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無尊近日迷上線上遊戲,經常在放學之後留連於網路,甚至在晚上父母就寢之後,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無尊近日迷上線上遊戲,經常在放學之後留連於網路,甚至在晚上父母就寢之後,"—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2 無尊近日迷上線上遊戲,經常在放學之後留連於網路,甚至在晚上父母就寢之後,
仍偷偷掛網而徹夜未眠。 第二次定期考查那天早上七點整,鬧鐘響起。無尊伸一伸懶腰,但是,眼睛仍盯著 電腦螢幕,因為「不死人」、「戰士者」和無尊所扮演的「神魔一號」正合作攻擊一個 120級的NPC魔王,戰況十分緊張。原來,無尊已經接連著二夜練功沒睡覺,更遑論說 要準備考試了。好不容易打敗魔王後,聊天室傳來……

3 「不死人」:爽!三天的努力才K掉這個王。 「神魔一號」:是呀!真爽! 「戰士者」:天亮了,今天好像是定期考查?有幾節可以「補眠」?
「不死人」:是三天前才在線上遊戲認識的「戰友」,無尊連對方是誰都不清楚,彼此間只以遊戲中的虛擬角色稱呼;而「戰士者」是同學校的九年級學長,平日常常缺曠課,留連在網咖。 「神魔一號」:校門口見喔! 「不死人」:偶要上班企了,886! 「 戰 士 者 」: 學弟,晚上再合作哦, 聽說下 一關的BOSS更刺激,81! 無尊匆忙地整理一下東西,就出門了。 「不死人」是三天前才在線上遊戲認識的「戰友」,無尊連對方是誰都不清楚,彼此間只以遊戲中的虛擬角色稱呼;而「戰士者」是同學校的九年級學長,平日也很少到校上課。

4 網路誘因 網路虛擬化的生活已經和真實的生活密不可分,在網路可以快速的搜尋生活或學業上的解答,兒少為了找尋資料,可能漫遊在大量的網頁之間而不自知。 網路上也成為人際關係的一環,當同學、朋友都有網路上的部落格、日誌,每天聊著某個交友群社的內容,如果您沒有一個網路上的暱稱,是不是會擔心無法加入他們的討論呢? 而類似無尊的故事您是否聽過呢?為什麼無尊會沉迷於線上遊戲呢?線上遊戲的畫面絢麗、角色多樣化、故事虛擬化,都可能讓成人難以抗拒,對於兒少而言,當然更是容易一玩再玩無法控制。

5 網路成癮v.s.網路沉迷 如果使用網路的時間越拉越長,整天只在網路上活動,忽略了平常休閒、工作等正事,與原本的朋友群漸行漸遠,只願意在網路上跟人聊天,或是寧願漫無目的的瀏覽網頁,也不願意完成學業工作,甚至到沒有網路使用的時候,就會焦躁不安、情緒失調,進而影響到日常作息。

6 網路成癮v.s.網路沉迷 而網路沉迷可分為下列五種類型: 網路性沉迷:對於成人網站上的網路性愛及色情圖片的強迫使用。
網路人際沉迷:過度投入在線上的人際關係。 網路強迫行為:沉迷於網路交易、線上購物或網路賭博。 資訊不足恐懼:擔心資訊不足而習慣飆網或資料搜尋。 網路遊戲沉迷:沉迷於網路遊戲當中。

7 網路沈迷的原因 造成網路沉迷的原因很多,有些是因為對網路科技的好奇心與新鮮感,加上被網際網路虛擬人際互動所吸引,而熱衷於網路交友而逐漸入迷;有些則是因為網路線上遊戲既新奇又刺激,互動多且挑戰難度高,有時需要盟友們的相互支援才能戰勝的,然此功力與戰果亦非一蹴可及的,自然較易步入沉迷之途。一般而言,當網路活動成為一個人生活中的主要部分之後,就會漸漸延長使用網路時間,最終導致網路沉迷。 尋求他人認同 網路世界提供隱密性,個人可以使用不同的身份,也能為自己取喜愛的暱稱,發表個人的言論、作品。虛擬世界的隱密性,讓人敢於表達情緒、想法與個性,並且能勇敢地敞開心胸,談論個人的喜、怒、哀、樂與欲望。

8 網路沈迷的原因 人際關係與友伴的渴求 好奇與求勝心的驅使 同儕的壓力與行為模仿
人類是群體動物。當一個人無法在現實社會(含家庭和學校)中滿足人際關係,或者遭到挫折時,網際空間 (Cyberspace) 也就成為他開闢人際關係的另一資訊社會或友伴需求的場所。 好奇與求勝心的驅使 人類與生俱來有著探索萬事萬物的好奇心與求知欲之本能,對於網路虛擬世界到底是什麼,充滿著好奇、試圖接觸它與了解它。 同儕的壓力與行為模仿 同儕朋友大家相聚在一起時,最新網路訊息,網路語言、網路笑話、網路交友、線上遊戲等等,便會成為彼此之間聊天話題,因而若不經常上網瀏覽或勤練功,就無法與同儕在一起交換經驗,說出自己的看法。

9 網路沈迷的後果 網路沈迷者對於日常生活作息、課業、與家人的關係、經濟甚至健康都會受影響。
逃避現實生活、學業及升學壓力日夜上網,睡眠不足,沒有時間唸書,課業表現也就每況愈下,課業壓力大又成績不好,逃避現實,網路也就成為他逃避現實與挫折的場所,形成惡性循環。

10 網路沈迷的後果 只要長時間使用網路,如漫遊於各種網站、使用線上遊戲或即時通訊,均有可能導致網路沉迷傾向。
網路沉迷對個人的身心、學業、人際、家庭、行為皆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 花太多時間在網路上,可能就忽略跟家人相處機會,現實生活中人際關係的萎縮,甚至因為日夜上網,睡眠不足,沒有時間唸書,上課又精神不繼,吸收能力差,當然課業表現也就每況愈下,課業壓力大又成績不好,只好逃避現實,網路也就成為他逃避現實與挫折的場所,最後越陷越深,形成惡性循環。 網路沉迷除了對一個人心理、人際問題有負面影響外,它也會造成的身體的額外負擔。如果上網成癮,眼睛長時間一直注視著電腦螢幕,身體姿勢維持固定與僵硬,就容易造成健康問題。 長期持續上網或到網路咖啡廳,就須付出為數可觀的上網費用,犯罪問題也就伴隨而生。

11 網路沉迷解決之道 (S.A.F.E.) 1.Skill(學習問題解決技術):現實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個人無法處理的困難,但我們有圖書館、有專家學者、有老師及輔導人員可以幫助我們,沉迷於網路世界中是無法解決現實中的問題。學習面對問題、處理問題的正確態度,就能避免產生網路沉迷的現象。 2.Assessment(評鑑辨識):我們應該學習正確使用網路的觀念,辨識何種行為是符合倫理規範,學習透過網路交友以建立人際關係和自我保護,例如不惡意留言、不瀏覽色情網頁、不沉迷於網路遊戲。

12 網路沉迷解決之道 (S.A.F.E.) 3.Field(開拓生活領域):網際網路的虛擬生活只是軟體程式交集的世界,而且網路交友的危險高。我們應該多參加親友間的活動、學習關心身邊的朋友,幫助自己開拓真實社會人際互動關係。 4.Efficiency(時間控制):學習規劃自我的時間,也可以降低網路沉迷的機會,發展多樣性的休閒娛樂,而非將時間完全花費在網路之上。也可以使用一些定時的軟體提醒自己,該暫時離開電腦一段時間。

13 網路沈迷的自我診斷 網路沈迷常在不知不覺中形成,至於如何判斷自己是否過度沈迷於網路活動呢?我們大致可從以下量表之自診斷分數由得知。 編號
項     目 1 每週上網超過40小時以上,並忽略了真實生活中的活動與人際關係 2 曾努力想控制或停止使用網路,有多次失敗的經驗 3 網路的使用逐漸超出原來預期的頻率與時間 4 我寧願有更多時間花在上網而不願與家人相處聊天 5 上網對我來說件快樂的事 6 學校課業、親子關係及人際關係受負面影響 7 曾經向父母、老師、朋友或他人說謊,以隱瞞自己沉迷線上遊戲的程度 8 為了上網遊戲,放棄或減少現實生活中的人際、學業及娛樂等活動 9 上網是為了逃避問題,尤其是逃避現實生活中的無助感、罪惡感、焦 慮或沮喪,或經由網路遊戲可以得到心理的滿足 10 會竭盡所能來獲得上網的機會,也會花更多時間處理與網路有關的事務

14 網路沈迷的自我診斷 網路沉迷常在不知不覺中形成,至於如何判斷自己是否過度沉迷於網路活動呢?如果你有六題以上均答「是」,這表示你已朝向網路沉迷方向發展,這時建議你應減少網路活動。 若十題全部答「是」的話,那你已是屬於「網路成癮」的高危險群了,此時建議你最好去尋求解決之道。

15 請幫忙無尊遠離網路沈迷並找到回家的路 被限制上網時間後,就感到生氣、不快樂 竭盡所能來獲得上網的機會
學習正確使用網路的觀念,辨識何種行為是符合倫理規範 為了逃避問題而上網,而且經由網路遊戲可以得到心理的滿足 可以為了上網遊戲,放棄或減少現實生活中的人際、學業及娛樂等活動 多參加親友間的活動、學習關心身邊的朋友 有更多時間花在上網,也不願與家人相處聊天 每週上網超過40小時以上 避免只在網際網路中找尋解答 學習規劃自我的時間,發展多樣性的休閒娛樂 時刻想著線上遊戲的畫面,一玩再玩無法控制 能自我控制每次上網的時間 長時間使用網路,漫遊於各種網站、使用線上遊戲或即時通訊 為了同儕的壓力,一起沈迷於網咖

16 本文參考資料 [1]吳清基、林宜隆等 (2007) 。資訊素養與倫理國中版。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2]吳清基、林宜隆等 (2007) 。資訊素養與倫理國小版。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3]吳清基、林宜隆等 (2005) 。資訊素養與倫理高中版。臺北市政府教育局。 [4]教師網路素養與認知網。2009年3月20日,取自: [5] 陳一明 (2005) 。「你上癮了嗎?淺談網路成癮行為」,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第五十期,2005年11月,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6]臺北市教育入口網。2009年3月20日,取自: [7] 大紀元 (2005) 。青少年「網路沉迷」專家:勿將電腦當褓姆。2006年9月19日,取自:

17 進一步了解可參閱 [1] 南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本文介紹網路沉迷的現象,並對網路沉迷的類型及症狀做說明。 [2]台灣終止童妓協會。 以兒少最佳利益為原則,提供專業服務、倡議兒少權益,終止一切兒少性剝削。 [3]臺北市少年輔導委員會。 提供少年心理、法令及親職教育宣導活動,並協助解答相關疑惑的好地方。 [4]張老師全球資訊網。 「張老師」基金會,可提供諮商輔導、青少年協助方案、心理衛生教育等協助。

18 學習結語 網路雖是好工具 過度沉迷傷身體 電玩最易使人迷 誤了正事真可惜


Download ppt "無尊近日迷上線上遊戲,經常在放學之後留連於網路,甚至在晚上父母就寢之後,"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