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鄭先祐 (Ayo) 臺南大學 環境與生態學院 院長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鄭先祐 (Ayo) 臺南大學 環境與生態學院 院長"—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鄭先祐 (Ayo) 臺南大學 環境與生態學院 院長 E-mail : Japalura@hotmail.com
「環評」的生態環保的問題 :六個案例 資料取自:鄭先祐(1996)的論文。 鄭先祐 (Ayo) 臺南大學 環境與生態學院 院長

2 §「環境影響評估」的發展情況 *國外(世界):
1. 於1970年代開始至今,全世界至少已有40個國家,規定各種重大工程建設須要事先進行「環境影響評估」。 2. 相關學術的發展,則於1980年代漸趨成熟。 3. 於1990年代,環境影響評估的學術發展,更是多元與多樣 (Suter, 1993;Suter and Barnthouse,1993)。 環評的問題癥結

3 *國內的發展情況: 1. 於1983年,「加強推動環境影響評估方案」。
2. 至今至少已有400個環境影響評估的案件,經過審查,但是其「生態環境影響評估」的內容與相關技術,大体上仍然依舊,沒有進展;至於評估的理論或模型,更是一片「空白」。 3. 「環境影響評估法」於1994年12月中,已經立法院三讀通過,國內「環境影響評估」也有十多年的經驗,但是有「環境影響評估」,就可保證落實「生態環保」嗎? 環評的問題癥結

4 表 1. 抽驗的案件數目與主題類別的統計表。總計有172
個案件。 環評的問題癥結

5 六個案例 1. 面對這些愈來愈多的「重大」問題,「環境影響評估」是近代來,人類寄望能以「理性」方法制定各項重大決策的主要「依據」。
2. 國內有許多重大工程建設的案件,其「環境影響評估」的結果,並沒有能達到「理性」的要求,更無法平息「爭議」,甚至亦是無法避免「生態環保」受傷害的事件發生。 3. 以下就個人親身体驗的案例,列舉其中的六個。 環評的問題癥結

6 第一個案例:「中油 液化天然氣接收站 興建計劃」 ※與「事實脫節」的報告,毫無用處。
此開發工程建設案,高雄縣永安鄉的鄉民抗爭激烈。 最後,永安鄉民甚至獲得對個人的賠償(金額達9,000萬元),以及4.4億元的建設基金(環保署,1994)。 於雙方爭議的過程中,都沒有人提到要看看其「環境影響評估報告」的相關內容。 若是依「環境影響評估報告」的內容,資料上看起來是有顯著的影響,但是結論卻是說:「對永安鄉的漁業生產,影響輕微」。 然而,影響到底是「顯著」,或者是「輕微」呢?於學術理性上,並未能澄清。若是如此,其「環境影響評估」的功能何在?現實上,居民深感影響嚴重,而且也獲得賠償。 環評的問題癥結

7 第二個案例:「台電 台中火力發電計畫」 ※審查通過的「理性」標準是什麼?
此計畫因位處於台中的大肚溪口,水鳥的棲息地,引起許多爭議。對其內容,審查委員提出相當多的疑問與要求。 然而,就在這些疑問與要求都仍未解決前,主持的環保官員就裁決此案「通過」。 按其「環境影響評估」生態類的內容,仍未能合乎「學術理性」的基本要求,怎麼可能通過審查呢? 按環保署(1994)的公害糾紛報告,於1987年,此案的工程就肇致海水的污染,亦因而須要補償當地的養殖業,補償金額達3億6千2百萬元。於1989年,又再發生漁民的抗議,對此案相關工程造成漁民的損失,要求賠償。 環評的問題癥結

8 第三個案例:「南化水庫興建計畫」 ※一審再審,「結論」是否有確實執行?
一般而言,所有案件,審查過後,審查的結論是否有確實執 行,這被規畫成是「環保單位與官員」(追蹤考查)的責任。 由於「南化水庫興建計劃」的環境影響評估 (1985提出)通過,並且工程進行多年後,再提出「修正的計劃」的環境說明書(台灣省自來水公司,1992)。原來審查「南化水庫計劃」的委員,就再被要求審查此「修正計劃」。 一位審查者就提出先要瞭解原本審查結論的執行情形,才可以進行審查此「修正計劃」案。 這項要求提出後,結果卻是「石沉大海」。這位審查者至今,仍是無法瞭解其原本審查結論的執行情形。各個審查的結論,有確實的執行嗎?誰應評估其成效呢? 環評的問題癥結

9 第四個案例:「台電第四座核能電廠興建計劃」 ※官僚硬要,學者又能奈何。
此計劃「環境影響評估報告」的結論,以及主管審查的「原子能委員會」的審查結論認為此計劃都是「可行」的。但是,代表台北縣政府(1991) 審查的學者卻認為其「環境影響評估報告」是有嚴重的問題,而且此計劃是「不可行」。 這是「可行」或是「不可行」?其審查的過程與內容,都未能達到「理性」與「誠信」的基本要求 (王榮德,1994)。 若按生態環保的學術理性,其「環境影響評估」的內容是不充分,且不完整的。核電廠則有可能是「不安全、不經濟、又不乾淨」的,並且是有許多「替代方式」(王塗發,1994;鄭先祐,1994d,1995d)。 環評的問題癥結

10 第五個案例: 「北部兩座核電廠運轉對海洋生態的影響」 ※「秘雕」的神秘,20年的研究仍然無所發現。
對於這方面,不僅有作「環境影響評估」的報告, 並且有連續長達20年的海洋生態調查研究(洪楚 璋 等,1993,1994)。 但是仍然於其核能電廠(核二廠)的出水口爆發出「畸形魚」的事件。近20年連續的海洋生態調查,竟然都沒有發現。 台灣電力公司等單位因而再投入近千萬元的研究經費,用以鑑定肇致「畸形魚」發生的原因。 然而,其結果仍是「未能確定」。 環評的問題癥結

11 第六個案例:「北宜高速路的興建計劃」 ※環保署的「中立」,換來的是環保的「淪陷」
此計劃公路經過「坪林」地區時,是否要興建「交流道」,發生有「保護水源 vs. 城鄉發展」間的強烈爭議。 面對這個問題,環保署主持的「環境影響評估」審查總結,竟然是「興建」與「不興建」兩案並列。如此模稜兩可的總結,轉呈交通部裁決。 據瞭解,最後的決策是要「興建」交流道,但是「備而不用」(平常不用,有緊急疏散須要時才用),後來進而變成「平常亦可使用,但只給當地居民使用」。 如此這般,環保署對保護環境與水源的立場與責任,何在!? 環評的問題癥結

12 問題與癥結 每位官員或是學者,都會希望能做「好」其工作或研究。然而,為何執行的情況與成果,會產生如以上案例的問題呢?
這是整体「結構性」的問題。 以下列舉四項相關其結構性的問題與癥結。 環評的問題癥結

13 一、「明重實輕」的實況 現行「生態保育」相關的行政体系有多頭馬車的現象,且普遍有「馬力不足」的情況。
環保署的環境影響評估作業準則,「生態保育」是評估的重點,但是環保署本身於此方面的「能力」 (人員、編制、與法規),卻是相當的貧乏。 「生態類」是口號上的重點之一。然而,實質的重點卻是置於「物理化學類」。 抽驗過去十年來的環境影響評估報告書。其中,無論是以項目的數量或是內容總量,都是以物理化學類的份量最重,其次是社會經濟類,生態類往往是位居第三。(表1) 雖然按環保署的作業要點,「生態類」與「物理化學類」有相同的份量(標準型),但是實際的環境影響評估報告書,「物理化學類」的總項目的數量,卻是「生態類」的兩倍 (52:104)。 環評的問題癥結

14 表1. 環保署公告的環境影響評估報告審查案之結論中,各案所列之評估項目所占份量之比較。*「標準型」指的是按環保署公佈的作業要點所列的項目計算。表中各類的數值,是該類所屬項目的次數,括弧內是其佔全部類別項目的總次數之百分率。全部類別項目的總次數是100%。各類的項目只計算主項目。 環評的問題癥結

15 二、欠缺「學術」理性與規範 過去十年來的環境影響評估報告書,所謂「生態類」的研究調查,充其量,也只是個部份「生物相」的簡略調查而已。
對「種類」的調查方法,更是普遍欠缺說明,或是說明太過簡略。 生態受影響的預測方法都沒有理論或模型,也沒有假說。 綜合而言,國內過去十年來至今,環境影響評估的研究方法與理論,仍是在「原地踏步」;特別是生態類方面,距離學術的基本標準要求,相差仍甚遠。 環評的問題癥結

16 二、欠缺「學術」理性與規範 換句話說,於學術上,這些生態類「環境影響評估」,都未能真正預測影響的可能情況。空有數據與結果,對「基本資料庫」的建立,或是「技術」的改進,或「理論」的形成,都可說幾乎是「毫無用處」。 6. 過去十多年來,所有重大工程建設的「環境影響評估報告」,都不能因而避免「抗爭」或是「公害糾紛」。如同第一個和第二個案例,與「事實脫節」,毫無用處。 環評的問題癥結

17 一般都會對「環境影響評估報告」要求要有「綜合」的結果,但是其結果,就是如同「訂書機」 (with a staple) 的訂合結果。
三、缺乏「整合」,無「社會目標與基準」 一般都會對「環境影響評估報告」要求要有「綜合」的結果,但是其結果,就是如同「訂書機」 (with a staple) 的訂合結果。 許多生態類的環境影響評估,結果都是「看不出」有什麼影響? 然而,「看不出」並不僅不代表是「沒有」,而且理應是「影響嚴重」。因為不知道是如何影響,當然無法去避免,或是減輕影響。 環評的問題癥結

18 檢視國內的環境影響評估,普遍都沒有社會目標或基準的考量與內容,以及沒有評價整合。「生態保育」當然沒有能成為其中的主要目標(因為全面都無)。
三、缺乏「整合」,無「社會目標與基準」 若要「整合」,就必然要有相對的權重,也就是要有社會的目標與價值。如此才有可能將各個具有不同「單位」的項目,整合成一体。如此,才可能瞭解社會發展的方向與原則,亦才有可能獲得「理性」的最佳選擇。 檢視國內的環境影響評估,普遍都沒有社會目標或基準的考量與內容,以及沒有評價整合。「生態保育」當然沒有能成為其中的主要目標(因為全面都無)。 環評的問題癥結

19 任何一個社會,其社會目標與基準都是必然會存在的。但是,這些「目標」與「基準」往往其是深藏於「內心」,沒有努力的研析與討論,是難以發現的。
三、缺乏「整合」,無「社會目標與基準」 任何一個社會,其社會目標與基準都是必然會存在的。但是,這些「目標」與「基準」往往其是深藏於「內心」,沒有努力的研析與討論,是難以發現的。 這種隱藏社會目標與基準的現象,再加上對「中立」的迷信,強勢的經建開發力量隱藏於生態環保的包裝下,使生態環保淪為口號。北宜高速路於「坪林」興建交流道,就是一個範例。 環評的問題癥結

20 四、「威權」掛帥與迷信「專家」與「中立」
所謂「專家」,就是專注於某一個領域,因研習深入而成為專業(expert)。這些專家多少都會對其專精的領域「著迷」,或是說會有「disciplinary chauvinism」(學科沙文主義) 的現象。 再加上,各個學科或是領域,各有其獨立發展的歷程,往往各有其獨特的專有名詞、理論與假設。這是造成專家間「溝通」困難的兩大主因。 環評的問題癥結

21 四、「威權」掛帥與迷信「專家」與「中立」
專家提倡「專業」,除可保障其自身的權益外,往往會造成跨領域溝通的困難,以及無法監督專家的成效與能力。因此,容易形成各專業的「學閥」與「權威」。這種情況與長期執政的官僚体系,所產生的「法統」與「威權」,相類似,容易「腐敗」。 這十多年來的「專業化」與「精英化」的結果,其實離開「專業」的水準,卻是愈差愈遠。 環評的問題癥結

22 四、「威權」掛帥與迷信「專家」與「中立」
於迷信專家與所謂的客觀中立,以及威權掛帥的社會,各個重大工程建設案的環境影響評估是否通過,或是要如何決策,以及所謂的「依法辦理」,其實都是由「政治」的威權所決定。專家與官僚的聯合,將可為「政治掛帥」包裝。「核能電廠」的興建案就是一個明顯的案例。 環評的問題癥結

23 結語與建議 重視「生態環保」,或是說要「永續發展」,這些都是無實質內容的空話。
要如何才能達成「生態環保」與「永續發展」的目標,當代有兩大類完全不同的看法,一類稱「技術主義」,另一類稱「生態主張」。 基於「生態學理」與「文明歷史」的經驗,「生態主張」是本文學理的依據。簡單地說,「生態主張」就是企圖在有限的資源條件下,建立一個健康、安全、舒適,且能永續(或持續久些)的文明社會。 以下就分為「制度與執行面」,「技術與研究面」,以及「文化面」,扼要提出一些相關的建議。 環評的問題癥結

24 一、制度與執行面 1. 每個環境影響評估的案件,其預算分配,必要預先有留給「整合」研究的經費。
2. 以「生態保育」為中心,建立社會目標與基準,並使用於整体的整合。簡單的說,就是以「生態保育」為核心目標,整合各領域的學術研究,以及國家行政力量與政策。於生態環保的國家政策方面,生態(和生物)保育可融合入各政策和法令之中。生態保育與經濟發展是整合的相互相成。其立法的精神與其內的政策法令將合乎獲得最佳世代永續效益之原則。 環評的問題癥結

25 一、制度與執行面 3. 增加生態研究的機構與職位,增加生態專業人員。目前國內各大學與研究機構,至今都仍沒有生態學系,更沒有研究所。生態專業人員於官僚和學術体系,都普遍缺乏。 4. 各個環境影響評估的監測計劃,都必要基於生態体系的考量,亦就是要有生態的監測,特別是對有生命的世界之監測。 5. 永久的考量,建立「保育工程」的制度,用以補償野地的減少。「整合」的結果要落實,特別是對沒有「鈔票」流通的事物,如:野地的生命。 6. 環境影響評估的程序與執行重點,以及相關的作業準則,請參考鄭先祐(1996)文章的附錄II。 環評的問題癥結

26 二、技術與研究面 1. 立即要建立「技術規範」的審查標準。目前環保署出版的各類環境影響評估的作業準則都太過於簡略。
2. 立即進行有關「社會目標與基準」研擬技術、方法與內容的建立。 3. 生態與整合技術與學理的提升。 4. 生態監測與資料庫等相關理論模型的建立。 環評的問題癥結

27 三、文化面 1. 人類生態環境能否健康,雖其最終裁判權是屬於自然(生態原則),但何去何從的選擇權則是操在人類自己的手中(文化規範)。
2. 維護和提昇國家整体的經濟力和生態(生活)環境品質,是提昇和維護人民福祉的兩大基本力量,亦是國家整体政治的中心目標。 3. 然而,於這兩大基本力量中,首重於生態(生活)環境品質的維護與提昇,這亦是人類經濟生活的目標。 環評的問題癥結

28 三、文化面 4. 如何使自己所歸屬的國家或地區,能具有安全、健康、舒適且能永續的生活環境,理應是此地區人們所想要的。「生態主張」即是達到此目標的力量源頭。 5. 推動「生態主張」,本身即是一種社會運動,是一種「文化變遷」,亦是一種「政治改造」。這是整体結構(含軟体和硬体)的改變,典範的變遷(表2),是人民自主文化的變遷。這些典範可分為四大類,以及16個彼此環環相扣的項目(表2)。 6. 促進社會典範變遷的途徑,有如下幾個要點: (1) 大學與民間學者的理想之互動和整合。 (2) 國家官僚体系對重大問題的整理和說明。 (3) 藉國家媒体力量, 促使人民, 學者, 與官員間自由且充份的溝通。 (4) 民間自主的「社會運動」。 環評的問題癥結

29 表 2. 台灣現今與未來(基於「生態主張」), 兩種不同的社會典範之比較。
環評的問題癥結

30 問題與討論 環評的問題癥結


Download ppt "鄭先祐 (Ayo) 臺南大學 環境與生態學院 院長"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