还原性实验中,稀HNO3, 稀HCl 和 浓H2SO4是否可以代替稀H2SO4酸化试液, 为什么?

107 4.阴离子混合溶液的分析,为何一般采用分别分析法?
5.有酸性未知液,定性分析报告如下 (1)   Fe3+、Na+ 、 SO42-、 NO2- (2)   K+ 、I- 、SO42-、 NO2- (3)   Na+ 、Zn2+ 、SO42-、NO3- 、Cl- (4)   Ba2+、Al3+ 、Cu2+、NO3- 、CO32- 试判断哪些分析结果的报告合理?

108 常见阴离子混合液的分析 一、 实验目的 (1) 掌握常见阴离子的混合分析 (2) 了解掌握常见阴离子的特性 二、实验原理
  (1) 掌握常见阴离子的混合分析 (2) 了解掌握常见阴离子的特性 二、实验原理   在S2-、SO32-、S2O32-中,Na2[Fe(CN)5NO]只于S2-反应,并有明显的紫色物质Na4[Fe(CN)5NO3]产生,可判断S2-的存在。

109 又由于CdCO3本身作为固体不溶物可与S2-产生CdS沉淀而除去S2-且不引入杂质离子,且用H+或AgNO3对SO32-、S2O32-都不影响,然后,再对SO32-进行鉴定(用SrCl2分离S2O32- 与SO32-)。 在对Cl-、Br-、I-进行混合分析时,由于AgCl能溶于 (NH4)2CO3,而 AgBr和 AgI不溶,将Cl-分离出来进行鉴定,然后对Br-、I-分别鉴定。 三、实验试剂 S2-,SO32-,S2O32-,Na2[Fe(CN)5NO],CdCO3(S), Zn(S), HCl(6mol.l-1), AgNO3 , CCl4, HNO3(6mol.l-1), 12% (NH4)2CO3, SrCl2, 氯水

110 四、实验步骤 1.S2-,SO32-,S2O32-混合液的分析: 取S2-试液(2滴)及SO32-,S2O32-各4滴,混匀 S2-的鉴定:
S2-的鉴定: S2-+4Na++[Fe(CN)5NO]2+= Na4[Fe(CN)5NO3](紫色)  示有S2-存在。 S2-的除去: S2O32-的鉴定:

111 示有S2O32-存在 反应有: S2-+ CdCO3=CdS↓(淡黄)+CO32- S2O32-+2Ag+=Ag2S2O3↓(白色) Ag2S2O3+H2O=Ag2S ↓(黑) +SO42-+2H+ SO32-的鉴定:

112 SO32-+Sr2+=SrSO3↓(白色) SrSO3+2H+= Sr2++SO2↑+ H2O SO32-+I2+ H2O= SO42-+2I-+2H+ 2. Cl-,Br-,I-混合液的分析 (1)卤素离子的沉淀: (2)Cl-的分离与鉴定:

113

114 Cl-+Ag+=AgCl↓ Br--+Ag+=AgBr↓  I- +Ag+=AgI↓ AgCl+(NH4)2CO3=[Ag(NH3)2]Cl+H2O+CO2 ↑  Ag(NH3)2]Cl+HNO3=AgCl↓+2NH4NO3 2AgBr+Zn=2Ag+2Br-+Zn2+ 2AgI+Zn=2Ag+2I-+Zn2+ 2I-+Cl2=I2+2Cl- Br-+Cl2=2Cl-+Br2 2I2+ Cl2+6 H2O=IO3-+10Cl-+12H+ Br2+Cl2=2BrCl

115  五、注意事项 1. SO32-,S2O32-混合液时,各种添加试剂的量不能太多, 如加入CdCO3除去S2-的时候,如果CdCO3的量过多,会影响到SO32-,S2O32的检出。 2. 观察Br-和 I- 被氯水氧化的过程,氯水要用新鲜的氯水,这样才能保证足够的氧化剂浓度。 3. 滴加氯水时要慢,要充分震荡。

116 六、思考题 1. SO32-,S2O32-三种离子在鉴定时,是否相互干扰,如何消除? 2. 试说明为什么用CdCO3 可除去S2-?
1. SO32-,S2O32-三种离子在鉴定时,是否相互干扰,如何消除? 2. 试说明为什么用CdCO3 可除去S2-? 3. 加酸于一阴离子未知溶液中,若有SO2气体产生,可否断定有S2O32存在?


Download ppt "玻璃管加工和塞子钻孔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酒精灯和酒精喷灯的构造和原理,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