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大埔墟—轉變與傳承 負責導師:崔詠詩.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大埔墟—轉變與傳承 負責導師:崔詠詩."—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大埔墟—轉變與傳承 負責導師:崔詠詩

2 研究方向: 以太和市取代大埔舊墟作為切 入點,展開對大埔歷史的回顧 以及探討大埔的變遷與傳承。

3 大埔有兩個墟? 大埔舊墟 (1672年) 大埔墟 (太和市1892) 相傳有一個關於鄧姓孝子的故事…… 其建立與哪一個氏族有關?

4 大埔名稱的源流 認識大埔墟的背景資料 名稱由來—參考《家在大埔》 地理位置 —參考《新安縣志》 你能找到大埔所在嗎? 來源:新安縣圖

5 大埔新墟 (太和市)的建立 〈大埔示諭〉石碑~ 從碑文可見鄧氏與文氏勢族與墟市建立的關係。 碑文內容如下:
欽加同知銜,署理新安縣事,候補縣正堂加十級紀錄十次,鄧,為出不曉諭事,現據職監鄧履中等呈稱﹐伊祖于萬歷年間,在大埔建立孝子鄧師孟祠。至康熙十一年,伊祖鄧祥與鄧天章懇承大埔稅地、復在孝子祠側立墟、起舖招賈營生,將該墟出息為孝子糧祀之用。迨嘉慶年間,文元著在文屋村越界起舖,經伊祖稟控前縣,斷結勒石,嗣後各管各業,文姓只可起做房屋,不得起舖招客。茲因同治十二年,風颶大作,文屋村為平地。文姓現欲立墟、起舖招商等議。忖大埔一墟,為孝子糧祀而立,若文姓起舖,將來彼興此衰,糧祀從何支。叩乞出示立案等情到縣。據此,除批揭示外,合行出示曉諭,為此示。仰該處軍民人等知悉,爾等須知大埔墟原系鄧姓稅地,而墟中出息為子糧祀之需。倘有恃強違抗,本縣定即差拘訊究。各宜凜遵。切速,特示。 光緒十八年五月十四日示。 告示。 寶貼大埔曉諭 資料來源:《香港碑銘彙編》 原位於大埔舊墟鄧孝子祠內, 現存香港歷史博物館

6 何 謂「墟」? 「墟」是如何運作? 1.字典:試試翻閱字典,找出「墟」的意思。 2. 散文:柳宗元《柳州峒氓》中引《青緗紀錄》
「嶺南人謂市為虛,蓋市之所在,有人則滿,無人則虛 ,而嶺南村市,滿時少,虛時多,故謂之虛。」  嶺南人習慣稱「市」為「虛」,但廣東人則指「市」是較「墟」規模小。《香港舊風物》 3.《廣東新語. 地語》: 「墟」原作「虛」,在華南地區指鄉間提供擺賣的空地。

7 大埔新墟 (太和市)的建立 想一想: Q1.大埔新墟(太和市)的成立氏族有什麼關係?
氏族的發展? 英人租借新界? 火車站建成?

8 大埔新墟 (太和市)的建立 《七約開墟憶舊》 ……緬懷前人心和血,莫等閒, 立廟又成墟,經公決。
昔時辱,今日雪, 合群力,彼方滅。 善營謀,事業亨通無竭…… ~ 記載了由泰亨村文氏家族與附近七條村,成立「七約」團結一致,爭取建立墟市(太和市)的一段歷史片段。 ~ 記錄了七約鄉事委員會在太和市築建文武廟。又建廣福橋,使兩墟相連,經濟活動日漸擴展,成為今日的大埔墟。 《七約功績》 集鄰成七約,立市稱太和。 建廟求神佑,築橋便客過。 前賢營事業,後輩應功歌…… 詩句來源─ 《大埔七約鄉公所: 重建落成揭幕典禮特刊》

9 大埔墟—傳承與變遷 前人立市創於斯。荏苒光陰百歲期。 宇宙滄桑非舊貌。城鄉隨世換新姿。 移山建屋千秋業。填海成萬載基。
大埔七約鄉公所:《大埔七約鄉公所: 重建落成揭幕典禮特刊》

10 同學可以表列的方式,記錄大埔墟的轉變與傳承
大 埔 墟 轉 變 傳 承 土地利用 填海工程 墟市新市鎮、工業 經濟 「趁墟」的式微 富善街現在仍有一個小型墟市,它保留了什麼傳統墟市的特色?  行業 店舖、行業的消失  有一些店舖享有悠久歷史嗎? 「大埔舊墟」只餘名稱,已無遺下昔日的墟鎮痕跡  大埔新墟取代了舊墟 建築物 鄧孝子祠被拆卸… 火車站及廣福橋的搬遷 街名  大埔大街廣福道

11 四十年代鳥瞰圖 圖片來源:大埔風物志

12 八十年代鳥瞰圖 兩幅圖片有什麼分別? 圖片來源:香港年報

13 九十年代大埔新屋苑 相比70s以前,大埔面貌有什麼不同﹖

14 大埔的地理環境如何?有否想過大埔的土地從何來?同學可否用顏色筆重建大埔昔日的面貌。
地政署測繪署繪製

15 一九二七年的大埔墟 圖片來源︰區域市政局《香港鐵路博物館》手冊

16 每逢墟期,人們都來趁墟,場面很熱鬧。 這條街好像似曾相識,你們能否辨識出來? 大埔墟內 《香港博物館藏》

17 村民趕墟歸來 《香港舊風物》 為何村民要「趕墟」?當時的交通情況如何?

18 六十年代的大埔墟 同學能否找到墟內一些悠久的店舖?

19 猜猜這條橋是大埔那一條橋? 可參考《新界風物與民情》及古物古蹟辦事處:

20 今日的廣福橋的用途已大大不同。 同學可參考附錄的網頁。

21 參考資料 參考網址: 錄影帶 《百載鑪峰-新界墟市》 同學可先參閱以下資料: 《大埔風物志》香港 : 大埔區議會,1997
饒玖才著 : 《香港舊風物》香港 : 天地圖書有限公司, 2001 鄭宇碩編著《變遷中的新界》香港 : 大學出版印務公司,1983 香港大埔區議會編輯小組 :《家在大埔》香港 : 大埔區議會 : 大埔政務處,1985 邱東遺著 :《新界風物與民情》香港 :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1992 參考網址: 香港法定古蹟: 古物古蹟辦事處: 大埔游蹤---大埔今昔: 大埔博物館: 遊覽大埔: 大埔區簡史: 錄影帶 《百載鑪峰-新界墟市》


Download ppt "大埔墟—轉變與傳承 負責導師:崔詠詩."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