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七組 4A2OH070 許瓊蓉 4A2I0016 李佳汶 4A2I0038 呂佳蓁 4A2I0039 李雨涵 4A2I0068 羅心妤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七組 4A2OH070 許瓊蓉 4A2I0016 李佳汶 4A2I0038 呂佳蓁 4A2I0039 李雨涵 4A2I0068 羅心妤"—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七組 4A2OH070 許瓊蓉 4A2I0016 李佳汶 4A2I0038 呂佳蓁 4A2I0039 李雨涵 4A2I0068 羅心妤
分離焦慮 第七組 4A2OH070 許瓊蓉 4A2I0016 李佳汶 4A2I0038 呂佳蓁 4A2I0039 李雨涵 4A2I0068 羅心妤 指導老師:楊淑娥老師

2 分離焦慮症定義 分離焦慮症(Separation Anxiety Disorder, 簡稱SAD)在精神醫學的診斷系統中,被歸類為兒童或青少年時期的疾患。主要的特徵是離開家裡或離開所依附對象(例如父母親)時,會產生過度的焦慮。 分離焦慮症在兒童期最常見的初次發作年齡為7歲或8歲,在青少年則為10歲至11歲。兒童期的分離焦慮症可能會發展為其他焦慮疾患(例如懼曠症),且約有三分之一的個案在初次發作後的幾個月內,會出現憂鬱症狀。青少年的分離焦慮症狀,在成人之後亦可能發展為憂慮症或其他焦慮症。

3 分離焦慮症狀 患童與主要依附人或家庭分離後表現明顯的焦慮情緒和行為反應,像是反抗、哭鬧、拒絕他人或表現極度痛苦。患有分離焦慮的兒童可能不肯上學,或家長不在身邊就不能入睡。他們可能會做關於迷路或被綁架的惡夢,也可能會有胃痛或噁心的身體抱怨。

4 診斷方式 以下症狀出現三項或三項以上,持續時間至少四週,且造成功能顯著的障礙:
1.當離開家或主要依附對象時,或只是預期將要分離,即有重複發生而過度的痛苦。 2.持續而過度的擔憂自己會失去主要依附對象,或擔心他們可能會受到傷害。 3.持續而過度的擔憂及不幸的是會使自己與主要依附對象分離(如自己會走失或被綁架)。 4.只因害怕分離而持續排斥或拒絕上課或去其他地方。

5 診斷方式 5.持續而過度的害怕或排斥下述狀況:無主要依附對象陪伴下留在家中,或於其他場所而無熟識成人作陪 6.持續排斥或拒絕下述狀況:沒有主要依附對象一旁作陪而上床睡覺,或離家在外過夜。 7.重複出現含有分離主題的夢境。 8.當離開主要依附對象之時,或只是預期將要分離,會重複抱怨身體狀況。

6 分離焦慮症潛在發作因素 一、心理及環境因素:沒有與父母親建立安全的依附關係,或是父母親過度保護導致孩子無法獨立活動,均會提高孩子罹患分離焦慮症的機率。 二、學習因素:父母親自己在面對與孩子分離時表現出焦慮行為,或是本身較常焦慮不安,均可能透過某種方式傳遞給孩子,讓孩子學習到焦慮行為模式。 三、遺傳及個性因素:研究顯示,父母親本身有焦慮症狀者,孩子比一般小孩更容易出現分離焦慮症狀。過度害羞或退縮氣質的孩子也較易罹患此症。

7 分離焦慮症的心理治療取向 一、行為治療:主要是讓個案察覺自己不合理的負面想法,減輕焦慮的程度,進而導致行為上的改變。
二、家族治療:父母親和個案一起接受治療,可以讓個案在覺得安全的環境之下,更容易分享內心的擔心和焦慮的情緒;尤其當父母親本身具有焦慮傾向時,更能因父母親同時獲得治療,而加速減輕個案的情緒困擾。 三、遊戲治療:由於分離焦慮症個案中有許多是8歲以下的孩童,語言發展上還不成熟;更由於分離焦慮症個案進入陌生情境時,通常非常焦慮不安,與治療師很難建立信任關係。因此透過遊戲為媒介,往往能有效降低 個案的焦慮與防衛,並提升個案的自我效能。

8 分離焦慮症的心理治療取向 四、支持性心理治療:盡快幫助患童適應新環境。新環境若能了解患童的飲食起居及生活習慣、性格、慣用詞彙及表達需要的特殊方式,會加速患童的適應。 五、藥物治療:當心理治療和行為治療效果為理想時,藥物治療可作為輔助之用。

9 處理孩子幼兒園分離焦慮和適應的方法 王宏哲(2013)提出處理孩子幼兒園分離焦慮和適應的方法
1.為上課做準備,分步驟進行,可降低分離焦慮的問題: 找玩伴,先和其他孩子簡單互動 提醒孩子是去玩,而不是強調學 規律參加小團體遊戲或共學課程 和認識的玩伴或朋友一起上學 提醒孩子媽媽就在附近,建立安全感 教孩子更多與其他孩子的分享技巧 幫孩子找到氣質吻合的同學一起玩 提醒孩子觀察學校好玩的地方

10 父母陪伴下,試讀幼兒園半天課程 先讓孩子獨立上半天幼兒園課程,漸進地讓孩子獨立的上整天幼兒園課程 2.分離焦慮的孩子,可以讓孩子去上課時能攜帶喜歡的隨身娃娃物品來讓心情平穩,或讓兄弟姊妹或玩伴可以同一所學校。送到幼兒園後,父母和孩子約定好下課時間後,請盡早離去,讓老師來設法和孩子建立情感和安慰,才能慢慢減少哭鬧情緒時間。下課時間要盡量固定,和孩子約定好,盡量不要讓孩子是最後1、2個離開,這樣會讓孩子感到不安和孤獨。

11 3. 需要較多老師關心的孩子,家長跟老師多溝通,提供孩子的興趣喜好和性格,讓老師能因材施教且幫助環境適應。 4
3.需要較多老師關心的孩子,家長跟老師多溝通,提供孩子的興趣喜好和性格,讓老師能因材施教且幫助環境適應。 4.上課容易挫折的孩子,父母每天向老師了解孩子在學校的進步表現,只要有些微進步都可以提出來鼓勵。和孩子分享上課經驗內容,討論上幼兒園是件多快樂的事情。訓練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如吃飯和上廁所,避免孩子的挫折和被取笑的問題。 5.提早帶孩子熟悉幼兒園環境,如先去玩遊戲設施或試讀,讓孩子不陌生。

12 克服分離焦慮的方法 詹純玲(2011)提出關於克服分離焦慮,父母可以嘗試作以下五點:
增進親子關係。父母應該陪孩子玩遊戲、說故事、帶他出去玩、了解他的想法等。 培養孩子降低分離焦慮的方法:給孩子一張父母的照片或其他可以代替父母陪伴孩子的東西,告訴幼兒若想念父母時可以看看照片、告訴老師、跟小朋友玩、或看書等等。

13 離開孩子時要表現得溫暖而堅定:父母在離開時抱抱孩子,溫和但明確告知什麼時候一定會去接孩子,希望孩子在學校跟小朋友玩得很開心,也相信孩子做得到。然後才把孩子交給老師。
準時接送。跟孩子的承諾一定要信守,如遇臨時情況無法準時接孩子時,一定要事先告知何時會去接他。 在家裡玩躲貓貓的遊戲:透過遊戲讓孩子體驗,父母不見但還是會出現的感覺。

14 資料來源 衛生福利部

15 E N D


Download ppt "第七組 4A2OH070 許瓊蓉 4A2I0016 李佳汶 4A2I0038 呂佳蓁 4A2I0039 李雨涵 4A2I0068 羅心妤"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