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九、訓儉示康 司馬光.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九、訓儉示康 司馬光."—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九、訓儉示康 司馬光

2 授課大綱 題解 作者 課文與注釋 字詞比較 賞析 課文結構表 課文問題引導設計 問題與討論 測驗與練習 圖片集錦 本課結束

3 題解   為司馬光訓勉其子司馬康應「崇儉戒奢」的家訓文章。司馬康,字公休,為人孝順,聰敏好學,處事謹慎,官至右正言。北宋中期,社會風俗日趨奢靡(ㄇㄧˇ),司馬光有感於此,便作文闡述「儉」的重要,以教誡司馬康身體力行,並垂訓子孫。

4 題解   為司馬光訓勉其子司馬康應「崇儉戒奢」的家訓文章。司馬康,字公休,為人孝順,聰敏好學,處事謹慎,官至右正言。北宋中期,社會風俗日趨奢靡(ㄇㄧˇ),司馬光有感於此,便作文闡述「儉」的重要,以教誡司馬康身體力行,並垂訓子孫。 「家訓」是指父母或祖輩對子孫的一些訓話、教導、指引,內容包括做人處事的方法和道德教育。家訓文章為了使子弟能容易了解,所以措辭平易自然,情感真摯親切,亦多引實例說明。   西漢有劉向的誡子歆書,以「受福則驕奢,驕奢則禍至」警惕劉歆勿因年少得志而招禍。而東漢馬援誡兄子嚴敦書則告誡「喜譏議」的嚴、敦二人莫輕議人非的道理,「此吾所大惡也。寧死不願聞子孫有此行也」一句話當頭棒喝,令人警醒。下一頁   關閉

5 題解   為司馬光訓勉其子司馬康應「崇儉戒奢」的家訓文章。司馬康,字公休,為人孝順,聰敏好學,處事謹慎,官至右正言。北宋中期,社會風俗日趨奢靡(ㄇㄧˇ),司馬光有感於此,便作文闡述「儉」的重要,以教誡司馬康身體力行,並垂訓子孫。 而中國第一部成書的家訓是北朝顏之推所撰的顏氏家訓,對後代家訓文章的寫作深有影響。其他如劉備遺詔敕後主(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諸葛亮戒子書(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陶淵明與子儼等疏等,都是知名的作品。到了明清,就有大量成書的家訓,如朱用純治家格言、曾國藩曾文正公家訓等。 關閉

6 題解   為司馬光訓勉其子司馬康應「崇儉戒奢」的家訓文章。司馬康,字公休,為人孝順,聰敏好學,處事謹慎,官至右正言。北宋中期,社會風俗日趨奢靡(ㄇㄧˇ),司馬光有感於此,便作文闡述「儉」的重要,以教誡司馬康身體力行,並垂訓子孫。 官名。唐代武則天時設置左、右拾遺,職權為對皇帝進行規諫,並薦舉人員。北宋改為左、右正言,掌規諫。左正言隸屬門下省,右正言隸屬中書省。 關閉

7 題解   為司馬光訓勉其子司馬康應「崇儉戒奢」的家訓文章。司馬康,字公休,為人孝順,聰敏好學,處事謹慎,官至右正言。北宋中期,社會風俗日趨奢靡(ㄇㄧˇ),司馬光有感於此,便作文闡述「儉」的重要,以教誡司馬康身體力行,並垂訓子孫。 留傳教訓給後代子孫。垂,留傳後世。 關閉

8 題解   全文以「儉」為主題,分別從儉、奢兩面以正反對照方式論述,又引用古今事例及聖賢嘉言為證,闡述「儉可立德,奢則致敗」的道理。文中「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的名言,至今仍發人深省。

9 隨堂Q&A 1.「〈訓儉示康〉是司馬光訓勉其子司馬康的□□文章」,□□中應填入什麼? (A)家訓 (B)隨筆 (C)論政 (D)上奏 答:A 2.司馬光作此文的背景、原因為何? 答:北宋中期,社會風俗日趨奢靡,司馬光作文闡述「儉」的重要。 授課大綱

10 作者   司馬光,字君實,北宋陝州夏縣(今山西省夏縣)涑(ㄙㄨˋ)水鄉人,世稱涑水先生。生於真宗天禧(ㄒㄧ)三年(西元一○一九年),卒於哲宗元祐元年(西元一○八六年),年六十八。卒封溫國公,諡文正。

11 作者   司馬光,字君實,北宋陝州夏縣(今山西省夏縣)涑(ㄙㄨˋ)水鄉人,世稱涑水先生。生於真宗天禧(ㄒㄧ)三年(西元一○一九年),卒於哲宗元祐元年(西元一○八六年),年六十八。卒封溫國公,諡文正。 名「光」,字義有亮麗、炫耀的意思,因此字「君實」,以踏實自期。這是名、字相反的例子。另有一說認為字與名據《周易‧大畜》「剛健篤實輝光,日新其德」而來,指充實而有光輝,名、字相應。             關閉

12 作者   司馬光自幼勤奮好學。仁宗寶元元年(西元一○三八年)中進士。神宗時因批評新法,與王安石不合,辭官而去。居洛陽十五年,專心編纂(ㄗㄨㄢˇ)資治通鑑。哲宗即位後,司馬光被召回京主政,任門下侍郎,於是廢除新法,恢復舊制。因勤於政事,日夜勞累,在相位八個月後去世。

13 作者   司馬光自幼勤奮好學。仁宗寶元元年(西元一○三八年)中進士。神宗時因批評新法,與王安石不合,辭官而去。居洛陽十五年,專心編纂(ㄗㄨㄢˇ)資治通鑑。哲宗即位後,司馬光被召回京主持國事,於是廢除新法,恢復舊制。因勤於政事,日夜勞累,在相位八個月後去世。 神宗時,王安石執政,積極推行新法,司馬光反對變法冒進,上疏論陳利害。後王安石因韓琦上疏,臥家求退,神宗乃任命司馬光為樞密副使,光堅辭不就,同時仍就新法之擾民害政,抗顏力陳,神宗極為不悅。及至王安石重又執政,司馬光遂求去,請判西京御史臺,回到洛陽,從此絕口不論政事。       關閉

14 作者   司馬光自幼勤奮好學。仁宗寶元元年(西元一○三八年)中進士。神宗時因批評新法,與王安石不合,辭官而去。居洛陽十五年,專心編纂(ㄗㄨㄢˇ)資治通鑑。哲宗即位後,司馬光被召回京主政,任門下侍郎,於是廢除新法,恢復舊制。因勤於政事,日夜勞累,在相位八個月後去世。 門下侍郎掌參議之職。後司馬光又改任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正式拜相。        關閉

15 作者 司馬光執政後,陸續廢除保甲、青苗、均輸、免役等新法。當時蘇軾任中書舍人,雖反對新法,但仍極言免役法有其利處,不可輕廢,但司馬光仍置之不理。蘇軾回家後氣得罵:「司馬牛!司馬牛!」當時一些大臣對司馬光這種不問新法內容就廢止的作風,也表示不滿。       關閉   司馬光自幼勤奮好學。仁宗寶元元年(西元一○三八年)中進士。神宗時因批評新法,與王安石不合,辭官而去。居洛陽十五年,專心編纂(ㄗㄨㄢˇ)資治通鑑。哲宗即位後,司馬光被召回京主政,任門下侍郎,於是廢除新法,恢復舊制。因勤於政事,日夜勞累,在相位八個月後去世。

16 作者   司馬光為人恭儉正直,曾自云:「吾無過人者,但平生所為,未嘗有不可對人言者耳。」文章樸實明暢,如其為人,後人輯有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其主持編纂的資治通鑑,歷時十九年而成。全書上起戰國,下至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歷史,編年紀事,敘事條理明晰,人物形象鮮明,為史學重要著作,亦富文學價值。

17 作者   司馬光為人恭儉正直,曾自云:「吾無過人者,但平生所為,未嘗有不可對人言者耳。」文章樸實明暢,如其為人,後人輯有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其主持編纂的資治通鑑,歷時十九年而成。全書上起戰國,下至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歷史,編年紀事,敘事條理明晰,人物形象鮮明,為史學重要著作,亦富文學價值。 超越他人的資質、成就。 關閉

18 作者   司馬光為人恭儉正直,曾自云:「吾無過人者,但平生所為,未嘗有不可對人言者耳。」文章樸實明暢,如其為人,後人輯有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其主持編纂的資治通鑑,歷時十九年而成。全書上起戰國,下至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歷史,編年紀事,敘事條理明晰,人物形象鮮明,為史學重要著作,亦富文學價值。 不曾。 關閉

19 作者   司馬光為人恭儉正直,曾自云:「吾無過人者,但平生所為,未嘗有不可對人言者耳。」文章樸實明暢,如其為人,後人輯有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其主持編纂的資治通鑑,歷時十九年而成。全書上起戰國,下至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歷史,編年紀事,敘事條理明晰,人物形象鮮明,為史學重要著作,亦富文學價值。 依歷史事件發生的時間為順序,編撰、記述歷史的一種方式。    關閉

20 作者   司馬光為人恭儉正直,曾自云:「吾無過人者,但平生所為,未嘗有不可對人言者耳。」文章樸實明暢,如其為人,後人輯有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其主持編纂的資治通鑑,歷時十九年而成。全書上起戰國,下至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歷史,編年紀事,敘事條理明晰,人物形象鮮明,為史學重要著作,亦富文學價值。 有系統、層次而不紊亂。 關閉

21 隨堂Q&A 司馬光主持編纂的( 1 ),全書上起( 2 ),下至( 2 ),採( 3 )的史書體例。 請填入正確的選項:
司馬光主持編纂的( 1 ),全書上起( 2 ),下至( 2 ),採( 3 )的史書體例。 請填入正確的選項: 1 (A)史記  (B)資治通鑑  (C)戰國策   (D)新五代史  2 (A)東漢/西晉  (B)後梁/後周  (C)戰國/五代  (D)黃帝/西漢  (A)編年體  (B)紀傳體  (C)記事本末體   (D)國別史   答:1.B 2.C 3.A 授課大綱

22 課文與注釋:第一段 段旨 段析 語譯 文意   吾本寒家1,世以清白相承。吾性不喜華靡2,自為乳兒,長者加以金銀華美之服,輒羞赧3棄去之。二十忝科名4,聞喜宴5獨不戴花。同年6曰:「君賜不可違也。」乃簪7一花。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8以矯俗干名9,但順吾性而已。

23 課文與注釋:第一段   吾本寒家1,世以清白相承。吾性不喜華靡2,自為乳兒,長者加以金銀華美之服,輒羞赧3棄去之。二十忝科名4,聞喜宴5獨不戴花。同年6曰:「君賜不可違也。」乃簪7一花。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8以矯俗干名9,但順吾性而已。 往往、每每。  關閉

24 課文與注釋:第一段   吾本寒家1,世以清白相承。吾性不喜華靡2,自為乳兒,長者加以金銀華美之服,輒羞赧3棄去之。二十忝科名4,聞喜宴5獨不戴花。同年6曰:「君賜不可違也。」乃簪7一花。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8以矯俗干名9,但順吾性而已。 1.寒家:寒微之家,指非豪門望族。關閉

25 課文與注釋:第一段   吾本寒家1,世以清白相承。吾性不喜華靡2,自為乳兒,長者加以金銀華美之服,輒羞赧3棄去之。二十忝科名4,聞喜宴5獨不戴花。同年6曰:「君賜不可違也。」乃簪一花。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8以矯俗干名9,但順吾性而已。 一代接著一代。即「相傳」。上對下叫「傳」,下對上叫「承」。「相」是副詞,在這裡用法不是「互相」,而是「遞相」,也就是「甲→乙→丙→丁」的一種行為關係。     關閉

26 課文與注釋:第一段   吾本寒家1,世以清白相承。吾性不喜華靡2,自為乳兒,長者加以金銀華美之服,輒羞赧3棄去之。二十忝科名4,聞喜宴5獨不戴花。同年6曰:「君賜不可違也。」乃簪7一花。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8以矯俗干名9,但順吾性而已。 2.華靡:華麗奢侈。靡,奢侈 關閉

27 課文與注釋:第一段   吾本寒家1,世以清白相承。吾性不喜華靡2,自為乳兒,長者加以金銀華美之服,輒羞赧3棄去之。二十忝科名4,聞喜宴5獨不戴花。同年6曰:「君賜不可違也。」乃簪7一花。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8以矯俗干名9,但順吾性而已。 指戴上、穿上。 關閉

28 課文與注釋:第一段   吾本寒家1,世以清白相承。吾性不喜華靡2,自為乳兒,長者加以金銀華美之服,輒羞赧3棄去之。二十忝科名4,聞喜宴5獨不戴花。同年6曰:「君賜不可違也。」乃簪7一花。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8以矯俗干名9,但順吾性而已。 服飾。 關閉

29 課文與注釋:第一段   吾本寒家1,世以清白相承。吾性不喜華靡2,自為乳兒,長者加以金銀華美之服,輒羞赧3棄去之。二十忝科名4,聞喜宴5獨不戴花。同年6曰:「君賜不可違也。」乃簪7一花。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8以矯俗干名9,但順吾性而已。 3.羞赧(ㄋㄢˇ):因害羞而臉紅。 關閉         

30 課文與注釋:第一段   吾本寒家1,世以清白相承。吾性不喜華靡2,自為乳兒,長者加以金銀華美之服,輒羞赧3棄去之。二十忝科名4,聞喜宴5獨不戴花。同年6曰:「君賜不可違也。」乃簪7一花。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8以矯俗干名9,但順吾性而已。 3.羞赧(ㄋㄢˇ):因害羞而臉紅。 關閉          害羞、慚愧而臉紅。  赧ㄋㄢˇ例:赧顏、羞赧。  赦ㄕㄜˋ例:赦免、十惡不赦。 關閉

31 課文與注釋:第一段   吾本寒家1,世以清白相承。吾性不喜華靡2,自為乳兒,長者加以金銀華美之服,輒羞赧3棄去之。二十忝科名4,聞喜宴5獨不戴花。同年6曰:「君賜不可違也。」乃簪一花。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8以矯俗干名9,但順吾性而已。 4.忝科名:指考中進士。忝,辱、羞愧,為自謙之詞。科名,科舉功名。          關閉

32 課文與注釋:第一段   吾本寒家1,世以清白相承。吾性不喜華靡2,自為乳兒,長者加以金銀華美之服,輒羞赧3棄去之。二十忝科名4,聞喜宴5獨不戴花。同年6曰:「君賜不可違也。」乃簪一花。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8以矯俗干名9,但順吾性而已。 4.忝科名:指考中進士。忝,辱、羞愧,為自謙之詞。科名,科舉功名。          關閉 (1)羞愧,為自謙之詞。例:忝列門牆。 (2)羞辱。例:無忝所生(不辱父母,即對得起父母)。 關閉

33 課文與注釋:第一段   吾本寒家1,世以清白相承。吾性不喜華靡2,自為乳兒,長者加以金銀華美之服,輒羞赧3棄去之。二十忝科名4,聞喜宴5獨不戴花。同年6曰:「君賜不可違也。」乃簪一花。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8以矯俗干名9,但順吾性而已。 5.聞喜宴:宋制,皇帝賜宴新科進士或諸科及第的人,叫做「聞喜宴」。凡赴宴者,朝廷皆賜花,簪於帽上。 關閉        

34 聞喜宴源於唐朝的「曲江宴」。唐朝進士及第後,彼此集資宴樂於長安城外的曲江亭,稱曲江宴,又稱聞喜宴。宋太宗太平興國二年(西元九七七年),諸科及第者,帝賜袍笏、御詩,賜宴開寶寺。雍熙元年(西元九八四年),始賜宴開封城西的瓊林苑,故後人稱賜進士宴為「瓊林宴」。      關閉 課文與注釋:第一段   吾本寒家1,世以清白相承。吾性不喜華靡2,自為乳兒,長者加以金銀華美之服,輒羞赧3棄去之。二十忝科名4,聞喜宴5獨不戴花。同年6曰:「君賜不可違也。」乃簪一花。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8以矯俗干名9,但順吾性而已。 。 5.聞喜宴:宋制,皇帝賜宴新科進士或諸科及第的人,叫做「聞喜宴」。凡赴宴者,朝廷皆賜花,簪於帽上。 關閉        

35 課文與注釋:第一段   吾本寒家1,世以清白相承。吾性不喜華靡2,自為乳兒,長者加以金銀華美之服,輒羞赧3棄去之。二十忝科名4,聞喜宴5獨不戴花。同年6曰:「君賜不可違也。」乃簪7一花。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8以矯俗干名9,但順吾性而已。 6.同年:科舉時代稱同榜考取的人。 關閉 

36 課文與注釋:第一段   吾本寒家1,世以清白相承。吾性不喜華靡2,自為乳兒,長者加以金銀華美之服,輒羞赧3棄去之。二十忝科名4,聞喜宴5獨不戴花。同年6曰:「君賜不可違也。」乃簪7一花。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8以矯俗干名9,但順吾性而已。 6.同年:科舉時代稱同榜考取的人。 關閉  漢代以同舉孝廉為同年,亦稱同歲。唐、宋以同舉進士為同年。明、清兩代,鄉試、會考同榜中的,都稱同年。同年又稱同案、同科、同榜、同歲、同列、年友。   關閉

37 課文與注釋:第一段   吾本寒家1,世以清白相承。吾性不喜華靡2,自為乳兒,長者加以金銀華美之服,輒羞赧3棄去之。二十忝科名4,聞喜宴5獨不戴花。同年6曰:「君賜不可違也。」乃簪7一花。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8以矯俗干名9,但順吾性而已。 才。 關閉

38 課文與注釋:第一段   吾本寒家1,世以清白相承。吾性不喜華靡2,自為乳兒,長者加以金銀華美之服,輒羞赧3棄去之。二十忝科名4,聞喜宴5獨不戴花。同年6曰:「君賜不可違也。」乃簪7一花。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8以矯俗干名9,但順吾性而已。 7.簪(ㄗㄢ):此作動詞用,插、戴。 關閉        

39 課文與注釋:第一段   吾本寒家1,世以清白相承。吾性不喜華靡2,自為乳兒,長者加以金銀華美之服,輒羞赧3棄去之。二十忝科名4,聞喜宴5獨不戴花。同年6曰:「君賜不可違也。」乃簪7一花。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8以矯俗干名9,但順吾性而已。 8.服垢弊:穿骯髒破舊的衣服。服,穿著。弊,破舊。        關閉

40 課文與注釋:第一段   吾本寒家1,世以清白相承。吾性不喜華靡2,自為乳兒,長者加以金銀華美之服,輒羞赧3棄去之。二十忝科名4,聞喜宴5獨不戴花。同年6曰:「君賜不可違也。」乃簪7一花。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8以矯俗干名9,但順吾性而已。 9.矯(ㄐㄧㄠˇ)俗干名:違背習俗,求取美名。矯,違背。干,求取。       關閉

41 課文與注釋:第一段   吾本寒家1,世以清白相承。吾性不喜華靡2,自為乳兒,長者加以金銀華美之服,輒羞赧3棄去之。二十忝科名4,聞喜宴5獨不戴花。同年6曰:「君賜不可違也。」乃簪7一花。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8以矯俗干名9,但順吾性而已。 相似:逆情干譽 相反:淡泊名利【99統測】 關閉 9.矯(ㄐㄧㄠˇ)俗干名:違背習俗,求取美名。矯,違背。干,求取。       關閉

42 課文與注釋:第一段   吾本寒家1,世以清白相承。吾性不喜華靡2,自為乳兒,長者加以金銀華美之服,輒羞赧3棄去之。二十忝科名4,聞喜宴5獨不戴花。同年6曰:「君賜不可違也。」乃簪一花。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8以矯俗干名9,但順吾性而已。 只。 關閉

43 課文與注釋:第一段 段旨:自述天性崇尚節儉,不喜華靡。 關閉       

44 課文與注釋:第一段 段析:「吾性不喜華靡」一句點出中心主旨「儉」。由「世以清白相承」、「但順吾性而已」可知,司馬光的儉樸為世傳家風、天性使然。開篇先現身說法,再闡述觀點,令晚輩感到親近。 關閉       

45 課文與注釋:第一段 語譯:我們本是寒微人家,世代以清白的家風相傳。我生性不喜歡奢華,從還是小孩子的時候,長輩給我穿戴金銀華美的服飾,我往往會害羞臉紅馬上脫掉。二十歲僥倖中進士,聞喜宴上只有我沒戴花。同榜的人說:「花是皇上賞賜的,不可不戴。」於是插上一朵。平時衣服只求禦寒,食物只求填飽肚子,但也不敢穿骯髒破舊的衣服來故意違背習俗,求取節儉的名聲,只是順著我的本性罷了。    關閉   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吾性不喜華靡,自為乳兒,長者加以金銀華美之服,輒羞赧棄去之。二十忝科名,聞喜宴獨不戴花。同年曰:「君賜不可違也。」乃簪一花。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以矯俗干名,但順吾性而已。

46 課文與注釋:第一段 世以清白相承。 →兼指人品與生活。 二十忝科名,聞喜宴獨不戴花。同年曰:「君賜不可違也。」乃簪一花。
→呼應「性不喜奢靡」。 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以矯俗干名,但順吾性而已。 →自言平生不講究吃穿,也不會故作貧寒以求得美譽。 關閉

47 隨堂Q&A 司馬光舉了自身哪些例子,說明自己節儉的天性? 答: 從小就不願意穿戴華美的服飾 二十歲中進士時,司馬光也因為不得已才戴上簪花
平日穿衣只求能禦寒,吃飯只求能填飽肚子

48 課文與注釋:第二段 段旨 段析 語譯 文意 修辭   眾人皆以奢靡為榮,吾心獨以儉素為美。人皆嗤10吾固陋,吾不以為病11。應之曰:孔子稱「與其不遜也,寧固12」;又曰「以約失之者,鮮矣13」;又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14」。古人以儉為美德,今人乃以儉相詬病15。嘻,異哉!

49 課文與注釋:第二段   眾人皆以奢靡為榮,吾心獨以儉素為美。人皆嗤10吾固陋,吾不以為病11。應之曰:孔子稱「與其不遜也,寧固12」;又曰「以約失之者,鮮矣13」;又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14」。古人以儉為美德,今人乃以儉相詬病15。嘻,異哉! 10.嗤(ㄔ):譏笑。 關閉 

50 課文與注釋:第二段   眾人皆以奢靡為榮,吾心獨以儉素為美。人皆嗤10吾固陋,吾不以為病11。應之曰:孔子稱「與其不遜也,寧固12」;又曰「以約失之者,鮮矣13」;又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14」。古人以儉為美德,今人乃以儉相詬病15。嘻,異哉! 10.嗤(ㄔ):譏笑。 關閉  【成語】嗤之以鼻: 從鼻孔發出譏笑聲。形容極輕視的樣子。    關閉

51 課文與注釋:第二段   眾人皆以奢靡為榮,吾心獨以儉素為美。人皆嗤10吾固陋,吾不以為病11。應之曰:孔子稱「與其不遜也,寧固12」;又曰「以約失之者,鮮矣13」;又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14」。古人以儉為美德,今人乃以儉相詬病15。嘻,異哉! 卻。 關閉

52 課文與注釋:第二段   眾人皆以奢靡為榮,吾心獨以儉素為美。人皆嗤10吾固陋,吾不以為病11。應之曰:孔子稱「與其不遜也,寧固12」;又曰「以約失之者,鮮矣13」;又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14」。古人以儉為美德,今人乃以儉相詬病15。嘻,異哉! 固執鄙陋。 關閉

53 課文與注釋:第二段   眾人皆以奢靡為榮,吾心獨以儉素為美。人皆嗤10吾固陋,吾不以為病11。應之曰:孔子稱「與其不遜也,寧固12」;又曰「以約失之者,鮮矣13」;又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14」。古人以儉為美德,今人乃以儉相詬病15。嘻,異哉! 11.病:缺點。 關閉

54 課文與注釋:第二段   眾人皆以奢靡為榮,吾心獨以儉素為美。人皆嗤10吾固陋,吾不以為病11。應之曰:孔子稱「與其不遜也,寧固12」;又曰「以約失之者,鮮矣13」;又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14」。古人以儉為美德,今人乃以儉相詬病15。嘻,異哉! ㄧㄥˋ 關閉

55 課文與注釋:第二段   眾人皆以奢靡為榮,吾心獨以儉素為美。人皆嗤10吾固陋,吾不以為病11。應之曰:孔子稱「與其不遜也,寧固12」;又曰「以約失之者,鮮矣13」;又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14」。古人以儉為美德,今人乃以儉相詬病15。嘻,異哉! 12.與其不遜也,寧固:語出《論語‧述而》:「奢則不遜,儉則固;與其不遜也,寧固。」意謂奢侈就會不謙遜,太節儉就會顯得鄙陋;與其不謙遜,寧可鄙陋些。遜,謙遜。固,鄙陋。 【102統測】 關閉 

56 【句型】選擇(比較)複句:所說事物不能並存,必須從中加以選擇。例:
1.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論語‧八佾》)【93統測】 2.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豈若從辟世之士哉?(《論語‧微子》)【93統測】 3.寧以義死,不苟幸生。(歐陽脩〈縱囚論〉) 【93統測】 關閉 課文與注釋:第二段   眾人皆以奢靡為榮,吾心獨以儉素為美。人皆嗤10吾固陋,吾不以為病11。應之曰:孔子稱「與其不遜也,寧固12」;又曰「以約失之者,鮮矣13」;又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14」。古人以儉為美德,今人乃以儉相詬病15。嘻,異哉! ! 12.與其不遜也,寧固:語出《論語‧述而》:「奢則不遜,儉則固;與其不遜也,寧固。」意謂奢侈就會不謙遜,太節儉就會顯得鄙陋;與其不謙遜,寧可鄙陋些。遜,謙遜。固,鄙陋。 【102統測】 關閉 

57 課文與注釋:第二段   眾人皆以奢靡為榮,吾心獨以儉素為美。人皆嗤10吾固陋,吾不以為病11。應之曰:孔子稱「與其不遜也,寧固12」;又曰「以約失之者,鮮矣13」;又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14」。古人以儉為美德,今人乃以儉相詬病15。嘻,異哉!嘻,異哉! 13.以約失之者,鮮(ㄒㄧㄢˇ)矣 :因為儉約而犯錯的人,是很少的。語出《論語‧里仁》。鮮,少。         關閉

58 課文與注釋:第二段 14.士志於道,而恥惡(ㄜˋ)衣惡(ㄜˋ)食者,未足與議也:讀書人立志求道,卻以粗劣的衣食為恥,這種人不值得與他談論正道了。語出《論語‧里仁》。惡,粗劣的。未足,不值得。 關閉            眾人皆以奢靡為榮,吾心獨以儉素為美。人皆嗤10吾固陋,吾不以為病11。應之曰:孔子稱「與其不遜也,寧固12」;又曰「以約失之者,鮮矣13」;又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14」。古人以儉為美德,今人乃以儉相詬病15。嘻,異哉!

59 課文與注釋:第二段   眾人皆以奢靡為榮,吾心獨以儉素為美。人皆嗤10吾固陋,吾不以為病11。應之曰:孔子稱「與其不遜也,寧固12」;又曰「以約失之者,鮮矣13」;又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14」。古人以儉為美德,今人乃以儉相詬病15。嘻,異哉! 15.詬(ㄍㄡˋ)病:批評、指責。詬,辱罵。病,非議。              關閉

60 課文與注釋:第二段   眾人皆以奢靡為榮,吾心獨以儉素為美。人皆嗤10吾固陋,吾不以為病11。應之曰:孔子稱「與其不遜也,寧固12」;又曰「以約失之者,鮮矣13」;又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14」。古人以儉為美德,今人乃以儉相詬病15。嘻,異哉! 語氣詞,表示悲痛。  關閉

61 課文與注釋:第二段 段旨:言眾人與今人皆以奢靡為榮,自己與古人以儉素為美。 關閉       

62 課文與注釋:第二段 段析:以眾人與自己、古人與今人的對比,批判「以奢靡為榮」心態的可議。引用孔子言論作為論據,亦表明「儉」是傳統的美德。
   關閉       

63 課文與注釋:第二段 語譯:一般人都以奢侈華麗為光彩,我心裡只認為節儉樸素才是美德。別人都笑我固執鄙陋,我卻不認為這是缺點。我回答他們說:孔子說過「與其奢侈而不謙遜,寧可鄙陋些」;又說「因為儉約而犯過錯的人,是很少的」;還說「讀書人立志求道,卻以粗劣的衣食為恥,這種人不值得與他談論正道」。古人以為節儉是美德,現在的人卻拿節儉來互相批評。唉,真是奇怪啊! 關閉   眾人皆以奢靡為榮,吾心獨以儉素為美。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為病。應之曰:孔子稱「與其不遜也,寧固」;又曰「以約失之者,鮮矣」;又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古人以儉為美德,今人乃以儉相詬病。嘻,異哉!

64 課文與注釋:第二段 眾人皆以奢靡為榮,吾心獨以儉素為美。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為病。 →擇善固執。 與其不遜也,寧固。
→儉、奢皆失禮,但奢的為害大。 以約失之者,鮮矣。 →生活、行為知所節制的人,不容易犯錯。 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知識分子既然立志求道,就不應追求物質生活的享受。 關閉

65 課文與注釋:第二段 眾人皆以奢靡為榮,吾心獨以儉素為美。 ﹝映襯﹞
孔子稱「與其不遜也,寧固」;又曰「以約失之者,鮮矣」;又曰「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引用﹞(明引) 古人以儉為美德,今人乃以儉相詬病。 嘻,異哉! ﹝感嘆﹞ 關閉

66 隨堂Q&A 此段主要運用何種修辭手法,凸顯司馬光和眾人/今人的不同? 答:映襯

67 課文與注釋:第三段 段旨 段析 語譯 文意 修辭   近歲風俗尤為侈靡,走卒類士服16,農夫躡絲履17。吾記天聖18中,先公19為群牧判官20,客至未嘗不置酒,或三行21、五行,多不過七行。酒酤22於市,果止於梨、栗、棗、柿之類,肴止於脯醢23、菜羹,器用瓷、漆。當時士大夫家皆然,人不相非24也。會數而禮勤25,物薄而情厚。近日士大夫家,酒非內法26,果、肴非遠方珍異,食非多品,器皿非滿案,不敢會賓友;常數月營聚,然後敢發書27。苟或不然,人爭非之,以為鄙吝。故不隨俗靡28者蓋鮮矣!嗟乎!風俗頹敝如是,居位者雖不能禁,忍助之乎?

68 課文與注釋:第三段   近歲風俗尤為侈靡,走卒類士服16,農夫躡絲履17。吾記天聖18中,先公19為群牧判官20,客至未嘗不置酒,或三行21、五行,多不過七行。酒酤22於市,果止於梨、栗、棗、柿之類,肴止於脯醢23、菜羹,器用瓷、漆。當時士大夫家皆然,人不相非24也。會數而禮勤25,物薄而情厚。近日士大夫家,酒非內法26,果、肴非遠方珍異,食非多品,器皿非滿案,不敢會賓友;常數月營聚,然後敢發書27。苟或不然,人爭非之,以為鄙吝。故不隨俗靡28者蓋鮮矣!嗟乎!風俗頹敝如是,居位者雖不能禁,忍助之乎? 【句型】假設複句:「苟或不然」是假設,「人爭非之,以為鄙吝」是結果。【100統測】   關閉

69 課文與注釋:第三段   近歲風俗尤為侈靡,走卒類士服16,農夫躡絲履17。吾記天聖18中,先公19為群牧判官20,客至未嘗不置酒,或三行21、五行,多不過七行。酒酤22於市,果止於梨、栗、棗、柿之類,肴止於脯醢23、菜羹,器用瓷、漆。當時士大夫家皆然,人不相非24也。會數而禮勤25,物薄而情厚。近日士大夫家,酒非內法26,果、肴非遠方珍異,食非多品,器皿非滿案,不敢會賓友;常數月營聚,然後敢發書27。苟或不然,人爭非之,以為鄙吝。故不隨俗靡28者蓋鮮矣!嗟乎!風俗頹敝如是,居位者雖不能禁,忍助之乎? 如此。 關閉

70 課文與注釋:第三段   近歲風俗尤為侈靡,走卒類士服16,農夫躡絲履17。吾記天聖18中,先公19為群牧判官20,客至未嘗不置酒,或三行21、五行,多不過七行。酒酤22於市,果止於梨、栗、棗、柿之類,肴止於脯醢23、菜羹,器用瓷、漆。當時士大夫家皆然,人不相非24也。會數而禮勤25,物薄而情厚。近日士大夫家,酒非內法26,果、肴非遠方珍異,食非多品,器皿非滿案,不敢會賓友;常數月營聚,然後敢發書27。苟或不然,人爭非之,以為鄙吝。故不隨俗靡28者蓋鮮矣!嗟乎!風俗頹敝如是,居位者雖不能禁,忍助之乎? 批評。 關閉

71 課文與注釋:第三段   近歲風俗尤為侈靡,走卒類士服16,農夫躡絲履17。吾記天聖18中,先公19為群牧判官20,客至未嘗不置酒,或三行21、五行,多不過七行。酒酤22於市,果止於梨、栗、棗、柿之類,肴止於脯醢23、菜羹,器用瓷、漆。當時士大夫家皆然,人不相非24也。會數而禮勤25,物薄而情厚。近日士大夫家,酒非內法26,果、肴非遠方珍異,食非多品,器皿非滿案,不敢會賓友;常數月營聚,然後敢發書27。苟或不然,人爭非之,以為鄙吝。故不隨俗靡28者蓋鮮矣!嗟乎!風俗頹敝如是,居位者雖不能禁,忍助之乎? ㄔˇ 關閉

72 課文與注釋:第三段   近歲風俗尤為侈靡,走卒類士服16,農夫躡絲履17。吾記天聖18中,先公19為群牧判官20,客至未嘗不置酒,或三行21、五行,多不過七行。酒酤22於市,果止於梨、栗、棗、柿之類,肴止於脯醢23、菜羹,器用瓷、漆。當時士大夫家皆然,人不相非24也。會數而禮勤25,物薄而情厚。近日士大夫家,酒非內法26,果、肴非遠方珍異,食非多品,器皿非滿案,不敢會賓友;常數月營聚,然後敢發書27。苟或不然,人爭非之,以為鄙吝。故不隨俗靡28者蓋鮮矣!嗟乎!風俗頹敝如是,居位者雖不能禁,忍助之乎? 16.走卒類士服:僕役穿得像士大夫。走卒,僕役。類,類似。   關閉

73 課文與注釋:第三段   近歲風俗尤為侈靡,走卒類士服16,農夫躡絲履17。吾記天聖18中,先公19為群牧判官20,客至未嘗不置酒,或三行21、五行,多不過七行。酒酤22於市,果止於梨、栗、棗、柿之類,肴止於脯醢23、菜羹,器用瓷、漆。當時士大夫家皆然,人不相非24也。會數而禮勤25,物薄而情厚。近日士大夫家,酒非內法26,果、肴非遠方珍異,食非多品,器皿非滿案,不敢會賓友;常數月營聚,然後敢發書27。苟或不然,人爭非之,以為鄙吝。故不隨俗靡28者蓋鮮矣!嗟乎!風俗頹敝如是,居位者雖不能禁,忍助之乎? 17.躡(ㄋㄧㄝˋ)絲履:穿著絲製的鞋子。躡,踩、踏,此指穿鞋。   關閉

74 課文與注釋:第三段   近歲風俗尤為侈靡,走卒類士服16,農夫躡絲履17。吾記天聖18中,先公19為群牧判官20,客至未嘗不置酒,或三行21、五行,多不過七行。酒酤22於市,果止於梨、栗、棗、柿之類,肴止於脯醢23、菜羹,器用瓷、漆。當時士大夫家皆然,人不相非24也。會數而禮勤25,物薄而情厚。近日士大夫家,酒非內法26,果、肴非遠方珍異,食非多品,器皿非滿案,不敢會賓友;常數月營聚,然後敢發書27。苟或不然,人爭非之,以為鄙吝。故不隨俗靡28者蓋鮮矣!嗟乎!風俗頹敝如是,居位者雖不能禁,忍助之乎? 17.躡(ㄋㄧㄝˋ)絲履:穿著絲製的鞋子。躡,踩、踏,此指穿鞋。   關閉 躡ㄋㄧㄝˋ例:農夫躡絲履、躡手躡腳。 鑷ㄋㄧㄝˋ例:鑷子。 懾ㄓㄜˊ 例:震懾、懾人心魄。 攝ㄕㄜˋ 例:攝影、勾魂攝魄。  關閉

75 課文與注釋:第三段   近歲風俗尤為侈靡,走卒類士服16,農夫躡絲履17。吾記天聖18中,先公19為群牧判官20,客至未嘗不置酒,或三行21、五行,多不過七行。酒酤22於市,果止於梨、栗、棗、柿之類,肴止於脯醢23、菜羹,器用瓷、漆。當時士大夫家皆然,人不相非24也。會數而禮勤25,物薄而情厚。近日士大夫家,酒非內法26,果、肴非遠方珍異,食非多品,器皿非滿案,不敢會賓友;常數月營聚,然後敢發書27。苟或不然,人爭非之,以為鄙吝。故不隨俗靡28者蓋鮮矣!嗟乎!風俗頹敝如是,居位者雖不能禁,忍助之乎? 18.天聖:北宋仁宗年號(西元一○二三~一○三二年)。        關閉

76 課文與注釋:第三段   近歲風俗尤為侈靡,走卒類士服16,農夫躡絲履17。吾記天聖18中,先公19為群牧判官20,客至未嘗不置酒,或三行21、五行,多不過七行。酒酤22於市,果止於梨、栗、棗、柿之類,肴止於脯醢23、菜羹,器用瓷、漆。當時士大夫家皆然,人不相非24也。會數而禮勤25,物薄而情厚。近日士大夫家,酒非內法26,果、肴非遠方珍異,食非多品,器皿非滿案,不敢會賓友;常數月營聚,然後敢發書27。苟或不然,人爭非之,以為鄙吝。故不隨俗靡28者蓋鮮矣!嗟乎!風俗頹敝如是,居位者雖不能禁,忍助之乎? 19.先公:敬稱已死的父親,也稱「先君」、「先父」。司馬光的父親司馬池,歷任州縣官,聲望良好。         關閉

77 課文與注釋:第三段   近歲風俗尤為侈靡,走卒類士服16,農夫躡絲履17。吾記天聖18中,先公19為群牧判官20,客至未嘗不置酒,或三行21、五行,多不過七行。酒酤22於市,果止於梨、栗、棗、柿之類,肴止於脯醢23、菜羹,器用瓷、漆。當時士大夫家皆然,人不相非24也。會數而禮勤25,物薄而情厚。近日士大夫家,酒非內法26,果、肴非遠方珍異,食非多品,器皿非滿案,不敢會賓友;常數月營聚,然後敢發書27。苟或不然,人爭非之,以為鄙吝。故不隨俗靡28者蓋鮮矣!嗟乎!風俗頹敝如是,居位者雖不能禁,忍助之乎? 20.群牧判官:北宋官名,宋置。職掌巡視各州牧養的國馬。    關閉

78 課文與注釋:第三段   近歲風俗尤為侈靡,走卒類士服16,農夫躡絲履17。吾記天聖18中,先公19為群牧判官20,客至未嘗不置酒,或三行21、五行,多不過七行。酒酤22於市,果止於梨、栗、棗、柿之類,肴止於脯醢23、菜羹,器用瓷、漆。當時士大夫家皆然,人不相非24也。會數而禮勤25,物薄而情厚。近日士大夫家,酒非內法26,果、肴非遠方珍異,食非多品,器皿非滿案,不敢會賓友;常數月營聚,然後敢發書27。苟或不然,人爭非之,以為鄙吝。故不隨俗靡28者蓋鮮矣!嗟乎!風俗頹敝如是,居位者雖不能禁,忍助之乎? 擺設酒席。 關閉

79 課文與注釋:第三段   近歲風俗尤為侈靡,走卒類士服16,農夫躡絲履17。吾記天聖18中,先公19為群牧判官20,客至未嘗不置酒,或三行21、五行,多不過七行。酒酤22於市,果止於梨、栗、棗、柿之類,肴止於脯醢23、菜羹,器用瓷、漆。當時士大夫家皆然,人不相非24也。會數而禮勤25,物薄而情厚。近日士大夫家,酒非內法26,果、肴非遠方珍異,食非多品,器皿非滿案,不敢會賓友;常數月營聚,然後敢發書27。苟或不然,人爭非之,以為鄙吝。故不隨俗靡28者蓋鮮矣!嗟乎!風俗頹敝如是,居位者雖不能禁,忍助之乎? 有時。 關閉

80 課文與注釋:第三段   近歲風俗尤為侈靡,走卒類士服16,農夫躡絲履17。吾記天聖18中,先公19為群牧判官20,客至未嘗不置酒,或三行21、五行,多不過七行。酒酤22於市,果止於梨、栗、棗、柿之類,肴止於脯醢23、菜羹,器用瓷、漆。當時士大夫家皆然,人不相非24也。會數而禮勤25,物薄而情厚。近日士大夫家,酒非內法26,果、肴非遠方珍異,食非多品,器皿非滿案,不敢會賓友;常數月營聚,然後敢發書27。苟或不然,人爭非之,以為鄙吝。故不隨俗靡28者蓋鮮矣!嗟乎!風俗頹敝如是,居位者雖不能禁,忍助之乎? 21.行(ㄒㄧㄥˊ):宴會時,主人斟酒敬客一遍叫一行,也稱一巡。 關閉

81 課文與注釋:第三段   近歲風俗尤為侈靡,走卒類士服16,農夫躡絲履17。吾記天聖18中,先公19為群牧判官20,客至未嘗不置酒,或三行21、五行,多不過七行。酒酤22於市,果止於梨、栗、棗、柿之類,肴止於脯醢23、菜羹,器用瓷、漆。當時士大夫家皆然,人不相非24也。會數而禮勤25,物薄而情厚。近日士大夫家,酒非內法26,果、肴非遠方珍異,食非多品,器皿非滿案,不敢會賓友;常數月營聚,然後敢發書27。苟或不然,人爭非之,以為鄙吝。故不隨俗靡28者蓋鮮矣!嗟乎!風俗頹敝如是,居位者雖不能禁,忍助之乎? 22.酤(ㄍㄨ):買酒。 關閉 

82 課文與注釋:第三段   近歲風俗尤為侈靡,走卒類士服16,農夫躡絲履17。吾記天聖18中,先公19為群牧判官20,客至未嘗不置酒,或三行21、五行,多不過七行。酒酤22於市,果止於梨、栗、棗、柿之類,肴止於脯醢23、菜羹,器用瓷、漆。當時士大夫家皆然,人不相非24也。會數而禮勤25,物薄而情厚。近日士大夫家,酒非內法26,果、肴非遠方珍異,食非多品,器皿非滿案,不敢會賓友;常數月營聚,然後敢發書27。苟或不然,人爭非之,以為鄙吝。故不隨俗靡28者蓋鮮矣!嗟乎!風俗頹敝如是,居位者雖不能禁,忍助之乎? 僅、只。 關閉

83 課文與注釋:第三段   近歲風俗尤為侈靡,走卒類士服16,農夫躡絲履17。吾記天聖18中,先公19為群牧判官20,客至未嘗不置酒,或三行21、五行,多不過七行。酒酤22於市,果止於梨、栗、棗、柿之類,肴止於脯醢23、菜羹,器用瓷、漆。當時士大夫家皆然,人不相非24也。會數而禮勤25,物薄而情厚。近日士大夫家,酒非內法26,果、肴非遠方珍異,食非多品,器皿非滿案,不敢會賓友;常數月營聚,然後敢發書27。苟或不然,人爭非之,以為鄙吝。故不隨俗靡28者蓋鮮矣!嗟乎!風俗頹敝如是,居位者雖不能禁,忍助之乎? 23.脯醢(ㄈㄨˇ ㄏㄞˇ): 肉乾與肉醬。 關閉    

84 課文與注釋:第三段   近歲風俗尤為侈靡,走卒類士服16,農夫躡絲履17。吾記天聖18中,先公19為群牧判官20,客至未嘗不置酒,或三行21、五行,多不過七行。酒酤22於市,果止於梨、栗、棗、柿之類,肴止於脯醢23、菜羹,器用瓷、漆。當時士大夫家皆然,人不相非24也。會數而禮勤25,物薄而情厚。近日士大夫家,酒非內法26,果、肴非遠方珍異,食非多品,器皿非滿案,不敢會賓友;常數月營聚,然後敢發書27。苟或不然,人爭非之,以為鄙吝。故不隨俗靡28者蓋鮮矣!嗟乎!風俗頹敝如是,居位者雖不能禁,忍助之乎? 24.相非:互相批評。非,批評。 關閉

85 課文與注釋:第三段   近歲風俗尤為侈靡,走卒類士服16,農夫躡絲履17。吾記天聖18中,先公19為群牧判官20,客至未嘗不置酒,或三行21、五行,多不過七行。酒酤22於市,果止於梨、栗、棗、柿之類,肴止於脯醢23、菜羹,器用瓷、漆。當時士大夫家皆然,人不相非24也。會數而禮勤25,物薄而情厚。近日士大夫家,酒非內法26,果、肴非遠方珍異,食非多品,器皿非滿案,不敢會賓友;常數月營聚,然後敢發書27。苟或不然,人爭非之,以為鄙吝。故不隨俗靡28者蓋鮮矣!嗟乎!風俗頹敝如是,居位者雖不能禁,忍助之乎? 25.會數(ㄕㄨㄛˋ)而禮勤:聚會頻繁而禮節周到。數,多次、頻繁。  關閉

86 課文與注釋:第三段   近歲風俗尤為侈靡,走卒類士服16,農夫躡絲履17。吾記天聖18中,先公19為群牧判官20,客至未嘗不置酒,或三行21、五行,多不過七行。酒酤22於市,果止於梨、栗、棗、柿之類,肴止於脯醢23、菜羹,器用瓷、漆。當時士大夫家皆然,人不相非24也。會數而禮勤25,物薄而情厚。近日士大夫家,酒非內法26,果、肴非遠方珍異,食非多品,器皿非滿案,不敢會賓友;常數月營聚,然後敢發書27。苟或不然,人爭非之,以為鄙吝。故不隨俗靡28者蓋鮮矣!嗟乎!風俗頹敝如是,居位者雖不能禁,忍助之乎? 26.內法:內廷釀酒的方法,此指官製的酒。宋時,官製的酒品質比民間所製的好。上文「酒酤於市」,即指民間所製的酒。     關閉

87 課文與注釋:第三段   近歲風俗尤為侈靡,走卒類士服16,農夫躡絲履17。吾記天聖18中,先公19為群牧判官20,客至未嘗不置酒,或三行21、五行,多不過七行。酒酤22於市,果止於梨、栗、棗、柿之類,肴止於脯醢23、菜羹,器用瓷、漆。當時士大夫家皆然,人不相非24也。會數而禮勤25,物薄而情厚。近日士大夫家,酒非內法26,果、肴非遠方珍異,食非多品,器皿非滿案,不敢會賓友;常數月營聚,然後敢發書27。苟或不然,人爭非之,以為鄙吝。故不隨俗靡28者蓋鮮矣!嗟乎!風俗頹敝如是,居位者雖不能禁,忍助之乎? 內廷、公廷。【100統測】 關閉 26.內法:內廷釀酒的方法,此指官製的酒。宋時,官製的酒品質比民間所製的好。上文「酒酤於市」,即指民間所製的酒。     關閉

88 課文與注釋:第三段   近歲風俗尤為侈靡,走卒類士服16,農夫躡絲履17。吾記天聖18中,先公19為群牧判官20,客至未嘗不置酒,或三行21、五行,多不過七行。酒酤22於市,果止於梨、栗、棗、柿之類,肴止於脯醢23、菜羹,器用瓷、漆。當時士大夫家皆然,人不相非24也。會數而禮勤25,物薄而情厚。近日士大夫家,酒非內法26,果、肴非遠方珍異,食非多品,器皿非滿案,不敢會賓友;常數月營聚,然後敢發書27。苟或不然,人爭非之,以為鄙吝。故不隨俗靡28者蓋鮮矣!嗟乎!風俗頹敝如是,居位者雖不能禁,忍助之乎? 張羅準備。 關閉

89 課文與注釋:第三段   近歲風俗尤為侈靡,走卒類士服16,農夫躡絲履17。吾記天聖18中,先公19為群牧判官20,客至未嘗不置酒,或三行21、五行,多不過七行。酒酤22於市,果止於梨、栗、棗、柿之類,肴止於脯醢23、菜羹,器用瓷、漆。當時士大夫家皆然,人不相非24也。會數而禮勤25,物薄而情厚。近日士大夫家,酒非內法26,果、肴非遠方珍異,食非多品,器皿非滿案,不敢會賓友;常數月營聚,然後敢發書27。苟或不然,人爭非之,以為鄙吝。故不隨俗靡28者蓋鮮矣!嗟乎!風俗頹敝如是,居位者雖不能禁,忍助之乎? 27.發書:寄發請柬。 關閉

90 課文與注釋:第三段   近歲風俗尤為侈靡,走卒類士服16,農夫躡絲履17。吾記天聖18中,先公19為群牧判官20,客至未嘗不置酒,或三行21、五行,多不過七行。酒酤22於市,果止於梨、栗、棗、柿之類,肴止於脯醢23、菜羹,器用瓷、漆。當時士大夫家皆然,人不相非24也。會數而禮勤25,物薄而情厚。近日士大夫家,酒非內法26,果、肴非遠方珍異,食非多品,器皿非滿案,不敢會賓友;常數月營聚,然後敢發書27。苟或不然,人爭非之,以為鄙吝。故不隨俗靡28者蓋鮮矣!嗟乎!風俗頹敝如是,居位者雖不能禁,忍助之乎? 有人。 關閉

91 課文與注釋:第三段   近歲風俗尤為侈靡,走卒類士服16,農夫躡絲履17。吾記天聖18中,先公19為群牧判官20,客至未嘗不置酒,或三行21、五行,多不過七行。酒酤22於市,果止於梨、栗、棗、柿之類,肴止於脯醢23、菜羹,器用瓷、漆。當時士大夫家皆然,人不相非24也。會數而禮勤25,物薄而情厚。近日士大夫家,酒非內法26,果、肴非遠方珍異,食非多品,器皿非滿案,不敢會賓友;常數月營聚,然後敢發書27。苟或不然,人爭非之,以為鄙吝。故不隨俗靡28者蓋鮮矣!嗟乎!風俗頹敝如是,居位者雖不能禁,忍助之乎? 鄙陋吝嗇。 關閉

92 課文與注釋:第三段   近歲風俗尤為侈靡,走卒類士服16,農夫躡絲履17。吾記天聖18中,先公19為群牧判官20,客至未嘗不置酒,或三行21、五行,多不過七行。酒酤22於市,果止於梨、栗、棗、柿之類,肴止於脯醢23、菜羹,器用瓷、漆。當時士大夫家皆然,人不相非24也。會數而禮勤25,物薄而情厚。近日士大夫家,酒非內法26,果、肴非遠方珍異,食非多品,器皿非滿案,不敢會賓友;常數月營聚,然後敢發書27。苟或不然,人爭非之,以為鄙吝。故不隨俗靡28者蓋鮮矣!嗟乎!風俗頹敝如是,居位者雖不能禁,忍助之乎? 28.隨俗靡(ㄇㄧˇ ):順從世俗而行,此指受到風俗影響。靡,順勢倒下。   關閉

93 課文與注釋:第三段   近歲風俗尤為侈靡,走卒類士服16,農夫躡絲履17。吾記天聖18中,先公19為群牧判官20,客至未嘗不置酒,或三行21、五行,多不過七行。酒酤22於市,果止於梨、栗、棗、柿之類,肴止於脯醢23、菜羹,器用瓷、漆。當時士大夫家皆然,人不相非24也。會數而禮勤25,物薄而情厚。近日士大夫家,酒非內法26,果、肴非遠方珍異,食非多品,器皿非滿案,不敢會賓友;常數月營聚,然後敢發書27。苟或不然,人爭非之,以為鄙吝。故不隨俗靡28者蓋鮮矣!嗟乎!風俗頹敝如是,居位者雖不能禁,忍助之乎? 「靡」另解為「奢侈、華麗」,譯為:隨著風俗而奢靡。   關閉 28.隨俗靡(ㄇㄧˇ ):順從世俗而行,此指受到風俗影響。靡,順勢倒下。   關閉

94 課文與注釋:第三段   近歲風俗尤為侈靡,走卒類士服16,農夫躡絲履17。吾記天聖18中,先公19為群牧判官20,客至未嘗不置酒,或三行21、五行,多不過七行。酒酤22於市,果止於梨、栗、棗、柿之類,肴止於脯醢23、菜羹,器用瓷、漆。當時士大夫家皆然,人不相非24也。會數而禮勤25,物薄而情厚。近日士大夫家,酒非內法26,果、肴非遠方珍異,食非多品,器皿非滿案,不敢會賓友;常數月營聚,然後敢發書27。苟或不然,人爭非之,以為鄙吝。故不隨俗靡28者蓋鮮矣!嗟乎!風俗頹敝如是,居位者雖不能禁,忍助之乎? 大概、恐怕。【94統測】  關閉

95 課文與注釋:第三段 段旨:舉今昔對比的例子,慨嘆今日社會風氣日趨於侈靡。 關閉       

96 課文與注釋:第三段 段析:承上段「今人以儉相詬病」申論,帶出近歲風俗侈靡的主題。並以士大夫宴客為例,對比先父時(正例)和今時(反例)儉、奢之別,慨嘆世風日下,呼籲在上位者不應助長此風。  關閉       

97 課文與注釋:第三段 語譯:近年來風俗更是奢侈靡爛,僕役穿得像士大夫,農夫也穿著絲鞋。我記得天聖年間,先父擔任群牧判官時,客人來訪,沒有不準備酒席招待的,有時敬酒三遍、五遍,最多不超過七遍。酒是在市集買的,水果只有梨、栗、棗、柿之類,菜肴也只是肉乾、肉醬、菜羹,器皿用的是瓷器和漆器。當時做官的人家都是如此,人們不會互相批評。聚會頻繁而禮節周到,食物簡單而情意濃厚。近來做官的人家,如果酒不是官製的酒,水果、菜肴不是遠方的奇珍異味,食品沒有很多種類,器皿不能擺滿桌子,就不敢招待客人;常常要籌備幾個月,才敢寄發請帖。如果不這樣,人們就爭相批評,認為他鄙陋吝嗇。所以不受到風俗影響的人大概很少了!唉!風俗敗壞到這地步,在位的人縱然不能禁止,難道忍心助長這種風氣嗎? 關閉

98 先公為群牧判官,客至未嘗不置酒,或三行、五行,多不過七行。酒酤於市,果止於梨、栗、棗、柿之類,肴止於脯醢、菜羹,器用瓷、漆。
走卒類士服,農夫躡絲履。 →社會上到處奢靡成風。 先公為群牧判官,客至未嘗不置酒,或三行、五行,多不過七行。酒酤於市,果止於梨、栗、棗、柿之類,肴止於脯醢、菜羹,器用瓷、漆。 →描寫自己父親那個時代的儉樸。 近日士大夫家,酒非內法,果、肴非遠方珍異,食非多品,器皿非滿案,不敢會賓友;常數月營聚,然後敢發書。 →描寫近日士大夫家的鋪張奢靡。 嗟乎!風俗頹敝如是,居位者雖不能禁,忍助之乎? →若上位者生活奢靡,百姓必效法,如古語云:「吳王好劍客,百姓多創瘢;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後漢書‧馬援列傳》) 關閉

99 課文與注釋:第三段 果止於梨、栗、棗、柿之類,肴止於脯醢、菜羹,器用瓷、漆。 ﹝排比﹞ 會數而禮勤,物薄而情厚。 ﹝對偶﹞ 物薄而情厚。
﹝映襯﹞ 嗟乎!風俗頹敝如是,居位者雖不能禁,忍助之乎? ﹝感嘆、激問﹞ 關閉

100 隨堂Q&A 過去士大夫的宴客和今日有何不同? 過去 今日 酒的來源 水果、菜餚 器皿 司馬光的評價 會數而禮勤,物薄而情厚 風俗頹敝
過去士大夫的宴客和今日有何不同?  過去 今日 酒的來源 水果、菜餚 器皿 司馬光的評價 會數而禮勤,物薄而情厚 風俗頹敝 在市集買的 官製的酒 水果只有梨、栗、棗、柿之類。菜肴只有肉乾、肉醬、菜羹等 遠方的奇珍異味 器皿重數量,要能擺滿桌子 瓷器和漆器

101 課文與注釋:第四段 段旨 段析 語譯 文意 修辭   又聞昔李文靖公29為相,治居第30於封丘門31內,廳事前僅容旋馬32。或言其太隘33,公笑曰:「居第當傳子孫,此為宰相廳事誠隘,為太祝、奉禮34廳事已寬矣。」參政魯公35為諫官,真宗36遣使急召之,得於酒家。既入,問其所來,以實對。上曰:「卿為清望官37,奈何飲於酒肆?」對曰:「臣家貧,客至無器皿、肴、果,故就酒家觴之38。」上以無隱,益重之。 (接下頁)

102 課文與注釋:第四段   又聞昔李文靖公29為相,治居第30於封丘門31內,廳事前僅容旋馬32。或言其太隘33,公笑曰:「居第當傳子孫,此為宰相廳事誠隘,為太祝、奉禮34廳事已寬矣。」參政魯公35為諫官,真宗36遣使急召之,得於酒家。既入,問其所來,以實對。上曰:「卿為清望官37,奈何飲於酒肆?」對曰:「臣家貧,客至無器皿、肴、果,故就酒家觴之38。」上以無隱,益重之。 (接下頁) 29.李文靖公:李沆(ㄏㄤˋ),字太初,北宋洺(ㄇㄧㄥˊ)州肥鄉(今河北省肥鄉縣)人,真宗時為相,深謀遠慮,時稱聖相,卒諡文靖。            關閉

103 李沆為相,王旦參政事。當時西北用兵,王旦公務繁劇,不禁感嘆:「我輩安能坐致太平,得優遊無事耶?」李沆聞之曰:「少有憂勤,足為警戒。他日四方寧謐,朝廷未必無事。」等到後來契丹和親,旦問何如,李沆又說:「善則善矣,然邊患既息,恐人主漸生侈心耳。」王旦不以為然。李沆過世之後,一切果如所料,王旦於是讚嘆說:「李文靖真聖人也。」當時人因之尊稱李沆為「聖相」。    關閉 課文與注釋:第四段   又聞昔李文靖公29為相,治居第30於封丘門31內,廳事前僅容旋馬32。或言其太隘33,公笑曰:「居第當傳子孫,此為宰相廳事誠隘,為太祝、奉禮34廳事已寬矣。」參政魯公35為諫官,真宗36遣使急召之,得於酒家。既入,問其所來,以實對。上曰:「卿為清望官37,奈何飲於酒肆?」對曰:「臣家貧,客至無器皿、肴、果,故就酒家觴之38。」上以無隱,益重之。 (接下頁) 29.李文靖公:李沆(ㄏㄤˋ),字太初,北宋洺(ㄇㄧㄥˊ)州肥鄉(今河北省肥鄉縣)人,真宗時為相,深謀遠慮,時稱聖相,卒諡文靖。            關閉

104 課文與注釋:第四段   又聞昔李文靖公29為相,治居第30於封丘門31內,廳事前僅容旋馬32。或言其太隘33,公笑曰:「居第當傳子孫,此為宰相廳事誠隘,為太祝、奉禮34廳事已寬矣。」參政魯公35為諫官,真宗36遣使急召之,得於酒家。既入,問其所來,以實對。上曰:「卿為清望官37,奈何飲於酒肆?」對曰:「臣家貧,客至無器皿、肴、果,故就酒家觴之38。」上以無隱,益重之。 (接下頁) 30.治居第:建造住宅。治,建造。    關閉

105 課文與注釋:第四段   又聞昔李文靖公29為相,治居第30於封丘門31內,廳事前僅容旋馬32。或言其太隘33,公笑曰:「居第當傳子孫,此為宰相廳事誠隘,為太祝、奉禮34廳事已寬矣。」參政魯公35為諫官,真宗36遣使急召之,得於酒家。既入,問其所來,以實對。上曰:「卿為清望官37,奈何飲於酒肆?」對曰:「臣家貧,客至無器皿、肴、果,故就酒家觴之38。」上以無隱,益重之。 (接下頁) 31.封丘門:北宋汴京城門名。關閉

106 課文與注釋:第四段   又聞昔李文靖公29為相,治居第30於封丘門31內,廳事前僅容旋馬32。或言其太隘33,公笑曰:「居第當傳子孫,此為宰相廳事誠隘,為太祝、奉禮34廳事已寬矣。」參政魯公35為諫官,真宗36遣使急召之,得於酒家。既入,問其所來,以實對。上曰:「卿為清望官37,奈何飲於酒肆?」對曰:「臣家貧,客至無器皿、肴、果,故就酒家觴之38。」上以無隱,益重之。 (接下頁) 32.廳事前僅容旋馬:廳堂前只能容納一匹馬回轉,形容面積狹小。廳事,廳堂。旋,回轉。  關閉

107 課文與注釋:第四段   又聞昔李文靖公29為相,治居第30於封丘門31內,廳事前僅容旋馬32。或言其太隘33,公笑曰:「居第當傳子孫,此為宰相廳事誠隘,為太祝、奉禮34廳事已寬矣。」參政魯公35為諫官,真宗36遣使急召之,得於酒家。既入,問其所來,以實對。上曰:「卿為清望官37,奈何飲於酒肆?」對曰:「臣家貧,客至無器皿、肴、果,故就酒家觴之38。」上以無隱,益重之。 (接下頁) 32.廳事前僅容旋馬:廳堂前只能容納一匹馬回轉,形容面積狹小。廳事,廳堂。旋,回轉。  關閉 本指官府聽事問案的堂屋。故亦作「聽事」。聽事本指聽斷案件之事,轉而指聽斷的處所。更進一步,私人住宅堂屋,也可稱「廳事」。          關閉

108 課文與注釋:第四段   又聞昔李文靖公29為相,治居第30於封丘門31內,廳事前僅容旋馬32。或言其太隘33,公笑曰:「居第當傳子孫,此為宰相廳事誠隘,為太祝、奉禮34廳事已寬矣。」參政魯公35為諫官,真宗36遣使急召之,得於酒家。既入,問其所來,以實對。上曰:「卿為清望官37,奈何飲於酒肆?」對曰:「臣家貧,客至無器皿、肴、果,故就酒家觴之38。」上以無隱,益重之。 (接下頁) 有人。 關閉

109 課文與注釋:第四段   又聞昔李文靖公29為相,治居第30於封丘門31內,廳事前僅容旋馬32。或言其太隘33,公笑曰:「居第當傳子孫,此為宰相廳事誠隘,為太祝、奉禮34廳事已寬矣。」參政魯公35為諫官,真宗36遣使急召之,得於酒家。既入,問其所來,以實對。上曰:「卿為清望官37,奈何飲於酒肆?」對曰:「臣家貧,客至無器皿、肴、果,故就酒家觴之38。」上以無隱,益重之。 (接下頁) 32.隘(ㄞˋ):狹窄。 關閉

110 課文與注釋:第四段   又聞昔李文靖公29為相,治居第30於封丘門31內,廳事前僅容旋馬32。或言其太隘33,公笑曰:「居第當傳子孫,此為宰相廳事誠隘,為太祝、奉禮34廳事已寬矣。」參政魯公35為諫官,真宗36遣使急召之,得於酒家。既入,問其所來,以實對。上曰:「卿為清望官37,奈何飲於酒肆?」對曰:「臣家貧,客至無器皿、肴、果,故就酒家觴之38。」上以無隱,益重之。 (接下頁) 的確、確實。 關閉

111 課文與注釋:第四段   又聞昔李文靖公29為相,治居第30於封丘門31內,廳事前僅容旋馬32。或言其太隘33,公笑曰:「居第當傳子孫,此為宰相廳事誠隘,為太祝、奉禮34廳事已寬矣。」參政魯公35為諫官,真宗36遣使急召之,得於酒家。既入,問其所來,以實對。上曰:「卿為清望官37,奈何飲於酒肆?」對曰:「臣家貧,客至無器皿、肴、果,故就酒家觴之38。」上以無隱,益重之。 (接下頁) 34.太祝、奉禮:皆官名,即太祝、奉禮郎,掌管宗廟祭祀之事,官位都不高。宋代參知政事之子,可蔭補太祝、奉禮郎。            關閉

112 課文與注釋:第四段   又聞昔李文靖公29為相,治居第30於封丘門31內,廳事前僅容旋馬32。或言其太隘33,公笑曰:「居第當傳子孫,此為宰相廳事誠隘,為太祝、奉禮34廳事已寬矣。」參政魯公35為諫官,真宗36遣使急召之,得於酒家。既入,問其所來,以實對。上曰:「卿為清望官37,奈何飲於酒肆?」對曰:「臣家貧,客至無器皿、肴、果,故就酒家觴之38。」上以無隱,益重之。 (接下頁) 太、過。 關閉

113 課文與注釋:第四段 35.參政魯公:參知政事魯宗道(,北宋亳(ㄅㄛˋ)州譙(ㄑㄧㄠˊ)(今安徽省亳州市)人。真宗時,任諫官,多所建言。仁宗時,官參知政事,剛正嫉惡,屢次打擊權貴。因其姓魯,且個性鯁(ㄍㄥˇ )直,故被稱為「魚頭參政」。         關閉   又聞昔李文靖公29為相,治居第30於封丘門31內,廳事前僅容旋馬32。或言其太隘33,公笑曰:「居第當傳子孫,此為宰相廳事誠隘,為太祝、奉禮34廳事已寬矣。」參政魯公35為諫官,真宗36遣使急召之,得於酒家。既入,問其所來,以實對。上曰:「卿為清望官37,奈何飲於酒肆?」對曰:「臣家貧,客至無器皿、肴、果,故就酒家觴之38。」上以無隱,益重之。 (接下頁)

114 課文與注釋:第四段   又聞昔李文靖公29為相,治居第30於封丘門31內,廳事前僅容旋馬32。或言其太隘33,公笑曰:「居第當傳子孫,此為宰相廳事誠隘,為太祝、奉禮34廳事已寬矣。」參政魯公35為諫官,真宗36遣使急召之,得於酒家。既入,問其所來,以實對。上曰:「卿為清望官37,奈何飲於酒肆?」對曰:「臣家貧,客至無器皿、肴、果,故就酒家觴之38。」上以無隱,益重之。 (接下頁) 36.真宗:北宋太宗之子,在位二十六年(西元九九七-一○二二年)。  關閉

115 課文與注釋:第四段   又聞昔李文靖公29為相,治居第30於封丘門31內,廳事前僅容旋馬32。或言其太隘33,公笑曰:「居第當傳子孫,此為宰相廳事誠隘,為太祝、奉禮34廳事已寬矣。」參政魯公35為諫官,真宗36遣使急召之,得於酒家。既入,問其所來,以實對。上曰:「卿為清望官37,奈何飲於酒肆?」對曰:「臣家貧,客至無器皿、肴、果,故就酒家觴之38。」上以無隱,益重之。 (接下頁) 37.清望官:名望清高的官,此指諫官。   關閉

116 課文與注釋:第四段   又聞昔李文靖公29為相,治居第30於封丘門31內,廳事前僅容旋馬32。或言其太隘33,公笑曰:「居第當傳子孫,此為宰相廳事誠隘,為太祝、奉禮34廳事已寬矣。」參政魯公35為諫官,真宗36遣使急召之,得於酒家。既入,問其所來,以實對。上曰:「卿為清望官37,奈何飲於酒肆?」對曰:「臣家貧,客至無器皿、肴、果,故就酒家觴之38。」上以無隱,益重之。 (接下頁) 為何、為什麼。 關閉

117 課文與注釋:第四段   又聞昔李文靖公29為相,治居第30於封丘門31內,廳事前僅容旋馬32。或言其太隘33,公笑曰:「居第當傳子孫,此為宰相廳事誠隘,為太祝、奉禮34廳事已寬矣。」參政魯公35為諫官,真宗36遣使急召之,得於酒家。既入,問其所來,以實對。上曰:「卿為清望官37,奈何飲於酒肆?」對曰:「臣家貧,客至無器皿、肴、果,故就酒家觴之38。」上以無隱,益重之。 (接下頁) 往、到。 關閉

118 課文與注釋:第四段   又聞昔李文靖公29為相,治居第30於封丘門31內,廳事前僅容旋馬32。或言其太隘33,公笑曰:「居第當傳子孫,此為宰相廳事誠隘,為太祝、奉禮34廳事已寬矣。」參政魯公35為諫官,真宗36遣使急召之,得於酒家。既入,問其所來,以實對。上曰:「卿為清望官37,奈何飲於酒肆?」對曰:「臣家貧,客至無器皿、肴、果,故就酒家觴之38。」上以無隱,益重之。 (接下頁) 38.觴(ㄕㄤ)之 用酒招待客人。觴,酒杯,此作動詞用。之,代指上句的「客」。 圖示 關閉     

119 課文與注釋:第四段   又聞昔李文靖公29為相,治居第30於封丘門31內,廳事前僅容旋馬32。或言其太隘33,公笑曰:「居第當傳子孫,此為宰相廳事誠隘,為太祝、奉禮34廳事已寬矣。」參政魯公35為諫官,真宗36遣使急召之,得於酒家。既入,問其所來,以實對。上曰:「卿為清望官37,奈何飲於酒肆?」對曰:「臣家貧,客至無器皿、肴、果,故就酒家觴之38。」上以無隱,益重之。 (接下頁) 關閉 觴:外形橢圓,兩側有半月形的耳。 38.觴(ㄕㄤ)之 用酒招待客人。觴,酒杯,此作動詞用。之,代指上句的「客」。 圖示 關閉     

120 課文與注釋:第四段   又聞昔李文靖公29為相,治居第30於封丘門31內,廳事前僅容旋馬32。或言其太隘33,公笑曰:「居第當傳子孫,此為宰相廳事誠隘,為太祝、奉禮34廳事已寬矣。」參政魯公35為諫官,真宗36遣使急召之,得於酒家。既入,問其所來,以實對。上曰:「卿為清望官37,奈何飲於酒肆?」對曰:「臣家貧,客至無器皿、肴、果,故就酒家觴之38。」上以無隱,益重之。 (接下頁) 即後文「酒肆」,供客人飲酒的店鋪。  關閉

121 課文與注釋:第四段 段旨:列舉近代前輩大賢佳言懿行,說明儉樸的重要與必要。 關閉       

122 課文與注釋:第四段 段析:詳列節儉事例(正例):李沆「居住」節儉;魯宗道「飲食」節儉;張文節「自奉」節儉。並明示儉奢之間的道理,歸結出大賢的儉德,來自他們的深謀遠慮。 關閉       

123 課文與注釋:第四段 語譯:我又聽說從前李文靖公做宰相時,把住宅蓋在封丘門內,廳堂前只能容納一匹馬回轉。有人說它太狹窄,文靖公笑著說:「住宅是留給子孫的,這屋子作宰相的廳堂確實太窄,作太祝或奉禮郎的廳堂就太寬了。」參知政事魯公做諫官時,真宗派人緊急召見他,使者在酒家找到他。進宮後,問他從何處來,他照實回答。皇上說:「你是名望清高的官,為何在酒家喝酒呢?」他回答說:「臣家裡窮,客人來了,沒有器皿、菜肴和果品,所以到酒家去招待客人。」皇上因為他不隱瞞,更加敬重他。 關閉

124 課文與注釋:第四段 居第當傳子孫。 →意謂他營建私宅,不是為自己, 而是為子子孫孫。 此為宰相廳事誠隘,為太祝、奉禮廳事已寬矣。
→意思是如果兒子不長進,僅能倚賴父蔭,擔任太祝、奉禮郎的小官,則此廳堂已經太寬了。 卿為清望官,奈何飲於酒肆? →皇帝責備魯宗道,認為他上酒家會玷汙諫官的清譽。 關閉

125 課文與注釋:第四段 此為宰相廳事誠隘,為太祝、奉禮廳事已寬矣。 ﹝映襯﹞ 故就酒家觴之。 ﹝轉品﹞名→動 關閉

126 課文與注釋:第四段 段旨 段析 語譯 文意 修辭 張文節39為相,自奉養如為河陽40掌書記41時,所親或規42之曰:「公今受俸不少,而自奉若此。公雖自信清約,外人頗有公孫布被43之譏。公宜少從眾44。」公嘆曰:「吾今日之俸,雖舉家錦衣玉食,何患不能?顧45人之常情,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吾今日之俸豈能常有?身豈能常存?一旦異於今日,家人習奢已久,不能頓儉46,必致失所47。豈若吾居位、去位、身存、身亡,常如一日乎?」嗚呼!大賢之深謀遠慮,豈庸人所及哉!

127 課文與注釋:第四段 張文節39為相,自奉養如為河陽40掌書記41時,所親或規42之曰:「公今受俸不少,而自奉若此。公雖自信清約,外人頗有公孫布被43之譏。公宜少從眾44。」公嘆曰:「吾今日之俸,雖舉家錦衣玉食,何患不能?顧45人之常情,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吾今日之俸豈能常有?身豈能常存?一旦異於今日,家人習奢已久,不能頓儉46,必致失所47。豈若吾居位、去位、身存、身亡,常如一日乎?」嗚呼!大賢之深謀遠慮,豈庸人所及哉! 39.張文節:張知白,北宋滄州清池(今河北省滄縣東南)人,仁宗時為相,公正清廉,生活儉約,卒諡文節。     關閉

128 課文與注釋:第四段 張文節39為相,自奉養如為河陽40掌書記41時,所親或規42之曰:「公今受俸不少,而自奉若此。公雖自信清約,外人頗有公孫布被43之譏。公宜少從眾44。」公嘆曰:「吾今日之俸,雖舉家錦衣玉食,何患不能?顧45人之常情,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吾今日之俸豈能常有?身豈能常存?一旦異於今日,家人習奢已久,不能頓儉46,必致失所47。豈若吾居位、去位、身存、身亡,常如一日乎?」嗚呼!大賢之深謀遠慮,豈庸人所及哉! 即「自奉」。指自己平日的生活費用、開支。         關閉

129 課文與注釋:第四段 張文節39為相,自奉養如為河陽40掌書記41時,所親或規42之曰:「公今受俸不少,而自奉若此。公雖自信清約,外人頗有公孫布被43之譏。公宜少從眾44。」公嘆曰:「吾今日之俸,雖舉家錦衣玉食,何患不能?顧45人之常情,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吾今日之俸豈能常有?身豈能常存?一旦異於今日,家人習奢已久,不能頓儉46,必致失所47。豈若吾居位、去位、身存、身亡,常如一日乎?」嗚呼!大賢之深謀遠慮,豈庸人所及哉! 40.河陽:縣名,在今河南省孟州市西南。關閉

130 課文與注釋:第四段 張文節39為相,自奉養如為河陽40掌書記41時,所親或規42之曰:「公今受俸不少,而自奉若此。公雖自信清約,外人頗有公孫布被43之譏。公宜少從眾44。」公嘆曰:「吾今日之俸,雖舉家錦衣玉食,何患不能?顧45人之常情,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吾今日之俸豈能常有?身豈能常存?一旦異於今日,家人習奢已久,不能頓儉46,必致失所47。豈若吾居位、去位、身存、身亡,常如一日乎?」嗚呼!大賢之深謀遠慮,豈庸人所及哉! 41.掌書記:官名,即節度掌書記,是節度使的屬官,執掌文書事務。       關閉

131 課文與注釋:第四段 張文節39為相,自奉養如為河陽40掌書記41時,所親或規42之曰:「公今受俸不少,而自奉若此。公雖自信清約,外人頗有公孫布被43之譏。公宜少從眾44。」公嘆曰:「吾今日之俸,雖舉家錦衣玉食,何患不能?顧45人之常情,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吾今日之俸豈能常有?身豈能常存?一旦異於今日,家人習奢已久,不能頓儉46,必致失所47。豈若吾居位、去位、身存、身亡,常如一日乎?」嗚呼!大賢之深謀遠慮,豈庸人所及哉! 42.規:勸。 關閉

132 課文與注釋:第四段 張文節39為相,自奉養如為河陽40掌書記41時,所親或規42之曰:「公今受俸不少,而自奉若此。公雖自信清約,外人頗有公孫布被43之譏。公宜少從眾44。」公嘆曰:「吾今日之俸,雖舉家錦衣玉食,何患不能?顧45人之常情,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吾今日之俸豈能常有?身豈能常存?一旦異於今日,家人習奢已久,不能頓儉46,必致失所47。豈若吾居位、去位、身存、身亡,常如一日乎?」嗚呼!大賢之深謀遠慮,豈庸人所及哉! 43.公孫布被:指故作儉約以盜取虛名。公孫弘,漢武帝時為相,生活儉約,以粗布為被。當時大臣汲黯(ㄢˋ)認為他是在騙取名聲。       關閉

133 課文與注釋:第四段 張文節39為相,自奉養如為河陽40掌書記41時,所親或規42之曰:「公今受俸不少,而自奉若此。公雖自信清約,外人頗有公孫布被43之譏。公宜少從眾44。」公嘆曰:「吾今日之俸,雖舉家錦衣玉食,何患不能?顧45人之常情,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吾今日之俸豈能常有?身豈能常存?一旦異於今日,家人習奢已久,不能頓儉46,必致失所47。豈若吾居位、去位、身存、身亡,常如一日乎?」嗚呼!大賢之深謀遠慮,豈庸人所及哉! 43.少(ㄕㄠˇ)從眾 稍微隨俗一些。少,稍微。 【102統測】  關閉

134 課文與注釋:第四段 張文節39為相,自奉養如為河陽40掌書記41時,所親或規42之曰:「公今受俸不少,而自奉若此。公雖自信清約,外人頗有公孫布被43之譏。公宜少從眾44。」公嘆曰:「吾今日之俸,雖舉家錦衣玉食,何患不能?顧45人之常情,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吾今日之俸豈能常有?身豈能常存?一旦異於今日,家人習奢已久,不能頓儉46,必致失所47。豈若吾居位、去位、身存、身亡,常如一日乎?」嗚呼!大賢之深謀遠慮,豈庸人所及哉! 全。 關閉

135 課文與注釋:第四段 張文節39為相,自奉養如為河陽40掌書記41時,所親或規42之曰:「公今受俸不少,而自奉若此。公雖自信清約,外人頗有公孫布被43之譏。公宜少從眾44。」公嘆曰:「吾今日之俸,雖舉家錦衣玉食,何患不能?顧45人之常情,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吾今日之俸豈能常有?身豈能常存?一旦異於今日,家人習奢已久,不能頓儉46,必致失所47。豈若吾居位、去位、身存、身亡,常如一日乎?」嗚呼!大賢之深謀遠慮,豈庸人所及哉! 憂慮、擔心。 關閉

136 課文與注釋:第四段 張文節39為相,自奉養如為河陽40掌書記41時,所親或規42之曰:「公今受俸不少,而自奉若此。公雖自信清約,外人頗有公孫布被43之譏。公宜少從眾44。」公嘆曰:「吾今日之俸,雖舉家錦衣玉食,何患不能?顧45人之常情,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吾今日之俸豈能常有?身豈能常存?一旦異於今日,家人習奢已久,不能頓儉46,必致失所47。豈若吾居位、去位、身存、身亡,常如一日乎?」嗚呼!大賢之深謀遠慮,豈庸人所及哉! 45.顧:但是。 關閉

137 課文與注釋:第四段 張文節39為相,自奉養如為河陽40掌書記41時,所親或規42之曰:「公今受俸不少,而自奉若此。公雖自信清約,外人頗有公孫布被43之譏。公宜少從眾44。」公嘆曰:「吾今日之俸,雖舉家錦衣玉食,何患不能?顧45人之常情,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吾今日之俸豈能常有?身豈能常存?一旦異於今日,家人習奢已久,不能頓儉46,必致失所47。豈若吾居位、去位、身存、身亡,常如一日乎?」嗚呼!大賢之深謀遠慮,豈庸人所及哉! 習慣。 關閉

138 課文與注釋:第四段 張文節39為相,自奉養如為河陽40掌書記41時,所親或規42之曰:「公今受俸不少,而自奉若此。公雖自信清約,外人頗有公孫布被43之譏。公宜少從眾44。」公嘆曰:「吾今日之俸,雖舉家錦衣玉食,何患不能?顧45人之常情,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吾今日之俸豈能常有?身豈能常存?一旦異於今日,家人習奢已久,不能頓儉46,必致失所47。豈若吾居位、去位、身存、身亡,常如一日乎?」嗚呼!大賢之深謀遠慮,豈庸人所及哉! 46.頓儉:立刻回復到節儉的生活。頓,立刻。 關閉

139 課文與注釋:第四段 張文節39為相,自奉養如為河陽40掌書記41時,所親或規42之曰:「公今受俸不少,而自奉若此。公雖自信清約,外人頗有公孫布被43之譏。公宜少從眾44。」公嘆曰:「吾今日之俸,雖舉家錦衣玉食,何患不能?顧45人之常情,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吾今日之俸豈能常有?身豈能常存?一旦異於今日,家人習奢已久,不能頓儉46,必致失所47。豈若吾居位、去位、身存、身亡,常如一日乎?」嗚呼!大賢之深謀遠慮,豈庸人所及哉! 47.失去容身之地。關閉

140 課文與注釋:第四段 張文節39為相,自奉養如為河陽40掌書記41時,所親或規42之曰:「公今受俸不少,而自奉若此。公雖自信清約,外人頗有公孫布被43之譏。公宜少從眾44。」公嘆曰:「吾今日之俸,雖舉家錦衣玉食,何患不能?顧45人之常情,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吾今日之俸豈能常有?身豈能常存?一旦異於今日,家人習奢已久,不能頓儉46,必致失所47。豈若吾居位、去位、身存、身亡,常如一日乎?」嗚呼!大賢之深謀遠慮,豈庸人所及哉! 怎比得上。 關閉

141 課文與注釋:第四段 張文節39為相,自奉養如為河陽40掌書記41時,所親或規42之曰:「公今受俸不少,而自奉若此。公雖自信清約,外人頗有公孫布被43之譏。公宜少從眾44。」公嘆曰:「吾今日之俸,雖舉家錦衣玉食,何患不能?顧45人之常情,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吾今日之俸豈能常有?身豈能常存?一旦異於今日,家人習奢已久,不能頓儉46,必致失所47。豈若吾居位、去位、身存、身亡,常如一日乎?」嗚呼!大賢之深謀遠慮,豈庸人所及哉! 指家人生活永遠一樣, 始終以儉過日子。 關閉

142 課文與注釋:第四段 張文節39為相,自奉養如為河陽40掌書記41時,所親或規42之曰:「公今受俸不少,而自奉若此。公雖自信清約,外人頗有公孫布被43之譏。公宜少從眾44。」公嘆曰:「吾今日之俸,雖舉家錦衣玉食,何患不能?顧45人之常情,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吾今日之俸豈能常有?身豈能常存?一旦異於今日,家人習奢已久,不能頓儉46,必致失所47。豈若吾居位、去位、身存、身亡,常如一日乎?」嗚呼!大賢之深謀遠慮,豈庸人所及哉! 計畫周密而考慮深遠。       (相似:深圖遠慮、深思熟慮、謀定後動) (相反:目光如豆、鼠目寸光、輕舉妄動) 關閉

143 課文與注釋:第四段 張文節39為相,自奉養如為河陽40掌書記41時,所親或規42之曰:「公今受俸不少,而自奉若此。公雖自信清約,外人頗有公孫布被43之譏。公宜少從眾44。」公嘆曰:「吾今日之俸,雖舉家錦衣玉食,何患不能?顧45人之常情,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吾今日之俸豈能常有?身豈能常存?一旦異於今日,家人習奢已久,不能頓儉46,必致失所47。豈若吾居位、去位、身存、身亡,常如一日乎?」嗚呼!大賢之深謀遠慮,豈庸人所及哉! 比得上。 關閉

144 課文與注釋:第四段 語譯:張文節做了宰相,生活還跟在河陽做掌書記時一樣,親友有人勸他說:「您現在領的俸祿不少,卻過得這樣儉樸。您雖然自信是清廉儉約,可是外面卻有人譏笑您和公孫弘蓋粗布被一樣盜取虛名。您應該稍微隨俗一些。」公感嘆說:「我今天的俸祿,即使全家穿好吃好,哪怕辦不到?但是一般人的常情,從節儉到奢侈容易,從奢侈回到節儉就困難了。我現在的俸祿哪能永遠都有?生命哪能永遠存在?如果一天情況和今日不同,家人習慣奢侈很久了,不能立刻回復到節儉的生活,一定會失去容身之地。哪比得上我做官、不做官、活著、或是死了,生活都不改變呢?」唉!大賢人思慮深遠,哪是一般人比得上的呢! 關閉

145 課文與注釋:第四段 張文節為相,自奉養如為河陽掌書記時。 →張文節不管官位大小,都過著儉樸生活。
公雖自信清約,外人頗有公孫布被之譏。公宜少從眾。 →勸張文節從俗,以免被人懷疑矯俗干名。 吾今日之俸,雖舉家錦衣玉食,何患不能? →依常理,宰相家錦衣玉食並不為過。 一旦異於今日,家人習奢已久,不能頓儉,必致失所。 →正所謂「由奢入儉難」。 關閉

146 課文與注釋:第四段 吾今日之俸,雖舉家錦衣玉食,何患不能? ﹝激問﹞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映襯、回文﹞
吾今日之俸豈能常有?身豈能常存? 豈若吾居位、去位、身存、身亡,常如一日乎? ﹝激問、排比﹞ 嗚呼!大賢之深謀遠慮,豈庸人所及哉! ﹝感嘆﹞ 關閉

147 隨堂Q&A 張文節在當宰相時,他的俸祿可以讓全家「錦衣玉食」,但他為什麼還過著跟以前一樣的生活呢? 答:因為張文節深謀遠慮,知道「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不願家人習慣了奢侈的生活而無法因應未來的變化。

148 課文與注釋:第五段 段旨 段析 語譯 文意 修辭   御孫48曰:「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儉來也。夫儉則寡欲,君子49寡欲,則不役於物50,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則能謹身節用,遠罪豐家51。故曰:「儉,德之共也。」侈則多欲,君子多欲,則貪慕富貴,枉道速禍52;小人多欲,則多求妄用,敗家喪身。是以居官必賄53,居鄉必盜。故曰:「侈,惡之大也。」

149 課文與注釋:第五段   御孫48曰:「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儉來也。夫儉則寡欲,君子49寡欲,則不役於物50,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則能謹身節用,遠罪豐家51。故曰:「儉,德之共也。」侈則多欲,君子多欲,則貪慕富貴,枉道速禍52;小人多欲,則多求妄用,敗家喪身。是以居官必賄53,居鄉必盜。故曰:「侈,惡之大也。」 48.御孫:春秋魯國大夫。以下引文,見《左傳》莊公二十四年。  關閉

150 課文與注釋:第五段   御孫48曰:「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儉來也。夫儉則寡欲,君子49寡欲,則不役於物50,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則能謹身節用,遠罪豐家51。故曰:「儉,德之共也。」侈則多欲,君子多欲,則貪慕富貴,枉道速禍52;小人多欲,則多求妄用,敗家喪身。是以居官必賄53,居鄉必盜。故曰:「侈,惡之大也。」 49.君子:指為官者。下文「小人」指平民百姓。   關閉

151 課文與注釋:第五段   御孫48曰:「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儉來也。夫儉則寡欲,君子49寡欲,則不役於物50,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則能謹身節用,遠罪豐家51。故曰:「儉,德之共也。」侈則多欲,君子多欲,則貪慕富貴,枉道速禍52;小人多欲,則多求妄用,敗家喪身。是以居官必賄53,居鄉必盜。故曰:「侈,惡之大也。」 50.不役於物:不會被外物支配。役,役使、支配。 關閉       

152 課文與注釋:第五段 【句型】被動句:「於」置於動詞之後,表示被動。例: 1.不拘於時,請學於余。(韓愈師說)
2.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於民也。(史記張釋之執法)    關閉 課文與注釋:第五段   御孫48曰:「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儉來也。夫儉則寡欲,君子49寡欲,則不役於物50,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則能謹身節用,遠罪豐家51。故曰:「儉,德之共也。」侈則多欲,君子多欲,則貪慕富貴,枉道速禍52;小人多欲,則多求妄用,敗家喪身。是以居官必賄53,居鄉必盜。故曰:「侈,惡之大也。」 50.不役於物:不會被外物支配。役,役使、支配。 關閉       

153 課文與注釋:第五段   御孫48曰:「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儉來也。夫儉則寡欲,君子49寡欲,則不役於物50,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則能謹身節用,遠罪豐家51。故曰:「儉,德之共也。」侈則多欲,君子多欲,則貪慕富貴,枉道速禍52;小人多欲,則多求妄用,敗家喪身。是以居官必賄53,居鄉必盜。故曰:「侈,惡之大也。」 依循正道行事。直道,正道。 關閉

154 課文與注釋:第五段   御孫48曰:「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儉來也。夫儉則寡欲,君子49寡欲,則不役於物50,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則能謹身節用,遠罪豐家51。故曰:「儉,德之共也。」侈則多欲,君子多欲,則貪慕富貴,枉道速禍52;小人多欲,則多求妄用,敗家喪身。是以居官必賄53,居鄉必盜。故曰:「侈,惡之大也。」 安分守己,節約用度。 關閉

155 課文與注釋:第五段   御孫48曰:「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儉來也。夫儉則寡欲,君子49寡欲,則不役於物50,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則能謹身節用,遠罪豐家51。故曰:「儉,德之共也。」侈則多欲,君子多欲,則貪慕富貴,枉道速禍52;小人多欲,則多求妄用,敗家喪身。是以居官必賄53,居鄉必盜。故曰:「侈,惡之大也。」 51.遠(ㄩㄢˋ)罪豐家:遠離罪過而使其家富裕。遠,作動詞用,遠離。豐,作動詞用,使……富裕。【101統測】      關閉

156 課文與注釋:第五段   御孫48曰:「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儉來也。夫儉則寡欲,君子49寡欲,則不役於物50,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則能謹身節用,遠罪豐家51。故曰:「儉,德之共也。」侈則多欲,君子多欲,則貪慕富貴,枉道速禍52;小人多欲,則多求妄用,敗家喪身。是以居官必賄53,居鄉必盜。故曰:「侈,惡之大也。」 52.枉道速禍:違背正道而招致災禍。枉,違背。速,招致。    關閉

157 課文與注釋:第五段   御孫48曰:「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儉來也。夫儉則寡欲,君子49寡欲,則不役於物50,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則能謹身節用,遠罪豐家51。故曰:「儉,德之共也。」侈則多欲,君子多欲,則貪慕富貴,枉道速禍52;小人多欲,則多求妄用,敗家喪身。是以居官必賄53,居鄉必盜。故曰:「侈,惡之大也。」 ㄙㄤˋ 關閉

158 課文與注釋:第五段   御孫48曰:「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儉來也。夫儉則寡欲,君子49寡欲,則不役於物50,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則能謹身節用,遠罪豐家51。故曰:「儉,德之共也。」侈則多欲,君子多欲,則貪慕富貴,枉道速禍52;小人多欲,則多求妄用,敗家喪身。是以居官必賄53,居鄉必盜。故曰:「侈,惡之大也。」 因此、所以。 關閉

159 課文與注釋:第五段   御孫48曰:「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儉來也。夫儉則寡欲,君子49寡欲,則不役於物50,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則能謹身節用,遠罪豐家51。故曰:「儉,德之共也。」侈則多欲,君子多欲,則貪慕富貴,枉道速禍52;小人多欲,則多求妄用,敗家喪身。是以居官必賄53,居鄉必盜。故曰:「侈,惡之大也。」 53.居官必賄(ㄏㄨㄟˋ): 做官的時候,一定會收受賄賂。  關閉

160 課文與注釋:第五段 段旨:援引御孫的言論,分析說明節儉與奢侈對道德行為的影響。 關閉       

161 課文與注釋:第五段 段析:上段舉事例,本段引御孫語舉言例。以分析議論、正反對比的手法,告誡其子儉、奢對人的關係重大。並在論列兩者的得失之中,襯托出「儉」的重要。   關閉       

162 語譯:御孫說:「節儉,是德性共同的根源;奢侈,是罪惡中最大的。」共,是同的意思;是說有道德的人都從節儉做起。能節儉,慾望就少,為官者慾望少,就不會被外物支配,可以依正道行事;平民百姓慾望少,就能謹慎做人、節約用度,遠離罪過而使家庭富裕。所以說:「節儉,是德性共同的根源。」如果奢侈,慾望就多,為官者慾望多,就會貪戀富貴,違背正道而招致災禍;平民百姓慾望多,就會多需求而亂花費,敗壞家業而送掉生命。因此(欲望多的人)做官一定會收受賄賂,在鄉一定會偷盜財物。所以說:「奢侈,是罪惡中最大的。」      關閉 課文與注釋:第五段   御孫曰:「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共,同也;言有德者皆由儉來也。夫儉則寡欲,君子寡欲,則不役於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則能謹身節用,遠罪豐家。故曰:「儉,德之共也。」侈則多欲,君子多欲,則貪慕富貴,枉道速禍;小人多欲,則多求妄用,敗家喪身。是以居官必賄,居鄉必盜。故曰:「侈,惡之大也。」 ⊙

163 課文與注釋:第五段 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 →儉為德基,侈乃惡源。 君子寡欲,則不役於物,可以直道而行。
→意近於:「無欲則剛。」(沒有私欲便能正直剛強) 君子多欲,則貪慕富貴,枉道速禍;小人多欲,則多求妄用,敗家喪身。是以居官必賄,居鄉必盜。 →不管君子、小人,一旦生活奢侈,終將導致人格墮落。 關閉

164 課文與注釋:第五段 御孫曰:「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 ﹝引用﹞(明引) 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 ﹝映襯﹞ 謹身節用。 ﹝對偶﹞
遠罪豐家。 ﹝轉品﹞形→動 下一頁

165 課文與注釋:第五段 枉道速禍。 ﹝對偶﹞ 多求妄用。 敗家喪身。 關閉

166 課文與注釋:第六段 段旨 段析 語譯 文意 修辭   昔正考父54饘粥以餬口55,孟僖子知其後必有達人56。季文子57相三君,妾不衣帛,馬不食粟58,君子以為忠。管仲鏤簋朱紘59,山楶藻梲60,孔子鄙其小器61。公叔文子62享63衛靈公64,史鰌65知其及禍;及戍66,果以富得罪出亡。何曾67日食萬錢,至孫以驕溢傾家。石崇68以奢靡誇人,卒以此死東市69。近世寇萊公70豪侈冠一時,然以功業大,人莫之非71,子孫習其家風,今多窮困。

167 課文與注釋:第六段   昔正考父54饘粥以餬口55,孟僖子知其後必有達人56。季文子57相三君,妾不衣帛,馬不食粟58,君子以為忠。管仲鏤簋朱紘59,山楶藻梲60,孔子鄙其小器61。公叔文子62享63衛靈公64,史鰌65知其及禍;及戍66,果以富得罪出亡。何曾67日食萬錢,至孫以驕溢傾家。石崇68以奢靡誇人,卒以此死東市69。近世寇萊公70豪侈冠一時,然以功業大,人莫之非71,子孫習其家風,今多窮困。 54.正考父(ㄈㄨˇ):春秋宋國的宗室,為上卿,位高而愈加恭謹。孔子為其七世孫。關閉 

168 課文與注釋:第六段   昔正考父54饘粥以餬口55,孟僖子知其後必有達人56。季文子57相三君,妾不衣帛,馬不食粟58,君子以為忠。管仲鏤簋朱紘59,山楶藻梲60,孔子鄙其小器61。公叔文子62享63衛靈公64,史鰌65知其及禍;及戍66,果以富得罪出亡。何曾67日食萬錢,至孫以驕溢傾家。石崇68以奢靡誇人,卒以此死東市69。近世寇萊公70豪侈冠一時,然以功業大,人莫之非71,子孫習其家風,今多窮困。 54.正考父(ㄈㄨˇ):春秋宋國的宗室,為上卿,位高而愈加恭謹。孔子為其七世孫。關閉  正考父本是公族,與宋君同姓,至其子孔父嘉(名嘉,字孔父)以後,依禮制必須脫離公族,另立一姓,子孫便以字為姓。      關閉

169 課文與注釋:第六段   昔正考父54饘粥以餬口55,孟僖子知其後必有達人56。季文子57相三君,妾不衣帛,馬不食粟58,君子以為忠。管仲鏤簋朱紘59,山楶藻梲60,孔子鄙其小器61。公叔文子62享63衛靈公64,史鰌65知其及禍;及戍66,果以富得罪出亡。何曾67日食萬錢,至孫以驕溢傾家。石崇68以奢靡誇人,卒以此死東市69。近世寇萊公70豪侈冠一時,然以功業大,人莫之非71,子孫習其家風,今多窮困。 55.饘(ㄓㄢ)粥以餬(ㄏㄨˊ)口:吃稀飯過日子,言其儉約。饘和粥都是稀飯,稠的叫饘,稀的叫粥。餬口,以粥填口腹,表示勉強度日。餬,亦粥類,此作動詞用。 關閉

170 課文與注釋:第六段   昔正考父54饘粥以餬口55,孟僖子知其後必有達人56。季文子57相三君,妾不衣帛,馬不食粟58,君子以為忠。管仲鏤簋朱紘59,山楶藻梲60,孔子鄙其小器61。公叔文子62享63衛靈公64,史鰌65知其及禍;及戍66,果以富得罪出亡。何曾67日食萬錢,至孫以驕溢傾家。石崇68以奢靡誇人,卒以此死東市69。近世寇萊公70豪侈冠一時,然以功業大,人莫之非71,子孫習其家風,今多窮困。 55.饘(ㄓㄢ)粥以餬(ㄏㄨˊ)口:吃稀飯過日子,言其儉約。饘和粥都是稀飯,稠的叫饘,稀的叫粥。餬口,以粥填口腹,表示勉強度日。餬,亦粥類,此作動詞用。 關閉 饘ㄓㄢ例:饘粥餬口。 氈ㄓㄢ例:如坐針氈。 壇ㄊㄢˊ例:詩壇祭酒。 關閉

171 課文與注釋:第六段   昔正考父54饘粥以餬口55,孟僖子知其後必有達人56。季文子57相三君,妾不衣帛,馬不食粟58,君子以為忠。管仲鏤簋朱紘59,山楶藻梲60,孔子鄙其小器61。公叔文子62享63衛靈公64,史鰌65知其及禍;及戍66,果以富得罪出亡。何曾67日食萬錢,至孫以驕溢傾家。石崇68以奢靡誇人,卒以此死東市69。近世寇萊公70豪侈冠一時,然以功業大,人莫之非71,子孫習其家風,今多窮困。 56.孟僖(ㄒㄧ)子知其後必有達人:孟僖子認為正考父如此恭儉,其後代一定有顯達的人。孟僖子,春秋魯國大夫。達人,顯達的人。此指孔子。          關閉

172 課文與注釋:第六段   昔正考父54饘粥以餬口55,孟僖子知其後必有達人56。季文子57相三君,妾不衣帛,馬不食粟58,君子以為忠。管仲鏤簋朱紘59,山楶藻梲60,孔子鄙其小器61。公叔文子62享63衛靈公64,史鰌65知其及禍;及戍66,果以富得罪出亡。何曾67日食萬錢,至孫以驕溢傾家。石崇68以奢靡誇人,卒以此死東市69。近世寇萊公70豪侈冠一時,然以功業大,人莫之非71,子孫習其家風,今多窮困。 57.季文子:春秋魯國大夫,曾任宣公、成公、襄公三君的宰相。死後,家中無多餘之物。         關閉

173 課文與注釋:第六段   昔正考父54饘粥以餬口55,孟僖子知其後必有達人56。季文子57相三君,妾不衣帛,馬不食粟58,君子以為忠。管仲鏤簋朱紘59,山楶藻梲60,孔子鄙其小器61。公叔文子62享63衛靈公64,史鰌65知其及禍;及戍66,果以富得罪出亡。何曾67日食萬錢,至孫以驕溢傾家。石崇68以奢靡誇人,卒以此死東市69。近世寇萊公70豪侈冠一時,然以功業大,人莫之非71,子孫習其家風,今多窮困。 58.妾不衣(ㄧˋ)帛,馬不食粟:姬妾不穿絲綢的衣服,馬不餵粟米。這是強調季文子的節約。衣,作動詞用,穿著。食,動詞,餵。         關閉

174 課文與注釋:第六段   昔正考父54饘粥以餬口55,孟僖子知其後必有達人56。季文子57相三君,妾不衣帛,馬不食粟58,君子以為忠。管仲鏤簋朱紘59,山楶藻梲60,孔子鄙其小器61。公叔文子62享63衛靈公64,史鰌65知其及禍;及戍66,果以富得罪出亡。何曾67日食萬錢,至孫以驕溢傾家。石崇68以奢靡誇人,卒以此死東市69。近世寇萊公70豪侈冠一時,然以功業大,人莫之非71,子孫習其家風,今多窮困。 指有德者。 關閉

175 課文與注釋:第六段   昔正考父54饘粥以餬口55,孟僖子知其後必有達人56。季文子57相三君,妾不衣帛,馬不食粟58,君子以為忠。管仲鏤簋朱紘59,山楶藻梲60,孔子鄙其小器61。公叔文子62享63衛靈公64,史鰌65知其及禍;及戍66,果以富得罪出亡。何曾67日食萬錢,至孫以驕溢傾家。石崇68以奢靡誇人,卒以此死東市69。近世寇萊公70豪侈冠一時,然以功業大,人莫之非71,子孫習其家風,今多窮困。 59.鏤簋(ㄌㄡˋ ㄍㄨㄟˇ)朱紘(ㄏㄨㄥˊ): 雕飾的器皿和大紅色的帽帶。此與下句「山楶藻梲」,皆用以說明管仲的奢侈越禮。鏤,雕刻花紋。簋,古代祭祀宴饗時盛黍稷(ㄐㄧˋ)的器皿。紘,帽帶。朱紘為天子的帽帶。   關閉

176 課文與注釋:第六段 簋ㄍㄨㄟˇ例:鏤簋朱紘。
晷ㄍㄨㄟˇ例:焚膏繼晷(形容夜以繼日勤讀不怠)。   關閉   昔正考父54饘粥以餬口55,孟僖子知其後必有達人56。季文子57相三君,妾不衣帛,馬不食粟58,君子以為忠。管仲鏤簋朱紘59,山楶藻梲60,孔子鄙其小器61。公叔文子62享63衛靈公64,史鰌65知其及禍;及戍66,果以富得罪出亡。何曾67日食萬錢,至孫以驕溢傾家。石崇68以奢靡誇人,卒以此死東市69。近世寇萊公70豪侈冠一時,然以功業大,人莫之非71,子孫習其家風,今多窮困。 59.鏤簋(ㄌㄡˋ ㄍㄨㄟˇ)朱紘(ㄏㄨㄥˊ): 雕飾的器皿和大紅色的帽帶。此與下句「山楶藻梲」,皆用以說明管仲的奢侈越禮。鏤,雕刻花紋。簋,古代祭祀宴饗時盛黍稷(ㄐㄧˋ)的器皿。紘,帽帶。朱紘為天子的帽帶。   關閉

177 課文與注釋:第六段   昔正考父54饘粥以餬口55,孟僖子知其後必有達人56。季文子57相三君,妾不衣帛,馬不食粟58,君子以為忠。管仲鏤簋朱紘59,山楶藻梲60,孔子鄙其小器61。公叔文子62享63衛靈公64,史鰌65知其及禍;及戍66,果以富得罪出亡。何曾67日食萬錢,至孫以驕溢傾家。石崇68以奢靡誇人,卒以此死東市69。近世寇萊公70豪侈冠一時,然以功業大,人莫之非71,子孫習其家風,今多窮困。 59.鏤簋(ㄌㄡˋ ㄍㄨㄟˇ)朱紘(ㄏㄨㄥˊ): 雕飾的器皿和大紅色的帽帶。此與下句「山楶藻梲」,皆用以說明管仲的奢侈越禮。鏤,雕刻花紋。簋,古代祭祀宴饗時盛黍稷(ㄐㄧˋ)的器皿。紘,帽帶。朱紘為天子的帽帶。   關閉 以酒食祭祀鬼神,又指古代帝王宴請群臣或賓客。  關閉

178 課文與注釋:第六段   昔正考父54饘粥以餬口55,孟僖子知其後必有達人56。季文子57相三君,妾不衣帛,馬不食粟58,君子以為忠。管仲鏤簋朱紘59,山楶藻梲60,孔子鄙其小器61。公叔文子62享63衛靈公64,史鰌65知其及禍;及戍66,果以富得罪出亡。何曾67日食萬錢,至孫以驕溢傾家。石崇68以奢靡誇人,卒以此死東市69。近世寇萊公70豪侈冠一時,然以功業大,人莫之非71,子孫習其家風,今多窮困。 60.山楶(ㄐㄧㄝˊ)藻梲(ㄓㄨㄛˊ):刻有山形圖案的斗拱和繪有水藻花紋的短柱。此句極言住家之奢華。楶,斗拱,為柱子上方支撐橫梁的方木。梲,樑上短柱。   關閉

179 課文與注釋:第六段   昔正考父54饘粥以餬口55,孟僖子知其後必有達人56。季文子57相三君,妾不衣帛,馬不食粟58,君子以為忠。管仲鏤簋朱紘59,山楶藻梲60,孔子鄙其小器61。公叔文子62享63衛靈公64,史鰌65知其及禍;及戍66,果以富得罪出亡。何曾67日食萬錢,至孫以驕溢傾家。石崇68以奢靡誇人,卒以此死東市69。近世寇萊公70豪侈冠一時,然以功業大,人莫之非71,子孫習其家風,今多窮困。 61.孔子鄙其小器:孔子輕視管仲器量狹小。鄙,輕視。器,器量。     關閉

180 課文與注釋:第六段   昔正考父54饘粥以餬口55,孟僖子知其後必有達人56。季文子57相三君,妾不衣帛,馬不食粟58,君子以為忠。管仲鏤簋朱紘59,山楶藻梲60,孔子鄙其小器61。公叔文子62享63衛靈公64,史鰌65知其及禍;及戍66,果以富得罪出亡。何曾67日食萬錢,至孫以驕溢傾家。石崇68以奢靡誇人,卒以此死東市69。近世寇萊公70豪侈冠一時,然以功業大,人莫之非71,子孫習其家風,今多窮困。 62.公叔文子:春秋衛國大夫。 關閉

181 課文與注釋:第六段   昔正考父54饘粥以餬口55,孟僖子知其後必有達人56。季文子57相三君,妾不衣帛,馬不食粟58,君子以為忠。管仲鏤簋朱紘59,山楶藻梲60,孔子鄙其小器61。公叔文子62享63衛靈公64,史鰌65知其及禍;及戍66,果以富得罪出亡。何曾67日食萬錢,至孫以驕溢傾家。石崇68以奢靡誇人,卒以此死東市69。近世寇萊公70豪侈冠一時,然以功業大,人莫之非71,子孫習其家風,今多窮困。 63.享:通「饗」,以酒食宴客。 關閉

182 課文與注釋:第六段   昔正考父54饘粥以餬口55,孟僖子知其後必有達人56。季文子57相三君,妾不衣帛,馬不食粟58,君子以為忠。管仲鏤簋朱紘59,山楶藻梲60,孔子鄙其小器61。公叔文子62享63衛靈公64,史鰌65知其及禍;及戍66,果以富得罪出亡。何曾67日食萬錢,至孫以驕溢傾家。石崇68以奢靡誇人,卒以此死東市69。近世寇萊公70豪侈冠一時,然以功業大,人莫之非71,子孫習其家風,今多窮困。 64.衛靈公:春秋衛國國君,在位四十二年(西元前五三四-前四九三年)。 關閉

183 課文與注釋:第六段   昔正考父54饘粥以餬口55,孟僖子知其後必有達人56。季文子57相三君,妾不衣帛,馬不食粟58,君子以為忠。管仲鏤簋朱紘59,山楶藻梲60,孔子鄙其小器61。公叔文子62享63衛靈公64,史鰌65知其及禍;及戍66,果以富得罪出亡。何曾67日食萬錢,至孫以驕溢傾家。石崇68以奢靡誇人,卒以此死東市69。近世寇萊公70豪侈冠一時,然以功業大,人莫之非71,子孫習其家風,今多窮困。 65.史鰌(ㄑㄧㄡ):春秋衛國大夫。 關閉

184 課文與注釋:第六段   昔正考父54饘粥以餬口55,孟僖子知其後必有達人56。季文子57相三君,妾不衣帛,馬不食粟58,君子以為忠。管仲鏤簋朱紘59,山楶藻梲60,孔子鄙其小器61。公叔文子62享63衛靈公64,史鰌65知其及禍;及戍66,果以富得罪出亡。何曾67日食萬錢,至孫以驕溢傾家。石崇68以奢靡誇人,卒以此死東市69。近世寇萊公70豪侈冠一時,然以功業大,人莫之非71,子孫習其家風,今多窮困。 遭受。 關閉

185 課文與注釋:第六段   昔正考父54饘粥以餬口55,孟僖子知其後必有達人56。季文子57相三君,妾不衣帛,馬不食粟58,君子以為忠。管仲鏤簋朱紘59,山楶藻梲60,孔子鄙其小器61。公叔文子62享63衛靈公64,史鰌65知其及禍;及戍66,果以富得罪出亡。何曾67日食萬錢,至孫以驕溢傾家。石崇68以奢靡誇人,卒以此死東市69。近世寇萊公70豪侈冠一時,然以功業大,人莫之非71,子孫習其家風,今多窮困。 至。 關閉

186 課文與注釋:第六段   昔正考父54饘粥以餬口55,孟僖子知其後必有達人56。季文子57相三君,妾不衣帛,馬不食粟58,君子以為忠。管仲鏤簋朱紘59,山楶藻梲60,孔子鄙其小器61。公叔文子62享63衛靈公64,史鰌65知其及禍;及戍66,果以富得罪出亡。何曾67日食萬錢,至孫以驕溢傾家。石崇68以奢靡誇人,卒以此死東市69。近世寇萊公70豪侈冠一時,然以功業大,人莫之非71,子孫習其家風,今多窮困。 63.戍(ㄕㄨˋ):公叔文子之子。公叔文子卒,戍果然因富貴遭到衛靈公及夫人南子所忌恨,被迫逃亡至魯國。       關閉

187 課文與注釋:第六段   昔正考父54饘粥以餬口55,孟僖子知其後必有達人56。季文子57相三君,妾不衣帛,馬不食粟58,君子以為忠。管仲鏤簋朱紘59,山楶藻梲60,孔子鄙其小器61。公叔文子62享63衛靈公64,史鰌65知其及禍;及戍66,果以富得罪出亡。何曾67日食萬錢,至孫以驕溢傾家。石崇68以奢靡誇人,卒以此死東市69。近世寇萊公70豪侈冠一時,然以功業大,人莫之非71,子孫習其家風,今多窮困。 因為。 關閉

188 課文與注釋:第六段 67.何曾(ㄗㄥ):字穎考,陽夏(今河南省太康縣)人,西晉時官至太傅。性豪侈,日食萬錢,猶說無下箸(ㄓㄨˋ)處。至其孫綏(ㄙㄨㄟ),為東海王司馬越所殺,家遂覆亡。 關閉 昔正考父54饘粥以餬口55,孟僖子知其後必有達人56。季文子57相三君,妾不衣帛,馬不食粟58,君子以為忠。管仲鏤簋朱紘59,山楶藻梲60,孔子鄙其小器61。公叔文子62享63衛靈公64,史鰌65知其及禍;及戍66,果以富得罪出亡。何曾67日食萬錢,至孫以驕溢傾家。石崇68以奢靡誇人,卒以此死東市69。近世寇萊公70豪侈冠一時,然以功業大,人莫之非71,子孫習其家風,今多窮困。

189 課文與注釋:第六段 67.何曾(ㄗㄥ):字穎考,陽夏(今河南省太康縣)人,西晉時官至太傅。性豪侈,日食萬錢,猶說無下箸(ㄓㄨˋ)處。至其孫綏(ㄙㄨㄟ),為東海王司馬越所殺,家遂覆亡。 關閉 昔正考父54饘粥以餬口55,孟僖子知其後必有達人56。季文子57相三君,妾不衣帛,馬不食粟58,君子以為忠。管仲鏤簋朱紘59,山楶藻梲60,孔子鄙其小器61。公叔文子62享63衛靈公64,史鰌65知其及禍;及戍66,果以富得罪出亡。何曾67日食萬錢,至孫以驕溢傾家。石崇68以奢靡誇人,卒以此死東市69。近世寇萊公70豪侈冠一時,然以功業大,人莫之非71,子孫習其家風,今多窮困。 【成語】              無下箸處:滿桌菜肴,竟仍嫌無好菜可吃。形容飲食奢侈無度。 關閉

190 課文與注釋:第六段   昔正考父54饘粥以餬口55,孟僖子知其後必有達人56。季文子57相三君,妾不衣帛,馬不食粟58,君子以為忠。管仲鏤簋朱紘59,山楶藻梲60,孔子鄙其小器61。公叔文子62享63衛靈公64,史鰌65知其及禍;及戍66,果以富得罪出亡。何曾67日食萬錢,至孫以驕溢傾家。石崇68以奢靡誇人,卒以此死東市69。近世寇萊公70豪侈冠一時,然以功業大,人莫之非71,子孫習其家風,今多窮困。 每天飲食耗費非常多錢財。形容生活極為奢侈。【103統測】   關閉

191 課文與注釋:第六段   昔正考父54饘粥以餬口55,孟僖子知其後必有達人56。季文子57相三君,妾不衣帛,馬不食粟58,君子以為忠。管仲鏤簋朱紘59,山楶藻梲60,孔子鄙其小器61。公叔文子62享63衛靈公64,史鰌65知其及禍;及戍66,果以富得罪出亡。何曾67日食萬錢,至孫以驕溢傾家。石崇68以奢靡誇人,卒以此死東市69。近世寇萊公70豪侈冠一時,然以功業大,人莫之非71,子孫習其家風,今多窮困。 過度驕奢。 關閉

192 課文與注釋:第六段   昔正考父54饘粥以餬口55,孟僖子知其後必有達人56。季文子57相三君,妾不衣帛,馬不食粟58,君子以為忠。管仲鏤簋朱紘59,山楶藻梲60,孔子鄙其小器61。公叔文子62享63衛靈公64,史鰌65知其及禍;及戍66,果以富得罪出亡。何曾67日食萬錢,至孫以驕溢傾家。石崇68以奢靡誇人,卒以此死東市69。近世寇萊公70豪侈冠一時,然以功業大,人莫之非71,子孫習其家風,今多窮困。 68.石崇:字季倫,渤海南皮(今河北省南皮縣東北)人,西晉時官至衛尉。家產豐厚,與貴戚王愷(ㄎㄞˇ )等人競相鬥富。後趙王司馬倫專權,石崇全家被殺。    關閉

193 課文與注釋:第六段   昔正考父54饘粥以餬口55,孟僖子知其後必有達人56。季文子57相三君,妾不衣帛,馬不食粟58,君子以為忠。管仲鏤簋朱紘59,山楶藻梲60,孔子鄙其小器61。公叔文子62享63衛靈公64,史鰌65知其及禍;及戍66,果以富得罪出亡。何曾67日食萬錢,至孫以驕溢傾家。石崇68以奢靡誇人,卒以此死東市69。近世寇萊公70豪侈冠一時,然以功業大,人莫之非71,子孫習其家風,今多窮困。 69.東市:此指刑場。漢時在長安東市處決人犯,故稱。   關閉

194 課文與注釋:第六段   昔正考父54饘粥以餬口55,孟僖子知其後必有達人56。季文子57相三君,妾不衣帛,馬不食粟58,君子以為忠。管仲鏤簋朱紘59,山楶藻梲60,孔子鄙其小器61。公叔文子62享63衛靈公64,史鰌65知其及禍;及戍66,果以富得罪出亡。何曾67日食萬錢,至孫以驕溢傾家。石崇68以奢靡誇人,卒以此死東市69。近世寇萊公70豪侈冠一時,然以功業大,人莫之非71,子孫習其家風,今多窮困。 70.寇萊公:寇準,字平仲,北宋華州下邽(今陝西省渭南市北)人,太宗時進士,真宗時為相,封萊國公。生活奢華,家中廚廁亦燃巨燭,而不點便宜的油燈。              關閉

195 課文與注釋:第六段   昔正考父54饘粥以餬口55,孟僖子知其後必有達人56。季文子57相三君,妾不衣帛,馬不食粟58,君子以為忠。管仲鏤簋朱紘59,山楶藻梲60,孔子鄙其小器61。公叔文子62享63衛靈公64,史鰌65知其及禍;及戍66,果以富得罪出亡。何曾67日食萬錢,至孫以驕溢傾家。石崇68以奢靡誇人,卒以此死東市69。近世寇萊公70豪侈冠一時,然以功業大,人莫之非71,子孫習其家風,今多窮困。 當代第一。冠,音ㄍㄨㄢˋ,第一。 關閉

196 課文與注釋:第六段   昔正考父54饘粥以餬口55,孟僖子知其後必有達人56。季文子57相三君,妾不衣帛,馬不食粟58,君子以為忠。管仲鏤簋朱紘59,山楶藻梲60,孔子鄙其小器61。公叔文子62享63衛靈公64,史鰌65知其及禍;及戍66,果以富得罪出亡。何曾67日食萬錢,至孫以驕溢傾家。石崇68以奢靡誇人,卒以此死東市69。近世寇萊公70豪侈冠一時,然以功業大,人莫之非71,子孫習其家風,今多窮困。 71.人莫之非:即「人莫非之」。沒有人敢批評他。    關閉

197 課文與注釋:第六段   昔正考父54饘粥以餬口55,孟僖子知其後必有達人56。季文子57相三君,妾不衣帛,馬不食粟58,君子以為忠。管仲鏤簋朱紘59,山楶藻梲60,孔子鄙其小器61。公叔文子62享63衛靈公64,史鰌65知其及禍;及戍66,果以富得罪出亡。何曾67日食萬錢,至孫以驕溢傾家。石崇68以奢靡誇人,卒以此死東市69。近世寇萊公70豪侈冠一時,然以功業大,人莫之非71,子孫習其家風,今多窮困。 習慣。 關閉

198 課文與注釋:第六段   昔正考父54饘粥以餬口55,孟僖子知其後必有達人56。季文子57相三君,妾不衣帛,馬不食粟58,君子以為忠。管仲鏤簋朱紘59,山楶藻梲60,孔子鄙其小器61。公叔文子62享63衛靈公64,史鰌65知其及禍;及戍66,果以富得罪出亡。何曾67日食萬錢,至孫以驕溢傾家。石崇68以奢靡誇人,卒以此死東市69。近世寇萊公70豪侈冠一時,然以功業大,人莫之非71,子孫習其家風,今多窮困。 最後。 關閉

199 課文與注釋:第六段 段旨:舉例說明「儉則得福,奢則致禍」的道理。    關閉       

200 課文與注釋:第六段 段析:緊承前段,分別從節儉和奢侈,列舉古往今來的二個崇儉事例(正例)、五個尚奢事例(反例)加以證明。本段以實例證明前段的理論,凸顯出儉福奢亡的要旨。   關閉       

201 課文與注釋:第六段 語譯:從前正考父吃稀飯過日子,孟僖子預料他的後代一定有賢達的人。季文子做過三個君王的宰相,姬妾不穿絲綢衣服,馬不餵食粟米,君子認為他忠心。管仲用雕花器皿,佩紅色帽帶,房屋有刻著山形圖案的斗拱和繪有水藻花紋的短柱,孔子輕視他器量狹小。公叔文子宴請衛靈公,史鰌知道他將招來災禍;等他兒子戍時,果然因為富貴豪奢而獲罪,逃亡外國。何曾每日花一萬錢的食費,到了孫子那一代終因浪費過度而全家覆亡。石崇以豪富奢靡向人誇耀,最後因此死於刑場。近代寇萊公的豪華奢侈是當代第一,但因為功業太大,沒有人敢批評他,子孫習慣了這種家風,現在大多已窮困了。       關閉

202 課文與注釋:第六段 昔正考父饘粥以餬口。 →形容正考父生活儉約。 季文子相三君,妾不衣帛,馬不食粟。 →強調季文子雖為大官,仍能以儉持家。
管仲鏤簋朱紘,山楶藻梲,孔子鄙其小器。 →說明管仲生活豪侈且僭禮越分。這是小中見大(從小地方見其人格)的寫法。 公叔文子享衛靈公,史鰌知其及禍。 →史鰌認為公叔文子身為大夫卻富有,而君王卻是貪求無饜之人,必然招致禍端。 關閉

203 課文與注釋:第六段 饘粥以餬口。 ﹝轉品﹞名→動 鏤簋朱紘,山楶藻梲。 ﹝對偶﹞ 日食萬錢。 ﹝誇飾﹞ 卒以此死東市。
﹝借代﹞(「東市」借指刑場) 人莫之非。 ﹝倒裝﹞(「人莫非之」的倒裝) 關閉

204 隨堂Q&A 此段舉了很多事例,哪幾位人物是正例?哪幾位是反例? 正考父、管仲、季文子、公叔文子、何曾、石崇、寇萊公 正例:正考父、季文子 反例:管仲、公叔文子、何曾、石崇、 寇萊公

205 課文與注釋:第七段 其餘以儉立名,以侈自敗者多矣,不可遍數,聊72舉數人以訓汝。汝非徒73身當服行74,當以訓汝子孫,使知前輩之風俗云75。
段旨 段析 語譯    其餘以儉立名,以侈自敗者多矣,不可遍數,聊72舉數人以訓汝。汝非徒73身當服行74,當以訓汝子孫,使知前輩之風俗云75。 授課大綱

206 課文與注釋:第七段 其餘以儉立名,以侈自敗者多矣,不可遍數,聊72舉數人以訓汝。汝非徒73身當服行74,當以訓汝子孫,使知前輩之風俗云75。
  其餘以儉立名,以侈自敗者多矣,不可遍數,聊72舉數人以訓汝。汝非徒73身當服行74,當以訓汝子孫,使知前輩之風俗云75。 不能全部說盡。遍,音ㄅㄧㄢˋ。全部。數,音ㄕㄨˇ。 (相似:數不勝數、不勝枚舉、恆河沙數) (相反:屈指可數、寥寥無幾、寥寥可數)                         關閉

207 課文與注釋:第七段 其餘以儉立名,以侈自敗者多矣,不可遍數,聊72舉數人以訓汝。汝非徒73身當服行74,當以訓汝子孫,使知前輩之風俗云75。
  其餘以儉立名,以侈自敗者多矣,不可遍數,聊72舉數人以訓汝。汝非徒73身當服行74,當以訓汝子孫,使知前輩之風俗云75。 72.聊:姑且。 關閉

208 課文與注釋:第七段 其餘以儉立名,以侈自敗者多矣,不可遍數,聊72舉數人以訓汝。汝非徒73身當服行74,當以訓汝子孫,使知前輩之風俗云75。
  其餘以儉立名,以侈自敗者多矣,不可遍數,聊72舉數人以訓汝。汝非徒73身當服行74,當以訓汝子孫,使知前輩之風俗云75。 73.非徒:不但、不僅。 關閉

209 課文與注釋:第七段 其餘以儉立名,以侈自敗者多矣,不可遍數,聊72舉數人以訓汝。汝非徒73身當服行74,當以訓汝子孫,使知前輩之風俗云75。
  其餘以儉立名,以侈自敗者多矣,不可遍數,聊72舉數人以訓汝。汝非徒73身當服行74,當以訓汝子孫,使知前輩之風俗云75。 74.服行:實踐。服,實行。 關閉

210 課文與注釋:第七段 其餘以儉立名,以侈自敗者多矣,不可遍數,聊72舉數人以訓汝。汝非徒73身當服行74,當以訓汝子孫,使知前輩之風俗云75。
  其餘以儉立名,以侈自敗者多矣,不可遍數,聊72舉數人以訓汝。汝非徒73身當服行74,當以訓汝子孫,使知前輩之風俗云75。 此指「家風」,即首段「世以清白相承」的家風。   關閉

211 課文與注釋:第七段 其餘以儉立名,以侈自敗者多矣,不可遍數,聊72舉數人以訓汝。汝非徒73身當服行74,當以訓汝子孫,使知前輩之風俗云75。
  其餘以儉立名,以侈自敗者多矣,不可遍數,聊72舉數人以訓汝。汝非徒73身當服行74,當以訓汝子孫,使知前輩之風俗云75。 75.云:句末語助詞。 關閉

212 課文與注釋:第七段 段旨:期許司馬康身體力行並傳為家訓。     關閉       

213 課文與注釋:第七段 段析:說明寫作本文的動機,以結束全文。末句與篇首首句構成首尾照應。     關閉       

214 課文與注釋:第七段 語譯:其他因為節儉而得美名,因為奢侈而失敗的例子太多了,不能一一列舉,姑且舉出幾個人來告誡你。你不僅要親身實踐,更應該告誡你的子孫,讓他們知道前人的風俗。       關閉

215 字詞比較:一字多義 服 (名)衣服和飾物 長者加以金銀華美之服,輒羞赧棄去之。 (動)穿著 亦不敢服垢弊以矯俗干名,但順吾性而已。
(動)實行 汝非徒身當服行,當以訓汝子孫。 (動)擔任、從事 有事,弟子服其勞。(《論語‧為政》) (動)吃、食用 君從其言,日服湯劑而傅以善藥。(方孝孺〈指喻〉) (動)欽佩、順從 佩服、心服口服。 (動)適應 水土不服。

216 字詞比較:一字多義 應 ㄧㄥ (副)當、該 1.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杜甫旅夜書懷) 2.應該、應有盡有。 ㄧㄥˋ (動)回答
應之曰:孔子稱「與其不遜也,寧固」。 (動)應合 1.絃而鼓之,金聲而玉應。(《郁離子》「工之僑為琴」) 2.負者歌於途,行者休於樹,前者呼,後者應。(歐陽脩〈醉翁亭記〉) (動)對付 隨機應變、應付自如。 (動)適合 得心應手。 (動)接受 應聘、應命。

217 字詞比較:一字多義 乃 (動)是 與先君子善,謂獄中語乃親得之於史公云。(方苞〈左忠毅公軼事〉) (連)卻
1古人以儉為美德,今人乃以儉相詬病。 2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韓愈〈師說〉) (連)便、就 1公辨其聲,而目不可開,乃奮臂以指撥眥。(方苞〈左忠毅公軼事〉) 2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陶淵明〈桃花源記〉) (副)才 同年曰:「君賜不可違也。」乃簪一花。 (副)竟然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陶淵明〈桃花源記〉) (代)你、你的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

218 字詞比較:一字多義 病 (名)缺點 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為病。 (名)疾病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杜甫〈旅夜書懷〉) (動)非議
古人以儉為美德,今人乃以儉相詬病。 (動)疲憊 在陳絕糧,從者病,莫能興。(《論語‧衛靈公》) (動)禍害、損害 吾將飢寒焉,不病於無雞乎?(《郁離子》「趙人患鼠」) (動)憂慮 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論語‧衛靈公》) (動)生病、患病 她病了三天,變得相當憔悴。

219 字詞比較:一字多義 干 (名)盾牌。借指武器 干戈。 (動)冒犯、觸犯 干犯。 (動)求取、營求 亦不敢服垢弊以矯俗干名,但順吾性而已。
(動)強行參預 干政。 (動)關聯、涉及 相干、干連、干卿底事(與你有何相關,指多管閒事)。

220 字詞比較:一字多義 非 (動)反對、批評 1.當時士大夫家皆然,人不相非也。 2.苟或不然,人爭非之。
3.近世寇萊公豪侈冠一時,然以功業大,人莫之非。 (動)不是 1.酒非內法,果、肴非遠方珍異,食非多品,器皿非滿案,不敢會賓友。 2.宴酣之樂,非絲非竹。(歐陽脩〈醉翁亭記〉) 3.棄禮義,捐廉恥,非一朝一夕之故。(顧炎武〈廉恥〉) (形)不對的、不善的 非分之想。 (形)不同的 物是人非、人事已非。 (名)過失、惡行 為非作歹、文過飾非。

221 字詞比較:一字多義 蔽 弊 敝 幣 斃 (ㄅㄧˋ) (動)遮蓋、擋住 1.平生衣取蔽寒。 2.衣不蔽體。 (動)欺瞞 蔽塞、蒙蔽。
(動)概括 一言以蔽之。 (形)破舊 不敢服垢弊以矯俗干名。 (形)疲困 疲弊。 (名)害處、毛病 弊病、有利無弊、興利除弊。 (名)作假、欺詐蒙騙的事 營私舞弊、作弊。 (動)敗壞 風俗頹敝如是。 視若敝屣、敝帚自珍、敝車羸馬。 (形)對與自己有關事物的謙稱 敝舍、敝姓、敝國、敝校。 (名)國家法定的通貨 錢幣、紙幣、外幣、硬幣、金幣。 (動)死亡 倒斃、擊斃、槍斃、溺斃。

222 字詞比較:形近字 靡 糜 ㄇㄧˇ 奢侈 浮靡、靡靡之音 華麗的 靡衣玉食(形容豪華奢侈的生活) 順勢倒下 所向披靡、風靡一時 沒有 鉅細靡遺
ㄇㄧˊ 通「糜」,腐敗 靡爛 濃稠的稀飯 何不食肉糜 腐敗 國家之事,糜爛至此。(方苞左忠毅公軼事) 授課大綱

223 賞析   〈訓儉示康〉是中國家訓文章中的典範作品,司馬光在文中用平實自然的語氣,闡述「儉」為修養德性的基礎,並訓誨其子應身體力行,並傳於後世。

224 賞析   全文共分七段:第一段作者現身說法,先強調「清白」家風,再自述生性崇尚儉樸,口吻親切。第二段仍從自己說起,用「眾人皆以奢靡為榮」,來對照「吾心獨以儉素為美」,同時又引用三句孔子的話,說明「儉」的重要。第三段藉過去儉樸之風對照今日奢侈之俗,慨嘆當代風氣日趨侈靡。第四段列舉當代名賢李文靖公、參政魯公、張文節三人躬行儉約的事例,從正面說明「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的道理。

225 賞析   全文共分七段:第一段作者現身說法,先強調「清白」家風,再自述生性崇尚儉樸,口吻親切。第二段仍從自己說起,用「眾人皆以奢靡為榮」,來對照「吾心獨以儉素為美」,同時又引用三句孔子的話,說明「儉」的重要。第三段藉過去儉樸之風對照今日奢侈之俗,慨嘆當代風氣日趨侈靡。第四段列舉當代名賢李文靖公、參政魯公、張文節三人躬行儉約的事例,從正面說明「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的道理。 原指觀世音菩薩為教導眾生,因眾生的不同因緣,而化現適當的各種身分。後比喻以親身經歷為例證,來勸導別人。     關閉

226 賞析   第五段引用御孫的話,議論節儉與奢侈對於「君子」、「小人」的影響。第六段連舉七例,用正考父、季文子「崇儉」的正例,對照管仲、公叔文子、何曾、石崇、寇萊公「尚奢」的反例,清楚揭示「儉可立德,奢則致敗」的道理。最後一段總結全文,並交代垂訓子孫的用意。

227 賞析   本文以夾敘夾議的筆法,穿插古代聖賢名言,並舉出豐富的事例證明論點,使立論更有說服力,而不致流於空泛。同時,不斷採用正反對比的方式,透過人物、風俗、習性、奢儉的對照,凸顯文章主旨「儉」的重要。全文結構謹嚴,層層深入,立意深遠,仔細玩味,殷殷告誡之意躍然紙上。 授課大綱

228 授課大綱

229 課文引導問題設計 一、司馬光以儉素為美,這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答:從文中「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可知司馬光家風清白,從小就培養出他不喜華靡的天性。 二、孔子說「與其不遜也,寧固」,在論「儉」的本文中,孔子這句話所表達的立場為何? 答:認為過度奢侈與過度節儉都不好,但是若要選擇,與其奢侈而不謙遜,寧可節儉而固陋。表達他認為奢侈危害較大的立場。

230 課文引導問題設計 三、第三段所論述的主題為何?作者採用什麼樣的舉例方法來論述主題? 答:第三段的論述主題是「近歲風俗尤為侈靡」,下文所舉的例子皆是由此而發。而本段的舉例方式是取「宴客」一事,以「今」、「昔」對比的筆法,就買酒、果肴、器用各方面的準備,及眾人面對酒宴豐盛與否的態度,呈現出「今侈」、「昔儉」之別,慨嘆風氣日漸奢靡。

231 課文引導問題設計 四、第四段舉了數則行事簡樸的例子,你可以找出作者安排事例先後順序的用意嗎? 答:第一個是李文靖「居住」節儉之例,第二個是魯宗道「飲食」節儉之例,第三個是張文節「自奉養」節儉之例。由於張文節的「自奉養」可包括衣、食、住、行等一般生活狀況,正可為上述「住」、「食」之總結,再加上張文節還有「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的警語可資鑑戒,故置於後,以助結語。

232 課文引導問題設計 五、請分析第五段作者引御孫之言後的論述脈絡。 答:作者引「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後,即就「儉」、「侈」兩面論其得失。由「儉則寡欲」開始,分「君子」與「小人」二方面闡述儉的益處;再言「侈則多欲」,同樣從「君子」與「小人」的角度分析侈的害處。之所以分「君子」與「小人」來檢視得失,是因為這樣可以同時論及「儉」、「侈」對社會不同層面的影響。同時,在這樣的對比之下,「侈」的害處明顯浮現,也襯托出「儉」的重要。 授課大綱

233 問題與討論 一、正反對照比較的手法,是本文極明顯的特色。請指出例證,並說明它在文章中的作用。 參考答案 二、在過去的農業社會裡,資源有限,所以崇尚節儉。而到了工商社會,為了促進生產,則往往鼓勵消費。面對如此的演變,請問你有什麼看法? 參考答案 授課大綱

234 問題與討論參考答案 一、〈訓儉示康〉一文藉由儉與奢的正反對照來凸顯中心議題。第一段從自身敘述引題,第二段便以「眾人皆以奢靡為榮,吾心獨以儉素為美」,將文章寫作導入儉與奢的正反對照。以下數段大量舉證古今事例,也都是正反對照方式的運用。一般來說,單面論述往往給人理所當然而不夠客觀公正的感覺,而從正反兩面對照立論,自然拉大距離,造成更為強烈深刻的印象。有人說:「對照的效果是兩者之積,而不僅是兩者之和。」杜甫詩:「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可說就是一個極佳的例證。然則本文所引述的各種奢侈的事例以及它們所導致的後果,如能令人凜然心驚,則作者對儉的訴求,不就自然而然讓人接受了嗎? 關閉

235 問題與討論參考答案 二、朱子〈治家格言〉說:「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這句話很能表示傳統對「儉」的認知。在農業社會,吃的、穿的,真的是「來處不易」、「物力維艱」,生活常有匱乏之虞,因此先聖先賢都大力提倡節儉。自從工業革命後,產品大量開發,為了促進生產,則往往鼓勵消費。然而消費是奢侈嗎?「消費」與「奢侈」是有差別的,奢侈一定是消費,但消費不一定要奢侈。例如:進口價值百萬的轎車是奢侈,但花大錢建學校、醫院、文藝表演場所卻不是奢侈,因為可提升生活品質。〈訓儉示康〉強調的是個人節儉的問題,其實在現代社會中除了個人外,政府也要節儉。政府如何節儉呢?如在財政支出更審慎、節能減碳……。最後值得一提的:節儉是「節省開支」,除了「節流」,「開源」也很重要。 關閉

236 測驗與練習:基礎測驗 ( )1.下列「 」中的文字,何者音、義皆正確? (A)二十「忝」科名:音ㄊㄧㄢ,羞愧 (B)服垢弊以矯俗「干」名:音ㄍㄢ,違背 (C)眾人皆以奢「靡」為榮:音ㄇㄧˇ,奢侈 (D)此為宰相廳事誠「隘」:音ㄧˋ,狹窄 C (A)音ㄊㄧㄢˇ。(B)求取。(D)音ㄞˋ。

237 測驗與練習:基礎測驗 (  )2.下列文句,何者用字完全正確?  (A)那種目中無人的態度、極盡奢侈的生活,早已為人所垢病 (B)怕吵醒熟睡中的母親,她輕輕關上門,囁手囁腳地進了房間 (C)這個地區經過幾場水患,民生凋敝,非常需要重建的財力與物力 (D)受到經濟不景氣的影響,許多人只能找到一個勉強醐口的工作 C (A)「垢」病→「詬」病。(B)「囁」手「囁」腳→「躡」手「躡」腳。(D)「醐」口→「餬」口。

238 測驗與練習:基礎測驗 ( )3.下列各組「 」中文字的意義,何者兩兩相同? (A)會「數」而禮勤/常「數」月營聚 (B)今人乃以儉「相」詬病/張文節為「相」 (C)以約失之者,「鮮」矣/寡廉「鮮」恥 (D)「顧」人之常情/「顧」此失彼 C (A)頻繁(音ㄕㄨㄛˋ)/多(音ㄕㄨˋ)。(B)互相(音ㄒㄧㄤ)/宰相(音ㄒㄧㄤˋ)。(C)少(音ㄒㄧㄢˇ)。(D)但是/關注、照應。

239 測驗與練習:基礎測驗 ( )4.下列「 」中的文字,何者的詞性是由形容詞轉為動詞? (A)「遠」罪豐家 (B)故就酒家「觴」之 (C)乃「簪」一花 (D)妾不「衣」帛 A (B)(C)(D)皆是由名詞轉為動詞。

240 測驗與練習:基礎測驗 ( )5.「選擇(比較)關係」的複句乃用以表達所說的二件事物不能並存,必須從中加以選擇。下列文句,何者不屬之? (A)禮,與其奢也,寧儉 (B)苟或不然,人爭非之,以為鄙吝 (C)奢則不遜,儉則固。與其不遜也,寧固 (D)大丈夫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B (A)在「奢」與「儉」之間選擇「儉」。 (B)為假設關係:「如果」不為宴席大肆鋪張地準備,人們「就會」批評他吝嗇。(C)在「不遜」與「固」之間選擇「固」。(D)在「玉碎」與「瓦全」之間選擇「玉碎」。此句比喻人寧願保全節操而死,也不苟且求活。亦可比喻人為了堅持某種信念而不計犧牲,奮鬥到底。

241 測驗與練習:基礎測驗 ( )6.下列各組詞語,何者的使用意義兩兩相反? (A)公孫布被/矯俗干名 (B)鏤簋朱紘/山楶藻梲 (C)深謀遠慮/鼠目寸光 (D)饘粥餬口/粗茶淡飯 C (A)皆指違背習俗或常態以求取虛名。 (B)皆用以形容管仲居所的奢侈華美及越禮。 (C)周密謀劃,長遠考慮/形容人目光短淺,識見狹小。 (D)皆可指簡樸儉約的生活。

242 測驗與練習:基礎測驗 ( )7.「一旦異於今日,家人習奢已久,不能頓儉,必致失所。」此句意即: (A)由奢入儉難 (B)由儉入奢易 (C)奢則不遜,儉則固 (D)以約失之者,鮮矣 A

243 測驗與練習:基礎測驗 (  )8.下列對於〈訓儉示康〉一文文句的說明,何者正確? (A)「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以矯俗干名」為司馬光自述貧寒苦況 (B)「走卒類士服,農夫躡絲履」說明當時社會人人積極向上,努力求取更高成就 (C)「風俗頹敝如是,居位者雖不能禁,忍助之乎」指出為官者必須順應民情 (D)「君子寡欲,則不役於物,可以直道而行」意近於「無欲則剛」 D (A)自述不講究吃穿,但也不會為了求得清名而故意穿著破舊的衣服。(B)指出當時社會奢靡成風的狀況。(C)委婉地指責領導階層未盡移風易俗的責任。(D)無欲則剛:人無私欲,則能守正不阿。

244 測驗與練習:基礎測驗 ( )9.下列關於〈訓儉示康〉一文的敘述,何者正確?   (A)全文以「訓」為主題,內容展現父親對兒子的諄諄教誨 (B)文章立意的深思遠慮,堪稱為史傳散文的典範 (C)文中述及當時風俗,士大夫的奢靡和走卒、農夫的儉素形成鮮明對比 (D)舉大量事例為證,並引用聖賢名言,使文章議論不致流於空泛 D (A)以「儉」為主題。 (B)家訓散文的典範。 (C)走卒、農夫同樣奢靡。

245 測驗與練習:基礎測驗 (  )10.下列關於司馬光的敘述,何者錯誤? (A)字君實,世稱涑水先生,死後受封為溫國公 (B)提倡古文,獎掖後進,被推為宋代古文運動的領袖 (C)神宗時,因批評新法而與王安石不合,自行求去 (D)耗費十數年,完成一部歷史鉅作《資治通鑑》 B (B)所述為歐陽脩。

246 測驗與練習:進階練習 一、司馬光從正反二個角度援引許多例證,不僅使文章內容充實,也凸顯了節儉的重要性。以下列出文中引用的事例,請判斷其為正例(節儉例)或是反例(奢侈例),並將答案填入表格中。

247 事 例 性質 正例 反例 正例 正例 反例 反例 正例 反例 反例 例 李文靖公為相,治居第於封丘門內,廳事前僅容旋馬。 正例 1
事 例 性質 李文靖公為相,治居第於封丘門內,廳事前僅容旋馬。 正例 1 參政魯公為諫官,真宗遣使急召之,得於酒家。……對曰:「臣家貧,客至無器皿、肴、果,故就酒家觴之。」 2 管仲鏤簋朱紘,山楶藻梲,孔子鄙其小器。 3 季文子相三君,妾不衣帛,馬不食粟,君子以為忠。 4 張文節為相,自奉養如為河陽掌書記時。 5 何曾日食萬錢,至孫以驕溢傾家。 6 公叔文子享衛靈公,史鰌知其及禍;及戍,果以富得罪出亡。 7 正考父饘粥以餬口,孟僖子知其後必有達人。 8 石崇以奢靡誇人,卒以此死東市。 9 近世寇萊公豪侈冠一時,然以功業大,人莫之非,子孫習其家風,今多窮困。 正例 反例 正例 正例 反例 反例 正例 反例 反例

248 測驗與練習:進階練習 二、〈訓儉示康〉中,司馬光對兒子諄諄教誨,強調以「儉」為立身處世的根本法則,期望以良好的家風世代相承,堪稱家訓文字的典範。假設你已是一位父親(或母親),你想要以什麼態度或精神傳家?又該如何告訴、勉勵後代呢?請以父親(或母親)的身分,仿寫一篇家訓類的散文。題目自訂。

249 測驗與練習:進階練習 引導寫作: 1請先想想:自己有沒有座右銘或信奉的格言佳句?生活中有什麼核心價值(如禮節、正義、節儉、孝順等)? 2「例證」是說服他人最好的工具,可多舉古今中外的事例或名言以佐助自己的看法。若能像〈訓儉示康〉一樣,正反皆舉,更能凸顯中心思想的價值。 授課大綱

250 圖片集錦 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書影 圖片來源:《四部叢刊正編》,臺灣商務印書館

251 圖片集錦 《資治通鑑》書影 圖片來源:《中華古文明大圖集第六部》,宜新文化事業公司

252 圖片集錦 司馬光墨跡 圖片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

253 圖片集錦 楶與梲 (拱、斗合稱「楶」)

254 圖片集錦 春秋陳侯簋:其兩端有對稱的龍型耳,腹部是波曲紋的浮雕。 圖片來源:《中華五千年文物集刊青銅器篇7》,中華五千年文物集刊編輯委員會

255 圖片集錦 司馬光砸缸(畫)

256 圖片集錦 司馬光砸缸(象牙雕刻) 圖片來源:

257 圖片集錦:粉彩碗上的故事 景德鎮粉彩蓋碗。出自景德鎮瑞恩堂熊漢斌之手,手工拉坯、熊師傅親手繪畫,題材是司馬光砸缸救友。
圖片來源:

258 圖片來源:http://zuojian20070807. blog. 163
圖片來源:

259 圖片來源:http://zuojian20070807. blog. 163
圖片來源:

260 司馬光小時候(右) 圖片來源:

261 打破水缸,同伴獲救 圖片來源:

262 圖片集錦:粉彩碗上的故事 回到家換了衣服就開始讀書
圖片來源:

263 圖片集錦:粉彩碗上的故事 被救的同伴後來便去鬥蟋蟀了
圖片來源:

264 男人簪花發展到宋代,成為上層社會身分地位的象徵。每逢重大節慶,例如郊祀回鑾、宮廷會宴和新進士聞喜宴等,皇帝都要賜花給臣僚。
圖片來源:

265 簪花圖:此圖似是取意韓魏公邀客品賞芍藥名品—金帶之軼事。據說「此花開者,城中必出宰相」,後果如此言,品賞此花的人,後皆入相。
授課大綱 圖片來源:


Download ppt "九、訓儉示康 司馬光."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